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慧淨法師: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經》講記 第一講 在家必讀《善生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經》講記

  佛法不在廟裡,也不在某個僧人處,而是在佛教經典裡,在人的心裡,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僧俗二眾應該把學佛落實在做人做事當中。這樣,信仰才有根底,學佛才有落實的地方。“幸福人生”是人們共同的願望,《善生經》裡處處是妙方,只要善於應用,幸福人生的願望就可圓成。

  第一講 在家必讀《善生經》

  《善生經》是一部在中國佛經翻譯史上翻譯較早的經典。這部經典在後漢的時候就翻譯出來了。後漢有一位譯經大德叫安世高。安世高,公元2世紀時人,於東漢恆帝建元初年(公元147年)來到洛陽,譯述佛經約二十年。安世高讓人們了解佛教,萌發了譯述佛經的宏願。安世高共譯佛經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現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經。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譯師。他活動的時間遠比攝摩騰、竺法蘭要早,翻譯的經典也比他們兩位多。

  《善生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因為它是專門針對在家佛教徒講的,所以在佛教的弘揚方面,一直沒有真正受到重視,只是到了20世紀30年代,太虛法師才開始重視並講解這部經典。從太虛法師開始,《善生經》才有了注解。它的道理很淺顯,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處事中的責任和義務都講得非常到位、非常明確。

  《善生經》的不受重視,說明佛法在中國流傳將近兩千年當中,佛教往往只重視哲理上的探求,而對於如何從做人開始、在具體的生活當中落實佛法的修行,沒有十分重視,特別是隨著譯典的越來越豐富,修行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部經更是被人們所遺忘。

  1

  講這部經有什麼意義呢?因為我們所提倡的生活禅雖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同和肯定,但也不是沒有異議。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怎麼會有禅呢?禅就是禅,禅怎麼會是生活呢?有一些人把禅看得高深莫測,把生活看得低俗平凡,認為這兩者無法融合。

  實際上,生活禅這種提法淵源甚深,在我之前也有人涉及。把它作為佛法修行的具體法門來提倡,是我在1992至1993年之間正式提出的。於是1993年就有了第一屆生活禅夏令營,至今連續舉辦了很多屆了。

  提出生活禅,是不是在佛教乃至禅宗典籍當中毫無根據呢?不是的。大家如果讀過《華嚴經.淨行品》,就會知道,佛菩薩每做一件事都要當願眾生如何如何,一天從早上到晚上,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自己如何,也當願眾生如何如何。《華嚴經.淨行品》就是佛經上生活禅的一個最典型、最重要的經典讀本。生活禅在論點方面也有很多依據。佛法究竟告訴我們一些什麼呢?在家居士沒有辦法看到比丘二百五十條戒,但也有許多人受了菩薩戒。菩薩戒所告訴我們的,就是生活的理念、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歸宿,如此而已。大家不要把佛法看得那麼玄,佛法一點都不玄;不要把佛法看得離我們有十萬八千裡,佛法就在我們心中,佛法就在我們一言一行當中。

  那麼,去哪裡找佛法?怎麼落實佛法?又怎麼樣來修習佛法呢?佛沒有告訴我們別的什麼,就是教我們在身口意三業方面,去三毒,修三學,如此而已。三毒怎麼去?三學怎麼修?必須有可操作性。《善生經》最有可操作性,它指導我們在面對一切人時怎麼樣定好位。怎麼定位呢?就是責任和義務的問題。在責任和義務中定好位就是修行。現在我們學佛的人所出現的種種問題,諸如家庭問題、生活問題、夫妻關系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等等,都是因為相互之間責任和義務沒有定好位。

  以前,我碰到一位居士,她說她老伴以前對她蠻好,最近忽然打她一頓。我問:為什麼打你呢?她說:我的女兒把不信教的人都搞到家裡來,吃呀、喝呀、說呀、笑呀,我就把她們攆出去了,我就不要那些不信教的人到我家來。這是在責任和義務中定好位了嗎?不是。所以我對她說:這個錯不是你老伴的,是你的。畢竟在我們這個國家裡,不信教的人是汪洋大海,信教的人只是海面上星星點點的水泡而已。水泡不能離開大海,離開了大海,水泡也就沒有了。這就是說,如果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水泡就會干涸。當然,這個比喻不算很確切。佛陀有一個更恰當的比喻:個人是一滴水,眾生是大海。信教的人只是海裡的一滴水而已。我們要修行,要行菩薩道,你這一滴水,一定不要離開大海,否則就會干涸,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在責任和義務上定好位,要時時刻刻攝受不信教的人,團結、尊重不信教的人,才有可能落實修行,否則就是空頭大話而已。連不信教的人到家裡來都不高興,怎麼度眾生呢?

  2

  進一步來講,學佛怎麼學呢?一天念幾遍大悲咒,家裡人可能不高興,因為你信他不信。你可以在事前與他約法三章:我念經小點聲,你看電視也小點聲,咱們來一個信與不信互不干擾,互相尊重。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好,怎麼修行?怎麼去度化呢?如果學佛的人單單把念經當作修行,念經歸念經,發無明火歸發無明火,吵架歸吵架,那我保證你三輩子也達不到一心不亂。因為你在念經的時候,二心三心四心五心都有了。所以,一心不亂不是那麼容易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在你遇到煩惱的時候不煩,遇到逆境的時候處之泰然,那才是定、才是慧、才是戒。吵了一頓再來持戒是沒有用的,發火之後再來念佛,半天也靜不下來。不能真正把佛法落實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分分秒秒的生活當中,你就永遠做不到一心不亂。

  講解《善生經》、提倡《善生經》的第一個目的,就是提倡學佛先從做人開始,使我們在會的僧俗二眾,把學佛落實在做人做事當中。這樣,信仰才有根底,學佛才有落實的地方。

  提倡《善生經》的第二個目的,是想通過講解,使生活禅的內容更加具體,不至於修行無從下手。《善生經》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啟蒙作用,它的生命力和重要性在今天並沒有過時,而是越來越讓我們感覺到切合學佛人的需要。

  《善生經》在中國翻譯過四次,而且都是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第一次翻譯是後漢安息國的安世高,題目是《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屍迦羅越就是善生子;第二次翻譯是西晉的竺法護,所譯叫《善生子經》;第三次是姚秦的佛陀耶捨、竺佛念所翻譯的,就叫《善生經》,收在《長阿含經》卷十一,前幾年出版的《在家教徒必讀經典》中收集的《善生經》就是第三譯;我講的譯本是東晉罽賓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譯,也叫《善生經》,收在《中阿含經》三十三卷。太虛大師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所講的《善生經》本子,就是第四個譯本。這個譯本對人與人之間的責任和義務條目說得更加具體,經文前後更加完整。這就是翻譯《善生經》的簡略過程。

  3

  善生是一位長者的名字,他去世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名字,就好像捨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智慧第一”的美譽)一樣。捨利弗是他父親的名字,兒子加以繼承,也叫捨利弗。在國外,這樣的事例很多。在我們中國,兒子不能用父親的名字,用了就是犯上,用同一個字都不行。畢竟,中外文化有很大的差別。我覺得,在印度這個佛教國家,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名字,體現了文化理念上所具備的平等性。

  講到經題,我想在“善”字上多說幾句。因為我們平常總在講要多行善,多做善事,就把學佛和行善看作是一回事。佛教對於善與不善的界定是,一切順益現世後世善因善果之法名為善,一切違背現世後世善因善果之法名為惡。

  佛經從四個方面來界定什麼是善法,什麼是不善法:

  第一是勝義善。本身就是善法,是無可爭議的,是任何人無可否定的,也叫做真實善,指的就是涅槃和解脫,這是界定善法的最高標准。

  第二是自性善。有些法本身就是善法,不要借助其他的法,自性就是善的。這個善法有五種,分別是慚、愧、不貪、不嗔、不癡,叫自性善。

  第三是相應善,也叫相屬善。在善法方面,唯識宗把人的心理素質、心理活動的狀況分為五十一種,其中善法有十一種。所說的相屬善,就是指十一個善法當中的信、勤等善法。這些善法只有與上面所說的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相應的時候才是善法,與此五法不相應就不是善法,所以叫相應善。比如說信,不一定就是善。信了邪教,那就不是善了。比如說勤,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這六度之中,勤就是“精進”,勤如果不是與五度相應而起,就不是正精進;如果不是與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同步而起,不是為了五種自性善而產生的勤,就有可能是做壞事的勤。比如說做小偷,也要勤,不勤,慢一點兒就被別人抓住了。這個勤是邪的,是邪精進、惡精進。

  我聽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天早上4點鐘,一個女士在家裡,她家在3樓,窗戶沒有防護網,玻璃窗一推,兩個小偷就進去了。她的房間與小偷進的房間不是一個房間,她睡得迷迷糊糊,聽到屋裡有響動,就輕手輕腳地看了一下。一看嚇一跳,兩個小偷在她的房間裡翻東西。這時該怎麼辦呢?這個人還是蠻有智慧的,她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不去驚動他們,輕輕地打了個電話給她的保姆。可等了半天她的保姆也沒有來,兩個小偷很認真地翻她的東西,把錢拿走了,BP機拿走了,手機拿走了,她都不做聲。最後小偷看到保險箱,拎起來沉甸甸的,滿以為是一箱子鈔票,就從三樓扔下去了。其實,那保險箱裡裝的是准備出差用的藥,沒有錢。她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這場劫賊之難,雖有點損失,但人身安全沒有受到傷害。那兩個賊人要不要精進呢?一定要精進,否則就被別人抓住了。這種精進就是沒有與慚、愧、無貪、無嗔、無癡五種自性的善法相結合,所以叫邪精進。想學習佛法,一定要從法義上了解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第四種善法是等起善。由我們的身、口二業與勝義善、自性善、相應善同時生起的善法,就叫等起善。比如說,我們在沒有貪心、嗔心、癡心的時候,就會發起一種布施心、慈悲心、離欲心,這就是等起善。

  佛經所講善法的種類,就是勝義善、自性善、相應善、等起善。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性善,但是,僅僅有自性善還不能落實善法,還要有等起善把善的意念落實在行動上。

  唯識宗所說的十一種善法,其中屬於心理活動的有六個,叫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這六個善法偏重在心理活動上。信要正信。我的四句話“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為正信的准繩,以般若為正信的眼目,以解脫為正信的歸宿”,是將正信具體化了。佛經上講:“信實、信德、信能。”“實”就是真實,一切諸法的真實就是真如、真理;“德”就是三寶殊勝的功德;“能”就是我們自己能夠認識這個真理,能夠成佛。

  生命、生活與善相應叫做善生。善生所表的法,不僅是從個體講生命,還從全體講眾生、講生活。“善生”既是兒子,又是父親。《善生經》就是佛對善生子所說的經。

  4
  以上我們由善生講了善,又由善引申講了信有實、德、能。接下來講“經”字。經就是不朽的作品,放之四海而皆准,“經”的第一個意思就叫“常”,“經”的第二個意思是貫穿。“經”在梵文裡叫“修多羅”,它的字面意思是線,從線的作用來講就是貫穿。什麼是貫穿?就是把零散的東西貫穿在一起。這是一個比喻。大家知道,在印度、緬甸、泰國,人們都喜歡戴鮮花做的花環。雖然它也是個圓圈,但不叫花圈,而是叫花環,因為眾生執著,叫花環沒關系,如果說把這個花圈給你戴上,你馬上就不高興了。花環中間還有一根線,那根線把一朵一朵地花穿起來。“經典”中的“經”就是從這個形象的比喻中而得名的。佛所說的只言片語,都像黃金一樣寶貴、像鮮花一樣美麗,必須用一根線來貫穿起來,否則就容易散失。大家天天念經是多麼神聖!一個地方擺些鮮花就顯得清淨莊嚴、美麗優雅,我們生活中有了佛法也就清淨莊嚴、美麗優雅,就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學佛就得到受用了。什麼是受用?你的生活改變了,人際關系更好了,這就是學佛的受用。不是說坐在那兒幾天不動就是受用。坐在那兒幾天不動,一動就發無明火,有什麼受用呢?佛法的受用很實際,隨時隨地可以檢驗,隨時隨地可以得到證實。

  這部經的經文本來是連貫的,沒有分成一段一段。這一段一段地分,以作文來講是把段落大意提出來,佛經上叫做科判。科判就是把經的段落大意、結構層次和主要內容提示出來。現在的分科是太虛大師分的,我是按照他的科判來講的。

  這部經分為三大科,或者三個大段。這三大段又叫做三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每部經都分成這三段。太虛大師用的是證信緣起、應機正說、如何修行。如何修行就是流通分。每部經的主要內容都在正宗分,應機正說就是正宗分。

  在文章裡面,甲一是一類標題,乙一是二類標題,丙一是三類標題,丁一是四類標題,戊一是五類標題,己一是六類標題。這部經一共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六個層次。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我根據經文把責任和義務的條目也都一條條分開。比如說當兒子的怎麼孝順父母、當父母怎麼去照顧孩子,都分得清清楚楚,可以去落實、去操作,這樣學佛就不會顯得那麼空洞,不管你受過三皈五戒還是沒受過三皈五戒,人人都可以照著去做。一共六個層次,二百件事。

  5

  甲一證信緣起

  乙一證信序

  我聞如是,一時佛游王捨城,在饒蝦蟆林。

  按照傳統的分法,這是初分,講的是以什麼樣的因緣而引起佛陀說這部經,所以叫證信緣起,證信是指乙一證信序,緣起是指乙二緣起序。證信,一般是叫做六種成就,又叫六種證信,這十七個字,講了六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聞成就:“我聞”。“我”指阿難,阿難尊者親自從佛所聞,“如是”指這部經典是我(阿難)親耳所聞。“如是”是信成就。“一時”就是說法的時間成就。“佛”就是說法之人成就,叫主成就,“游王捨城,在饒蝦蟆林”是眾成就。這些是所有的佛經必須有的內容。有了這些內容,才能夠取信於人,所以叫證信序。這是第一段的第一小段。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說法有因有緣。乙二緣起序又分為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科判也不宜太繁瑣,講經看經才能條理清晰,不至於茫然。

  6

  乙二緣起序

  丙一述父囑

  爾時,善生居士子,父臨終時,因六方故,遺敕其子,善教善诃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善生居士子聞父教已,白父言:“唯!當如尊敕。”

  這段講善生子回憶父親臨終時給他講的話,並且要照父親的話去做。在《在家教徒必讀經典》裡的《善生經》沒有這一段,文字比較簡單。印度的語言習慣和西藏的語言習慣一樣,都是一件事要反反復復地講。實際這段話用十幾個字也就夠了。

  先講“六方禮”。在印度文化裡,六方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阿彌陀經》就講六方佛。六方的順序不是東西南北,而是東南西北下上,按照順時針方向,與天體的運行一致。六方再加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維,就是十方。佛經裡也常說十方三世一切佛,這裡只講六方。佛在印度說法,也要和印度文化的傳統習慣相結合。“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不離世法,這就是佛法的二世圓融。世間、出世間叫二世。

  善生居士在他臨終之時告訴兒子,我們婆羅門文化應該重視六方,你每天都要向六方禮拜,因為六方都有眾生,對每一個眾生我們都要恭敬他、供養他、禮拜他,因為每一位眾生都對我有恩德。如果像上文所說的那位居士那樣,別人到你家,你卻把人家轟走,他就和你形成對立,你念經的時候,他唱歌,你永遠也戰勝不了他。你應該歡迎他、供養他、給他磕頭才對,想著每個眾生都對我有恩德,這樣就可以感化他了。

  我們學這部經,要學這部經的精神,哪一方有眾生,我就向那一方禮拜、恭敬、供養,這是多麼寬廣的胸懷!這就是真正的平等心、慈悲心、感恩心。而我們常常這樣想:我掙錢,我吃飯,與你何干?為什麼感謝你?你錯了。沒有別人你到哪兒掙錢?沒有別人你掙了錢怎麼花呢?你買得了衣服、糧食、蔬菜嗎?沒有一件事是孤立的,不依靠任何人而獨自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為沒有了眾生就沒有了佛。我們大家不要把自己看得多麼大,看得多麼有能耐、了不起。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渺小的,都必須在群體當中才能生存。沒有群體,沒有社會,沒有人類,我們絕對不能生存。所以,這位長者告訴他的兒子,你要向一切眾生感恩,恭敬、供養、禮拜。

  這裡有一句話叫“善教善诃”。“诃”字可以用“呵”字。就是說這樣的一種教育就是好的教育;這樣的付囑、這樣的對子女的期待就是善法。父親這樣期待兒子,兒子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囑托。“唯”這個字是表示下一輩對長輩最恭敬的態度。現在這個字用在了反面,叫“唯唯諾諾”,說一個人沒有出息,上級怎麼說我們就怎麼點頭、就怎麼承諾。我覺得,如果真正是發自內心的承諾,那就是一種美德。虛偽的唯唯諾諾是言行不一,那是不足取的。

  7

  接下來講緣起序的第二段。第一段是講父親怎麼教育他,第二段是講善生子怎麼依教而行。

  丙二正行禮

  於是,善生居士子,父臨終後,平旦沐浴,著新刍摩衣,手執生拘捨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印度人有一個習慣,由於氣溫比較高,每天早上要到恆河裡去洗澡。平旦就是早晨,就是早上太陽和我們處在平行位置的時候。洗了澡以後要穿一種禮拜用的衣服叫新刍摩衣。這種衣服就是一塊布,類似於袈裟,只是沒有勾、沒有環。到印度去,看到在家人穿的衣服,他們的民族服裝和我們的袈裟形狀一樣,只是沒有一道一道的分隔,而是一整塊布。手裡拿著一片樹葉,是新鮮的。因為印度四季不分明,所以植物生長得非常好,四季都有鮮花來作為供養。這裡是講拿著新鮮的樹葉來供養。

  在緬甸,老百姓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買花,然後到就近寺院的菩提樹下或佛塔下,將花供養在那裡,到廟裡燒香的不多。剛才說到花環,有一種茉莉花,非常香,那些賣花的人,把茉莉花的小骨朵,用針線串起來,串成一小串一小串的,擺出來,過路的人就來買。有的放在車子裡,因為車子裡有佛像,這樣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車子裡無異味。到了寺院,便掛在佛像的脖子上、手上,很有意思。

  供花比燒香要安全。中國的寺院由於燒香點蠟燒掉了的,從古到今不知多少。前幾年我在武漢歸元寺,看到燒香的人大把大把地燒。爆竹的渣子,每天要撮出去幾撮子。我就建議昌明大和尚說:“你不要在這裡賣香,你賣香實際上就是讓這些信徒趕快把寺院燒掉,真把寺院燒掉了,你的責任就大了。”所以,我不鼓勵人們燒香放鞭炮。寺院是木質結構,而且面積狹窄,真是危險極了。雖然院子裡擺了幾大缸水,真燒起來,也無濟於事。所以我一直提倡大家多供花,少燒香。當然,要取消燒香也不太可能。所以,上海玉佛寺、龍華寺提倡文明燒香,進門的時候,給五毛錢就給你三支香。

  有一次,我到保定的一座小寺院開光,香燒得特別厲害,我從來沒有見過。有個人買了一三輪車的香,堆在那裡燒。不過,一車也花不了幾個錢,因為那香非常糟糕,就是寺院門口擺著賣的那種用稻草做成的香。我坐在那裡實在坐不下去了,覺得臉上非常難受。這就是佛教呀?簡直烏煙瘴氣。佛教本來很文明、很高雅,絕不是那麼庸俗、那麼不講文明。那形象完全是烏煙瘴氣,充滿迷信。以為燒的香越多,不管是殺了人放了火,老佛爺也會保佑他。哪有這麼回事呢?你殺了人,燒再多的香也沒有用。從這件事聯系起來看,善生子手持生拘捨葉來供養眾生,表示對眾生的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不也同樣很虔誠嗎?

  第二個問題:“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這在我們一般人看來,是有相而求,要人家供養你,是求回報。我們剛開始學佛,當然不可能完全把“我”忘掉,這是實事求是的,不是侃大話,因為禮尚往來嘛,來而無往非禮也,這是他真實的心態。所以佛同樣歡喜贊歎。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們的人際關系、社會關系才能充滿喜悅,充滿幸福,充滿著團結與和睦。

 

 

上一篇:黃忏華居士:佛教各宗大意—淨土宗大意
下一篇:方立天教授:人生就是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