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菩薩乘
「菩薩」一詞,全文是「菩提薩埵」。我想大家都已知道這是梵文的音譯,其拉丁拼音是。中國人喜好簡省,所以到後來,便常常只用前面和中間的兩個字「菩薩」代替「菩提薩睡」四個字,結果「菩薩」一詞反而比較流行,家喻戶曉。「菩提」的意思是「覺」,「薩埵」之義是「有情」。有情或眾生,一般的英譯為、繁。「覺有情」有三種意義:
1 、求覺的有情:即是正在求正覺的有情,尚未到達佛無上正覺的境界。此處這「求覺」一)字是動詞的「現在進行式」,表求覺的動作正在進行的狀態,故這些菩薩即是在「因位」中的菩薩,其中包括從信位到住、行、 向、乃至十地菩薩,都可說是因位的「求覺之有情」。
2 、已覺了的有情:已經覺了的有情,例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普賢菩薩等。這些是「果位」的大菩薩,位居等覺或妙覺,亦即是己經覺了(開悟)的有情,經中說「等妙如佛」,故這些菩薩之覺悟已等同於佛。更何況有些大菩薩,是成佛之後乘願再來而示現為菩薩的。
3 、眾生覺了的有情:前面兩種都是依自修而言,現在這種則是依化他而言。能自修覺悟之道,且能化他,令修覺悟之道,這種有情,就是菩薩行人。菩薩累劫辛勤,都是為了利益無量眾生,其所修學,也都不是為求自利,不為自求安樂,所以菩薩之發心甚難。因此經上說菩薩一人發心,魔宮震裂,魔大恐懼;可知菩薩之可貴,以其能繼佛種性,荷擔如來家業的緣故。以上所講的人乘、天乘、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合稱為「五乘佛法」。五乘中,聲聞、緣覺、菩薩又合稱「三乘」,三乘乃聖人所修。人乘與天乘則是凡夫境界,依之而修者,雖可得人天之福報,但不能解脫三界輪回之苦。雖然如是,但連佛法中的人天乘也是不同於世間法、或外道怯的,甚至遠遠超過一切世間、幾外之法,而「不與外道共」。不說別的,單就人乘中的五戒來說,其中任何一戒都遠超出任何世間外道之法。例如不殺生戒,外道通常只教不殺人、但可殺其它眾生;或不可殺自己人、但可以殺異教徒,故不究竟;因此可知唯有佛法才是究竟之法,可令眾生到達彼岸。所以佛法中,即使是「人天乘」之法,也是世問所無的妙寶,也都是從佛的薩婆若海中所流出的大悲大智法門,能令眾生離苦得樂。故稱佛口親說的五乘法寶為「五乘佛法」接著,除了這「五乘」外,我的講義大綱上還有一項「一佛乘」「-佛乘」「一佛乘」是什麼呢?所謂「五乘法」、或「三乘法」、或「二乘法」,依佛在法華經中所開示的,都不是究竟的,唯有「一佛乘」才是究竟的。所謂一佛乘,就是六祖大師最初到五祖弘忍大師處時,五祖大師問他:「汝從何處來,欲求何物?」六祖大師回答說:「唯求作佛,不求余物。」或許有初發心人看六祖壇經,看到此處,會心生疑念,說:哇,怎麼這麼大的口氣,事實上,六祖大師所說的那句話,是表明了他己發了所謂「最上乘心」。「唯求作佛」,這是甚難稀有之事。為什麼?因為很多人可能這樣想:我要是能夠作到菩薩就己經很不錯、很不簡單了,哪還敢奢求什麼「最上乘」、「無上乘」呢?所言「一佛乘」,其意義是:只此一乘為真實,非二、 非三;所謂二乘、 三乘,都只是權設之法!因為佛設二乘、三乘、五乘,「一切皆為一佛乘故」此義即是說:佛之所以開示二乘、三乘、乃至人天五乘之佛法,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成熟、成就、 引導眾生趣向一佛乘,趣求無上菩提,成就佛道,與佛無異。這是『 法華經繡的要旨。我們學佛皆應發此無上道心,唯求作佛,不求其余,其意在此。
【 此時座中有人問】 :「如果大家都作佛,沒有人作事,那我們吃什麼呢?」
【 答】 :你是不是怕大家都出家了?其實你是怕自己這樣學下去,也許會想出家,是不是?你放心,發心出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而且不會大家都一時發心出家,並且一時成佛;那只是邏輯上才有的(可能性),但事實上不會有這種(可能)。再說佛在世時,即有人曾經問過此類問題。佛說:即使四天下都鬧大饑荒,我佛門出家弟子也不會有一個人餓死。這種豪語不是能隨便說的。同時這也是個(承諾)。很多人說年輕時應該好好地去努力奮斗創事業,至於學佛,則是年老以後的事。但是我們人越長大,業障越多,而且人到老時,體一哀心窒,想修也修不動了。拜起佛來,腰酸背痛;看起經來,眼力不濟;念起經來,體力不支;打起坐來,筋骨僵硬,精神散亂太久了,不能集中,盡打瞌睡,無法修得來。而且年輕時通常也多少做了些不可告人的事,若如此,則更增加修學的障難。其實老與不老,主要在於心境,不在形體。有的人身雖老而心不老,有的人則未老先衰。像我早在讀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飽嘗憂患與世情冷暖了。那時我的額上皺紋深印,都是生活所刻下的痕,同學都叫我「老公仔」,又把它翻成英文,叫我。日污。。可是很奇怪,我學了佛以後,那些皺紋就漸漸不知跑到哪裡去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有過去的照片可為憑證。可見學佛之功用大矣哉― !甚至可以美容!返老還童!所以你放心學吧,不要怕,不會馬上就想出家的,也不會馬上成佛,更加不會有全世界的人都一齊出家以致大家都餓死的現象,度,自耕自食,更不虞絕糧。解釋完「大乘」,現在來解釋「信位」
2、「信位」
大乘菩薩修行的境界,一般而言,共有五十二階位。不過,楞嚴經中在最初的信位菩薩前還立了一個「干慧地」。因此可知,菩薩的修行,即使信位中的「初信位」都不是容易的,因為須要先圓滿干慧地的境界,然後才能進人信位。進一步而言,「信位」已是入於菩薩的「正位」,屬於「外賢位」。而「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則是菩薩的「內賢位」,故知信位乃菩薩正位,不在凡夫中。接著,何謂「干慧地」呢?此處所謂「干」是干枯之義,指菩薩行者干枯了一切愛欲、煩惱,而達初伏煩惱、愛欲之境地:此菩薩已到了不以財、色、名、食、睡為樂的地步。此菩薩在這些粗重煩惱愛欲干枯之後,能產更何況,自佛教傳來中國,唐代百丈禅師創叢林制生無漏智慧,名為「干慧」;又,此菩薩之智慧因尚未得如來薩婆若智水之灌沐(灌頂)、滋潤,故稱為「干」慧,是一種初發智慧的狀態。雖然說是初發,可是對我們一般人而言,也已是望塵莫及了。等到干慧地滿心之後,便登於「初信位」。初信位滿心之後,才算是「初信成就」的菩薩。初信滿心即入於「二信位」中修習,如此而位位增上,至於第十信滿心,即是「信位成就」之菩薩;信位成就之後,便入於「初住」。這便是「信位菩薩」的修證次第。
3、『 菩薩」這一項我們剛剛講過,故在此從略。
4 、「修行」「修」是修理之義飾、整理」解。如何鳳。然而此處的「修理」「修飾」呢?世俗有並非台語所講的修理,而暴種人喜歡不修邊幅,認為風作「修一種潇灑的作風。然而佛法行人則是不贊成不修邊幅的。為佛弟子,於儀表或行為若不修邊幅,即有落於外道之虞。從前虛雲老和尚曾很用功地在一間寺廟的後山閉關達三年之久,且得到很好的境界。由於長期閉關,沒有與外界接觸,頭發長得很長,身體也很久沒有洗,衣服亦褴褛不堪,而步行輕快如飛。他出關後去參訪一位老禅師,求他印證。老禅師一看他衣不蔽體,身體污垢,須發長而不的模樣,便道:「是誰教你這樣修的?你這是在修外道,不是修行佛法」― 那真是當頭棒喝。佛法中於事上及理上,講求的最高境界是「清淨莊嚴」。因此,一切行人,不論修什麼法,都必須努力作到身清淨、心清淨;此外,以悲智成就故,而不壞相,為欲成就一切眾生的清淨莊嚴心,故現清淨莊嚴相。嬉皮邋遢之相,於佛法中無有是處。又好比世俗人家裡院子有草坪的,如果草長長了,就要割低一些;如果有樹,樹枝長得參差雜亂時,就要修除雜蔓之枝;同樣的,一般人頭發太長時,也是要修剪」下(至於出家人,戒經中說至少兩周須剃一次發)。所以在「修」的同時,也是「飾」:經過修飾、 整理,則會令人覺得煥然一新,顯得清爽、美觀。如此不但自己覺得舒服,別人看了也順眼。以上是談身體儀表的「修」,至於內在的「修」,則與「行」同。「行」就是行為;行為又可分為「內行」與「外行」。內行指「心行」,而外行又含攝「身行」及「語行」,所以「行為」實含「身、語、意」三業之行。依於佛法去修飾、 修正、 或修理)一一業之行,就稱為「修行」。到此「大乘信位菩薩的修行」,講題字面的意義已大致解釋完畢。接下來講大乘信位菩薩修行的內容。
丙、大乘信位薔薩修行要目― 修「信位十心」
大乘菩薩所修的「信位十心」為:
一、信心― 初信位
二、 念心― 二信位
三、 進心― 三信位
四、 慧心― 四信位
五、 定心― 五信位
六、 不退心― 六信位
七、 回向心― 七信位
八、 護法心― 八信位
九、 戒心― 九信位
十、 願心― 十信位
我們在佛法中修行,須確實知道自己在修些什麼,切莫修了半天,仍不知道所修為何。以正修行而言,一般即須先長養「信心」。信心增長了,便可進修「念心」;念心增長了,即可進修「精進心」;然後再由精進心而進修「慧心」如是次第而修「定心」、「不退心」、「回向心」、乃至「願心」等十心。成就這「十心」是切切實實的修行,而不是空言可致的境界;信位菩薩的修行,就是為了成就此十心。現在謹將此菩提聖種的十心,一一分別細說。
一、初信位― ― 信心
初信位菩薩所修的「信心」,具體而言,是指「四信心」。是哪四信心呢?曰(l )信佛,( 2)信法,( 3)信僧,( 4 )信真如。若此四信心得以成就,就稱為「初信滿心」。初信滿心後,得入二信位,即名為一、信位菩薩。然而「初信位」容不容易入呢?如上所說,連「干慧地」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初信位。至於初信位難得之處何在,下文將為各位詳細解說。
二、二信位― ― 念心
一)信位菩薩的主要修行項目是「念心」。「念」是念念明記不忘之義,而且這主要是指念法而言。或許你會說,念念不忘,何難之有?但若仔細一想,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們一般人的「念」通常是隨念隨忘,很難時時住於正念。例如早上一早起來,念三五百聲佛號,或誦一部經,或持咒,此時或許尚能將「心念」專注在佛上、在法上,等一出門去上班、上學、或辦事,這念佛、念法之「念」馬上就失去了,這「一念心」一失,清淨之心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有時即使不出門,孩子一喊、一鬧,正念亦失;或者去割割草,正念也跑了;所以欲令念心念念不失,實在很難。又,如何才稱得上是念心成就呢?須得「朝於斯,暮於斯,寢於斯,體於斯」才行。修道人連吃飯、睡覺都不違不離斯道,念念不忘、 拳拳服膺。此外,修道人於其所修之道,又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即是有如詩經一袅面所說的「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求之不得,輾轉反側。」這也可用來說明求道的一個境界。若有人念佛、念法、念僧到達如是境界,於未成之際,輾轉反側,念念不忘,如慕伊人,這就離「念心成就」不遠了。「二信位菩薩」修習「念心」,其具體內容是修習「四念」;四念就是:念佛、念法、切念僧、 叫念真如。另有一種四念是「四念處」,或稱「四念住」( l )念身(2 )念受(3 )念心(4)念法。「四念住」的「念」與觀想很接近。「四念住」的修法則有小乘行與大乘行之分別。關於此點須多加注意。一般所看到的四念住,大多是指小乘行法而言,即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大乘菩薩所修之四念住,則是依究竟實義之念,有異於小乘。亦即:「觀身相上不淨,其性本淨;觀受相上是苦,性本無苦;觀心相上無常,其性非常非無常;觀法相上無我,其性究竟非我非無我。」行者修學時,千萬不要住著於小乘不究竟的偏空。因為若未先發大乘心,而徑依小乘法修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極容易起的反應是厭惡棄捨自己的身體,乃至厭惡一切眾生界。以是之故,修行的方向要很小心謹慎,最好有善知識在旁指引,以便生起七覺支中之「擇法覺支」,亦即,有覺有知地抉擇善法。擇法需要智慧,擇對法,修行才能得益、得力。然而話說回來,就是因為沒有智慧才來學佛,若真有智慧就不用學了,所以這實在是個難式」。就如作生意,本錢大的人,錢滾錢,越賺越多;沒有本錢的人,再怎麼辛苦賺錢,所得到的報酬,還是非常微薄。同樣地,有智慧的人學佛,越學越好,越學越有智慧;而沒有智慧的人學佛,若能不遇重重障難,就算很慶幸了。更有甚者,有的人不學佛還好,越學卻越糟,或著魔相,或起偏執,局礙不通,或生大慢心,而人見人厭。這類情形很普遍,也就是所謂的業障與魔障。要如何對治呢?要先忏除業障,即是依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第四願!「忏悔業障」去修。關於「念心」的修法,還有一種是修「六念」及「八念」。六念是「念佛、 念法、 念僧、念捨、念戒、念天」,也就是於念三寶之外再加上「捨、戒、天」三者。八念是此六念之外,再加「念死、念無常」二項。念心修得越好,所能念的項目也就越多。行者當從「四念」開始起修,隨力增加。
三、三信位― ― 進心
「三信位菩薩」的修行,主要是修習「精進心」。我們常可聽到人這麼說:「哎呀l 你這麼精進,我好佩服哦l 可是我為什麼就是精進不起來呢?」或是:「為什麼我一翻開經本來,就想打瞌睡?」或者:「一拿起念珠,就妄想紛飛,甚至於不太想念;打坐也坐不住。」關於精進心,你不須羨慕別人;別人所具有的精進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那完全是他修來的,也可說是他宿世修行累積的業果。「精進根」也是善根的一種;所有的「善根」都是從修行中得來的,絕非憑空而降。正如剛才所提到的,修行好比作生意,有本錢的人作生意,以錢滾錢,越滾越多;同樣的,具有精進根的人修行,越修越精進;越精進,越是喜歡修;越喜歡修,即成就「樂修相」,而得「法樂」,或得「正法樂住」的境界。因此原本「精進根」短小的人,若再不奮力鞭策自己,轉變業習力,起欲精進,則在菩提道上便很難沖破瓶頸,如是雖則長年學佛,也只有如原地踏步,很難寸進。若欲精進,唯一的辦法便是努力修行增長「精進心」― 時時刻刻鞭策自己,提醒自己,努力奮發,勉力而行,如是久而久之,精進根定然成長。
四、四信位― ― 慧心
「四信位菩薩」修行的主要項目是修習「慧心」。「慧心」如何修呢?慧心應從「解」上起修,亦即先得所謂的「解慧」,如是「解慧」,是依「正解」而起之「勝解」,接著再依勝解之「慧心」而起觀行,稱為「慧觀」。以此慧觀,復依如來經教開示之理,時時觀照一切法,例如觀一切法無常、觀一切法苦、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無我,這些都是佛所證得的最高智慧之理,稱為佛慧或佛理;行者以自本具之智慧,觀照此諸佛理,即稱為「修慧觀」;此等慧觀成就於心,即是菩薩得「慧心成就」,亦即是四信位滿足。
五、五信位― ― 定心
諸位聽到此,可能會有個疑問:信位菩薩的次第怎麼不是「信、進、 念、定、 慧」,而是「信、 進、念、慧、定」呢?心泛是因為菩薩修行是「以般若為前導」。先開發般若慧;修行者有了般若智慧,就如人有眼一般。有了慧眼才不會盲修瞎闖,因而墮於迷途,誤入幾夫、外道境界、或一)乘的禅定樂著之中。一切修行項目裡危險性最高的就是修習禅定;習定很容易遭遇障難,若能克服障難,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為成就大,所以須要投注的資本也較多。首先須具足修習禅定的「先決條件」,然後才可起修,切勿不明就裡而盲修瞎練,那樣很容易出毛病。修禅定須要具備哪些要件呢?
第一、要忏除業障。業障重的人常一修禅定,就為魔所乘,或為魔所纏,以致壞了所修之法。有時壞了自己修法還不說,最糟糕的是,常會為魔所用,而壞他人修法。如是,自壞壞他,修行就一團糟了。我們放眼望去,當今之世,這種在修行中自壞壞他的事,所在多有。因此,業障重的人,欲發心修殊勝之行,須先修學忏悔業障,等業障較輕薄之後,再進修勝法。
第二、修習禅定者須持戒。經上說:佛弟子須先「持佛禁戒」方可修佛定,詳如圓覺經、楞嚴經? 楞伽經等。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淨;身心不清淨,極易為魔所擾。因為魔屬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淨戒,則與染法相應;與染法相應故,即為魔之內應,魔即得其便。又,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而不持佛戒,即不能稱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 或外道定。是故修習佛定者,必須同時亦持佛戒。
第三、修佛定者須先通達佛之教理。修禅定而不通佛理,必然錯誤百出。尤其是禅定止觀法門及定慧法門,必須熟悉通曉。如果不知、不解定慧法門,切不可冒然修習禅定。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星期中偶而靜坐一、兩次,每次單盤坐個一)三十分鐘,那倒不妨事。倘若你是很精進地每天打坐,每次坐半小時、一小時以上,這種情形下,已非偶一為之的玩票性質,就應照上面所說,」一完成准備工作,而且一定要有善知識在旁就近指導才好。設若無人指導,自己又一知半解,糊裹胡塗就襲起腿來坐,只覺得禅定很神秘、很有意思,心裹好奇,想「玩一玩」,這斷然是不行的;須知習定是「修道」,非同兒戲。這種半玩票的修法,最好還是趕快停下來,不要繼續玩下去;須「如法」修行,才是尊重「法」,才不會出事。
六、六信位― 不退心
菩薩到了「六信位」滿心,即得「不退信」。此不退信,不只是今生得不退,而是生生世世皆得於信心不退轉;換言之,即是永不退轉,得「決定信」;自此之後生生世世皆能堅信三寶,其信心不為一切邪魔外道之所動搖,而證得「信不退轉地」,成為「不退轉菩薩」之一;「不退轉」的梵文為「阿鞍跋致」或「阿惟越致」。經中所說的「不退轉菩薩」共有三種:
一、 信不退(六信位菩薩)― 信心永不退轉。
二、 住不退(七住位菩薩)― 於佛法中正住,永不退轉。
三、證不退(第八地笠口薩)― 一切所證究竟堅固是故當知,第六信菩薩是很可貴的經得於菩提道不復退轉。,永不退轉。、甚難稀有的,以其已證入阿鞍跋致地故,已
七、七信位― ― 回向心
回向是菩薩道的要義之一,亦即是利他之心。回向之義,進一步而言,即是願與他人分一早自己所修的成果:將自己所修之成果與他人共,這是最積極性的回向。在修行上,「自利」與「利他」比較而言,自修自利容易得多,而教他利他則相當困難。為什麼呢?因為一來,自他有別,二來很容易招惹一大堆麻煩或煩惱。但是修行菩薩道是不能怕麻煩或煩惱的:為行菩薩道,路途再遠也要跑,身心再累也要做;為了求一佛乘、求無上菩提就得如此。反之,若只求緣覺、聲聞乘便容易得多,因為只求自己一身的度脫,問題便大為縮小? 單純;不過那就成了經中所說的「自了漢」。「自了漢」與菩薩的差別在於:前者不修回向心,而後者則一切所修盡皆回向。其次,回向還有以下幾層意義:( a )回因向果,( b)回己向他,( c )回事向理。
( a )回因向果「回因向果」就是把所修的功德(因)回向願成就某種目的(果)。我們所修到的功德是「因」,所欲成就的目的是「果」。行者須知我們所作的一切修行是「修因」,是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莫把手段當目的;因此佛法行人不是「為了修行而修行」,而是「為了菩提而修行」;故須時時明覺所欲達到的目標為何,不要迷失方向,明記一切皆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一旦忽然忘失最終目標(無上菩提),便很容易中途退沒或退墮(「退沒」而貪著兒夫境界,或「退墮」而求外道、一)乘境界)。所以菩薩道行者,時時要將一切所修功德,回向願成無上菩提,此即是「回因向果」
( b )回己向他「回己向他」之義即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施與他人,令他以此而得利、樂、解脫。或許有人會生如是疑:「若把所修功德都回向給別人,那我豈非一切功德都沒有了嗎?我辛辛苦苦所修的,不都白費了嗎?」絕對不會白修的,很奇怪,事實上與你所想的正好相反:自己所擁有的越是施與別人,結果自己所得到的反而更多― 然而決不可預作是念:為了自己能得到更多,所以才施與他人。這是為了「回收」而布施,為了貪得更多而施與,而非為了利他而布施,所以這不是真心、真正的布施;如老子所說:「所欲與人,己愈多。」這道家式的純以利己為出發點的布施,是權謀詐術的運用。而菩薩修行不是為了會令「己愈多」,所以才施與他人,應純粹只是為了利益他人,令他得利益? 得安樂,因而布施,不思己之得失多寡。能如是行施,即是真修「回向心」。如是「回己向他」即真是菩薩道行者。反之,若乏此回向心,則必無法成就菩提;因此以修無上菩提而言,「回己向他」可說比「回因向果」還重要。有人又會心有疑問:「菩薩行施,完全不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如果一切功德都回向給他人,自己的成就會不會因此而減緩或減少?」關於這個問題,我以一個譬喻來解說。譬如一支六十瓦的燈泡,你若拿它來照一個人,它所發出的亮度是六十瓦,如果你拿它來照亮一屋子的人,它的亮度依然是六十瓦,不增不減,然而它所照亮的人卻大為增多了;可是對燈本身及其所發出的光來講,並無損害,不過它所產生的功用卻以數倍計。或許你偶而會生出自私的想法:認為「這盞燈是我的,我不想讓別人也照到,因為照了別人,可能會因此分掉一些我的燈光,而使我所得的亮度減少了。」但事實上,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事發生。六十瓦的燈,一個人受照,得到六十瓦的亮度之益,兩個人去照,兩個人同時都得到六十瓦的利益,絲毫不少,然而燈光卻不用增加一倍,而燈之功用卻增了一倍。若三個人、四個人去照,燈之功用利益即如是倍增,而「燈體本然,無有增減」。同樣的道理,你若把所修的功德與眾人分享,雖然你所修的功德本身並沒增加,但由於你的回向,而蒙受其利的人卻大大增多了,因此你原本所修的功德之作用,也因此而倍倍增上― 化一為二,化二為四,乃至無量!所以你所修的一份功德,卻經由你回向之功,而轉成無量功德。因此,所修之功德愈回向,只會愈多,不會愈少。再以另外一個譬喻來說明回向之功用。譬如手電筒,燈泡雖然很小,而它之所以能照得很遠、很亮,所涵蓋的范圍也大,其原因是因為有一片反射鏡。手電筒反射鏡的質量越好,照射的效果就越好;反射鏡質量差,手電筒照亮的效果也差,所照的距離與亮度都較為不理想。有一種手電筒稱為lantern ,照得很竟、很遠,比一般電筒好,那是因為它的反射鏡很明、很亮、很大的關系。燈泡就如我們所修集的功德,反射鏡就如同我們的「回向心」。我們的回向心越明淨? 越廣大,它所能利益到的人也越多。所以由此看來,將功德回向給別人,不但毫不減損己身的受用,反而只有令此功德之效用增廣。因此你若能回向盡虛空? 遍法界一切眾生,那你所修集的功德本身盡管微不足道,然而透過此廣大心量的回向心,也會化成有如等虛空、遍法界的功德之用,所以這就是「轉有限之體,為無限之用」。(出家人施食時的「七粒遍十方」,即是此種廣大心之用。)因此菩薩修行主要在其發心;若能發等虛空、遍法界之無量大心,即能與如來心相應,因此「回向心」在整個佛法的修行中,是很重要的一環。修行得了好處,要能不吝惜地與人分享,這樣才能令佛法常住、令佛種不斷。
( c ) 回事向理「回事向理」就是將所修的種種「事」相「事」,例如:讀經、念佛、打坐、持咒聞佛法、淨、 涅槃講經說法、弘法利生等等。真如、 本性、不生不滅等等「向於」欲成就這些理上之信、解以上即旦及回事向理七信位菩薩所修證禮佛「理」,回向欲成就「理」上之證悟、布施、供養、持戒、忍辱、不聽「回事向理」即「回」所修之種種事,悟。所成之「回向心」,包括回因向果、回己向他
八、八信位― ― 護法心
例如:苦、無常、無我、空、「八信位」的菩薩所主修者為「護持如來正法之心」。此菩薩若見有人破壞佛法,則必起而護衛,即使此菩薩正在修般若,當此之時,他也決不會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置身事外、不護正法;因為如果那樣,便是落人「斷滅空」,且有逃避佛子的責任之嫌。『 法華經』 中說:「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什麼是「一大事因緣」?那就是:教化、開覺一切眾生皆得作佛;以是之故,菩薩學佛修行,應護持一切佛法。若有人以相似之佛法,企圖以假冒真,而證人說他得佛之正法,以此欺诳眾生? 招搖撞騙,他若得遂其志,則將混淆正法。此時,菩薩為護衛正法、維護眾生慧命,必須挺身而出。然而護持佛法須有方便,不是暴虎馮河、莽莽撞撞地逞匹夫之勇即可成事。我有一位朋友是佛教徒,他的修行算是馬馬虎虎,他的太太是天主教徒。這位朋友跟我們說,有一回宋能爾布道大會,他去參加了。當宋牧師說因為人太多了,如有任何問題,可以遞條子的方式傳上去問。他也趁機寫了幾張條子,所寫的問題有十余條之多。據說宋能爾看到他寫的條子,一讀之卜,氣得七竅生煙,越講越氣,最後還破口大罵哩。我那個朋友於是大樂― ― 他跟我說他是在「破斥外道」。這其實是顛倒,為什麼呢?他老兄自家中就有一位外道(他太太),他伏不了,也不能度化引導令其歸敬佛法,卻陪著外道妻、進外道的道場去瞎攪和一通,這樣不但不名為「護法」,實是胡鬧,而且是以「黑函」式藏頭露尾地胡鬧。菩薩護法斷不以此之圖。再說,護法的菩薩是要具有大智慧、 大方便,並且心懷大慈悲,絕不是像這樣躲在暗處,放暗箭、發黑函式地鬧場「踢館」,令他受大苦惱― ― 相反地,佛所謂的「降伏外道」都是公開地、光明正大地令他心服口服,令他覺知自己所修的錯誤,並了知佛法的殊勝,因而放棄本所修習的外道法,轉而歸敬三寶,修習如來正法。所以「降伏外道」不是只為了要氣氣他、為難他,一譏他沒面子,下不了台。因此可知,降伏外道是須具有如佛的大智與大悲,才能勝任的事,也是大菩薩的最主要修行項目之一。我們一般人,若能利益周遭有緣之人,令他們都歡喜趣向佛道,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了,故知護持佛法須從你身邊的人開始,勿捨近就遠。再講一則故事:有」些人覺得青海自稱「無上師」,超過佛如來,犯了大妄語,心中很氣;於是有一次在青海的信徒的街頭弘法大會中出現,大聲喊叫說青海著魔,是魔弟子,呼吁大眾不要信她,不要看他們的宣傳資料,於是與青海的信徒對陣,互相叫罵,以致動起武來,但佛教徒這邊人數少得多,最後被圍打,差一點不能突圍。如此落荒而逃,惹人笑話。之所以會有這種過錯,即在於佛弟子不解佛義,不懂佛理,不知「護怯」的真義,而望文生義,自作解人。因此可知,護持正法之心,固然是一切佛弟子都應修習長養,但是護持正法、降伏外道之事,卻不是人人皆有能力為之。
九、九信位― ― 戒心
「八信菩薩」的護法心修得滿心之後,便進入第九信,主修持戒、護戒之心。或許又有人要問:持戒,大家都知道是學佛一開始最重要的基本修行;既然如是,為何大乘信位菩薩的修行中,卻將此排在接近末尾的第九項?其道理在於:正因為能發「護持如來正戒之心」是甚難稀有之事,所以非久修菩薩功德,無法發起,亦無法勝任。你勸人念佛、打坐、看經、誦經、 持咒、 乃至於勸人修檀波羅蜜都尚容易;欲令人持戒,實在甚難。可知護持如來戒法是非常可貴的事;再者,佛弟子須能夠起護持佛戒之心,才是真正地護佛正法。因為佛的正法,其本源是從戒法中來。佛將滅度時說,佛滅度後,佛弟子當「以戒為師」。所以我們須依佛所教而敬持佛戒。由於這是難行的項目,所以才排在後面的階位。前面先積集種種福德資糧,等眾福德充滿? 資糧具足之後,再開始護持戒法。在座若有人還未受過五戒或兩戒均可,這是受「少分戒」「滿分戒」(五戒全受)
但是慢慢來,因緣成熟,應盡快去求受戒,可先受持一戒;日後因緣具足再受「多分戒」(三戒以上)或。有機會亦可多參加「八關齋戒」,其功德殊勝無量。視自己的能力而受持,不要太勉強。飯吃得太快,會打破碗,反為不美。
十、十信位― ― 願心
此處的「願」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願心是指無上菩提之願,狹義之願心則指願求上上升進,在「十信滿心」之後登入「初住」。唯因已發欲「於佛法中住」之願心,方能於十信滿心後,得登「初住位」。「住」者,安定、安住、不動蕩、不游移、不榜徨,亦即決定一心依法而行,趣求佛道之義。「住位」菩薩之境界,猶如在法界之大地田野上,蓋好一棟房子,於其中安住,屯墾。就像美國西部開拓史中一樣,開拓者首先蓋一楝房子,安定下來,再慢慢開墾。信位菩薩所成辦的,猶如蓋了一幢以信位十心所成就的房子,以有此屋,故能使行者行住安住下來,然後能正式開始墾植生產。因此,行、向三位如「登堂」,十地如「入室」於菩薩道中,信位如「入門」故經上說:信位為外賢位,住向為內賢位(三賢),十地位為十聖,良有以也。以上大致將十信位菩薩的修行簡要地介紹了一下。然而在此十信中,「初信位」的修行特別重要,是故接著再把「初信位菩薩的修行」更進一步地發揮下。
I 、初信菩薩的修行
一般而言,初信菩薩即是所謂的「初發心菩薩」,然而「初發心」菩薩與「初發意」菩薩是有所不同的,這其中有何差異之處呢?「初發意」菩薩,道心始萌,心未堅定,故尚未入菩薩正位,而「初發心」則是已入菩薩之正位― 詳言之,最初學佛之人,其信心只是依於意識的分別,故其信念亦如意識之暫時顯現,搖晃不定,不能堅固,又因其依緣意識,故只說其境界為「初發意」;再者,初發意菩薩因尚未明心,更未見性;以其未明本心,此時連心在何處,及心的行相如何,尚且不了,如何能「有知有覺」地「發心」?所以初發意菩薩極容易退轉;甚且有時前念發,後念不繼便退了。因此須善分別「發心」與「發意」這兩個法相。初發意菩薩若修集種種功德成滿之後,得到干慧地,亦即干枯粗煩惱之後,即可登入初信位,是名為初發心菩薩,以信心初發也。登初信位後,更進而修習初信菩薩所修的「四信心」。什麼是初信菩薩的四信心呢?即:四信心
甲、 信佛、乙、 信法、丙、 信僧、丁、 信真如茲分別說之:
甲、信佛或許你會說:「信佛這一項很簡單嘛l 我們不旦如此的對話:「你信不信佛呀!」「信呀!我信佛」的事,並非只是在文字上如是表示,或口頭上能如鳳諸位請看「信佛」是怎麼個困難法:都信佛嗎?」我們也常聽到。然而信佛實在不是件容易宣說,就算是「信佛」了。、信三世十方-切佛為佛弟子,當信三世諸佛如來,這不但是大乘經典中如是說,連小乘的阿含經中也是明白的如是教示,如『 長阿含』 中的『 信佛功德經繡雲:「佛告捨利弗,於意雲何,所有三世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清淨戒、智慧解脫、神通妙行,我以通力皆悉了知,彼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經中又說:「捨利弗言:不也,世尊,我不作是言,唯佛具此神通,我知三世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清淨戒法、智慧解脫、神通妙行,皆悉同等。」經言如是;然而當世卻有人有如下之錯解,以為:只有在大乘經典中,才說有三世諸佛,小乘經典中就沒說有三世諸佛;這實是錯誤的。「三世諸佛」― 大小乘經典中明明皆如是說l 因此為佛弟子,千萬不可違反經教,誤導眾生、攪亂佛法,聽信愚癡邪妄之人所作妄言,而只信一尊釋迦牟尼佛,其它諸佛盡皆不信。話說回來,要信三世十方佛,實在是件頗不容易的事,尤其在當今末世,眾生愚癡堅固,善根微薄。又,為什麼難信呢?因為以幾夫的肉眼無法親見三世十方諸佛。因不能親見,故難信。要如何才能於三世十方諸佛生起信心呢?這是累劫修得之善根,非一蹴可幾。又,一切修行中最奧妙的,就是信根。一切佛法,達於究竟時,即入於「不思議境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全名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又,維摩诂所說經又名『 不思議解脫經』 。故知,「不思議」實是最微妙、最甚深的。何謂「不思議」?「思」即思惟、思想、思考;「議」即議論、言說;「不思議」即不再依於幾夫的言語、思惟,即是離言說,即是「離言法性」,亦即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亦即是禅家所謂「當下」。我們眾生因為無始劫來,都一直依於心意識,作種種妄想思量、顛倒分別,故於如來究竟清淨之法不能信、不能解,因此不能悟、不能人於如來所證所示的不思議境界。為什麼說「信」是最不可思議的?你不妨自問:我為何會信佛?而我鄰居為何不信?我弟弟為何要信一貫道?佛法這麼好,我哥哥為何不信,而偏偏要去信基督教?可見這「信」字實是不可思議,非言說辯論可致,而是累劫所修來的善根。關於信佛,亦有四種差等:即是(l )「無信」,( 2 )「少信」,( 3)「多信」,( 4)「具足信」四種。
( 1 ) 無信:之人不信佛之人即是「無信」之人,梵文稱為「一闡提」。一闡提的「一」不是指數目字的「一」,這是梵文的音譯。此字的字頭是斤。,和一般印歐語系的字頭-?相同,是相反之意,此字因為開始是ch 音(梵文中:C " .讀作ch ) ,所以把曰。變成斤。,就如英文中possib 一e 一字,開頭是p ,若改成反義字,則將曰改為im ,成為互possib 一e ,是同樣的道理。斤其意為「無」,所以iccantika 為「無信之人」(沒有正信之人)的意思,又譯為「信不具」(不具備正信之人)。「不具」是不具足? 不具備之意。因此不具足信根的人稱為「一闡提」。一闡提之人,佛又稱之為「斷善根種性」之人。為何稱其為斷善根種性?昨天我們講過,「信」是五善根的根本,而五善根中的第一個善根便是信根,如果沒有信根的話,一切善根都將斷絕,不得成就、不得成立,故名之為斷善根種性。此類人是無法超脫三途六道的,且將長劫於三界中輪轉不息。無信之人因為缺乏信根,所以連一佛也都不能信,更何況多佛。這種人是業障最重、最可憐的人。
( 2 )「少信」之人「少信」之人是信根微小之人。有些人雖然信佛,但因其信根十分短、 淺,所以最多只能信一尊佛,這類人通常只信一尊釋迦牟尼佛,其它一概不能信。為什麼呢?因為他依凡夫的六識去分別,而說看不到、摸不著的便不信,而且說因為其它的佛菩薩在我們這世界的歷史文字上沒有記載,所以他就不信。即使是佛親口說的,他也不信,因佛在大小乘經中皆實說有三世諸佛。這種人很容易墮入「歷史萬能」、「考據癖」的窠臼裡去。有的人學佛就成了佛法的考據家,要在世俗的歷史書一袅找佛菩薩存在的證據,欲從其中證實是否某一尊佛菩薩真的在「歷史」中存在。順便提及,西洋人在十七世紀,其實從十四、五世紀文藝復興開始,即有此傾向:他們想要用科學、理性的方法去考證他們所信仰的上帝是否真正存在。此股狂熱源於應用亞裡士多德的邏輯辯證法,再與基督教神學結合,而成就中古的「經院哲學」。如此一直發展到十八世紀之時,轉而更趨於極端:微積分,大家都知道是數學的一部門,可是諸位可知它原先是要用來作什麼的呢?說來真是令人不可置信:微積分的發明,竟是為了用來證明「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命題,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佛學家,憚精竭力地以歷史考據的「半科學方法」到處尋找古跡、 碑石等,欲證實「有無菩薩」。前些年有一本英文的暢銷書:『 外層空間來的播種者臉,作者於書中宣示說他己考據、 推斷出他們近兩千年來所崇拜的上帝,其實是外層空間來的人,凡此種種憶測、妄說,都是依於愚夫自心之妄想分別而作。我們佛教徒中,也有很多人,他們非要依於自己凡夫的眼、 耳、鼻、舌、身、 意來判斷佛菩薩不可。若不是自己俗眼可見、俗心可分別了知者,即不信受,即起疑謗;彼等非但自行如此,亦如是教導眾人,導引眾人入於疑網,斷諸善根。
( 3 ) 「多信」之人「多信」之人是信根較大之人。此種人以信心較大故,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還可以多信一尊佛,通常是阿彌陀佛。有的甚至還可再多信一尊藥師佛。有這樣信根之人,在當今之世,已經很不錯的了。具有如是信根之人,若冉多加修習,很快就可以達到「具足信」的境地。
( 4 )「具足信」之人「具足信」之人即是能信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之人。當知能夠信受三世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人,是非常難得的;因為,我們凡夫俗眼連一尊佛世尊也無福親見;而信心滿足之人,即有如「菩賢行願品」裹所說的「三世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我以菩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據實而言,要達到如
此的境界,實在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這之中包括了信、解、及觀行之力。要如何才能生起如是之信、解、觀行之道力呢?第一、行者須勤修諸法;第二、須得佛菩薩之加持。行者自修,雖然能力有限,但那是因心,是第一要件。而佛菩薩的威神無量,是一切修行成就的最佳外緣,內因外緣和合,諸事易成。因此,對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我們必須努力求取,以為成事之奧援。附帶說到,有些人說他們是靠「自力修行」的,因此從不求佛、 不去麻煩佛菩薩,你若真能完全靠自力修行而有所成,固然很好;不過你也須相信,諸佛菩薩依其本願力,都是願意攝受、 護念、 加持眾生的。然而你若不信,或以種種理由而不願得到佛菩薩的護念加持,他們也不會勉強要幫助你。唯有你自己有此需求,有此欲得加持的「因心」,他們才可能成為你的「助緣」。因為佛菩薩的一切度生、護生之行,仍須合於法性、合於因緣法,亦即不違法性、不破壞法相、不壞因果。因此,倘若佛菩薩以慈悲故,而要助你、要拉你一把,而你自己卻因對佛菩薩沒有信心,或因為我慢而不願、不欲他人相助,則佛菩薩的一片好心,豈非白搭!豈不是碰了他一鼻子灰!所以諸佛菩薩之本心、本願雖為一公愍護念眾生,但為了要避免眾生依於我慢、 邪見而造罪,故佛菩薩的加持,常常是以暗中加持的方式來作;這種暗中的加持稱為「冥加」。與「冥加」相對的另一種加持是「顯加」。對於心較清淨、善根具足、有福德的佛弟子,佛菩薩就現前出身、 語,予以顯加,或示現清淨莊嚴之相,乃至於現殊勝之相,於其人前而作加持。然而能受佛菩薩現身語顯加的人,則十分稀少,那必須是具大福報、善根具足者。至於福報小、善根不足的人,則無法得見佛菩薩真身,甚至三十二相的勝化身亦難得見。在這種情況下,佛菩薩通常是示現比較下劣之應、化身(稱為「劣應身」)。例如觀世音菩薩有時以老太婆等身示現;菩薩作如是示現是有原因的,並非他喜歡老太婆的形相,而是因為眾生的障重、福報不夠,不堪親見菩薩的清淨莊嚴本相。話說回來,即使觀世音菩薩現出清淨莊嚴本相,然而你的心不清淨,於菩薩不起信敬之心,甚至還起疑心、毀謗心、不信心、不恭敬心、或者起貪著心;如此一來,菩薩之示現,對你非但無益,反而令你造罪。因此菩薩以慈悲故,就現出劣應身而作教化、 利益。其次,如果福報善根更淺之人,即使精進修持,以其心不淨,佛菩薩也就完全不能現身,只能於暗中加持;在這種情形之下,常常行者自己被加持了,都還不知不覺。有時,更因為業障特重的緣故,還以為完全是自己的工夫好,甚至常忍不住而向人誇耀自己的修行如何高妙。殊不知,那多半是佛菩薩慈悲暗中加持的結果。佛在楞伽經中說:如果沒有如來的威神加持,任何眾生皆無能力有所說示,乃至無有能力修行無上道;且又更進一步說,若無如來神力加持,而眾生能有所行、有所說、有所示者,無有是處。所以,若我們能有所修行、有所說、有所示,應當如實了知,這實在不是我們自己行;固然自己所修之善根是功不唐捐,可是應該切記:皆是靠佛菩薩的加持力,我們才得如此修行,才得如是自利、如是利他。佛弟子若能作如是念、如是信解者,就不會起僑慢之心,目中無人。修行者若無慢心,善根便漸漸得以增長、 具足。修行人若於其所修,起少分慢心,則將使其所修善根漸漸銷退,終至退盡無遺。所以一切佛弟子,必須要生如是信,信什麼呢?要信佛的威神力,及信佛的無量大悲。如是信根滿足之人,就能淨信「三世十方諸佛的威神及慈悲之力皆悉平等」,到此境地,方得稱為「信佛」之善根具足。接著,與信心相反的是疑、惑、不信與謗,這是信根不足的人所起的四種煩惱業。這四種煩惱又有程度上的差異,其中最微細的是「疑」,心中一起「是真的有佛嗎?」這樣的念頭即是起疑。「惑」與疑類近,但惑比較屬於中性,而疑的惡性較大,且有時是先起惑而後生疑,有時是先疑而後惑(心中先起疑心,然後再被那疑心所迷惑);疑與惑本質都不是確定的,然而一旦「疑」與「惑」都具足之後,便會生出「不信」的大煩惱,這三者都是意業中的煩惱業。若再依於疑、惑、不信)二種意業而造口業,形諸語言,就成毀謗。起疑、惑之業,罪較輕,但造毀謗之業,則罪極重,因為毀謗會誤導他人、破壞他人善根之故,故屬於極大之惡法。疑與不信,在唯識五位百法中的分類都是屬於「煩惱法」,而且是「根本煩惱」。「煩」與「惱」是不一樣的,「煩」較微細,指心裹些微動蕩不安的狀態;「惱」則與瞋患相近,形相較粗,指心中較激烈的動蕩。「疑」與「不信」這二種法,皆能令我們原本清淨之心變得蕩漾不安,故稱其為「煩惱」。但是一般凡夫之人,心中常是一團合鈍垢濁,故常不覺不知自心中的動蕩不安之相,甚至因為煩惱心覆蓋的關系,常常生顛倒想,反而以心中的動蕩不安之相為樂。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因不信而起謗,起謗之後卻越謗越起勁,越講越過瘾,欲罷不能,樂此不疲,甚或引古人之語而強自解:「予豈好辯哉! 」乃至似是而非地自謝為「無诤之辯」而洋徉得意。所謂「真理愈辯愈明」,這句話實在是有問題的;其實真理往往是愈辯愈暗,而不是愈辯愈明。因為辯論者到後來都只是在爭意氣,而辯論也淪為意氣之爭,成為言說戲論。若真能離於幾夫之言思而直下覺悟者,方能通達佛乘之無上道。
二、信佛果功德
此項「信佛果功德」又比上述廣義的「信佛」更加確切,但也更難。世問人以凡夫俗眼故,連佛的存在都難見難信,更何況是佛果功德,那一定是更加難以信解。然而以「實義」的信佛而言,必須是信佛之「佛果功德」,才是「信佛」之精義,因為信佛果功德即是信佛之法身。如來之法身具足無量功德,那是佛無始劫來,為眾生勤苦修行所得之妙果;對此妙果功德,我們應起清淨之信。然而所謂的「佛果功德」實是無量無邊,言之不盡,述之不完;不過依經教所示者,簡略言之,則有如下數項:
( 1 )信佛為-切智人「一切智」,梵文為「薩婆若」。為佛弟子,應信「佛為一切智人」,這點在當今之世特別重要,為什麼呢?因為當今之人,有的因曲解小乘,而只把佛當作大阿羅漢(因為即使在小乘經典阿含經中,佛仍是「佛」,不是「阿羅漢」;阿羅漢是佛弟子);有的只把佛當作教育家,類似孔子一般;有的則依於考據,只把佛當作有慈悲心、有修行的悉達多太子― 這些人都把佛降級為凡夫、二乘,不把佛當「佛」看,亦不信經教中所說的「佛為一切智人」,而依於自心虛妄分別,貶佛為凡夫(如教育家、太子),或一、乘。至於「佛為一切智人」,經教中所在多有。可歎當今之人多不看經,而聽信種種愚妄之人邪妄言說,由他誤導,乃至人雲亦雲,以至令謬論邪說蜂起。「一切智」之義為何?即是如實了知現在、過去、未來三世一切世界及眾生界,不論有為、無為,其中一切因、緣、 業、 果、受生、 趣向、種種差別,如是一切,於一念間,皆悉了知,稱為一切智。又,有哪些經論說如來是一切智人呢?例如:
▲ 法華經藥草喻品中說:。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智度者,開道者,說道者。
▲ 美悶生經中說:。如來即是一切智藏。
▲ 大智度論(卷二)中說:。問日:有一切智人,何等是?答日: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日佛。
▲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中說:。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
▲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中說:。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
▲ 成實論(卷一)中說:。佛久集善性:. .拔三毒根,永無余習,以是等緣,戒品具足、定品具足者,佛依此定得一切智。"
以上只是略舉大小乘經論中言佛為一切智者,其它經論中,不勝枚舉。為佛弟子,若不信受經論中佛口親說及菩薩所說,當信何人說?若任何人其所說者違於如來經教所說,是「非佛說,非菩薩說」,是名為邪說、惡說,當受重報,以壞佛法故,導眾生入泥梨故。至於有人誤解「一切智」之義,而問:難道佛也懂得醫藥、 礦冶、 農事、機械等等學問?洛泛些都是世問的五明技藝,並非「一切智」中的重要項目,雖然世尊於作太子之時,對世問五明技藝也多有涉獵,多有通達,但那些無關宏旨,一切智人要了知、開示的是:滅三毒、百八煩惱,修道果、出生死、得涅槃菩提。
( 2 )信佛有三身四智
A 、 信佛具三身為佛弟子,應信佛有三身四智。何謂三身?三身有兩種:( l )顯教說佛有「法身、報身、化身(或應身)」;密教則說佛有四身:「自性身、 受用身、等流身、變化身」。經教中談到佛三身(或四身)的,也是很多,例如:『 佛三身贊臉中說: 我今稽首法身佛,無喻難思普遍智,充滿法界無棰礙,湛然寂靜無等等:. . 我今稽首報身佛,湛然安住大牟尼,哀愍化度菩薩眾,處會如日而普照:. . 我今稽首化身佛,菩提樹下成正覺,或起變現或寂靜,或復往化於十方:. .(詳見大正藏卷驗,第757 頁)。
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著 法華文句卷九中說:法身如來名昆盧捨那,此翻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盧捨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文,此翻沃憔。佛地經論(卷三)中雲: 佛具三種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變化。"茲說明如下:
-、自性身!即與上面所說的「法身」是一樣的。
二、受用身― 受用身又有兩種:自受用身― 此為佛之自證境界,自受法樂,唯佛與佛乃得究竟,連菩薩都不得見聞;是第八識所轉之「大圓鏡智」之所變現。必他受用身― ― 這是為令初地以上之菩薩感見,使彼受用法樂所現之佛身。又,佛以慈悲,為初地以上笠口薩於色界最高天(阿迦尼咤天,或譯為無頂天)現三萬由旬之大身,而為開示無上菩提之道,令速成佛,這是佛之他受用身,為佛四智中之「平等性智」之所現,此即應身(化身)中的「勝應身」
三、變化身― ― 此為佛對未登地的諸笠口薩(住、行、向三賢菩薩)、及二乘、凡夫、 及六道諸眾生,變化種種之身,使之感見,為作教化或加持者。這也是應身(化身)中之「劣應身」,為佛之「成所作智」之所現。成唯識論(卷十)中說:
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淨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 . . .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 1 )自受用身:. .盡未來際恆常自受用廣大法樂。(2 )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 . . .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所作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益事。無著菩薩所造的『 攝大乘論臉(第十一分)中說: 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雲何可見?謂由三種佛身,應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以上是諸經論中講述佛之三身。因此,為佛弟子應信佛有三身。附及,密教於自性? 受用、變化外,再加「等流身」,成為四身。「等」者同等,「流」者流類。等流身之義為:佛為九法界眾生示現時,不現出他本來之真相,而現出與當界眾生相同之色相,如於天界,則現與天人同等流類之相,如於鬼道,則現與鬼類眾生相同之相,如於人道,則現人相,稱為等流身。(附及,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第2210 頁中說如觀音菩薩之三十一)應身也是等流身,這是不正確的;因為觀音菩薩的三十一)應身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則現何身而為之說法」,譬如:有人道眾生,他最能聽受佛現身為他說法,觀音菩薩則現佛身為他說法;然而同是人道之眾生,有另外一人最能聽受金剛明王說法,觀音菩薩即現金剛明王身為他說法。但有天界眾生,也是最能聽受金剛明王說法,觀世音菩薩也是現金剛明王身為他說法。所以,在這些例子中,觀世音菩薩所現之身,與那些看見菩薩化身的眾生本身,並非相同類,而是:人道― 為現佛身人道― 為現金剛身天道― 為現金剛身所以說,觀音菩薩之三十二應身不是「等流身」所攝,而是屬於「變化身」。諸
大德請詳之。)
自性身― 【 法界體性智所現】 、 用人變化身等流身自受用身【 大圓鏡智所現】 他受用身【 平等性智所現― 地上菩薩所見】 ― (勝應身)【 成所作智所現【 妙觀察智所現】 地前菩薩、二乘凡夫、異生所見
(劣應身)
法身
報身
化身(應身)
關於「三身」,有一句話說:「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其實這句話亦是權說,以第一義谛而言,法、報、化三身其實是一體所現― 一而現三,三而為一,故六祖大師之偈言:「三身原來是一身」。但佛以無量慈悲智慧之故,才現種種差別之相,此等差別實是應眾生之種種心而生。眾生心有種種差等,以其心有差等故,其福報亦隨著有種種差等。所以福報較差的眾生就只能看到佛的「化身」(劣應身),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丈六化身;佛之化身與我們常人的身量差不多。初地到十地的大菩薩的福德廣大,故可以目睹佛的「報身」(勝應身)
B 、 信佛具四智
為佛弟子除了要信解如來確有「三身」之外,更要相信如來具足「四智」。四智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四者之「智身」成的智慧;,為無量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成就。其中「妙觀察智」是轉第六意識而成的智慧此四智即如來「成所作智」風「平等性智轉前五識而」是轉第七末那識而成的智慧;4 .「大圓鏡智」是轉第八阿賴耶識而成的智慧。除了此四智外,密教再加一「法界體性智」,成為「五智」。「法界體性智」為轉第九庵摩羅識(白淨識,此唯如來獨有)所得。而所謂「轉」者,六祖大師說「只轉其名,不轉其體」。以下解釋「轉」字。我們學佛最重要的關鍵就在這「轉」字訣上。大家都知道,十二因緣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此中,如何是「名色」呢?「名」是心,「名色」就是心與色,亦即指色、心二者和合之法而言。為何把心稱為「名」呢?因為「心」但有其名,而無實體,所以佛稱心為「名」。由於心是「但有其名而無實體存在」,所以才可能「轉」它。轉者,轉變也。一樣東西如果真有實體,便如石頭一般,那就根本無法轉變它了。也就因為眾生心並非石頭、木頭,而是可以轉得動的,所以才可能經由修行而改變它、轉變業力,因此才能轉幾為聖,轉愚為智,所以我們在修行上才可能上上次第增進,每「轉」一次就進步一分,乃至於可以現身轉凡夫身成大菩薩身、轉煩惱身為菩提身。現在舉例,如何於日常實生活中運用這個「轉」字訣:當你在生氣或懊惱的時候,便可以佛理中的無常、苦、空等的究竟道理去思惟作念;如是一思惟,當前的煩憂常常便得忽然釋然於懷,不復作障,或煙消霧散,不可復得,這便是平常所說的「想開了」,也就是所謂的「轉煩惱」。可是由於無始來的業習力太重,很不容易於開始修習時一轉就動,須有大力量才能轉得動這煩惱習,亦即是要「善根力」大;如果善根力小,一時轉它不動,也不必灰心,只要多加熏修,增長善根之力,久修必然有成。再者,有形有相的東西較容易轉,而無形無相之物則甚難轉它。其道理何在?因為無相之物,凡夫肉眼尚且不能得見,要從何處下手去轉呢?除非是具有「無相智」,才能洞見「無相」之煩惱。因為見得到,所以知道如何轉。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超越的智眼、 慧眼,方能照見了知自心的心相,乃至照了一切法相,而後才能加以對治降伏或轉動其相:此所謂「轉」者,為轉其染相而為淨相,令其淨體究竟現前。當知,一切諸佛及諸大菩薩之三身四智,雖是經由無量修行而來,但其究竟,亦是從最後這」「轉」而得。故此一轉字,實涵容了頓悟法門,乃至融攝了一切顯、密、 性、相的理與事最極致之體現。
( 3 )信佛十號具足佛的十號是佛無量劫修行、證無上覺,所得的十種「稱號」、「名稱」、或「頭銜」,概括地代表佛的十種功德威力。也許有人會問:佛為何有這麼多稱號?答:因為佛的法身功德無量,故其號實亦無量,這十號亦是檢其要者,略而稱之而己。佛的十號是「如來、 應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世問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念佛」有種種念法,如「持名念佛」「觀相念佛」與「觀想念佛」(此一)者即念佛之報、 化身,如淨土之十六觀行、或密教之一般觀想法),以及「念佛法身」。最後這一項,如依『 大智度論臉所說者,是非常殊勝的法門,然而一般說「法身無相」,既是無相,要如何念呢?其實「念佛法身」也就是「念佛果功德」。而在種種念佛果功德的法門中,最為提綱挈領且簡捷的方法,就是念佛的「十號」;因為佛的十號即為佛所自證無量功德的總代表。我們既然身為佛弟子,佛的十號最好能夠都記得,且了解其中每一聖號的意義,進而常自誦持、 思惟不忘,這就是「受持如來十號」。若更能說與人知,教人受持,則更加好,當知此中功德無量。又,如上所說,如來十號即代表佛修行的成就,亦即是佛果菩提的具體表征。經教之中,也有很多地方講述或闡示如來之十號。如:成實論(卷一十號品第四)中說:「復次,經中說如來等十種功德,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天人師、佛世尊。」此外如大智度論(卷二「初品中釋婆伽婆」,及卷二十一),以及『 大乘義章』 (卷二十末)亦多有詳盡之闡釋。我們上中學國文時,每讀一篇文章,老師就會問此文作者是誰?名甚麼、號甚麼、字甚麼,乃至別號、又號等等。學國學的人如果不知道這些,就是外行。我們學佛也一樣要做內行人,切莫學了半天,還是佛法的門外漢一個。內行的修行人須知佛世尊到底成就了那些功德?共有那些聖號?我現在簡單地為各位介紹一下如來十號之義涵。
1 .如來
「如來」的梵文是「多陀阿伽陀」,其義為:乘「真如」之道而「來」。成實論、不:「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佛與眾生皆具足真如之性。然唯有佛是實證此真如之性者。因己親證此真如之性,所以方可乘此真如之性而來此世問。然而,因是乘真如之性而來,故實「無來」;雖「無來」而現「有來」,這一點很容易使一般人困惑,故我再進一步解說:因為佛是乘真如之道而來,然而真如之性是無來無去的;故如來乘真如之道而來,即實無來;「性」上雖無來,而「相」上仍現有來。「如來」乃代表佛之大智大悲:如來以依真如之性而「實無來無去」,這是佛自證境界的「大智」,而佛「現有來」則是佛的「大悲」― 以大悲而現於世,度化眾生。是故如來之來去,實如鏡中花、如水中月,雖無來而亦現有來相(猶如鏡中雖實無花,而現有花相;水中雖實無月,而現有月相。鏡中花、水中月之體,了不可得,不得謂有,亦不得謂無,離於有無,絕一切名言思議,是即如來法身); 以為成就一切眾生故,起於大悲,而現有來去之相。是故為佛弟子,應生如是信解,謂如來已證入真如不生不滅、實無來去之本性,而能依於無盡大悲本願,為諸眾生現於來去,故得號為「如來」,此即一切佛果功德之總體(或總號),亦是佛之究竟大乘密語密義之所在。無量佛之本、跡,悲、 智,盡攝其中。若了佛之本懷,即通佛心宗,即真佛子,從佛口出,從法化生,決定大乘,無復魔事。
2 .應供「應供」之梵文為「阿羅诃」,其義為一切天與人皆應供養;因為佛成就了無量功德,為一切眾生之良福田,所以一切世問皆應供養。然而眾生供養佛,實在不是因為佛需要眾生的供養,而是佛為了成就眾生,且令眾生得以修「捨」。「捨」即是布施,可成就擅波羅蜜,此乃修行菩薩道中最主要的一門,故檀波羅蜜居六波羅蜜之首。舉要言之,菩薩從初發心開始,乃至於成等正覺,甚至在成等正覺之後,於無量劫中,都還是在修行檀波羅蜜,以檀波羅蜜為首要,一切諸佛菩薩皆同此行。因此,佛如來為了接引眾生入菩薩道、行菩薩行,乃至究竟成等正覺,與佛如來一般無二,是故教示眾生供養如來。是故,為了成就眾生「能捨、不貪、 不吝」之心,終而能成就「廣利一切眾生」之心,才是如來「應」眾生「供」養的真義。又,佛雖然明白地教敕佛弟子應該供養如來,乃至應供養三乘賢聖,但佛弟子於供養時莫作是念,莫以為佛真的需要我這一飯一食、一花一果之供,這些供養品,佛實不需,因為佛已證金剛不壞法性之身,早己不用此欲界粗陋的段食,不但佛不用,連三乘聖人也都不用;不但三乘聖人不用,即連色界天的天人亦都不用欲界段食,而色界、無色界天人仍在凡夫位,更何況聖人?是故當知,佛世尊勸世人應供養如來,純然是為了給眾生一個修福田、種善根的機會,以此善根因緣,得近佛道,得修菩提。
3 、正遍知「正遍知」之梵文為「三藐三佛陀」。「正」即不偏不倚,「遍」即普遍,「知」即知覺? 覺悟。正遍知亦稱「正遍知覺」,又名「等正覺」。佛之所以得稱為正遍知的原因,是佛於三世、十方一切世界之有情、無情、聖、凡、 因、果,皆得正遍知覺。佛此知覺為相對於菩薩、聲聞、與凡夫而言;如經上所說:「正」是對待於二乘而言,以二乘行人雖亦有覺,但其覺悟不是最正的,以其趨於偏空故。如來知覺之「遍」是相對於菩薩而言,指菩薩的覺悟雖然是正的,但並非普「遍」,無法如佛一樣於遍三世十方無所不知,所以菩薩尚未達無上覺之果德。一切賢聖中唯有佛獨得正遍之智,故名正遍知。至於「知覺」二字,則相對於凡夫外道的不知不覺。
4 、明行足「明行足」之梵文為「鞍侈遮羅那三般那」「明」是三明,「足」是具足;此指佛於三明六通悉皆具足。順便提及,三皈依文中的「皈依佛,兩足尊」,其中「兩足」並非指兩只腳。這個「足」字也是具足之意,「兩足」即是兩種功德!「福」與「慧」― 悉皆具足。「皈依佛,兩足尊」之義為:以佛之福與慧都具足圓滿,所以我們歸投依止他。「三明」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另外,與三明類似還有所謂的三通,即天眼通、宿命通、 漏盡通(這是六通中的三項,六通為除此三通外,再加:天耳通、他心通、 神足通)。「通」與「明」的比較是:「通」的層次較低,而「明」則較高;三明於論典中又稱「三達」。「通」表示能知道有某事於某地、 某時發生,而「明」則不但知道其事,且更進一步了知其事之前因後果、一切有關之因緣等。以上是解釋「明」與「通」的差別指自修成就道果,「行」是指教化眾生,令眾生亦得成就道果他之行皆已具足成就,故佛得稱為「明行足」
5 、善逝
「善逝」之梵文為「修伽陀」其義為好去。「逝」為逝去之意;善逝義指如來離去此世問時,為入於涅槃法性,故其離去為善境界。大智度論雲:「好去者,於種種諸深三摩提、無量諸大智慧中去。」反之,眾生報盡命終離去之後,多半還是回到六道之中,盲盲目目、糊裡胡塗地輪轉不息,受苦無盡,故稱不善逝。又,佛如來所證的境界是「乘真如法性而逝」,因為真如法性為至善之境,故稱為「善逝」。「善逝」這個名號,恰與佛的第一個尊號「如來」成為一對。「如來」指佛來此世間之真實相狀,「善逝」則指佛離此世問之真實相狀!一來一去:「如來」是指雖無來而現有來,以乘真如之性而來,故實無來;「善逝」是乘真如之性而去,而實無去。因此,「如來」與;接著,「明」是,而佛於自修及化「善逝」之實義為:來而無來,無來而來;去而無去,無去而去。有人問:佛涅槃後,生為眾生的我們應如何處?佛為何如此不慈悲要入涅槃,為何不度眾生,捨眾生而去?問這些問題的人,之所以有此種種疑問,是因為不了解佛實乃乘真如之性而去,以乘真如之性故,而實無去;故不應言佛實有去,佛實有入涅槃。若了此深義,則知佛實常住,永無涅槃故(亦即:「佛常在你身邊」)。簡言之,「如來」與「善逝」這一對聖號,其精義即是「無來無去」,以第一義谛言之,不但佛身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乃至一切法亦復如是無來無去、不生不滅,究竟同於「如來」之性,同於「善逝」之性,同於真如之性!以皆真如所現故。
6 、世間解
「世間解」之梵文為「路迦憊」。「世間」有有情世問」及「無情世問」兩種,「解」之義為知解;「世問解」指一切世問之事理、因緣果報等,佛皆了知,以如來已證得一切智智,故所有世問一切凡聖、染淨、事、理、因緣果報、本末、究竟,佛悉知悉解,故得號為世問解。
7 、無上士、 無上士之梵文為阿耨多羅」。「士」有四種,即:下士、中士、上士、無上士。下士為聲聞,中士為緣覺,「上士」(或「大士」)為菩薩,「無上士」即佛,以佛於一切眾中為無上故。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等一切大菩薩皆稱為大士;然一切世問唯佛最尊、最貴、 最上,世間無有如佛者,故佛稱無上士。「無上士」或單譯為「無上」。
8 、調御丈夫
「調御丈夫」,又譯為「調御師」,其梵文是「富樓沙。一切眾生之煩惱,佛皆能調伏之。經中贊佛雲,調御乃調伏、昙藐婆羅提」降伏之義;指「調御大調御,能調無不調」,故稱佛為調御丈夫。又,「調」者調解也,「御」者駕御也。調御亦有開化、教化之義,謂一切眾生佛皆能調伏、教化,令至於善道。
9 、天人師
天人師之梵文為「捨多提婆、 魔冕捨喃」。「天人師」之義,依文字表面,即「佛乃天人之師」。關於這一點,有些人有這樣的疑問:眾生界共有六道,為何說佛只是天與人二道之師?難道佛非其它四道之師?須知這稱號只是舉其要者,而概括其余,在佛法的名相中稱為「以簡攝繁」或「以上攝下」。因為六道之中,天與人二道之眾生業障較輕,善根較具足,相對於其它四道而言,比較容易修行佛法,故舉天人二道而攝其余,因而稱佛為「天人師」。再者,事實上,毫無疑問地,佛之大慈大悲,普及一切眾生界,因此佛實為一切眾生、一切世問之導師,這是無庸置疑的。
10 、佛世尊
「佛世尊」此三字在這裹雖是合在一起說,但實在是兩個尊號:「佛」與「世尊」。「佛」之梵語為卜必閱,義為覺者、開悟之人。「世尊」之梵語是「薄伽梵」。邑,其義為有德,以有德故為一切世間之所尊奉。因為古時在印度有些外道亦有妄稱「世尊」者,為別於彼,故加上一佛」字,故「佛世尊」合稱之義即:此世尊為得無上正等正覺之薄伽梵也,而非其余。在此順便提一下,有人曾有此疑:佛既已了斷煩惱,出離世間名利,為什麼佛還有十號,這不是說佛還貪著虛名嗎?答:須知,佛之十號並非「虛名」因為十號中的每一尊號,都是代表實實在在的修行與功德,並非「虛妄」的,而是名實相符、表裡一致的。譬如世間的「博士」學位,是代表許許多多在各專業上的訓練研讀、研究之總成績,不是虛妄的;若未得此等訓練、研究而達相當成就的人,是不能妄自冠上「博士」的稱號的;於修行上也是一樣,未達正等正覺地步的人,是不能妄自稱得十號,乃至其中任何一號,故知佛之十號並非虛名,而是名實相符,以如來功德真實不虛故。以上為介紹佛之十號,此十號即是代表佛之法身功德。為佛弟子應常念佛,而念佛法門中又以念佛之法身為勝、為上、為究竟。若能常念佛之法身,即速入實相念佛,速入諸法實相,速得法性生身。在此,我有個建議:因為稱念如來十號的功德無量,如果我們能夠每天念三次,及每逢佛誕之時,亦念三次,則所種善根不可思議。現在即請大家合掌隨我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眾即隨同念三遍〕 。這稱念如來聖號的念法,是法華經的念法,是最正式、 最莊嚴的念佛法。若值阿彌陀佛聖誕之時,即念「南無阿彌陀如來、應供、 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先念此「彌陀十號」三遍,然後再開始作慶祝佛誕之種種法儀,如此一來,所獲功德轉更殊勝。我自己在初發心學佛時,即曾將此十號以大字書寫於紙上,供於佛堂,常常念,常常誦,不久即自然銘記於心。若有善書法者,可恭寫一份,裝框被背供奉於佛堂,時時念誦、常常思惟。如此即是真正憶念十方如來,供養十方如來真法身。須知我們所供養的塑像乃是佛之化身;而此十號則正是佛之法身。以上為講述信佛十號具足。
( 4 )信佛有十力、 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佛的十號是佛果功德的總稱,而佛的十力、四無所畏等則是佛所修得的功德之具體項目。茲略述如下:
A 、 佛十力在所有如來的功德威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來十力。如來十力的重要性如何呢?簡言之,如來如果沒有十力,就不能稱為如來應正等覺,亦不能稱為佛、 世尊,乃至十號具足。換句話說,十力是如來得以稱為佛、應正等覺、 乃至十號的條件。佛十力經、不:「汝等當知諸佛如來應正等覺具足十力;具足十力故,得名如來應正等覺,尊勝殊特,雄猛自在。」其次,一般所說的如來威神力,亦是以此十力為基礎,而且如來一切自證、 化他之威力,亦以此十力為基本。因此,為佛弟子,欲善了知佛果功德,當善了知如來十力。
-、處非處智力:「處」,即「是處」,或「有是處」,亦即:有此事理,以英語來說,就是:「非處」,即「無是處」,或「無有是處」,亦即無此事理。用英文說即是:一這是指了知因果方面的智力,即「如是因如是果」。例如:「種瓜得瓜」― 為有是處;「種瓜得豆」― 為無是處(無有是處)。「蒸沙得飯」― 無有是處;「修戒定慧清淨,得聖道」― 有是處。「作殺盜YIN、 心無慚愧而誦經,不受惡報」― 無有是處;「行YIN、習禅而證聖道」― 無有是處。如來對於一切世間、過去、現在、 未來之因緣業果為有是處、 或無是處,皆了了知。此第一智力為十力之總相。
二、業報智力:或稱「業異熟智力」。(「異熟」即果報的舊稱。異熟有異類而熟、異時而熟兩種意義。)此智力為如來對於一切眾生過去、現在、 未來三世之業緣、 果報、生處,皆悉遍知。
三、靜慮、解脫、等持智力:如來於諸禅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
四、知眾生根上下智力:如來於一切眾生根性勝劣、 得果大小,皆如實遍知。
五、知眾生種種樂欲、勝解智力:謂如來於諸眾生之種種好樂、知解能力,皆如實遍知。
六、性智力:此又稱「界智力」。謂如來對於世間種種別異性、種種積習、欲染、善性、 不善性、 可度不可度、定、不定性、種種業性、 欲性、煩惱性,皆如實偏知。
七、-切至處道智力: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及涅槃無漏行所至處,皆如實遍知。
八、宿命智力:如來於一切眾生之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皆如實遍知。又,宿命有三種:宿命通、宿命明、宿命力。大智度論雲:「幾夫人但有通,聲聞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
九、天眼無礙智力:或稱生死智力。謂如來以天眼如實了知眾生死生之時,與未來生之善惡趣,乃至美丑、 善惡業緣,皆如實遍知。
十、漏盡智力:謂如來於一切惑之余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以上為如來十力,載於聖教多處,可參考:佛說十力經,大正藏第十七冊,七八菩薩地持經,卷十,大正藏第三十冊,化,。大智度論卷及,「釋初品中十力」(以上為大乘經論,其中以大智度論闡釋最為詳細。)
豐『 雜阿含經』 卷26 ,大正藏第二冊。
5 、 成實論卷一,「十力品第一亡『 俱捨論』 卷.大昆婆娑論,卷加,大正藏第27 冊。(以上為小乘經論。)
B 、 佛四無所畏佛之四無所畏中,前一、無畏為自說智德及斷德,後二無畏是為他說破除障道之法及令他盡苦道之法,故亦是令他得證斷德與智德:
-、-切智無所畏:謂世尊言:「我是一切正智人,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正梵輪,安住聖城,得無所畏。」
二、漏盡無所畏:謂世尊作誠實言:「我一切漏盡,於大眾中師子吼,無有怖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謂世尊於大眾中作師子吼,為弟子開示障道法,令除諸障,無有怖鳳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謂世尊於大眾中作誠實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若行是道,能盡諸苦。」佛作如是師子吼,無有怖畏。
C 、佛四無礙智「四無礙智」又稱「四無礙解」。這是指佛為眾說法時的無礙智辯。尋常所說的:「辯才無礙」,即是從這四無礙智脫胎而來:-、法無礙:「法」指能诠的教法,能诠的教法為由名、 句、文(名身、句身、文身)所組成。此無礙智謂佛於能诠的教法之名、句、文通達決斷無礙。
二、義無礙:「義」指所诠之義理,此為相對於前項的能诠之名句文而言。謂佛於所诠之義理究竟通達決斷無礙。
三、辭無礙:「辭」指眾生之方言。謂佛對各地之方言通達自在無礙。
四、樂說無礙:謂佛以前三種無礙智,為眾生說法,開演無盡,樂說無厭,同時亦於諸禅定中得自在無礙。因為佛說法時,是以禅定力而為眾生說法的。
D 、 佛十八不共法所謂「不共」,是不與二乘、 菩薩共有,而是佛獨得之功德,此等功德,除佛外無人有之,故謂之「佛十八不共法」
-、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滿足故,一切煩惱盡,故身無有過失。
二、口無失:佛具無量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隨眾機宜,皆令證悟,一切公向說無有口過之失。
三、念無失:佛善修甚深禅定,心不散亂,善斷欲愛及法愛,於諸法中心無所著,得第一安隱處,念念不失。
四、無異想:「異想」義為分別取捨。謂佛於一切眾生,不分別貴、 賤、怨、親、恭敬、不恭敬,一切平等善度,心無揀擇,稱為佛無異想。
五、無不定心:佛於行住坐臥、 一切時中,常不離甚深之勝定,故說無不定心。
六、無不知已捨:「已」字當作「而」解,故「無不知己捨」即「無不知而捨」之義。謂佛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念念中皆覺知其生、住、滅之相,同時住於寂靜平等之捨心。
七、欲無減:「欲」指修善、集福、度眾等之善欲。「無減」,無有厭足。謂佛雖己成正覺,但於修善、 集福、度生等善事,曾無厭足,不因為成佛而稍, 有減。
八、精進無減:佛為度眾生,身心精進不懈,乃至捨甚深禅定樂,種種身,種種語言,種種方便力,度脫眾生,佛有時或歷險道、 或食惡食、 或受寒熱、或值諸邪難問、或受惡口訾罵、毀謗,皆忍受不厭;佛世尊如是於諸境中度脫眾生,精進不已,無有懈怠。
九、念無減:謂世尊於三世諸佛法,一切智慧相應、 滿足,無有退轉、乏少。(前面第三項「念無失」是心念不亂不染無有過失,即是心戒清淨;而「念無減」則是更進一步,積極地與佛慧相應、滿足、無減,故一)者不同。)十、慧無減:謂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邊,不可盡故,為度眾生,隨慧而說,亦無有盡,永無乏少,是名慧無減。
十-、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具有為、無為二種解脫,無漏慧相應,一切煩惱習悉盡無余,如是二種解脫皆悉圓滿,無所阙減。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於一切解脫相中,知見明了,分別無礙,此智慧清淨圓滿無量無邊,故稱解脫知見無減。
十三、-切身業隨智慧行:佛現一切勝相調伏教化眾生,令各開悟,如放光、 動地、 乃至著衣、 持缽分衛,敷坐入定,舉手投足、 語默動靜,皆依智慧開悟大眾。
十四、-切口業隨智慧行:佛以微妙清淨之語,隨智而轉,化導利益眾生,是名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切意業隨智慧行:佛以清淨意業,隨智而轉,入眾生心而為說法,除滅其無明癡合之膜,是名意業隨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過去世無量劫中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未來世無量劫中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現在世十方世界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以上為略述諸佛所證之法身功德,總共有三十六法:十力、四無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為佛弟子,於此等佛無量劫修行所成就之功德,皆應深信、知解、隨喜、贊歎、 稱頌、為他人說,令盡皆了知佛果法身功德,而於如來法身功德生起清淨正信,這才是名符其實的「正信的佛教徒」,如是學佛,稱為「正信學佛」,而非糊裡胡塗學佛;若如是而得出家,稱為「正信出家」,而非糊裡胡塗出家,「隨業出家」,何以故?以仰慕如來聖道而出家,願隨佛學,稱為第一最上正信出家。談到「常隨佛學」,在未探討佛果功德之前,真不知應如何隨學;然而在瞭解了如來的法身功德之後,又覺得佛果功德實在無量無邊,真不知要如何學起。不過至少一譏我們確定一點:即「一切無有如佛者」,加強對佛及法的信心,而且至少讓我們在修行的路上,偶起懈怠之時,能有個榜樣,提醒我們:絕不能得少為足;再者,佛果功德我們雖然還學不起,但至少佛的「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及「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對我們都是很好的示范、 鼓舞與啟發。
( 5 )信諸佛功德平等
諸佛各自所現之相雖有差別,然其法性身之功德則悉皆平等,無有高下。例如阿彌陀佛成就無量光極樂淨土,以四十八大願攝化上中下根一切眾生往生彼國,趣入菩提。藥師佛成就焰網莊嚴琉璃淨土,其光遍照十方,依十二大願攝化眾生,令至菩提。此二佛最大不同者在於其願力;然而其所成就之功德皆一般無二,皆是圓滿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三身四智、 三德密藏,是故皆悉十號具足。有人問:為何諸佛在究竟相同之中又有種種差別呢?不是說「佛佛道同」嗎?答:此乃諸佛各自由於因地之因緣,及慈悲願力所顯之差別。就如諸大菩薩其所證功德實究竟平等,其智慧與慈悲亦悉平等。然而諸菩薩所現之相則各自有別,如觀世音菩薩現大悲相。地藏菩薩則現大願相,度化業最重、苦最深的專家。而觀世音菩薩於各道之中普遍現身,分配較平均,故稱「普門示現」。再者,以法門之困難度而言,地藏法門要求的條件較低、較少,亦較易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要求的條件較高,層次亦較高些,為攝受根器較大之眾生。例如地藏法門,信心不很具足的人也可以修;而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則必須深信的人才可修,此外有時還有種種條件要先具備或滿足才行。今天早上講到「信佛果功德」的最後一項!「信諸佛功德平等」。諸佛功德雖則究竟平等,然亦各以其因緣而現一切差別之相;以眾生之業報、 福報各各差別不等,是故諸佛如來,為攝受一切眾生,故以大慈悲力,現種種不同之相,來加以分別化度。為佛弟子,若能信受三世十方諸佛,深信一切佛果功德者,方能稱為具足「信佛」。倘若只能信一佛、二佛,則其「信佛」之信根並未具足,只是小根小信而己。以上講完「信佛」,卜面講「信法」
乙、信法
佛法甚深廣大,如何才能稱為對法的信心具足成就呢?、信「因果法」當今初發心學佛之人,很容易在一接觸到『 金剛經繡、『 心經臉等般若系經典之後,即由於不善修習故,而流於偏向「談空、說有」,及種種玄學的議論。須知學者於修學這些般若深法之前,若對基本的因果法沒有深信、正信,則一切皆成空言,一切皆是無根之說,如是則十分容易落入邪道、 魔道。因為一切佛法,皆是以因果法為其根本,如無因果法之本,則一切佛法皆不得成立,皆成空談。因此學佛第一步必須先信解因果法。所謂因果法,指的是「三世因果」。有時我們會聽見人說他只信「一世因果」;但所謂的「一世」之因果法,實在只是依凡夫的意識分別所言之法,非是佛所說的因果法。佛所說之因果都是指「三世」因果而言。世問一切因緣業果,如不從三世的角度來觀察,則一切皆不得明瞭。如此便又回到最初的大問題上:我們若自身福德不足,亦不具足宿命智通,來觀察自他之前世、後世,如何能「信」三世因果之說呢?這與前面所談的「信佛」一樣,實在是一大難處。所以「信根」是一切眾生最不可思議的東西。若說一定要拿出證據來才能相信的話,要知道這三世因果有如佛果功德一樣,是不可思議的。眾生即因囿於思議之故,所以無法信、 無法解、無法入。若要信解悟入,唯一之途,就是當下拋開一切凡夫的言說思議,才有可能信解、趣入,此乃由於其為不可思議法門之故。若明知它是不可思議法門,卻仍然要去思議它,這如何能契合呢? 法華經雲:「若三千大千世界之眾生,其智皆如捨利弗,以共測佛智,累劫不能知。」共測佛智,其毛病就出在這個「測」字,「測」乃是依於意識而作分別:凡小之人(凡夫、小乘)由於尚未達到佛之不思議、不分別智,尚須依靠心、意、意識來分別諸法,故無法與佛之甚深不思議智相應、相契。以其「測」故,故不能得入,若能當下離心意意識,方能與佛智相應。舉要言之,從最高的佛之無上智,到最基礎的信因果法,悉皆如是,皆是離心意意識,一念相應,離於言說之境界。一般學佛者最根本的大問題之一, 是對三世因果的信與不信。有些人由於受此問題之困擾,導致修行的境界無法提升,永遠困在中下層的一個瓶頸上,高不成、低不就,無法突破。有些人甚至說:「我若能深信三世因果,我便能精進修行。」甚至說:「我就是因為無怯確知是不是真的有三世因果,所以無法精進起來。」這就是他的業障所致。眾生自無始以來,依自心意識分別,而造種種虛妄、分別、染污之意業,因而對清淨法生不出淨信;這不但障礙了「信根」之生長,更障礙了「精進根」之萌發,從而五善根都受到局限,不得發起。
二、信『 六道法」
若對三世因果能夠起信,便自然也能信解眾生界中六道輪回之基本現象。「六道」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請留意,這六道絕非是「比喻」。由於現代科技發達,很多人的思想亦傾向於以六根征驗為主,所以就更加無法信受六道之理了。有人認為這樣說是較為「合理的解釋」:那是因為佛有大智慧,所以想出六道輪回這種「比喻的說法」,來嚇唬我們眾生,令我們心生畏懼而趕快修行。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且會落入謗佛、謗法的嫌疑,是有罪過的― 因為這等於是說佛在騙人(所謂「善意的謊言」),但須知,佛已證無上菩提,怎麼會連最基礎的在家五戒中的「不妄語」戒都還會犯?若如此,佛即是犯戒之人,犯戒之人怎麼可能自度一切煩惱,證無上菩提,成就三身四智、 金剛不壞之身,為天人師?是故當知:「佛語谛實,決定不虛」。可是眾生以無明故,往往自己在造罪,在謗佛、 謗法,猶不自知。有人問:在不自知之情況下謗佛、 謗法,是否有罪過呢?俗語常說「不知者不罪」,不是嗎?答:所謂「不知者不罪」,這是世俗錯誤且愚昧的說法。其實「不知」本身即是罪:眾生因為不知所以才會造罪,若有覺「有知」即不會造罪!以「不知」即是無明,眾生皆以無明故,妄造諸業,而妄受種種罪果,枉受輪回。是故眾生非以無明(無知)而不受果報,而正好相反,就是因為無明,才造業、受報。以上是依佛法(出世間法)來說。其次再依世間法、國法來說,也是一樣:不知者一樣有罪。舉例來說:在美國,若開車闖「暫停號志」(STOP 斤他),雖然不是故意要闖,而是標志牌被樹遮住了,或是天色太暗,視線不良所致。然而後面警車跟來將你欄住,質問你為何要闖暫停標志,你若回答說並沒看到那裹有標志,試問:他會不會開你罰單呢?你沒有看到標志,並不代表你沒有做錯,或你的罪狀不成立,故照樣要受罰。在國法中,其它事亦率皆如是:你若不知某項法條而犯了法,照樣要受審判、乃至受。國中的每一位國民,都被認定須知道每一條法律,不能等犯了法,到了法庭,才爭辯說因為不知道有這條法律才犯法,因而要求無罪開釋,或不接受審判、受,這是不可能的事。回過頭來說,在佛法中也是一樣:若說因不自覺知而犯了謗佛謗法之過,或其它重罪,以因緣法如是、惑如是、業如是、罪果如是故,依然難辭其咎。自己造罪,自身還是要受果報的。謗佛謗法之人所犯之罪,輕者來世生為愚癡合鈍之人,重者則是下地獄,長劫受苦。佛以大慈悲故,為教化眾生出苦,而開示令眾生離苦解脫的眾妙法門;此等令眾生離苦解脫、 真實不虛的無上法寶,你卻因惡心、或愚昧而加以毀謗,破壞,致令眾生迷惑、不得依靠,不得解脫,這是極大的重罪。比較而言,謗法之罪尤更甚於謗佛,因諸佛皆以修「法」而得成佛,若無「法」,則菩薩無以成佛- ― 甚至,若無法,則亦無佛、無菩薩、無三乘賢聖,所以護持正法是最要緊的。為佛弟子,須知六道絕非比喻、亦非象征,不是騙人、唬人的名堂。最近又有人常高唱說:「佛法中的『 表法壯之說,其意即謂:「表法」即象征之法,故此法非實際有。他們實是不解佛義,誤解表法之義。其實,「表」為代表、標示之義,例如以蓮花代表「入污泥而不染」、「依於水而不著於水」等意義,或以五钴杵表佛之五智等。這些都是佛以大悲大智,為開示眾生,令得悟入佛之深理而說的法。如『 法華經臉雲:「一切有智之人,皆以譬喻而得開悟。」然而對於無智之人,姑不論你舉多少個譬喻,他依然不能解了。佛說法時為何常須利用譬喻呢?因為佛之知見是「現量境界」,而眾生尚未達於此智,故其境界非幾夫所能知能解者,因此,如此深妙之理如何一譏眾生也能信、 能入呢?唯有用譬喻才有可能!經由譬喻而讓我們能模擬,從而「比量」地了解其旨。然而有些現象如六道輪回之類,你就不能說它也是「譬喻」了。要決定相信佛為一切智人,佛是實語者、如語者、不虛語者、不诳語者,故佛所說的一切法皆是如實而說,無有任何一法為虛妄诳人,佛所說的眾生界種種現象如六道輪回、及種種兒夫之人無法思議的境界,皆是真實不虛的。乃至於如華嚴經、維摩诂經裡所述及的大神通境界,那些也絕非是譬喻,絕非是在「講故事」,絕非是為了「騙誘」我們修行而說的子虛烏有之事。我們若是以自己幾夫的心意意識去加以妄想分別,而說那些純是譬喻假托的境界,這等於是在指陳「佛語是虛妄的」。此外,例如佛不請自說的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及其它佛國淨土,我們要堅信其一定是真實不虛,定然是真實有的,不是比喻的烏托邦(切莫受近來有些佛學家所作的所謂「佛經中淨土之研究」之類的誤導)。又有些初習禅的人常愛說:一切淨土也是「唯心所造」,故倡言只要求「即心淨土」就好了,不用真的求往生。然而所謂「唯心淨土」或「即心淨土」,並非是指無佛力所成之真實、 可令自他受用之淨土。若說「即心淨土」即是意味「淨土並非實有,而是象征性的寓言」此說則落於最惡的邪知見,亦即是「惡取空」,其惡甚大。如何是「亞心取空」?惡取空乃是沒有真正解了「空」義,而計著一切法皆空無所有,計無有善惡因果之空,也就是所謂的「斷滅空」,以如是惡見取著附會空義故,令一切善法皆悉落於斷滅。這種惡見之罪,果報無量,以其非但自壞善根、而且壞一切眾生善根故。當今學佛,這類人比比皆是。因為自無智慧方便,而不能善修般若空慧,以致墮入此種惡知見之中,無法自拔,永斷善種,還自以為很潇灑,在修「大智慧」,在「修般若」呢! 這又回溯到我們昨天所講的:欲修般若,首先本身須有智慧之種(也就是有些「慧根」),方能大致分辨諸法、抉擇法門,才不會受惡知識、亞心知見誤導而誤入惡取空,尚不自知。可是,就是因為沒有智慧才想修習般若,以便開大智慧;現在你卻說若沒有智慧即不能修般若,這叫我們如何是好呢?若是欲學般若而有此種困難者,則須遵循兩條守則:第一、須依止大善知識修學,不能盲修瞎練、閉門造車,斷不可自己拿起一部經典霹雳啪啦就看了起來,似懂非懂,依文解義,盲修瞎練,師心自用,這樣絕對行不通。若虛心誠意依止大善知識修學,則不會出錯,能得正解、正行。第一、、須誠心忏悔、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加持,速開智慧。請注意,求佛菩薩不是「丟臉」的事,因為並非是要你去求升官、發財。(附帶一提,可是你若信基督教,天天在祈禱時所祈禱者,無非是在跟耶稣或跟上帝求這求那。為什麼基督徒向神求,就不被認為丟臉或迷信,而佛教徒求佛菩薩卻是丟臉或迷信的事?這是不是中國人民族自信心喪失、 崇洋,而自加的「宗教歧視」?― 讀者詳之。)佛菩薩心是極其柔軟的,不像我們這樣剛強,生就一付鐵石一般的心腸,菩薩之心都已調伏到「柔可繞指」的程度,所以很容易受眾生的誠心所感動。你若能以誠心來感動菩薩,他們一定會不違其本願力而來加護,而令你善願速遂,於如來正法速得信解悟人。以上是講學佛之人須正信「因果、 六道輪回」之正法。其次,談到六道輪回這個佛教的根本教義,必須明了它在佛法中的地位為何。舉要而言,若無六道輪回,眾生即不必修行,釋迦如來為太子時也不用出家修道,欲度眾生出生死苦輪;因此,以無六道輪回之苦,就不須有菩薩勤苦修行欲度眾生,更沒有菩薩成佛;沒有菩薩成佛,就沒有佛說法,因此也就不會有佛法。所以,簡單一句話:整個佛法是建構在六道輪迥這個生命現象上,亦即六道輪回是整個佛法的骨架。所以,六道輪回若不成立,整個佛法的房子便都垮了,所以學佛若不信六道輪回,所學佛理無論多麼高妙,也只是空中樓閣、野馬塵埃。接著,講到六道輪回這個根本教義,不得不提一下時下很昌盛的「人間佛教」,這是近幾十年來才發展出來的「佛教」,目前盛況空前,許多道場、個人都在竭力提倡。雖然如是,但多數人並不深知「人問佛教」的來龍去脈,更不知它對佛教會有什麼影響,有些人只看到它很興旺、大家都在提倡,覺得我若不跟進,就怕落伍、跟不上時代了。事實上,「人問佛教」這名詞本身就很有問題,不但有問題,而且是違反佛教的根本教義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佛世尊說法度眾生,是要度六道眾生的,不但是要度六道眾生,而且是要度九法界一切眾生;因此若說佛法只是為了「人間」,那麼其它五道眾生,乃至九法界眾生怎麼辦?故知「佛法」不只是屬於人道眾生的― 佛法是屬於三界六道、九法界一切眾生的。因此,「人間佛教」這個名詞及宗旨是不應設立的,因為會造成佛法的混淆及誤導眾生的知見。關於佛說法度「六道」眾生,例如佛為人道以外的眾生說法,不但大乘經典中有,連小乘阿含經中也有很多記載,茲舉例如下:、長阿含、 佛般泥洹經卷上雲:佛告賓自,佛出於天下,知天下生死之道,說經開化天上天下及鬼龍,無不傾側者,是佛第一威神。(大正藏卷一,一六四頁)、長阿含、昆婆屍佛經卷下雲:。爾時世尊說此喝已,告芯刍言:我於一時在王捨城七葉巖邊,住止淨室:. .我於彼時入三摩地,如大力士展臂之間至善現天,彼之天子頭面禮足而作是言:善哉世尊,久不來此,我是昆婆屍佛正等正覺聲聞弟子.. . . . .。。(大正藏卷一,一五八頁)
三、中阿含卷十一、頻鞍娑羅王迎佛經雲:佛說此法時,摩竭陀王、洗尼頻鞠娑羅遠離塵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天、摩竭陀諸人萬二千,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大正藏卷一,四九八頁)
四、 增壹阿含卷四十八? 禮三寶品(三)雲:。爾時諸比丘、天、龍、鬼神、干杳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休勒天、及人民,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大正藏卷二,八○ 六頁)以上只是聊舉阿含經中數例,以證佛度眾生,不只是要度人道眾生而已,而是要廣度一切眾生,(至於大乘經典中,佛為天、龍、鬼神、地獄等眾生說法的例子,亦是為數甚多,如地藏經、 華嚴經、及佛度大力鬼、鬼子母等,因為大家都很熟悉,故不詳述。)因此若說佛教只為了「人間」,便違背了佛的根本教理,並且違反了佛菩薩的大悲心,且犯了與外道同的人類自我中心;而最重要的是,「六道輪回」、 以及「出生死、得解脫」的佛教根本義理,無形中就遭受到破壞;除此之外,「人問佛教」尚引發許許多多弊端及後遺症,造成末世修行方向的偏差及障難(例如僅修「人乘佛法」,求「人道」有漏福報。)在此不及備述,(附及,「人間佛教」,或者應正名為「人乘佛教」,才更名實相符,亦不誤導修行人。)願關心正法興衰的讀者諸君,詳審之。
三、信『 三乘法」
信法之人,於信因果、信六道、信三界輪回這一切世問之法之後,接著便是信三乘佛法。茲分別討論之:( a )信小乘法― 此為中小根器人所信受樂行之法,依之修行,可出兒夫輪轉三界、分段生死之苦。依佛所說,中小根人信樂聲聞、緣覺之法。為何稱其為「小根人」呢?此乃由於他們的根器短小,缺乏大悲心及無上菩提之大願,得少為足,因而與大乘菩薩相比,其智慧陋劣,故喜樂著相之小法(聲聞行者見有生、而趣其滅,故著有「生相」及「滅相」可得;緣覺行者見不生、而恆住於滅,故著有「滅相」可得),此即經中所說之「樂小法者」― ― 亦即:此輩眾生,唯好樂小法,只求自己一人的利益而修行,至於其它眾生,乃至自己的眷屬能否得度生死苦海,皆不在意,他們唯一掛懷的,只是自己一身能否了生死、得解脫;若此得成,就稱「所作己辦」,完全滿足了。這是「自了漢」的想法與作法,與大乘行人相比,為極其「利己主義」者( b )信大乘法― 上根器之人除了信小乘法之外,於大乘法更是信樂奉行;大乘法即是菩薩法,依之修行,可趣向無上菩提,乃至成佛。大乘菩薩法之總要為:「願修一切善,願斷一切惡,願度一切眾生」,能夠發此願心的人, 是信行大乘菩薩道之人。修大乘道者,為了利益無量眾生而不辭辛勞,廣修一切法;且其心住平等境、無人我之分別;不為自己的喜好、利益而取著少法,不為自己的厭惡而捨於少法:不取少法,不捨少法,於世出世問一切法中不取不捨,名為大乘菩薩行。經中常說:菩薩須修習六度、 四攝;雖言「六度」(或六波羅蜜),其實它已總攝一切法門。密教中則講十波羅蜜,也就是六波羅蜜(施、戒、忍、進、禅、智)再加上「慧、方便、願、力」四波羅蜜。這是依廣略、開合而言,若將六波羅蜜攝要而言,則成為戒、定、 慧「三聖學」、或稱「三無漏學」。若將戒、 定、慧再濃縮則成「定慧」之學。「定慧」之學亦可用來總攝佛所說的一切法:因為若要修定品(禅定波羅蜜),則必須具足戒品,所以講「定慧」一〔 字時,即已將「戒品」涵攝在其中。再者,倘若不修持佛戒而欲修得佛定,無有是處。所以「定慧等學」可以說就是「戒定慧」三學之濃縮,將「三學」廣而言之,就成六波羅蜜,再廣而言之,就成十波羅蜜,更復廣而言之,即成三十七道品及無量法。我個人覺得學佛之人,對於這些助道品都應起深信,且加以理解、常自思惟。若不明了這些道品的話,則智慧不容易開。因為時問的關系,此三十七道品無法加以詳述。談到大乘法,必須談到:近世日本有些佛學家提出了一個論調,稱為「大乘非佛說」。因為他們說,依據他們的考據,大乘佛法(亦即所謂北傳佛法)不是佛說的,是後來發展出來的。此說為謗菩薩藏,法說非法,實在是造業不輕。不幸台灣也有些佛學家,聞之心喜,相與附和,茲破斥如下:一、佛要般涅槃的時候,在其本生處,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叫阿難為如來安置床座,說要令頭朝北? 腳朝南,佛說那是因為將來佛的正法北傳久住,故佛首朝北;而腳朝南,因為小乘法在南:長阿含卷三、游行經:。爾時世尊入拘屍城,向本生處末羅雙樹間,告阿難日:汝為如來於雙樹間敷置床座,使頭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這是小乘的經典上如是記載,大乘經典亦是如是記載,故知北傳佛教不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而是佛口親說,然後再北傳的!
二、長阿含、佛般泥洹經雲:。比丘說經戒者,不得疑言非是佛所戒敕。。同經中又說:。其有比丘,疑言非真佛經,不樂經者,諸比丘當逐出之。天下禾中生草,草敗禾實,人當誅拔草去之,禾乃成好實。比丘惡者,不樂經、不持戒,壞敗善比丘,諸比丘當共逐出。。這一段是說,若有比丘不樂持佛經,(以今言之,即不樂持經,而只好世俗考據、言說戲論),而疑經戒不是佛說的,若有這樣的比丘,大眾僧應把他趕出去。譬如稻田中有雜草,雜草會令稻谷的果結得不好,就應把這些雜草拔除。惡比丘疑經謗法,破壞善比丘修行,大家應該合力把他趕出去。您看,佛世尊如是教敕,要弟子們如是護持正法,護持僧眾及道場清淨,護持正修行,對惡弟子絕不姑息,必須做決斷的處置。可惜這在中國似乎難以做到,因為中國佛教界非常「自由」,你愛說什麼、 做什麼,都沒人管你。這是因為中國人喜歡「自掃門前雪」,再加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阿Q 哲學,因此就更加助長邪說橫流,即使是危害正法,也沒人管。三、無著菩薩造的攝大乘論,唯識學者皆認為是學唯識的必讀要典。會性法師在其大藏會閱中說:「攝大乘論是唯識學中,扼要而最有價值者;為治唯識學者所必須研究之聖典。」可知此論之重要性及受推崇之盛。然而諸君可知無著菩薩為何要造這本論?其要旨為何?無著菩薩說:依於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種「殊勝殊勝語」,這十種殊勝殊勝語為:1、 所知依殊勝殊勝語,2 、所知相殊勝殊勝語,汪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 … 加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無著菩薩依此十種殊勝殊勝語相,而造成十章之本論,其目的是為了「顯於大乘真是佛語。」論中雲:。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由此可知,無著菩薩造這部論,成為唯識學的無上寶典,可是無著菩薩不是「為了唯識而唯識」,他是為了「顯於大乘真是佛語」而唯識,亦即:唯識可說是他要成就眾生入於大乘的方便。可怪的是,偏偏提倡「大乘非佛說」的人,通常都是「唯識迷」,以唯識為其專業,並且十分推崇『 攝大乘論臉,不但為人宣講,而且還批注、 著述。難道無著菩薩所顯揚之「大乘真是佛語」這些話,他們都沒看到?或是視若無睹?或是見不及此?無著菩薩又說:。由此所說十處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又顯最勝世尊但為菩薩說。。又說:。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故,顯於大乘真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乘性。J 由此更可見「大乘真是佛語」我在前面「信佛」的部分曾介紹四種量:「現量、比量、非量、聖言量」我們身為凡夫,對於佛、法、僧寶等境界,自己尚無現量之證,則應依如來教敕的「聖言量」,不應依其它凡夫的妄想分別、穿鑿附會的「非量」言說戲論,否則只有被邪見、惡說牽著鼻子走,自壞善根,自捨一切善根,做一闡提,如楞伽經卷一中佛所言:。大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 . .雲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田比尼、解脫之說。捨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等到將來自善根已壞,那時才怪都是被「師子身上蟲」所害,為時晚矣!最後,佛於經上說:末法時期,魔強法弱,波旬昌盛,邪說橫流,壞佛正法,為佛弟子,不應再只是自顧自己,應該起而捍衛正法了― 正法興亡、佛於有責!(要作個有良心、 有擔當的佛弟子,荷擔起如來家業。)這樣佛教才有希望。
( c )信無上乘法― ― 此是上上根人所信受樂行者,依之修行,可永斷二死(分段生死與變異生死),速疾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然上上根人於大小乘等一切如來正法盡皆護持,等心修行成就之,以上上根器人其心器廣大,梵志遠大故。)何謂「無上乘法」?無上乘法亦即是「一佛乘」之法。何為「一佛乘」?即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名為一佛乘。佛說一)乘、三乘,皆是為了方便教化,攝引其入一佛乘、 無上菩提道故,如『 法華經』 上說的:「佛說一切法,皆為一佛乘故」。是故上上根人其一切所修,皆是為了求一佛乘,這才是佛的本意。以眾生之性言之,如果常親近某物或修習某種法門,久而久之,對此物或此法門便極易生出愛著之心,而難以捨離,這就是所謂的業「習」力故。譬如:多習念誦者,則很可能著於念誦,以愛著故不能捨;以不能捨故,不能心住平等;不能心住平等,則偏愛轉深。若聽到人家贊歎念誦法門,則心生歡喜,反之若聽到人诋毀念誦法門,就心生患憤。同理,於其它種種法門也是如此,若久習某種法門,見有贊歎者則心生歡喜,見有批評者則心生瞋患。這樣就不能如實住於平等實理之中。修一佛乘之人,須於一切法修行「不著不染」。這當然很難,但總是要勉力去做。不過在做之前先得生信,若心中不信則必定無法做得好。須信什麼呢?須信「一佛乘為究竟實在,且為諸佛說法的最終目的,亦是三世十方一切賢聖修行的最終目標。」是故當知,依第一義谛言,佛所說的一切法中,如人天乘法、聲聞乘法、緣覺乘法、乃至菩薩乘法,都是方便教化接引門,而此「一佛乘」才是如來的本意。因為諸佛出世說法,是為了令一切眾生皆能成就無上菩提,永斷二死(分段生死、變異生死),「與佛無二」,達到佛所證的境界,故言菩薩「紹隆佛種」、繼佛種性,令正法不斷。為佛弟子,信受此法,善體佛義,即入佛心宗、不負如來。
四、信『 三世十方-切之法」
為佛弟子,不但要信受本師釋迦牟尼佛之法,也要信受西方阿彌陀佛之法,亦要信受東方藥師如來、乃至阿閃鞍如來之法,乃至要信受南方寶生如來、 北方天鼓雷音如來之法。簡言之,不只信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之法,乃至應信三世十方一切諸佛之法。若能具如是信,方能稱為真「信法」。信受一切法又可以分為:a .信權法b .信實法C .信無上法d .信大乘法
此三項茲分述如下:
( a )信「權法」
何謂「權法」?「權」者方便也,故稱權便,方便者,接引也,故「權法」乃是權變、權且之法,而非最終、究竟之法。雖然權法並非修行最終之目的,然而卻是一切修行者必經之路,因為它仍是一種極大之方便,而經上佛敕諸菩薩應「美悶修方便」,故菩薩修行,不應捨離方便。應作如是解、如是觀;作如是觀者,即是正觀,反之即是邪觀。當今佛教界有個大問題出現:越來越多人在誤用或褴用「方便」這一詞,很多人把「方便」之義當作:「此時暫且違背一下戒律亦無妨,亦不為過」解,殊不知所謂「方便」並非隨便,亦並非違背戒律、破戒犯禁。佛所說法乃「方便之法」,非「隨便說法」。而究其實,「方便」為「方法」或「法門」之義,且唯有佛及大菩薩之無漏智慧才能產生此方便智。譬如某種事理或現象很難理解,為了令學者易於了解、 入手,故從種種角度、用種種方法來加以描述、诠釋、解說;此種令人聞之易解、修之易入的方法,即是所謂「有方便」。故用種種方法來講解難懂的事理,令他人易解、易持、易行,這才是經中所說的菩薩「有方便」,或「有善方便」。反之,若以犯戒、破戒、污戒、 毀法犯禁當作方便,或以受行外道法、 世間染污法,妄稱為「方便」,例如:提倡風水、命相、 或世間哲學,或雜以外教如耶、道、儒等,而稱它是方便,此為「邪方便」,非「正方便」。若要有正方便,必須有堅定的正信,及廣大的正智慧,而且本身對於所要開演的道理都己融會貫通,才能產生如是善方便,攝引眾生,令得正信、正解如來正法。例如我們在學校讀書時,有些科目比較沉問,如公民、地理、歷史,甚至物理、化學,但是有些好老師很有本事,他們能將原本極為單調枯燥的科目都給「講活了」、甚至還講得頗為動聽,能引人入勝,叫人聽之無厭,真個是化腐朽為神奇,讓學生們個個兒聽了都感到很過瘾,而且對那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欲主動地不斷追求那門學問,甚至擬將那門學問作為自己未來的專業,或成為終生的興趣。這就是「有方便」的老師。這些老師為何能有如是方便?因為他們對於自己專長的科目之內容都已融會貫通,再經過一番費心思惟、整理之後,找出一些講授的好法子,一譏學生聽了之後容易接受、容易進入、容易吸收、 容易學習。他們所采用的比喻或故事,能一譏學生於本課題容易理解、產生興趣等等。那些講授之法,雖說是權宜之便,但是對於初學的學生來說,確實很好,而且是必要的;因為一般學生需要有那些譬喻、故事等,才易了解趣入其本文之宗旨。可是請注意:那些善巧方便並不是「隨便」栽入的玩意兒、 亦非「騙人」的把戲,而是很有用、 很有價值、 很用心著力的教學素材。其中一點一滴,在在處處,都表現出此教師對本科目的認真、在意、尊重,對學生的耐心、愛心、及期許,以及他在其專業上深入的知識、獨到的見解及心得等。簡言之,這是位「有良心」、有悲心、有真才實學的好老師。同樣的道理,我們身為佛弟子,絕不能有意或無意中誤解、或曲解、乃至誤用如來所謂的「方便」這兩個字,尤其切不可將「方便」一詞天天掛在嘴邊,當作污如來戒、犯如來禁、破如來法的「擋箭牌」(合理化借口)。再退一步說,畢竟我們仍為凡夫人,都還沒有佛菩薩的無漏智慧,因此在佛法的解行上,能有什麼自創的「方便」呢?再一次強調,「方便」即是「妙法門」之義,我們仍是具縛凡夫,在道德智慧上還沒有達到大菩薩的境地,實在不太可能生出如是微妙智慧的度生法門來,因此從今以後,最好不要隨便自己稱說做某件不如法的事是一種「方便」― 相反的,最好一切事都能「如法行」,切莫再把隨便、 放逸、 違法、犯戒之行當作「方便」。又,為佛弟子,若將如來的方便法門當作隨便,這個過咎是很大的。再者,「方便」亦可稱為「善巧」,或合稱為「善巧方便」。如上所說,「善巧方便」之梵文為「樞和俱捨羅」,簡稱「嘔和」。這是需要很大的智慧才得如是,通常要到登地的菩薩,才能有此「方便之智」,而於度生中,起大智慧善巧方便,接引教化無量眾生,這在密教的十波羅蜜中,稱為「方便波羅蜜」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所謂「信權法」是信「實有權便之法」。因有些眾生根器太鈍,所以如來為他開示比較容易接受的法門,也就是比較深入淺出的修行之道。不過須知,權法雖是一時權設,但它也是必要的,而且是實在的、是真實而有的,並非權法就是虛假的、不實在的,因此我們也不能輕視權法,因為權法亦是具有廣大、不可思議的如來功德在其中,眾生依之修行,能滅罪生善,得無量福德果報,生起善根,漸入無上菩提,真實不虛。舉要言之,一切權法,亦皆從如來的大悲心、薩婆若海(一切智海)中流出,如上面所舉之「有善方便」之教師亦然。不但如此,甚至可說我們末世眾生也都應該修習如來上妙的權法,為什麼?佛在地藏十輪經理說如來有「三種清淨業輪」:
第-、『 如來修福業輪」:此為修習持戒、布施、齋僧、供佛、放生等善業福報。一般而言,業障重的人,修行之第一步應從「修福」開始,以積集菩提資糧。「修福業輪」圓滿之後,即可進修第二種「如來念誦業輪」
第二、『 如來念誦業輪」:「修福業輪」圓滿之後,雖然業障減輕了,但是智慧尚未開啟,還不能夠由信而解,所以先習念誦,讓第八識經過念誦之熏習,而後能進入不可思議境界,得心開悟解。
第三、『 如來定慧業輪」:這是開始正修禅定、智慧。習定與修慧,皆有其修行之次第,應依次循序漸進,不可造次、混濫。前面第一、 二兩種「業輪」都是所謂的「權法」,但於修行之進程卻是不可或缺的「上妙方便法門」,因為末世眾生一般而言業障都很重,若想要一步登天,如練撐竿跳,想用極快速的方法成就,是不太可能、 而且很危險的事。再說,即使你要學撐竿跳,也得有根好竿子才行(有好竿子才能借助其力),那根好竿子也就是「權法」。故知所謂的「權法」還是一定要修的,但你若還沒發心要如是「如法」修,也沒關系,不過你至少要能起信;再退一步說,你若不能深信的話,至少不要疑,更一定不要起謗,這一點非常要緊。因為若起謗,則毀法,則誤導眾生,如是不但斷己學佛之路,亦斷他人修學出苦之路,罪障甚重。所以於佛法中,千萬不要在看到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解的事理時,也不昵勉、虛心求其所以然,就頓然說是迷信。例如,看到別人敲木魚,便說那是迷信。為佛弟子,若聽他人說敲木魚是迷信,要立即告訴他:「不要這麼說,這是有罪過的;這樣說,對你不好。」你若不告訴他、不提醒他,則是對他不慈悲,也是未盡佛子護法之責。
( b )信「實法」般若、方等種種聖教皆稱為「實法」,而非權法。信受實法,表面上好像比較容易做到,而實不然,「實法」實難信解,因為「實法」甚深微妙,離言說相,離一切相,故難信解,因此,善根不足的人,於實法不能得正信解。金剛經上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當知是人甚為希有。」故知實法實難信解。
( c )信「無上法」何謂「無上法」?無上法為與佛果功德相應,從佛果地薩婆若海的智慧之中出生、 流露出來的不思議法,其法最為甚深不可思議,離於兒夫一切言說戲論,是為離言法性。因為此法不可思議,極難信解,而凡夫人,一天到晚都只落在思議之中,自然很難與之相應;以不相應故,便常產生「疑」或「不信」。然而若只是心一袅起疑、或不信,還不致於落到斷壞善根的地步;倘若依於不信而出口言之,起而毀謗者,則不但自斷善根,更造下彌天惡業,其果報不可思議。大般若經中說:毀謗佛法者的果報是來世當墮地獄,而且是墮於最深一層的阿鼻地獄。此人須長劫在地獄中,待到此方世界的地獄經過住劫,到了壞劫,即轉往他方世界的地獄中,繼續受諸苦報;於他方世界的地獄經過住劫到了壞劫,其獄已壞將成空劫,則又轉到第三個世界的地獄中去繼續受苦。如是於十方世界的各大地獄都周遍輪流受報過一次,算是「一次報盡」;如是須七次於十方世界大地獄中受盡苦報,才得脫離地獄道。地獄報受盡,則生於畜生道,於種種畜生中受生。畜生報盡,再生於餓鬼道― ― 如是在三惡道中輾轉七次受報之後,稱為「果報」受盡;果報受盡後,才得生而為人。雖得人身,卻是聾、盲、瘠啞、 六根不具,五百世皆受如此殘障苦報,這稱為「花報」(花報與果報之別為:重者為果報,輕者為花報。)五百世的花報」受盡後,再受「余報」;所謂「余報」,即是:雖能生在人中,得六根具足,但為人愚癡、合鈍、難信三寶。有時雖稍得接近三寶、聽聞些許佛法,但以其余報未盡故,宿昔之業習力仍在,偶而還是歡喜批評、乃至譏笑佛法。所以當我們看到人不信佛法,或是譏毀三寶時,心中就應了知:他們極可能是仍在受往昔謗深甚法的余報之苦,不能自已。詳而言之,他不見得喜歡這樣謗佛疑法,但他卻不由自主,因為往昔的業習力甚大,常會牽引人去做一些自己不見得喜歡做的事。似此,則舊報未盡又添新業,則其果報無止無盡、輪轉不息,於如來正法,則失之交臂,雖得值遇,亦不得信、不得入,欲修無期;因此於開智慧、得解脫方面,更是遙遙無期,甚是可悲、可歎!以上是講毀謗如來甚深法所得的果報。
( d )信「大乘法」為佛弟子,若於「信權法」、 「信實法」、 及「信無上法」這三項都具足了,那就是成就了「信一切大乘法」的稀有信根。信大乘法亦即是上面三種信心的總目,以若不信大乘,則權法、實法、無上法,皆成無義。此外,有一點必須再三強調,那就是:「不謗大乘」這一項。 法華經雲:「佛自住大乘,為一切眾生宣說余乘」。「余乘」指的是「三乘」、乃至人天「五乘」之法。佛之所以說三乘、五乘之法,是因為多數眾生愚癡、合鈍,所以須一步一步地教化接引,一譏眾生能步步深入修習,漸至於無上。對於一般人,一步步地逐漸深入修學,是絕對有必要的,因此「漸教」的權法在整體佛法中是不可或缺的。以學數學而言,若我們的目標是要學天文學或是高等數學,還是須要從算數加減乘除最基礎學起,然後再學代數、幾何、三角等,這些必修學科即有如「權法」,等更深一步修到高等代數等時,這就相當於「實法」;而其最終的目標高等微積分、 數理邏輯,就相當於「無上法」。你若說:我只要修「無上法」,其余皆不想修。那等於是想一步登天,豈是可能的事!所以既然發心修行,就要「等心? 次第修學一切法」,於法無有愛憎分別,不取不捨,這才是菩薩應有的發心。如上所說,最近有人在研究所謂「大乘非佛說」,倡言大乘法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各位,請注意,這是我個人的一點點心得,但亦是依佛意所說。下回若有人提出所謂「大乘非佛說」的論調,你可以反問他:「那麼大乘究竟是誰說的?若說小乘法才是佛所說的,那麼佛本身是大乘還是小乘?」若回答佛自身是小乘,則世問不可能會有任何佛法傳卜來,因為佛自身若是小乘,則是只求自度,只求自度者,頂多只成阿羅漢,不會成佛,佛既不成「佛」,世問怎會有「佛法」?應只有「羅漢法」! 這不是很清楚嗎?所以佛自身並不是只求自度的小乘!佛累劫修行,自住大乘。若「佛自身是大乘」,則「大乘是佛說」,即確定無疑。又,「除了佛之外,一切世間更無有人能說大乘。」有些小根小智人,尤其是小乘行人,他們與大乘行人最大的差別即在於:大乘行人把佛當「佛」看,而小乘人把佛只當「阿羅漢」看,他們把佛稱為「大阿羅漢」,跟阿羅漢沒有任何分別,就好像外道人與」些世俗學者,把佛只當凡夫看,只當一個出了家的太子看,是「教育家」(如孔子一般),甚至呼佛為「瞿昙」。小乘法中,在其五戒、 八關齋戒儀一袅都這麼說:「如阿羅漢所教,我× × 盡形壽不殺生」;或是:「我× × 一日一夜不殺生,如阿羅漢所教,乃至不偷盜:等等。」但是大乘菩薩道的儀軌中則是說:「如諸佛所教,我× × 一日一夜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 不邪YIN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大乘、 小乘,其中的差異是很明顯的。為何小乘人視佛為阿羅漢呢?因為自心的境界到那裹,則所能看到的也只能到那裡。對一個憤世嫉俗之人而言,世上所有的人在他眼中都是壞人,多少都有些問題;他所持的想法,是與他自己的心態相應的。反之,心地好的人,看大家也都是好人;心地不善之人,這個世界所現在他眼前的,即是他自心的反應!不善。一個人的境界、心量有多高、 多大,其所見之物也就隨之而有那麼高、 大。小乘人的境界,最高只能達到阿羅漢,因此他們所能信受的、所能見到的境界,也僅到阿羅漢為止,與他們的心量適成正比。所以身為大乘行人,當聽見有人在謗佛毀法之時,不要不聞不問地隨他去,更不能愚迷胡塗隨聲附和,應當盡力維護正法,不縱容、 不姑息,如是,正法才有常住的希望。以上總結「信法」一項;接著講信僧。
丙、信僧
一、信「凡僧」「僧」有兩種― 凡僧與聖僧。凡是尚未證得聖果之出家人,皆稱為凡僧。聖僧可分聲聞僧、緣覺僧與菩薩僧三種。佛亦在僧數之中,前面第一項「信佛」之中已經談過,所以此處從略。現前的幾夫僧雖然尚未證聖道,但依照佛的教敕,他們是「代表佛」在傳承、宣揚如來的正法,因此佛法才能師師相傳,經千百年而不斷。如是,以有現前僧故,欲皈依者,才有地方可去求皈依;欲受戒者,才有地方可去求戒;欲出家者,才有地方可去求出家;欲行菩薩道者,才有地方可令其正式受持菩薩戒、定、智慧;幾此種種,皆須靠現前僧才得以成就,是故大家既已身為佛弟子,對現前僧也應一體敬重,於其教授亦須敬信,這就是「敬信僧寶」的第一步。
二、信「聖僧」
( a )信聲聞、緣覺僧聲聞中的聖僧為四雙八輩,即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及四向(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這些都是聲聞乘中的聖僧。而緣覺乘的聖人即辟支佛。雖然大乘行人並不取著二乘道,但對於二乘之聖僧,亦須敬信、供養。再者,二乘聖僧目前雖是二乘人,但依法華、 涅槃等究竟之教,二乘之人亦畢竟成佛,因為經上說一、乘聖人於入有余依涅槃二萬劫之後,亦將因緣成熟、回小向大,發無上道心,修行無上菩提,終究成佛。至於聲聞成佛之義,有人以為這是大乘貶斥小乘,才作是說。事實上,不只是大乘才講成佛,連小乘亦講成佛。如長阿含經中的『 佛般泥洹經繡雲:。佛告阿難,人不懈於經、不懈於坐起,欲作佛者,可得。。因此,眾生成佛之說,不只是大乘有,小乘教中亦作是說,故聲聞成佛為佛定說。大乘行人以知二乘亦畢竟作佛故受敬重。只當作是「大阿羅漢」及,如下經中所言:,對一、乘聖人不但不得輕慢,亦須一體信再者,近世有人提倡小乘,而謂佛世尊的境界亦只是阿羅漢的境界,而把佛,這實在是一大謬誤;因為佛的境界實非阿羅漢所能
▲ 中阿含經中之頻鞍娑邏王迎佛經第五雲:。於是尊者郁昆羅迦葉止如意足已,為佛作禮白日:? 師,我是佛弟子,佛一切智,我無一切智。我有一切智,汝無一切智。。。(大正藏卷一
▲ 中阿含經中之瞿默目撻連經中,梵志瞿默目撻連問尊者阿難雲:尊等等。"(大正藏卷一,六五四頁)。世尊日:世尊,佛是我?如是迦葉,
,四九七― 四九八頁)。頗有一比丘與沙門瞿昙等耶?。尊者阿難答日:都無一比丘與世
▲ 長阿含經中之七佛父母姓字經中雲:。:. .佛以天耳聞諸比丘共說是事,佛即到諸比丘所問言:?屬者若曹共議、語何等?。諸比丘言:?我思念佛最神、道德妙達,所知高遠,無能過者。。。(大正藏卷一,一五九頁)
▲ 長阿含經中之佛般泥洹經卷下雲:。比丘言:?佛是天上天下之尊。。。(大正藏卷一,」六九頁)
▲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雲:。時尊者賓頭盧以手舉眉毛,視王(阿育)而言:?我見於如來,於世無璧(類,身作黃金色,三十二相好,面如淨滿月,梵音聲柔軟,伏諸煩惱诤,常處於寂滅。。。(大正藏卷二,一六九頁)
▲ 賢愚經卷四、「出家功德屍利芯提品第二十二」中亦雲:爾時王捨城屍利芯提長者,其年百歲,聞世尊贊歎出家功德如是無量,即往迦蘭陀園,欲見世尊,求出家法。世尊不在,即至捨利弗所,求聽出家。時捨利弗念此老人三事皆缺:不能學問、坐禅、佐助眾事,故不聽其出家。次向摩诃迦葉、優波離等五百大阿羅漢,求聽出家,以捨利弗不聽故,彼等亦皆不聽出家。屍利芯提還出竹園,悲泣懊惱,舉聲大哭。世尊即於其前踴出,放大光明,相好莊嚴,: . .告屍利芯提:誰能舉手於虛空中,而作定說:?是應出家,此人不應。?"長者白佛言:。世尊,法轉輪王第一智子,次佛第二世間導師,捨利弗者,此不聽我佛法出家。。爾時世尊:. .而告之言:。汝莫憂惱,我今當令汝得出家。非捨利弗,三阿僧祇劫精慰苦行,百劫修福。非捨利弗,世世難行,破頭挑眼、髓腦血肉、皮骨手足、耳鼻布施。非捨利弗,投身餓虎,入於火坑,身琢千釘,剜身千燈。非捨利弗,國城妻子、奴婢象馬、七寶施與。非捨利弗,初阿僧祇劫供養八萬八千諸佛,中阿僧祇劫供養九萬九千諸佛,後阿僧祇劫供養十萬諸佛世尊,出家持戒,具足屍波羅蜜。非捨利弗,於法自在,何得制言:此應出家,此人不應。唯我一人,於法自在。唯我獨乘六度寶車,被忍辱皚,於注0 提樹下,坐金剛座,降魔王怨,獨得佛道,無與我等。汝來隨我,我當與汝出家。": . .時屍利芯提,解法無常,厭離生死,盡諸結漏,得羅漢道。(大正藏卷四,三七七― 三七九頁)可見「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問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是大小乘共有的教義,故知佛世尊確定超過聲聞,阿羅漢絕對不如佛。以上是依經教,且是依大、小乘教典所說來引證。此外,還有一個事實,更可證「佛過阿羅漢、阿羅漢不是佛」:大家都知道,佛弟子中光是常隨的大阿羅漢,就有一千一)百五十人,不在常隨的,更不計其數。且在此常隨眾中,更有不少人是在第一次見佛時,即於當場便證阿羅漢,還有更多弟子是在短期內(或幾天? 或幾個月)即證阿羅漢,而這些弟子在證得阿羅漢道之後,即盡其一生,隨侍佛側,但他們跟隨著佛,並不是在侍候佛的起居生活,因為佛不要人侍候他,他什麼事都自己來,直到老時,才答應一譏阿難為佛之侍者。那麼這些大阿羅漢們,既早已成道(已經學成畢業),不用再學(故稱「無學」),為何還跟著世尊,作什麼?諸位如果看經,(尤其是阿含經),就知道:這些阿羅漢,即使成阿羅漢以後,還是一直在跟世尊學,事實上,所有的四阿含經都是世尊對這些弟子講的經;因此可知,這些阿羅漢於證道後,雖號稱「無學」,其實還是繼續在學,故知所謂「無學」也者,實是如來之權說,其真義為:阿羅漢於聲聞教中已達「無學」,但於超過聲聞之教,仍須要學,仍然一輩子都學不完。又,我們看阿含經中,在在處處都有那些阿羅漢弟子請示世尊問題,有時是有人問阿羅漢問題,他不能答,而來請世尊開示,這種事連捨利弗? 須菩提等十大弟子都常發生;不但如此,有時甚至眾中發生糾紛時(例如誹謗等),這些大阿羅漢不能解決,只好去請世尊排解。這些事情在經中為數不少。由此可見,「阿羅漢不是佛,佛非阿羅漢」。若違是說,則違於經教,有混淆聖教、誤導眾生之過。若結其罪,實是破佛、貶佛。(與贊佛正好相反。)
( b )信菩薩僧這裹所說的「菩薩」是特指入菩薩正位的三賢十聖大菩薩。因為我們修的是菩薩道,故信敬菩薩是理所當然的。然而菩薩之真身,凡夫俗眼不能得見,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人對於菩薩的威德都有明顯的感應經驗,故有些人對於信菩薩始終有困難。如果對菩薩的信心,一時無法成就,久久黑習,也許就能增長。但信根是很珍貴的善根,並不是很容易? 或沒有條件就能生起;在障礙信根生起的原因之中,最嚴重的,就是知見不正。若人知見不正,其信根便會被摧折、破壞,猶如將種子下在瓦礫、石礫之中。而在妨礙信受菩薩的不正知見中,最重大的,莫過於信受近世有些學者所說:「在南傳佛教中原來並無菩薩,甚至沒有菩薩這個名詞。菩薩這個名詞,根據考據,是後期的大乘教中,才發展出來的。」這種說法,實在是不正確的,是歪曲事實的。因為「菩薩」一詞,不但在大乘教典中有,連小乘教典中也是多得不得了,只可惜今人因多不讀經,才任憑有些人蒙蔽事實,胡言亂語,诳惑眾生。真不明白他們為何要這樣做。或許是由於業力使然吧!如佛世時,也有些人以業因緣故,譏毀三寶,乃至惡心誹謗世尊的都有。今為護持如來正法,特舉經中數例,以證實「菩薩」一詞,不是大乘才有,也不是大乘經典中才有,更不是什麼「後期大乘」才「發展」出來的,而是小乘經論之中明明都有記載,且遍及各處:小乘四阿含中及諸阿昆達磨藏(論藏)之中,到處都有。(諸有智者,須依如來三藏聖教,切莫違反聖教,而致謗法,亦謗聖人(菩薩),更莫隨順愚人興謗,「見謗隨喜」)。以卜引小乘經論數例證明「小乘中也有言及菩薩:一、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中佛為應諸比丘心之所念,而說賢劫第一尊佛、昆婆屍佛之因緣時說:。諸比丘當知,諸佛常法,田比婆屍菩薩在母胎時專念不亂.. . . . .。。接著釋尊又說頌日:。四方四天子有名稱威德天-帝釋所遣善守護菩薩。然後經中又說:。佛告比丘,田比婆屍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接著世尊又說偈言:總計而言,薩」之詞。笠0 薩住母胎其母心清淨之後,世尊又說偈言:天中天福成無有眾欲想太子生地動大光靡不照此界及余界上下與諸方放光施淨月具足於天身以歡喜淨音轉稱菩薩名。釋尊在講述昆婆屍佛成佛之前的這一節經文中在長阿含? 『 佛說七佛經臉中,釋尊說七佛因緣時- . : OI … J ,共享了二十七次「菩,共享了「菩薩」詞十)二次,「大菩薩」一詞一次,「菩薩摩诃薩」一詞亦十三次。三? 釋尊不但稱先佛未成佛時為「菩薩」,而且於自身未成佛時,亦自稱「菩薩」!如長阿含經中『 佛般泥洹經臉卷上,佛言:。佛為菩薩時,從第四兜術天下來,入母腹中,時天地為大動。菩薩從右腸生時,天地大動。菩薩得道為佛時,天地大動。"由以上略舉之例可知:「菩薩」一詞為大小乘經中共有,因此「菩薩」一詞,不是「後期大乘中發展出來的」。換言之,也就是說「菩薩」一詞不是後人杜撰的!更不是後世的人發明來貶斥小乘的。反之,佛都自說,諸佛成佛之前,都是「菩薩」,釋尊自身也是一樣,是「釋迦菩薩」,且「諸菩薩成佛之前不是阿羅漢」,成佛之後也不是成阿羅漢。對一切法的判別,佛法中說有四種「量」:L 現量,2 .聖言量,汪比量,小非量。茲分別如卜:
1 .現量:即得道之聖者,以聖智、聖慧眼照了一切法現前之性相,即是諸法實相,稱為「現量」境界。
2 .聖言量:佛世尊、或其它三乘聖者,為利益教化眾生,依自證之「現量」境界,而宣說之種種教化、開示之法,稱為「聖言量」。以聖人不妄語,故聖言量是確定可靠不謬的,可為眾生修行之所依。
3 .比量:此為佛弟子中之有智者,自尚未證道,於諸法實相,依於如來之「聖言量」,而得信解? 比量而知,稱為「比量」
4 .非量:此為凡夫之無智者,自未證聖道,於諸法實相,不依如來之「聖言量」,而依自心妄想分別去測忖、取著,其結果常是與實相相違背,是錯謬的,稱為「非量」依此四量,我們就應了知:身為具縛凡夫的我們,於諸法實相,以及聖人的種種境界(舉如聖人的身、語、意、智慧、三昧等),目前都還無法親證而得「現量」之智,因此我們必須依「聖言量」而修學,絕不可依兒愚之人所作違背聖教的「非量」之言說,才不會被誤導? 被害。
例如前述的「菩薩」一詞,大小乘聖教之教典中,明明都有,何以聽信愚妄的偽善知識之言,而自壞善根? 自毀菩提前程呢?若不明究一袅? 不分皂白,就也跟著亂喊,為此造罪(謗菩薩? 謗經、毀法)而墮入惡道受苦,豈不是太冤了?關於佛語谛實、決定不虛、佛之「聖言量」決定可靠、決定為一切眾生法身慧命之所依,這一點,再舉一例以證之:長阿含? 『 信佛功德經繡、不:。復次,我佛世尊有最勝法,謂佛世尊出真實語,無有虛妄,亦無绮語,而不兩舌.. . . . .。。故知「佛不妄語」。須知「妄語」是一種依煩惱心所起之法,而且,不要說佛不妄語,連菩薩、羅漢也都不妄語;不但諸佛、菩薩、羅漢不妄語,甚至連受持比丘戒? 比丘尼戒及五戒? 八戒的在家弟子都不妄語,更何況佛及三乘賢聖― 退一萬步說,如果佛還行妄語,則連做在家居士的資格都不夠!何況能滅煩惱、出生死、證無上菩提l 故知佛語真實,佛語為聖教、聖言量,為一切眾生之歸依處,若不信佛語,這世問還有什麼人的話是可信的呢?因此建議大家:在這末法惡世,邪說橫流之際,若不小心聽到謗佛毀法的話,應馬上警覺地提醒自己:「佛不妄語」,「佛語谛實、決定不虛」,「我應相信經上所言,依經而行,不依他說。」這樣就不會被迷惑、被騙、 被害,試問:你若被騙、 被害而受苦時,要怪誰?!怪佛菩薩沒保佑你嗎?還是怪騙你的人?還是怪你自己?當知應怪自己。為什麼?應怪自己宿世所修善根不夠,所以才感得如今有接觸愚妄邪見人的因緣,又加上慧根不足,不能判別是非,不能看破其邪妄,再加上信根微薄,所以被邪人一說就動心。就如台諺中說:「神明千呼萬喚喊不動,小鬼一叫就走。」所以要怪的,還是自己;但事既己如此,再怪自己也沒什麼用,此時當如何是好?答:應心生忏悔― 忏悔自己「累劫不種善根、 不近善知識,乃至好近惡知識,好聽邪說,喜染污、惡不善法,喜信受不正知見、邪知邪見,致有此報。自今起改悔,後不復造,不再親近惡知識、 邪知、邪見、邪說;並發心護持正法,親近擁護善知識,並發願,願得速能值遇真善知識,從善知識處聽受、奉持正法,速入正知見,得正修行,起於正智,乃至破斥邪偽、護持眾生。」若能如是如實忏悔,發願回向,經雲:「忏已無罪」,罪障即滅,以罪滅故,心無雲翳,心即光明,心光明故,智慧善根於是萌發,乃至得於如來正法心不動搖。接著,再引一部一般稱為小乘論典的『 俱捨論繡,以證明小乘經典中,不但也談菩薩,而且還稱揚贊歎菩薩及菩薩功德。茲引原文,並附上白話,以飨讀
者:【 論】 :r 何緣菩薩發願長時精進修行方期佛果?。白話:「什麼因緣令菩薩發願,長時問地精進修行,才能成就佛果菩提?」【 論】 :。如何不許願長時修?無上菩提甚難可得,非多願行無容得成。菩薩要經三劫無數,修大福德智慧資糧、六波羅蜜多,多百千萬行,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定應發長時願。。白話:「你為什麼不贊成要發願長時修行?無上菩提是很難得的,不是輕易可得的,因此如果不是發大願修廣大行,是不能成就的。菩薩須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集廣大福德及智慧的資糧,及修六波羅蜜多,及無量百千苦行,方能證得無上正等)一口提;因此若要求無上菩提,必定應發長時的大願」(― 可見菩薩發大願,)一一大阿僧祇劫修無量大行,不但大乘經典如是說,小乘經典也如是說,連六波羅蜜也並非只有大乘經典才說。)
【 論】 :。何用為菩提久修多苦行?。
白話:「為什麼要為了菩提而長久做許多辛苦的修行?」
【 論】 :r 為欲利樂一切有情,故求菩提,發長時願:雲何令我具大堪
能,於苦瀑流、濟諸含識,故捨浬盤道,求無上菩提。。
白話:「菩薩為了想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以求菩提,而發長時願:如何能令我具備廣大的堪能(能力? 能耐),而於生死苦的瀑流之中,得以救濟諸有情(含識),為達此目的,故捨只求自度的涅槃道,而求無上菩提。」
【 論】 :。濟他有情,於己何益?" 白話:「救濟其它有情,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論】 :。菩薩濟物,遂己悲心,故以濟他,即為己益。。白話:「菩薩救濟他人,就是完成自己的悲心,因此救濟他人,便是自己得益。J
【 論】 :。誰信菩薩有如是事?。
白話:「誰會相信菩薩真有做這樣的事?」
【 論】 :。有懷潤己,無大悲心,於如是有情,此事實難信;無心潤己,有大慈悲,於如是有情,此事非難信。如有久習無哀愍者,雖無益己,而樂損他,世所同悉如是。菩薩久習慈悲,雖無利己,而樂他益,如何不信?又如有情由數習力,於無我行不了有為,執以為我而生愛著,由此為因,甘負眾苦。智者同悉如是。菩薩由數習力故,捨自我愛,增戀他心,由此為因,甘負眾苦,如何不信?又由種姓異,有此志願起,以他苦為己苦,用他樂為己樂,不以自苦樂為己苦樂事,不見異益他而別有自益。。
白話:「有心利益自己,而沒有大慈悲,對這樣的人來說,菩薩之事實在難以
相信。但對於沒有利己之心,而具有大慈悲的人來講,菩薩之事並非難信。譬如
世問有一種人,長久以來宿習好行無一公愍同情他人之事,反而喜歡作損害他人之事以為樂,雖然作此損人之事於他自己並無利益可得,他卻能樂此不疲,這種人是大家都知道的。同樣的,菩薩因久習慈悲,常思利他以為樂,雖然作此利人之事於自己並無利益可言,菩薩卻能樂此不疲,你為何不信?又如有些有情,由於宿昔習氣之力,對於『 無我繡之諸行不能了達,將有為之法計執作『 我繡,而生貪愛執著,繼而以此『 我愛繡為因,而甘負三界輪轉之眾苦,亦不求出離。這種人,是有智之人都知道的。同樣的,菩薩由於宿昔修習之力故,能捨對自我的貪愛,而轉愛眾生,以此愛護眾生之心為因,甘負眾苦,你為何不信?又,菩薩由於他的種姓不同,才有這種志願生起:菩薩看見他人受苦即如同自己在受苦一樣,看到他人快樂即如自己得到快樂一樣,而不以自己的苦樂為追求或努力的目標,也不認為除了『 利益他人臉一事能於己有益之外,還有什麼其它的事更能令自己得益。」【 論】 :r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下士勤方便恆求自身樂
中士求滅苦非樂苦依故上士恆勤求自苦他安樂及他苦永滅以他為己故。
白話:「依以上的義理,而作以下的偈頌:
下士(凡夫)勤勉地找尋各種方法,
永遠也只是為了求自己一身的快樂。
中士(二乘)則求滅自身輪回之苦,
因為三界非樂,一切有為法是眾苦之所依故。
上士(菩薩)永遠勤求一切法門,因此雖然自己受苦,但他人卻因而得到安樂;並且能令他人之苦永遠息滅而達涅槃,之所以能做如是難事,是因為菩薩視眾生如己故。」由以上所引,可見連小乘的經論都說有菩薩,我們有幸生在大乘佛法的國度,為大乘佛教弟子,如何不信?連小乘的論典都如是稱揚贊歎菩薩,我大乘弟子,如何不信?如何要疑?如何要隨他愚妄之人謗菩薩是無,造無央罪?
丁、信真如在一切信心裡,以信「真如」最為難能可貴,因為真如與甚深佛法一樣,凡夫俗眼不得見,且真如本性是離心意識? 無法以儀器蠡測的,亦無法以眼、耳、鼻、舌、身、意去衡量,故沒有體驗、尚未見性之人而能起信,當知是人甚難稀有,定是累劫久修善根之人,方得如風、信三真如對真如的信心又可分為「信自真如」、 「信他真如」、及「信真如平等」三項,茲分別討論如下:1 .信『 自真如」此義即,信自己五蘊身心之中,有真如本性存在,此事實大不易;因為依於權教,我們了知:我們現前的這五蘊身心,是污染、臭穢不淨的,這樣的一具臭皮囊,豈會有這麼寶貴的真如含藏於其中呢?雖然你尚未證得「自心真如」,無法親見其面目,可是如來的確如是開示我們。『 楞伽經繡雲:「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譬如你擁有一座山,山中蘊藏金礦、銀礦、鑽石礦等。因你既不是地質學家,也不是探礦家,所以你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你自己的山中還有寶藏。如果忽然有一天有個普通人告訴你說此山有寶,你若不相信,這是可以理解的。倘若有位專家,他具有專業知識及上好儀器,且已准確地測出山中確有金礦,此時,你若還是不信,便徒然與大好因緣擦身而過,失之交臂。當知一切眾生自身這一座寶山一畏,的確藏有真如本性之真金寶礦,無始以來,常住不變,未曾增減,只是尚未加以開采、提煉罷了,而這開采、提煉就是修行、信解行證。其實學佛中最難之處就是這「自信」。自信什麼呢?自信我們都「畢竟成佛」。因為自信我能成佛,我確實有此潛能,所以我才可能發心努力去修行及至佛道,因為有希望的緣故。就如我們參加聯考,如果相信自己「一定考不取」,則怎麼會去用功讀書、去准備應考呢?就是因為相信我有機會考取,所以才可能盡心努力去准備,以期能一舉成功。所以修行能否成就,與自信心的大小是有必然的關系的,而這自信的具體內容,即是信我自心中具有真如本性,若得如是信心,則與如來一切最甚深的道理相應,速能趣人第一義谛。
2 .信「他真如」
這是指信其它眾生也同樣具有真如本性。故知:一切眾生及我皆同具此性。由於信我本具真如本性,故努力修行,以期證得此性。同時,也因信一切眾生,乃至娟飛蠕動,亦皆本具真如本性,故不遺余力地去利益他、教導他,令他也能疾速明見本心本性,證自真如。
3 .信「真如平等」於「信自真如」及「信他真如」之外,尚須信「諸佛」及「我」及「一切眾生」之真如是究竟平等的。真如無高下,三界、六道、乃至十法界皆悉同一真性,「佛與眾生無一、無別」。十法界中,唯相上有別,其性皆一,不分軒轾,究竟平等。眾生之間的差別在於:我們各自所造的業,其種類與程度不盡相同,染淨程度亦不同,因此業障的大小與福德的多寡也就不同;以此之故,目前各人自心所含藏的真如本性,其所顯的功德之「用」也就不同。佛之三障已消,三德己圓,故佛之真如本性之功用得以完全顯現出來。因此,雖然在理上而言,信「佛與眾生無二無別」;但在事相上,眾生之本性仍為煩惱垢穢所纏,不得顯說處發,須努力開發,方得證入本具之性。如『 圓覺經臉雲:修行有如開礦。馬祖大師有一回上堂時雲:「汝等各信自心是佛! 」我們一般人學佛有一最大的難,即是黃蘗大師所說的:「信不過」;信不過什麼呢?信不過諸佛祖師所,亦信不過自己。最後,佛在經中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謂邪師?邪者,不正也,知見不正之人而為人說法,即成邪師,傳播邪見故。邪何師說什麼法?邪師所說的法,常是混淆正法,謗佛毀法,壞人善根,乃至破佛、破法、 破僧;他所說法,令人越聽越不信、越聽越不敬三寶― 亦即:令人聽之後,對佛法的信心越來越少、對三寶之恭敬心越來越微弱。毀謗正法之中罪咎最重大者,莫過於謗真如法;因為真如為一切法之本、一切法之王,乃至是如來成佛之本― 若無真如,何得有如來?不幸被佛言中,當今已有一派佛學家著書立說,肆力毀謗真如法,實令人憂歎,須知其來世果報將不可思議,希望大家警覺:此為末法時期之一大魔事。『 大般若經繡中的「覺知魔事品」、及龍樹菩薩之『 大智度論臉中的「釋魔愁品」皆說:若能覺知魔事,即不受其娆。故願一切佛弟子皆不受其虛妄巧言之所迷惑,如是則汝之慧命幸甚,佛教幸甚。
接下來講「三寶與真如的關系」:
二、『 三寶」與「真如」的關系
「佛、法、僧」三者以有真如故為寶,故三寶與真如有如下之關系:
1 .「佛」以「真如」為寶佛自證真如,以真如為寶,故稱為「佛寶」。若無真如、亦不成佛寶。佛因已證得真如本性之無上寶,所以稱為佛寶
2 .「法」以「真如」為寶一切佛法皆是如來自證真如以後,為欲闡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真如), 莫輕他,若皆能依佛之開示而修,則一佛亦不得成佛,故稱性而說者。且如來所說法,其最終目的故皆得作佛,因此佛敕一切眾生莫自輕、切眾生皆能自證,自悟本性,自致成佛。真如對「法」重要性,舉要言之,本不以真如為依歸,則不得為即佛法中的任何一法若無真如,若不以真如為「法寶」,以此法中無真寶故。
3 .「僧」以「真如」為寶僧寶是依佛所開示的法寶而修行,以自證本具真如之寶。僧眾如是自修,亦如是教他修,以期共證此無上真實法寶,故僧眾得稱為「僧寶」。因此,僧寶必須是信解、受持、 修行、乃至證入真如本性之佛出家弟子;易言之,即:此僧奉真如本性為寶,故稱「僧寶」;反之,若有人但出家,然而不信、不解真如之寶,不依佛教敕而修行,以期契悟、證入真如之寶,則雖為僧,實亦不得名為「僧寶」,以此僧實無如來所授之寶故。佛、法、僧三寶皆以真如而為寶;而一切眾生心中亦皆本具真如,眾生若自修悟得此本具之性,即能成就「自心一體三寶」,亦稱「理體三寶」,此乃由於此「一體三寶」為由真如一心之所含攝、所顯現,最極清淨圓滿故。且。消業、起信之夫若有人雖然想學佛,但於佛、法、 僧三寶無法深心真實信受時,當如何解決此問題呢?不能深心信解,表示此人八識田中有深重的業障存在。眾生自無始劫來,造作種種惡不善業,「若此惡業有體相者」,就如「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所說:「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如何得消此無量無邊之重業呢?禮佛是最好的方法;禮佛雖然很累,可是最有效。如果所造的業是身業,便要用身業去修,才能對治,才易消;若所造的是口業,就要用口業來修、來消;所造的若是意業,則從意業上去修、去消。冉者,我們無始劫來所造的重業如殺、盜、YIN等,都是身惡業,所以須禮拜諸佛,才能對治消此等惡業。其次,我們累世以來,所造的無量無邊之兩舌、 惡口、绮語、妄語,這些都是口惡業,口業則用念佛、念經、 持咒去對治、消除它。我們無始世來,所造無量無邊的顛倒妄想,貪、 瞋、癡、慢、疑等,這些都是意惡業,須用意業的修行,如修種種意地中的忏悔及觀行來董一習對治、轉變它。有人問:若要速消業障、 速能生信,有何辦法?有的。茲依於如來經教,再稍微發揮一下。
禮佛、忏悔
禮佛忏悔業障,於一切修行人皆是必要的,並不限於業障比較重的人,因為即使普賢菩薩的成佛法門之十大願中,亦有禮佛忏悔。慈舟大師在其『 大乘起信論臉的講義一袅曾說:「如果有業障而不去禮忏,依法修行,則不能名為正修行,是為邪修。」有人說:拜佛我不喜歡,我只愛看佛經。但如果你執意不禮佛? 只看經,那麼「說食不飽」,你的障礙也一定無法跨越。若硬是逞強、逞口舌,而不肯「下心」禮佛忏悔,則很容易為魔所趁。所以修行消業障第一步應先禮佛、忏悔。又,禮佛是為了去除「我慢心」,忏悔是為了修「慚愧心」;若我慢心重,心高不下,又缺乏慚愧心,則對佛? 法、僧三寶便無法生起淨信。因此一切修行人皆須禮佛、修忏悔法門。
二、謂誦經典
因佛所說經典有無量功德,行者讀誦時,即能於冥冥之中,黑入行者的本識,而轉化其業力,從而消解無始以來八識田中之惡業。讀誦時,若不會「誦」,則用「讀」的方式亦可,但必須讀出聲音,若不出聲,則成默念,默念則只修意根(意業),而「音聲念誦」則是三業齊修,故功德、成效較大。再者,若修念誦,最好在佛堂,若無佛堂則須在一淨室(如書房等),室中打掃清淨、收拾整潔、不置雜物,於其中高架上置一佛像或菩薩像,以香花果品供養;念時最好長跪,長跪表示虔誠、精進一心,故業障消得快,若因身體受過傷,或有病在身,不能長時跪,則以蒲團正坐而修。又,修念誦法,乃至一切修行,皆須有恆,不得一時興起、偶一為之,或是修一天? 休五天,如是則是進一步退五步,難得其效。最好是在佛菩薩前,於六齋日發願受持多少部,每日受持若干,如是虔誠一心,久久自然奏功,菩薩感應。又,修念誧時,最忌中途與人交談,或接電話,或上洗手間等。佛的教典中,有些是特別適合念誦的,佛於這些經中,都說明了讀誦這些經典能得大功德,乃至說出了有哪些功德。以卜簡略舉出幾部適合念誦的經典。
1 .地藏菩薩本願經諸經中,消除粗重業障最快最速的,莫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以此而言,地藏經可說是最慈悲的經。當然,一切菩薩皆是慈悲平等的,但是依我個人的因緣及經驗來說,我覺得地藏菩薩是最慈悲的;那是因為地藏菩薩是專門教化「智能不足」、「殘障兒童」的。(業障重的人就有如智障、殘障一般。)業障最重的眾生莫過於地獄眾生,或三惡道眾生及人道中信根微弱者;而地藏菩薩以大慈悲願力,累劫精進度脫三惡道眾生。其實我們一般人業障也是很重的,這就是為什麼直至如今我們還在此輪回之中。念誦『 地藏經繡最可貴的一點是可以消除重業之障,速能克服學佛中最困難的一關― ― 亦即,速得於「三世因果及六道輪回」起信。老實說,對於這一點,我以前也不是很信,後來有一個因緣,我修了『 地藏經繡七七日,每天誦『 地藏經繡一部,念地藏菩薩聖號一萬聲。在開始時,沒有任何感應,但是到後來,越念越起勁,我發覺是『 地藏經繡中所提的普廣菩薩受佛教敕在加持:因為此經中,佛敕普廣菩薩要護持此經,令誦此『 地藏經臉之人,能速得不退,精進再精進。所以我本來只發願修一個星期而已的,結果修完之後,不覺得累,不厭不倦,又發心加修了三個星期,最後又再修三周,總數變成專修七周。在這修法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地就破了不信六道― 天、 人、 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這一關,於六道輪回的基本道理起了未曾有的信心,而且與六道輪回有關聯的三世因果,也從此而得決定信,冉也沒有任何疑惑― 你說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以前縱使費盡口舌,用種種思量? 種種推理,困心衡慮,也都不得其門而入― 想要信都沒辦法。如今,絲毫不用再去思議,即得如是殊勝之「決定信」;自此以後,我才成為名符其實的佛弟子,才真正進入真實的修行路。地藏菩薩本願的威神之力,真是不可思議,正如佛在經中分明贊歎地藏菩薩時所說:「地藏、地藏,汝之願力不可思議,汝之威神不可思議」,以善能成就一切眾生善根故,令於菩提道得正修行故。諸位若於修行也有這個信心上的苦惱,便須如實地去誦 地藏經,求地藏菩薩慈悲攝受。你若不會誦,不會敲木魚,則用讀的也行。要曉得木魚亦有無量功德,千萬不可說「那是迷信」,或說「敲木魚是老太婆作的事」等等毀法之言;亦不可如愚癡人一樣妄想分別而說:木魚只是有如佛教的「樂器」l 為佛弟子須正信正解:木魚是「法器」,依之修行則具無量功德。
2 .普賢行願品、藥師經、阿彌陀經此外,亦可誦「普賢行願品」、『藥師經、『 阿彌陀經』 。如果於三世因果、六道輪回? 三界不能起信,可誦『 地藏經繡;如果對三世十方佛、十方法、十方菩薩無法信解,則要誦「普賢行願品」、 或 藥師經,若誦 阿彌陀經亦能生信。你若說:我智慧未開,無法完全懂得這些經義。那也沒有關系,你目前暫時只要「闖直誦去」就是了,久而久之自然能令你生出淨信之心。然而並非只是偶而誦誦即可,必須要精進地修持,持之以恆,每日都要誦全經一遍(能固定於晨朝作早課最好),若能三七日精進,每天誦三部,則功德更殊勝無量。我所說的每天誦一部,是指誦地藏經而言,若持誦 藥師經 『阿彌陀經,因經文並不長,則每天一部便稍嫌少了些,若能早晚各誦一部,則功德殊勝。若能於六齋日持齋戒清淨專修,早晚各誦二部,加念佛號一萬遍,則功德殊勝無比。佛的不可思議境界,凡夫之智是無法測知的,『 阿彌陀經繡一開始,佛告訴捨利弗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哇,十萬億佛土!這是何等的一個數字,我們凡夫的腦袋如何能裝得下?如何能想象得到?如何能信解?但是誦久了,自自然然就有信根生起,這便是所謂不可思議「黑習」之力。
3 .大悲咒、域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普門品誦「大悲咒」或 大悲經、「普門品」,持誦熏習久了,亦自然能於十方一切菩薩的無量功德生起正信。不但能夠正信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威力,亦能信一切菩薩的威神之力,當然也信菩薩皆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比喻的,有如神話一般。
4 、法華經、涅槃經
如果對「真如本性」或「佛性」的信解有困難,則應誦 法華經繡或是『 涅槃經繡。因為此二部經是佛所說關於「真如本性」或「佛性」最高的經典之一。若再能誦『 華嚴經』 則更好,只是 華嚴經是大部頭,一般人很難誦持。法華經則可以逐品地誦。如果真能照此如實修行,必定可以深心信解,速能成滿大乘信位菩薩的「初信四心」(信佛、 信法、信僧、 信真如),令初信速疾滿心,即於今世中入於菩薩正位,如是則於菩提道為諸佛之所護念、加持,速得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之行。祝各位修行順利。
【 附注:此大乘初信位四心:信佛、 信法、信僧、 信真如,亦即是馬嗚菩薩於其大乘起信論中所闡示的要目。】
一九八七年七月三日講於美國紐約莊嚴寺第二屆佛學夏令營(時未剃染)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日定稿於台北大昆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