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中國禅宗的特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禅宗的特點

蔡惠明

禅宗在唐以後,曾是中國佛教的主流。它之所以能長期流行,持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它是最中國化的一個佛教宗派。

六祖以後的中國禅宗提倡「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闡明人們成佛達到超越的涅槃境界完全在自己內在本性的作用。例如坐禅原是佛教一切宗派奉行的修持方法,但到慧能時就起了很大的變化。他在八壇經v中說:「惟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揭示解脫成佛只能靠發現自己的本性,發揮內在的本心的作用。禅師們都依教奉行,反映這一風格。長慶慧稜二十多年坐禅坐破七個蒲團,仍然沒有能見性。有一天偶然卷起窗簾,才忽然大悟,便作頌道:

「也大差,也大差,卷起簾來見天下,有人間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頭打。」表明他長期枯坐,竟無所得,但偶然卷簾方見三千大干世界原來如此,從而識心見性,解去坐禅的束縛,靠自己豁然貫通,證悟覺道。他頌中「卷起簾來見天下」是悟道關鍵。因照六祖的開示,悟道成佛不要去故意作著,要在平常生活中自然見道,就像「雲在青天水在瓶」那樣,自自然然,平平常常。禅師無門曾作頌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禅宗這一境界正是一種順乎自然的境界,自在無礙,便能,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如果執著坐禅,但向外求,那就為自己作纏縛,設置障礙,怎能解脫?臨濟義玄說:「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一有僧問慧海:「和尚修道還用功否?」慧海答道:「饑來吃飯,困來即眠。」又問:「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慧海說:「不同。」再問:「如何不同?」慧海答:「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般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平常人吃飯,挑肥揀瘦;睡眠時卻胡思亂想,自是有所取捨、執著、不得解脫,真正通達禅理的人應「要眠即眠,要坐即坐」,下熱即取涼、寒即取火。」要成佛達到涅槃境界,不是靠那些外在的修行,而是像慧稜那樣在平常生活中忽然頓悟,即「心有靈犀一點通。一

有僧問馬祖:「如何修道?」馬祖說:「道不能修,如言修得,修成還壞。」可見修道不能在平常生活之外去刻意追求。又有僧間趙州從捻:「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從詭道:「吃飯也未?」僧答:「吃粥了也。」從捻告他:「洗鉢去。」僧因此大悟。吃過飯當然是洗鉢,這是平平常常的,並非神機妙算,只在體機契悟。唯有如此,才能使禅與生活打成一片,做到坐也禅,臥也禅,靜也襻,動也禅,吃飯拉屎,莫非妙道。禅定既非必要,也不必在其他宗教儀式中去鑽此路不通的牛角尖了。

陸希聲問仰山:「和尚還持戒否?」仰山答:「不持。」李翱問藥山:「如何是戒定慧?」藥山答:「這裡無此閒家俱。」戒定慧是通途學佛的三無漏學,是正道修行必走門徑,但禅師們卻持否定態度,並不是說把戒定慧也否定了,而是要把一切外在的、形式的東西都封閉起來,促使內心的省悟。中國禅宗的特點之一,就是基於「平常心是道。」在平常心外再無道心,在平常生活外再無須有什麼特殊生活。如有此覺悟,內在的平常心即可成為超越的道心。禅宗亦稱佛性宗,就是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如果不從內在的自心中明心見性,卻去追求外界的形式與執著,那就緣木求魚離道愈遠了。《六祖壇經》的核心思想是:「心平何勞持戒,行道何用修禅,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味方為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

中國禅與印度禅的不同是,它雖繼承釋尊拈花微笑,以心印心的傳統,但結合中國民族的特點,經過六祖的實踐和總結,探索出一系列最簡易、最直截的方法。中國禅不講神通,提倡頓悟,六祖指出:「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直指人心,不向外求。一又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照禅宗看,如若刻意追求什麼,那就必然為所追求目標束縛而不得解脫;反過來說,假使刻意否定什麼,同樣也將為所否定事物束縛而不得解脫,所以一切順應自然,任運自在。例如大慧宗杲認為「父慈子孝」本來是天性的自然流露,不必刻意追求,也不必刻意否定,他說:「父子天性一而已,若子喪而父不煩惱,不思量;如父喪而子不煩惱,不思量,還得也無?若硬止遏,哭時又不敢哭,思量又不敢思量,是特欲逆天理,滅天性卜揚聲止響,潑油止火耳。」闡明人雖在世俗中生活,但並不為世俗所累,而能超然自得。因此既可不離世間,又可超越世間,造就是中國禅宗所追求的精神。

《五燈會元》卷五載:「天然禅師於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燒火,院主诃日:‘何得燒我木佛?’師以杖子撥灰日:;口燒取捨利二主曰:「木佛何有捨利?」師日:「既無捨利,更取兩尊燒」乙」木佛是人雕刻,那會有捨利?燒木佛不過是燒木制品而已。禅師與院主針鋒相對的答辯,正是對「我心自有佛,是佛是真佛」的體證。又臨濟義玄到熊耳塔頭,塔主問:「先澧佛,先禮祖?」義玄說:「佛祖俱不禮。」一般人誤會禅宗燒佛駡祖,失去敬意,造大罪過。豈知這正顯示中國禅宗但信自佛的特點。既然自心是佛,那裡另外有佛,執意追求外在的佛只能障礙自性的發揮。八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載:「靈訓禅師初參歸宗,問:‘如何是佛?’不日:「即汝便是。」」每個都具有佛性,自己就是佛,卻問「如何是佛?」顯然是向心外求佛。這頗似孟子所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不僅如此,禅宗認為對自己成佛,也不能執著不放。黃檗曾說:「才思成佛,便被佛障。一

一個人念念不忘要成佛,那就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刻意有所追求,反而成為成佛的障礙。有僧問洞山良價:「如何是佛?」答日:「麻三斤。」或間馬祖:「如何是西來意?」師便打,還說:「我若不打你,諸方笑我。這裡良價的答非所問,目的是要破斥對佛的執著,而馬祖見問便打,更是為打斷對心外佛的追求。馬祖曾以「磨磚不能成鏡」為喻,開示道:「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這正是中國禅宗的基本精神。正如《壇經》所說:「佛是自性作,莫向心外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

中國禅師為促使學者契悟參究,采用了多種方法。如「轉語」,就是指隨機應對的話,襻師們有時向對方提出某一種含有機鋒的語句(無論是古人的或當時的),要他根據自己的體會作一筒短的轉釋,稱為「下轉語」。如僧問趙州:「如何是西來大意?」趙州答:「庭前柏樹子。」對答要敏捷,不容思索,語句簡潔,一般只許一句,所以與下注腳不同。又如「公案」,原指公府判斷是非的案牍。禅宗認為是前輩祖師的言行范例,可以判斷是非迷悟,所以借用。《靈峯宗論》卷三:「若緣木求魚,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瘡疣紙,千百公案亦陳腐葛籐。」又如「棒喝」,是禅宗師接待初學的一種手段。即對於提問的人,不用語言答復,或以棒打,或以口喝,以測驗他根機的利鈍。相傳棒的施用,始於唐代的宣鑒與希運。喝的施用,始於臨濟義玄,因此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後世稱警醒迷誤為「當頭棒喝」,就本於此。綜上可見禅宗在實踐中亦創造了一整套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方法。

中國禅宗的特點是:「識心見性一、「見性成佛」。這一「心性問題一正是中國傳統思想所重視的。而中國心性學說的目的,並非要人們出家去追求外在的彼岸世界,而是要人們通過心性的覺悟使此岸世界變為理想的世界。

摘自《十方》第10卷第2期

 

上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十六章 虛極靜笃
下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