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講】
第一章 應機妙法 唯在念佛
我們來學第一章 ──“應機妙法,唯在念佛”。
先解釋標題。在佛法當中,機和法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謂“契理契機”,一切佛法不過是機和法的關系,如果機和法脫離了,就成為戲論,就不能成為真實的佛法。 “機”就是指眾生,指我們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機;“法”就是指佛法。佛法不是獨立存在的,佛法是為眾生而存在的,有什麼樣的眾生,就有什麼樣的法來相應於他,解脫他、救度他,所以,這個法呢,一定要應機, “應”就是適應、順應。法如果不應機,我們就沒法修學。比如說,禅宗也很好,密宗也很好,天台、華嚴都很好,可是這些不應我們的機,這些法只能塵封在圖書館裡邊,只能存在有學問、有智慧的人那裡。
“應機妙法,唯在念佛”,這是就我們這樣的根機了。或許有的人讀到這裡,他有點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修別的法門哪! ”那就和淨土法門不相應了,就不是淨土法門的根機了。淨土宗特別強調從我們機的角度來擇法,這一點提供給大家來考慮。
佛法法門很多,我們能接觸到很多書籍、錄音帶、VCD。凡夫的心理特點往往是這樣子的:如果講“這個法門好,殊勝! ”我就學這個,“那個殊勝!”就學那個,往往不是從眾生的機這一邊出發的,所以說就不太現實。佛法要有現實性,你要把自己的機做一個了解,看清自己的機,然後選擇相應的法。
比如說做生意,各行各業都賺錢,但是你呢,要選擇一個自己能賺到錢的行業。
我們學佛,也要站在這個角度來考慮,我們是什麼樣的眾生?什麼樣的法跟我們適應?不要好高鹜遠,講的話很大,做起來通通做不到,這樣就沒有意義了,佛法就失去價值了。
《序言》開頭說: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
這兩句話是大家熟悉的,佛法法門本身並不比較其高下,而是從現實效果和利益出發,能順應我們的根機,這個就是妙法。一個法門再好,但不能順應我們的根機,那就不是妙法。我們如果生病了,到藥店買藥,我們會不會這樣, “哇,這藥是進口的,四百塊錢一粒,很名貴!”結果它是治偏癱的;你是得了感冒,你把它買回去吃了管用嗎?如果你得了感冒,你就買感冒的藥,你不是從藥品價格的高低來判斷,能夠對你的病症,這就是一副好藥。
這是說明我們不要以凡夫的知見判斷這個高、那個低,而是從我們眾生的根機的角度出發,以我們能不能解脫生死這個角度來判斷。底下說了:
然,處是娑婆,時是末法,機是愚惡,
我們現在所處的地點在哪裡呢?在娑婆世界;我們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呢?叫做末法時代;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呢?是愚癡造惡之輩。擇法修行的人,要慎重考慮這幾方面的因素。環境、地點對我們有很大的障礙性, “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是苦惱世界,娑婆世界的眾生,佛在經中講,是造罪造業深重的眾生,是被諸佛所捨棄的眾生,《悲華經》裡邊說“一千四佛所放捨者 ”,過去佛通通放捨了,為什麼放捨了呢?我們罪業太深重了。這樣的眾生,既然是別的佛所放捨的,依別的教法,就不能得救了。
末法時代的教法
現在是末法時代,已經不是大聖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時代了,正法時代的行持標准,末法眾生不能適應。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邊說“夏葛冬裘”,夏天就要穿涼爽的單衣,冬天就要穿暖和的棉皮大衣。你說 “這件T恤衫很好,是名牌的,我很喜歡它!”到冬天你還穿著它,那就不合時宜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嘛!同樣,你說“這個法很好”,是很好,但是是正法時代所行的法,你到末法時代再來修,你修不來了嘛!比如講 “戒定慧三學”,這是佛法的基礎,以戒得定,以定發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然後得解脫。但是這個教法到目前就不行了,近代弘揚戒律的弘一大師,他的修持和名望都是很高的,弘一大師講,我們中國的戒,從宋朝就斷掉了,他說自己也不是一個完整的比丘,他認為自己是一個 “受三皈的沙彌”,沒得到清淨的戒體,為什麼?傳承斷了。
在我們末法時代,要選擇什麼樣的教法呢?《大集月藏經》告訴我們說:“末法時代,億億人起行修道,無一得者,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所以,站在時代的角度來判斷,只有念佛這一法;站在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來看 ── 娑婆世界煩惱強盛,罪業深重,沒有佛力把我們救拔出去,怎麼可能得救?有句俗話說“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的水是濁浪滔滔,跳進去能洗得干淨嗎?洗來洗去還是有黃泥,對不對?怎樣才能洗干淨呢?一定要有一個人把你從黃河裡邊拽出來,在淨水裡給你洗才能洗得干淨。我們所處的世界不光是一條黃河了,是 “五濁惡世”,我們墮落在五濁惡世當中,六根對六塵,起心動念,無不是染污之法,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洗刷干淨,怎麼做得到呢?從時間、處所的角度講,我們必定要仰靠一個外力,能把我們從娑婆世界拯拔出去,轉生淨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清淨。
心淨國土淨
佛法裡有兩句話,一個叫“心淨國土淨”,一個叫“國土淨心淨”。聖道門修行的人以前面那一句為他的宗旨,心清淨了,國土就清淨了,道理講起來雖然不錯,事實上呢,凡夫沒有一個人做得到,大話好講,大事難做。佛菩薩就不一樣,阿彌陀佛就 “心淨國土淨”,他的清淨願心莊嚴,就形成了清淨的極樂國土,這話是菩薩的身份才能講得出來、才能做得到,對凡夫來講,就不切實際。
依我們淨土宗來講,“佛土淨心淨”!極樂淨土是很清淨的,我們的心雖然染污,但是,到了極樂淨土,自然心就清淨了,開悟了,證無生法忍了。
以我們娑婆世界來說,我們來到大連的海洋公園,這裡環境清淨優美,一個星期的工作壓力當下就放松了很多,就感到心地清淨了很多,對不對呀?凡夫就是這樣,內心總是隨著環境而改變,我們沒有以心轉境的力量,只是心被境轉。心既然被境轉,就要選擇好的境,就是要到淨土去。你如果能做到境被心轉,那就無所謂,你可以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了,下地獄也不要緊了,因為你心能轉境,地獄之火對你毫無妨礙了。可是,我們不是這樣的根機。
愚癡造惡之輩
既然心被境轉,對境界就要有所選擇,那就從娑婆向往極樂,所以“處是娑婆,時是末法,機是愚惡”,看清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呢?是愚癡造惡之輩!
哎,你們同意不同意這一點哪?
“講我愚癡,講我造惡,聽著太難聽了。”有沒有人說“我不是愚惡,我是賢善”?
“賢善”,也有一點啦,比較起來,大家在座各位能念佛、能修行、想解脫、吃素、持戒,比大街上的人當然是賢善了!但是,這裡講的 “愚惡”,不是依世間的善惡為標准來判斷的,是從我們人的本性上來反思的,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哪一個斷了貪嗔癡的煩惱呢?沒有斷貪嗔癡的煩惱,就具足三毒,三毒不惡嗎?我們起心動念不是 “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嗎?《地藏經》明確告訴我們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我們起心動念,都是我執、我見,“我”字當頭,都有貪嗔癡的煩惱,所以叫做惡。這個 “惡”是本心上的,所謂“惡眾生”、“造惡眾生”。
“愚”又怎麼解釋呢?有人說“我並不愚啊,我讀書很聰明啊,我很有智慧”,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從佛法的角度,你開悟了,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了,那就不愚了,不然的話,就是兩眼一片黑,是愚人。
淨土宗對機的認識,和其它法門相比,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修學聖道門,一定要有那種大丈夫的氣概,自己敢於承擔,說 “彼亦丈夫我亦然”、“腳踏毗盧佛頂而過”,很有豪情壯志,因為聖道門,要自我修證成佛,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勇氣,那聖道門你是修不來的。淨土門就不一樣了,來到淨土門,就很謙卑地把自己放下,認識到自己是個愚惡的眾生,而仰靠佛力往生淨土。
所以,印光大師講:“愚夫愚婦之輩,老實念佛,往生淨土。”
古德還有這樣的說法:“聖道門者,極智慧離生死;淨土門者,還愚癡生極樂。”修行聖道的人,他的智慧開發到極點,才能斷煩惱、離生死。但是,學淨土宗就不是這樣子的, “還愚癡”,還愚癡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覺得自己跟聰明,來到這個法門,也不是懷著那種謙恭的心,而是依自己那種思辯的心,這樣就不叫“還愚癡生極樂 ”了,“還愚癡”就是“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我就是依念佛而往生。”這不是口上講的,而是心中踏踏實實這樣認為。
來到淨土門之內,不要把自己的智慧誇得很高,《無量壽經》講:“無量壽佛威神功德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光明”就是智慧的意思,諸佛的智慧尚且不及,那你凡夫來到念佛門裡邊,還談什麼智慧呢?老老實實放下來好了!
所以,認識到自己是這樣一個眾生,而老實念佛。
彌陀本願
能夠相應於這樣的時代、這樣的處所、這樣的根機,是什麼法門呢?
八萬四千法門中,堪應此處、此時、此機之妙法,
唯有“彌陀本願,稱名念佛”。
佛法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能夠適應我們娑婆世界、末法、造罪眾生的,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彌陀本願稱名念佛。
我們自己想一想,除了這個法門之外,還有什麼法門可以得救呢?讓我們設想,現在把六字名號拿掉,任你怎麼修行,能解脫嗎?是不可能解脫的。
“彌陀本願,稱名念佛”,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呢?就是稱念彌陀名號。
一般來講,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在這四種念佛中,有人認為稱名念佛是最低的,觀像念佛就比較高極了,觀想念佛更高級,實相念佛是最高級的,通過持名念佛達到實相念佛,這是一般的觀點。
但淨土門不是這樣子的,稱名念佛,靠佛力,最容易,是佛的本願,觀想、觀像、實相念佛,靠自力,不是佛的本願。佛的本願最殊勝,不是佛的本願就不夠殊勝。你再怎樣殊勝,但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選擇,沒有符合佛的本願。如果不符合佛的願心,用再怎樣 “殊勝”的心想去往生,就是自力,就不是佛力了。自力與佛力,怎麼可以相比呢?
若是一般的聖道修行,共通的以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斷煩惱、證菩提作為解脫之道;特別法門,就是指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為什麼稱為特別法門?就特別在彌陀的本願,印光大師說: “不可以通途法門的教理來衡量特別法門。”有的人雖然自認為弘揚淨土,但是都是以通途法門的教理來衡量,反而自誤誤人。
我們學淨土的人,一定不要把自己原來修行聖道的觀念和心態帶入淨土特別法門當中,那樣就混淆了,就不純淨了,就不專一了。
為什麼說唯有稱名念佛是佛本願呢?《無量壽經》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解釋 “乃至十念”為“下至十聲”,是根據《觀經》說的“稱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十念”,以稱佛的名號,作為佛的本願,因為稱名簡單容易,如果以實相、觀想、觀像念佛作為佛的本願,那我們就做不來,就不能得救,這樣,佛的大悲就不圓滿。所以,稱名是佛的本願。因為稱名念佛是佛的本願,所以它最殊勝。
有的蓮友說道:“觀想念佛不也是正行嗎?不是《觀經疏》裡邊講的觀察正行嗎?”這裡有細微的區別。《觀經》一開始講定善十三觀,定善十三觀是要在定境相應的心中,很清晰地浮現極樂淨土的莊嚴景象,那麼,定善十三觀畢竟是比較困難的,做不到怎麼辦呢?佛接著又講散善三觀,也就是三福九品,有 “孝養父母”等世福,有“具足眾戒”等戒福,還有“發菩提心,讀誦大乘”等行福,這是能修散善之人所修的,那還有的眾生連散善也修不了,怎麼辦呢?《觀經 》到第十六觀就開持名一法,造罪造惡的眾生,專依念佛,往生淨土。所以,《觀經》最後只付囑持名一法: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阿難,我講的這部《觀經》你要好好地受持,《觀經》的重點在哪裡呢?重點在於持無量壽佛名。”不是定善十三觀等。
在《般舟三昧經》有一位菩薩,觀想成就了,觀到阿彌陀佛了,他就問佛:“欲生西方,以何行法為勝?”阿彌陀佛告訴他說: “欲生西方,當專稱我名。”想到極樂淨土,就專稱我的名號。這就從觀想念佛進入持名念佛。
《觀經》的次第也是這樣子的,定散二善最後進入持名念佛,轉定散二善的修行,歸入彌陀本願,這就是我們淨土宗的教理。觀想念佛也好,觀像念佛也好,最後統統進入持名念佛。
聖道門修行的人,他的解釋和我們淨土宗相反,他是以持名念佛為手段,作為基礎、階梯,慢慢進步,達到實相念佛,以此證悟。
我們淨土法門,是種種定善、散善,歸入他力本願,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觀經》“汝好持是語”之付囑文時,非常干脆 ── 可以說這句話是整個淨土宗的核心和眼目 ── 大師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觀經》從一開始雖然說定善和散善兩門的利益,定善十三定觀,也能往生淨土,散善三福九品,也能回向往生淨土,也有利益,但是,這兩門不是佛的本願,如果以佛的本願為基准,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
這樣,我們就有得救之道了。如果以實相念佛作為彌陀本願,我們在座的各位一個也做不到,如果做得到證悟實相,那就是大菩薩了;如果以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都是很難達到的。所以,唯以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作為佛的本願,“彌陀本願,稱名念佛”。
念佛最勝最易
祖師雲:“念佛最勝最易,極善最上。”
念佛法門最殊勝、最容易,是善中極善、上中最上。
我們一般的人,對念佛法門的認識有所偏差,要麼認為很殊勝、但不容易,要麼認為雖然容易、但不殊勝。大多數人覺得“念佛當然很容易了,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就這樣子念念佛,也能往生嗎?如果不再加上其它的修行也可以嗎? ”他認為念佛雖然容易,但不殊勝,認為誦經很殊勝,超過念佛的功德,觀想也超勝念佛,修別的法超過念佛,“我沒有辦法修別的,如果有辦法,我就修別的了,沒辦法,只好修念佛 ”;也有的人認為念佛雖然殊勝,但是不容易,“念佛當然殊勝了,可是要達到清淨心才殊勝,要達到禅定一心不亂、工夫成片才殊勝,不然的話,散心稱名不殊勝 ”。要麼許殊勝、不許容易,要麼許容易、不許殊勝,這都是有偏差的。
念佛法門不僅最殊勝,而且最容易,兩者是不能分開的,光殊勝,不容易,就不叫殊勝了,因為容易,才叫殊勝。雖然殊勝,但是我們做不來,沒有利益,就沒有推廣的價值,就不殊勝了。
比如說農民選種優良品種,有兩個品種:一個品種呢,只要撒到地裡,不需要悉心照料,自然就會收獲很大;另一個品種,收獲也很大,但是必須要專門護理,白天晚上都要照料它,專家才能做得到,一般的人做不到。那麼,這兩個品種,哪一個更是優良品種呢?大家沒做過農民也知道,第一種才是真正的優良品種,種子好,撒下去就可以豐收。
念佛就是這個道理,不但殊勝,而且容易,殊勝和容易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殊勝。單是殊勝,不容易,就不能稱為殊勝 ── 好是很好,但是與我們無關;如果單是容易,而不能了脫我們的生死,這個容易有什麼意義呢?
又容易、又殊勝的法門,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人人可念,人人可證,人人可離生死,善中之善無過此善。
彌陀名號,攝盡一切功德,故最勝;
稱名念佛,不論任何根機,故最易。
這整個一部書可以說就從“勝”和“易”兩方面開展念佛。如果我們懂得了念佛有“勝”和“易”這兩個功能,自然就一向專念了。
為什麼有的人除了念佛之外,還要修別的雜行雜修呢?就是認為念佛不殊勝,不如誦經,不如坐禅,不如拜忏,甚至把念佛作為輔助,把別的作為主要的,或者說 “念佛是主要的,但是還不夠,要別的來補助”,不能體會到念佛的殊勝。如果真正知道念佛是“極善最上”,沒有超過念佛的善,沒有比念佛更上的功德,那你所有的時間,都會拿來念佛了。你正要拜忏,一想 “念佛極善最上,來念佛吧!”這個不是觀念,是在我們心中形成一種意志。
名號攝盡一切功德
“彌陀名號,攝盡一切功德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已經把所有的功德都攝在裡邊。單單六字,怎麼能攝盡一切功德呢?這個我想通過比喻來說明,比如說,銀行現在都辦理信用卡,我們辦一張卡,儲存一百萬,甚至一千萬,那麼,這小小的一張卡,就把你的財富攝在裡邊了,收起來是一張小卡,但放出來可以有樓房、有汽車。阿彌陀佛的功德法財,三明六通、無量智慧、無量慈悲等等,通通攝在六字名號這張 “卡”裡邊。又好比國家機關的大印,它是代表權力,它能把所有的權力攝在印章當中。同樣道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神力,都攝在六字名號裡邊,說“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威神力 ”,從哪裡表現呢?就表現在六字名號當中。所以,不可以在六字名號之外,再去尋找佛的救度。就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單純易行
“稱名念佛,不論任何根機,故最易。 ”從眾生的角度講,任何人都可以念佛,沒有說哪一種人不能念佛,當然,先天聾啞的人是特例,他雖然不能口稱,仍然可以在心中憶念佛恩,仍然可以知道彌陀的慈悲救度,這也是念佛。一般來講,口稱 “南無阿彌陀佛”是最容易的方法,如果念佛要達到某種功夫,就不太容易了。繼續來看:
淨土法門名為“易行道”,
“易”有二義:即簡易、容易,亦即單純化、易行化。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聖道法門是難行道,易行道的“易”有兩層含義:第一,簡易,簡易就是單純化,專一不雜;第二,容易,即易行化,容易做得到,這才是佛的慈悲。
如果很復雜,就不易了,淨土法門要單純化,不要搞復雜了。一切法門,理到極處,都是最簡單的,真理本來如此。淨土果教法門更加是單純化、易行化,只是我們眾生的心很復雜,自己把它搞復雜了,佛法哪裡復雜?佛法一點也不復雜,念佛也沒有復雜的,張口就是,張口就往生,你不敢相信,心裡繞了很多彎, “這樣就行嗎?” ── 復雜化了。
因為單純、易行,人人都能。
若必須了解高深微妙的理論,則不單純;
單純、易行,人人都能修學,這才是淨土門的宗旨。如果說必須要懂得這樣那樣的教理,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通、都要會,那樣就不單純了,在座的各位很多都達不到了,我也達不到。
若必須作復雜艱難的修行,則不容易。
學淨土宗,如果還要作復雜艱難的修行,就不能叫易行道。
不單純、不容易,就非人人都能,亦非淨土法門,更非彌陀本願。
不是人人能做得到,那就不能稱為淨土易行道,更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單純化、易行化。怎麼叫單純化呢?“稱我名號,乃至十聲”一切不談,只說 “稱我名號”,是不是單純化?那麼,怎麼“稱我名號”呢?“乃至十念”,容易化!
在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之前,是第十七“諸佛稱贊願”,十方諸佛唯贊彌陀名號,也是單純化,沒有贊歎阿彌陀佛相好等等,大家回去把《無量壽經》再翻一翻,四十八願裡邊,提到 “聞我名號”、“稱我名號”的,占了十四條願,沒有一條願說“觀我相好”、“觀我法身”等等,為什麼呢?因為那些不是易行道啊,所以,觀想、觀像、實相念佛不是彌陀本願,名號是彌陀本願。第十七願阿彌陀佛選定十方諸佛稱贊他的名號,而不是稱贊別的,因為名號我們能念得來,念得來就能往生,十方諸佛當然懂得彌陀的大悲心,所以,異口同音稱贊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就是單純化,這就是易行化,這是我們淨土門的特點。
善導大師所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單純化、易行化;
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本願”到底是什麼內涵呢?善導大師用八個字給我們解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本願。離開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是本願,這就是單純化,為什麼?“一向”、“專”,沒有第二個,光講“一向”還不夠,加上一個“專”字,大師在此反覆叮咛,讓我們心中非常明朗,知道往生的行體是什麼,往生的方法是什麼,知道怎樣去修學往生的正業,很簡單。
往往我們自己把它搞復雜,念佛之外,還要修別的,復雜得不得了,那就不是彌陀本願了,就不是第十八願了,那是哪一條願呢?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這一願不是根本之願,是引導聖道門修行的人,他本來就修諸功德了,修諸功德是求此土的證悟,他看到自己的力量不夠,那怎麼辦?彌陀接引這樣的眾生說: “那你的功德回向求往生吧。”他執著自己修行的功德,就把原來所修的功德發願回向求往生。我們專修念佛的人,大可不必如此,就專修念佛好了。第十九願“修諸功德 ”,“諸”就是多,就不是簡單化;“發菩提心”那就不是易行化了,聖道根機,發菩提心,那可不簡單,“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條嘴上講得容易,我看我們都打過蚊子了;一上公共汽車擠得要命,我看首先要找個位子……“眾生無邊誓願度 ”,“你有位子我先坐”,“哎呀,我讓過位子了”,讓也是有限度的啦。我有一次坐火車,一開始也發了菩提心了,車上這麼多人,還有的人站著,我就讓位子給人家,自己站著,一站站兩個小時,腳就開始發酸了,又堅持兩個小時,就開始發抖了,這時候,把菩提心就放下了, “最好哪一個讓我坐一坐”,凡夫的菩提心確實發不起來,比如說我們很多學佛的,“我跟人家發菩提心,就我家老伴發不了菩提心,他老跟我鬧矛盾,我老是跟他吵嘴。 ”連家裡的人都不能發菩提心度他,那就扯遠了。這不是口上的話,這個就難行了。
淨土門菩提心
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願往生心,我現在什麼都做不了,但是就要到淨土去成佛,能成佛,就能度眾生,這就是菩提心了,這叫他力菩提心,仰仗佛的力量,我們可以發起來,要靠自己,發不起來。
未必需要體驗和工夫
未必要三心的體悟,也不需一心的工夫。
“三心”就是信心的意思,在 《無量壽經》裡邊,叫做“至心、信樂、欲生”,在《觀無量壽經》裡邊,叫做“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有的人就講了:“《觀經》說,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什麼叫至誠心?什麼叫深心?什麼叫回向發願心?我沒有體驗哪! ”善導大師的教典告訴我們:未必需要。有這個體驗,念佛能往生;沒有這個體驗,念佛也往生!這就是寬廣無邊的本願。
有的人就把它講得很狹小,“你念佛,沒有信心的體驗,沒有聽到阿彌陀佛九雷灌頂的呼喚,沒有那個體驗,那你念佛不能往生。”沒有這個道理。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 ”,這就是本願,一向專稱就能往生,不需要某種特定的體驗。
又有人說了:“體驗沒有可以,最起碼需要一點工夫吧。”“工夫”就是“禅定一心不亂”、“工夫成片”、“事一心 ”、“理一心”等等,善導大師的教導裡邊,沒有這樣的話,而是“一向專稱”,未必需要“一心不亂”的工夫,當然,你有工夫,很值得贊歎,念佛的人,能夠常行念佛,心比較清淨,煩惱比較少,他如果能夠懂得彌陀的誓願,那就更好了!不斷念佛,確實能夠消除我們的煩惱。
有的人講了:“念佛往生固然是沒有問題,但是也希望今生的日子過得好一些。”那也只有專念彌陀名號。
慧淨法師在這裡講的話,我把它讀出來,往往有時候把句子讀破了。從整體來講,每句話都是非常關鍵的,都是根據經教和祖釋,破斥我們的一些不正確的想法,引導進入正確的念佛。
比如說上面的例子,我們疑惑“我雖然念佛,如果沒有信心的體驗,能往生嗎?”法師在此明確地告訴我們:一向專稱就能往生,並不需要信心的體驗。同理,又有人疑惑說: “雖然念佛,沒有工夫,能夠往生嗎?”只要不違背“一向專稱”的宗旨,決定往生!也並不一定需要這樣的工夫。
我們的眼光不要停留在體驗、工夫、心情、感應、感受……不是停留在這些方面,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必然往生。”
名號的自然功能
因為願生極樂而專念彌陀,自有彌陀本願力的運作,
使稱念者,現世常得安穩利樂,臨終往生極樂報土。
人人都能,而且功德平等。
我們願生極樂淨土,專念彌陀名號,自然有彌陀的力量在裡邊,剛才說了,彌陀的力量從哪裡體現出來呢?它不是一個空洞的、沒法接觸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法接觸彌陀的願力的話,那永遠也沾不上邊了。
像父母都很慈愛子女,他們的愛固然在心裡邊,還要通過有形的東西表達出來:孩子餓了,母親就做碗飯給他吃,如果沒有這碗飯,母親的慈悲怎麼傳達給他呢?挨餓的孩子又怎麼能飽呢?所以,母親的愛心,通過這碗飯,讓挨餓的孩子吃飽。
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心,怎麼體現出來呢?通過兆載永劫的修行,成就“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讓我們凡夫眾生稱念,就可以往生。這六個字,本身就有這個力量。你不念,那沒辦法;只要稱念它,自然有名號的作用牽隨我們去往生,這是名號的自然功能。
我們也說到這樣的比喻:喝水,自然就能解渴;吃飯,自然就能飽肚子;念佛,自然就能往生,這個是自然的。《無量壽經 》多處提到“自然”,“自然之所牽”,“自然中自然相”,一點不造作。這是彌陀願力的自然。
那我們凡夫呢?凡夫是業力的自然,如果不念佛,自然墮落!也是很自然的,不勉強的,你想不墮落也不行。
那麼,念佛呢,是願力的自然,有阿彌陀佛本願力的運作,現世常得安穩利樂,臨終往生極樂淨土。
剛才有一位居士問:他這幾年,每天晚上都做噩夢,怎麼辦?你只要念佛,沒有任何問題,現世常得安穩利樂,所謂“夜夢吉祥 ”、“消災免難”、“增福延壽”等,這個是自然的,不需要你去求的,不祈、不求之間,自然得到,沒有比這更好的;臨終呢,臨終自然往生報土,都是自然的。道理就在於彌陀名號本身具有這樣的功德,在薰染我們的心,使得我們趨向佛的光明。
本極平易直截
淨土法門本極平易直截,
若人人都需了解繁瑣的宗學,或需體驗信心的一念,
便抹煞了淨土門易行疾至的勝易功能,
也埋沒了彌陀佛大悲為凡的基本原則,
直將普機普緣之教,反成一機一緣之法。
淨土法門本來極其平常、極其容易、極其直截,平常就不玄妙,如果淨土法門講得很玄妙,那這個人講的就不是淨土法;如果把淨土法門講的很難,那也是不懂得淨土法, “直截”就是不拐彎。或者說“如果沒有信心開發的一念……”《無量壽經》說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有的人就在這裡產生一種執著,“我怎麼樣才能有信心歡喜的一念呢? ”他就在懷疑了。在這裡,慧淨法師說得很清楚:如果一定要這樣,便抹殺了淨土法門易行、快速的勝易功能,也埋沒了阿彌陀佛本為凡夫的基本原則。
本為凡夫
阿彌陀佛的大悲心是為了凡夫的,所以,祖師講:“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本來為了凡夫眾生,附帶地為了聖人,阿羅漢、菩薩也到淨土去,他們是附帶照顧的對象,凡夫是根本、主要的對象。為什麼呢?因為菩薩、阿羅漢已經離開生死了,他們不到淨土去,也沒有多大的妨礙,他們去淨土,就更加快速成就,這個意思。我們凡夫就不一樣,我們在這裡輪回流轉,當然主要是為我們了。
像我的老家就經常發生水災,有的人家裡就被沖得一貧如洗,有的人家裡還完好無損,那麼,如果有一位大富長者來布施的話,你說先布施誰呢?他當然布施那些一貧如洗的人,對不對?因為他們已經一無所有了嘛。所以,大富長者本來就是為了窮人而來的,附帶地,其它人也需要,也布施一點。
彌陀的大悲也是這樣子的,“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淨土法門就是這個特點。
任何人都可以救度
那麼,凡夫裡邊,有善凡夫,有惡凡夫,彌陀的心則偏重於無善造罪之人;惡凡夫裡邊,有平生之人,有臨終之人,那彌陀的悲心,更傾向於臨終之人。這個臨終之人,在此千鈞一發的時刻,如果此時不能獲救,一氣不來,當下直落地獄之底,阿彌陀佛在這個時候,就要展現他大悲的救度。 《觀經》下輩三品就從這個角度說明阿彌陀佛慈悲的對象,是選擇一生造惡的臨終之機,來顯示任何人都不會遺漏的救度,用此特例來說明任何人都可以救度。如果是選擇一個平常的人,那有人還懷疑了: “他平時很用功的,我不如他,臨終來不及,怎麼辦呢?他一輩子念佛,當然能往生,臨終念一聲、十聲的人,能不能往生?”《觀經》以這個特例,說明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往生。
如果我們埋沒了阿彌陀佛普機普緣的大悲原則 ── 什麼叫普機普緣?任何根機、任何因緣!任何根機、任何因緣,念佛通通可以往生,這個叫“十方眾生”,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本願是普機普緣之教;善導大師的解釋也是普機普緣之教,“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任何人都可以念,又解釋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那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了,多到一輩子念佛,也在之內,少到臨死才聞到這個法門,一聲十聲念佛,也在這之內,所以是普機普緣之教,任何人都可以得救。
如果說一定要達到工夫成片,一定要達到一念的信心體驗,一定要如何如何修行才能往生,那只有少數人可以得救,更有甚者,以某一個人為標准, “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得救”,哪樣的人呢?臨終沒有病苦,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在這個因緣下,才可以得救,那就變成一機一緣了,就是單獨的機了,不是“普機 ”了,那不是佛的本願。
阿彌陀佛的誓願說“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包括平生之機,也包括臨終之機;臨終之人包括正念分明、如入禅定之機,也包括苦逼惶恐之機。 《法鼓經》說:眾生臨終的時候,惶恐得不得了,不能念佛,口中稱不出來了,他心裡知道有佛,有求往生的想法,就往生了。就這麼簡單,沒有比這更簡單的了。
所以,我們跟別人談淨土法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以自己為標准,也不能以某一種人為標准。比如說我們每天念三萬,如果以你三萬為標准的話,不足三萬的人就絕了希望了。我們自己固然可以念三萬五萬,但是,我們宣說淨土法門,總要順佛本願,突顯彌陀的慈悲,彌陀的慈悲是不論稱念多少,仰仗佛的誓願,決定往生。有人一天三萬,有人一萬,有人幾千。總之,依各人的根機,沒有一定。彌陀的誓願是普機普緣之教,任何眾生,出家的、在家的、工作忙的、工作閒的、年老的、年輕的、有智慧、無智慧、會讀經、不會讀經,通通可以得救,但以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自我設限
如此誤解曲解,自我設限,
則得救者寡,往生者稀,致使釋尊歎言“易往而無人”。
把阿彌陀佛的大悲本願誤解了,認為一定要達到念佛的工夫、信心的體驗才能往生,這就誤解了。誤解、曲解以後,就自我設限,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標准,彌陀的本願沒有給你設定標准, “十方眾生”,“十方眾生”怎麼設定標准呢?你設定說“一天一萬”,那一萬以下太多了;你設定說“要出家”,那在家的太多了。十方眾生,一個不漏,就沒有標准了,沒有界限了,如果講界限、講標准,有一條,專修念佛!專修念佛雖然講是標准,其實也沒有標准,因為並沒有講多少遍數。
如果我們設定一個界限,那好了,就把普機普緣之教,反成一機一緣之法了,所以,能得到彌陀救度的人就很稀少了,致使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感歎說:“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極樂世界毫無障礙,沒有違背,一旦稱念彌陀名號,就像萬水歸海一樣,自然牽隨,超越至無上涅槃之道,沒有邊限,淨土涅槃界很容易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講的,阿彌陀佛的誓願親口保證的 ),但是後面“而無人”三個字,讓我們覺得釋迦牟尼佛的心很悲歎。
各位,我們是願意做“易往”,還是做“而無人”呢?你要是落到後面三個字,那就慘了。那麼,為什麼說這麼容易往生,反而“無人”呢?不是說沒有一個往生,意思是說反而很難了,容易往生,結果沒有幾個人往生,當然,絕對數很多了,相對數卻很少,為什麼呢?對彌陀本願誤解曲解、自我設限。阿彌陀佛本願廣大無邊際、究竟如虛空,任何人都可以得救,任何人都可以往生。我們自己設一個標准: “如果不這樣,就不能往生。”那好了,自己往後退,“易往而無人”,變成“無人”了;如果勇往直前、賈勇先登、當仁不讓,彌陀說“我要救你,決定往生 ”,“好,我讓你救,決定往生!”信心念佛,永不退轉,那自然就“易往”啊!雜行雜修的人,就成為“而無人”那一方面,他為什麼雜行雜修?自我設限,“我專念名號肯定還不夠,一定還要如何如何,才能往生……”自己設了一個標准。
捨難信取易行
淨土門名之為“易行道”,解釋為“易行難信”,
而捨難取易,此即是易行道之所以為易。
這段話很精彩。淨土法門的根本特色就是易行道,解釋為“易行難信”,有的人講“難信之法,很難嘛,哪那麼容易啊!”被這個“難”字擋住了,一難到底,難到後來往生無份。這裡的 “難信”是解釋、修飾“易行”的,“易行”就是容易往生,容易到什麼程度呢?容易到難以相信的程度,就這麼容易!
我們眾生從哪個角度進入呢?如果老是抱著「難信”的話,就很難進入淨土門了。所以,慧淨法師在這裡說“捨難取易”,“難信”這一方面,我們不多去考慮它,我們取 “易行”這一方面,這才是易行道。易行道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不管怎樣,念佛很容易吧!
其實,“難信”也並不難信,是就我們眾生這邊的邪見、執著而講“難信”。比如說,我說:“這是茶杯。”相信嗎?大家都相信,對不對?在家人、出家人都相信,這有什麼難的?那你自己不相信, “師父,這怎麼是茶杯?”我就沒法給你解這個彎了,實在沒辦法了。
阿彌陀佛說“念佛就往生”,相信就相信,這有什麼難的呢?阿彌陀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他發的誓願怎麼會虛假呢?“稱念我名號,必然往生 ”,你當下相信,就相信了,你自己在那裡拐一個彎,“怎麼這樣就能往生?”那就沒辦法了。所以,就眾生的執著而講“難信”。
比如說有兩個人,一個經常騙人,另一個從不說假話,你說這兩個人,哪一個人講話我們更容易相信呢?肯定那個誠實的人講話我們更容易相信,對不對?因為他總是講誠實的話。
絕對真語實語的就是佛了,佛講的話,你干嘛不能相信?很容易相信啊!這是佛講的,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佛講“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你不往生,我不成佛 ”,抱定這一句,就很容易相信了。
淨土法門有捨和取,捨難而取易,捨掉難信,而取易行。
信在稱名之行中
因此,但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信在其中矣。
只要能夠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所謂的信就在當中了。不需要在六字名號之外(也不可能在六字名號之外)、在稱名念佛之外再尋找信心。所以,信心的內涵就是六字名號,信心的對象也是 “南無阿彌陀佛”。信是信什麼呢?就是信彌陀的本願“眾生稱念,必定往生”。
慈悲委婉表露本懷
是故,《觀經》雖說定善散善、三福九品、信機信法等,
然而,最後流通之付囑,則唯取“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流通於遐代。
善導大師把善分成兩種,一個叫定善,一個叫散善。什麼叫定善呢?“息慮凝心”;什麼叫散善呢?“廢惡修善”。定善就是在禅定當中,祛除妄念。有很多人念佛,只是為了想克服妄想,那就是修定善,其實不在念佛,在修定善;散善是什麼意思?沒有修禅定,散心行布施、朝山等等。定善跟散善比呢,定善殊勝。
《觀經》前面先講定善十三觀,定善講完之後,講散善,散善講完之後,講稱名,這個好像是逐漸降級了,實際上,我們通過這個過程,慢慢體會到自己:定善,修不了;散善,也修不了;直到最後念佛,才悟入了佛的本願,這個法門,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心。
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可以說非常慈悲,非常委婉,他知道我們的心不能直接接受大法,就繞了很多彎,先給我們講定善,然後講散善,到最後把本懷表露出來: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凡夫的心就很難接受阿彌陀佛本願。
“三福九品”,三福包括世福、戒福、行福,九品就是三福的展開。
“信機信法”出現在《觀經疏》的“三心釋”之“深心釋”當中。
信機信法
“信機”就是相信自己的根機,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機呢?不是相信自己是個能修行的人,不是相信自己是個善人,不是相信自己是個有辦法解脫的人,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如果有這樣機的深信,跟淨土法門就很相應了。“決定深信”是什麼意思呢?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如果不是事實,怎麼能決定呢?又怎麼能深信呢? “深信”的“深”不是深淺的深,是對事實的認定。我們哪一個自己不是罪惡生死凡夫啊?這一點是很自然的事情啊。過去無量生以來,直到今天,沒有出離過;向未來看,沒有辦法解脫。 “信機”是相信自己沒有力量,不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學習淨土法門,如果相信自己“哎,我修行得好,一定可以往生!”那你跟善導大師講得不一樣,你沒有信機。信自己沒有力量,就把自己的心空掉了,徹底把自力觀念拋棄掉了。就像杯子一樣,裡面裝滿污水,那就不能把甘露裝進來了,因為那裡還有毒素,只有把杯子裡的毒素全部倒掉了,甘露才能倒得進來呀。我們只有把自力、我執的心徹底拋棄掉,阿彌陀佛的他力光明才可以進來呀!所以,信機就是 “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讓自己不起一絲一毫認為自己能修行、很賢善、可以解脫的妄念,知道自己是死定的凡夫;如果認為“我念佛念得好,修行有感應,我會讀經,我會拜忏,會這樣,會那樣,所以我能往生 ”,那就非常危險了,你不是靠佛的願力,你靠你自己。你沒有信機,沒有信機,就不可能信法。
“信法”就是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如來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你不要懷疑,不要顧慮,懷疑什麼呢?“像我這樣的眾生,念佛果然能往生嗎?”顧慮什麼呢?“哎呀,我沒達到清淨心,功德做得也不多,恐怕不能往生吧!”善導大師對你說: “無疑無慮,定得往生!”
選擇一向專念
好了,《觀經》雖然講得這麼多,定善散善、信機信法,講這麼多,太廣泛了,我們怎麼把握重點呢?到了《觀經》的結尾,“最後流通之付囑”,“付囑”是什麼意思呢?釋迦牟尼佛把這部經講到最後,做一個總結,把他的心要交待給聽法的眾生。 《觀經》前面講了很多,到最後付囑給阿難、給我們罪惡眾生,講什麼?唯取“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定善也不付囑了,散善也不付囑了,什麼意思呢?就像《金剛經 》所講的,過河的時候乘船,已經過了河,則應捨掉船。如果過了河還捨不得船筏,把它背在肩膀上,那就很愚癡了。《觀經》通過定善、散善,讓我們進入一向專念彌陀名號,所以,進入到一向專念之後,觀想、觀像、三福、九品就捨掉了,不再談了,專談 “一向專念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遐”是遙遠的意思,一直流通到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一直到未來法滅的時代。
正因稱名易故,人人都能;功德勝故,直至佛果。
定善散善之功德,圓攝無余;信機信法之功能,巧在其中。
為什麼付囑稱名、不付囑定善、散善呢?因為稱名是佛的本願,稱名容易,如果最後總結《觀經》,要修定觀,那我們《觀經》不用看了,這也和《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本願不一致。
念佛一法,不光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功德殊勝,可以直達佛果,所以釋迦牟尼佛才付囑。
修定善有很多功德,修散善也有很多功德。但是,如果我們專念佛的名號,定善、散善的功德都在裡邊;信機信法,也都在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裡邊,也不要另外去談了。
變瓦成金
慈愍大師雲: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這八句話是很尊貴的,很能說明阿彌陀佛的誓願。慈愍大師是弘揚淨土的一位大德,他這八句,就是解釋阿彌陀佛的本願。“彼佛因中立弘誓”,彼阿彌陀佛在沒有成佛的時候,叫做法藏菩薩,他建立了宏偉廣大的誓願; “聞名念我總迎來”,聞到“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我會一個不漏地把他們迎接到我的淨土來;(這樣的“總迎來”是否有所選擇?我們凡夫的心就會區別,所以,底下四句來解釋 “十方眾生”的意思。)“不簡貧窮將富貴”,阿彌陀佛的誓願,並不是扶持富貴的人、捨棄貧窮的人;“不簡下智與高才”,也不分別對待智慧下劣的愚人和智慧很高的賢善;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也平等對待廣學多聞、清淨持戒的人和罪業深厚、破毀戒律的人;“但使回心多念佛”,不管是行善、造罪、多聞、寡聞、持戒、破戒,都要多念佛,要回到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宗旨上來;“能令瓦礫變成金”,能使石頭瓦塊變成金子,“瓦礫”就是我們凡夫,“金子”就是佛,善人也好,惡人也好,下智也好,高才也好,都是凡夫,都是瓦礫,都不是金子,雖然是瓦礫,如果念佛,都可以變瓦成金,可以轉凡為聖,可以使得凡夫成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令”是“使”的意思,名號使得我們變成佛,不是我們自己有這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