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
《靈峰宗論》導讀。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84面。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淨土篇。那麼淨土篇當中呢,蕅益大師講到淨土篇主要的是自力跟他力的和合,從自力的角度就是我們內心當中要成就信、願、持名三種資糧,那麼從他力的角度是彌陀的大悲願力晝夜六時的加持。換句話說呢,我們這一念信願持名是能感,彌陀的大悲願力是能應,那麼這個時候感應道交、往生淨土,這個是淨土法門的一個修學的緣起。那麼這個信願持名我們這一科講到持名,持名的殊勝,這以下蕅益大師從內因跟外緣的兩個角度來開展持名法門的殊勝。我們先把論文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這段蕅祖是以內因、外緣兩種的功德力來贊歎持名法門的殊勝。
那麼第一段是一個總標,看第一段,嘗讀《十六觀經》雲。那麼蕅益大師曾經讀過《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經》。這以下分成三段來說明。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一段是贊歎佛陀的功德,佛陀的功德是“正遍知海”。那麼這個“知”是一種智慧,當然是無漏的,對煩惱有對治力的無漏的智慧。那麼這種智慧是“正”,正確而不顛倒,這是一個如理智。那麼這個“遍”是普遍,簡別二乘菩薩的不圓滿,這是如量智。這個前面的“正”是觀察諸法的真谛理,這個“遍”是觀察諸法的世俗谛,俗谛理,如量智。那麼這個大海是對這種智慧的贊歎,甚深廣大猶如大海,這個就是贊歎佛的功德。這個佛的功德當然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無量無邊的神通,但是它是以智慧作根本,佛陀是以一念清淨的智慧發動出種種的三昧神通。這跟一般的外道,他雖然也發神通,但是他依止妄想來發神通,這個就是有漏的。這個地方是把佛的功德以智慧當根本。那麼佛陀的功德,我們就要問了,一切法因緣生,佛陀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從心想生”,那麼從我們內心當中的一個“想”而引生的。這個“想”,它的體性就是“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就是我們內心當中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它能夠把境界的相貌取得,於境取相,然後安立種種的名言分別,這個是善的,這個是惡的,這是一個快樂的果報,這是痛苦的果報。就是這個“想”,它能夠創造諸佛的功德大海。看《華嚴經》上,佛陀的意思,佛的功德是從菩提心開展出來的,根本是菩提心。但是他為什麼會生菩提心呢?他不是一昧的無分別住能夠發菩提心,不是的。他是要思惟生死的過患、思惟無上菩提的功德,然後才能夠發動菩提心。所以說,佛陀的種種的菩提心、六波羅蜜的因地,它的根本就是“想”,就有這樣的一個思想、一種清淨的思想來推動的。所以這個地方,“正遍知海”是果,因地就是“想”。凡夫的時候他有這樣一種取相分別的思想。
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當然我們的“想”在無量無邊的境界裡面去分別、去取相,但這個地方舉出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想”在佛的境界裡面想,這個“想”在佛的境界裡面活動,或者是觀想佛的相好、或者是觀想佛的功德、乃至於觀想佛的名號,你內心當中,它是在佛的境界裡面在那個地方想。那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麼前面的心想佛只是一個因地,那麼這以下是講果地。你內心當中在佛的境界中想的時候,你內心當中念念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的功德莊嚴,所以他有各式各樣的想,他就有各式各樣的果報出現。
那麼這以下做出一個總結: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前面的兩段作出一個總結。首先我們應該先注意這個“心”,前後兩個都有一個“心”。這個“是心作佛”是一個因,“是心是佛”是一個果。佛法講一切法都是有因果的,那麼因果當中,它的根源是一念的心識,就是你現前一念明了分別的心識,妙因妙果不離一心。那麼從因地的角度呢,我們這一念心“作佛”,“作”當然是一種思想的造作,在什麼境界造作呢?在佛的境界裡面造作,在佛的功德、佛的名號乃至於佛的相好的境界裡面起種種的思想。那麼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是心是佛。你這一念心當中就念念地成就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至於種種的神通三昧,這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生起他的功德。當然這句話也是通十法界了,我們也可以說: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你內心當中在地獄法界、在五欲的境界裡面起種種的想法,各式各樣的思想、各式各樣的造作,你贊歎五欲的境界是快樂的,在五欲的境界裡面起種種的妄想。哦,是心是地獄,你內心當中也就念念地成就刀山油鍋的果報,所以這句話是通十法界的,不過它以佛法界作代表。
噫!此真“念佛三昧”之秘要也!蕅益大師贊歎前面的經文是我們修學念佛三昧的主要的理論根據。你修念佛三昧所依止的理論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內心當中去以佛的名號來當所緣境,在佛的名號當中思惟觀察、觀察思惟,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就契入彌陀的功德大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在修念佛三昧之前,你要先明白這個道理,先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有資格修念佛三昧。
這個“想”是我們生命的一個升沉的關鍵。你看《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說,佛陀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無量無邊的罪障是怎麼有的呢?不是上帝給你的,是你內心當中的妄想生起的。但是佛陀在《觀經》上也說,“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佛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也是你的“想”生起的。所以這個“想”它就是有染污的想、有清淨的想,只有這個不同。舜做皇帝的時候,這個黃河泛濫,黃河一泛濫的時候、暴漲的時候,就把黃河兩岸這些人民財產全部都破壞了,舜就要鲧來治水,鲧他要怎麼治水呢?他用圍堵的方式,做了很多牆壁,但是這個水一升起的時候,他要把這個水擋住,擋不住,就把這個牆壁破壞了,失敗了。後來他的兒子大禹就很有智慧,他就用疏導的方式,他在黃河的旁邊挖了很多的水溝,那麼這個黃河泛濫的時候,就把這些水疏導到干旱的地方去灌溉這個農田。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對於我們現前的這一念思想的修習也是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內心當中也有很多很多邪惡的妄想,但是你可不能斷滅它。因為佛陀跟你講得很清楚,“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你一直保持無想,你以無想為因地,不可能生起佛的正遍知海,不可能,頂多是一個無想,什麼都沒有的一個果報而已。所以,我們的心就像黃河的水一樣,你不能隨順,但是你也不能斷滅。隨順不得,斷滅不得,關鍵在於轉,轉識成智,就是妄想起來的時候轉念念佛,這個關鍵在這個“轉”字。你的思想要轉變,而不是要把這個思想給消滅掉。因為你把思想消滅掉了,那麼“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無量無邊的菩提心、無量無邊的六波羅蜜的功德你就不能生起來,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這個是念佛三昧的秘要。
佛在世的時候,佛陀有一天帶著阿難尊者去托缽。那麼到了一個類似貧民窟的小巷子,有一個身相丑陋、身體很臭穢的一個老婦人出來,他看到佛陀以後起大歡喜心,要來抱這個佛陀。阿難尊者就阻擋在前面,不可以,你的身體那麼髒,佛是萬德莊嚴,你怎麼可以抱佛呢?佛陀讓阿難尊者離開,讓她來抱。那麼這個老婦人就抱佛陀,抱了以後很高興就離開了。那麼阿難尊者就說,為什麼這個老婦人看到你會抱呢?佛陀說,這個老婦人過去生,我過去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她連續五百世做我的母親,做佛的母親怎麼會是這種境界呢?他說她生生世世障礙我出家,我出家的時候她障礙我,她就今天得這個果報。她障礙出家的因緣到三惡道去了,三惡道的果報解脫以後,得到人身,丑陋卑賤。我們看這個故事的確是有一個啟示,說她的兒子已經成佛了,她的過去生生生世世做佛的媽媽,但是她的思想沒改變,佛陀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這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說這個人的果報是你內心的思想決定的,不是佛陀要給你什麼你就有什麼,佛陀也不能去違背緣起法的。就是說佛陀他會為你創造因緣,讓你對三寶生歡喜心,說今生我讓你看到以後你抱我,你生起歡喜心,你栽培善根,你那個對三寶歡喜心的思想生起,哦,你的作意改變了,是這樣子改變的,因為你思想當中生起對三寶歸依的心。所以這個地方是我們修習任何三昧的秘要,就是你這念心生起怎麼樣的思想,它就會創造什麼果報,這關鍵點在於一切法是你的思想引生的。
這是第一段,這是一個總標。那麼我們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蕅益大師就把這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思想把它講得更詳細。蓋但言“作佛”,不言“是佛”,則謂佛非固有,何異權乘?但言“是佛”,不言“作佛”,則謂佛非修證,何殊魔外?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作一個簡別。如果我們只知道“是心作佛”,而不知道“是心是佛”,就是說我們知道我們的努力能夠創造佛的功德,但是我們不知道是心是佛,這個是心是佛就是一種性德,我們這個佛的功德是內心本具的,“則佛非固有,何異權乘?”換句話說呢,你在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你不認為你這個能念的心具足跟佛一樣平等的功德,你不相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你認為說我是業障深重,彌陀是萬德莊嚴,我對彌陀通身靠倒,這也是好的,但是呢,這個畢竟是心外求法。你只知道修德,而不知道性德,那這樣子呢你的修行的功德有限,你修一劫比不上人家修一天,日劫相悖。或者說“但言是佛,不言作佛,則佛非修證,何殊魔外?”前面的觀念他還知道努力,雖然心外求法,但是他點點滴滴還是功不唐捐。這個第二個思想就很可怕,他說是心是佛,但是不強調是心作佛,只強調“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我這念打妄想的心本來具足佛的功德,所以也就不必念佛了,為什麼呢?彌陀的功德我本來具足。這樣子呢,“佛非修證”,這樣子你跟天魔外道是一樣的,就是這個自然外道。自然外道的思想就是說一切法是自然生起的,一切的有情經過八萬大劫以後全部地自然入涅槃,所以你起各式各樣的想法完全沒有意義,所以結論:最好就是修無想定,反正你八萬大劫自然地入涅槃。這個是錯誤的,你的因地是無想,你的果報怎麼會有種種的三昧陀羅尼呢?不可能。你的因地是無想,你的果報一定是空亡的境界,一定不可能有妙用。所以說呢,這種自然外道它只強調信德,否定一種創造性的一個努力心。這個都是不對的,這兩個都要簡別。
故《大佛頂經》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以下蕅益大師引證,引用《楞嚴經》。那麼《楞嚴經》在發明世間法,在講這個六凡法界,就是有漏的法界,或者是出世間法、這個四聖清淨的法界。這當中《楞嚴經》在發明十法界的時候,它強調兩個東西:第一個、知其本因,《楞嚴經》很強調你的現前一念心性具足十法界的德能,這個是一個內因力。你這念打妄想的這個明了心,它有成就佛的功德的可能性,它也有創造地獄刀山油鍋的可能性,就像這個黃金一樣,黃金可以打造成一個佛像,它也可以打造成一個臭穢的馬桶,都可以的,它有這個可能性。就是“知其本因”,從內因力來說,我們這一念心性具足十法界的德能。但是它還強調“隨所緣出”,事造法界。隨順你各式各樣的因緣的造作,它會顯現十法界的差別果報。所以我們講這個因果,你應該要強調知其本因,又要強調隨所緣出,內因力、外緣力。
夫知其本因,則十界無不“即心而是”,謂佛界非“心是”乎?那麼從內因力來說呢,十法界都是“即心而是”,都是自心本具,所以佛的功德,當然是我們內心本具。那個彌陀的功德雖然我們這一念打妄想的心本來具足,但是呢你還得要:隨所緣出,則十界無不“由心而作”,謂佛界非“心作”乎?你還要假借憶佛、念佛的因緣才能夠創造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所以天台宗,天台宗講我們一念心性的本來面目是即空即假即中。它講即空的時候,這個思想跟中觀的思想是相合的,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從本性上來說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雜染的刀山油鍋不可得,清淨的依正莊嚴也不可得,是離一切相,從即空的角度是這樣。但是從即假的時候呢,天台宗講這個“理具事造,同居一念”,就是你動一個念頭,你念頭一動,這個時候有理具、有事造。就是從理具來說,你這個念頭裡面本來具足十法界的德能,但是呢你起什麼樣的想法,你用雜染的想法來熏習這一念心,它就會去刺激這個雜染的這個德能使令它生起現行,你用清淨的思想來熏習這個念頭,它就出現功德的相貌。就是理具、事造這兩個是互動的,同時存在的,理具事造,事造理具,就是智者大師以這個理具事造的一個互動的關系來安立假觀。就是你動一個念頭,那就有理具、有事造,有事造、有理具,是這樣子的。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小國家的這個國王年紀很大,那麼他的兒子這個太子,實在是不耐煩,不想再等下去了,他想做國王,就把他的父親給害死,殺死了。殺死以後就作國王了,當然過了幾年快樂的日子,但是這個殺父是一個逆罪,所以他後來就生了重病,花報現前,病得非常厲害。那麼這個時候在這個國家的山洞裡面有一個大阿羅漢,這個大阿羅漢跟這個國王過去還有因緣,在三寶當中曾經同時修學過,他這個阿羅漢在三昧當中他就知道這個國王要墮落到地獄去了,他起了悲憫心。但阿羅漢度眾生他是要看因緣,佛陀度眾生是為度眾生不情友,阿羅漢度眾生他要去觀察我為他講這件事他接受不接受,他要不接受阿羅漢就不會采取行動。那麼阿羅漢知道這個國王跟他有緣,他用那個神通力,屈伸臂頃就來到宮殿,他就跟國王說,你呀糟糕了,你殺死你的父親你七天之後你要墮落到地獄裡去了。那麼國王跟這個阿羅漢過去有因緣,他就相信,他說那怎麼辦呢?他說現在什麼都沒有辦法救你了,你這七天要憶念佛,他這個不是念阿彌陀佛,念南無佛,連續念七天不能間斷,你就有得度的因緣。講完,阿羅漢當然講話不多了,他就走了。這國王在這七天,他知道他的死亡就要到來,就整天晝三時、夜三時念南無佛,到七天的時候他那個殺父的罪業現行了,就到地獄去了。到地獄去因為他做人的時候他臨命終的七天念南無佛,那麼他有這個等流性,他的身體跟刀山油鍋一接觸的時候,痛苦啊,他就發動他的那個善根就念南無佛,那麼他一念南無佛的時候放大光明,旁邊的那些地獄眾生也跟著念南無佛,這些人全部解脫地獄的果報,到人的果報。到人的果報的時候,到七歲的時候,他又遇到那個阿羅漢,就隨阿羅漢出家了,七天當中證得初果,七歲的時候七天當中證得初果。那我們可以從這個公案當中來思惟,這個人他曾經生起邪惡的思想去殺父。殺父者誰?當然不是身體。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殺父的是那一念他當初一個邪惡的妄想,創造了一個殺父的因地,創造一個刀山油鍋的果報。他最後的一念的清淨心證得我空的真理、入第一義谛、成就無漏功德,是誰呢?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還是他那一念去觀想諸法實相的那一個思想,還是那個“想”。所以說呢,我們一念心性從理具的法界他有無量的可能性。但是問題在這個事造法界,你去五欲的境界裡面造作,他就創造刀山油鍋的果報,生起邪惡的思想;你在三寶的境界裡面思想,就創造種種的功德莊嚴。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先明白這個道理,你這念心理具十法界、可也是事造十法界,事造十法界、可也是理具十法界。
那麼這段到這個地方是把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緣起講完,這以下蕅益大師正式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念佛法門的殊勝。
予己巳晤千裡鄭老居士,見所繪聖像,微細精妙,巧逾天工,恍悟“心作心是”之旨。蕅益大師在己巳年去見鄭千裡老居士。鄭千裡老居士是雕刻佛像、繪畫佛像的,他畫得“微細精妙,巧逾天工”,巧妙等於是超越天工,上天的傑作都比不上他。那麼蕅益大師從他所畫的佛像這樣的精妙,他悟到了一個道理:“心作心是”。這一切法是心所作,也是一切法心所成就、心所顯現。我想我們有些經驗,比如你去大陸照相,你把大陸的佛像照下來,你拿給台灣的雕刻佛像,拿給十個人,他們每一個人雕出的佛像會不一樣。有些人他雕的佛像特別飽滿,福報相,有些他雕的佛像特別隽秀。同一個佛像,他每一個人是雕他心中的佛像,不是雕你相片的佛像,這個佛像只是因緣,假借這個因緣。心作心是,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在雕他心中的佛像。那我們這個道理也是一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同樣一句佛號,在不同的人的內心當中出現,他有不同的功德。有些人他也念阿彌陀佛,但是他念阿彌陀佛他只是當作攝心的方便,他沒有歸依的心,這個時候佛號在他的心中發揮的力量有限,非常有限。有些人他念阿彌陀佛啊,真實的信心,這個信心它就能夠把這句阿彌陀佛的功德開展出來,這句佛號在他心中一操作的時候,業障消除、福慧增長。這個道理是這樣子的道理,就是“心作心是”,就是一切法都是你內心所創造,也是你一切法內心所成就,因地的造作、果地的功德都是你心所造作、心所顯現。我們也可以去體會,不要說別人,不要跟別人比,跟自己比。同樣一句佛號,你有時候念這句佛號你感覺到佛號加持力很大,你對彌陀信心強的時候;有時候你信心羸弱的時候,這句佛號在你的心中運轉,它力量就薄弱,它這個道理就是這個意思,“心作心是”。
長公完德,尤窮工極致,完德久參“念佛是誰”公案。這個鄭千裡老居士的長公子完德、鄭完德居士,他對佛像“窮工極致”,“窮”當然是一個極限,“工”就是特別的巧妙,他佛像畫得特別巧妙而且非常的精致,精致而巧妙。但是這個完德居士,他修行是參“念佛是誰”。這個“念佛是誰”是這樣啊,他也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但是他的重點,這句佛號在他的心中也萬德洪名,這個無量光無量壽的佛號在他的心中也開始運轉,但是呢他對這個佛號基本上是沒有歸依的心,他是假借這個佛號——唉,我怎麼能夠念佛呢?那個念佛的是誰呢?為什麼樹木不能念佛呢?他的重點不在歸依這句佛號,他的重點是在回光返照、剛剛是誰在念佛,當然不是嘴巴,他就去找那個念佛的人出來,哦,原來是我一念清淨心在念佛。所以這個禅宗它的“念佛是誰”基本上他是注意那一念心,不是注意那個佛。
予謂苟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而更參“誰”字,可令人捧腹大笑。如果我們今天明白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你要參禅這個念佛,那真的是多此一舉。
以下蕅益大師引證,為什麼這樣多此一舉呢?
第一個,《大集經》偈雲:“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那麼蕅益大師首先引用《大集經》。說有一個人,“但念彌陀佛”,當然這個“但念”就是他不修其它的方便法門,他也沒有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他就專修一心三昧,專心地憶佛、念佛,有時候念阿彌陀佛名號,有時候觀想彌陀的功德等等。這樣子呢,“是名無上深妙禅”,這個是無上深妙禅。這個地方的禅是一個般若波羅蜜,不是禅定,是一個智慧。這個“深妙禅”一般指的是一個無漏的出世間的智慧。一般這個出世間的智慧我們分成兩種。二乘人的智慧是觀一切法空,他認為一切的有為法是沒有價值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些依他起的有為法是沒有價值的,完全沒有價值,只有空性才是真正的歸依處,就是什麼是修學的最圓滿的境界?就是安住在畢竟空的境界就是最大的歸依處了。當然這樣也好,解脫了三界的生死,這也是深妙禅。但是大乘的禅法呢,它觀一切法空,它還要生起妙用。所以你在念佛的時候你能夠念念知道“能念所念性空寂”,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從本性上來說都是畢竟空,但是“感應道交難思議”,這句佛號無量無邊的莊嚴在這個地方、在空性當中念念念念地流露出來。那這樣子呢,大乘佛法的禅呢是以妙有為禅。大乘佛法認為說,空只是一個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是為了要解脫這個執著的方便,生命的最高目的是妙有,是有依正莊嚴的。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它是無上的深妙禅,超越二乘的智慧。“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就是說我們在想像,或者是觀想、或者是觀像,這樣子就是契入了不生不滅法。這“不生不滅”這句話要分開來讀,它是不生,可也不滅。不生呢,它是贊歎它的真空的體性,就是它不落凡夫的自性執;但是它不滅,它也不斷滅,簡別二乘的偏空。所以我們在憶佛念佛的時候呢,這個境界是跟諸法實相相應,因為它是不生、它也不滅,它不滅、它也不生,是真空妙有的境界。所以你念佛就是無上深妙禅的,你還參念佛是誰,這多此一舉了。
大勢至法王子雲:“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說我們一個生死凡夫,能夠見佛聞法,這件事情非常重要,親近十方諸佛,廣學無量法門。那麼現前當來要能夠見佛的因緣啊,你的因地是憶佛、念佛。有些人他能夠生在佛的世界,有些人生生世世見不到佛。這不是佛陀的安排,這也不是上帝的安排。你因地的時候你都不憶佛、念佛,你的生命體不能跟佛感應道交,不能跟佛這個接觸的。所以這個地方呢,你一定是憶佛、念佛的因地,才有可能在你生命的現前或者當來、當中見到佛陀。《小止觀》說有些人修空觀,他觀一切法空,他突然間見到佛。這要注意了,這有問題。因為你因地沒有憶佛、念佛,你怎麼在果地上、得到三昧的時候怎麼會有佛像出現呢?那一定是有魔來干擾你。但是你因地的時候有憶佛念佛,你成就念佛三昧的時候你自然可以跟彌陀見面,能夠見到十方諸佛,蒙十方諸佛的說法而解脫的。所以這個地方講我們能夠見佛的因緣,一定是因地憶佛、念佛。
永明禅師雲:“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跟一句佛號的相應,我們就一念佛,當下就契入了佛的功德法界。那麼把這個一念的境界再把它擴大、相續,一日相應一日佛,就是這個意思。
壽昌禅師雲:“念佛心,即是佛。”什麼是佛?我們身為佛弟子經常會提出這個問題,我們要學佛乃至於要成佛,到底什麼是佛,我們的目標在哪裡呢?這個壽昌禅師講出一個消息,他說你念佛的心、那一個心就是佛,你不必向外追求,你在念佛的那個心就是佛。
這一句話我們可以從兩個部分來說。
從自力的角度,這個念佛心他所念的佛,要以禅宗的意思這個是自力法門。他應該是憶念實相佛,就是——什麼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我一念心生起的時候,觀一切法空,不生起自性執,這就是佛。當然這個也是佛,但是這個佛呢,你只是一個因地的佛,你因地當中念念地積功累德趨向於佛道,這個應該這樣解釋。那麼如果從他力的角度,念佛心即是佛。這個有他力加被,就是你念阿彌陀佛,觀想、觀像、持名,這個時候你是直接契入佛的功德大海,那是一個果地教,不是你現在成就,你是跟彌陀感應道交,是果地教。
這個我前陣子我看一個念佛感應的故事。說這個大陸西安的地方有一個竹林子,住一個老人家。這個老人家在竹林當中,他編竹器過活的。那麼這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他看到他前面有一個溪,一個清澈的溪水,走出兩個小鬼,走到他的屋前講話了。一個小鬼說,唉呀,看見你最近好像很歡喜,是什麼事呢?他說是啊,明天晚上有一個賣煤炭的人,他剛好會到我這個地方來,他可能會來這個溪水喝水,我可以趁他喝水的時候把他給抓下來,當我替身,我明天就可以解脫鬼的身體了,非常歡喜。唉呀恭喜你了!到明天的時候,這個老人家聽了以後,哦有這件事情!他第二天就特別注意。到傍晚的時候,果然有一個人,一個做生意、做買賣的,兩肩擔著這個煤炭呢搖搖晃晃地走過來,走過來呢到溪邊的大石頭他就休息了一下,歇歇腳。那麼渴了以後呢他就到那個溪,那個溪水很清澈嘛,他就要去喝那個溪水,他把那個溪水一喝啊,哎呀!這個溪水真是甘美啊!阿彌陀佛!喝了一口不夠,他又再喝一口,哎呀!這個溪水真是甘美啊!阿彌陀佛!也沒事,沒事了以後就走了。走了以後呢,到了晚上,那兩個鬼又出現了。那個鬼心情很沮喪,心情很懊惱。唉,你不是說要解脫鬼的這個身體嗎?他說是啊,本來是可以解脫的,但是這個人哪,他喝水就喝水,他又念阿彌陀佛。他一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放大光明,我都不敢靠近他,他第二次要喝的時候我心裡有准備,早點去抓他,他一喝又念阿彌陀佛,糟糕了,那個光明一現出來的時候,又把我抗拒掉了,我根本沒有辦法靠近,就白白錯失一個機會。
所以講“念佛心,即是佛”。就是說啊,彌陀的廣大功德大海,他是已經成就的功德,問題是我們怎麼樣把佛的功德轉變成我們自己的功德呢?“念佛心,即是佛”,就是說我怎麼樣能夠跟諸佛同一鼻孔出氣呢?就是你憶念彌陀的功德。印光大師講:“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憶念這句佛號,你當下就契入佛的功德,你不要再問說是怎麼樣成佛,你現在就是站在佛的功德上,你現在就是在佛的功德裡面,你還問說:唉,我怎麼能夠成佛呢?你現在就跟佛相應了。“念佛心,即是佛”,你在憶佛念佛的時候你就跟佛的功德相應了,你還在想說“念佛是誰”,那這個是有一點多此一舉了。
那麼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作出一個結論:夫何疑哉?夫何疑哉?淨土法門要緊——你一種直下承當。承當——能念的心力本身不可思議,你相信能念的心你具足彌陀的功德,又相信所念的佛號也不可思議,內因力也不可思議、外緣力也不可思議,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百千萬句皆是不可思議。所以淨土法門要緊就是一種直下承當。
好,我們先講到這個地方,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