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修不放逸與精進
智銘
不放逸與精進,是學修佛法的二大原動力,在百法明論中,是屬善法十一法中的兩法,十一法是:
“一者信、二者精進、三者慚、四者愧、五者無貪、六者無嗔、七者無癡,八者輕安、九者不放逸、十者捨、十一者不害。”
慈恩寺大乘法師釋“精進”說:“心勇不退,精勤策勵,求諸善法,名為精進。”釋“不放逸”說:“耽著五欲,名為放逸;遠離彼塵,名不放逸”。由這釋義看來,“精進”者是求善法;“不放逸”者是去惡法。
窺基法師注解“百法明門論”時釋“精進”說:“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冶懈怠,滿善為業,謂善品修惡品,斷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悍表精純,簡淨無記。又雲,勇而無法,悍而無懼,言滿善者,圓了善事,名為滿善。故三根為作善,此名滿善,能滿彼故。或日:“唯識論言:精進一法,在三根後,百法則信後即言何焉?”曰:“唯識乃立依次第,此乃因依次第,蓋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故此,信後而更言勤。勤即精進也。
他釋“不放逸”時說:言不放逸者,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修為性,對洽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善事為業。防修者,於所斷惡,防令不起;於所修善法,修令增長,言精進三根者,此不放逸。即四法防修,功能則非別有體。”
二位法師對“不放逸”與“精進”的解釋,前者將善法十一法的各法分別立義,意義較為清晰,而後者則將善十一法作通貫性的解釋。將“不放逸”與“精進”相互發明,使其產生連貫性。語義雖較參差,但概而言之,精進中有不放逸的因素在;同樣地,不放逸中也有精進在。
佛陀在“雜阿含經”三十一卷中,對“不放逸”、“精進”有更精確的解釋。
佛陀認為:行者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初夜、中夜、後夜,誦經、坐禅、求諸法寶相,不為一切結使所覆蓋,使身心不懈怠,心不懈怠者,即是不放逸。
佛陀告訴佛弟子,要修“不放逸”,應先修四斷。所謂“四斷”者,即:
一者:斷斷:
佛陀認為行者在心中已生起惡、不善法之欲的時候,應行方便,修斷此所生之欲。若是未起惡、不善法的時候,仍要行方便精進。因此時心中雖不起惡、不善法,伹尚未生善法,所以仍要行方便精進,使善法生起。善法既經生出,仍得行方便精進,使善法增益,這種斷惡、不善法之後,用累進的方法,以精進力成就善增長,這就是修斷斷。
二者、律儀斷: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生惡、不善法的根本。所以,行者若能善加維護自己的眼根,不使其在見色俊生惡、不善法,就要在隱密之中調伏眼根,使之向善法精進。其他,於耳、鼻、舌、身、意根,也是要如此調伏,使之精進於善法。六根是代表一個人的律儀,六根的視、聽、言、動、聞、思,都趣於善法,則惡法必斷,這即是修律儀斷。
三者、隨護斷:
行者對於一切真實三昧相,要善加守護。例如青瘀相、脹相、膿相、壤相、食不淨相等等,以如實的智慧觀察這些相,都可入於三昧之中,也就是所謂“一切三昧相”,於此等三昧相,修習守護,不令退沒,即是修隨護斷。
四者、修斷:
行者修四念處等,即是修斷。四念處者,即:
一是身念處:觀身為不淨,污穢充滿,無些淨處。
二是受念處:觀受是苦,受是苦,樂的感應。世間雖有樂,但樂從苦因緣生,而又生苦樂,世間法無實樂。
三是心念處,觀心無常,“心”是六根的心識作用,念念生滅,沒有常住之時。
四是法念處,觀法無我。所謂“法”者,除上述的身、受、心外,還包括世間其他的一切事物,都屬“法”的范圍,這“法”無自主、自在之性,無自性即是無我。
四念處是隨四谛中的“苦谛”而修斷的。因這一“苦谛”隨身,才有身、受,心、法的四念處,依此四念處而觀,即知其為不淨、苦、無常、無我。既知其為不淨、苦、無常、無我,故須一一修斷。修斷以俊才不生顛倒。
行者在修四念處之外,還要修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四句法。若於這些的法,均能精進,不放逸者,即可得盡諸漏。
佛弟子為什麼要修“不放逸”,佛陀舉了一個譬喻:譬如世間的人,要想做什麼,都要依“地”為根本,建造房屋要依地;生產一切作物要依地;其他一切莫不依地。凡於“地”精進不已者,即可建立世間諸法。同樣的道理,佛弟子之修學佛法,一切皆依“不放逸”為根本,佛弟子具有了“不放逸”的根本,才能學修佛法,才能成就佛道。
世間植物,是由五種“種子”而出生的,五種“種子”者,即是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壞種子、種種子,若這些的種子本身不斷、不破、不腐、不傷,雖入於土地中,若土地堅硬,仍不能萌芽穿破土地成長、增廣,必須有水界潤濕土地,使土地松軟,才能穿破土地成長、培廣。以這為例,眾生也有五種子,即是業、煩惱有愛、見、慢、無明。由無明緣於行,才生萬法,並成長增廣。若只有業,而無煩惱、愛、見、慢、無明,則行即減,行滅則“十二因緣”法滅。十二因緣滅,則解脫自在。
這煩惱、愛、見、慢、無明是如何生長、增廣的呢?是由內六入處綠外六入處,這兩六入處的相緣,乃有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界身等等的生出。有這等的六身,才有憂悲惱苦。若眼見色,不為色緣,即眼不起行,不起行即惡、不善法不生。其他如耳、鼻、舌、身、意,若不緣於聲、香、味、觸、法,當亦不起行,不起行,即惡、不善法不生。所以佛說:
“眼味著者,則生上煩惱。生上煩惱者,於諸染污心,不得離欲,彼障亦不得斷,乃至意入處,亦如是說。”
要六入處不味著,就得行不放逸法,修斷一切惡、不善法。所以說,不放逸、精進,是離苦的根本。
佛弟子修學佛法的目的,一是希望自己成佛;二是度一切眾生成佛。自己要成佛,就要修斷惡、不善法、修集一切善法無厭,“無厭”就是不放逸。要度眾生成佛,就要行布施、忍辱、誨人不倦,“不倦”就是精進。自、他都能不放逸、精進,則我與眾生方得共成佛道。所以,大智度論卷十六說:
“雖得至佛,眾生未盡,不應休息,譬如火相若不滅,終無不燒,菩薩精進,亦復如是。未入滅度,終不休息。以是故,十八不共法中,欲及精進,二事常修。”
這段文字中的“欲”非“貪欲”是“增上欲”。有增上欲才不放逸、才能精進。
摘自《內明》1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