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六祖以後的禅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六祖以後的禅宗

蔡惠明

慧能大師是中國禅宗的實際開創者。他圓寂時,禅宗的傳播,還只限於南方,因而被稱為“南宗”;北方則一直處於神秀的“北宗”影向之下。當時普寂,神會分別奉神秀、慧能為禅宗六祖,爭執不休。直到開元十八年(七三O年),神會才越過大庾嶺北上,來到東都洛陽,開始對五耝弘忍秘傳衣缽一事大肆宣揚。此後,他又去滑台(今河南滑縣東)的大雲寺,與當時很有聲名的北宗代表,山東崇遠禅師公開進行關於南北宗間是非邪正的辯論,指出北宗並非禅宗正統,而是“傳承是傍、法門是漸”。天窦初(七四二年),神會再回洛陽,大播頓門,影響極大。一時普寂之教衰歇,南宗大興。由於神會駐钖在洛陽荷澤寺,所以後人稱他為“荷澤大帥”。

胡適很為推崇神會,他和日本學者鈴木大拙先後輯印過“神會和尚遺集”及“神會和尚語錄”,收集了由獨孤沛在滑台辯論會上記下的“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教煌卷子中保存的“南陽和尚頓教解脫禅門直了性壇語”殘卷以及一向流行的“顯宗論”(教煌卷予中題為“頓悟無生般若頌”)。“神會和尚遺集”是胡適禅宗史研究的力作。在“遺集”自序和卷首“荷澤大師神會傳”中,他反覆說:““壇經”是神會的傑作”,“主要部份是神會所作”,“如果不是神會作的,便是神會的弟子采取他的語錄的材料作成的。”胡適甚至認為“壇經”的思想亦即是神會的思想,後世凡言禅,“其實皆本於荷澤”,““壇經”存在一日,便是神會的思想勢力存在一日”。他一再強調“神會是南宗第七祖,是南宗北伐的總司令,是新禅學的建立者,是“壇經”的作者。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第二人此得上他的功勳之大,影響之深。”這樣,胡適獨創了一種奇特的觀點:否定了“壇經”是法海集記的慧能的語錄,否定了慧能創立新禅學的這段禅宗史。此後,他又在“壇經考之二”、“楞伽宗考”及在北平師范大學講“中國禅學的發展”時力申此說,聲稱慧能期禅宗史是出於神會的“捏造”。胡適這一在禅宗研究方法的失誤,以及“壇經是神會所作”的荒誕結論在一九六九年曾引起一場爭論,爭論的文章大多收入大乘文化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十月出版的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之二八祖壇經研究集”。這場爭論,還延及日本,在當代佛學史和哲學史上,都很有意義,也很有價值。

印順老法師嚴正地駁斥了胡適的謬論,他寫道:

“胡適說:‘南宗的急先鋒,北宗的毀滅者,新禅學的建立者,“壇經”的作者——這是我們的神會。’這種革命時期的宣傳標語,與實際距離太遠。而‘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第二個人有這樣偉大的功勳、永久的影響,”更是吹得離了譜。我想,假定神會讀到他的文章,也會表現得哭笑不得的!”

其實,神會最初是宗“金剛經”的,在宣傳秘授衣缽、大播頓門俊才大力推行“壇經”。他雖在南宗北伐中建有特殊的功勳,但後來他的門徒並末把他的禅宗思想發揚光大,倒是由華嚴宗的宗密繼承和發揮。在“禅門師資承襲圖”中,荷澤宗單線不傳,起大作用的卻是南岳懷讓和青原行思。

在“壇經”付囑品中記載的慧能的十大弟子是: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並沒有懷讓和行思,這可能是因為:一、當六祖給他十大弟子講“三十六對”時,懷讓和行思還沒有來到曹溪;二、當時他們兩人已經離開曹溪。雖然懷讓、行思不在“十大弟子”之列,可是在禅宗的發展史上,他們兩人的影響卻是很大的。正是在他們兩人的系統下,才形成禅宗世系的“五家”。近代史學家湯用彤所作“禅門師資承襲圖”是這樣的:

懷讓(六七七——七四四),金州安康(今屬陝西人)。俗姓杜。天授二年(六九一年)於荊州玉泉寺依弘景(即恆景)出家。宋“高僧傳”卷九、“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三等都有他的“傳”。“傳法正宗記”卷七稱他“事大鑒歷十五載。尋往南嶺,居般若精捨,四方學者歸之。”唐玄宗先天二年(七一三年),他住南岳觀音台,宣揚六祖頓門,開南岳一系,世稱“南岳懷讓”。

行思(?——七四O),吉州廬陵人(今江西吉安縣),俗姓劉。“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五等都有他的“傳”。宋二南僧博”末單獨立傳,而是附在卷九“義福傳”的俊面,簡單地作了敘述。他出家後曾到曹溪依止六耝,列為上首,盡傳其禅法。“傅法正宗記”卷九說他“俊居青原山(今江西吉安縣境)之靜居寺,最為學者所歸。”從此便開青原一系,被稱為“青原行思”。

關於禅宗的派別,被奉為華嚴宗五祖宗密樸他的“禅源”“諸诠集都序”卷一上裡,曾作過這樣的劃分:

“今集所述,殆幾百家;宗義別者,猶將十室,謂:江西、荷澤、北秀、南先、牛頭、石頭、保唐、宜釋及稠那、天台等。”他還指出這十家:

“立宗傳法,互相乖阻。有以空為本;有以知為源;有雲寂默方真;有雲行坐皆是;有雲見今朝暮分別為作,一切皆妄;有雲分別為作,一叨皆真;有萬法悉存;有兼佛亦泯;有放任其志;有拘束其心;有以經律為所恢;有以經律為障道。非唯泛語,而乃確言。確弘其宗,確毀余類。……”

法無重法,重在契機。對立與統一,辯證地運用。宗密又把這十家歸納為三宗:

一、“息妄修心宗”。南先、北秀、保唐、宣釋等門下,都屬這一宗。

二、“泯絕無寄宗”。“泯絕”一切空有、凡聖等,使“心無所寄”。石頭、牛頭等都屬此宗。但荷澤、江西,天台等門下,“亦說此理,然非所宗”。

三,“真顯心性宗”。宗密沒有說明這三爾包括那幾家。他並提出與以上二二宗”相應,尚有二二教”,就是“密意依性說相教”、“密意破相顯性教”和“顯示真心即性教”。在“圓覺經疏”卷三下中,他又把六祖以後的禅宗,大體分為“七家”。即:

(一)北宗禅。是指神秀所傳的“北宗”一系。

(二)智倪禅。是指“南先”一系。

(三)老安禅。指慧安一系。

(四)南岳禅。即懷讓系。

(五)牛頭禅。指法融一系。

(六)南山念佛禅。

(七)神會荷澤禅。

這並不足為依據。真正成為禅宗派別的,實際上還是兩系、五家、七宗。兩系、五家就是南岳懷讓,經馬祖道一、百丈懷海轉分為黃檗希運、臨濟義玄,形成臨濟宗;沩山靈佑、仰山慧寂一支形成為山宗。

在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支,經藥山惟俨、雲巖昙晟、澗山良價、曹山本寂而形成曹洞宗;另天皇道悟、龍潭崇信、德山宣鑒、雪峰義存又有兩分支:玄沙師備、羅漠桂琛、清涼文益形成法眼宗;雲門文偃傳為雲門宗。

這五宗傳至南宋,僅留下臨濟與曹洞二宗。而臨濟傳至楚圓門下,又分為楊歧方會的楊歧派和黃龍慧南的黃龍派。合稱七宗。

各宗的禅風,大致介紹如下:

(一)為仰宗以師徒唱和為特點。仰山門下,又分西塔和南塔兩派,到宋代衰落。

(二)臨濟宗的禅風痛快峻烈,以“棒喝”著稱。十二、十三世紀間,日僧榮西、辨圓等相繼傳入日本,今仍流行。

(三)曹洞宗的禅風以間互細密著稱,南宋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年),由日僧道元傅入日本。

(四)雲門宗的禅風鋒辯險絕著稱。在北宋與臨濟宗並盛“至南宋時已衰落不傳。

(五)法眼宗的禅風兼有雲門、曹洞兩家之長,到末代中葉衰微,其法系傳入高麗。

(六)黃龍派的禅風以嚴厲痛快著稱。末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年),日僧榮西到我國天台山萬年寺從虛庵懷敞受法,並傅入日本。

(七)楊歧派的禅風師承臨濟。宋慶元五年(一一九九年),日僧俊仍到中國杭州徑山從元聰受法,後辨圓從無准師范剛法,回國後為:《幅寺開山,楊歧派由此束傳。

六祖的南派禅宗,在唐代盛極一時,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末元以俊,禅宗僅賴臨濟兩宗維持門庭,各種“語錄”、“燈錄”流行,禅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甚至發展到呵佛罵祖,被一些玩世不恭的禅者贻誤。但禅宗的出現,不僅對於以後的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於以後的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同樣產生巨大的促進。如北宋的張載、工安石受禅宗的泛神論影響,最後形成他們的唯物主義哲學體系。程颢、程願、陸九淵、朱熹等接受禅宗思想,形成宋明理學。清末譚嗣同則成為改良主義激進派。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一特有的佛教哲學思想,作更深入、更系統的研究探索,讓六祖的禅宗思想繼續發揚光大!

摘自《內明》191期

 

上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下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