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張秉全居士:三千有門頌淺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千有門頌淺釋

三千有門頌,乃台宗著名論文。全文以偈頌形式,闡明心具十界,一念三千之理。言簡意赅,理深旨備。明佛隴沙門百松真覺曾為之作略解,其義更覺顯豁,惜文筆簡古,初機難曉,今不辭固陋,作此淺釋,以便初學,其分科釋義,

仍以真覺大師之略解為准。

將釋此頌,大科分二:一釋頌題,二釋頌文。

一、釋頌題。

按台宗釋經常規,以五重玄義釋題,五重者,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

“三千有門頌”

一釋名,此頌以單法立題。三千有門,法也。頌此三千

有門之義。為解釋方便起見,先釋頌,二釋門,三釋有,四釋三千。

一釋頌。頌有二種:(一)應頌。即應長行之文而頌。

諸經常見,如法華經中長行文後,每有“爾時世尊欲重宣其義,而說偈言”,即是應頌。(二)孤起頌。凡不頌長行,孤立自起之頌,稱孤起頌。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龍女贊佛偈:“深達罪福相,偏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即孤起頌。今頌前無長行之文,即屬孤起頌。

若論通別,頌之一字為通,如俱捨頌、唯識三十頌、八識規矩頌。三千有門四字為別,別在此頌,不通其馀。

二釋門。門以能通為義,依教立門,教有藏、通、別、圓四教,故立藏、通、別、圓四門。由於教依理生,亦可以理立門,故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門。今之三千有門,若按教立門,乃圓教初門。若以理立門,乃無作理門。頌曰:“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法。”妙假者,即圓教有門也,理即無作之理也。

三釋有。有,即三千之法。智者大師說:“以有門為圓通之相。”又說:“此相四門,皆妙無粗。”頌曰:“不思議假非偏假,”假,即是有。非偏,即是圓也。

問曰:有門既可稱妙,其他三門,(即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亦可稱妙,此頌為什麼偏稱有門為妙?

答曰:門門平等互攝,何妨有門獨稱為妙。何以故,有為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實相,離開法界實相,別無一法可得,所以有門何妨獨稱為妙。

四釋三千。三千有事有理。事者,事造三千。理者,理具三千。一念心起,具三千法。何謂三千法?此一念心起,必屬一界,一界現起之時,九界冥伏,冥伏為理,現起為事。事理互具,成十法界。十法界者,所謂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也。十界各各現起,冥伏互具,成百法界。又:百法界各具十如是法,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若一界具十如是,則百法界具千如是矣,此為千如是。又:五陰一千,眾生一千,國土一千。五陰為實法,眾生但假名,此二千法屬正報,國土一千屬依報。依正共論,故曰三千也。止觀雲:若無心則已,介爾有心,三千具足。

所謂事造三千,即是全體起用。體即三千之性,用即三千之相。性即理具,相即事造。荊溪雲:“並有理具,方有事造。若無理具,何所事造。”(即事造也不可能)譬如蒸米可以成飯,以有飯性故,蒸砂但成熱砂,以無飯性故。《法華玄義》雲:“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即具百界千如。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事造三千之相也。又:事造中,分順修與逆修。順修即稱性而修,背塵勞、合覺性也,廣義來說,藏通別圓四教,俱可稱為順修。克實而論,唯圓教才是順修,別教猶稱為逆,更不要說藏通二教。逆修即逆性而修,背覺性、合塵勞也。由於背覺合塵,必定六道流轉也。

但台宗主張性具善惡,善惡雖異,其修不殊。三千之一法,一塵三千不少,剎海三千不多,縱亦三千,橫亦三千。三千自在,無法不遍,故曰三千有也。(釋名竟)

二辨體。此頌以法界為體,題中三千有者,即是理,理即法界。頌曰:“門門一一為法界,”故知以法界為體。

三明宗。此頌以三觀為宗。此法界體,必須通過三觀而入。若非三觀,則無由入。頌曰:“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法。”故知以三觀為宗。

四論用。此頌以知性具為用,三千之性為能具,三千之相為所具,能具即體,所具即用。頌曰:“若只觀心不觀具,則於一家分二家。”(即能所分張矣)故以知性具為用。

五判教。此頌以大乘為教相,不同偏小。頌曰:“一家觀門異諸說。”既異諸說,即不同偏小,故以大乘為教相。(釋頌題竟)

“宋忠肅公陳瓘述”

陳瓘(1042-1106)字瑩中,號了翁。北宋著名居士,福建沙縣人,少登進士第,徽宗朝,官左司谏,以性耿直,不見容於時。崇寧年間,編管袁州(屬江西省境)不久,移通州(今河北省通縣)又谪台州。嘗留心禅宗,有所省發,後讀《華嚴》,深會其義,自號華嚴居士。及遇明智中立法師,師事之,叩天台教旨,深有契入。居台州五年,以承事郎之職移楚州,從此結束仕途生涯。宣和六年殁,世壽六十五,追贈谏議大夫,谥忠肅。著有《三千有門頌》。述者,不敢稱作,乃公謙詞。

二釋頌文,分四:◎一能通門。分二:初明初門不可思議,二明四門圓融無礙。初又二:(一)明三觀圓融。(二)結歎不可思議。今初,(一)明三觀圓融:

甲明假觀。

“不思議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

不思議假,即圓教初門。假即是有,有指三千法也。此三千法,即空假中,所以說“非偏假”。既是即空假中,所以說“不思議。”藏教以生滅觀,觀一切法,一一隔歷,所以稱偏。圓教以無作觀,觀一切法,一一圓融,所以非偏。所謂本具一切法者,就是說,假觀中具足空、中二觀之法,空觀中具足中、假二觀之法,中觀中具足空、假二觀之法。

問:三法互融,為什麼獨稱假法具足一切法?答:因從假而入,令人容易起修故。實則說空觀,說中觀,皆可稱具一切法。例如說“真空不空非但空,此空本具一切法。”“圓中圓滿非但中,此中本具一切法。”

乙明空觀。

“真空不空非但空,”

但空者,即小乘偏空。小乘修四谛,證偏真理,以偏真不即諸法,故稱但空。又:小乘因滅會真,滅非真谛,所以空不即真。圓空則不如是,圓教之空,乃具有之空,(具足百界千如)不同於偏小,故說“非但空”。

丙明中觀。

“圓中圓滿非但中,”

但中者,別教中道之理觀,不即空有二邊,既不即二邊,中道之理欠缺,故稱“但中”。圓中則不如是。即空有二邊,故非“但中”,既即二邊,則中道圓滿,故稱“圓中”。

(二)結歎不可思議。

“是故四門之初門,即是不可思議假。”

四門,即是有門、空門、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門。初門,即是有門。有門稱為不思   議者,以此有,不是偏有。不離中、空,舉一即三,言三即一,故結雲:“不可思議假”也。“初明初門不可思議竟”

二明四門圓融無礙。

“初門即三三即一,非一非三又非四。”

初門指有門,三門指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第一句是說,有門不離空等三門,次句是說,空等三門也不離有門。若用觀法來說明個中道理,比較容易理解。如一念心觀有,即有門,即是假觀;一念心觀空,即空門,即是空觀。一念心觀亦空亦有,即雙亦門,即是雙照觀;一念心觀非空非有,即雙遮門,即是雙遮觀。初門既用三觀,(空假中)空等三門豈不用三觀。用觀既然相同,門豈有別,即義(體不二義)得以成立。故雲:“初門即三三即一”也。

非一非三又非四者,這句是說,門雖有一三四分別,其體惟一法界。在三門以望一門,一門即是三門,則一非定一;在三門以對一門,三門即是一門,則三非定三;若三門一門互相非拒,則四門也不能安立,所以說:非一非三又非四。惟是法界一理耳。(◎一、能通門竟)

◎二、所通理。初引喻,二合法。三結歎。今初

“一二三四指一月,四點似別惟一空。”

此引喻說明其理。四指者,比如目中患翳之人,不識天上之月,明眼人以指指之,翳薄者示一指便識,翳稍厚者須二指示之才識,翳厚者須示三指,翳極重者須示四指方識。四指似別,月則一也。故雲:“一二三四指一月。”

四指四點,喻四門。一月一空,喻法界。指點方法雖有四種之別,所指惟是一法界空理耳。以喻門門不一,法界理同,故曰:“四點似別惟一空。”又:法一而喻二。月喻法界之圓融,空喻法界之常遍。

二合法。

“門門一一為法界,攝一切法皆無馀。”

此以喻合法。門門,即四門,門門之觀皆為法界而設。如喻中一指二指三指四指,皆為指月而已。法界,亦名法性,亦名中道,亦名實相,一法異名也。

攝一切法皆無馀者,一切法,即三千之法,攝者,不獨有門攝一切法,空等三門亦攝一切法也。無馀者,就是說,三千統收一切法無馀,即謂介爾一念,具收三千法無馀也。

所以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則有門法界攝一切法無馀也;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則空門法界攝一切法無馀也。一念心亦起亦滅,三千性相一時亦起亦滅,則雙亦門法界攝一切法無馀也。一念心非起非滅,三千性相一時非起非滅,則雙非門攝一切法無馀也。故現前一念介爾之心,最為修行之要也。

問:具和攝有何區別?答:約理曰具,約事曰攝。具如水具有波性,攝如波還成水。

問:若如此,水即是體,波即是用。波還成水,即是攝用歸體,怎能說是理具呢?答:荊溪雲:“並有理具,方有事用”。須知事用,全是理體,無一用而非法界也。既皆是法界,用用皆體,所以攝即具,具還同攝也。

三結歎。

“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法。”

此結歎觀妙。假即是有,有即是假,假非偏假,故稱妙假。法界,即有門法界也。具足法者,具足三千法也。法界為能具,三千為所具。又所具三千,界界各各互具。皆名法界,皆名三千。此理天然,不假修成,情與無情同具。迷人不覺,故曰誰知。因修妙觀,方曉法界具足諸法,所以說,“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法。”(◎二、所通理竟)

◎三、觀即境。分二:一明修證妙,二明修證粗。今初

“聞思修證無不妙,心能觀此體具故。”

此說修證妙。聞思修,三慧也。證,所證之位也。觀,即能觀之觀,即三觀。體,即所觀之境,即三谛。全以三德秘藏之理,為谛、為觀、為慧、為位,既然皆是三德,則一一圓融,故雲:“聞思修證無不妙”也。聞無不妙者,聞即名字,聞從師說,師若不說,弟子怎曉,不知屬理(即),知屬名字(即)。普賢雲:“心聞洞十方”,心既能聞,聞即圓聽,故無不妙;思無不妙者,思三千法,即空假中,三千實相,炳然齊現,故無不妙。修無不妙者,以三觀慧,觀心具諸法,即空假中。即空,伏見思惑;即假,伏塵沙惑;即中,伏無明惑。五住頓伏,觀行位成;見思若斷,相似位證;分斷無明,分證位得,無明斷盡,究竟成佛。觀雖屬修,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無不妙。證無不妙者,今論圓位。一證一切證,一切證一證。位若不即性,何能位位相收攝,故無不妙。心能觀此體具,所以聞思修證,無不妙也。

二明修證粗。分三:(一)出非,(二)揀濫,(三)斥迷。今初

“若只觀心不觀具,則於一家分二家。”

別宗但觀心性清淨,不觀心具諸法。心不具法,則是心外取法。法不具心,心不具法,必然於一心之中分心分法,豈非一觀而分二家。

(二)揀濫。

“一家觀門異諸說,諸說雖異觀自一。”

大經雲: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一家所談,一曰性體,即正因佛性。二曰性量,即了因佛性,三曰性具,即緣因佛性。具即是假,假即空、中。只一法相,有此三義。會之彌分,派之彌合。不同別宗,只談真如隨緣,作差別法理會。(差別謂九法界)不隨緣時,謂無差別,無差別,惟真如一性也。今家則不然,三千之體,隨緣起三千之用。不隨緣時,三千宛然,故知差別法與體不二。是故一家觀門異諸說也。諸說雖異,法常天然,豈因談說而改變。觀自一者,觀知體與用(差別法)不二也。

(三)斥迷。

“彼迷一心具諸法,墮在通別次第中。”

別宗以不知心具一切法故,墮在通別二教。惟知體一切法空,空不即假,此墮在通教。從假入空,從空入假,從空入中,中不即(空假)二邊,此墮在別教。別教但中,隔歷未融,次第而入,故曰次第中。

“次第而生次第斷,豈知十界本來一。三千本一亦如是,皆非世數可分別。”

別宗謂真如不守自性,隨染淨緣,造十法界,故曰次第生。欲成佛道,須壞九界,以次第觀,翻破三惑(見思、塵沙、無明)方成佛果,故曰次第斷。

今家不然,知三惑全體是性惡法門,故不須斷。又九法界亦全體是性德,故不須壞。別宗豈知十界體來是一,(惟一真理體)今家洞照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用即是體。三千相是世數,故可分別;三千性非是世數,故不可分別。所以說:皆非世數可分別也。(◎三、觀即境竟)

四、境即觀。分三:初明具體,二明具人,三明具宗。

初又三:(一)境觀,(二)指示,(三)功能。今初

“妙境原無空假中,而亦不離空假中。”

境即是三谛也,以觀即境故,故曰原無。以境即觀故,

故曰不離。境觀不二,故稱為妙。

(二)指示。

“空即是心假是色,非色非心名曰中。”

心,指一念心,念無念相,並畢竟空,故空。色,指三

千色,無法不備,並皆是如來藏,故假。中,指色心不一不

異,並是法界,故中。此空假中,語似分張,(分別)並皆相即。

(三)功能。

“色心絕處中體現,於一一法體皆具。”

色心絕,即是雙遮。雙遮故,中體獨露。一一具,即是

雙照。雙照故,法相並彰。

二明具人。

“凡夫心具即佛具,取著不圓則不具。”

凡夫只是佛心中十界之一,佛亦只是凡夫心中十界之

一,  論其修證,則有分、滿。論其心具,則無差別。故凡

夫心具,即是佛具,但不可取著,若取著二邊及中,即非圓教,則不可稱具。所以說: 取著不圓則不具也。

三明具宗。

“惟一具字顯真宗,入此宗者甚希有。”

上句贊法,下句贊人。古師雲:只一具字,彌顯今宗。故曰:惟一具字顯今宗也。蓋別宗所談,惟談法性,相當於今宗所說性體、性量,彼缺性具而不論,是故今宗超勝於彼。入此宗者,名為頓人,圓頓之人,甚為希有,故曰:入此宗者甚希有也。(◎四、境即觀竟) 

三千有門淺釋 終

 

上一篇:菩提法師:佛教在21世紀之前瞻與思考
下一篇:菩提法師:念佛能斷除煩惱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