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遠(334——416年),東晉名僧,俗姓賈,雁門樓煩人,即今山西省原平市大芳鄉茹岳村人,至今村中仍有樓煩寺。依照慧遠傳記資料記載,慧遠一生活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從334年至354年,為第一階段。在這一時期,慧遠主要是四處求學。他早年博綜六經,閱讀儒道典籍,尤其對《莊》、《老》,頗有心得。這為其日後廣行教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時局動蕩,慧遠萌發隱居之志。從354年至382年是慧遠追隨道安,輔助弘法的階段。在這一時期,慧遠偕弟慧持於太行恆山(河北曲陽西北)聽道安講《般若經》,頗有領悟,感歎“儒道九流皆糠秕”,遂與弟俱投道安座下,剃度出家。從此開始了他弘法利生的生涯。從383年至416年是慧遠離別道安後獨立在廬山東林寺建立弘法道場的階段。在這—時期,他遁跡廬山,孜孜於道,務在弘法,聚徒講學,率眾行道,創立蓮社,觀想念佛,組織譯經,撰論著述,並與天下名僧及當政者深相結交,為僧團創造了寬松的弘法環境,為天下創建了“道德所居”的模范道場。由此,慧遠僧團所居廬山遂成為南方佛教中心,與鸠摩羅什僧團所居長安,南北呼應,中分天下,使中國佛教呈現出新的格局。慧遠也成了名重一時、澤被萬代的佛門領袖。
縱觀慧遠一生,其弘法活動的輝煌期主要是在南下廬山之後。晉哀帝興寧三年(365),他隨道安南游樊沔。孝武帝太元三年(378),襄陽被苻秦軍隊攻陷,道安為秦軍所獲。慧遠帶著徒眾南行,本擬往廣東羅浮山,但到浔陽(今江西九江市)後,愛匡廬峰林清靜,就定居下來。365年,是慧遠南北弘法的—個分界線。也就是說從354年出家至365年南下,慧遠至少有10年的時間在北方協助道安弘法。其時,道安僧團的活動范圍主要是在山西的晉北、晉東南以及河北一帶。傳記載慧遠24歲時便登壇講說,頗負盛名。可以設想,在山西、河北的廣大區域裡,當有多處慧遠的演教之地。目前,據筆者實地考察以及所收集的資料來看,山西代縣白人巖就應是這樣一處演教道場。 在以往的研究中,因慧遠傳記裡前期資料語焉不詳,學界更多地關注慧遠大師後期的弘法活動與成就,其實慧遠在北方的弘法仍有蹤跡可尋。白人巖的再次復建,當是慧遠早期弘法活動遺跡的重要發現與資料補充。
白人巖,亦稱白仁巖,位於山西代縣,與五台山、雁門關相鄰。近日,筆者對此地進行考察,發現寺院遺址上尚存有明清古碑十二通,碑文詳細記載了白仁巖禅寺創立與沿革的歷史。如明正統年間由郡人前大理寺少卿中憲大夫弋謙所撰《白仁巖寺記》碑中說:“代郡西行三十余裡則抵茹山,自茹山迳人,又西行五裡許而抵崞,亦代之屬邑,其上有巖,名曰白仁巖,有寺名曰白仁巖禅寺。實晉浮圖氏遠公之所肇造也,有故碑可考。”馮欽所撰《重修白仁巖寺記》碑中也說:“乾竺氏因緣之說豈偶然哉,余幼讀先曾王殳集有《讀書白仁寺》詩雲,開戶白雲,行歌秋色,想見風物之美。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矣。先王殳亦有《游白仁巖記》,述其山勢之雄奇,泉石之秀麗,與夫名葩異卉,珍禽馴獸之往來,又不啻身歷其境也,而神異之跡尤多,禱雨辄應,鄉人賴之有寺,創於晉遠公,葺於明慧微二庵,明都御史弋公謙實志之,且雲有故碑可考,而荒煙野蔓中,蹤跡滅沒矣。”
查閱地方志史料,於此亦多有記載。據乾隆五十年《直隸代州志》卷之一《輿地》載:“白仁巖在州西北三十裡,晉釋慧遠建祠,巨石上有石浮圖,峰頭有說法台、棋枰石,而定心石則舌吐危崖之上。立者熊經崖下,石井五,濁污者二,其三清冽可鑒。山徑盤曲,古柏萬株。從山半遙望巅頂,梵宇凌空,紅樓朱戶缥缈松陰間石壁間。居然仙境。寺後峭壁屏列,摩崖石刻白人崖三大字,字可盈丈,明侍郎萬恭書。”
清光緒八年《山西通志》亦記載說,代州“白仁巖寺,在州西北三十裡。白仁巖巨石上,晉慧遠辟石為室,建樓觀、台榭、殿廊、門庑、僧軒,廚庫俱備。故碑尚存。”
白仁巖禅寺後來成為代縣八景之一的“巖寺晚鐘”,本地文人多有題詠。清代馮錫旖有《題白仁巖八景》,如《說法台》詩雲:“遠公台畔日華明,四望千村隴陌平。閒倚松根扪石筍,古今獨爾解無生。”《古南庵》詩雲:“晉代開山自遠公,勝游至自駐仙翁”。
在白仁巖還有傳為慧遠所居之庵,在山腹之間,當地百姓稱為“慧遠洞”。此處有七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七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不大相同,其中五泉清冽可見,煮水烹茶,清香可口;另兩泉渾沌苦澀,不堪飲用。七眼井名曰靈泉,旁建有祠,曰靈泉龍祠,亦稱玉龍宮,《代縣志》載,每值歲旱,祈禱辄雨,神異也。
本文所列資料並不系統,但以上碑文以及史料至少透露了慧遠大師與此地的因緣。白仁巖所居方位,距道安恆山立寺之處不遠,距慧遠的出生地樓煩寺也僅10公裡,在現存樓煩寺的碑文上也有慧遠“首創白仁巖寺”的記載。白仁巖道場是否是慧遠創立,慧遠是否曾在道安門下分座於此地演教說法,這仍需作進一步考證研究,但在這一區域內考察時,我們聽到太多有關慧遠大師的種種傳說,無不感受到慧遠對此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