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緣起法與修斷
智銘
“緣起法”者,就是十二因緣法,眾生之所以有生、老、病、死等純大苦聚集,都是由這“緣起法”而來。
而十二因緣的第一緣,就是“無明”,假若沒有這個“無明”,就沒有其他的十一緣了,也就是說:眾生就沒有純大苦聚集了。所以要修斷緣起法,對這“無明”的意義應該了解;由這“無明”而衍生出其他十一緣的過程,更要知曉,唯其有正知,才能修斷。
什麼是“無明”?是因為眾生對世間的一切事物,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內、不知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與不善、不知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勝若劣、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內六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合無明,凡具有這些現象的,就是“無明”。
因為有了這“無明”,就追索出一連串的緣起法:
——無明緣行,行者分身、口、意三業行,由此三業行,又產生出各種各樣的行業。
——行緣識,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六識身。
——識緣名色,“名”就是指四無色陰,即是受陰、想陰、行陰、識陰。而“色”是指四大所造色。由前四陰名,合後四大 色,即成“名色”。
——名色緣六入處:即內六入處,就是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八處、意入處。
——六入處緣觸,就生六觸身,就是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觸緣受,受者有三受: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受緣愛,愛者有三愛:就是欲愛、色愛、無色愛。
——愛緣取,取者有四取:就是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取緣“有”,“有”者分三“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
——“有”綠生,生者如彼彼眾生、彼彼身,因緣和合出“生”以後,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這就是“生”。
——生緣老死,“老”者:發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淒、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斑馼(同駁)、造形艱難贏劣。這些就是對“老”的形容;至於“死”,凡任何種類的眾生,身壞壽終、火離命滅,捨陰時到,四大分裂,又歸於虛空。這就是“死”。這“老”與“死”合,即稱之為“老死”。
以上就是整個緣起法的衍生狀況,這個緣起法,恆住於世間,不是由誰創造出來的。若有人認為這個緣起法是自作、自覺,則墮常見,若認為是他作、他覺,則墮斷見。依義說法,應離此二邊,處於中道。因為緣起法是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果法則而來的,所以,眾生的純大苦聚集,是由這法則而緣成的。
眾生對這因緣所生的四大之身,於心識不能生厭離欲,反而長夜保惜、系著於“我”,凡是所得、所取,都認為是我、是我所,戀戀而不肯捨離。
修行的人,不應該系著於我、我所,為什麼呢?因為因緣所生的四大色身,是無常的,有的人在這世間只能住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長壽的人,也只不過百年左右,在這短促的生命流中,心、意、識沒有須臾的停止,無時無刻不在轉變之中,所謂“異生異滅”,完全不能自我把捉。
所以,修行的人為了要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就應正觀察思量:眾生之所以有種種差別之苦,完全是六入處在作祟,要一一地找出其因、其緣之所在,以正觀察思量的結果,原來它們是:
因外六入處入內六入處,乃生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觸。這些的因、集、生、觸,又是如何來的呢?觀察思量的結果,知道是因為有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觸所致,若將名色滅無余,則六入處就滅了。
再觀察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經觀察思量的結果,知道是因為有識因、識集、識生、識觸聽致,若將識滅無余,則名色就滅了。
再觀察思量是何因、何集、何生、何觸?觀察思量的結果,知道是行因、行集、行生、行觸,這行若是作諸福行,就能生善識;若作諸非福、不善行,就生出不善識了;若作無所有行,就生出無所有識,若行能滅盡無余,則識就滅了。
再觀察思量這行是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經觀察思量的結果,就知道是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而這行作福行是無明,作非福行是無明,作無所有行仍是無明,因為福行是善法,非福行是惡法、無所有行是無記法,而一切行都是有為法,有為法即是無明,所以應深深了解:這行乃是無明因、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觸,若將無明永滅無余,則行即滅。
因此,若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由此類推,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集亦滅。
由這樣的觀察思惟、推理的結果,乃知眾生之有惱苦,完全是因無明覆、愛緣系所致。身內有識,身外有名色,二因緣和合,因起種種的苦、樂、受、覺。無明不斷,愛緣即不盡,身壤命終,還復受身,輾轉輸回,無有了期。為要脫離輸回苦業,不再受身,唯有無明斷、愛緣盡,身壞命終,不復受身。
既受身巳,就得修知這個身不屬於個人所有,也不屬於他人所有,是因為有六觸入處,由“本修行願,受得此身。”依大般涅槃經說:修十善道,即生人天。所以此世之得人身,是過去世作福行、得善法,方受此身,才有今日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及純大苦聚集。這“集”就是“有因有緣世間集”,若過去世,不只求福報、不僅作福行,而能觀察思惟,至盡苦邊、究竟苦邊,滅無明、行、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不感得此身,則此生的此身,就無純大苦聚集。
俗語說:“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有此前世的殷監,必須知道“無因無緣世間滅”的真理,能於此世對世間集、世間滅,如實知;善見、善覺、蓋口入,於此善法律,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覺知、覺見世間生滅,修斷緣起法,即能於此世,所作已辦,梵行已立、此生已盡,不受後有,即無懼於來世的純大苦聚集了。
修斷緣起法的方法,歸納起來,有下列五法:
一者、修無常觀:觀這世間可取的一切法,都是生滅漂流,剎那不住的。無論是什麼堅固的東西,都在剎那、剎那之間“生”、“住”、“異”、“滅”的變化著。雖然在某一段時間或某度空間感知事物的存在,但時間久遠以後,任何物質無不在剎那、剎那的生、住、異、滅地逐漸歸於鳥有,即使是地球、太陽等“恆”星亦不例外。修無常觀的結果,此世間無一物可取。
二者、修生滅觀:生滅觀與無常觀有著密切的關系,因其是生滅的所以才是無常的。所謂生滅觀者,就是大般涅槃經所說的:“諸行無常,是生減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住於涅槃寂滅的智慧,觀看生滅法。
三者、修無欲觀:所謂“欲”,是六入處所生的希望,著於染愛,生色、聲、香、味、觸、法的欲樂,由此欲樂而衍生煩惱,煩惱即是苦本,所以有欲者、不得解脫。為了脫苦本,必須修無欲觀,知欲是苦、是患、是蓋、是纏、是縛,了了知以後,才不為欲所困,不為欲所困即是解脫。
四者、修滅觀:所謂“滅”即是“涅槃”,就是無為寂滅,凡一切諸相,都能寂滅無余,使六識心、心所都寂滅不起。心,心所滅,則污染於心者亦滅,心無污染,即得智慧,有智慧即解脫。
五者,修厭觀:所謂“厭”,就是背棄苦集的無量過患,也就是厭生死苦。有厭則必有斷離,知斷離苦集,就是無上菩提,菩提即是覺,能覺即解脫。
解脫以後,心不再顧念於欲著,不顧念欲著,即不被縛著,六識不驅馳、追逐名色。不追逐名色,名色即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諸大苦聚集滅,諸苦寂滅,即是修斷緣起法,緣起法滅,則“此滅”而後“彼滅”,諸滅滅已,寂滅為樂,是大涅槃。
摘自《內明》1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