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要義
甲、引合悶
、學佛與報恩行
首先感謝諸位今天在百忙之中,抽空來這裹聽我講點佛法,護持道場。我們學佛法,第一是學什麼呢?是學「報恩」。報什麼恩呢?報四重恩。大家每次念回向偈時都在念「上報四重恩」,那麼到底「四重恩」是什麼呢?
( l ) 佛恩或三寶恩,( 2 )父母恩,( 3)國王恩,( 4)眾生恩。
( 1 )佛恩:因為佛累劫為眾生修行,得成佛道,開示佛法,所以眾生才有辦法脫離苦輪,因此佛於一切眾生皆有大恩德。
( 2 )父母恩:父母生養我們,辛勤工作,教育我們,所以眾生皆深受父母之恩。( 3 )國王恩:此即國有明主,或好總統、 領導人,令人民安樂;所以好的國
家領導人,於眾生皆有恩。
( 4 )眾生恩:這是指其它眾生對我們直接或間接都有某些貢獻,因為我們不
須自己親自下田耕作就有飯吃,那就是拜耕農者的辛勞所致;我們並不須親自
織布便有布用、有衣穿,這是承種麻、 種棉、織布人的辛勞所致:等等。所以這都是大家分工合作的結果。
二、在家與出家分工合作,各有生產
在家人與出家人有什麼不同呢?他們各有什麼貢獻?在家人所生產的主要是物質上的,出家人生產的是精神上的,所以不能說「出家人沒有生產」,出家人所生產的才是質量最為精細、最困難的,其產品為供給大家心靈上的需求,因為大家一年到頭勞碌奔波,為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求得「快樂」,而「快樂」卻是屬於精神上的產物。然而你終年在社會上奔波,那麼辛苦,結果可以得到快樂嗎?在佛看來,想要從物質上去獲得究竟的快樂,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得到精神上的快樂、或得解脫、安樂,還是要向精神上去開發、求進步才有可能。而這種精神上的產品,誰才有出產呢?只有「佛祖」這一家公司才有最好的產品,其它公司都沒有。這是專賣店,也可說是「佛法」的專賣店,其它地方是沒有的l 若到其它地方去買,可能不是原裝貨,也很可能是冒牌貨― 現在市面上假冒品很多,所打出來的商標也很相似;還有些外道人,在他們的言說中稍為摻雜一些佛法,就宣稱他們所講的也是佛教,因此假冒的佛法非常多― 冒牌貨、 雜牌貨、仿造品、膺品,不一而足― 大家自己要會認。由於我目前在修法的關系,來去匆匆,再加上今天會場的准備工作又花了點時間,因此法會遲了一些開始,所以我盡量說快一點。剛才我們說到報恩。我們修學佛法,第一須要修的即是「報恩」,等修行有成、開悟證果以後,最後一項要修的也還是「報恩」。所以開始和結尾都一樣,「發心畢竟兩無二」也有這層意思。現在我來講一點較親切的往事。今天我感謝你們大家來,你們也要感謝這裡的屋主林居士,她提供這一個地方給我們共修,發心很好,功德無量。這個地方,說來還有一段因緣:我以前在家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林先生,他的母親與林居士彼此都很熟悉,因此介紹來此校對即將出版的楞伽經義貫,最初的因緣是這樣開始的。今天是三皈五戒的法會,在授皈戒之前,我想詳細解說一卜三皈五戒的要義,希望你們都能了解其中的道理,學佛須先能「解」,然後才能「行」,有「解」方能有「行」― 「正解」方能「正行」,不能糊裡胡塗瞎摸一通。
乙、三皈五戒總說
整個佛法的修學,若依戒定慧來講,其修學的次第如下:
第一、三皈是「入門」
第二、 五戒是「登堂」
第三、 定慧是「入室」
所以,學佛就是要經過「受三皈、 持五戒、修定慧」,因而歷經「入門」、「登堂」、「入室」這三個階段。正式受過三皈依的人,得稱為「信士」,意即「信」佛之「士」。若未受「三皈」的人,則還不能稱為「信士」。「信士」在佛經一袅又稱為「清信士」。接著,受「五戒」後得稱為「居士」,意思是「居」家學佛之「士」。居士持五戒,再進而修習定慧,便可「登堂」而且「入室」。「入室」以後,再下一步就是「到家」或「還家」(意思就是回家),「回家」是指什麼而言呢?就是「開覺」,即是「開悟」或「覺悟」,不過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慢慢來,一步一步走,不過你現在這頭一步,得先要跨出去才行呀!再者,以「戒法」而言,沒受過「三皈依」的人,比如幼兒園的娃娃;受了「三皈依」以後算是入了「小學」;若受持「五戒」則有如上「初中」;若受持「八戒」則等於是上「高中」;受持「菩薩戒」則如上「大學」。然而必須注意:這一袅所說的是「受持」,其意即是要「受」而且「持」,才能叫「受持」。你不能傻乎乎的、糊一袅胡塗地,就受皈依、受戒,你必須要明明白白地知道五戒的持犯之相,然後再受,才能稱為「受持」如來戒法。你不能因為看人家去「皈依」,你也跟著去「皈依」;人家去「受戒」,你也跟著去「受戒」,結果到底「受」的是什麼戒都還不知道l 那就不叫「受持」,因為那樣的話,恐怕連「戒體」都不能得到,如果沒有得到「戒體」,就沒有「戒體」可護、可持,就說不上「持戒」了。所以,欲受戒者,第一要先了解你所「受」的是什麼戒。按理說,「三皈依」也是一種「戒」,稱為「三皈戒」,受過三皈依(小學)以後,再漸漸依次受五戒(初中)? 八關齋戒(高中)、及菩薩戒(大學)- 以如是次第,層層深入。但是,你不要誤會,認為你能吃「長素」,就可以受「菩薩戒」了;不對,受持「菩薩戒」不只是吃長素而已,受「菩薩戒」的人,除f 「長素」以外,還要持「六齋日」,也就是每個月逢「六齋日」的那六天要過午不食,這是菩薩戒中的一條;然而這只是對於「外在」(吃東西)的要求,更難的則是:菩薩戒是「心地戒」,起心動念都不能有惡念,一有惡念就犯戒了。當然,欲受菩薩戒的人,必須把先前所受之「五戒」都已經持得很好了,殺、盜、YIN、妄語、飲酒,都能不「犯」,才能進受菩薩戒。因為菩薩戒中對於這些戒條的規定又更嚴、標准又更高了,不但自己不能「犯」,也不能教別人「犯」;萬一看到別人作「犯戒」的事,也不能心生歡喜,而且若不勸止他人犯戒,則自己也算「犯」了菩薩戒。因此,看到別人在犯殺生的時候,你沒有勸他「不要殺」,而只當作沒看到,或不予理睬,那樣你也是犯了「菩薩戒」。不僅如此,你若起心動念說:「這蟑螂好髒,我要去買克蟑」,這樣就己經「犯」了戒,起心動念想殺牠,「有殺意」即是「犯」了菩薩戒。以上簡述佛法中戒定慧修學的總要與次第,下面接著正說三皈依。
丙:三皈依要義
一、就路返家
「皈依」又稱「三皈依」。「皈」與「歸」音義皆同。「三皈依」指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這之中共有三個皈依,故又稱為「三皈依」;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三寶。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呢?為了不冉在外面流浪生死。什麼叫做「在外流浪生死」呢?首先,什麼叫「外」?「外」就是外界,有五欲、六塵境界的地方。其相對的就是「內」,「內」即是「根身」,詳言之即是「六根」與「六識」。所以放縱「身心」到外面「六塵」境界中去流浪,想要尋找五欲的快樂,叫做流浪生死。乃至於從自身之「六根」(眼、耳、鼻、舌、身、 意)中去尋求快樂,也一樣屬於流浪生死。再更進一步講,若從自心之「六識」(眼識、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 意識)裡去求快樂,一樣還是流浪生死。所以,於六塵、六根、六識中追逐快樂,雖層次不同,但終歸是流浪生死。你若能於彼幡然回頭,返求「自心」、「自性」、返歸「自心」、「自性」,那樣即離流浪、脫於生死。這是比較深一點的道理,此理雖深,你們常聽,熏習久了,漸漸也能理解。所以,你們要知道:到五欲、六塵裡面去討生活,去追逐虛妄的快樂,即是流浪生死;若能實時回頭,不再流浪了,便是「皈依」的「歸」字。回頭是岸,即便返家。「家」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們是指「佛家」,佛家即是我們的「本家」。但是佛「家」這個「家」,如果以最究竟的意義來看,還算是「外家」因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內家」。「內家」是什麼呢?「本心本性」即是我們的「內家」。所以「皈依」的意思,簡單一句話就是「回家」!因此『 楞嚴經』 中說「就路返家」那個「返家」則不是返別的「家」,而是返回「自心」、「自性」之家。但是你們現在若還不明「自心」、 不見「自性」,怎麼能回得去呢l 要想回去,第一步要先「返回自身」:從「自身」的身、口上面去作「返回」的工夫。以後等善根成熟時,再返照「自心」。返回「自心」以後,因緣成熟再返照自家。問家」性」。所以,返回自心、自性之家的步驟為:第一,先從「外六塵」(五欲、六塵)返回「自身」,然後再返回「自心」,接著再返回「自性」:五欲六塵;自身必自心中自性換句話講,修學的次第與成就之進程,即是:塵必根必識必心必性這就是「究竟返家」的步驟與路線圖。
二、外家與內家
其次,「家」就是指「三界家」有幾種意義呢?「三界家」第三種「家」鳳「佛家」或和、家指「父母家」或「妻子家」「父母妻子家」合起來便風「三寶家」
二、家」「俗家」或「世間「佛家」是什麼呢?就風雖然這裡所說的「佛家」比「俗家」究竟,但是這三種「家」
「出世都還算是「外家」l 那真正的「家」― 「內家」是什麼呢?如上所說,內家即是「本家」。「本家」是什麼?「本心」、 「本性」才是眾生究竟的「本家」,所以我們學佛要回的家,是指「本心」、「本性」的本家。因此你在外面「皈依」外在的「三寶」,又稱「有相三寶」「佛」、 「法」、 「僧」,這都是外在的三寶。以皈依外在的三寶,故稱為「外皈依」,這是回到「外家」。當然,有一個「外家」可以回去,回到外公、 外婆的家,總比不回家要好啊!對不對?但是最好還是回到自己的「本家」,比較舒坦、自在!最好的地方還是「自家」。英文有一句諺語說:「什麼叫家呢?就是你要回去的時候,它絕對不能拒絕你,那個地方就叫做我們的「本家」是真正我們的「家」因此你應該回去― ― 你若要回去,它絕不會拒絕你。不過你若是要當壞孩於,「離家出走」,到外面去「流浪」,奔波鬼混,那就有家等於沒家,所以現在皈依以後,就不要再做壞孩子,要回家,「浪子回頭」。因此,綜上所言,「皈依」的意義就是浪子回頭,「返回本家」在此我雖然是在講最基本的「皈依」的意義,但事實上則是已經把佛的「甚深法」也以隱喻的方式包含進去了,「禅法」、「無上法」也都包涵於其中,各位可詳細去體會。其次,「皈依」中的「皈」字(「回家」),是指要先回佛的本家― 即是「有相」的佛家,然後再回「無相之家」。「無相之家」即上面所說的本心、本性的究竟之「本家」。四十二章經中說:。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日沙門。。要「識心達本」才能稱作「沙門」。禅宗五祖弘忍大師也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你若不識得自己的本心,學法對你沒有太大的幫助。這個意思並不是叫你不要學,而是說:你可能因學法而增加一些福報,不過那是人天的有漏果報:例如你可能比較「賺有得吃」(台語,收入較豐),事業比較興旺,學業較順利,但是這些福報卻無法一譏你解脫生死煩惱,更無法令你「開悟」,所以學佛最重要的還是「識心達本」,要返回「自心、 自性」,這樣才是「歸依」的「歸」字之究竟意義,也是如來的本意。
三、家之九義
其次,「家」有九種意義: 家。即是本。。佛家亦如是,為眾生法身慧命出處之「本源」二、家是根之義。佛家亦如是,為眾生一切善業、善法、 菩提「根源」之所在處。三、家。為安住之義。因為安住,所以才能稱為「家」,你若不「安住」下來,而到處奔馳,那樣一來,「家」就不成「家」了。有的人把家當作旅館一樣,只是來來去去之間,暫時休息用的,在那樣的家一袅就不會有安定、溫暖的感受,因此就不像個「家」。所以,「家」必須是你能於其中「安住」之處。四、家即有父、兄之義。家一袅通常是有父、兄;當然啦,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孤兒,但是我們不講那種特殊情形。既說家有父兄,那「父」「兄」是指什麼而言?如果以「皈依」來講,「父」就是「佛菩薩」,「兄」就是「僧伽」。「父」可以教導你、栽培你,「兄」也可以輔導你、幫助你。因此皈依佛門即以「三寶」為父、為兄,與三寶於法上成一家人。五、家有溫暖。之義。「家」能令你於茫茫人海中,世情冷漠之中,得到溫暖、得到安慰、鼓勵。佛家亦如是,令眾生永遠能得到溫暖、安慰、鼓勵。
六、家。即是有所依之義。佛家亦如是,三寶是真正可以一譏我們依靠的,令我們於生死大海中有所憑借,不致沉淪。七、家。即是教導。之義。一般正常的家庭中,父母都會教導子女,即是每家都有其「家教」。佛家亦如是,於皈依後,即須修學「佛門」的涵養,方表示佛弟子在「佛家」所得的「家教」不錯。然而,這並不是說師父馬上就期望你修行多麼好,你自己也不要這樣妄想。因為你不可能皈依以後,就馬上搖身一變而成聖人,沒有那麼快。所以,我們身為佛弟子,千萬不要對人說:「哎l 你學佛的人怎麼可以這樣?」那種說法,是在以佛法期望別人、以佛法要求別人,這是不對的。你倒是應該這樣說:「我是學佛的人,我怎麼可以這樣?」這是可以的;這是以佛法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當知無論在哪一方面要求別人,都屬觀念錯誤。例如常聽人說:「你做妻子的人應該要才對。」而做太太的人卻常說:「做先生的人應該要… … 」這都是不對的。現在我們知道了以後,做先生的人就應期望自己而說:「我做丈夫的人,應該要:才行」。反過來,做太太的人,也一樣要這樣自我期望。所以大家要記住:只能要求自己,不可要求別人― 尤其是在學佛方面,更是如此。因為「佛法」上的標准比世問法標准高得多,除非是佛菩薩,才能完全符合那些標准,凡夫人是沒辦法達到的,因此千萬不可以佛法的標准去要求別人,或期望別人,否則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壓力,那是很痛苦的事,這點千萬要記住。八、家即是代表不再流浪飄泊。佛家亦如是,能令眾生於無盡生死大海中,有停怕之港口,不再四海飄泊。
九、家之義即:你不用再一個人盲修瞎練。佛家亦如旦以後,就不用再自己一個人盲目地摸索,而能得到三寶的教示才不會走錯路,或走冤枉路。
四、為何要皈依?― 追求智覺當你皈依三寶,依教修行,
1 .由迷返悟常常有人問:「為什麼要皈依三寶?」我們皈依三寶是為了一個最高的目標:「由迷返悟」;因為我們都還在「迷」中!仍是「迷位兒夫」― 所以我剛剛說「未皈依前如同在外流浪生死」,「流浪生死」指的就是「迷」。但是現在已經有點「悟了」,就應回頭。有如你出去玩的時候,隨意走著走著,忽然發現:「咦?這條路好像不太對! 」知道不對了,若能馬上回頭,當下是已在做初步的「由迷返悟,回頭是岸」的工作了。然而如果還是沒發覺走錯路的話,便會依然迷迷糊糊地到處亂闖? 亂撞― 且不知要闖到何時方休。四種智覺那麼,「由迷返悟」的「悟」是什麼意思呢?「悟」就風這個字在梵文中的意義就旦即是「學覺」「覺」或「覺者」,因此若不學「覺」在「梵文」的音鳳「布答亞」中文翻成「佛陀耶」省,最後只剩下了一個「佛」字個「布」是沒人會聽得懂的!到底是要「覺了」什麼呢?了了,那是行不通的。應知,所以,所謂「學佛」,即不是「學佛」(順便提及,「佛」「布答」或「布答亞」二二, 潤,或省稱為「佛陀」)再者,學佛既然是為了學「覺」「覺了」「佛」,其義這個字,我們中國人再更進一步簡。事實上,梵文一定要講「布答亞」詞,你光講一,或學「覺了」若光喊著:要覺l 要覺!至於到底要覺什麼也不甚,學佛法所要覺了的最根本者,有四種:一、覺了「無常」(或「覺無常」)二、 覺「苦」三、覺「空」四、 覺「無我」若把此四種覺合並起來說,即是要覺了「無常」、「苦」、「空」、「無我」這四大法。再者,一般都講:「學佛是學智慧」;而「佛法的智慧」又是什麼呢?佛法的智慧中最重要、 最根本的,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四項:「苦」、「空」「無常」、「無我」所以我們如果誦經、 禮佛、念咒、打坐,修了老半天,卻不知道這四件事的話,那就枉費辛苦了。不過退一步說,即使智慧未開,還不能明了這四種佛理,既然是老實依法修行,至少能得到一個好處,那就是:無形中也會由於佛力及法力的加持,而消掉很多業障;除此以外,當你日常在修行,或念經、或打坐、 或持咒的當下,沒有什麼煩惱,這也是修行當時的「受用」之一。因為在修持中,你若內心很煩惱,你就會念不下去,也不想念了,對不對?例如別人稍微講你一句什麼話,你心一煩,今天的早課就不想做了,或是晚課就想省掉了,明天再補,是不是這樣?不過學佛除了要定時做早晚課以外,最重要的,還是為了要學「覺了」、 學「智慧」― 覺了「苦」、 「空」、「無常」、「無我」。這四種佛理即是佛世尊無量無邊的智慧中的根本。而「苦」、「空」、 「無常」「無我」這四項智能,其中最根本的一項是「無常」,因此「無常」也就是一切佛慧的根本,又稱「無常慧」。因此可知,「無常」是一種甚深的佛理與智慧!― 你可別說:無常誰都知道,很簡單嘛、 」― 其實「無常」之理是甚深、甚深的道理,唯有佛才能究竟了知。汪[無常慧」在古希臘哲學裹也有談「無常孔子有一次在觀看黃河水的時候夜」,這就是感念世象「無常」?」的道理的,甚至於孔夫於也說過「無常」:,就感慨系之地說:「逝者如斯乎,不捨晝。他的意思是說:這河水一直在流,從早到晚都不停地流著,一去不回頭,而世事也是這樣,日夜變幻無常。(連大詩人蘇東坡在他的詞中也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影星瑪利蓮夢露也唱「大江東去,一去不回頭」,歌詞之義也是感慨「無常」的。)世問人中,不管是聖賢? 詩人、或一般凡夫,常常也會靈光一現,而能感受到一些無常的現象;只不過世問人的觀感都不夠深入、 究竟,所以無法真正透達無常之事與理,而從其中超脫。唯有佛世尊不但能深入觀察覺了「無常」的道理,而且能更進一步地知道如何解脫這一切「無常」之苦。後面這一點就更重要了;這就是說:世間有些智者雖也能覺知有「無常」這回事,但卻沒辦法對付它;這有如醫師只會把脈,然而把了脈之後卻不會開方子;若是這樣的話,等於是不會治病的醫師。一切「佛法」與一切「世間法」的交會點就在「無常」:世問的無常「事」與佛法的無常「理」,一事一理在此交會。一切世間的痛苦來自無常,而一切佛法就是為了對治世間由無常所衍生的種種痛苦,所以一切「出世問法」― 佛的「智慧」― 也是從「無常理」衍發出來的。有些學佛的人常說:「啊,娑婆世界好苦啊!」如何苦呢?為何而苦?― 答曰:以「無常」故苦。而「無常」的意義為何呢?「無常」就是「變幻不定,剎那那生滅」。因為法那剎那生滅,所以抓它不住;因為抓不住它,所以不能把握它;因為不能把握,所以令人摸不著頭腦,因而只能聽它擺布、任它捉弄(無智之人常說:「造化卉人」事實上是「無常戲人」),於是種種苦惱由此而生。打個比方就更容易了解這種任人捉弄之苦:譬如一個男子在追求一個女子,如果他把握不住她的性情,拿捏不穩她在想什麼,他與她在一起時,就會被她的種種反應卉得糊裡胡塗、 昏頭轉向的,也因此他就會覺得很苦惱。可是他若能夠掌握住一切狀況:從她本人的個性、到她的一切背景(家庭、學校、工作),諸如此類,都了如指掌,而且也深知她情緒的變化、喜怒哀樂的時機,這麼一來,他就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 做什麼事,什麼時候該獻點殷勤、或送點禮物,乃至什麼時候該給她一點顏色看、 調伏一卜,這樣一來、 她就會服服貼貼的,他也就不再傷腦筋了。〔 請注意,此處的「女子」,是用來代表「無常的世事」。〕 然而我們凡夫對於這一切法,就是沒有這樣深入的理解,也沒有這樣的把握,我們對於這一切法,好像一般男子面對女性一樣,糊一袅胡塗的,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要變: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要吹東風、西風、南風、北風、下大雨刮大風,都毫無預知之能,以至於被搞得慘兮兮的― 下雨的時候你不知道要帶傘,出大太陽的時候你偏穿一大堆衣服。當知這世間的一切法即有如男女關系一般,你想要順利、不傷腦筋,就必須先「了解」對方的性情,這在佛法上稱為「解了法相」:了解你所欲追求的人(或所欲透達的法)的「法相」為何;解了法相之後,更進而解了其「法性」。「解了」法的「性」與「相」之後方能達到真正的「覺悟」。「覺悟」以後,就知道在什麼狀況下,出什麼樣的對策。這個「對策」,佛法稱為「對治法門」。對治法門就是:她有什麼樣的性情,我就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對待她。譬如說:她有買小飾物的喜好,那我就偶而送送小禮物,花費不多,卻能令她高興。所以這跟了解「法相」以後再去「對治」是一樣的道理,她喜歡什麼你就給她什麼,這樣便能夠「對」付過去;「對」,就是對症卜藥;「治」,就是治病。有什麼病吃什麼藥,這叫「對治」接著再講「無常」。一切法都是「無常」的;你或許會問:什麼東西是「無常」的呢?在這世問,從「物質」到「精神」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在物質界中,科學家現已知道物質是無常的了,(而事實上,佛世尊早就知道了)。他們由顯微鏡中發現:物質一袅面的電子、質子、中子都在那剎那變化,從未停留過一分一秒,所以任何物體的結構,每一秒鐘、乃至每一剎那都在改變。至於「精神」上的呢,那更加是變幻無常了:眾生的「喜」、「怒」、「哀」「樂」、 「愛」、「亞心」、「欲」七情六欲可說是時時刻刻不停的在轉變,未曾一刻停息― 因此,在此世間中,身心內外一切法,皆悉無常。因為諸法無常,所以我們把握不住它。我們不但把握不住「外法」(外在的事物)、 也把握不住別人,我們甚至連自己都把握不住!不但自己的「心」把握不住,連自己的「身」也無法把握。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身體什麼時候要鬧病,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死,更加不知道;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明明知道有一天我們一定要「死」,而我們卻一點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這就是文學上所謂「永恆的悲劇」此地的「悲劇」一詞,是以文學及哲學上的義涵來講的;此「悲劇」(才矣且)亦即尼采所說的「悲劇意識」,其具體的表現,即如希臘的悲劇所示:「人明明知道自己終究要死,但還是得活下去」― 這實在是太矛盾、太無可奈何、 也太苦了,只有佛如來才能令人超脫這種矛盾、無奈之苦。因此東、西方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每每談到這問題時,就只能「哎! 」的一聲喟然長歎,如是而已;為什麼呢?束手無策、無可奈何呀。莊子說:「無可奈何謂之命。」世問之有智且曠達如莊子者,也只能這麼喟然長歎一聲。怎麼呢?「認命」而已!但是學佛法的人卻不能這樣― 學佛之人絕不能「認命」,為什麼?因為如果學佛還「認命」的話,那就大可不用學了,只要與大家一樣,隨業流轉,隨波逐流就行了,如此怎能得「解脫」?怎能證菩提?若一切人皆認命、 隨業水飄流,則必定沒有眾生能夠成佛!「反正是命嘛! 」「命該如此!」「目前這樣就好了!」所謂「命」是什麼?「命」其實是業力,而「業力」是可以轉變的。要怎樣才能轉變業力?要轉變業力必須修持如來的「淨法」― 如來的「清淨法」與「清淨智慧」― 才能轉變眾生的業力。所謂「業力」也者,其實也就是「心」― 「業」即是「心」:業由心生,業結於心。因此所謂「轉變業力」其實不在轉變別的,而在轉變「自心」。你的心念一轉,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內在、外在的環境都跟著轉了。所以你學佛以後,你的心及周遭的一切有沒有「轉」,這點最重要:你工作、讀書的環境、 你的家庭生活、你對別人,以及別人對你的態度等等,有沒有轉變?這些最重要。如果你已學佛學了十年、一)十年,乃至三、五十年,而且以此自豪,可是你的習性卻始終「不動」分毫,從沒有「轉動」過,那簡直可以說是「白學」了。學了佛以後應該要「轉」才對:「內轉身心」、 「外轉世界」。所以「六祖大師」在開示僧法達的時候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由此可知,悟了以後,你便可以「轉經」。地藏經中不是分明說:「每十齋日『 轉一遍」。那個「轉一遍」是要你去「轉」它。你的心若明白覺了,則念經、誦經,便是在「轉經」,否則就是「被經轉」。所以『 地藏經』 裡這個詞用得實在高妙。因為經文中是說「轉經」,而不是說「念經」、或「誦經」:經文不是說「每十齋日念一遍」、或是「每十齋日誦一遍」,而是說「每十齋日轉一遍」。你如果是真的在「轉經」,那你就是「轉*輪大菩薩」― 這個「轉」字就是「轉*輪」的意思。然而,這個「轉」字訣,若要講得詳細透徹,恐怕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因此簡單介紹到此為止。希臘有一位哲學家說:如果你把一只腳伸入河水一袅,然後再抽出來,那麼,你先前伸進水一袅的那一只腳,跟抽出來的那一只腳,已是不同的一只腳f !而且那河水也是不同的河水。此道理何在?因為時問改變了,所以先前伸人水中的那一只腳,其生理構造、分子式等都改變了,因此說:抽出來的時候,那只腳已經不是同一只腳了l 而且同時水還是一直不停地在流著,所以連那河水也已經不是先前的河水了。這是一種極深的感歎!極歎這一切法之「無常」。但是,如我先前所說,一切世問的智者而對此無常的現象時,至多也只能長歎一聲:「哎,世事無常▼ 」如是而已― 連李白、杜甫等我們中國偉大的詩人,乃至於西洋的詩人如雪來、濟慈、莎士比亞等,也是一樣,只能望物興歎而已。
因為先何『 空慧」與『 無我慧」接著講「無常」與另外兩種法― 「空」與「無我」― 的關系。因為一切法「無常」無常」,所以有「苦」生起(此即:「無常故苦」);而且也所以一切法實為「空」(此即:「無常故空」);前面已解釋為「無常故苦」,現在來解釋為何「無常故空」,以及為何「無常故無我」。首,為什麼諸法「空」?因為一切法相皆悉剎那生滅,故「沒有實體」可以剎那停住,而一譏我們抓得住,因為無實體可抓得住之性是空― 剎那生滅故。
(無實體可得)的緣故。所以諸法其次,也因為諸法「無常」,所以「無我」。「無我」是沒有「我相」,以及無「主宰」的意思。你若問說:目前這個「我」的形相,不就是「我」嗎?我們剛才講過,你目前的這個「我相」其實是一直都在變化的,它每一剎那都在變。我們以肉眼可能看不出來,不過你如果用顯微鏡來看看你的臉,便可知你那張臉上的組織、肌肉、筋骨、血管、毛孔、細胞、水液、血、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變,都不一樣,這是從生物學、物理學、及化學上來看。假設你現在是四十歲,你若拿出三十年前(你十歲)時所拍的照片,你還認得那是你嗎?可能依稀認得,但是當你指著以前的照片說:「這個就是我」的時候,能不覺得這「兩個我」之問的差異實在太大了嗎?那個「我相」每十年十年都在改變,甚至每一年都在變,乃至每一天都在變。因此中國古人說:「士」日不見,如隔三秋」,可見無常變幻之迅速。以上是解釋「無常慧」,以及「苦慧」、「空慧」、「無我慧」的關系。綜上所說,「皈依三寶」是為了「由迷返悟」,以求「智覺」;為了開覺四種智慧,覺了四種法相:覺了「無常」、「苦」、「空」、「無我」。這叫做大乘的「共覺」,或是大小乘之「共覺」(因為是大小乘共修的項目,只是大小乘所開覺的層次有高低之不同)。除此「共覺」之外,還有「不共覺」。「不共覺」也就是「無上覺」,那就是:「覺了」真如本體!「真心」、「本性」此「覺」因為不與二乘共有(只有大乘才有此無上覺),所以稱為大乘「不共覺」。為佛弟子,應先成就「共覺」,再求「不共覺」。
五、皈依心要
1 .「性皈依」與「相皈依」現在來講「皈依心要」。皈依要「由外而內」,也就是要先從外面「皈依」,再「皈依」到「內心」來。具體而言,就是說要先皈依「外三寶」,然後,終究要皈依「自心一體三寶」,亦即皈依自心自性。所以是從「有相皈依」到「無相皈依」― 或說從「相皈依」到「性皈依」;然而「性」與「相」都須具足,缺一不可。換言之,「性」「相」必須要一如,內外必須一致。這樣才是「真實皈依」。若光有「性皈依」而無「相皈依」,便極易落於斷滅空。有人說:「心最重要,我只要心一袅皈依就可以了。」那樣就有落「斷滅空」之虞,是有大過的。舉個例說,學生在升降旗時要立正敬禮,有人便說:「我心一袅愛國就好啦!何必那麼形式化?」但是你若心裹真的愛國,為何連這一點點表示敬意的小動作你都不願意做?這樣還能稱為愛國嗎?恐怕只是合理化的借口吧?。所以,「性」與「相」要如一,「內」和「外」要一致。因此皈依必須由「事皈依」而「理皈依」,由「相皈依」而「性皈依」。內與外、理與事、 性與相皆是一如,這樣便是完全而究竟、不偏不失的「皈依」「三皈依」是統攝一切佛法的根本法。學佛首先須從「三皈依」開始學,學到最後還是回到「三皈依」,且於其中間「三皈依」皆不能中斷,不要以為你今天在此皈了依,就算完事了。要知道:從初發心到成佛,整個過程之中所有的修行,都必須以三寶為「皈依」。因此學佛以後做功課,每天的早晚課中都有「)二皈依」這一項。事實上,古時最早的「功課」即是「三皈依」:「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 … 等等。後來祖師們慈悲,以其智慧慢慢地充實早晚課的內容,才發展成現在這樣一套完整的早晚課誦。2 .「結緣皈依」與「真實皈依」「皈依」有兩種:「結緣皈依」與「真實皈依」什麼叫「結緣皈依」呢?大家都知道:哪裹在辦「皈依法會」,就去那一袅皈依!「結個緣」,以皈依的方式來結緣,這就是「結緣皈依」。事實上「結緣皈依」是不如法的。「真實皈依」是什麼?顧名思義,「真實皈依」是想要跟那位師父學法,才去「皈依」,這樣才是真實皈依。
3 .究竟皈依現在跟大家講皈依最究竟的意義:第一:不要光皈依師父(僧),因為光皈依師父沒有用,這不究竟,那要怎麼辦呢?要皈依「佛」。第一、:不要只皈依「外佛」,要皈依「自佛」。這兩句合起來說,即是:不要光皈依僧,要皈依「佛」;不要光皈依「他佛」,要皈依「自佛」這樣說來,皈依便有三個層次:一、 皈依僧(人),二、皈依佛,三、皈依自佛(本性)。不過現在你到底在哪一層個次,那是絲毫勉強不得的,這正是表示你從往昔多生多世以來修行的總成果,而且從你如何歸依、以什麼方式歸依、 以什麼心態歸依,就可以看出你的善根如何:不管你學佛多久,打坐有多好,或看過多少部經,若用這三種皈依的層次(皈依僧、皈依佛、皈依自佛)來衡量,馬上即可清清楚楚地知道,一點也假不了,有如照x 光透視一般。所以,如果只皈依外在的佛法僧,以最究竟的意義來看,這也可說是一種「結緣皈依」― 為什麼呢?因為此處所謂的「結緣」就是結「外緣」,與外在的「佛法僧」結個緣。外在的「佛法僧」確實是個「緣」,是什麼緣呢?是善緣及「助緣」。但是內在的「佛法僧」卻是「因」,所以稱為「內因心、外助緣」如是因緣和合便能生「法」,善法生起,便得修行菩提。因此「因」與「緣」都不可少,亦即「外皈依」與「內皈依」兩者都必須具備,有「因」無「緣」固然不能成辦大事,有「緣」而無「因」也一樣不能有所成就。故知因與緣都要「具足」而「和合」,才能成大事。什麼是「大事」呢?成菩提、證涅槃、得解脫、 成就無上智覺,稱為大事。佛世尊就是為了眾生的這一件大事因緣才來出興於世的。
4 .皈依之層次:人毒法毒心豐性接著再講另一項皈依的境界:不要只皈依「人」,要皈依「法」;不要只皈依「法」,要皈依「心」;不要只皈依「心」,要皈依「性」― 佛法僧三寶一袅面,哪一寶最重要?了義而言,法寶最重要。因為十方諸菩薩都是由於「怯」而得成佛,所以法最重要,因此不要皈依「人」,要皈依「法」(亦即所謂「依法不依人」)。但是還要更進一步:不要只皈依「法」,要皈依「心」,因為學「法」是為了修「心」,而且「法從心生」,所以不要只皈依法,要皈依心。最後更究竟的是:不要皈依「心」,要皈依「性」,為什麼?因為「自性」或「本性」為一切法之本,連「心」都是從「性」而發,因此不要只皈依心,要皈依「性」(本性)。如此:「人中法毒心中性」,一步一步越來越深入、究竟。你目前己皈依到哪一個地步,即表示你修行的總成績是排在什麼等第― 是A、 還是B 、還是C ?還是F ?所以單從「皈依」這一法來看,便可知你修行的真實境界。
5 .『 三皈五戒心要偈」我曾作了一個偈子叫作:「三皈五戒心要偈」,錄在這一袅給各位作個參考:
依法不依人佛子真實行
依心不依法上上得增進
依性不依心注提得究竟
這個偈子,你們可以抄回去,每次做功課念一遍,常常思惟其義,可增長智慧。各位若能解了偈中之義,則是很有善根福德的人,是很可慶幸的。但不要光慶幸就好,還要更發菩提心,希望一切眾生都速能「覺了」。附帶談到,上面的偈子(「三皈五戒心要偈」)為何稱為「心要」,即是取黃蘗大師『 傳心法要』 的「心要」之義。以上大致講解了三皈依的要義,下次我們繼續講五戒要義。(附及,下一篇『 五戒要義臉,因在美國「大慧精捨」所講的比較詳細,所以便采用在「大慧精捨」所講的那一篇,茲錄於後。)
民國八十年三月廿六日講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