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悟·看出希望來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悟·看出希望來

鄭石巖

第九章 人生的希望   

  借來靈驚的長翅,

  高空俯瞰,

  盤旋,

  山林千陌野綠,

  竟分不出西東。

  登上海岸的高峯,

  望著大洋婆娑,

  海連天,

  天連海,

  分不出是天是海;

  只有手中的一串念珠,

  細咯咯的響著,

  來自佛陀的呼喚。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造化,都注定要依自己的根性或本質去生活。人必須有勇氣接納自己,面對現實,然後,才能從中看出希望。每個人彼此不同,除了接納和珍視自己,好好實現自己的生活之外,別無希望可尋。

  佛家認為,每個人的業力不同,所以命運互異。生活的使命,就是要接納自己,讓自己活得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佛門所謂的業力,透過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就是潛能。因此,生活無非是要把潛能實現出來,成就自己的絢爛人生。

  你一定注意過,某甲出生在貧困的家庭,遭受偌多匮乏窘困的折磨;某乙卻生長在富裕的環境,從小就得到完善的照顧。張三讀起書來,過目不忘;而李四卻要锲而不捨,才稍有成績。有人天生身體強壯,而有人要接受殘障或虛弱的困頓。這些都是業力。在你的生命之中,涵藏著無量的業力;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有些令你稱心愉快,有些令你受苦受難。而生活的本質就是接納自己,發現優點予以實現;承擔缺陷,表現自己的純真與豪氣。這就是生活希望之所在。

  業力或定數未必使人順利一輩子,如果你不肯努力去增長智慧,不肯開拓自己的潛能,不願意在道德和性格上提升自己,那麼再好的運道,氣數一過,便淪為悲苦。反之,禀賦或運氣雖差,如果懂得“轉識成智”,越多的琢磨,越能促進實現意義豐富的人生。

  人最忌諱比較高下,在多與少之間分辨,在高貴與低微間挑剔。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就會否定自己,使自己陷入失望或絕望。所以,生活的基本態度是接納與實現,不是在比較中滋生困擾。禅家說:

  “無好丑,

  無高下。”

  我就是我,必須自己能肯定自己,才能剛強起來,豐足起來。百丈禅師所謂“放捨身心,令其自在”,指的就是自己如來的實現。

一、看出自己的希望

  我們必然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力,它正是自己存在的本質,也是自己用來活出意義的素材。生活的本質是接納自己,而不是排拒自己;是按照自己現在的境況,好好努力上進,看出生活的悅樂,而不是否定自己,怨天尤人,導致沮喪。請注意!看出愉快的是你自己,感受沮喪的也是你自己,反正你要為自己去生活,為什麼不從光明面去看?

  你的潛能正是你自己現有的一切。如果能把它實現出來,就有了快樂,就覺得自己有用,生活有了意義。你注定跟別人不同,所以你要接納自己,用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去生活,去實現生活,而不是與別人比較,這才能肯定生命的價值。

  人生就像農人種田一樣,一定要在自己的田上耕作才行。你不能因為自己的田貧瘠,而抱怨、不耕作。更不可以羨慕別人的田肥沃,而把自己的秧苗種在他人田裡。這樣自己就會一事無成。你要接受自己的田,雖然貧瘠,但可努力施肥,改良土壤,或更換適當的作物。這樣,才能豐收,才能使自己富裕,這就是佛家所謂的福田了。

  我們把自己的潛能實現出來,無論是勞力或勞心,無分工作和職位,都要誠心敬業去做,福報在其中,善緣在其中,智慧從而增長。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從伙計做起,可以創造一番大事業,有的人並沒有什麼高學歷而創造成功的事業和光輝的人生。

  每一個人都應該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去實現,人不可能把自己變成別人而獲得成功。你就是你,是唯一、獨特和值得珍惜的。人只有珍惜自己才會成功,因為路是你自己走出來的。你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去走別人的路。《碧巖錄》中說:

  “直下八面玲珑。”

  佛教的人生觀,簡單的說就是“你是你自己的實現”。佛陀的教誡是:唯有以接納、承擔和贊歎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否則就會迷失。真正的醒覺就是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和實現自己。

  佛陀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無非是告訴世人,每個人都像一朶花,每一朶花都不相同,開出來的顏色、花瓣、香氣都不一樣。但是花兒綻放時那種喜悅是相同的,是值得報以欣然微笑的。

  好好的實現自己的潛能吧!也許你是一位工人,一位教師,一位工程師,乃至計程車司機或小商販。但你注定不能跟別人比較,而是要正視它,承擔它。你所承擔的生活的艱苦,實現的是將業力轉變成服務社會的能力。人就是在實現與布施當中,透露生命的光輝和喜悅。實現是人生的神通妙用,布施與喜捨是解脫業力煩惱的法門。唐朝百丈禅師說:

  “不被諸境所惑,

  自然具足神通妙用,

  是解脫人。”

  當一個人能自然地實現自己的潛能。沒有壓抑,沒有被物欲所扭曲;不逃避困苦,不執著於利養,便能看出生活的希望。百丈禅師所謂:學道之人,若遇種種苦樂,稱意不稱意事,心無退屈,不念名聞利養衣食,不貪功德利益,不為世間諸法所滯礙,這樣就能實現豐足自在的人生。

  在佛陀的眼中,每一個人都很尊貴,都很重要,都具佛性,都是社會上的菩薩。工程師設計了藍圖,但工程是由工作完成的,兩種人在生命歷程中,表現不同的布施和服務,卻一樣的重要。企業經理的待遇也許比業務員要多些,但是就生命的實現而言,卻沒有兩般。明白到這一點,就能發現生命的意義,獲得喜悅和滿足。如果不能體驗到這一點,一頭栽進比較的熱鍋,不滿和怨尤,將破壞幸福的生活。一個人是否幸福,完全決定於自己是否對生命有個“正見”。

  有些有日進斗金,月賺億萬,坐高級的轎車,住最華麗的房屋,穿最美的衣裳,但是並不快樂。因為他生活在得失、不安、貪婪和縱欲之中。他以占有代替布施;沒有轉識成智,把潛能真正的展現為光輝和慈悲,反而再把它變成更復雜的業力。他們與天生的佛性(覺性)背道而馳,不是為了實現而生活,而是為了追求與囤積而生活。請注意!不停的渴求和追逐,在心理生活上就是一種匮乏。他注定生活在貧窮之中。

  禅者的生活態度並非意味著不該發展事業,一展自己的長才,而是要我們注意,任何事業都要建立在服務與布施之上。人只要違背這項天性;就注定在精神生活上有了殘廢,即令是再富有,也只不過是貧窮的富人罷了。

  人生貴在實現,只有實現者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珍惜自己的生活,欣賞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你不與生活的實現疏離,不把實現變為貪婪與占有,生活就幸福。

二、參透人生一出戲

  從禅學的觀點來看,人生有如披上業力的外衣,在演一出戲。得意的時候,也只不過在戲台上得意而已,當你放下戲袍,還是赤裸裸的自己。所以禅家常說“畢竟是你自己”,你千萬不要被戲中的得意事沖昏了頭,這會使自己迷失。同理,在失敗的時候,也用不著過於沮喪看不開,要想想那些演苦旦的人,一上了戲就表演得淒苦無比 ,但一下了戲還是喜樂自在。若能看出這一點,你就知道老和尚要人參悟“人生如戲”的本意是什麼。

  其實,人生如戲還有更積極的意義。那就是要把人生這出戲演好,接納並愛惜自己在戲中的角色: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家裡做一個好子女,在社會上要當一個好國民,在子女面前當一個慈愛的父母,無論扮演什麼角色,都要把它做好。

  人生免不了要受苦。你要在這出戲中,知道含辛茹苦是活下去的本質。你必須認清只有最好的演員,才能演好苦旦的角色;只有大明星,才能演得起苦難英雄或要角。所以佛家講求苦行、布施和救度眾生,重視逆來順受,都是為了成就那扮演你自己的角色的“真我”的演技,它即是菩薩行。

  有一天,你的有限生命來到終點。也許佛陀問你:人生這出戲你演得如何?你會說什麼?也許你說“你沒有演好”,考個低分;也許你說“我在舞台上演苦旦,下了台卻很開心“;或者你說,一輩子沒把真實和台詞分清楚,離開了戲棚,還穿著戲裝,說著台詞,像是一個瘋狂的人!

  請留意,你要認清“人生如戲“這則公案。在人生的舞台上,你要演好它,但又要清醒的知道,它是一出戲。

三、心靈的皈依

  如果你想有個光明精進的人生,實現大自在的生活,就必須依賴三個重要的理則和力量。那就是皈依佛(覺)、皈依法(實踐的倫理)和皈依僧(淨化心靈)。透過皈依,我們孕育了宗教的情操,滿足了超感的人性需要:讓自己有個崇高的價值理念,在醒覺中看出生命的意義,在佛法指引中活出希望和活力。在覺性的引導下,我們不但接觸到精神的本體,也看出生命究竟的圓滿與希望。三皈依就像穩穩的三角架,讓自己安穩成功。

  皈依,給自己的人生有個期許,立下美好精神生活和啟迪智慧的開端。從許多障礙中解脫出來,徹底獲得自由,知道自我控制。讓自己發揮創造力和智慧,能夠在這塵世中活得有朝氣,有一番好的作為,而不虛度此生。同時,為自己的圓滿人生,締造成佛的資糧。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三皈依的涵義。

  (一)皈依自性的醒覺——佛

  人生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面對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成天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要在別人面前炫耀,甚至期望著別人的贊美,那就注定要迷失了。一個向外追求的人,必然把自己的本質和對別人的情分,當做達成私欲的手段,他否定了自己,也踐踏了別人。

  皈依佛表示皈依了純真的自性。對法界而言,我們皈依佛的慈晖,得到佛的護佑;對自己而言,是誠懇地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一個不能接納自己的人,會覺得空虛,經常隨著外界的變動而隨波逐流。他們是無根的,是漂泊的,隨時可能被欲望引誘入彀,成為物欲的奴隸。

  自我醒覺表示自己能做自己的主人,感情和理智沒有疏離割裂,人格是統整的,因此,心中沒有矛盾,也沒有困擾,福慧具足,故稱為“兩足尊”。覺者不以挑剔的眼光去看生活,所以生活是愉悅現成的;不以不滿之心去嫉恨別人,所以人際關系是和諧的。他們珍惜的是自己手上有的東西,發揮它,享用它,所以能腳踏實地的生活,在事業上如此,在情感上也如此。

  就心理層面上看,醒覺意味著一種心智成長的狀態,在佛經上稱為圓滿。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職司分別、系統、邏輯、語文、計量等等,右腦職司直覺、創意、美感、調和等等。現代人的生活,整天浸YIN於數量、財富、競爭和比較之中。左腦用得太多了,所以精神生活變得緊張,生活的視野變得狹隘。而職司生活的直觀、悅樂、美感與創意的右腦,則漸漸被忽略,這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的危機。

  禅家告訴我們,“皈依佛,兩足尊”。我們唯有能自我醒覺。才能讓左腦和右腦平衡協調。也唯有皈依佛,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智慧得到開展。

  科學與工技不斷的發展,能為我們帶來許多物質上的方便和滿足。但是人類是否有希望善用自己的科技成就,那就要看是否能自我醒覺了。

  (二)皈依實踐的倫理——法

  佛教指出,要想開拓光明的人生,就必須奉行“實踐倫理”。倫理不是拿來討論的,是要身體力行的。倫理也不是刻板的教條,而是一種智慧的展現。佛教的倫理是智慧的,是實踐的。它的目的在於精神生活的圓滿,並及於世間生活的福報。

  佛法的倫理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規范,包括生活的戒律以及種種行願,如普賢行願的十大願、八正道等等。其二是佛法的實踐理性,講“蕩相遣執”,從“破相”中解脫種種成見、偏見、刻板印象和知識,而用智慧去作判斷。同時,要更進一步把自己的欲望“轉識成智”,升畢為實踐倫理的行為。

  就心理生活層面而言,沒有倫理就不可能有所承擔,就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這樣生活就會亂了章法。佛法的倫理是要從破除自大自傲的“我相”,消除彼此對立的“人相”,破除執著於安逸的“壽者相”和掃卻滋生虛幻煩惱的“眾生相”。也就是說,人類唯有懂得“空”的倫理,才有真正的智慧去省思、去創造,活出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

  佛教告誡我們,上述四種相會障礙真知卓見,障礙彼此之間會心的交流。因此,人唯有看清並掃除這些障礙,才能看出光明希望的人生,故雲“離欲尊”。

  人類的精神生活,最容易被五種毒素所侵染破壞。這五種毒素是貪、嗔、癡、慢、疑。佛教的倫理是要做到:

  ·化貪婪為恬淡

  ·化嗔怒為寬容

  ·化愚癡為醒覺

  ·化傲慢為謙卑

  ·化疑心為信心

  佛法的倫理即是菩提行,它是人類所發展出來最完美的人文倫理。透過它的陶冶,人們才有健全的精神和圓滿的人生。經過它的歷練,人們才有大自在的生活態度。

  (三)皈依清淨的性靈——僧

  皈依僧是指“皈依淨”的意思,是要淨化自己的心理,展現自性淨土。皈依佛門,以僧人為導師,去除心中的種種煩惱、優喪和牽掛。人類精神生活所以發生困擾,是因為有了障礙的原故。精神生活的障礙,大別可分為三種。其一是缺乏倫理觀念所導致的“業障”,也就是說,當人做了不正當的行為,或者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起道德責任時,就會帶來嚴重的業障(業的意思就是行為)。特別是不能負起責任,最容易造成空虛和落寞,而許多錯誤都在百般無聊時鑄成的。其二是“煩惱障”,是有了種種虛妄的念頭。這是由貪、嗔、癡、慢、疑五毒所誘發出來的。此外,當一個人不能接納自己,而時時想要逃避自己,一味要追求做一個別人眼中的強者,也會導致強烈的不安,衍生心理防衛的機制,這也是嚴重的煩惱。其三是“所知障”,這是對知識、意見和價值的執著,所產生的煩惱,舉凡成見、偏見和刻版觀念,都是從思想的障礙中產生的。這些障礙除了破壞醒覺力、創造力之外,更影響人際關系,造成生活適應上的困難。所以禅家教導人們徹底淨化自心。經上說:“但淨本心,使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出六門,於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

  淨化自己的情緒就能發展出好性情,淨化自己的欲念就能知足常樂,淨化自己的思想就能通權達變,淨化自己的目標就能集中力量,使事業有成。

  淨能使自己從許多干擾和障礙中解脫出來。它使人放下不必要的假面具,而以清新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生活,這就能夠從許多束縛和“眾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叫“眾中尊”。當然,也正因為自己能解脫種種煩惱,才顯現了人性的尊嚴,它就是生活的希望。

四、實現人生的希望

  人必須從接納自己開始,依自己的條件去努力。你手上現有的任何資源,都是你實現的素材。你注定依照自己的素材而成功。這種沒有虛妄,笃實生活的態度就是淨,就是所謂的“無心”。唐朝牛頭法融禅師說:

  “恰恰用心時,

  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無。”

  應用禅心表現出來的,是人生的大用,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元。然而禅宗畢竟還是講究“無心”的,當你應用這些基元獲得成功時,又必須以不役於物的態度,保持“恰恰無心用”的超然物外。這樣世間法(幸福的人生和事業)和出世間法(從清淨中孕育精神)融合為一。為了實現這樣一種如實的人生,唐朝的洞山禅師提出五個實踐的步驟,即向、奉、功、共功、公功。現在就這五個原則的涵義加以闡釋。

  (一)扎根向學

  如果你想實現成功的人生,第一要務就是努力向學。你要學習的東西真多,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種種學識以及必要的能力,都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奠下扎實的根基。缺乏起碼的學識、經驗和能力,是不可能孕育智慧,成就事業,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因此,洞山禅師認為人生的第一步是“向”。它是一種願力,一種好學的精神,也是明確的目標。努力向學,就是要培養自己具有成功的性格。你必須具有這些性格。才可能實現潛能,創造事業、人生。它就像你要吃飯,吸收營養一樣,能使自己碩壯,產生力量。所以洞山禅師解釋“向”時說:

  “吃飯時這麼生。”

  你要像每天吃飯一樣不停的學習,每天吸收和消化。這樣才能孕育出成功者的智慧與性格。現在,我建議你努力的重點:

  ·學習明白事理,把握重點和清楚的思考;要多參與,多觀察,多切磋,多檢討。這樣你就能把握人性,分清事理,這就是“理無礙”的功夫。

  ·除了廣博的見聞之外,你要對自己的專業痛下功夫。好的專業知識能使你清晰思考,建立信心,做事胸有成竹,容易成功,這就是“事無礙”的功夫。

  ·學習信賴自己,培養積極的思想和果決的態度。你要用自己的創造力把思考和專業能力融合為行動,這就是“理事無礙”的功夫。

  ·要從生活和工作中不停的學習,不斷的增長見聞,把人生建立在不停的茁壯上,這樣能使你處處稱心,那便是“事事無礙”的功夫。

  有驕人成就的人,並非由於他有超然的天才,而是由於他肯努力向學。同時,在那積極努力的背後,有一股強烈的使命感在推動他,那就是信仰。

  (二)實現自己

  學習和目的就是要去過實現的生活。學習是手段,最終的目的為了生活。因此,洞山禅指出,生活的第二個原則是“奉”,是依據自己的根性和因緣,好好的去生活。你不是為別人生活,也不是生活給別人看。這時,要經常提醒自己,把自己的虛妄之心洗淨,老老實實的生活,故雲:

  “子歸聲裡勸人歸。”

  要了解你自己,接納自己,然後用自己所學的東西,好好的去生活,就好像吃飽飯後,不能坐在餐桌上,等待下一餐,有如飯桶一樣。而是要站起來,離開餐桌,去實現生活。故雲:

  “背時這麼生。“

  這時,你要能活用所學,無論居家生活或發展事業,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挑戰,要做出智慧的抉擇和回應。生活是不容抄襲別人的,更沒有現成的答案,所有的回應都要自己負責,並承擔它的結果。所以,一定要接納自己的本質,才會成功,才有實現的喜悅。

  你必須了解自己的個性,如果自己很容易緊張,就不應該為了一時的名利,勉強接受紛擾多爭的工作。如果你是內向的人,就不該為了博得別人的羨慕,而從事你不堪負荷的交際工作或職位。人貴在了解自己,然後,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去實現,必然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三)放下得失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責任和承擔,它並非全是快樂。人為了生存下去,有時必須承受許多痛苦;為了獲得成功,必須付出代價;為了堅持理念,必須接受苦難。佛家認為生活的本質是苦,而我們要在苦中找出一些快樂,那就是生活的希望:

  “苦中作樂。”

  這看來似乎容易,但做起來並不簡單。比如說,人病了怎麼在苦中作樂?工作是辛勞的,怎麼化為快樂呢?洞山告訴我們,你若把得失之心放下,就會快樂;從炙熱的欲望中跳出來,就會快樂;從苦難中看出價值和意義,就會快樂。你必須學會超然物外,想想人生就像穿著戲袍的人,你會莞爾一笑。你也必須懂得在辛苦的工作中欣賞辛苦。

  唐朝的臨濟禅師,有一天在田裡工作,他的老師黃檗禅師過來看他說,“我看你是累了!”臨濟的回答卻是:

  “我連鋤一下都沒有,

  怎麼會累呢?”

  當自己沒有埋怨下田動鋤是苦時,就不以動鋤耕種為苦。當努力要完成自己的心願時,也會不辭勞苦。所以洞山指出,心中如果沒有懼怕動鋤疲倦之念,就沒有耕耘之苦,故雲:

  “放下鋤頭這麼生。”

  心理學家弗蘭克說,“你若覺得苦具有意義,你就不覺得它辛苦了。”能看出這一層,就能孕育出剛強的意志力和樂於實踐的情操。所以,你雖然是辛苦的,但卻有著用不完的力量,好像“枯木花又開一樣”,有著無比的活力。辛苦忙碌中似乎也抱著清閒的襟懷。洞山禅師說:

  “月皎風清好日辰。”

  這是多麼美的精神力量,洞山禅師把它稱為“功”。

  (四)自在的襟懷

  現在,每一個人經過一番努力之後,都各有所成,各有所獲,就好像到花園裡去采花一樣,彼此所采的花都不相同,卻都很美,彼此也不應該比較。每一個人都實現了自己,對社會的貢獻也是絕對的,不能比較的,所以說:

  “眾生諸佛不相侵,

   山自高兮水自清。”

  每一個人都根據自己根性因緣實現,都是平等的、圓滿的、珍貴的。對於社會而言,任何一個人,只要他能實現自己的能力,為社會作一番貢獻與服務,都成就了菩薩行。每個人的工作和事業不同,成就不同,但實現的功德卻沒有差別,所以叫做“共功”。洞山解釋共功的意義說:

  “不得色。”

  這意味著,眾生實現的功德是平等的,不應該從色相中分別高下,分辨貴賤。每一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見性成佛。這也是對人性尊嚴最高的肯定。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爭奇斗勝,學生在成績高下之間計較,成人在財富與權勢的尺度下競爭,以為分數高就好,名利豐就是尊貴。結果,競爭引來了對立,高下形成了摩擦,社會處於一片擾攘之中。這是現代人精神生活貧乏的主要原因。

  現代人鮮少高級宗教的信仰,又復缺乏人文思想的陶冶,把價值判斷完全置根於色相,用數據和財貨來衡量生活的品質,用地位和一時的風光來代表成就,生活就埋沒於色相之中。人為了色相而爭執,為了占有而疲於奔命,為了利害可以變得冷漠與仇視,這是我們的危機。該是我們學學“不得色”的時候了。

  (五)謙虛與成長

  只有透過自我肯定和實現,人類才有性靈生活的平等,才覺得自己重要,活得有尊嚴。但是,洞山禅師並不以此為圓滿,因為這樣的尊嚴和知足,雖然可以成為無心道人,但卻有可能因為安逸之心,而使自己喪失繼續增長智慧,失去奉獻和參與的能力。這時實現的腳步又會停下來。禅者認清一個事實:精神生活是不能陷於絕對和刻板的。所以洞山禅師引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為實現大慈大悲的人生之道,參訪五十三位菩薩,接受他們的指導,努力去實踐。這表示了精進和不斷增長心智的態度。彼時,善財已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他的精進和智慧已入於法界的本體。這種由小我升華到無我,而卻又是一個如如的我;從自己推己及人乃至一切有情眾生,而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己卻保持著自己的如來,這就是洞山禅師所謂“公功”了。洞山禅師對“公功”的解釋是:

  “不共。”

  簡單的說,不共就是自心的完全自由,把我相解脫了,卻還保持著光明精進的精神力量。把色相放下了,卻能不斷的進步;把一切比較乃至行善之心放下了,卻顯露著沒有條件的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於是,在整個心理成長上臻於成熟,謙虛地回到生活中來。所以他說:

  “頭角才生己不堪,

   擬心求佛好羞愧。”

  他不再執著於成佛的念頭,而是很自然的回和一切有情眾生,回來跟大家相處在一起,幫助他們,大家高興的時候一起歡欣,有了苦難則一起承擔,人的精神生活在完全的成熟時,復歸於平常,但這又何其難喲!禅門所謂:“最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不就是一種成熟的平凡,圓融的謙虛嗎?

  然而,在目前這樣一個感性文化型態中,由於太強調表象,過於重視急功近利,以炫耀與出人頭地為價值取向,完全無視於深度的精神生活,結果,在生活上,普遍被貪婪這種病毒所侵害,以致失去彼此一體的慈悲與關愛;更無從在精神世界裡,看到大自在的豐碩證果。結果,大部分的人顯得虛偽,而又強烈的傲慢;不敢冷靜下來老實的生活,卻又裝著有深度的架勢。一旦有了財勢名利,把它看做絕對,竭思全力的占有。這是心病,是虛弱到淪為物物欲奴隸的地步了。

  我們的希望在那裡?在自我實現,一顆慈悲之心和一種平懷的態度。能如此,則人生將顯得輕松、豐足和悅樂,這就是禅道。

  人活著需要一個好的信念,它給我們方向,給我們精神上的鼓舞和引導。但是信念不是預設的教條,而是自己透過智慧去發現的希望。

  希望屬於你自己的,只有你活得有希望,在精神上有發現那份寧靜,並與宇宙本體相會心的情懷,才會有永恆的安穩。但那是用你自己的生活和因緣去發現,去實現得來的,而不是恪守教條刻板生活中得來的。

  活在希望中的人是幸福的,自在的,充實的。透過禅的法眼,你一定能看出自己人生的希望。        

 

上一篇:星雲法師:律修法門
下一篇:星雲法師:禅修法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