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青年應有的美德 —— 孝與戒YIN
(四)
锺茂森博士 敬述
上面我們介紹了儒家孔子所闡述的《孝經》的道理,又介紹了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所講述的父母恩重難報的恩德。現在我們再從道家善惡因果感應規律來體會孝道。
3.道家──明之以因果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又稱太上老君。老子與孔子都是周朝時代的人。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道德的本源」及禮樂制度,孔子對這位太上老君是十分尊敬的。這位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惡行善的名篇《太上感應篇》。文章中說道:「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裡指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福和禍都是自己造作,自己招來的。因此他教導人要「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太上老君還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意思是說,如果一個行善之人,起碼是忠孝友悌都做到(能忠效國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這樣的人,人人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祿不求自來,凶事會遠避他,神靈會衛護他,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有。
中國古代著名的帝王舜,就是一個例證。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孔子說,舜的孝敬做到了至極了,舜到五十歲了,還是那麼愛敬他的父母。舜,名字叫虞舜,為人溫和孝順。母親很早去世,後母對他刻薄虐待,父親不明事理,受後母挑撥,不喜歡舜。弟弟是後母所生,對待舜也極不友善。舜,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生活,但是他很能忍耐,他明白道理。正如《弟子規》所說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雖然父母不喜歡他,他還是孝敬父母;雖然弟弟跟他作對,他還是友愛弟弟。後母視他為眼中釘,但無論讓他做什麼重活,舜都能很好地完成。讓他去耕田,他就很好地耕田。讓他去捕魚,他冒著大雷大雨,也無怨言。甚至後母和弟弟想害死他,在他下井工作時,倒土填井,幸虧他預先在井底挖了一個通道口,爬了出去。舜沒有死,給他後母很大的震驚。他回家後,對後母和弟弟,一句怨恨之言也沒有,一點怨恨之心都沒有,還是那麼恭敬友愛,最後終於感化了雙親。舜的孝,感動天地,據二十四孝記載,舜耕田時,山中大象跑出來,為他耕耘,代他勞動,小鳥為他播種。舜的孝行,傳到當時帝王堯那裡,堯帝非常歡喜。他覺得自己的接班人,應該是這樣有道德的人,堯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舜,請舜出來協助自己管理國家大事,以後把王位就傳給了他。當時天下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民俗淳厚。堯舜皆是中國古代的聖君。孟子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下》)這不正是證明了《太上感應篇》所說的,「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道家另一大德,呂洞賓,尊稱呂祖,在《勸孝文》中說:「世之人,善莫大於孝,不善莫大於不孝。」老子在《道德經》說:「六親不和,有孝慈」。意思是說,在六親不和的家族裡,有行孝的人,才最難能可貴。舜是個耕田的人,他並沒有想到會當帝王,可是他的孝行,卻召感福祿自來而成為天子。
「不善莫大於不孝」也有例子。古代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叫原谷,嫌自己母親年老多病,就叫他的兒子,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放在破車上,推到山林裡去,扔棄不管。他的兒子就照辦了。然後回到家裡來,他父親見兒子回來,就問:「你為什麼把破車又帶回來了?」他的兒子回答:「這破車等你老的時候還有用。」這句話多可怕!這不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不孝之因,將得不孝之果。
再看一個例子。清朝乾隆年間,在福建莆田這個地方,有一個很有名氣的算命先生,叫馮赓,他給別人算命,都說得很准,所以聞名一時,收入也很豐厚。他給自己算命,命裡有兩個兒子,而且其中一個能顯貴。可是他已經五十多歲了,這兩個兒子哪一個也沒顯貴,而且都賭博成性,不務正業。他心裡很痛苦,聽說武夷山上有一個道人,叫一目道人,修行很好,能知禍福,就前往參拜請教。一目道人說:「命之不靈,乃心術之變也。為人莫重於孝。汝得罪天條久矣。汝生平鮮衣美食,鐘情妻妾,而於父母之奉,竟甚寥寥。身非汝妻妾所生,何不思木本水源乎?汝能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可以息鬼神之怒。」這位一目道人是當時武夷山很有名的道長,他開示教導馮赓,說:「你算的命,不靈了,那是你的心術變了。人生第一就是孝,而你的不孝已經得罪了上天了。你平常吃得好,穿得好,寵愛妻妾,對父母非常刻薄。你要知道啊,你的身體從哪裡來的?是父母所生的啊,而不是妻妾所生的。你如果以愛妻子的心侍奉你的父母,可以改變上蒼和鬼神的憤怒,就可以轉回命運。」馮赓聽了以後,深深拜謝歸去,從此將功補過,孝敬雙親,不敢怠慢。慢慢地,果真他的兩個兒子也回頭了,變得純良了,能聽父親的教導,保住了家業。
這正如太上老君所說的:「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所以,呂祖在著名的《勸孝文》中說:「我能孝,自無逆子。子能孝,自無逆孫。繩繩克繼,葉葉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意思是:我能孝順,給孩子做好榜樣,自然沒有不孝的兒子。兒子能孝順,自然沒有不孝的孫子。一代傳一代,這是最大的善事,這是最豐厚的利益了。
我們非常感謝道家的太上老君和呂祖,從善惡感應的因果規律,從天理上讓我們來認識孝道的重要。
(二)如何行孝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儒、釋、道三教一貫以孝為基礎,教化人民。正如清朝《雍正皇帝上谕》中所說的:「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孝是做人的根本,是成佛作祖的正因,是百善之先,人間第一事。那麼,奉行孝道,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麼做呢?
孔子在《孝經》中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意思是說,一個孝子侍奉雙親,對父母日常生活飲食起居,能盡自己恭敬心;用歡喜心供養父母,使父母心情愉快;父母有病,及時提供治療,日夜侍候不輕易離開;父母去世時,能給予臨終的關懷,並認真地辦好喪事;父母去世以後,每年祭祀要嚴肅認真,常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五樣具備,才算是事奉雙親了。
當年,孔子的弟子們,曾經就如何行孝的問題多次來請教孔子。孔子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在《論語》中都有記載:
有一個魯國的大夫(官員)叫孟懿子,他來問孝,孔子回答:「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意思說,對父母不要違背禮節。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子女責任侍奉供養他們。死的時候,按禮節埋葬,和按禮節祭祀他們。《弟子規》說:「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孔子在《論語·陽貨第十七》說:「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君子守喪時,吃美味也不感到好,聽音樂不覺快樂,住在家裡不感到舒適。我們從這裡可以感觸到古代孝子對父母的那種深情。儒家提倡守孝三年,現代人很多都不能理解。孔子說得好:「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兒女生下來之後,三年以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喪三年,當時天下都是這樣做的。這不是很正常的回報嗎?
中國傳統祭祀祖先,通常在清明節、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和冬至節。祭祀活動或掃墓,或設壇供品,或緬懷先人之德,或誦經念佛以功德回向祖先等等,都是旨在不忘本。一家人在這種恭敬肅穆的祭祀活動中培養一種感恩的心,培養孝敬父母祖先的心。儒家認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第一》)能夠謹慎地給予父母臨終的守護關懷,又能永遠祭祀祖先,那麼民風就變得淳厚了。
孔子的一個學生子游來問孝,孔子回答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只能養活爹娘而已。連狗、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不敬重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娘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孔子這裡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對父母如果沒有恭敬之心,僅僅解決父母吃飯問題,這不是孝的含意。孟子說:「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教誡我們不但為父母提供物質供養,還要存心孝敬恭順。
孔子的學生子夏,來問孝。孔子回答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說,在父母面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難能可貴的。有事情,晚輩代為效勞,有酒菜,長輩先吃,難道僅僅是這樣就可以算是盡孝了嗎?
《四書·中庸篇》中孔子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說,孝,就是善於繼承先人的志向,善於繼續先人的事業。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至聖先師孔子闡述對孝的實行是層層深入,節節提升的。總歸三條: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