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萬行法師:心態決定結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心態決定結果

2010.6.15

問:……(錄音不清)

師:與眾不同並不是一種病態,作為父母,遇到這樣的小孩子,你就把他當成是磨練自己的一堂功課,不要再抱怨。你抱怨,小孩子的這種症狀也不會消失;甚至你越抱怨,小孩子的這種症狀會越嚴重。這樣的事讓自己碰上了,佛家有一句話叫:歡喜接受,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面對。如果你認為他真的有病,你可以盡自己的力量去尋訪名醫,甚至去問一些專家這是不是一種病,有沒有解決的方法。也許大家把與眾不同看作是一種病;要是和大家一樣,大家就說這個人沒病,是個正常人。

作為父母,應該拿出一部分時間放在孩子身上。每天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忽略了孩子,即便賺到了錢,又有什麼意義呢?並不是一個人賺了很多錢就表示他是一個成功的人,更不能說他為社會做了多大的貢獻。當然,成功包含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對社會的貢獻,但同時也包括把自己的後人培育成才。一個成功的人,不僅自己要成功,還要把自己的後人培養教育好。就像一個企業沒有接班人,即便經營管理得很好,很成功,實際上也失敗了——後繼無人。社會上有一種現象,父母的工作、事業很成功,在社會上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可是自己孩子不但沒有成才,反而在社會上做了很多壞事。這就是父母一直忙於自己的工作事業,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的結果,最終自己的事業也沒有接班人,實際上這是最大的悲哀。你現在是什麼樣的心態,將來就招感什麼樣的果報,培養孩子也是我們事業的一部分。

至於你剛才說是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你可以回憶一下你這幾十年來是否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有相當一部分人,比如家庭發生了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包括自身發生了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他總是在這一世,在今生這數十年的時間裡找原因。甚至周圍的人看他這幾十年都在行善,也會想:為什麼這種事情會發生在他身上呢?我們佛教講的是三世因果,正如《因果經》上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但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沒有辦法把握,由於當時無明,種下了不好的因,招致今生不好的果。既然現在我們聞到了佛法,就應該知道如何把握好現在,在當下,在今生種下好的因。

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人家要說你要倒霉,你就信了,馬上把這個信息輸入頭腦,刻入心靈;說你要走好運,你卻搖頭,不相信。而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你說他好,他會相信;你說他不好,他不會相信。佛教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造。第一個提出“一切唯心造”這個理念的是釋迦牟尼佛。後來有許多宗教,包括現在的很多學術派別也說心靈可以招感一切,有什麼樣的心,就招感什麼樣的果。你有一顆很健康、很陽光的心,對一件事充滿了信心,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件事必然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如果你總是自卑,抱著負面的想法與心態,把事情往不好的方面想,總覺得不會成功,結果就真的不成功。你想著出門碰到的都是壞人,結果真的都是壞人;你想著你身邊都是好人,久而久之,身邊就會聚來一大批好人——同性相吸。同樣,你抱著一種什麼心態看你的孩子,就等於把大自然這種相應的力量調過來,賦予孩子。如果你的心態不健康,甚至病態,你調來罩在你孩子身上的,都是不好的磁場、病態的磁場。這就是所謂的“空中搬移大法”,你把不好的磁場全都搬到你孩子身上了。如果你心態很好,就會把宇宙中好的力量招感過來,吸引過來,包圍在你孩子的周邊。你的心力越強,招感的力量就越大。比如一個人總認為自己膽子小,沒有膽量,結果他的膽量就會越來越小。他總認為自己不行,腦袋笨,這種念頭只要持上三年,他就會變成一個弱智的人。他總認為自己不健康,這種念頭放在心裡唠叨上三年,他這輩子就離不開藥罐子了。如果你的身體不健康,但你說:“我很健康。”這種念頭你只要保持三年,三年後你一定是個非常健康的人。你口才不好,不善於說話,人家給你一個機會讓你上台演講,或者負責接待講解的工作,你總是推辭,說自己不會演講,不善於說話。一次不說,兩次不說,你給自己的暗示越多,將來你真的變得什麼話都不會說,想說都說不出來了,因為你給自己輸入的負面信息太多了,結果就真的如你所言了。

心靈的信息一旦輸入,是很難改變的。一個念頭你持續輸入的時間有多長,將來你要想把它清洗掉,要花上許多倍的功夫和時間。當一個人身體不健康的時候,很容易吸收負面的信息和力量。尤其是一個人的正念、正信處於弱勢的時候,即便聽到好的信息,也會把它理解成負面的,把好的結果視為不好的結果。所以,如果一個人心理不健康,心態扭轉不過來,是學不了佛的。我曾經說過有三種人不能學佛,第一種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人。佛法一傳給他,他就把佛法給扭曲了。因為他是一個心理扭曲、不健康的人,好東西到了他身上,到了他手裡,也扭曲、走形了;好好的一句話從他口裡說出來,也變味了。這樣的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太多太多了。

他學佛整天想著有境界,可是當境界一來,他卻想:“我是不是修遍差了?是不是要走火入魔了?” 他不想著這是佛境,總想著這是魔境,總把它想成不好的境界。這種人是不能繼續教他,不能把他帶入道的,他沒有這個慧根、素質、福報。你每天渴望見到佛,渴望境界,境界一來,為什麼你又把它想成不好的境界呢?好境界、壞境界都是沿途風光,你必須經歷完所有的沿途風光,才能到達目的地,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還有一種人進入狀態出不來,整天神神叨叨的。這種人不學佛還是個正常人,學了佛以後反而變成了精神病,逢人就講佛法。這種人永遠都活在自我當中。實際上我們在座的有相當一部分人也是這樣,見人就講佛法。人家不信佛,你給他講佛法干什麼呢?你總是活在自我當中,活在自我的世界裡。你是學佛的,碰到學佛的才講佛話;如果碰到一個經商的人,你就給他講經商的知識,用商業知識去度他;你碰到一個搞藝術的,你就講藝術方面的知識,通過藝術去度他。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化身呢?一個出家人什麼知識都要通達,碰到什麼樣的人,就用什麼樣的語言和方式去和他溝通交流,去度他。

還有一種進入不了狀態的人也學不了佛。你扮演什麼角色就必須進入什麼角色。你學佛,是個佛弟子,在你的身上看不出一點學佛人的影子,沒有一點學佛人的味道,是居士,不像個居士,是和尚,不像個和尚,你怎麼可能把佛學好呢?無論你做什麼,都要能隨時進入狀態,所謂的能出能入,才能把事情做好。佛教裡面不是有一句很通俗的話:“見人說人話,見佛說佛話,見鬼就說鬼話”嗎?你們還以為這是一句貶義的話,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只有聖賢才能做到,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凡夫怎麼做得到呢?凡夫永遠都活在自我當中,永遠是一個面孔,不會變化。你不會變,怎麼會有用呢?要想起用,必須會變。為什麼中國的易經八卦能起用呢?就是因為它會變卦。你不會變卦,就不會起用。會變卦也是智慧的顯現,沒有智慧,你就變不了卦。

你們問問自己,你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每天所做的事情,是想著自己行呢,還是不行?是帶著一種歡喜的心在做呢,還是帶著一種抵觸的心在做?是抱怨還是歡喜?你抱怨,難道就可以不做嗎?你歡喜,難道就會讓你多做嗎?你抱怨是過一天,歡喜不也是過一天?你對別人歡喜,實際上是對自己歡喜;你抱怨,實際上是在懲罰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看不到自己的心態,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不知道自己以一個什麼樣的面孔出現和存在,看不清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是學佛人最大的悲哀。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嬉笑怒罵,當下都必須清楚地了知。如果過後才知道自己剛才在嬉笑怒罵,那已經偏離了道,已經修偏了。

古人說因為別人犯錯誤而生氣,就等於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種人是最愚蠢的。但是,當一個人進入了角色,看到自己的孩子、家人、朋友、同事犯錯誤,往往會生氣,而且有時候比自己做錯了事還生氣。這就是警覺不夠,失去了覺照,自己心靈的境界不夠超然;同時也是因為你和他有共業,所以才會碰到一起,才會跟著一起受氣。如果你和別人沒有不好的共業,你身邊招感的都是些素質好的人,而且跟你都是善緣。學佛的人必須相信因果。既然你現在碰到了這種人,說明是你昨天結下的惡緣,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如果你今天不是以歡喜的心去面對它,接受它,就等於讓你們之間的惡緣繼續延續下去,你明天、後天碰到的還是這種緣。如果你今天以歡喜的心去接受和面對它,就等於把昨天不好的因和今天不好的果都化解掉了。

一個入了道的人,一個聖人,當然還會有喜怒哀樂,甚至他在喜怒哀樂的時候,比凡夫俗子還來得真切,但他都是瞬間達到,瞬間就走了出來,不會持續停留在一個狀態裡面。如果這樣,就是住在境界裡,被境界所轉。所以說聖人無常心,喜怒哀樂都無常。只有凡夫才會永遠處在一個狀態裡面。聖人是念念起,念念不住,需要什麼念就起什麼念,過後都處在一種空靈覺知的狀態裡。需要時,頃刻間就生起了念頭,這個念頭就是用;境界一消失,他的念頭也歸零了。歸零的狀態,就是一種覺照的狀態。喜怒無常——這就是聖人的境界。恆常不變才是凡夫俗子。但是聖人的境界,如果從表象上看,尤其是以凡夫的眼光去看,和低級的凡夫俗子很相似。因為聖人是處在一個極端,而低級的凡夫俗子是處在另一個極端,彼此都處於極端,如果沒有慧眼,是難以分辨的。比如說一個超越的聖人,很多事情他都敢去做。而一個不信因果的人,往往也敢做很多事情。可是我們凡夫俗子處在中間,就無法分辨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哪個是聖人,哪個是凡夫。

有智慧的人學佛,變得更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學佛,變得更愚昧。本身佛法不是為愚昧的人服務的,也不是愚昧的人能學的。佛法屬於上層建築。為什麼過去佛法一直在貴族這個階層傳播?因為各方面的素質都達到了,你才能成為社會上的貴族。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人處事的基本理念都具備了,才能學佛。之所以你是社會的最底層,沒有進入社會的上流,沒有到達士大夫這一級別,那就說明你各方面的素質不具備。為什麼過去的出家人那麼令人崇敬、欽佩?尤其是明清以前,社會的精英都集中在學佛的這個圈子裡,所以一聽到你是一個學佛的人,大家對你都刮目相看,誰都知道佛不是一般人能學的。可是現在一聽說你是一個學佛的人,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覺得你不是愚昧無知,就是受到什麼刺激、打擊,看破紅塵了。

看一看我們的所作所為,哪裡是在學佛呀?都是信佛。你不明白,怎麼去學,怎麼去做呢?你不明白就去信,所以越信越迷,變得更愚昧。過去學佛的人是先明白了才去信,才去學。現在我們是不明白就去信,所以越學越笨。當然,過去的善知識特別多。現在善知識確實很難遇,即便遇到了,因為我們自己愚昧,也把善知識當成和自己一樣愚昧,甚至比自己更愚昧的人,所以也就錯過了。

佛菩薩可不是看到眾生無明、愚昧無知,才生起慈悲心,倒駕慈航來普度眾生的,而是有人能識別他,他有知音,才會回來。大家都不認識他,都不認可他,他回來有什麼意義呢?他是明師,是佛菩薩,大家卻把他當作巫婆神漢來崇拜,他又作何感想?他會繼續回來度這些所謂可憐的眾生嗎?

不要認為你得到了佛法,就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法寶,有幾個人認識法寶呢?所以佛菩薩的面孔千奇百怪。由於他們的面孔千奇百怪,我們更迷失了方向,對佛菩薩更難以辨認。佛菩薩沒有一個特定的面孔,我們如何辨別,如何鑒定他們做的是對是錯,行的是正法還是邪法呢?是法住法位,以戒為師,用法來檢測他。

 

 

上一篇:陳星橋居士:韓國佛教與天台宗
下一篇:陳星橋居士:道元禅研思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