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溫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業的思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慈善事業的思考

溫金玉

從這些年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宗教界發揚慈悲喜捨的優良傳統,承擔濟世度人的社會責任,加大慈善事業的投入,將是與社會最好的互動。

佛教界的善舉,有力地實踐了“人間佛教”的精神,向社會各界展示了中國佛教的慈悲濟世的襟懷與風貌,為佛教界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事實證明慈善事業是佛教工作的一大特色,是弘法利生的一個窗口,感染與動員了更多的善心人士參與到公益事業之中,是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體現。佛教界各種慈善活動的開展,不僅是一種布施實踐,也是對我國佛教界如何開展慈善活動的一種積極探索,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1.慈善是佛教通向社會的一扇大門。當代佛教的主旋律是建設人間佛教,回饋社會,服務人群,報恩眾生,為共同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令世人矚目,各大宗教也相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發展,宗教活動場所在逐步開放,教團建設也穩步推進。但在社會公共領域中依然有許多人不能正確理解宗教的真谛,沒有認識到宗教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對宗教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誤解與偏見。然而,在宗教活動中,宗教慈善之舉卻始終如一地成為社會各階層皆予認同的一種與社會互動的良性模式。尤其是都市佛教,較多地成為社會人群關注的焦點,其慈善之舉便成為讓更多人了解並理解佛教慈悲濟世、弘法利生本懷的最好渠道。可以說,慈善就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慈善是佛教通向社會的一扇大門。

2.建立制度型佛教行善模式,這不失為在當前現實生活中促進佛教與社會的良性互動的一個積極嘗試。慈善制度的建立使寺院資金有了一個合理的流向與出口,這不僅實現了佛教慈悲救世的本懷,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佛門善款日巨而又缺乏制度性監管所引發的腐化風險和弊端,即所謂“還住持一個清白,給信眾一個明白,讓輿論監督有個交待。”

佛教界要建立常規的慈善制度,而不是聽風是雨的一種被動跟進。在當前國家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的活動中,佛教界更應順時應機,高揚慈悲喜捨的利生情懷,為社會的繁榮富強,為人群的安樂和諧貢獻特有的力量。經濟是寺院發展的基礎,但經濟也同樣是歷史上構成法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使寺院經濟得到平衡發展,則是隨著國力強盛、信眾布施增多所出現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如何探索一條新的寺院經濟管理模式,關系著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沒有宗教的和諧,就不會有全社會的和諧,同樣的,沒有整個社會的和樂,更不會有宗教的和樂。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是宗教這個子系統在社會大結構中唯一的生存之路,除此別無選擇,這也是提高宗教與當代社會適應性的深意所在。

目前日益龐大的寺院經濟將是對這一問題的又一次警示。教界有人曾倡議成立一個具有中國佛教特色的“佛教慈善總會”,以便有利於全國佛教界人力物力的調動及團體管理。其實如今大陸佛教教育資源的混亂使用,已是一種前車之鑒。這應引起我們的深思。新加坡宗教團體慈善事業的成功展開,可以成為我們借鑒的模式之一。據有關人士預計,在21世紀,佛教慈善事業將會成為未來中國慈善活動的主體之一,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在這方面,也是落實“十七大”所提出的發揮宗教界與信教群眾的積極作用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號召的最直接的響應。所以佛教更多地承擔著社會公眾對佛教的期待,佛教慈善事業的展開便擁有了更深刻的社會責任與現實意義,其成敗得失,既關系著佛教自身形象的展示,同時又涉及到廣大群眾對佛教的認同與否,興一處佛法,淨十方人心的理想,是要建立在實實在在的具體宗教實踐基礎上的。

3.探索佛教慈善的新模式,不斷拓展佛教服務社會的功能,拓寬領域。當今社會,收入差距拉大,貧富懸殊,心理失衡嚴重,社會矛盾沖突點增多。佛教界除了發揚慈悲本懷,積極投身到有益於民眾的各種公益活動中,利樂有情、造福社會,真正起到扶危濟貧、赈災救難的作用。同時也要發揮佛教特殊的安撫人心的社會功能,在佛教服務社會的支撐點和平台上有所創新,如心理咨詢門診、心靈撫慰中心、禅修營等都不失為一種新型慈善方式的探討,既要解身苦,更要解心苦。

 

上一篇:成觀法師:八識規矩頌義貫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頌
下一篇:成觀法師:八識規矩頌義貫 第一章 釋頌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