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陳紅兵教授:我國佛教生態思想研究的新進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國佛教生態思想研究的新進展

陳紅兵

《佛教與生態文明》是上海玉佛寺2008年召開的“佛教與生態文明”研討會的論文集,是國內佛教生態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該書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研究方法的探討。佛教生態思想研究方法的探討,是佛教生態思想研究走向獨立的重要條件,是深化佛教生態思想研究的前提。佛教生態思想研究要從比附西方生態思想的研究方法中超越出來,首先要求認識到佛教生態思想與西方生態思想在思想出發點、認識思維方式、基本理念等方面的差異,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宋立道教授“西方生態倫理觀與佛教生態倫理”一文比較了兩者的差異,認為西方生態倫理的基礎是自然權利說,是道德權利觀由人向其他生命、自然界的推展。佛教生態倫理的基礎則是宗教解脫論;西方生態倫理是從當代自然科學及其方法論基礎上生長起來的,佛教生態倫理觀則是從其宗教世界觀、宗教倫理觀上旁衍出來的。生態倫理是一種後現代倫理體系,佛教生態思想研究不應停留在有關生態倫理理論層面的思想創造與引申上,而應與時俱進,在實踐層面投身於全民生態活動當中;唐忠毛“佛教生態倫理的理論核心及其現代诠釋的誤區”一文具體分析了佛教生態倫理現代诠釋中存在的幾種誤區,認為佛教生態思想的诠釋是一種生態價值觀的“普世化”傳導過程,因此,在進行诠釋時不能完全從佛教信仰出發,而應立足佛教倫理的核心思想,盡量融合現代理性文明的成果進行創造性诠釋。認為一味地泛泛而論佛教的生態整體思想、圓融理念、眾生平等思想,並非是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而應反思生態文化思想與政治、經濟的關系,反思佛教生態思想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發揮自身的價值。認為在诠釋佛教生態思想過程中,應避免隨意用佛法替代科學解釋,主張與其將佛教與科學之間進行相似性比附,不如積極挖掘佛教在人文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價值;另外,宣方“歐美學界關於佛教與生態的研究述評”一文也用較大的篇幅介紹了歐美學者研究佛教生態思想方法的五種類型:(1)護教論者認為佛教生態論是佛教世界觀的自然延伸;(2)批判論者如哈裡斯認為,佛教的終極目的是解脫,其價值觀是出世取向的,自然環境也被看作最終應從中解脫出來的地方;而佛教文獻中也並沒有關於生態關懷的明確論述。艾維斯則從方法論角度對護教論立場提出六個方面的質疑;(3)建構論者承認傳統佛教世界觀不是以生態倫理為終的,但認為可以依據佛教經典和教義的原則發展出一套佛教的生態論;(4)德性論者認為,佛教全部教說的目的無非是教人培養人格、超凡人聖,因此,佛教原典中是否有比較充分的生態論述並不重要,是否可以從佛教世界觀中開展出一種肯定自然內在價值的論述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在德性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一種佛教式的生態倫理;(5)語境論者則認為最行之有效的佛教生態倫理是從具體的社會和文化處境中生發出來的。因此主張對文化心理和行為賴以存在和發生作用的具體的文化語境和現實的社會機制進行研究。不同的研究方式特別是批判論、建構論、德性論的研究方式,對於我們認識佛教自身的思想特質,使佛教生態思想研究走向獨立和成熟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理論研究的深化。研究方法的深入探討本身意味著理論研究的深化,但理論研究的深化還體現在佛教生態思想理論框架的建構及相關主題的深入研究方面。覺醒法師“佛教生態觀的特質及其現代啟示”一文從佛教自身關於世界觀、自然觀、社會觀(生命觀)、國土觀(理想觀)的相關思想出發闡述佛教生態觀的基本內容;從整體與緣起,平等、無我、慈悲、克制與中道概括佛教生態觀的特征及其現代啟示,突出了佛教生態思想自身的特質;王雷泉教授“佛教能為環境保護提供什麼樣的思想資源”一文,從佛教自身的思想理論出發,探索佛教生態思想的理路及核心。文章從緣起論和業力論這兩個佛教教義的基本點出發,推導出兩組與環保思想相契的基本原理:普遍聯系、性空無我和依正不二、自他同體,即智慧和慈悲兩輪。又以“心”為主軸,揭示生態環境危機的根源,主張佛教生態環保實踐也應以“心”為樞紐,以心淨國土淨作為建設人間淨土的理想目標;台灣學者楊惠南教授在上世紀90年代,針對台灣佛教界生態環保偏重“心靈環保”的偏向,曾撰文具體闡釋《維摩經》中“心淨則國土淨”的本來意義,認為“心淨”與“國土淨”之間是互為條件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心境並建”的思想主張。聖凱法師、董群教授亦撰文圍繞“心淨則國土淨”主題作了進一步研究。聖凱法師主要從經典不同譯本及相關注疏對《維摩經》“心淨則國土淨”的本來意義作了闡述,董群教授的論文則相對簡潔。兩文的觀點基本一致,著重揭示了傳統佛教在認識“心淨則國土淨”含義時偏重於“心淨”的觀念,認為“心淨則國土淨”本身是為了闡釋“淨土之行”的主題,實際上包含“心淨→行淨→眾生淨→國土淨”幾個邏輯環節,表明大乘佛教對心靈淨化的追求並不是一己心靈的淨化,而是同時包含有教化眾生、莊嚴淨土的內容。“心淨則國土淨”是最能體現佛教生態思想特質的思想觀念,對“心淨則國土淨”的正確理解,直接影響到佛教生態思想研究的深化與拓展。佛教生態思想研究深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從佛教自身的思想特質出發,突出心靈淨化、德性修養在佛教生態思想及環保實踐當中的重要地位。以心靈淨化、德性修養為核心,建立佛教自身的生態理論體系是佛教生態思想研究的必然趨勢。

三是思想資料的提示。要全面了解佛教思想中包含的生態思想資源,還需要從不同方面收集、整理佛教的相關思想資料。而每一位研究者從自身的知識儲備、思維視角出發,必然能夠集思廣益,幫助發掘相關資源,這是單純依靠某一位研究者的精力和能力所達不到的。從論文集中,我們可以看到,圍繞不同的主題,不同研究者對佛教生態思想資源做了更具體、深入的收集、整理工作,這為我們進一步研究佛教生態思想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料和線索。如陳堅教授“論智凱的‘生態放生’及其對當代佛教‘放生’的啟示”一文對中國佛教放生傳統進行了溯源式研究,並對中國佛教放生思想源頭之一的智颉放生思想及實踐進行了具體的論述。在智凱那裡,放生主要是一種“水系放生”,即通過向漁民講說《金光明經》的放生故事,上表陳宣帝降旨“嚴禁采捕”,將整個水系保護起來的方式。這種放生能夠避免後來佛教“人工放生”的盲目性及種種弊端。作者認為,水系放生實際上是一種生態放生,類似於今天的自然保護區制度。此外,鄭筱筠研究員“試論南傳佛教的生態文明”文中提供了南傳佛教戒律中有關戒殺護生、維護自然環境的相關規定;馮國棟“中國古代僧人的生態實踐”則發掘了中國古代僧人種植樹木、保護山林、改造灘塗的相關史料。而圓慈法師“世界佛教徒與生態環保”一文對韓國佛教界曹溪宗推行的“盤清碗淨運動”的具體介紹,李向平教授“作為佛教信仰的環保理念——人間佛教新進路及生態佛學論的建構”一文對台灣法鼓山推進“心靈環保”具體措施的介紹,則提供了當代佛教界在生態環保實踐方面的相關資料。相關研究資料的提供對於我們進一步系統、深入地研究佛教生態思想具有重要價值。

《五台山研究》2010年第2期

 

 

上一篇:正如法師:佛教在美國
下一篇:正如法師:所有善根 心心回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