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觀所緣緣論義貫 附:唯識學與百法概要 第二節 唯識五位百法概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節 唯識五位百法概述

五位百法 一、心法(8)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有為法 一切法

二、心所有法(51) ⒈遍行(5)——作意、觸、受、想、思

⒉別境(5)——欲、勝解、念、定、慧

⒊善(11)——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⒋煩惱(6)——貪、瞋、癡、慢、疑、惡見

⒌隨煩惱(20)——忿、恨、覆、惱、嫉、悭、诳、谄、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昏忱、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⒍不定(4)——悔、睡、尋、伺

三、色法(11) 法眼、耳、鼻、身、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四、心不相應行法(24) 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無為法(6) 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無為法

【注】本表“心所有法”之次序系根據《唯識三十論》及《成唯識論》。

一、第一位──心法

現在請大家看看這張五位百法表,請先看一、心法八心法共有八種。心法是心的本體,在五蘊中屬於識蘊;眾生共有八種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種稱為前五識。意識為第六識,是分別的中心。第七識稱為末那識,是我執的中心。第八識梵文叫作阿賴耶識,意義為藏識,因為它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這三藏的含義。眾生所造的一切業,都儲藏在此,絲毫不會失去,即所謂業果不失;最後命終時依業受報,也是由這藏識中所積囤的業力牽引我們去受報。業力甚大,無能敵者,地藏經中說:業力能障聖道,能深巨海。在我們臨命終時,前七識都先後不再起現行了,只有這第八藏識一直還在,最後才走;但是我們於下一世投生時,第八識卻是最早入母胎受生的,因此八識規矩頌說第八識是「去後來先作主公。

二、第二位──心所有法總共五十一法

五位中的第一位心法是本體,亦即心體;心所有法則是屬於心體所有的。心法好像主人一般,故在唯識學上又稱之為心王。何以稱為心王?王有三種意義:

一、擁有一切──正如世間之王擁有國中一切一樣,眾生自身中的一切法也都是心王八識心體所擁有的,故稱之為心王。又,心王擁有一切的原因,是因為它執心所有法為我所有;

二、有大威勢──亦如世間之王有絕大威勢一樣,眾生一切身心作用也都是由八識心體而起,故稱之為心王;

三、領導一切──又如世間之王,其所到之處,群臣與扈從隨至,眾生之心王也是一樣,它到那裡,心所有法就跟到那裡,故稱八識心體為心王。

又,心王是體,心所有法是 用:一個是體,一個是用。簡言之,心所有法的最重要意義就是心的功用,或心王的功用function。心王是主人,心所有法為其僕從,以其由心王所生起,故稱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亦可稱為心相應行法。心所有法有六大類:

1.遍行五種

2.別境五種

3.善十一種

4.煩惱六種

5.隨煩惱二十種

6.不定四種

略述如下:

1遍行五法

第一種心所有法叫遍行,全稱為遍行心所法,可簡稱為遍行心所,或遍行。什麼是遍行呢?在一切心行心的運行、心的運作、作用之中都有觸、受、想、思、作意這五個心所心所有法,以其遍一切心行之故,故稱為遍行心所。又,每一心所有法,都可於其後加上心所二字,所以我們稱觸為觸心所,稱受為受心所,余類推。

觸心所──全稱是觸心所有法,其意義可看作是倒裝語法:心王所擁有的觸法。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作意心所等,其余可類推。一切心行之中,都必須有觸二法以上接觸、和合,方能有作用,因此一切心行中皆必須有觸心所,方能成其事,故觸這一心所法列於遍行心所法中。

受心所──二法接觸之後,必有所受:因為有觸必有受;因此在觸心所之後即是受心所。又,一切心行之中若無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則一切心行便停止。又,受除了是感受之義外,其原本是領納、消受、受用、納受之義。要而言之,一切心行都是有其主觀之目的;而此目的不外是為了執取、享有、受用某法。因此,一切心王之運作心行都一定有此受心所隨行、並起。

想心所──一切心王之所行心行,都會引起觸、受。再由觸、受更進而於此等法中激起種種想,想是想象、描摹其相、聯想,也是粗顯的分別或攀緣。一切心行中一定有想心所隨行、俱起。

思心所」──一切心王所行之法中,皆是由觸而受,由受而起粗想,更由粗想而引起細想,這細想就叫作思,故知想是粗的心行,

思是細的心行。因此一切心王所行法中,一定有思心所隨行。

作意心所──作意的意思是有意行之,或故意、起意之義,換言之,即非無意之義。作意英文為Deliberateness。因此,依唯識學來看,心之一切作為,都是有意的,不管是你心知肚明的意識層面上的故意,或為八識業習力所牽、或為七識末那我執所控制的下意識、潛意識作用,皆是屬於作意之范圍。因為心若不作意而行某事,某事必不得發起,更何況會成就。因此,作意也就是意願之義──若無意願,則必不會堅持行之,乃至成就其事。由於善解此義,故知世間一切事,必有其因果,且成事之人,必無法推诿其過,因此修行人必會因而更慎於因果抉擇之間,深了自心,而慎於諸行。

又,若修行者明了此作意心所之義後,則更能理解世間一切善惡苦樂皆沒有從空而降的,因此更能於諸善品,乃至菩提,發心作意,激勵修行,以了因果如是故。這就是習唯識學,便更能明白自心、解了法相,因而對修行菩提產生極大幫助。

2別境五法

什麼是別境?各別緣境緣特定之境所起之心所法,叫做別境。別境心所有五種:欲、勝解、念、定、慧。以下稍作解釋。

欲心所──心若攀緣可樂之境、可喜 desirable之境,就會生起欲,或欲望。但請注意,這裡所說的欲望並非不好的欲,而是好的欲,特別是想修行的欲望。心若緣不樂之境,便不會對所緣境生起欲望,例如,看到討厭的東西,怎麼會喜歡它、或想要得到它呢?所以,以緣可欲、可樂之境,才會生起欲心所,故稱欲為別境。也就是說,心只有緣某種特別special或個別particular的境才會生起此法,若緣其它境便不會生起此法,這樣所生起的法,便叫做欲別境心所,簡稱欲心所。

勝解心所──勝解就是殊勝的了解或殊勝的理解。心若緣決定境時,就會生起勝解。我們看佛經、研究佛理時,就會產生一些理解;然而有很多理解都不是殊勝的非勝解,甚至有些是有問題的知解。如何才能是沒有問題的理解呢?行者之心必須去緣___________決定境,也就是確定沒有問題之境,且必須是善境、清淨境,才能發起殊勝的見解或理解。具體而言,若緣思惟、依循佛所說的究竟、確定之道理,方能生起勝解,故稱勝解為別境心所。

下面三個別境心所:念、定、慧,也都是修行人於修行時所產生的心所法。茲簡釋如下:

念心所的性質是令心明記不忘。

定心所的性質是令心專住不散。

慧心所的性質是令心能簡擇、斷疑。

3善十一法

什麼是善心所呢?成唯識論說:唯善心具,稱為善心所。也就是說,唯有心中存有善時才會生起的法,叫作善心所。若生惡心或無記心,便不會有善心所出現。善心所共有十一個: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這些法相若能理解,對修行是非常有幫助的。茲略解如下:

信──信心所的產生,可對治不信,能令心清淨。關於這一條,請參閱拙著大乘信位菩薩的修行,其中對信有十分詳盡的闡釋請參見北美開示錄第一冊,茲不贅述。

慚、」──慚是內慚於心;愧是愧對他人。這是指若做錯了事,自己內心覺得不好意思,便叫慚;若覺不好意思面對他人,所謂無顏見江東父老或覺沒臉見人,便叫做愧。慚愧心是一切修行者改過向善最根本的依據與動力。若無慚愧心,則世俗上稱為不要臉或寡廉鮮恥,也就是所謂沒有廉恥心;人若沒有廉恥心,則百惡可為,且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甚至還得意揚揚呢!例如大言不慚地講無毒不丈夫的人,便屬此輩。又,電視上常可看到一些凶犯被逮捕時,仍然昂首闊步,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便是無慚、無愧的最佳例子。無慚無愧的人,很難學佛,因為這種人不知什麼是對與錯、是與非、善與惡,更加不會想改過向善。然而學佛中人有沒有無慚無愧的呢?很令人感慨的是:有!這種人若不學佛,還少造一點業;學了佛,反造更多而更大的惡業,如犯大妄語罪,未得說得,未證說證,未悟說悟,乃至在道場中爭權奪位的人,都可說是無慚無愧之人。

無貪、無瞋、無癡──這三種善心所的生起,可對治貪、瞋、癡三種煩惱心所,然而這裡的無字,並非表示完全而且究竟消滅了,只是當人在心緣淨法時,其善心生起時,當時心中所現的善法,可用來對治當下的貪瞋癡三毒煩惱,而令之暫息,並非永遠能無貪、無瞋、無癡。譬如心知有貪煩惱生起時,便緣白骨或九想,而修不淨觀,令生起無貪的善心所來對治心中的貪煩惱,令心平復。又如心知有瞋煩惱或癡煩惱生起時,則緣六道四生受苦相,而修慈悲觀,以生起無瞋的善心所;以及緣十二有支,而修因緣觀,以生起無癡的善心所,來分別對治、降伏瞋、癡二種煩惱,令心平復、靜止。以久修如是行,煩惱心漸止息,故能得奢摩他定。

精進──精進心所是用來對治懈怠的。學佛人都知,懈怠對修行人來說,是一大煩惱,因為它可令百善俱廢,身心懶散、渾身沒勁兒。試問:我們學佛人若懈怠,提不起勁的時候,不是很苦惱的一件事嗎?當此之時,唯一的辦法,就是硬著頭皮,帶著三四分勉強,鼓起勇氣,打破業習力的操縱,去修法、作功課、念佛、持咒、坐禅、看經、誦咒等,如是一作,便不思議地,立刻有「精進」的善心所相應生起來;善心所一起,煩惱心所便立即應勢滅去,於是內心便獲得一片清淨的法喜。

輕安──於修行中,修到火候夠時,便有輕安心所生起,這輕安心所可對治身心的粗重;但這個善心所通常只有發大勇猛精進的人即所謂大修行的人,在加功用行時,特別是修禅定時,才會生起的,一般人通常是沒有這種經驗的。這個善心所生起時,通常只在定中,或在得定前後,或大悟時才會經驗到;因為一得禅定即離於欲界、而入於色界;以入色界,故其心相轉為微細,而捨去欲界粗重之心相,因此令整個身心都覺得很輕、很安適、舒暢,不復如先前在欲界時那樣身與心都是重垮垮的粗重,且有種種的不舒暢。然而這輕安心所也是暫時的,它只在定中產生,若出定,就漸漸退失了──除非你能像佛菩薩那樣永處那伽定,時時都在定中。

不放逸──放是放掉to let go;逸是逃逸。合起來也就是說:不抓住它,放手讓它跑掉,便叫放逸。譬如放牛吃草,不好好栓住,牛就會跑掉,甚至踐踏良田。修行也是一樣,這身、口、意,若不好好用個法門的繩子栓住它,便很容易跑掉,到處去出亂子,踐踏自他所營修的良田。因此修行必須依法、如法修行,才有個准,才不會放逸。又,不放逸這善心所也是用來對治放逸這煩惱心所的。因為放逸行 亦即放逸的行為本身對真修行人來講,實非是一種快樂,反而覺得是一種很粗重的苦惱。易而言之,不放逸本身,對修行人而言,就是一種快樂,然而此乃唯證方知。行捨──行捨是一種平衡穩定的狀態,亦即不高、不低,不亢、不沉。行捨主要是在禅定中用來對治掉舉與惛沈兩種煩惱心所的。一切修行人最初有三種境界最難克服:散亂,惛,掉舉。掉舉是心的高亢狀態,也就是太過於興奮excited;反之,惛就是心太低沉,也就是沉悶,懶得動;心若沉到極點,就睡著了。若修行捨,即是努力捨棄惛與掉舉二法,令心保持不高不低,不興奮,也不悶,而得到平靜、明晰,這種心理的平衡狀態,就是行捨心所作用時的行相。至於如何修行捨呢?就是,行者若覺得心掉舉太興奮、太高昂時,便要立刻修止奢摩他來調整它,令心攝於一境,便漸能降低、止息心之激昂、高舉。行者若修止太多,而產生惛沈現象時,就應立即修觀毗婆奢那,以令心高揚一些、活潑lively一些。如是幾經調整後,行者便漸能自己體會如何才是恰到好處;止觀二者若調整到完全平衡、恰到好處時,行捨心所便得生起。行捨心所一旦生起,因為捨棄了惛、掉二隨煩惱,心中便會忽覺輕松,如釋重負;心中粗重既已消釋,於是輕安心所也就隨著生起。不害──不害心所的生起,可對治害。一切眾生對其它有情所造的惡業,不外惱與害兩種;惱是小的侵犯;害則是大的侵犯。害則特指傷害其它有情的性命而言,因此通常是指殺害。所以害心所對修行人來講,是最要不得的,而且對其修行會產生很大的障難,因此必須努力修種種善法,令心生慈悲,從而生起不害心所,以對治、並滅除害心所。

 

4煩惱六法

這煩惱心所,又稱根本煩惱。什麼是煩惱呢?習禅者有一句口頭禅說:學佛要學得念念分明,或一切都要明明白白。我們若將這句話應用到學唯識也是一樣:我們應能明明白白地分別、了知煩與惱兩者是不一樣的,煩是心中有點微波動蕩,惱則是心之大動蕩或惱亂。簡言之,煩的擾動程度比較小,惱的擾動程度比較大,而惱與害常是相關聯的,大惱就成害,所以我們常把惱與害連在一起,而說成惱害。當我們說:好煩惱啊!通常只是指:外境令我好煩惱啊!而不是指:我自心內生起好多的煩惱波浪。事實上,這些煩惱都在自己心裡,而非在外。所以不應說人生好煩惱啊!而應說我自己好煩惱啊!若說人生好煩煩惱惱啊!便有如訴說別人在煩我、惱我,所以才令我好煩惱;這意味著:我是無過的,都是別人的錯,因為他們來煩我、惱我。

根本煩惱有六個:貪、瞋、癡、慢、疑、惡見。茲簡述如下:

貪、瞋、癡──這三種煩惱是所有的煩惱中最根本的,又合稱為三毒,因為它們能毒害我們的清淨本心。貪煩惱是貪愛、貪取,是對所貪愛之物采取正向的心態,欲取而擁有之;瞋煩惱多是依貪而來──若貪愛而不得時,心便生瞋,或見不喜歡的東西時,便想捨之而去,故其態度是負向的。眾生見外物為可欲時,便油然生起貪心,由貪而生愛;若見外物為不可欲,便油然而生起瞋心,復由瞋而生憎。故貪、瞋二法即是愛、憎二情。而愛、憎二情即是一切眾生生死輪回之本。

癡是無明,於佛法中並非指不會算術、理化或英文等,而是特指不明事理,亦即不明因果所依的十二因緣之理、苦集滅道的四谛理、與空、無相、無願等無為之理,以及真如、法界、本性、佛性、如來藏性等究竟之極理,這稱為愚癡或無明。眾生由於不明此等道理,故妄作眾業,而枉受輪回之苦,因此這種愚癡不明、不解道理的情況,便稱為無明;故無明亦即是愚癡的別名。眾生以自心無明、愚癡,故妄見外物為可欲,而妄起貪念;妄見外物為不可欲而妄起瞋念。故知貪瞋二毒之源系來自於愚癡、無明。簡言之,眾生以愚癡無明覆心,故妄起貪瞋二念,因而三毒心具足,故受輪轉。

慢──慢是傲慢、我慢之意。由於自以為很高明、高尚,而輕忽怠慢於人,瞧不起他人,故稱輕慢。因這種輕忽他人之心與態度,是根據我相而來,故又稱為我慢。又,因為這種人心中驕傲,故亦稱為憍慢憍與驕字同。慢共有七種:

1.慢──於劣計勝:對於真正不如自己的人,遍計執著自己樣樣比他優勝,而生傲慢。

2.過慢──於勝計等:對於勝過我的人,起虛妄計執,而認為自己與他平等──我不輸他;他也沒什麼了不起,如是之慢心,稱為過慢。

3.慢過慢──於勝計勝:對於勝過我的人,卻虛妄計著,反而認為自己勝過他,如是之慢心,稱為慢過慢。

4.我慢──恃所執我:依於所計執的我相,而令心高舉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而凌慢他人。

5.增上慢──計己多德,於增上功德法而起慢心:虛妄計執自己具有眾多功德認為自己很有修行、或修行很高、或已修了很多的功德,而起慢心。在大乘經典中,增上慢常是特指未證說證、未得說得而生傲慢之人;尤其是指聲聞乘人未證究竟涅槃,而自以為已證,而生慢心,稱為增上慢。一般而言,則增上慢是指稍微有點修行,或學一些佛法,便自以為高,目空一切,凌慢他人,這種人即是增上慢人。佛能度一切人,但增上慢人連佛都度不了──例如法華會上,五千退席即是其明證。末法時期這種人很多。

6.卑慢──又稱卑劣慢。以卑劣自誇,或計己少分劣他:自己實在很差卑劣,卻反而以自己的卑劣為傲;或者自己實在遠不如他人,卻不肯承認,而認為自己只差他一點點因此而言:他也沒什麼了不起,而生慢心。如是居卑而慢之人,稱為卑慢。這種人,末法時期,所在多有。

7.邪慢──成就惡行,恃惡而慢:做惡事、壞事,卻自以為了不起。或心有邪見,卻以那些邪見而自傲、自高,甚而不敬三寶、不禮塔廟、不誦經典,皆是邪慢之類。末法時期,凡夫、外道中,這種人特別多;乃至佛法中,不善學般若,而墮斷滅空,自以為不著相之人,亦多此輩。

所有的慢都是大煩惱,因為它是依於我、我所而有。而修行人欲斷煩惱,首在去我執、我見,我即是我執的根本,而我執即由我見而來。慢心重的人,則必然我執、我見很重,沒有慈悲心,心多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因此不但煩惱無法斷,連修行也沒什麼幫助,反而有害:因為慢心重的人,一切修行只會更增加他的慢心,而更輕慢於人,乃至目空一切。因此傲慢的人,學法無益,不堪修行不學還好,越學越糟;故應先調伏之,除其慢心,而後方能受學;否則他不但輕人,亦且輕法。而經中說,輕法慢教者,三塗中人也。因此慢心是很大的障道因緣。是故往昔法達初參六祖大師時,乃至二祖慧可大師初見達摩祖師時,六祖與初祖都是以大慈悲方便之力,除其微細慢心,令成清淨法器,方堪受無上法。您看,連祖師都要這樣調伏微細慢心,更何況你我粗重之慢心怎能不調,而能成為法器,堪受如來淨法?

5、疑──疑心所的作用是令心猶豫、不決定。因為心猶疑不能決定,所以搖擺不定。心若於法起疑,下一步就會變成不信,再由於不信,便更加起謗;這是從消極方面來看疑心所的作用。再從積極方面而言,於法若起疑心,便不能信受、決定;不能信受,便無法起修。因此疑這一心所法在修行人來說,真是一大煩惱,也是修道上的一大障礙。因此,佛在經中都教我們要除疑,要永斷疑網。而修行人參訪善知識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多是為了決疑。故楞嚴經中說十方菩薩」同來佛所咨決心疑。菩薩尚且要求佛決疑,何況我們凡夫之人。

心為何會有疑煩惱呢?若於心未通,於法未達時,多少都會有疑心所起,故修行須到塵沙惑盡時,方得永斷疑網,菩提心才得達於堅定、清明,不動不搖。

6、惡見」──所謂惡見就是指邪見,因為一切邪見都會令眾生造惡,卻將其行為合理化,故邪見是諸惡法中最惡的,因此於修行中,必須首先斷除之。邪見大略分為兩種:斷見,常見。

斷見──就是斷滅之見,以執世間並無因果,而計執因果斷滅,故稱斷見。詳言之即:斷見者計執世人今生一切善惡之因,皆於其死後斷滅,不會有果報,也就是世俗所謂的一了百了;這就成了不信三世因果之人。由此斷滅惡見,令眾生更墮於無明愚癡,更加堂而皇之地妄造惡業,以多造惡而心不慚、不悔之故,死後所受果報,無量無邊。因此一切惡見中,以斷滅見為最巨。斷見又稱為無見,以執無因果或撥無因果故。撥,撥弄,挑撥令起、發揚、提倡之意。

常見──即是執一切法皆常住而不變、不動。由此邪見故,而說修行無用。因為既然一切都永遠不會改變,若今世為人,來世還是作人;今生為狗,來世還是狗;今生貧賤或富貴,來世還是一樣貧賤或富貴,都不會有任何改變,注定永遠如是,因此修行變成毫無益處,因為凡事皆已注定、且恆常如是、永無改變。故知常見之害人匪淺,以其令眾生不能發心修行,不能增長善根、福德,反而令人怠惰、因循,隨順業習,自暴自棄、愈趨愈下,而不得解脫;故此惡見實亦是謀害眾生之善根慧命之最大者。

由此斷、常二見,更衍生了非斷非常、亦斷亦常二句,而此二句與斷、常即合稱為四句也就是四種惡見;復次,更由此四句而演變成六十二見,乃至一百零八見。然而種種惡見,皆是以斷常二見為核心、為根本。簡言之,這些惡見都是破壞眾生修行、障人菩提正智的禍首。故應疾速了知,疾速拔除。

以上講六根本煩惱。接著講二十隨煩惱。

5隨煩惱二十法

什麼是隨煩惱呢?隨是跟隨、隨從或並起的意思。當根本煩惱一生起時,常有一些其它煩惱隨之而生起,故稱這些隨之而起的煩惱為隨煩惱。又,隨煩惱亦稱為枝末煩惱,因為是從六大根本煩惱所生出的,故稱為枝末。何以稱其為煩惱?因為它會遮蓋本心本性,攪亂心智之清明,有如烏雲遮日一般,令心暗鈍無光,這就是煩惱的作用。只有去除這些煩惱之烏雲,本心本性的智慧光明才能如皓月當空般顯現出來。二十種隨煩惱是:忿、恨、覆、惱、嫉、悭、诳、谄、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我現在先依據它們與根本煩惱的關系,而條列於下:

(a)忿、恨、惱、害──這四個隨煩惱是由根本煩惱中的瞋煩惱而生;亦即是瞋煩惱的隨惑。

(b)嫉、悭──此二隨煩惱為由貪煩惱而起;是為貪煩惱之隨惑。

(c)覆、谄、诳、憍、無慚、無愧──此六隨煩惱是從癡與慢煩惱而生,故是癡與慢之隨惑。

(d)惛沈、掉舉、懈怠、放逸、失念、散亂──此六隨惑為由癡煩惱而起,是為癡之隨惑。。

(e)不信──此隨惑是由疑煩惱而生,是為疑之隨惑。

(f)不正知──此隨惑為由惡見根本煩惱而生,是為惡見之隨惑。

茲再將(a)項部分簡釋如下:

忿、恨、惱、害這四法都是根本煩惱中的瞋煩惱之隨煩惱,亦即,這四法皆是伴隨著瞋煩惱而生的即,以瞋為根本所生之枝末煩惱。

忿──忿是大怒,乃至破口大罵,稱為忿。這在修行人的行為中,是最要不得的,因為這種煩惱很粗,而且在行為上是一種失態,會令人瞧不起修行人,乃至懷疑、毀謗佛法及佛法行人,因此學佛人第一最忌起此忿煩惱,而令自心大動,隨而破壞威儀、破壞佛弟子形象,乃至即使是剎那頃的忿怒,亦足以燒毀一切內外功德,化為烏有,令自他退失信心、退沒道心。是故為佛弟子應善攝自心及身口。既身為佛弟子,在行為上最重要的即是:莫失態、莫失風度──當知,世間人尚且要有風度,更何況是學佛修道之人,而可沒有高潔的風度?

附及,講風度,對修行人來講,已經是很起碼的要求及自我要求了!──然而,當今末法之世,魔強法弱,佛弟子皆福德短淺,易為魔所動、所壞,故舉心動念皆極易犯下大錯,自壞壞他,而不自知。有心人,戒之慎之。

恨──恨是將瞋心埋藏在心裡,不露出來,故恨即是暗瞋於人。恨與忿正好相反:忿是打熱戰,恨是打冷戰,懷恨於心,久久不釋。

惱──跟忿或恨來對比,惱是屬於較小的瞋相或心動之相,此惱心所令人心中感覺中度的動蕩。

害──害比惱要更嚴重一些。惱只是令人惱怒、不安,而害則是更進一步要加害到他的身體或性命,其嚴格的意義即是殺害。所以在瞋煩惱所衍生的隨煩惱中,害是最強、最要不得的,因為害即是促發殺業之正因。

又,忿、恨與惱、害相比較,忿、恨大多是對他人的言行所起的一種反應,亦即多半是被動的表現;而惱、害則是主動地以言行去侵犯他人。所以惱害他人,比對他人起忿恨心是更要不得的。菩薩修行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不惱他人,或不惱害眾生,這雖然已經很難、很不容易了,但要知這只是修行慈心的消極方面而已。菩薩修行慈心,則更要積極地作到慈心普覆,要愛一切眾生猶如一子大般涅槃經,菩薩由於在因位中即如是發起慈心,因此在果位中才可能度一切眾生苦難,救護一切眾生。如果連不惱他人、或不惱害眾生都作不到的話,還說什麼度眾生呢?因此菩薩修行,首在修行慈忍,斷一切殺害之業,因為唯有斷殺業才能真正作到不害眾生。然而不害有兩個意義:

不害眾生的身命

不害眾生的慧命

菩薩不但不害眾生的身命,而且還要不害眾生的法身慧命。如何才能不害眾生的慧命?首先須不誤導他人,須與人以正知見;其次即不妨礙他人修行,不阻人修行,不惱亂人修行,這樣他的慧命的生長才不會受到侵害。又,眾生以愚癡無明故,常惱害他人而不自知。例如有某甲因為某乙說了一句什麼話,而暴跳如雷;某乙卻深深不以為然,抗言道:我那樣說,也沒什麼,你就氣得那個樣子了!如此就犯了幾個過錯:

惱人而不自知

惱人而不自省

惱人而不悔

惱人而不認過

再者,不管你是有意的,或是無意的,惱害他人即是過錯。若有意惱人,則是惡心;若是無意而惱人,則可能由於以下兩個原因:無明愚癡,心中雖實無意傷人,但由於業習力的驅使,而不由自主造如是業。

6不定四法

什麼是不定心所呢?所謂不定是指這些心所法其性不定。一切有為法有三種性:善性、惡性、無記性。前面所說的善心所是屬於善性的即決定是善法;煩惱與隨煩惱是屬於惡性的即決定是惡法;然而悔、睡、尋、伺這四個心所,則不一定是善,亦不一定是惡的,也不一定是無記的,全要看它們作用時的情形而定,故稱此四法為不定心所。

悔心所──悔心所可以是善的,可以是惡的,也可以是無記的,其性沒有一定。如造惡之後生起悔心,這是好的悔;反之,造善而反悔則是壞的悔。譬如你捐了美金一百元給慈善機構,過了幾天便懊悔起來:

為什麼要捐那麼多呢!其實捐二十塊錢就夠了。像這樣行善而悔,就是不好的悔。還有一種悔是無記的,因為不能稱它是善,也不能稱它為惡,它是中性的neutral,也可說是愚癡的,這就是糊裡胡塗地懊悔,但它也不會起什麼積極或消極的作用,故稱為無記悔。

睡心所──睡也是一樣,其性可善、可惡、可無記。累的時候稍事閉目養神休息一下,以恢復精神體力再工作,這樣的睡眠就是善的。一天到晚睡得太多oversleep就是惡的,譬如每天鬧鐘都是訂在六點起床,最後總是七點才起床,這種貪睡就是惡的。

尋心所──什麼叫做「尋」呢?尋是尋求之意,也就是心往外尋求;因為往外馳逐是心的大動之相,唯識學中稱之為尋。

伺心所──什麼是伺呢?伺就是窺伺,也就是等待、伺察之意。尋求是往外去,心向外馳動,故是心的粗動之相。伺是心的細動之相,此時心雖然不再往外奔馳,但它還是在那兒守候著、等待著,有所期盼,好像在期待什麼事情發生something to happen似的,這就是伺。譬如念佛、持咒或打坐時,心尚未全靜下來,還有一些波動,那便是伺心所的作用所致。又,入初禅時,又稱有尋有伺地;二禅稱為無尋唯伺地,三禅稱為無尋無伺地。

三、第三位──色法

色法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與色、聲、香、味、觸「五塵」,再加上「法處所攝色」,共十一種。五根、五塵這十種色法比較顯而易知,故此處不再多事闡發。「法處所攝色」為「意根」︵或意處︶所緣之色,又稱為「法塵」。法塵共有五種:

一、極略色──有質礙的極微。

二、極迥色──沒有質礙的極微,如明、暗等。

三、受所引色──亦即無表色。我們在受戒時所得的戒體就是一種無表色,無表色是無對沒有質礙的,它雖然是無對且不可見,但卻是一種色法,且具有防非止過之功能。

四、定自在所生色──譬如在禅定中,由於修淨土觀行成就,而見到之淨土境界,即為「定自在所生色。因為外在並沒有塵與之相對,完全是自己意識心識中生起的,故屬於法處所攝色法塵之一。

五、遍計所起色──譬如空華、龜毛、兔角等,現前並沒有實象,但是由於自心妄想,就會生出這些景象或意念來,這是由於心中遍計一切法所生起之色,故亦屬於法處所攝色」的一種。

由於以上最後三項三、四、五是有關持戒、修定、及妄想,因此令我們了解到:行者若對於法塵法處所攝色有深入的理解,於修行佛道有甚大之幫助。

四、第四位──心不相應行法

先說什麼叫相應行法?相應是指這些法與心王同時起、依同根、緣同境,這叫相應行。反之,不相應行法便是指不會跟心王同時起來的那些法。簡單一句話就是說:這些法不會correspond to應你的心識,也就是說,它們不為你的意識所節制uncontrollable。前面所說的心所有法,我們經過修行都可以稍微加以改變或節制之,但是這些不相應行法都不能如是。例如:生、老、住、死,你再怎麼修行也都沒辦法隨意改變它們,除非你已經證了聖果,才能有限度地改變自己生、死的時間或方式。這種心不相應行法共有二十四種: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關於這些法相的意義,一來由於意義很深,二來由於時間所限,在此不逐項闡釋,敬請參閱拙著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P.97~ P.121。

五、第五位──無為法

問:什麼叫做為呢?

答:為就是作為、造作的意思。

問:什麼是造作呢?

答:生死、來去、生滅都叫做造作;前面所講的四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皆屬於造作之法,因此都是有為法,只有這第五位的法,非屬造作,故獨稱為無為法。無為法就是:當修行達到究竟時,便能親見真理的實相,毫無生滅、苦難、生死輪轉的造作,達到所謂湛然常寂之境,佛稱這種境界為無為。無為法共有六種:

一、虛空無為──因虛空無有造作,無有生滅,故虛空之性是一種無為。這是用來比喻真性無有造作猶如虛空,這是器世間法無情界中的無為之相。以下是有情世間的無為之相。

二、擇滅無為──以智慧簡擇煩惱而滅之,令不再生起,所達到的無為之境,稱為擇滅無為。換言之,即是以佛慧斷煩惱後,所證到的無為之境。這是三乘聖人所證之無為。

三、非擇滅無為──這種無為是不由智慧簡擇而得,而是由於阙緣緣不具足而不生;然此緣阙可以是自然如是,也可以是由於修行之道力,而令某法生起之緣不得具足,因而造成緣阙。以其並非直接簡擇善法而去滅除惡法所達到的無為,故稱此為非擇滅無為。換言之,即應用佛法中因緣和合而生法的道理,有意地去壓制、避免,或順應情勢,令它自然而然地眾緣不能具足,因而造成緣阙,如此所導致的無為,稱為非擇滅無為。例如修阿蘭若行,或遠離行,不近煩惱緣,而令煩惱不生起,即是屬於非擇滅之行。

四、不動無為──這是第四禅所證之境界,因為第四禅是捨念清淨地,不為喜樂之所動,故稱不動無為,此是凡夫的無為之境,並非究竟。

五、想受滅無為──這也就是第九次第定亦稱滅盡定所證之無為;這是二乘所證的無為,亦非是最究竟之無為。

六、真如無為──是諸佛及大菩薩依於真如所證的究竟之無為境界,故為究竟之無為。

 

 

上一篇:溫金玉教授:能海法師戒律思想研究
下一篇:溫金玉教授:中國律學源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