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張秉全居士: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今年是印光大師生西七十周年,緬懷大師碩德高行,深感我一生受大師文鈔教育熏陶的法乳之恩,不禁感概萬千,無以名狀。我生也晚,大師生西之時,年僅十歲,未能見到大師德相,蒙其攝受皈依,抱憾終生。迨行年十八,始得讀大師文鈔。不禁如醍醐灌頂,欣喜無已。毛筆恭摘,反復閱讀。頓萌出塵之志,終以時節因緣不具,未克如願。今年屆八十,以印祖文鈔為圭臬,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未改初衷。爰自號慕印居士,以表私淑印祖之意。

全二十年來,弘揚佛法,以印祖文鈔、菁華錄為底本,講授淨土念佛法門為最多,或以印祖鑒定的《淨土十要》本為內容,多次講演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徹悟禅師語錄》、《淨土十疑論》、《淨土或問》及《淨土生無生論》等。以印祖在《文鈔嘉言錄》標應讀典籍中,推崇十要為淨宗學人所必讀故也。為報印祖法乳之恩,故遵從師教,弘揚淨土,不遺余力。雖曾學台宗,薄有悟解,然亦不敢以弘台教為己任。以不契當今時機故也。

弘揚淨土,初機入門書,以印祖文鈔為最要,有印祖的皈依弟子,曾問印祖:修學淨土法門,先看何書?祖曰,當看光之文鈔。此非師自诩。師淡於榮利,絕無我相,完全為眾生得益,發自肺腑之誠言也。進而求之,則徹悟禅師語錄為機理雙契之淨業良導。印祖讀禅師語錄,數數誦習,如讀佛經然,真有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之作略。我亦反復研習文鈔及徹悟語錄,師法印祖,亦步亦趨。至於被印祖譽為縱古佛再世重解此經,也不能高出其上矣的蕅益《彌陀要解》,則看過不下十余遍。對印光、徹悟、蕅益三大師的名言警句,隨讀隨抄,不惜工夫,匯編成《蓮宗三大師開示錄》由寧波居士林名義出版,初印三千冊,告罄後,繼又在天台國清寺再版,又印四千冊,贈送結緣。區區之心,亦惟為報印祖法乳之恩於萬一而已。

為了彌補我不及見印祖的遺憾。我之淨室壁上,懸一桢印祖德相,圓頂海青,項掛數珠,手結彌陀印的大照片,面容慈詳,目光炯炯。朝夕相對,真有面見德人,鄙念全消之喜悅。猶憶我十年前曾經赴靈巖山隨喜參加佛七,在臨時作為大餐廳的香光堂,正中陳列有印祖道影。我久久凝視。心懷渴慕。是夜忽得一夢。夢見一條河流,橫在我的面前。我欲度河而不得。有一黑衣道人走來,授我一柄寶劍。言道,牢執此劍,即可度矣。我心無畏懼,擎劍下水。向對岸淌行。初涉,水齊腳踝,漸進,水齊腰,至河心,水齊胸。繼前進,水又漸行漸淺矣,終抵對岸。夢遂醒。細詳夢境。此寶劍,得非是象征一句萬德洪名耶!古德原有執持名號,如執持金剛王寶劍相似之喻。此河,殆喻生死河流。此岸,殆喻此方穢土,彼岸,則喻極樂淨土無疑矣。某來靈巖山參與佛七,得此嘉夢,亦可喜矣。然則夢中授寶劍者,果何人也。盡力回憶,竟不復記其面貌。繼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昔孔子未見過周公,以孺慕極切,曾見周公於夢。以理揆之,其事相類,或竟是印祖亦未可知。而況夢境所喻,亦與印祖文鈔所說,苟具真信切願,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行住坐臥,牢牢執持,臨終決定往生西方的教導,若合符節,更何惑焉。

印祖之文鈔,文章敘事簡潔,說理透徹,以對機有異,故深淺互見。將宗教兩途之界限,分得清清楚楚。自力與他力法門之難易,說得明明白白。通途法門聚出,斷盡惑業方了生死。特別法門橫超,帶業往生亦登不退。條分縷析,委曲詳盡。舉事例則證據確實,談理性則教眼圓明。而且行文往往以對偶句出之,一正一反,雄辯無方,有極強的說服力。讀其文令人對所述事理、因果,孰是孰非,明若觀火。取法有地,致疑無由。梁啟超雲:印光大師,文字三昧,當今群盲之眼,誠非過譽也。永嘉周孟由也曾說:法雨老人(印祖曾住普陀法雨寺,避其諱以寺為號,尊之也)禀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操行光明正大仿佛蓮池大師)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教理以蕅益老人為准)步武資福(熏修步隨徹悟禅師)宏揚淨土,密護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風。折(服)攝(受)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三百年來一人而已。誠為對印光大師一生最全面最確切之評價也。

《詩經,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印光大師的崇高德性,猶如一座高山,我們只有仰望的份,是學不到,也學不全的。印光大師的光輝操行,如日行中天,有目共睹,我們要努力去效法他。我們要以大師的一言一行,作為修持中的座右銘、奉之如金科玉律。一日三省,時時對照。明因識果,嚴持淨戒。善則進之,惡則去之。牢記大師“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之教導。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庶幾生為賢人君子,沒登極樂淨邦。

最後,謹獻一頌作結:

文鈔六卷喜重溫,私淑常懷雨露恩。今日靈巖開法會,心香一瓣拜師門。

 

上一篇:開願法師:對情執與情意的解析
下一篇:開願法師:千萬不要拿自己這一生的道業開玩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