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中興天台的知禮大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興天台的知禮大師

蔡惠明

知禮(九六O——一O二八)大師字約言,俗姓金,浙江四明(今鄞縣人)。他是北宋的義學高佾,受宋真宗賜號“法智大師”,天台宗中人尊為“四明尊者”。七歲依太平興國寺洪選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探究律部要義。二十歲從天台螺溪傳教院義通學天台教觀,三年後郎代師開講說法。趙株“宋故明州延慶寺法智大師行述碑”記載他:“凡三主法會,唯事講、忏,四十余年,脅不至席,當時之人,從而化者以干計,受其教而唱道於時者,三十余席。”可見其影響的深遠。景德元年(一OO四)起,曾先後撰有“十不二門要鈔”、“別離隨緣二十問”等,奧慶昭弟子繼齊、元穎、子玄等往復進行辯論。他又就智者大師“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的“觀心釋”真偽問題,先與晤恩及其弟子源清、洪敏等論诤,作“釋難扶宗記”;後又與慶昭、智圓等反覆論難五次,歷時七年,撰有“問難書”、“诰難害”、“問疑書”、“復問書”等。景德三年,又總括前後十番問答釋難,集為“十義書”兩卷,並作“觀心二百問”,遣弟子本如攜經錢塘面請慶昭作答。經智圓要求錢塘太守調停,爭論寧告平息。天台宗有山家、山外之分,就是起於知禮時代。知禮一派自認為是天台一宗的正統,以山家自稱;而把和他們見解不同的洪敏、源清、天昭、智圓稱為山外。但由於辨理論難,促使天台宗的中興。大中祥苻六年(一O一三),他創設念佛施戒會,結合儈俗男女一萬人,同修持名,發菩提心,求生淨土。後又著「觀經融心解’、“修忏要旨”,“觀音別行玄義記”、“觀無量壽經疏宗鈔”等。據記載,他晚年會結伴十僧共修“法華忏”,以三年為期,期滿集體自焚。後經楊億、李遵勖以及同學遵式等再三勸阻,宋真宗特下诏令他“住世”,始唯“忏”不“焚”。仁宗天聖六年(一O二八)圓寂,天台宗人尊為第十七祖,法嗣弟子有廣智尚賢,神照本如、南屏梵臻等三十余人。胡昉“明州延慶寺傳天台教觀故法智大師塔銘並序”稱贊他:“古師所未谕,今學所未詳者,師必炳然而記釋之;往哲所難履,來裔所難繼者,師必確然而進趨之。”表明大師是天台宗的“繼往開來者”。志磐則在“佛砠統記”中寫道:

“四明法智,以上聖之才,當中興之運,東征西伐,再清教海,功業之盛,可得而思?自荊溪而來,九世、二百年矣。備象體而集大成,辟異端而隆正統者,唯法智一師耳。是宜陪位列祖,稱為中興。”評價很高,也符史實。“四明法智尊者實錄”則稱大師“自三十二出世住持,三十八年中共講‘法華玄義”七遍,‘文句’八遍,‘止觀’八遍,‘涅槃疏’一遍,‘淨名疏”二遍,“光明玄義”十遍,‘觀音別行玄記’七遍,‘觀經疏’七遍·‘金剛錍’、“止觀義例”、“十不二門”、‘始終心要’等不復計數。共修“法華忏”長期三年,十僧修‘大悲忏’三年。”可見大師十講”、“忏”的頻繁,在歷代高佾中也屬罕見。“實錄”還記載他“燃三指以供佛。造院宇一所,大小三百間,造彌陀、觀音、勢至、普賢、天台祖師像二十軀。印寫教乘滿一萬卷。”這裡所述的一所寺院,就是寧波延慶寺,惜迄今被占用,未能落實政策歸還修復。

在大師“與禅僧清泰的問答”中,有這樣的記載:

“一問:無明與法性,為有前後?為無前後?若雲有前後者,何雲法性無初,無明亦無有始。又雲無明即是佛性耶?若言無前後者,何故佛果位中,斷盡無明,方成佛果?既雲斷盡,應斷佛性耶?”

問題提得很有勢頭,大師答得也不含糊:

“答:若論本具,平等一性,則非真非妄,而不說有無明、法性,亦不論有始終;但眾生自無始忽然不覺,迷理而生無明,無明有熏真之用,法性有隨妄之能,真妄和合,名為緣起。故‘金錍’曰:‘無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濕之波,在濕讵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雖則有清有濁,而一體無殊也。’所謂清濁波者,真妄兩用也;清濁濕性者,一體無殊也。無明、法性體一,故起無前後。故‘起信論”雲:‘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是也。若覺悟時,違妄即真,了無明郎是法性。約修門說,義當斷妄,妄體本真,妄何所斷?故曰無明亦無有終。”

清泰對這一答覆並不滿意,接著又問:

“奉第一答雲:‘忽然’不覺,迷瓊而生無明。只如‘不覺’,依何而生?以何為體?何因緣故,‘忽然乙生耶?’大師答道:

“甚深藏性之源,非真非妄,此性隨緣,而真而妄。故‘佛性論”雲:‘單真不生,獨妄難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是故教門所示真有隨緣、不變之義,妄有體空、成事之能。良以靈源無住,隨妄而生,強覺既迷,忽然而起。然此起妄之言,復應了知其意。若言家生本覺圓明之性,此郎指家生無始無明而為法性,以無明、法性體一故。若言忽然不覺而生無明,此即約修以說,對性論起,從本覺體而有不覺也。不如是,則不能顯進修之人是復本、還源之道矣。以此意故,凡諸經論,多雲從真以起妄也。其實一切家生自無始來,唯有迷妄不覺而已。故‘起信論’曰:‘一切家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是也。’子問‘不覺’依何而生?若曉上憊,則不必如此問也。盡家生之妄,自無始即有之也。”

清泰接著又問:“夫言無情說法者,為是名本清淨法性為無情說法?為是指草木瓦礫為無情說法?若本清淨法性,為無情說法者,此性橫遍豎窮,生佛平等,不應有說法也;縱有言說,誰為聽受?若指草木瓦礫為無情說法者,教相如何分別耶?”

大師答道:“無情說法之言,其來尚矣。的論其要,難得其旨。汝問以清淨法性、草木瓦礫立二法也。當知法性之外,無別瓦木;瓦木之外,無別法性,二非二也。故‘華嚴’曰:‘法性逼一切處,一切山河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此道若論有相,充塞太虛,包含法界;若論無相,一法不留,見聞不住,卷舒自在,體露堂堂。昔南陽忠國師答學者,以牆壁瓦礫為古佛心,不異此旨。若論說法,熾然常說,古今無問。‘華嚴’之中,塵說、剎說、佛說、家生說,三世一切說。若論聽受,十方齊說,十方齊聞;三世俱宣,三世俱聽。”這裹大師對湛然上人的“無情有性”論觀點有繼承與發揮,表明他是“真如緣起”論者,弘傳天合宗思想。

大師還發揮智者、湛然兩耝的宗義,認為只講“別離隨緣”(真如隨緣)不行,只有“理具隨緣”,才是真正圓極。其目的在於扞衛台宗學說,貶低華嚴宗性起說的價值。他依“金光明經玄義”廣本,講十法“觀心”,主張觀心法門“妄心觀”,發揮妄郎真、妄外無真等思想,經過他的弟子們進一步探討,對後世很有影響。他在“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中提出:真如緣起的涵義,別、圓二教所說不同。別教所說的真如,超然在差別的事相之外,就是和事相隔別的理體,所以稱為“別理”,或稱“但理”,“一理”。圓教則認為真如理中本來就具有差別的事相,事理相即熔融。其隨緣而作一切諸法,乃是畢體隨緣,舉體不變,即不變而隨緣,也即隨緣而不變;所以稱為“理具隨緣”。在“指要鈔”中大師寫道:“他宗明一理隨緣作差別法,差別是無明之相,諄一是真如之相,隨緣時則有差別,不隨緣時則無差別;故知一性與無明和合方有差別,正是合義,非體不二,以除無明無差別故。應知不談理具,單說真如隨緣,仍是離義。故知他宗極圓,只雲性起,不雲性具,深可思量。”

智者大師的“金光明經玄義”有廣、略二本並行於世。義通曾講過廣本,並著有“金光明玄義贊釋”及“金光明文句備急鈔”(此兩書均佚)。但同時代的慈光晤恩作“金光明玄義發揮記”,專解暑本,說“玄義”已經在教義釋一段用十種三法說廣示法性圓妙之理,不須更作觀心釋;廣本有此,是後人所擅添;並依略本唱真心觀。他的弟子奉先源清、靈光、洪敏共構難詞,非議廣本的觀心釋,輔成師義。知禮大師應同門善信之請,撰“釋難扶宗記”,闡明廣本觀心的義理,唱妄心觀。認為晤恩廢除觀心,是有教而無觀。源清的弟子梵天慶昭、孤山智圓又合作“辨訛”,以破“釋難”。大師進行诘問,慶昭等則作答辯。最後,智圓又於天禧二年(一O一八)作“金光明經玄義表”一卷,非議廣本的觀心釋。大師在智圓示寂的次年(一O二三)著「光明玄義拾遺記”,針鋒相對,加以破斥。另外,和這些論诤相關聯的,還有色具心具、三千有相無相、理毒性惡等辨難,大師在“觀經疏妙宗鈔”卷一中作色心雙具說,主張色法也和心法一樣,圓具十界三千諸法。慶昭的弟子永福鹹潤作“指瑕”,固執獨頭的色法,不具三干等義。仁岳作“抉膜”述心色不二義破他;然而仁岳也不同慧知禮的約心觀佛說,先後撰“十谏書”等提出論議,一直到大師示寂後為他的再傳弟子妙悟希最所破。至此,知禮大師的學說大為流行。

宗曉在“四明尊者教行錄序”中寫道:

“實雲(指義通大師駐钖的寶雲寺)法席大開,得二神足而起家,一曰法智師(諱知禮),一曰慈雲師(諱遵式)。法智主延慶道場,中興此教,時稱四明尊者。慈雲建靈山法席,峙立解行,世號天竺忏主。”遵式字知白,俗姓葉,與知禮大師並稱為義通高足,當另文作介紹。

知禮大師的主要著述有:“光明玄義拾遺記:八卷、“光明文句記”十二卷、“觀經疏妙宗鈔”三卷、“觀音別行玄記”四卷、“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觀音經義疏記”四卷、“金光明三昧義”一卷、“大悲忏儀”一卷、“修忏要旨”一卷、“四明尊者教行錄”七卷等。宗曉在“教行錄序”中說大師“所撰記、鈔,三十余萬言。”實際上當不止這些。為了同“山外派”進行論戰,他過著有“扶宗記”二卷、“十義書”二卷、“解謗書”三卷,他的再傳弟子繼忠還為他編集“觀心二百問”一卷,堪稱著作等身,一代宗師。

摘自《內明》199期

 

上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焉
下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