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證法師:基礎佛法修學的次第與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基礎佛法修學的次第與方法

明證法師 

我常說修行者應該明確四個大問題,即方向、道路、次第、方法。方向者,修出世間法,而非修世間法。出世間法者,解脫與成佛。道路者,走大乘成佛之道,而不走小乘個人解脫之路。次第與方法,是今天要講的主要內容。

大乘佛法的修學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等覺、妙覺共五十二個次第,可分五位:

1、資糧位。從初信位到第五住,廣泛修集福慧資糧,為斷我見、戒禁取見及疑見等三縛結作准備。從初住到第五住,分別熏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

2、加行位。即第六住,此乃大乘真見道前之加行,非進入初地之加行。主要熏習大乘人無我之智慧。分別有暖、頂、忍、世第一等四種加行。若加行圓滿即可進入第七住真見道位,成為始覺菩薩。

3、見道位。有真見道和相見道兩種。第七住為真見道位,第八住到初地之入地心皆為相見道位。初地之入地心為大乘見道位之圓滿位。大乘見道位很寬,從最初真見道的第七住一直到初地的入地心都為見道位所攝。

4、修道位。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等覺。

5、究竟位。即妙覺,即成佛。

我這裡說的基礎佛法,指最初的兩個大位次,即資糧位和加行位,而重點是初住到第六住。因為絕大部份人修念佛法門並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所以下面多以念佛為例。其實道理是相通的,一個明白了,其它也就明白了,關鍵在於實踐,若不肯下一番功夫,只圖表面潇灑,優哉游哉,永遠只是佛法中的匆匆過客,不能獲得真實利益。

一、基礎戒定慧

(一)基礎持戒:認真忏悔、勇受五戒、慎護不犯。

1、認真忏悔。認真忏悔是慚愧二善法的具體落實,相當於把髒的容器清洗干凈。具體方法是,1逐一回憶從小到現在殺盜YIN妄酒五個方面所造之業,寫下來,在佛前發露忏悔。2盜業若有機會還就要趕快還,口業若當事人還在,就要去賠禮道歉,解怨釋結。其它業也是一樣。通過忏悔不僅能了解自己,能認識因果,還有助於發起出離心和菩提心。如何忏悔,可在計算機搜尋“如來藏講堂博客”,參看諸居士之修行日記。

2、勇受五戒。三歸後要學習五戒,勇敢地去受五戒。五戒可以保護修行人,但不能保護不受戒的人。受不受五戒,違反了都有因果報應。受了會有慚愧心,會忏悔,不受則沒有慚愧心,不懂忏悔。忏悔能消業,不忏悔則不能消,不消則必受果報,受苦無窮。

3、慎護不犯。受了戒要會護戒,如護眼珠。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雖小小戒亦不犯,如不說別人過錯,不說無意義的閒話等。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護戒的最好方法是精進念佛。

(二)基礎修定:對治昏沉、克服散亂、功夫成片。

1、對治昏沉。一念佛一誦經就困,主要原因是沒有發起強烈的出離心和無上菩提心,不能勇猛精進。如果有一件重大事情發生了,人人都會很有精神。學佛真的是人生最大的事,若能如此認識,則能排除不急之務,放下無謂雜事。

(1)為對治昏沉,要少吃飯,八成飽即可。晚飯最好不吃,若吃的話,只吃一些蔬菜、水果就好。

(2)昏沉嚴重的人,多經行念佛、大聲念佛;可站著誦經甚至慢慢經行誦經。盡量不打坐,若打坐,則一定在最有精神的時候打坐。

(3)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一日夜24小時精進念佛。一次以後停幾天,然後再來一次,這樣幾次以後就不容易昏沉了。若要效果更好,則要再加時間,36小時或48小時。在這個時間內,要堅持到底,無論如何也不睡,最後困極了的時候,不可以坐下來,要大聲經行念佛。

2、克服散亂。人的一般狀態就是散亂狀態,心如猿猴,到處攀緣,不肯安靜,耐不住寂寞。怎麼辦呢?

(1)確定本修法門。若修多法,而不分主次,必不與修定相應。定的意思就是“心一境性”,只攀緣一個目標。若念佛,開始時只念一尊佛,直到念一尊佛貫穿始終時,為了鞏固和擴大定的能力才漸漸學習次第念兩尊佛或多尊佛。

(2)明確專修與兼修。這裡先說專修。

1確定專修時間。一者每天早晚設立固定時段專修,一般是起床後和睡覺前。忙者從最少十分鐘起步,逐漸增加,不必冒進。若有較充裕的自由時間,則從半小時起步。鞏固以後,增加一分鐘至五分鐘;過一段時間鞏固以後,再增加一分鐘至五分鐘,不必一下增加很多。大部份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增加到早晚各一小時。退休者等可以專修更多時間。但時間最好只增不減,這樣會總有進步感,受到鼓勵。萬一遇到偶然情況臨時不能完成專修,以後有時間能補就補,沒法補也不必懊悔。因為還有兼念在保證正念不失。

2確定專修處所。家中有佛堂最好,沒有的話,在任何較安靜而不打擾他人之處均可,天氣不冷時,在戶外亦可。

3確定專念對象。選定一尊佛,或專念其名號,或專觀其相好,或專想專憶。一旦確定,即不隨便改易。

4確定攝心方法。最初專念從半分鐘起步,看看是否有妄念,有幾個。休息一下,再來一次。如此反復。不知此法,一下子就想十分鐘或半小時沒有妄念,是不大可能的。這個過程有人進步很快,有人較慢,有人很慢,但只要堅持不懈,都能成功,怕就怕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常性。

(3)若遇周末或節假日,可以考慮專修半天或一天、兩天乃至七天。專修的意思就是只做這一件事情,不做其它事情。下面講兼念。

3、功夫成片。專念是為了保證兼念,若僅僅早晚或假日專念,而平時不念,則永無功夫成片之望。兼念不僅能促進專念,迅速成就一心,而且修出的動中功夫相當穩定,不怕煩惱,經得起任何考驗。正因為如此,才能成為今後作觀行的資本,才能成為開悟的先決條件之一。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設立警覺機制,使念佛一停能立刻發覺。如何設立呢?1發至誠懇切之心,發務必要功夫成片之具體小願。2必須有一具體方法作保證,譬如手撥念珠,或用拇指次第觸其余四指等。若發心懇切具體,則一定會有方法。也可以在家裡和工作的地方貼一些佛像和佛號,提醒念佛。

(2)早晨一醒來第一念就要念佛,若非念佛,就趕快念佛;白天不論何時何地,也不論有病無病、心情好壞,都要一直念佛,忘了就提起來,忘了就提起來,久之自然會自動提起。而且會越煩惱,念佛的念越強。

(3)最殊勝的方法,最不怕妄念和煩惱干擾的方法,是把任何妄念和煩惱當作提醒念佛的信號。

(三)基礎修慧:依善知識、聽聞讀誦、思維整理。

1、依善知識。善知識有多種,譬如佛法的啟蒙老師、傳授三歸的皈依師,五戒、八戒、沙彌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授戒師,出家的剃度師,以及同行善知識等。但最重要的是依止師。依止師就是你最能經常親近、具體幫助和指導你修行的老師,可以是出家法師,也可以是在家居士。學好了一個內容後可以換另外一位繼續依止修學,並非永遠依止一位。當然如果這位善知識有能力在各方面都一直指導你,你也可以一直依止下去。依止師的前提是:1有正知見,不會誤導你;2有時間能隨時指導你;3他願意指導你,你也願意接受指導。

2、聽聞讀誦。廣學多聞極其重要,對佛經了解的多了,被誤導的系數就降低了。幾乎任何經典都講要受持、讀誦、書寫、為人演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讀誦大乘經典有極其殊勝的功德,滅恆沙罪,修無量福,開無量智慧。誦經本身也是戒定慧齊修的法門。所以除了專門念佛修定的時候,每天可以定下一定的時間讀誦經典。方法有二:一者誦熟了一部就換另一部;二者慢慢一直誦下去。誦經是念法的法門。

3、思維整理。聽聞好比吃飯,思維整理好比消化吸收。聞得聞慧,思得思慧。讀誦經典的目的是要明白經典的義理,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也為了進一步落實修行,使修行更加深廣。

二、基礎功課建議

(一)早晚修定功課。不可龐雜,越簡單越好,若念得太多,就把可貴的時間都占去了,會始終停滯在一般的層次上不能提高。該捨的必須捨棄。念佛較簡單的功課是:

1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2阿彌陀佛身金色的偈子;3念佛;4三歸;5回向。而更簡單的是一直念佛,最後回向就好。回向的目的是鎖定目標不改變,強化目標不動搖。

(二)平時修定功課。僅僅有早晚課還不夠,再加平時念佛也還不夠,念佛是主修法門,還要有助修法門。譬如:吃素、放生、發願、忏悔、持戒、布施、忍辱、誦經以及護持道場、參加法會等。這些如何與修定之法相應?就是要同時念佛。兼念開始有困難,慢慢就會變不可能為可能。否則如何叫功夫成片?

(三)修定與修慧之區別。譬如念佛、誦經是修定,而讀經、思維就是修慧。

三、其它基礎修持

(一)供養與布施。對上曰供養,對下曰布施,平等曰結緣,本質都是為了對治貪心。此不但能廣結善緣,而且能解怨釋結,積累福德資糧。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三種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法供養,即如理作意,如法修持。

(二)忍耐與恆順。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主動的是布施供養,被動的就是忍耐與恆順。不但包括忍受所謂不公平的待遇、打罵、誹謗、迫害、乃至割截、殺害,還要能忍受名聞利養,忍受人無我和法無我。

(三)精進不懈怠。有了善知識,有了正知見,還要有精進,才能證果。不能證果的兩大原因,第一是被邪知識誤導了,第二就是懈怠。故若有正知見的熏習,又能精進,開悟證果也並非難於上青天。(完)

阿彌陀佛! 

 

上一篇:龔隽教授:禅學的生命智慧 一、禅的宗旨
下一篇:龔隽教授:禅學的生命智慧 二、禅的傳承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