楞嚴禅師及其慈宗理念
關鍵詞:楞嚴禅師·慈宗·彌勒·人生佛教·人間淨土·禅·瑜伽·現代· 悲華
一、 楞嚴禅師簡歷
——一朵盛開在人間的大悲白蓮
楞嚴禅師,漢族,出家法名楞嚴,別號悲華,又號濁世孤僧、遍入風。曾有法號:寂照光覺、楞嚴海會、清智悲華,阿利雅(巴利文)、貝馬向丘(藏文)。
1970年12月25日凌晨生於福建沿海村莊的一個革命干部家庭。
1991年8月大學專科畢業。
同年,於福建龍巖中華山性海寺慧瑛方丈座下歸依佛門,取名為寂照光覺。時為長老所器重,欲令其留寺出家並傳法授座,接任主持。
1993年2月14日,從福建北上,投奔江蘇揚州高旻寺求法,禮坤山長老為師。時亦為坤老所器重,納於門下,悉心栽培,成為長老所收的最後一位關門弟子(據說長老一生僅收過五名出家弟子),取名為楞嚴海會,不日又傳法為臨濟和曹洞二宗得法禅人。(注:坤山禅師乃禅門耆舊,與已故的大德長老如在廈門南菩陀寺的妙湛老和尚、大德密參老禅師和現在江西雲居山的慧通老和尚交往甚密,在解放前就於高旻寺隨近代禅門巨匠來果禅師參禅,並為其器重,文革期間高旻寺經歷法難,老師父亦佛心不動,待國家恢復宗教政策後又與仁義、密參諸師回到高旻寺,為恢復寺院不遺余力,功勳卓著。)其後,在這近十年的時光裡,禅師又歷經了種種磨練,慈悲和智慧逐漸增長。2002年夏,禅師再次遠赴雲南邊境求法,得遇傣族高僧蘇康敏達尊者,尊者乃近代南傳佛教大師馬哈希的法子,其20歲即隨馬哈希出家受戒,學問和修學兼優,與現居原“金三角”地區的據說神通第一的緬甸高僧兆蒙松大師法情深厚。禅師乃尊者所收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出家弟子,亦為尊者所器重,獲其悉心傳授四念處實修法要,並特囑將來將四念處內觀禅法傳布中國大陸乃至他方。隨後,禅師又遠赴四川成都和阿壩甘孜等地,接到康定金剛寺布楚尊者(時任中華大藏經對勘局辦公室主任)的法脈傳承和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大圓滿實修聖地亞青寺阿秋法王的法脈傳承,其依止恩師為法王二大心子之一至尊普巴扎西。至此,禅師基本上完成了此生修學佛法、遍參明師的夙願,並開始攝受徒眾,教導其學佛修行。
禅師自歸依佛門以來,發弘誓願,志求廣大教法,先後游歷了福建、江蘇、雲南、四川和緬甸邊境等地,集漢傳、南傳和藏傳佛教的參學經驗於一身,這為其後來發願繼承太虛大師慈宗人生佛教的遺願,發揚彌勒精神,建立各地悲華道場,開展禅淨密瑜伽體驗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禅師修學刻苦,博聞強記,廣泛涉獵漢傳的淨土、唯識、天台等,藏傳的寧瑪、噶舉、薩迦等,南傳的叢林派、學院派等各宗各派,尤其對漢傳佛教根基學養深厚,又因為曾到過緬甸、藏區等地參學,故又十分熟悉那裡的風土人情,在擴大了自身的佛學和禅學素養的同時,又自然地繼承了漢傳佛教之外的其他流派的禅法,因此其教法顯示出了注重傳承、強調融合、不拘一格、活潑清新的格局。
(禅師弘法簡歷)大約在西歷2003年10月,禅師結束游歷,返回內地,經由四川甘孜、康定到成都,最後到達故鄉福州。因偶然上網的緣故,接觸到互聯網這一現代交流工具,通過在線進行答疑和講經,遂開辟了網絡道場;與此同時,又先後住錫過寶蓮寺、萬佛寺等寺院。05年3月主持福州閩侯雲林禅寺。06到07年禅師身體傷病,同時也前往一些地方弘法,但成效不大。08年10月啟動黑龍江安達彌勒慈化院。2009年5月,禅師進駐福州林陽寺,開始組織並開展了幾次禅淨瑜伽體驗營活動;同時又前往各地,建立各種修行緣點。09年9月,開始江蘇無錫法緣。10月,在福州舉辦國慶師徒見面會暨瑜伽法會。如是略說。總之,幾年下來,禅師與眾多的有情眾生結下了殊勝的法緣,如此勝緣還將繼續蔓延,直至四海。
禅師認為,真正的大乘出家行者,必然是“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因此淡泊名利,一直不重寺院之營務和產業經營,唯重弘法和修行,為契合眾生根機,隨順時代特點,乃集各家之所長,總而弘揚慈宗,提倡能被社會大眾普遍接受的“人生佛教”,平常則著重於成熟行者的法器並教授其禅淨密瑜伽的修行方法。禅師繼承和發展了太虛大師的理念,雖承接了多支法流,但又不特為某一宗派之子嗣;不只是弘傳一經一論一法,而是平等宣揚各宗諸乘;尤其在發揚佛教傳統的同時,又根據時代特征,不斷改革弘法方式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關於禅師,特別值得一提的幾點是:
一、多年來都是潛心於佛法,默默地依止在明師座下修行,直到因緣成熟,才開始講經說法、度化有緣;
二、犧牲了很多個人閉關修行的機會,辛苦地致力於佛法的普及和對有緣大眾的引度;
三、堅持愛國愛教、平等博愛的精神,認定中國佛教的發展必然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禅師認為,佛陀是愛國愛教愛家庭愛眾生的典范,所以,佛教徒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做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仁愛自己的家庭,對眾生心懷慈憫心,為人正直誠信,這樣才有資格作真正的佛教徒。禅師認為,佛教是一種神聖的信仰,他不是簡單的理論、學問和哲學,所以,佛教徒一定要愛教。愛國愛教,這是對現代中國佛教徒的基本的要求,還得加上一個愛家人愛人民愛眾生。總之,要有慈愛之心。禅師認為,佛教的法師應當以振興三寶、莊嚴國土和提高人的素質為己任,禅師自己則每到之處必關心社會,提倡慈善優雅之文化,贊歎孝愛感恩之教育並推行身心靈的禅修訓練,力爭用佛法來增進社會文明、匡正道德人心和培養優秀人才,為社會的富強文明與和諧進步作出新時代僧人應有的貢獻。在教內,禅師認為要加強僧人和居士的基本宗教素養和全面教育,提倡重信仰、重學修和重功德之風,避免日益加重的把佛教世俗化和邊緣化的趨勢;另外,對南傳、藏傳等不同地區的佛教要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不可照搬照抄,提倡以漢傳佛教為主,與各宗教平等地交流和互相學習。
二、 為什麼要弘傳慈宗
慈宗,即以慈為宗、亦名彌勒宗,是由太虛大師在上個世紀初所提出並弘揚。太虛大師為將佛法總攝於未來佛慈氏,提出慈宗之說,曾在廈門南普陀設立慈宗壇,並建有慈宗學會,後因戰亂而中斷。衲以為,大師之所見定非凡品,其深遠意義實非三言兩語可勝述。那麼,慈宗是否為區別於傳統各宗而並列之一宗呢?否。慈宗並非專宗而是寓宗,其精華就是要尊崇和發揚未來佛彌勒的精神和理念以適應末法時期的佛教,它具有承前啟後、融會貫通、立足人生、面向未來的特點。那慈宗是否僅是淨土宗的一支,僅僅提倡彌勒之兜率和人間淨土呢?亦否。慈宗並非如提倡往生極樂世界的蓮宗一般只是宣揚求生之信願行,其以瑜伽大師彌勒為宗之說,使其早已超出淨土宗的范疇。彌勒者,繼承釋迦遺教之未來眾生的大歸依處,連往生西方淨土法門亦在其守護之列,慈宗豈可簡單地定為淨土宗的一支彌勒淨土宗呢?
慈宗的名義,太虛大師曾專文介紹,所說甚詳(見《慈宗名義》)。衲以為,慈者,有三義:慈氏菩薩、慈心三昧(彌勒慈悲禅)和慈悲大愛是也,這其實也點出了慈宗的三寶歸依境之核心內容。慈氏菩薩本來就是佛,繼承釋迦遺教為法主之體,慈心三昧則是教法核心之相,慈悲大愛為其僧伽住持之用,故其慈之三義亦分別契合於佛法僧三寶之義。
慈氏就是彌勒的華譯,彌勒象征著佛教的歡樂、吉祥、寬容和大愛的精神面貌,他的教法是典型的人間主義、人道主義、人本主義、人生主義、樂觀主義和和平主義,與當今世界人類人心的追求和向往何其吻合!彌勒佛也是未來世界的希望所在,他所勸導往生的淨土主要有:龍華三會時未來的人間淨土、現在的兜率內院淨土和現在西方的極樂世界淨土,因此見到彌勒就是見到大同世界見到理想的國度。彌勒佛在中國有位家喻戶曉的化身——布袋和尚,這位胖和尚樂天自然、胸襟袒露、大度能容的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在今日廣泛提倡和諧社會的中國乃至當今動蕩不安的世界裡,更突顯出他的現實意義。
在佛教裡面彌勒還是末法時代多難眾生尤其是刀兵劫的守護者、業深罪重眾生的接納者、末法時代重振三寶降伏魔怨者、纭纭眾生進入佛門的接引者和未來世界的人天導師、一切眾生之大歸依處。彌勒還是授眾生菩薩戒的教授阿奢黎,也是印度大乘空有二宗之有宗瑜伽廣行派和中國唯識宗的宗主,同時還是密教裡面非常重要的本尊。
在流傳於於當今的全世界三大佛教(漢傳、藏傳和南傳)流派中,除了佛祖釋迦牟尼,只有彌勒被普遍地承認和接受。
彌勒崇拜和彌勒淨土是最早傳入中國的、最廣泛的信仰,我們了解到,唐代前的佛教建築和圖案有關彌勒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其影響力之深遠。今天的彌勒更是因缺乏而急需呼喚世界溫暖友愛的現代人之親切所需,未來的世界則更是屬於彌勒佛的世界,因為彌勒是繼承釋迦牟尼佛位的未來佛,所有的佛法,無論大乘小乘還是顯教密教,都能遇到彌勒的身影,一切的佛法都可以統攝在彌勒之中,所以我們恭敬地尊稱為“南無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在未來世界的佛教中,再也沒有哪位菩薩比彌勒更切近我們和更容易加以依托和代表了。
總之,慈宗是以慈為宗,大悲普度的人生佛教,於人生最為貼切,其強調直接從人乘的提升而趣向大乘的境界,特為末法時代眾生重視人生的特點所建立,是佛陀思想的大集成,是佛教宗派的大融合,是修煉法門的大統一。讓我們繼承太虛大師的遺願,高舉釋迦遺教的大旗,將慈宗弘傳於當世和未來!讓我們衷心地祝願彌勒教法興盛,慈燈常照耀!願慈悲常在、*輪常轉!願佛法為迷航者指明方向,為黑暗者點亮心燈,為貧窮者帶來富足,為孤苦的漂流者提供溫暖的港灣! 南無彌勒尊佛! (三稱)
三、提出哪些契合當代的辦教理念
(1)辦教精神:以大慈愛為動力,以大悲心為根本,以大菩提智慧為因,以方便利益眾生為究竟。
(2)辦教原則:以三寶為中心,缺一不可,一切以有利三寶、護持三寶、歸依三寶為准則。
(3)辦教宗旨:貫徹“三佛主義”(佛僧、佛化、佛國),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弘揚佛法,實現人生的美滿幸福和最終的解脫。
(4)辦教目標:普及佛法教育、淨化社會人心、改善弘法環境、完善學修體系、培養佛教人才。
(5)辦教方略:抓住心靈關懷和身心修煉為主線,走因果教育、慈(愛)心教育、信念教育和功德回向的道路,注重佛化家庭、禅化人生和瑜伽修行生活,強調佛法的感悟和體驗。
(6)辦教方針:面向有緣、應機設教、簡明易行、可以持續。
(7)辦教思想:慈以化眾、嚴以治亂、忍以修行、敬以端正。
(8)辦教理想:弘揚人生佛教,建立人間淨土。
(9)辦教特色:讓人人理解佛教,讓個個修學佛法。
(10)辦教風格:發揚彌勒精神,體現歡喜、祥和、寬容和大愛,強調專、精、美、巧。
(11)辦教戰略:在城市裡注重講學和共修,在生活中行禅;在山林中注重農禅並舉,在勞動中行禅;在網絡上注重互動交流、信息共享。努力將佛教人間化、生活化、科學化,注意最終要形成功能全面的現代佛法教育培訓和服務中心。
四、針砭時弊的三大救生圈、四大主張和三大重點的提出
慈宗高僧慈航菩薩曾提倡“教育、文化和慈善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太虛大師另一繼承者星雲大師主張“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可謂深謀遠慮,亦符合台灣佛教的現狀,然今天時代日新月異,祖國大陸氣象萬千,衲以為為救時弊,應再提出“信仰、體驗和功德是當今佛教的三大重點”的理念,主張“以信仰樹立佛教,以體驗認識佛法,以功德改變命運。”。綜合對慈航菩薩和星雲大師的理念理解,竊以為大師們所說皆是精要,但是不要將培養人才簡單地理解成只是知識教育而應注重修證和師傳,要加強訓練和綜合培養;不要將弘法和傳播佛教僅僅依賴於文化而應注重宗教體驗的參與和分享;提倡慈悲精神不要片面的追求慈善而要講究功德利益下的救世扶危;講淨化人心不要一味強調集會共修而要注重悟道者的經驗、虔誠信仰的力量和宗教藝術環境的潛移默化。
五、理想中的彌勒小道場
——對佛法不興盛地區建立悲華道場的開示
“最好找一所夠大的寺院、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假如沒有條件,家庭或農莊式的佛堂修行點也可以。只要能至少供一尊人人見了都能接受,人人都生歡喜心的彌勒佛像就行。
場所的裝修不是很重要的,關鍵是要組織什麼樣的的活動。一定要簡單的活動。比如就是一個念佛,然後一個佛歌,就夠了。還有再一個繞佛轉塔,那就好得不得了了。只要把念佛、佛歌和繞佛作好就可以了。得先念佛、佛歌、轉繞,然後再去玩和干活。假如沒有念佛、佛歌和轉繞,聚會在一起就什麼感覺也沒有,心都是散的,沒有宗教的感覺。在這個基礎上有條件的就可以集中講經說法和組織大型的佛事活動或修行活動了。
設施呢,只要有幾間房子,然後有大院子、有地就是最好的了。場所布置要方便管理,不是管理方便。要點就是:一、誰都可以參與和操練的。二、誰都可以接受和簡單的。三、不管他什麼程度都可以受益象流水始終不流出排水溝一樣。
活動的地方居民若太多,隔音不好,就不容易開展活動,但是如果是大眾可以接受的那影響越大越好了。
其實呢,一個理想的道場,無非就是念佛,繞佛,拜佛,唱佛,具有佛的氣息就好了。一切都是簡單的但是卻可以涵蓋所有。不要太復雜和太精致的安排,那樣無法操作,很難讓大眾理解,而且會形成一小部分人排斥大部分的人的局面。就是要把佛教進入人們的生活,讓大眾接受,讓不同層次的人都能接受,從而形成人生化的佛教,這個就是彌勒道場慈宗人生佛教的理念。 ”(楞嚴禅師於08年底於網絡開示)
附:
一、慈宗名義
二、禅詩一則
寂 照
唐·香嚴智閒
不動如如萬事休,
澄潭徹底未曾流,
個中正念常相續,
月皎無心雲霧收。
唐代香嚴智閒禅師,青州人。年輕時便厭惡世俗,辭別父母,出家投佛。
最初,香嚴在百丈懷海禅師處,秉性聰敏,博通經典,但始終沒有契悟禅道。百丈死後,他便到百丈的大弟子沩山靈佑處。
沩山問香嚴道:“你在先師百丈處,聽說是問一答十,問十答百,這是因為你聰明伶俐。不過你用這種方法學禅,還是依賴理智與概念的把握。你能不能把生死大事的根本,也就是父母沒有生你之前的根本說給我聽聽?”
這話問得香嚴茫然不知所措,便把平時看過的書翻遍,也還是找不到答案,深感畫餅畢竟不能充饑,於是懇求師父為其說破。
沩山開示道:“如果我現在替你解說,將來你一定會罵我。就算我說了,我所說的還是我的,絕對不會變成你的。”
香嚴一氣之下,發誓:“這輩子我再也不學佛法了,還不如做個到處化緣乞食的和尚。”
於是,他到處雲游。
一次,他暫住到慧忠國師的遺址古寺裡……他正在除草時,偶然拋一塊瓦礫,擊中了竹子,清脆的一聲響,撞擊著香嚴的心,終使得香嚴頓然大悟。
於是,他回到住處,沐浴焚香,朝著師父的方向跪拜:“師父,大慈大悲,你對我的恩情勝過父母,如果你當時為我說破,哪有今天的頓悟呢!”乃作偈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