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法界法師:《金剛經》釋義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釋義——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既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既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既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合理相。就是說我們的心不能有兩邊見,不能有二分。只要有分別心,就不是一合相了。因為真常法界是一個相一個理,不可能有第二個理。有第二個理就是凡夫後天的思維。先天原本自性是一個整體,沒有你我、是非、長短、黑白。分別心越重,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分裂狀態就越嚴重,煩惱就愈多。

內心清淨了,外在與內在就是一個整體,都是實相。就是一合相。

每一個人的本性和宇宙是統一的,是相信真理的。信是敲門磚,修行首先要信,信心足,才能進入神殿大門,才能明白宇宙的來龍去脈。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啊,假如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碎為微塵,我們的肉眼都看不到了,這樣的眾微塵你難道認為不多嗎?須菩提回答說,太多了,世尊啊。

佛所用的比喻從深度上比以前要有分量,佛怕須菩提以及後來的末世眾生迷失了自己執著法相,就往深裡開導,也是佛進一步在擴大弟子的心量。

這部經是越講越深,講到最後幾品的時候已經講到了宇宙的極至,比喻已經達到了極至。簡單的比喻已經明白了,於是就往深裡來進一步的破除法相。

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誰也沒看見。因為這個宇宙太大太大,太陽系由九大恆星組成。多少個太陽系組成了一個銀河系,我們不知道。多少個銀河系又組成一個總銀河系。多少個總銀河系又組成一個河外星系。只能說通過現在的科學天文望遠鏡能看到大約是多少個,實際有多少誰也不知道。科學家用高倍望遠鏡探測宇宙,一個光團就是一大片星雲。一片星雲裡又包括多少總銀河系和銀河系呢?不知道啊。

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五百年,但是釋迦佛的思想並沒有過時。因為現在的科學家用科學儀器已經看到釋迦佛當初看到的情況。蓮花生大士在世的時候,他預言在未來的時候,將有鐵鳥(飛機)飛上天。當時沒人相信,鐵鳥怎麼能飛上天?後來飛機誕生了。

現代科學研究的底蘊離不開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真正有智慧的科學家已經明顯的感覺到,釋迦佛不是一般的凡人,是神人是聖人。老子也不是一般的凡人。西方哈佛、劍橋大學卻很早就把《道德經》和佛儒家的一些經典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中國道家的和佛家的思想將是未來整個世界的主流思想。因為現在基督裡有些思想偏離了人性,並且存在暴力,真正最原始的《聖經》是非常清淨的。耶稣當初跟釋迦佛學過法的,這個你們可以查一下資料,我說的話都是有根有據的,耶稣去過印度,所以他才能在歐洲和中東建立自己的法脈,其實那也是佛教的思想,即阿彌陀佛念佛法門,後來就簡稱為阿門。

人往往把眼睛能看到的,才認為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好像有一個世界,好像有一個太陽,好像有一個星雲,其實這些所謂的實實在在的物質都是由各種元素組合在一切的,是緣起性空的。如果在顯微鏡下不斷的分割下去,分子分割到質子、誇克,還可以分割下去,但找不到一個主宰。

佛看這個世界是虛妄的,虛幻的,是不真實的,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比如說蓋房子,有磚,有泥,有水,有木頭等等眾多元素集合在一起才能把房子建造起來。如果把它拆掉的時候,也分割成若干若干,這房子就不存在了,也沒有一個主宰。所以說世間的東西都是無常的,都是空性的。

大家應該明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只不過是個過客,就像山頂上的雲彩一樣,在山底下看好像是真實的雲彩。等真的站在山頂上的時候,哪裡還有雲,只是霧蒙蒙。

只要善於觀察就能發現,我們的物質世界都是不真實的。只不過是我們的後天思維認定它是真實的,給它設定一個假的名稱。所以說一切色相的東西,都是因為我們後天思維有分別心了,給它起上一個假名稱。我們首先認定了自己是世界,我們的地球是世界,我們的國家是世界,然後分別心妄想心開始擴大,說太陽系是世界,再擴大宇宙是世界。所以說有地球世界,人類世界,然後太陽系世界,星河世界等名稱,都是我們人為區分事物而安上一個假的名頭。萬事萬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都是人們為了區分事物安立的假名稱,也是人們的心識所幻化出來的,都是不實在的。

心有妄想就會有分別,有分別就會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心沒有分別,三時合成一時,就是一合相。

從自性的角度來講,三千大千世界是指貪嗔癡各占一個大千世界,人在輪回的無量劫中,所形成的貪嗔癡慢疑妄念填滿了內心世界。從外部講,星球叫世界,星空叫世界,恆星和行星組成的星雲集團光叫世界,宇宙叫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佛用的比喻而已,三千在佛家是個定語,三六九是個定語,用這種數字來表示多。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既不說是微塵眾。】知道為什麼嗎?佛,是後來阿難結經的時候加上了。釋迦自己不會說自己是佛是世尊的,是徒弟尊重他後來加上的。

須菩提,假如這麼多的微塵是真實存在的話,我就不會說是微塵眾了。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接著佛進一步解釋原因,我釋迦說的那些微塵都是不真實的,都是虛妄的。

如果心真正的清淨下來了,雖然我們兩個眼睛看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分析起來物質可以分割到最小最小,小到最後就是一個空,所以說也不叫微塵眾。

比如說我們看一個石頭,從表面看很結實很光滑,在顯微鏡下看,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窟窿非常大,再分析下來也是空性的。

我們的心態真的平穩了,身心在行般若波羅蜜法的時候,用智慧常常覺照自己,念念不住於任何一個法上,也不會住在空上了。因為知道了一切都是幻化的。

以前的人不好理解這個事情,現在的科學儀器檢驗以及科學發展的成果,使大家更容易理解釋迦佛所講的道理了。比如說寶石,用兩個眼睛看非常光滑非常堅硬,如果在顯微鏡下看它是由炭元素組合成的,炭和炭之間的分子窟窿眼是很大的。對於我們人來說金剛鑽石是非常堅硬的,是實在的,在佛的眼裡,在顯微鏡下面它就是微塵,就是空性的。因為我們的眼睛已經迷失了本性,看不到最深層的東西。

微塵是從哪兒出來的?是從我們內心當中。釋迦佛只不過是打個比喻,把三千大千世界這種固有的物質打碎捏碎到最極限的時候,成為微塵的時候想想看,多到用語言無法形容的。

從我們自性煩惱的心來說,我們內心的煩惱和釋迦佛用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這句話來比喻是同等的、一樣的、無窮無盡的、一浪比一浪高的,這就是我們的煩惱海。

如果大家真的度過了這個煩惱大海,就達到了彼岸;度不過這個煩惱大海,我們就被這個大海淹死。所以說釋迦佛為了打消大家前面沒有明了的心態,他最後用世界來比喻,所以說釋迦佛慈悲到家了。

因為他用平常的東西已經無法再比喻了,只好最後用三千大千世界來比喻。如果這個時候很多人再不明白,釋迦佛也就沒有辦法了,因為再往下說,語言是無力了,只有自己去實證了。佛講的一切也都是了解內心的工具,是通過這些經典,從文字般若深入到觀照般若,再到實相般若。如果能悟到實相,一切文字都不需要,因為佛法妙義不關文字的啊。

三千大千世界碾成碎末的時候,多到已經用語言無法形容了。用清淨的心去看它的時候,它就不叫微塵。用那顆清淨的心、智慧的心、念念無住的心去看世界的時候,人的世界、天的世界、宇宙的世界再多,也都不叫微塵眾。因為心是清清淨淨的,明明亮亮的,也就雄雞一唱天下白了。雄雞是我們的自性,自性有力量的時候一唱天下白,天下就是整個宇宙,白是自己的光明一片大亮。一唱是從自己身體自性當中發出的嗡的聲音,叫雄雞一唱天下白。

自性清淨了,微塵就不叫微塵。如果心不清淨,煩惱的心一浪高過一浪的情況下,就給它起個假名字,叫微塵眾,多得不能再多了,用語言無法形容。

外在的世界這麼多,那身邊的事情也會是這麼多。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每天有想不完的事,每天有處理不完的事,這是不是煩惱呢?掛在心上,就是煩惱;不掛在心上,就不叫煩惱。不叫煩惱,就不叫微塵,它只是一個詞而已。所以說我們一旦悟道明道的時候,自己的智慧就會常常覺照自己,返觀自照。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把世界比喻成微塵,又把微塵比喻成世界,這又拿世界來說。前面說了我們的貪嗔癡各占一大千,外在的色相也有三千大千世界。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太陽系,用天文望遠鏡能看到銀河系,用高倍的幾十萬倍、幾十億倍的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銀河系以外的,比如說幾百億光年以前的事情、事物,必須借助於外力。

釋迦佛觀到的和現在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結果,都是不謀而合的,我們修行就應該更加明了,我們周圍的一切事情都是因為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的,都是一個無自性的世界。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由色組成的,這個色就是物質,都是由物質元素組合而成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你、我、他。明白了這個也就知道了無我是什麼狀態,什麼叫大無畏了。

為什麼釋迦佛捨身跳到虎窩裡頭喂小老虎,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因緣四大和合假成。如果因緣巧合,又可以把這四大和合散掉,土歸土,風歸風。

我們的心如果清淨下來了,因為清淨,三千大千世界也就呈現出空性了,叫即非世界。已經無我狀態,無我也就沒有是非、沒有遠近了,那世界也只是一個假名稱。

自身是一個小世界,宇宙是一個大世界,兩者相合就是天人合一,也叫一合相。也就是心心相應,印度叫瑜珈,瑜珈翻譯成中文就叫相應。只有自心小宇宙小世界,和身外的大宇宙大世界,兩者心心相印相應相合的時候,才叫天人合一,才叫氣理合一。人喘出的氣和宇宙的氣叫氣氣相通,一氣呵成,這都是修行的方法、方式。

心不清淨有善惡之分的時候,才有大世界、小世界等等之分。

如果大家明白了這些道理,也就明白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界之間、人與宇宙之間都是相通相補的,也是微妙的。如果大家不明白,那世界是世界,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心中依然有煩惱有分別心。有分別心一合相就不可能,天人合一也不可能,氣氣相通更不可能。

只有我們心中清淨無為,沒有是非長短黑白,一切在無我、無法狀態下,這個時候才能轉凡入聖,觀一切事物,才能明明白白。

為什麼釋迦佛能觀測到地球是橢圓的?水裡有蟲子?宇宙的運行變化?兩千五百年前人類還不算聰明,還沒有現在人聰明吧。從很多實際例子上我們就能明白,是一個心。心靜到極點的時候,別人的思維自己很清楚。心靜到極點的時候,突然收到別人的信息,好比一碗水很平靜很平靜,突然空氣中掉下來一粒微塵,微塵就是別人的思維電波傳到自己的心裡,水開始泛波瀾。這波瀾就是自己的心似水似鏡子映現了別人的東西,知道別人有什麼想法了,這個就叫心通。

很多人修心通修了一輩子也沒明白心通是什麼,每天在那兒念咒語、打坐、參禅,心通也沒開開。只要把心放到最平穩的時候,就能接受到宇宙中任何一個信息,所以說心通很好修,他心通也好修,宿命通也好修。

古時候修五通都好得,但是漏盡通不好得。因為只有佛能得這個通,或者跟佛修行的羅漢可以得到這個通。因為他們明白了世間一切都是幻化的,是無住的,因而也就沒有掛礙,不去執著。很多外道把漏盡通理解成不流眼淚了、不流血了等等,不流的時候叫漏盡通了,這都是外道說。

真正的是把自己的煩惱見思二惑全都干干淨淨,就是把煩惱全部漏光,不會再有煩惱生起了,這個叫漏盡通,也叫無漏。

只要心真正清淨下來,返本歸源了,一切世界都是空性的,所以不是實在的世界,只是假名為世界,為了表述的方便。外面的世界,叫它什麼都可以,都不是恆久的。

通過這些文字大家要明白自己的心,利用文字,又不被文字所粘連,破一切法相,心如虛空,量大法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既是一合相。】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如果我們真的是雄雞一唱天下白了的時候,心中明明了了了,世界就沒有了,因為心已經通達空性了。假如真有實實在在的世界的話,就是一合相了,一合相就是實相。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如來說的一合相,是法身相,是虛空相,是無相之相。只能說給它一個假名字叫一合相。這個一合相也是假名字,為了表述的方便,這個名字本身並不是心體,所以這個法相也要破。因為心體不是語言文字能表達的。

如何能修到一合相呢?佛家講悲智雙運,真正修大乘佛法發無上心的人,都要修悲智二法的,是在自己發願的時候,悲智二法是從自性中自然而然生起來的。只有修悲智二法,最終才能得清淨的菩提心。如果沒有慈悲心,沒有智慧,就是凡夫。

修行修到一合相,基礎就是悲智二法。只有悲智雙運,才能最終讓我們能見道、聞道、悟道、得道、成道、守道。沒有悲智二法作為底蘊,都叫盲修瞎練,修到最後只能修五通、世間有為法。有了悲智作為底蘊,才能成為無上士,最終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菩提果。

如果沒有這個作為底蘊,別說是一合相,半相都不是,只能是凡夫修了一些有為法的東西。有為法是生滅法,對於無上士是不究竟的。所以說我們真正想修無上道、做無上士,只有悲智二法作為我們修行人的底蘊。修到心中沒有能所了,也就是無牽無掛清淨的狀態下,心中呈現一合相,但心中沒有一合相的概念,清清亮亮,不是語言能說的清楚的,心心相印,建立萬法,又沒有一法。

如果心有能所,法相不破,也就無法究竟一合相,也就無法明白一合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從文字上理解,不去實證,都是虛假的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既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須菩提啊,我們由悲智作為底蘊,將來可以成就不可思議的菩提佛果,那是用語言說不完的,說不清的,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宇宙是無窮無盡的,語言是有障礙的,是有界限的,所以是用語言無法表達的。用再好的語言來描述,也只是冰山一角。

凡夫之人,用後天的思維去衡量,是永遠都不會明白的。因為這不是人的後天妄念能測度的,是用清淨心來印證的。想用一顆有求的心來考究一合相,都是徒勞話歲寒。

如果執著於文字上的“一合相”、“世界”這樣的詞匯,有文字相、有法相就是凡夫。不從內心真正的實行悲智二法,行般若波羅蜜法,只知道嘴上談天說地說空,執著於文字、法相,最終是得不到無上菩提的,也無法了解宇宙的真理,更不能深達自己的內心。由此可知,到了這兒我們也就明白了人與人、人與宇宙之間微妙的聯系了,也就明白了一切東西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是緣起性空的,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道理深達內心,也就不再去執著,去掛礙了。如果還去執著內外的法塵,把內在的清淨心給攪渾了,必然會迷失自己,依然沉淪六道輪回不息。

 

上一篇:許智銘居士:談佛說修觀法
下一篇:許智銘居士:談六身修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