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信仰五大特色
中國佛教信仰體現出鮮明的本土化特色,構成為民眾最直接參與和對話的信仰活動。其特點表現為:
1.多樣性:在中國佛教信仰中,沒有嚴格的一神崇拜,在民間更多表現出“逢廟就燒香,見像就叩頭”的多樣性選擇。在信仰譜系上儒釋道以及三教九流都可成為信仰崇拜的對象。
2.現世性:從明清兩朝起,信徒通過對觀音的信仰、念佛會、放生會、受戒會、齋僧會等實踐活動,使佛教深深滲透至百姓生活之中,滿足了民眾“有求必應”的現世需求與當下關懷,佛教與道教以及民間信仰相協調,同民眾生活密切聯系起來。
3.功利性:在中國佛教信仰圈內流傳著“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臨時抱佛腳”的說法,這形象地表達了民眾信仰的功利性心態。所以在中國古代社會,多行善事、積功累德成為各階層人士普遍存在的自覺行為,民眾積極投身於諸如造窟、造像、浴佛、行像、造塔、建寺、供僧、設齋、燃燈、布施等種種佛教功德活動之中。這種功德回向的願望推而廣之,大至四海升平、干戈永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小至延年益壽、人丁興旺、安居樂業、學業有成等,這種信仰涉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和生活各方面。
4.道德化:在中國民眾那裡,相信只要遵守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原則,精進修持,廣行善事,積累功德,就可獲得福報。加之佛教三世因果輪回的宣揚,將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深感善惡無報的現實焦慮不安,轉化為前生後世終有果報的理想承諾,極大地滿足了他們渴望超越現實,把握未來,溝通今生與來世的精神訴求。
5.善巧性。中國佛教信仰中常常體現出大乘菩薩不拘小節、濟世度人的精神,如觀音菩薩化作馬郎婦,“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循循善誘,以及為中國百姓家喻戶曉的濟公活佛的故事,這種巧妙的行為被稱為“善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