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唯識三十論頌義貫 第三章 唯識相 第一節 第一能變阿賴耶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節 第一能變阿賴耶識

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者,由前頌文略標三能變,今廣明三變相。且初能變,其相雲何?頌曰:

論頌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唯捨受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恆轉如暴流 阿羅漢位捨

注 釋

今廣明三變相:三變相,即三能變相之省文。現在開始廣說三能變之相。這三能變,不但指八識心法,而且還包括了諸識的相應心所心所有法;所以,所謂能變者,是包括了心王及諸相應心所。

初阿賴耶識:初,第一種能變。阿賴耶,梵語,義為藏,因此識具有三義:一、能藏、二、所藏、三、執藏,故稱為藏識。茲分別說明之:

一、能藏──此指阿賴耶識持種之功能,以其能含藏善惡種子,歷劫不壞,故稱能藏。

二、所藏──這是指阿賴耶受熏的性能,以阿賴耶能受七轉識反熏,因而成就、且含藏根身、器界之種子,由此而得異熟果,故稱阿賴耶為所藏。

三、執藏──是指我愛執藏,因一切有情經由第七識,而念念執此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自內我,故稱阿賴耶為我愛執藏第七識之藏。又,稱第八識為阿賴耶識者,即是此識之自相門,因為這顯示了第一能變識所有的自相,其自相即攝持一切因果而為其自相;一切因果以有阿賴耶識攝持故,經劫不壞。是故一切有情所造善業,功不唐捐,所造惡業,亦無散失,這都是由於阿賴耶識的執藏之功能。

異熟:阿賴耶的第二個名稱,也叫異熟識。因為阿賴耶由於受過去善惡業習成熟之力所感,而為無記果報之總報主,故阿賴耶識又稱異熟識。以此異熟識體而言,往昔的善惡業習是因,此異熟識是果。以異熟是果報,故異熟識即是果報識。是故,稱之為異熟,即是依阿賴耶的果相門而言。

一切種:即阿賴耶又稱一切種識,這是表示阿賴耶的因相門;受熏及持種即是阿賴耶的因相門。因為此識能受前七識之熏受熏,並能持前七識諸法之種子持種,故稱為受熏持種;是故成唯識論雲: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因相。

不可知執受處了:這句是在講阿賴耶本身的行相幽深難知。不可知,意即難知之義。此謂阿賴耶識的行相極其隱微,難以了知。執受,指五根及諸種子。五根包含浮塵根與勝義根;諸種子包括諸相名分別習氣。這五根及諸種子,都是由阿賴耶所執受、攝為自體,而同安危。處,處所,指器世間;因器世間也是阿賴耶所緣之境。了字的上面省略了一個不字,亦即這一句開頭的不字,雙貫可知與了。因此,此處的了,由上下文來看,實是不了或難了之義。此謂阿賴耶識所緣的根身、種子、器界,這三法都微細難測,難以了知。

常與觸,作意受想思:這句是在指出與阿賴耶俱起的五種心所。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稱為行心所。謂阿賴耶識常與這五個心所相應俱時而起。從此以下的論文中,將提出五十一個心所之名,這阿賴耶識

五十一心所法,其意義詳見拙著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在此仍略為解釋:遍行之義:

一、於三性善、惡、無記

二、於八識

三、於三界九地

四、一切時

這五個心所法,因有以上四義,故稱為行心所。茲簡釋此五行心所如下:

1、觸──觸心所的體性是:能為心王、心所及塵境三者和合之媒介。其業用為受、想、思三心所之所依。

2、作意──作意心所的體性是:能令某些特定的心種警覺;其業用為:引領心識趣向所緣之境。這作意心所在一切心行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修行而言。因為一般而言,修行都不是自然而能的,除非是前生或宿世業習所成,則有若自然而然而能行,乃至能知,否則多半是要依自覺的作意之力去修行,故是有意為之。例如:作意念佛、作意攝心、作意持戒、作意修定、作意修止、作意修觀等。作意之重要內涵,包括警心與趨心兩大部分。若無作意,則一切有知有覺之修行,皆不得行。又,於修行上,作意也相當於起意修行、作念修行,系有知有覺之行,非無知無覺之行,亦非隨業而行之修行:是自己主動起意而作的。

3、受──受之意為領納。受心所的體性是領納違、順、非違非順之境相。其業用為:令心對當前之境起欲合、欲離、或不合不離之欲望。

4、想──想心所的體性是:於境取像;其業用為:施設種種名言。

5、思──思心所的體性是:令心造作;其業用為:於善性、惡性、無記性之事,都能驅使心去造作。

相應唯捨受:這句是在指出與阿賴耶相應的受心所是屬哪一種阿賴耶識受。受有三種:苦受違意之受、樂受順意之受、不苦不樂受非違非順之受,又稱捨受。在這三種受中,阿賴耶識只跟第三種的捨受相應。

是無覆無記:這句是在講阿賴耶的性質。無記,是三性中的一種。三性是:善、惡、無記。無記性即是不善不惡。無記性又有兩種:一、有覆無記,二、無覆無記。覆,是染污之義。以染污之法能覆蓋本心之明令不清淨,而障礙聖道,故稱為覆。無覆無記,指這種無記性,並不會染污或覆蓋自心。第八識之體,其性非善惡,故是無記性;而且第八識又不與根本煩惱或隨煩惱相應,故是無覆;合言,因此第八阿賴耶識之性為無覆無記性。

觸等亦如是:這句是在說明:與阿賴耶相應的諸心所,也是與阿賴耶一樣,具有如上所說的性質。觸等,指觸、作意、受、想、思等五個行心所。亦如是,也與第八識一樣,其性是無覆無記,而且其所緣行相,也是有如第八識一樣,隱微難知。以第八識為心王,觸等五個行為其心所,心王與心所必須同性,才能相應;因此此五心所之性與第八識一樣,都是無覆無記性,且其行相亦不可知。

恆轉如暴流:恆轉,這是指第八識之體非斷亦非常;因為第八識恆常存在,所以其體非斷滅性;且因為第八識自無始以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故非斷。轉為轉變,然而因為第八識自無始以來,其行相上念念生滅,前後變異,故非常。以其非常非斷,故喻如暴流,因為暴

流瀑布之水流是亦非常非斷:因為暴流之水長流不斷,故非斷;然而各個水滴之體實不相連,故非常;阿賴耶識亦如是。

阿羅漢位捨:阿羅漢,為聲聞乘之第四果,義為不生或無生;以其煩惱斷盡,不再生起煩惱,故名不生。又,以其不再於三界中受生,故名不生。緣覺乘之辟支佛果永斷俱生我執;大乘第八地菩薩,永伏俱生我執,亦皆當此位。位,果位。捨,這是指捨第八識的阿賴耶之名,因為阿賴耶識此等聖者,以煩惱盡故,故其第八識所含藏之雜染種子,皆究竟盡故,自此以後,第八識不再稱為阿賴耶,而只稱為異熟識及一切種識,故說是阿羅漢位捨以捨其雜染之實,故亦捨其雜染之名──然並非捨其識體。若到了如來位中,便連異熟識之名也捨了,而只稱為一切種識,但如來的一切種識,因為其體純淨無染,故又稱為庵摩羅識義即白淨識,也就是與大圓鏡智相應之心品。

義 貫

其次的二十二行半,用來廣辯唯識之相者,由前面頌文中所略標之三種能變識之名稱,今則開始廣明此三能變相。且說初第一能變識,其相雲何?以頌答曰:

這能變識的初名第一個名字稱為阿賴耶識此為依其自相而得名;它的第二個名字叫作異熟識此為依其果相而立名;它的第三個名字為一切種識此為依其因相而得名。此識能緣之相極為隱微不易可知,其所執受所緣之有情的五根、種子,及無情的依報之器界等處所,其行相亦皆隱微非易可了。

第八識恆常與五行之觸、作意、受、想、思心所相應第八識為心王,此五行為其相應心所。至於三受苦、樂、捨之中,第八識則唯與捨受不苦不樂受相應。第八識於三性善、惡、無記之中,是屬於無覆之無記性,是故與此識相應的五個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等亦如是:亦即,它們也是屬於無覆無記性、也是屬於異熟、而且其能緣與所緣的行相也是一樣隱微而不易可知。

第八識之體非斷非常,雖歷劫而恆常不滅,但卻亦於念念中轉變、無常,故猶如暴流之水,暴流之整體非斷喻八識之體不斷,而其個別水滴則流逝非常,念念奔流迅速喻八識之行相念念變化不居。

第八識的阿賴耶之名,要到證了阿羅漢果位時,或相類似的聖果末那識位中,凡夫的雜染斷盡,捨凡入聖,此時方才捨棄其染污之名,而只名為異熟識及一切種識以其體、相、用轉變故,其名亦隨之而異。

 

上一篇:溫金玉教授:自力與他力之融合
下一篇:溫金玉教授:佛教論社會活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