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唯識三十論頌義貫 第五章 唯識修行五位 第五節 究竟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節 究竟位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

未來,化有情類。其相雲何?

論頌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注 釋

究竟位:此指妙覺菩薩證如來地後,入菩提果覺之位,此位乃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稱為究竟位。

住無上正等菩提:住,安住。無上正等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為顯示佛之果覺為究竟最勝。無上,是用以顯示菩薩雖亦已證菩提,然而菩薩所證之覺道仍為有上,因唯佛所證者為無上,究竟出過一切。正等,此用以顯示外道雖然有時亦有所覺,然其覺系不正,故非是正覺;至於二乘所證者雖是屬於正覺,然而其覺並不平等,以其不見平等真如,而心有欣厭故,因此其所證者非是等正覺。一切世出世間,唯佛世尊所證之覺為既正又等,故是正等菩提。因此這無上正等菩提唯佛世尊之所獨證,而不與九法界共。出障圓明:出障,於此位中,超出煩惱、所知等一切障。圓明,一切福智功行圓滿光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即盡未來際,度化一切眾生。故知:成佛是為了

度眾生。若有人問:成佛以後干什麼?應答:盡未來際廣度眾生。又有愚人,以為成佛以後,便沒事干了,實屬愚昧無知。又,成佛是為了度眾生,反之亦可言:為了度眾生而成佛,以若不度眾生,只求自度,便不須成佛,只成阿羅漢便可以自了。若欲度眾生,則須成滿無量的福智,圓滿三身四智,方有堪能度化一切有情。

無漏界:以前位所得之二轉依,須至此位方達於究竟,此轉依究竟之境界為無漏界所攝。所謂無漏者,成唯識論雲: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又雲:界是藏義,以此果覺位中含容無邊稀有大功德故;或界是因之義,以其能出生五乘世出世間之利樂有情事故。是故此究竟位即是無漏界。

不思議:又究竟位之轉依果乃不思議境界,以其超過一切尋思、言語議論之道故,微妙甚深,為聖者自內證故,非諸世間之譬喻所能喻者故,是故此究竟位稱為不思議境界。

善:此究竟位之所以稱為善者,依成唯識論,此有四因:

1.以此果系白法性,故稱為善白法者,無瑕也。

2. 以此果所證之清淨法界、無上大涅槃,乃遠離一切生滅,二死永亡,極安穩故,故稱為善。

3.此果位中所證的四智心品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妙用無方,極為善巧方便故,故稱為善。

4.此位之菩提、涅槃二轉依果,都有順益之相順於善法,而與不善法相違,故是順而有益,因此是善。

常:此究竟位所證者是常,依成唯識論,其因有四:

1.以此究竟位所證之果是無盡期的,故稱為常。

2.此究竟位所證之清淨法界無上大涅槃,乃無生無滅,性無變易,故稱之為常。

3.此究竟位,其四智心品大菩提所依之真如,其性是常,而依之所起的四智心品乃無斷無盡,故稱之為常。

4.然此四智心品並非是自性常,因為它是從因所生,而有生者必歸於滅;此為一般通教所說的;未見有說色心不是無常的。然而此究竟位的四智心品,由於菩薩行者的本願力所持故,便能於所化之有情,示現無有盡期之力用,故此能化的四智心品,亦能窮未來際,累世顯現,無斷無盡,故名之為常。

安樂:此究竟位之二轉依果,其性也是安樂的。依成唯識論,此

有四因:

1.以此究竟位之二轉依果,對於有情完全無逼惱性,不令墮於生死,故稱為安樂。

2.此究竟位所證之清淨法界的大涅槃果,系眾相寂靜,無有生滅之相,故稱為安樂。

3.此究竟位所證之四智菩提心品,乃大菩提果,永離惱害,故名為安樂。

4.此究竟位之菩提、涅槃二轉依果之自性,皆無逼惱性,且能安樂一切有情,故其二轉依俱名安樂。

解脫身:成唯識論雲:二乘所得之二轉依果,唯永遠離於煩惱障之系縛,但尚不能離所知障,故無殊勝之四智菩提法,是故二乘所得者但名解脫身然不名法身。蓋解脫身者,僅解脫分段生死之煩惱障,而尚未解脫變易生死之所知障。

大牟尼名法:牟尼,義為寂默,為幽深玄遠,超過言語思惟境地的不二法門。而稱大牟尼者,即是指佛世尊。法,指法身。法身者,乃五法所成之身,故稱為法身;五法,在此即指真如與四智。以大牟尼世尊所得的二轉依果,已經永離煩惱、所知二障的緣故,所以不但名為解

脫身,亦名為法身。成唯識論雲: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證得之二轉依果,已經永離二障,故不但名為解脫身亦名為法身;以此法身為無量無邊之十力、四無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得名為法身。又,以其含有體性、依止、及眾德所聚之三義,故總說名身。故此法身,主要是以真如及四智五法為性。又,法身,據成唯識論,具有三相差別:

一、自性身──謂諸如來所證之真淨法界,稱為自性身,此為受用身及變化身的平等所依亦即:受用身與變化身皆是依於自性身而起。此自性身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之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平等實在之自性,亦名法身,以其為如來一切大功德法之所依止故。攝大乘論說:自性身是由轉捨阿賴耶識,而得自性身,此即是以大圓鏡智攝自性身。

二、受用身──此又有二種:

1.自受用身──謂諸如來於三無數劫之中,修集無量之福慧資糧,所起之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其圓淨且常之妙色身,其身相得以長劫相續而其體常自湛然不動,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廣大法樂,故稱為如來之自受用身。

2.他受用身──謂諸如來由平等性智之用,而得示現微妙清淨之功德法身,居於純淨土,為住於十地之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是為如來之他受用身。以上二種受用身,為如來轉捨第七及第六識,而轉得平等性智與妙觀察智,此二智本體即為如來之受用身,令自他廣得受用無盡法樂。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於所證之成事智成所作智,而得變現無量隨類之化身,居於淨土或穢土,為未登地之諸菩薩眾、二乘、及異生等,稱彼等之根機時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世出世利益安樂之事。﹂此變化身系如來轉捨前五識,而證成所作智之所得。故現觀莊嚴論上說:成所作智,於十方國土示現無量種類,微妙難思之變化。因此,成所作智為攝變化身。

義 貫

第五、究竟位。謂菩薩於十地滿心之後,住於無上正等菩提,超出一切障、功圓智明,以此而能盡未來﹂際廣化無量有情類,此即究竟位。其行相雲何?以頌釋曰:此佛地之二轉依果即是無漏界,其性乃不可思議,出過一切言思境界,其性唯是善性且真是常,乃是離於二死、不生不滅、究竟安樂之無上解脫身,亦即大牟尼世尊所證之解脫身,因此亦名為法身,以此是由五法真如與四智所成之身故。

诠 論

以上為唯識之五位修證。最後附及:本三十論頌於此究竟位中,顯示如來乃是以真如及四智成其法身,故具無量功德。故此三身四智,乃諸經中所共說之確定之法,此為佛果菩提無量功德之所依。然此末世,有諸妄人,於如來法中出家,卻不信佛、不信佛所說之法、更不信佛有不思議廣大功德之力,反而著書立說,謗言:那是將佛神格化!此即依於凡夫有限之知見,而謗如來佛果法身功德,是則為一闡提人。一闡提者,經雲謂信不具,斷善根、種性者也。際此末法時期,邪師橫行,凡冀真修者,其可不覺、不知如是惡知見之虛妄者乎?且如來正教弟子,為挽末法於沉淪危亡,其可不挺身而出,破斥邪偽,廣為人說,令諸有情不致誤蹈邪說而從淪墜者乎?有心者,其善察之。

唯識三十論頌義貫終

二○○二年五月五日於台北·大毘盧寺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二校竟於美國·遍照寺

二○○七年二月十九日三校於台北·大毘盧寺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於未來際

修行無上道

 

上一篇:溫金玉教授:呂碧城與戒殺護生
下一篇:溫金玉教授:馬祖道一叢林建設及其現代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