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楊維中教授:新譯華嚴經十地品 《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十地品之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十地品之一

【題 解】此卷為八十卷《華嚴經•十地品》的第一卷,包含《十地品》的「序分」以及「正宗分」的開首——「本分」、「請分」以及初地「歡喜地」的全部內容。依照世親在《十地經論》中的解釋,此卷分為八個部分:「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請分」、「說分」、「校量勝分」。依照佛典最為通用的「三分」判釋,此〈十地品〉可分為:「初至『起分』,是其由致,以發起正說故。二、『本分』已去,是其『正宗』,正說地故。三、『地利益分』以為『流通』,益末代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一)這樣,本卷的「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為〈十地品〉的「序分」,其後從「本分」開始直至卷三十九的「地影像分」之前均為「正宗分」。而依照經文本身的情況,「說分」、「校量勝分」主要為初地「歡喜地」的內容,而我們又將最後的「重頌」部分單獨列出來置於初地「歡喜地」之內,這樣便構成了本卷現在的結構。

一、「序」

當時,佛世尊與以金剛藏菩薩為上首的五百菩薩以及無量世主等同聚於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關於上首菩薩金剛藏之名的涵義,世親在《十地經論》卷一中解釋說:「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名『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余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此語揭示了其名的象征性涵義,屬於權威的解釋。

二、「三昧分」

金剛藏菩薩禀承佛的神力,進入菩薩三昧定境。

三、「加分」

金剛藏菩薩進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後,有無數的佛,同名「金剛藏」,顯現在金剛藏菩薩的面前,同時為金剛藏菩薩加持。「加持之相」有三類,即「以口相加」、「以意相加」、「以身相加」。「以口相加」的目的是增加辯才。「以意相加」是給予其智慧。「以身相加」是增加其威力。

四、「起分」

十方無數諸佛為金剛藏菩薩摩頂之後,金剛藏菩薩隨即從三昧定境中起來。

五、「本分」

金剛藏菩薩從三昧定境中出來,向會中的信眾宣說菩薩修行中十個層面的智地之名稱,即十地的名目。

六、「請分」

在「請分」中,解脫月菩薩首先請求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講十地之法。然後,與會大眾又齊聲向金剛藏菩薩請求宣講。最後,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諸佛一齊加持金剛藏菩薩,讓他宣講十地之法。

七、初地:歡喜地

第一,「說分」。在解脫月菩薩、大眾等的請求下,在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諸佛的加持之下,金剛藏菩薩決定向會眾宣說十地之法。

世親所說的「住分」的主要內容是進入初地——「歡喜地」的因緣(條件)。「住分」又分為四:其首要者為「依何身」,即依憑什麼樣的身、心而進住於「歡喜地」。其二,「為何義」,即進入初地「歡喜地」的目的,即「為求佛果,先別顯求果之相。其三,「為何因」,菩薩之所以要十地修行,其原因是為了以大悲心濟度眾生。其四,「有何相」,即顯現修行之後所獲得的境界。

「釋名分」主要是對於歡喜地的內涵作了說明。首先以「多歡喜」來概括「歡喜地」的相狀,分別言之則從「心喜」、「體喜」、「根喜」三個方面以九句予以說明。其次,又分兩部分說明上述諸種「歡喜」之心產生的原因。先是想到「應當」獲得某些境界而產生歡喜之心。其次,因憶念現在已經獲得的境界而產生喜悅的感受。

「安住」也就是「安住」於「善心」。在此部分中,金剛藏菩薩先是概括說明了「安住因」、「安住觀」、「安住行」的內容,其次則重點說明了「安住行」的內容。「安住行」,即顯現「勤修善根」的方法,共有三十句,顯出三種成就,即「信心成就」、「修行成就」、「回向成就」。

第二,「校量勝分」。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說,「校量勝」的涵義是:「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此部分又包含三部分,即世親所說的「願勝」、「修行勝」、「果利益勝」。

金剛藏菩薩首先為會眾從發大願的角度宣說十地境界的殊勝,此即為「大願勝」。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為:「供養願」、「受持願」、「轉*輪願」、「修行二利願」、「成熟眾生願」、「承事願」、「淨土願」、「不離願」、「利益願」、「成正覺願」。

「修行勝」即「成就十種淨諸地法」,也就是「初地」菩薩在修行方面,超越於凡夫、聲聞、緣覺的所在。「十行」的名稱就是:「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在「果利益校量勝」中,金剛藏菩薩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初地所證「果」的殊勝。這四個方面為:「調柔果利益勝」、「發趣果利益勝」、「攝報果利益勝」、「願智果利益勝」。「調柔果利益勝」的意思是,通過前述「大願」與「十行」的修煉,使得其果更加柔美成熟。在「十度」之中,初地為「檀度」即「布施波羅蜜多」偏勝。「發趣果利益勝」的涵義是,以此地所修的境界為依托,歸向更進一層的境地。「攝報果」的涵義是:「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而「願智果利益勝」的涵義則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關於「調柔果利益勝」、「發趣果利益勝」、「攝報果利益勝」、「願智果利益勝」四個部分的屬性及其相互關系,依據澄觀的解釋,有三層較為重要:第一,「調柔果利益勝」、「發趣果利益勝」指「行修方便」,而「攝報果利益勝」、「願智果利益勝」則指「報行純熟」。前者在初地便能完成,後者則在十地修行中始終起作用。第二,從初地至十地的「報行」為「攝報」,其所起的作用稱之為「願智」。第三,「調柔果利益勝」、「發趣果」、「願智果」等三者在初地一定形成,而「攝報果」則或有或無。

第三,「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初地「歡喜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此四十六偈半,大分為二,前四十四偈半重新說明了「說分」、「校量勝分」中所宣講的內容。最後二偈為其總結。

一、序

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①王宮摩尼寶藏殿②,與大菩薩③眾俱,其諸菩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④不退轉,悉從他方世界來集。

【章 旨】佛世尊與五百菩薩以及無量世主等同聚於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此為八十卷《華嚴經》第六會之序幕。此會之名有三種說法:第一,若從人名角度言之,可稱之為「金剛藏會」。第二,若從說法之處所言之,可以稱之為「他化自在天宮會」。第三,若從所說之法言之,可以稱之為「十地會」。此章介紹了集會的時間、地點的殊勝。即一般判釋中的「時、處勝」。

【注 釋】①他化自在天 又譯作「他化樂天」、「他化自轉天」、「化應聲天」,單稱「自在天」、「他化天」、「化他天」,或「第六天」。此「天」不用自己變現樂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戲,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人、天之頂,為欲界之主,與色界摩酰首羅天,同為防護危害正法者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此「天」有三事勝於閻浮提,即長壽、端正、多樂。關於在「他化自在天」說「十地」之法的象征意義,根據澄觀在《華嚴經疏》中所說:其一,表征十地之法是證得真如的「自得自在」。其二,所證之境界並非為自己,而是為眾生,即「化他自在」。其三,表征證得此境界的菩薩已經超越了凡境。簡要言之,在自在天宮說十地法,恰當地突出了「十地」之法的殊勝之處。②王宮摩尼寶藏 這是說,他化自在天王居住在由摩尼寶珠制作而成的宮殿之內。據《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載,他化自在天上有縱、廣六千由旬之天魔宮殿。「摩尼」,又作「末尼」,意譯作「珠」、「寶珠」,為珠玉之總稱。一般傳說「摩尼」有消除災難、疾病,及澄清濁水、改變水色之功能。此處象征著,菩薩可以依憑自身所成之修行境界(即「無心」之十種「智地」)成就無盡的度化眾生之事。③菩薩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意譯為「覺有情」。「菩提」為「覺」、「智」、「道」之意,「薩埵」為「眾生」、「有情」之意,合起來解釋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眾生的大聖人。菩薩與「聲聞」、「緣覺」又合稱「三乘」。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略稱「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徧知」,簡稱為「菩提心」、「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心」。「阿耨多羅」意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意譯為「正徧知」。佛陀從一切邪見與迷執中解脫開來,圓滿成就上上智慧,周徧證知最究極之真理,而且平等開示一切眾生,使其到達最高的、清淨的涅槃境界。此種覺悟為言語所不能表達,非世間諸法所能比擬,故稱「無上正等覺」。大乘菩薩行之全部內容,即在成就此種覺悟。

【語 譯】那時,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他化自在天王的摩尼寶藏殿內,與大菩薩們在一起,那些獲得無上菩提不退轉地的菩薩,都從各自所在的世界來到此處聚會。

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①;入一切如來智所入處,勤行不息②。

善能示現種種神通③;諸所作事,教化④、調伏⑤一切眾生⑥而不失時;為成菩薩一切大願,於一切世、一切劫⑦、一切剎⑧,勤修諸行,無暫懈息。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澄觀所說的「歎菩薩德」(即感歎入會菩薩之境界、功德),文有二十句。此章五句,前兩句為總概括;後面三句分三方面說明菩薩「行、修具足」。

【注 釋】①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一解釋說:此句是言菩薩「自分行滿,謂權、實無礙智,住真、俗雙融境;境、智一如,無住住故。」「自分」是指達成某一修行境地。「實智」即真實智慧,「權智」即方便智慧。菩薩所觀之境界與能觀之智慧是合一的,沒有區別的,是「無住」之住。②入一切如來智所入處勤行不息 關於此句,澄觀解釋說:菩薩在證入之境界方面與佛沒有區別,而菩薩的特征在於勤行不息地在世間濟度眾生。③神通 不可思議為「神」,自在無礙為「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共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等六種神通。此外,也特指「神足通」為「神通」。④教化 「教」,以善法教導他人;「化」,使其遠離惡法。合起來解釋就是教導感化之意,即說法引導眾生而令其受感化。凡轉惡為善、轉凡化聖之行為均稱之為「教化」,與「開化」、「攝化」、「施化」、「勸化」等詞同義。⑤調伏 指使內在調和,控御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主旨在於使眾生離過順法,究竟出離。⑥眾生 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都名為「眾生」。⑦劫 佛教對於「時間」之觀念,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之過程,「劫」之時量悠長,為算數所難計量。⑧剎 音譯又作「訖差怛羅」、「差多羅」、「掣多羅」、「剎摩」,意譯為「土田」、「國土」、「處」。

【語 譯】會中的這些菩薩,住於一切菩薩智慧所住的境地;進入一切如來智慧所能進入的境界,勤奮修行,從來不停息。

這些菩薩善於並且能夠示現出種種神通;他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不失時機地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為了成就菩薩的一切大願,他們在一切世間、一切劫、一切國土中,勤奮修習種種道行,沒有絲毫的懈怠,從來不知休息。

具足菩薩福智①、助道②,普益眾生而恆不匮。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③、究竟④、彼岸⑤;示入生死及以涅槃⑥,而不廢捨修菩薩行⑦。

【章 旨】此章三句贊歎入會菩薩「德用圓備」,第一句贊歎「福、智益而不竭」,第二句、第三句合言之,贊歎「權、實知慧,雖已究竟,以無住道,不捨修行。」

【注 釋】①福智 「福德」與「智慧」之並稱。據《成唯識論》卷九,菩薩所修諸勝行中,以慧為性者稱為「智」,其余則稱為「福」。菩薩為成就佛果,必須上求菩提(智業),下化眾生(福業),因其所具備之福、智二行(福、智二業),是成佛最勝之實踐,故稱為「二種勝行」。菩薩一切行為,雖總攝於「福行」與「智行」,若加以區別,則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等六度。此中,前五者屬於「福行」,智慧屬「智行」;或以前三者屬「福行」,智慧屬「智行」,而居中之精進、禅定則通於「智行」與「福行」。②助道 能資助果德,或者諸行互為資助。佛教中主要指「三十七種道品」,因為其能資助止觀的緣故。「三十七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③方便 十波羅蜜之一,又作「善權」、「變謀」,指隨方因便、以利導人的種種安排以及種種方法。有三種涵義:第一,相對於「真實法」的方便,指為誘引眾生入真實法而權設的法門,稱「權假方便」、「善巧方便」。第二,相對於「般若實智」的方便,是指照現於平等實智之上的差別權智。第三,指為證見真理而修的「加行」。④究竟 音譯為「郁多羅」,形容至高無上之境界,或對事物徹底極盡之意。前者如佛示現至高無上之真理,即稱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顯示佛教之最終目的,即稱為「究竟涅槃」。後者如以不退之願心而成就誓願者,稱為「究竟願」,此為贊仰彌陀本願力之語。⑤彼岸 為「此岸」之對稱。迷界為此方之岸,稱「此岸」;悟界為彼方之岸,稱「彼岸」。佛教以「業」與「煩惱」為「中流」,生死之境界為「此岸」,涅槃為「彼岸」。⑥涅槃 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槃」、「大般涅槃」,意譯作「滅」、「寂滅」、「滅度」、「無生」,與「擇滅」、「離系」、「解脫」等詞同義。原來指吹滅,或表示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而「涅槃寂靜」為佛教的「三法印」之一。⑦菩薩行 即佛教修行者為了成佛道而須修的六度之行。如釋迦牟尼在成道前所修的種種苦行,在過去世現種種身所修的布施、忍辱等行,即稱之為「菩薩行」。

【語 譯】他們具足成就菩薩的福德、智慧以及助道之法,普徧廣泛地為眾生提供益處而永遠不感到福德、智慧、方法的匮乏。他們已經通達一切菩薩的智慧、方便、究竟以及彼岸。為了替眾生示現而進入生死和涅槃,但卻不廢棄修菩薩行。

善入一切菩薩禅①、定②、解脫③、三昧④、三摩缽底⑤,神通明智⑥。諸所施為⑦,皆得自在。

【章 旨】此章二句贊歎入會菩薩「德用圓備」。前句贊歎菩薩內證,定、智通明。後句贊歎菩薩外用,施為自在。

【注 釋】①禅 指「色界」之「四禅天」,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②定 指收攝散亂之心而歸於凝然不動之狀態,「色界」之「四禅」與「無色界」之「四定」,合稱為「四禅八定」。前四定即「初禅天定」、「二禅天定」、「三禅天定」、「四禅天定」。第五為「空處天定」。第六「識處天定」。第七為「無所有處天定」。第八為「非想非非想處天定」。具體涵義在下卷有注釋。③解脫 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稱「度脫」;以得解脫,故稱「得脫」。廣義言之,擺脫世俗任何束縛,於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稱之。此處指「八解脫」,又名「八背捨」,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之系縛的禅定。④三昧 意譯為「定」、「等持」,指通過一定的調節機制而使心達到專注於一境而絲毫不散亂的精神境界。⑤三摩缽底 又作「三摩缽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意譯為「等至」、「正受」或「正定現前」,指修行者進入禅定時,遠離惛沈、掉舉等,而使身心達於平等安和之境,為「三昧」之進境。⑥神通明智 這些菩薩已經完全觀看到所由「有心定」和「無心定」所引發的功能、作用。⑦施為 即「布施」,指以自己的財物等等方面,分施給別人。布施有三種:一為「財施」,即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二為「法施」,即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三為「無畏施」,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布施」為大乘六度之一。

【語 譯】這些菩薩善於進入一切菩薩的禅、定、八種解脫、三昧定、三摩缽底,他們已經完全觀看到所有由「有心定」和「無心定」所引發的功能、作用。他們在布施等作為方面都已經完全自由自在。

獲一切菩薩自在①、神力②。於一念頃③無所動作,悉能往詣一切如來道場④眾會,為眾上首,請佛說法。護持諸佛正法之輪⑤;以廣大心⑥供養⑦、承事一切諸佛。常勤修習一切菩薩所行事業⑧。

【章 旨】此章五句贊歎入會菩薩「德用圓備」。第一句贊歎菩薩「內獲自在干能」,第二句贊歎菩薩「外能一念周徧請法」。第三句贊歎菩薩「護法」,第四句贊歎菩薩能夠「供養」。第五句贊歎菩薩勤修自利、利他二行。

【注 釋】①自在 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做任何事均無障礙。這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為「自在人」。②神力 又作「神通力」,謂佛、菩薩所示現的種種神變、不可思議之力。③一念頃 即「一念」,指極短之時間單位,或作「瞬間」,或指某一事甫剛剛成就之片刻。④道場 指修行佛道之區域。不論有無堂宇,凡修行佛道的所在,均稱「道場」。⑤諸佛正法之輪 「正法」,指真正之法,本來是指佛陀所說之教法。又作「白法」、「淨法」、「妙法」,凡契當於佛法正理之法,皆可以稱作「正法」。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後,至波羅奈城的鹿野苑中為五位比丘說法,稱之為「轉*輪」。佛教以佛陀的教法為「*輪」,此處所說「諸佛正法之輪」就是諸佛轉*輪,也就是宣說佛教正法的意思。⑥廣大心 即「大心」,有二義:第一指「大菩提心」,即求大菩提之廣大願心。第二,指「方便心」,也就是住諸法皆空之觀,度一切眾生而起大悲之心。⑦供養 「奉養」的意思,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的意思。佛教中對於供養的分類很多,最流行的是三種供養的說法:「財供養」、「法供養」、「觀行供養」。「財供養」,指以世間的財寶、香華等行供養。「法供養」,指依佛所說的教法,如實奉行,起菩提心,實踐自利、利他二行。「觀行供養」,指實踐周徧含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無礙的深觀。⑧菩薩所行事業 據澄觀解釋,此句的涵義為「二利勤修」。「二利」,即「自利」與「利他」。上求菩提為「自利」,下化眾生為「利他」。小乘之行惟有「自利」,菩薩之行則兼「自利」、「利他」。

【語譯】這些菩薩已經獲得一切菩薩的自在和神力。可以在一念之間身體並未有任何動作,但卻能夠完全前往、到達一切如來所設的道場,並且作為會眾中的上首,請求佛為會眾說法。這些菩薩護持諸佛的正法之輪。以廣大之心供養、承事一切諸佛。這些菩薩常常勤奮地修習一切菩薩所行的自利、利他的事業。

其身普現一切世間;其音普及十方法界①;心智②無礙,普見三世③。

【章 旨】此章進一步引申敘說菩薩廣大的「身」、「口」、「意」業。

【注 釋】①十方法界 「十方」,為「四方」、「四維」、上、下之總稱,即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世界及淨土,稱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淨土」等。關於「法界」,法藏在《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中依據《辨中邊論》等而指出「法界」有如下三義:其一,佛以「法界」為體性,眾生依憑「法界」而可解脫成佛。其二,「法界」遍於有情心相續中,也為無情所同具。其三,「法界」為「共相」之所在,「法界」本身非「共相」而為「共相」之所顯,而作為共相的「法界」卻存在於作為諸法的「別相」之中。②心智 「心」與「智」。「心」為「體」,即本體、主體;「智」為「用」,即功能、作用。「體」、「用」二者並舉,故稱「心智」。③三世 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

【語 譯】他們的身體普徧地顯現在一切世間,他們的聲音普徧地響徹十方法界;他們的心智圓融無礙,能夠完全看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法。

一切菩薩所有功德①,悉已修行而得圓滿;於不可說劫說不能盡。

【章 旨】此章兩句為「廣歎菩薩德」部分的總結。

【注 釋】①功德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合起來解釋即指功能福德,或者行善所獲之果報。世人也將拜佛、誦經、布施、供養等都叫「功德」。

【語 譯】總之,一切菩薩所有的功德,這些菩薩都已經修行而獲得圓滿,他們的功德即便用不可說劫的時間也是不能完全說盡的。

其名曰:金剛藏菩薩①、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華德藏菩薩、日藏菩薩、蘇利耶藏菩薩②、無垢月藏菩薩、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毗盧遮那智藏菩薩③、妙德藏菩薩、栴檀德藏菩薩④、華德藏菩薩、俱蘇摩德藏菩薩⑤、優缽羅德藏菩薩⑥、天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無礙清淨智德藏菩薩、功德藏菩薩、那羅延德藏菩薩⑦、無垢藏菩薩、離垢藏菩薩、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大光明網藏菩薩、淨威德光明王藏菩薩、金莊嚴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薩、一切相莊嚴淨德藏菩薩、金剛焰德相莊嚴藏菩薩、光明焰藏菩薩、星宿王光照藏菩薩、虛空無礙智藏菩薩、妙音無礙藏菩薩、陀羅尼功德持一切眾生願藏菩薩、海莊嚴藏菩薩、須彌德藏菩薩、淨一切功德藏菩薩、如來藏菩薩、佛德藏菩薩、解脫月菩薩⑧……。

如是等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諸菩薩摩诃薩眾,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

【章 旨】此章羅列四十位菩薩之名,以之代表參加法會的無數菩薩。其中,金剛藏菩薩為上首。在此文中,除金剛藏菩薩之外,還有三十八位同名「藏」的菩薩,其具有多重象征意義。

【注 釋】①金剛藏菩薩 音譯「縛日啰孽啰婆菩薩」,意譯「金剛胎菩薩」,為密教賢劫十六尊之一,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微細會、供養會等外院方壇北方四尊中之第三位。②蘇利耶藏菩薩 蘇利耶,意為「月」。此菩薩之名含有如月之德聚藏於其身的意義。③毗盧遮那智藏菩薩 「毗盧遮那」,意義為「大日」。此菩薩之名含有如太陽一樣的智慧聚藏於其身的意義。④栴檀德藏菩薩 「栴檀」為香樹。此此菩薩之名含有如旃檀之德聚藏於其身的意義。⑤俱蘇摩德藏菩薩 「俱蘇摩」為「悅意」的意思,是華的名稱。此菩薩之名含有如悅意花之德聚藏於其身的意義。⑥優缽羅德藏菩薩 「優缽羅」是指「青蓮華」。此菩薩之名含有如青蓮華之德聚藏於其身的意義。⑦那羅延德藏菩薩 「那羅延」本是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羅延那天」、「那羅野拿天」,意譯為「堅固力士」、「金剛力士」、「鉤鎖力士」、「人中力士」、「人生本天」。此菩薩之名含有具有如那羅延天般堅固、大力之身的意義。⑧解脫月菩薩 本經這樣安排是有深意的。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一所說:「後一名『解脫月』者,即請法上首,脫眾疑暗,使得清涼,如夜月故。」又「月表,後得清涼益物。」

【語 譯】會中的這些菩薩之名為:金剛藏菩薩、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華德藏菩薩、日藏菩薩、蘇利耶藏菩薩、無垢月藏菩薩、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毗盧遮那智藏菩薩、妙德藏菩薩、栴檀德藏菩薩、華德藏菩薩、俱蘇摩德藏菩薩、優缽羅德藏菩薩、天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無礙清淨智德藏菩薩、功德藏菩薩、那羅延德藏菩薩、無垢藏菩薩、離垢藏菩薩、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大光明網藏菩薩、淨威德光明王藏菩薩、金莊嚴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薩、一切相莊嚴淨德藏菩薩、金剛焰德相莊嚴藏菩薩、光明焰藏菩薩、星宿王光照藏菩薩、虛空無礙智藏菩薩、妙音無礙藏菩薩、陀羅尼功德持一切眾生願藏菩薩、海莊嚴藏菩薩、須彌德藏菩薩、淨一切功德藏菩薩、如來藏菩薩、佛德藏菩薩、解脫月菩薩……

如此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諸菩薩眾。在這些菩薩中,金剛藏菩薩為他們的上首。

【說 明】經文中「廣歎菩薩之德」部分,依照澄觀的解釋分為二十句:第一、二句概括說明,最後兩句總結。中間十六句,開始三句說菩薩之「行」與「修」都具足,其他十句表示菩薩「德」、「用」圓備。目前流行的若干讀本,包括金陵刻經處《藏要》本的斷句也有錯誤之處。上文的標點、語譯已經依照澄觀所說處理。為了讀者能夠明晰地閱讀,並且知曉若干流通本斷句、標點之誤處,特意做了詳細注解。

二、三昧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①。

【章 旨】金剛藏菩薩禀承佛的神力,進入菩薩三昧定境。這是「初地」的第二部分——「三昧分」的內容。

【注 釋】①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 關於金剛藏菩薩所進入的這種三昧,諸家都認為唯有金剛藏因佛的加持纔能夠獲得。世親在《十地經論》卷一中說:金剛藏菩薩獲得的「三昧法有二種:一者本願成就現前故,如經亦是菩薩本願起故。二者三昧身攝功德故。」特別是,此三昧身攝有八種功德:「一者,因淨,深心趣菩薩地,盡清淨故。」「二者,智淨,趣菩薩地盡修道,真如觀智故。」「三者,身轉淨,生生轉勝,善行成滿故。」「四者,心調伏淨,善斷煩惱習故。」「五者,聞攝淨,堪能受持一切如來所說秘密法故。」「六者通淨,得勝通自在故。」「七者,辯才淨,善知陀羅尼門,不相違故。」「八者,離慢淨,謂真實智教授,不異故。」

【語 譯】這時,金剛藏菩薩承蒙佛神力的加持,進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

三、加 分

入是三昧已,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①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金剛藏,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②、應③、正等覺④本願力⑤故,威神力故,亦是汝勝智力故。」

【章 旨】金剛藏菩薩進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後,有無數的佛,同名「金剛藏」,顯現在金剛藏的面前,首先向其說明獲得佛加持的緣由。依照澄觀的判釋,這是〈十地品〉第三部分「加分」的前四小部分:「辯加所因」、「能加佛現」、「贊其得定」、「雙辯加定因緣」。

【注 釋】①世界 據《楞嚴經》卷四載:「世」,即遷流之義;「界」,指方位。「世界」則是指於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遷流,空間上有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的場所。具體指眾生居住之所依處,如山川、國土等。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有為世界」;然大乘佛教亦指蓮華藏世界(即《華嚴經》所說的佛的境界)以及彌陀淨土等,此處所用此語就是指後者。②毗盧遮那如來 又作「毗盧遮那」、「盧捨那」、「徧一切處」、「光明徧照」如來等。華嚴宗以「毗盧遮那」為蓮華藏世界的教主,也是包含十方諸佛,顯示超越形相之佛法本身的法身佛。法相宗以之為釋迦牟尼佛的「自性身」。天台宗以之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密教則奉為真言密乘的教主,而譯之為「大日如來」,或稱「摩诃毗盧遮那」,而以之作為「金剛界」與「胎藏界」曼荼羅的中心本尊。③應 即「應供」、「應真」,佛的「十號」之一。指斷盡一切煩惱,智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尊敬者;也即應受一切人、天以種種香、花、璎珞、幢幡、伎樂等供養者。④正等覺 指稱諸佛無上之正智。「覺」意思為覺知諸法之智。其智無邪稱之為「正」,無偏稱之為「等」。⑤本願力 指本願之力用,略稱「願力」,又作「宿願力」、「大願業力」。指諸佛、菩薩於過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願之力用,於果位而得顯現成就。

【語 譯】金剛藏菩薩進入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後,隨即,在十方各超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的諸佛,同名「金剛藏」,而顯現在他的面前。這無數同名「金剛藏」的佛,同時向金剛藏菩薩這樣說道:

「好啊!好啊!金剛藏,你能夠進入如此的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這是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的佛共同加持給你的結果,也是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的本願之力起作用的緣故,是毗盧遮那佛威神之力的緣故,也是你殊勝之智力的緣故。」

「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①故。所謂:令入智地②故,攝一切善根③故,善簡擇④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能說法故,無分別智⑤清淨故,一切世法⑥不染故,出世善根⑦清淨故,得不思議智境界故,得一切智人智⑧境界故。」

【章 旨】無數同名「金剛藏」的佛向金剛藏菩薩敘述將要為其加持的內容,此即澄觀所說的「辯加所為」的內容。「所加」分為二層次,此章為第一層次「自利行」的內容。

【注 釋】①光明 印度文化以「光」與「明」為十二顯色中之二色。據《俱捨論》卷一載,太陽所發之焰,稱為「光」;月、星、火藥、雷電等所發之焰,稱為「明」。「光」有黃、赤二色,「明」有青、黃、赤、白四色。而佛教經典中往往以其喻指佛、菩薩之發光。由佛、菩薩自身發出之光輝,稱為「光」;而照射物體之光,則稱為「明」。「光明」具有破除黑暗、彰顯真理之作用。由佛、菩薩身上所發出之光,又稱「色光」、「身光」、「外光」;對此而言,智慧具有照見事物真相之作用,故稱為「心光」、「智光」、「智慧光」或「內光」。②智地 指證得一切智之佛位、佛果位,又稱「究竟一切智地」。世親《十地經論》說:「智慧地者,謂十地智。」(世親《十地經論》卷一)即是說此中「智地」指第十地「法雲地」所得之智慧。③善根 即善之根本,又稱「善本」、「德本」,指能生出善法的根本。將「善」以樹根為喻,故名「善根」。唐玄奘譯《入阿毗達磨論》卷上說:「善根有三種:一、無貪,是違貪法;二、無瞋,是違瞋法;三、無癡,是違癡法。」(,)此三者稱為「三善根」。④簡擇 即選擇,指依智慧力作正確之判斷,以捨偽取真。「簡」與「擇」,均為選擇、分別之意。以智慧來簡擇一切諸法之力,即稱為「擇力」。又由簡擇力而得滅谛涅槃,即稱為「擇滅」。⑤無分別智 又作「無分別心」,指捨離主觀、客觀之相,而達平等之真實智慧。菩薩於初地入「見道位」時,緣一切法之真如,斷離能取與所取之差別,境、智冥合,這種平等而無分別之智稱之為「無分別智」。另外,「無分別智」也指遠離名想、概念等虛妄分別的世俗認識而達到的對於真如之如實而無分別的認識。此智屬於「出世間智」與「無漏智」,為佛智之相應心品。⑥世法 指世谛之法,即世間之法、由因緣所生之法、可毀壞之法。⑦出世 有二義:一、「出世間」之簡稱,即超越世俗、出離世塵之意,又作「出塵」。二、指諸佛出現於世間成佛,以教化眾生,如「諸佛出世之本懷」。⑧一切智人智 「一切智」,三智之一,音譯為「薩婆若」,指通達一切法相的智慧。在佛典中,有時為區別聲聞的「一切智」與佛的「一切智,」而將佛的「一切智」稱為「一切智智」,得此智的佛稱「一切智人」;有時「一切智」也是「一切智人」(即佛)的略稱。

【語 譯】無數金剛藏佛繼續向金剛藏菩薩菩薩說:「你之所以能夠進入這一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也是我們想使你能夠給一切菩薩宣說如此不可思議的佛法光明的緣故。經過我們的加持,有如此的功效:能夠使你進入智慧境地,能夠使你攝持一切善根,善於簡擇一切佛法,廣泛地知曉諸法,善於並且有能力宣說佛法,使你獲得清淨的無分別智,一切世間法都不能染污你,使你具有清淨的出世善根,使你獲得不可思議智的境界,獲得一切智人智的境界。」

「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如實說菩薩十地差別相故,緣念①一切佛法故,修習②、分別③無漏法④故,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⑤故,善入決定⑥智門故,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⑦故,得無礙辯才⑧光明故,住大辯才地⑨善決定故,憶念⑩菩薩心11不忘失故,成熟一切眾生界故,能徧至一切處決定開悟12故。」

【章 旨】此章為「辨所加為」部分諸佛為金剛藏菩薩「所加」的第二層次「利他行」的內容。

【注 釋】①緣念 攀緣境界之事物而思想。②修習 數數熏習之意,略稱「修」、「習」。是指對於諸行法,反復實踐,數數熏習,以期達到成佛之目的。據梁真谛譯《攝大乘論釋》卷八所載,佛教之修行有四:第一,「長時修」,即長時間修行。第二,「無間修」,即不休不止之修行。第三,「恭敬修」,即以虔誠恭敬心修行。第四,「無余修」,即完全不缺之修行。③分別 推量思惟之意,又譯作「思惟」、「計度」。《俱捨論》卷二舉出三種「分別」:第一,「自性分別」,以「尋」或「伺」之「心所」(心的作用)為體,直接認識外境的直覺作用。第二,「計度分別」,與意識相應,以慧心所為體的判斷推理作用。第三,「隨念分別」,與意識相應,以念心所為體,而能銘記過去事物的追想、記憶作用。④無漏法 清淨無煩惱之法,出世間的一切「無為法」,都是清淨無煩惱之法,如三乘聖人所證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間的「無漏法」。據《俱捨論》卷一,「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三種「無為法」,及「七覺支」、「八正道」等道聖谛之法,都無「隨增」煩惱,因此稱其為「無漏法」。其中,「擇滅無為」是滅谛涅槃之道果,以離系(遠離煩惱之系縛)為性;「非擇滅無為」,由於能使其起作用的緣的缺失,永遠障礙未來法之生起;「虛空無為」,僅以無礙為性,都無作用,非諸漏隨增之依處,因此都為「無漏法」。⑤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 「莊嚴」,本指嚴飾布列,即布列諸種眾寶、雜花、寶蓋、幢、幡、璎珞等,以裝飾嚴淨道場或國土等。此處是用其比喻義。澄觀說:「『大智』者,即真見道,根本法、無我智過小乘,故名『大』。治無明,故雲『光明』。此智親證真如,平等平等離二取相,名『善觀察』。實斷二障分別隨眠,名『善選擇』。『巧莊嚴』者,即相見道,是後得智,故論名『方便』,『方便』即巧法。真見道種種建立,名為『莊嚴』。又『莊嚴』者,即二智成德,由得此二善達法界,於多百門已得自在,故雲『莊嚴』。」(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一)「真見道之智」是指菩薩在「見道位」生起的無漏的根本無分別智。「相見道之智」是指於證得「根本無分別智」之「深觀」之後,又生起的「後得智」,此智為「方便智」,佛、菩薩憑借此智濟度眾生。⑥決定 確定不變。為「不定」之對稱,又作「一定」,縮略為「定」,有「決定信」、「決定業」、「決定性」、「決定明了」、「決定智」等語,為佛教典籍中常用的普通語詞。⑦無所畏 即「無畏」,是「無所怖畏」之意。這是指佛、菩薩說法時具有無所恐懼、畏懼之自信,而勇猛安穩。佛、菩薩之無畏皆有四種,稱「四無畏」、「四無所畏」。佛之「四無畏」即「諸法現等覺無畏」、「一切漏盡無畏」、「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為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種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大悲」。而「四無畏」與「十力」中之「處非處智力」、「漏盡智力」、「業法集智力」、「徧趣行智力」相配。「十力」一一由攝「四無畏」,故總為「四十無畏」。菩薩之「四無畏」即「能持無畏」、「知根無畏」、「決疑無畏」、「答報無畏」。澄觀在《華嚴經疏》卷五十二中記載的「菩薩十種無畏」是:「聞持無畏」、「辯才無畏」、「二空無畏」、「威儀無缺無畏」、「三業無過無畏」、「外護無畏」、「正念無畏」、「方便無畏」、「一切智心無畏」、「具行無畏」。⑧無礙辯才 指佛、菩薩等所具有的四種自在無礙的辯別、辨說能力。又作「四無礙智」、「四無礙解」,簡稱為「四辯」或「四無礙」。「法無礙辯」,指對於一切法相、名字有無礙自在的智解,因此纔能善於辯說。「義無礙辯」,指對於一切法相、名字的義理有無礙自在的智解辯才。「辭無礙辯」,指通曉一切方言而無礙辯說的智解、辯才。「辯無礙辯」,是指隨順眾生根機而巧妙演說,使眾生樂聞的智解、辯才。大乘佛教認為,因為「法」、「義」、「辭」、「辯」四者窮盡法性,進入第一義谛,深妙難測。因此,只有有佛、菩薩纔真正具有「四辯」。⑨大辯才地 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中這句經文為「得大無礙智地故」,可見,此中的「大辨才地」是指佛、菩薩所具的「無礙辯才」之境界。⑩憶念 「憶」,憶持不忘之義;「念」,明記不忘之義。深刻存於心內,記憶而使其不忘失,稱為「憶念」。一般是針對念念不忘佛陀或諸佛之功德。11菩薩心 即「菩提心」,如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中這句經文為「憶念不忘菩提心故」。12開悟 開智悟理。如《法華經•序品》所說:「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語 譯】無數金剛藏佛繼續向金剛藏菩薩菩薩說:「經過我們的加持,又使你能夠從始至終行於菩薩十地,使你如實地宣說菩薩十地的差別相,使你緣念一切佛法,修習並且能分別無漏之法,善於選擇、觀察大智光明以及善巧的莊嚴智慧,善於進入決定智之門,使你能夠針對自己所住的境界次第顯示宣說菩薩、佛之無畏,使你獲得無礙辯才所具有的光明,住於大無礙智慧並且決定不動,使你憶念菩薩之心而永不忘失,使你具有使一切眾生界成熟的能力,使你能夠普徧地到達一切境地而都能夠使眾生開悟。」

「善男子!汝當辯說此法門差別善巧法①。所謂:承佛神力如來智明所加故,淨自善根故,普淨法界故,普攝眾生故,深入法身②、智身③故,受一切佛灌頂④故,得⑤一切世間最高大身⑥故,超一切世間道⑦故,清淨出世善根故,滿足一切智智⑧故。」

【章 旨】十方無數佛同時為金剛藏菩薩加持。「加持之相」有三類,即「以口相加」、「以意相加」、「以身相加」。此章為「以口相加」,其目的是增加辯才。此章首句為總概括,後十句為具體展開。關於「口加」的涵義,世親解釋說:「辯才者,隨所得法義,憶持不忘說故。諸法門者,謂十地法。差別者,種種名相故。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世親《十地經論》卷一)這是說,「口加」為其增加辯才,最根本的目的在於使菩薩更能記憶、理解十地之法的奧秘並且能夠將其奧義宣示給眾生。

【注 釋】①善巧法 指善良巧妙之法,特指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巧妙方法。又作「善權」,為「善巧方便」之略稱。佛、菩薩為順應眾生之能力素質,而運用種種方便(化他之說法),巧妙攝取教化眾生,稱為「善巧攝化」。為適應眾生,而巧妙運用種種方法以救度之,此種方法,則稱「善巧方便」。②法身 本是佛的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諸佛所證得的「真如」、「法性」之身。③智身 這是《華嚴經》所說的佛之十身之一,即以圓明之智慧為「佛身」。④灌頂 古天竺風俗,國王即位要用四海之水灌其頂以表示祝賀。佛教密宗藉此表達其加持、認可之義。按內容分「傳法灌頂」和「結緣灌頂」;按形式分「摩頂灌頂」和「放光灌頂」、「授記灌頂」。在《華嚴經》卷六中,佛已為會中大眾作了「摩頂灌頂」和「放光灌頂」。⑤得 一切法造作成就而不失去,稱為「得」。「得」有「獲」與「成就」兩種。「獲」是指未曾得到或得到之後已經失去但現今又重新得到,「成就」是指已經得而至今相續不失。⑥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法藏在《華嚴經探玄記》卷九中說:「此是世間中最高勝處,於彼現成佛,故雲『世間高大之身』。」⑦世間道 指五道或者六道眾生。⑧一切智智 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勝者。音譯作「薩婆若那」。「一切智」通於聲聞、緣覺、佛三者,今為區別「佛智」與前二者,故稱「佛智」為「一切智智」。

【語 譯】十方無數諸佛繼續給金剛藏菩薩說:「善男子!你應該仔細辨別宣說這一法門的諸種差別以及方便善巧智慧之法。具體而言:你由於禀承佛的神力,所以縩獲得了如來智慧光明的加持;你的善根清淨,並且使整個法界完全清淨,普徧地攝取眾生,深入諸佛的法身、智身,接受一切佛的灌頂,獲得一切世間最高最大的身體,超越一切世間五道,使眾生的出世善根得以清淨,完全圓滿具足一切智智。」

爾時,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無能映奪身①,與無礙樂說辯,與善分別清淨智,與善憶念不忘力,與善決定明了慧②,與至一切處開悟智,與成道③自在力,與如來無所畏,與一切智人觀察分別諸法門辯才智,與一切如來上妙身、語、意具足④莊嚴。

何以故?得此三昧法如是故,本願所起故,善淨深心⑤故,善淨智輪⑥故,善積集助道故,善修治所作故,念其無量法器⑦故,知其清淨信解⑧故,得無錯謬總持⑨故,法界智印善印⑩故。

爾時,十方諸佛各申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

【章 旨】此章顯示加持之相的第二、第三類——「以意相加」、「以身相加」。「意加」是給予其智慧,「身加」是增加其威力。

【注 釋】①無能映奪身 指在光明照耀方面無與倫比之身。②善決定明了慧明了慧 指完全明了知曉六種確定不移的事理的智慧。進入初地之後的菩薩,依聖智證真順理有「六種善決定」,具體是:第一,「觀相善決定」,菩薩之正智決定觀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無雜之相。第二,「真實善決定」,菩薩之實智出世間,決定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第三,「勝善決定」,菩薩之行廣大如法界,為一切佛之根本,決定具足勝德。第四,「因善決定」,菩薩之行因決定能有成果之功能。第五,「大善決定」,菩薩利他之行決定覆護一切眾生界,而無局限。第六,「不怯弱善決定」,菩薩證果德,入一切諸佛智地,決定而無法懼。③成道 成佛得道之略稱,即完成佛道之意。又作「成佛」、「得佛」、「得道」、「成正覺」,為八相之一。謂菩薩完成修行,成就佛果。④具足 為「具備滿足」之略稱。⑤深心 為「十信」成就菩薩所發之「三心」之一(其他「二心」為「直心」、「大悲心」)。通常是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掃除猶疑不定而對佛法真實確信之心,或指樂集諸功德善行,又深信愛樂之心。六十《華嚴經》卷二十四中列舉十種深心之名:「何等為十?一、淨心。二、猛利心。三、厭心。四、離欲心。五、不退心。六、堅心。七、明盛心。八、無足心。九、勝心。十、大心。」⑥智輪 從字面意思可以解釋為「智慧之輪」,在印度文化及其佛教中,「輪」具有崇高的地位。在此,「輪」字可能為「明白」、「圓滿」的意思。⑦法器 有二義:一是指能修習佛法之眾生,大乘佛教經典中將護持正法者或信奉大乘法者稱之為「法器」,反之則稱之為「非法器」。二是指寺院之中做各種佛事活動所使用的器具。此中為第一種涵義。⑧信解 依靠信仰而得殊勝的理解,這是小乘佛教修行階位之名,又名「信勝解」,為鈍根者入「修道位」之名。在「見道位」中,諸鈍根者原名「隨信行」,後至「修道住果」之位,則改名「信解」。⑨總持 音譯作「陀羅尼」,持善不失,持惡不使起,以「念」與「定」、「慧」為其體。這是菩薩所修之「念」、「定」、「慧」所具有的功德。⑩法界智印善印 此句較難解釋,佛陀跋陀羅所譯六十卷《華嚴經》、菩提流支所譯《十地經論》及八十卷《華嚴經》卻完全一致。「印」為「印定」、「印契」,表示決定不改之義。諸佛、菩薩所結之「印契」,為智用之標幟,標示一切如來秘密莊嚴內證大智之「身」、「口」、「意」之業用,因此將佛、菩薩的「印契」總稱「智印」。據《法華義疏》卷十二、《法華玄贊》卷十等所載,以般若之智為「印」,則能入於實相之理;又以智為「印」,可以刊定是非、真妄,因此稱其為「智印」。然而,佛教經典中,又有「法界智」一語,即指「法界體性智」。此「法界體性性智」為密教所立五智之一。無盡之諸法,稱為「法界」;諸法之所依,稱為「體」;法不壞滅,稱為「性」;能決斷分明無盡諸法之「智」,稱為「法界體性智」。以「五智」配當「五部」與「五佛」,則此「智」即配於佛部五佛中之大日如來。密教的「五字真言」和「五智印」中有「法界體性智」的真言和印契,其印契稱之為「一切如來法界智印」。「善印」,即善於印可眾生的修行境界之義。

【語 譯】這時,十方諸佛給予了金剛藏菩薩無能映奪之身。分別而言,十方諸佛給予金剛藏菩薩無礙且樂於宣說辯論之身,給予其善於分別清淨的智慧之身,給予金剛藏菩薩憶念諸佛而不忘失之力,給予其善於決定明了之智慧,給予其到達一切處所而使眾生開悟的智慧,給予金剛藏菩薩成佛的自在力,給予其如來所具有的無畏,給予金剛藏菩薩諸佛所具有的觀察、分別諸法門的無礙辯才之智慧,給予其一切如來的上等美妙身、語、意以及具足各種莊嚴。

為什麼會如此呢?這是金剛藏菩薩所獲得的這一三昧法本身就是如此的緣故,是毗盧遮那佛本願所起的緣故,是金剛藏菩薩善於清淨自己的深心的緣故,是金剛藏菩薩善於清淨自己的智慧的緣故,是其善於積集各種助道之法的緣故,是其善於修正整治自己之所作的緣故,是諸佛念其所具有的無量法器的緣故,是諸佛知曉其具有清淨之果信解的緣故,是金剛藏菩薩獲得了無有任何錯謬的總持之力的緣故,是其獲得了法界體性智之印並且善於以此印證的緣故。

這時,十方諸佛各自伸出右手撫摸金剛藏菩薩的頭頂。

【說 明】〈十地品〉初地第三部分「加分」到此結束。經文主要意思為無數同名「金剛藏」的佛同時為金剛藏菩薩加持。為什麼是同名「金剛藏」的佛為其加持呢?世親《十地經論》解釋說:其一,加持是將佛的本願力給予金剛藏菩薩,因此,須同名「金剛藏」。其二,這些菩薩修行之時同名「金剛藏」(即「同行菩薩」),因此,成佛之時也同名「金剛藏」。其三,以「金剛藏」之名加持,可以使其更加踴躍喜悅。

四、起 分

摩頂已,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

【章 旨】此是「初地」第四部分「起分」的內容。

【語 譯】十方無數諸佛同時為金剛藏菩薩摩頂之後,金剛藏菩薩隨即從三昧定境中起來。

五、本 分

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①!諸菩薩願善決定②,無雜不可見③,廣大如法界④,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⑤;徧一切佛剎⑥,救護⑦一切眾生;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⑧智地。」

【章 旨】金剛藏菩薩從三昧定境中出來,向會中的信眾宣說菩薩修行中十個層面的智地之名稱。這就是「初地」第五部分「本分」的內容。此章則首先闡明「六決定,以為地體」。此六種確定不移的方面是十地的根本特質。

【注 釋】①佛子 有四種涵義:第一,指信順佛之教法,而承其家業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種不斷絕者。大乘佛教將其用作對菩薩的美稱。第二,指禀受大乘菩薩戒的佛教徒。第三,指佛弟子、佛教信仰者、修行者。第四,指一切眾生。眾生常依順佛,佛之憶念眾生,亦猶如父母之於子女;且眾生本具成佛之性,因為這些方面的原因,也將眾生稱為「佛子」。第五,有時也僅僅將阿羅漢稱之為「佛子」。②諸菩薩願善決定 關於此句的深厚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一說有六個層面的涵義:「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二、望所證,決定須證。三、定能斷惑。四、決信不疑。五、決聖度生。六、決成佛果。」此句經文隨後的六句就是「善決定」的具體展開,即「觀相善決定」、「真實善決定」、「勝善決定」、「因善決定」、「大善決定」、「不怯弱善決定」。③無雜不可見 菩薩是以真如為其觀想對象的,是「境」(即對象)、智(即智慧)合一的,因此,並無帶相在其中夾雜。而此觀想對象是「真實」,是真理,所以,並非眾生所具有的世間智慧可以見到,只有佛、菩薩所具有的出世間智慧方纔能夠加以把握。④廣大如法界 「廣大如法界」為六種決定中的「勝善決定」。這是說,菩薩所具有的根本智慧遠遠勝於聲聞、緣覺二乘。⑤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 這句是說「因善決定」。「因」即依憑、根據。這是說,就無常而言,「因」是虛空,可以以之生「色法」;就「常果」言之,可以依憑此「因」而獲得涅槃果。前者就是「虛空」之義,後者就是「盡未來際」之義。⑥佛剎 其義有二:第一,指佛所住之國土,又作「佛國土」、「淨土」。第二,泛指一般寺院之堂宇,即佛塔、佛閣、佛龛、僧剎、伽藍等,專供修行辦道之處所。此處為第一種涵義。⑦救護 救助加護,即佛、菩薩以其力加被於眾生身上以救助、護持眾生。⑧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即「三世佛」。「過去佛」為迦葉諸佛,「現在佛」為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諸佛。

【語 譯】金剛藏菩薩告訴一切菩薩眾說:「諸位佛子!這些菩薩所發的『善決定』之大願,既無任何雜染,憑借世間智慧是無法觀見的;它猶如法界,廣大無邊;它究竟猶如虛空,無所不包,並且通達未來的邊際;這些大願徧一切佛土,救護一切眾生;這些菩薩被一切諸佛所加護,進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的智慧境地。」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①智地?佛子!菩薩摩诃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②;我亦如是說。」

「何等為十?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

「佛子!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

【章 旨】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了十地的名稱,以顯示菩薩之智地的相狀。

【注 釋】①摩诃薩 乃菩薩或「大士」之通稱,即「大有情」、「大眾生」之義。此大眾生「願大」、「行大」、「度眾生大」,於世間諸眾生中為最上,不退其大心,因而稱其「摩诃薩埵」。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觀之,聲聞、緣覺也可以稱之為「菩薩」。此「菩薩」的稱呼之中,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特稱為「摩诃薩埵」,以與聲聞、緣覺二乘相區別。此外,菩薩有中、高、下之諸位,為了特別標示初地之上菩薩,而將入地之後的菩薩稱為「摩诃薩」。②已說當說今說 此指諸佛三世說法。「已說」指過去世諸佛所說,「當說」是指未來世諸佛說法,「今說」是指現在世諸佛所說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向一切菩薩眾說:「佛子!什麼是菩薩摩诃薩的智慧境地?佛子!菩薩摩诃薩之智慧境地有十種,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已經說過、未來應當宣說、現今將要宣說的。我也是如此說的。」

「十地都有哪些呢?第一是歡喜地,第二是離垢地,第三是發光地,第四是焰慧地,第五是難勝地,第六是現前地,第七是遠行地,第八是不動地,第九是善慧地,第十是法雲地。」

「佛子!此菩薩十地,就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已經說過、未來應當宣說、現今將要宣說的。」

「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

「何以故?此是菩薩摩诃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淨法光明門①,所謂分別演說菩薩諸地。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②。」

【章 旨】金剛藏菩薩又對會眾宣說此十地境界的殊勝。十方如來無有不說此十地境界的,但卻並非憑借世間之智慧可以知曉。

【注 釋】①光明門 「十地法」最為顯赫,照耀其他一切法門。②隨證智 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三將此句譯為:「菩薩隨順諸地智慧。」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卷一將此句譯為:「菩薩摩诃薩諸地智慧。」可見,「隨證智」也就是在諸地修證所得之智。

【語 譯】金剛藏菩薩告訴一切菩薩眾說:「佛子!我從來沒有見到有那一個佛的國土,其中有那位如來不說此十地。」

「為什麼如此呢?這是菩薩摩诃薩求趣菩提的最上等道路,也是最清淨之法,也是光明之門。十地也就是分別演說菩薩修行中所歷經的諸地。佛子!這些境界不可思議,這是諸位菩薩修行中所證的智慧。」

【說 明】此中需特別注意,金剛藏菩薩從「定」中出來之後,「不請自說」這一細節。世親解釋說:「何故不請而說?若不自說,眾則不知,為說不說。又復不知欲說何法。」(世親《十地經論》卷一)

金剛藏菩薩從三昧定境中出來,向會中的信眾宣說菩薩修行中十個層面的智地之名稱,其名稱為:第一「歡喜地」、第二「離垢地」、第三「發光地」、第四「焰慧地」、第五「難勝地」、第六「現前地」、第七「遠行地」、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

六、請 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①,不復分別。

【章 旨】金剛藏菩薩向會中的信眾宣說了菩薩十地之名稱後,默然而不再言說。這是「初地」第五部分「請分」的第一層次內容。

【注 釋】①默然而住 至於金剛藏菩薩為什麼沉默而不詳細解釋十地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一:「欲令大眾渴仰請說故,復增菩薩尊敬法故。」

【語 譯】這時,金剛藏菩薩說完菩薩十地的名稱之後,默然而安住於自己的定境中,不再思維計度。

是時,一切菩薩眾聞菩薩十地名,不聞解釋,鹹生渴仰①,作如是念:「何因②何緣③,金剛藏菩薩唯說菩薩十地名而不解釋④?」

【章 旨】當時,會中菩薩僅僅聽金剛藏菩薩說了十地的名稱而未加解釋,都感到需要請求他解釋十地的具體內涵。

【注 釋】①渴仰 熱切仰望之意。即指殷切之思慕與敬仰,如渴者之欲飲水。經典中常用其形容對佛、法之仰慕。②因 指能引生結果之原因。從狹義而言,引生結果的直接內在原因,稱為「因」(內因),而由外來相助的間接外在原因,則稱為「緣」(外緣)。然從廣義而言,凡參與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與變化之一切條件,都可以稱之為「因」。③緣 狹義而言,是指引起結果的間接原因,即「外緣」。可分為四類:第一,「因緣」,「因」亦為「緣」之意,指產生果報之直接內在原因,即狹義之「因」。第二,「等無間緣」,指「心」、「心所」之相續中,由前一剎那引導後一剎那生起之原因。第三,「所緣緣」,即「緣緣」,「所緣」指外境,心緣外境時,必藉外境以為助緣。第四,「增上緣」,泛指不對某一法的產生、存在起障礙之作用的一切法。④解釋 指解說、釋明經典之文義。

【語 譯】這時,一切菩薩眾聽了金剛藏菩薩宣說的菩薩十地的名稱,但未能聽到解釋,都產生了熱切仰望之情,他們都這樣想:「是什麼因緣,金剛藏菩薩僅僅說菩薩十地之名稱而不加解釋呢?」

解脫月菩薩知諸大眾心之所念,以頌①問金剛藏菩薩曰:「何故淨覺人②,念智③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一切鹹決定④,勇猛無怯弱⑤。何故說地名,而不為開演⑥?諸地妙義趣⑦,此眾皆欲聞,其心無怯弱,願為分別說!眾會悉清淨,離懈怠嚴潔,能堅固不動,具功德智慧。⑧相視鹹恭敬,一切悉專仰,如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⑨。」

【章 旨】解脫月菩薩知曉會眾的想法,於是以頌的形式向金剛藏菩薩請求解釋。金剛藏菩薩則首先稱贊十地內涵的深厚,非世間智慧所能理解,因此纔沉默不解釋。這第一請。

【注 釋】①頌 為九部教、十二部經之一,又作「伽他」、「偈佗」、「偈」,意譯「諷誦」、「諷頌」、「造頌」、「偈頌」、「孤起頌」、「不重頌偈」。廣義指歌謠、聖歌,狹義則指於教說之段落或經文之末,以句聯結而成之偈頌,內容不一定與前後文有關。「伽他」與「祇夜」(即「重頌」)二者之差別在於,「祇夜」重復述說長行經文之內容,「伽陀」則否,故有「不重頌偈」、「孤起頌」等異稱,其長短或二句,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②淨覺人 即「淨覺之人」,一般為佛之異稱。心體無污染稱為「淨」,對境不迷稱為「覺」。佛之體清淨本然,因此,一般以「淨覺」為佛之異稱。此處特指金剛藏菩薩。③念智 「念”指四念處,“智”指真如無相智。「四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身念處」是觀身不淨;「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心無常;「法念處」是觀法無我。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④決定 一般涵義為「確定不變」。關於此處的特殊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一解釋說:「『決定』者,黠慧明了故。『決定』有三種:一、『上決定』,願大菩提故。二、『名聞決定』,他善敬重故。三、『攝受決定』,彼說者善知故。……雖有決定,堪受法器,心不欲聞,亦不得說。」⑤怯弱 膽怯、弱小。⑥開演 即「說法」之義。⑦義趣 義理之所歸趣。⑧眾會悉清淨一偈 「懈怠」,又作「怠」,「心所」之名,為「勤」之對稱,指懶惰之狀態。「嚴潔」,即「嚴淨」,是指諸佛國土之莊嚴清淨。「堅固」,此語詞在佛教經典中常常用來比喻心念的不變不動。「堅」的意思為如樹之根株不能拔,「固」的意思為跟從它物而不變原態。此句偈語是稱贊會中眾生的清淨。⑨甘露 即不死之神藥,天上之靈酒。印度「吠陀」文獻中說,蘇摩酒為諸神常飲之物,飲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稱「甘露」。佛教中常常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與妙味長養眾生之身心。

【語 譯】解脫月菩薩知曉諸位大眾心中的想法,用頌的形式詢問金剛藏菩薩說:「為了什麼緣故,您這位淨覺人,四念以及真如智的功德都完全具備,向我們宣說了十種上等的美的境界,但有能力卻不向我們解釋十地的內容?會中的聽眾都具有堅固不變之心,都勇敢精進而不膽怯弱小。為什麼您僅僅宣說十地的名稱,而並不為我們演說其內容?十地的美妙義趣,這個會中的信眾都想聽聞,他們的心並無膽怯懦弱,希望您為我們一一解說!會中的聽眾都清淨,遠離懈怠,嚴整而清潔,其心堅固而不動,具備功德和智慧。會中的大眾看起來都很恭敬,所有的會眾都一心一意渴望聽您講解,正如蜜蜂希望上等的蜂蜜一樣,也如同饑渴的人想念甘露一樣。」

爾時,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聞說是已,欲令眾會心歡喜故,為諸佛子而說頌言:「菩薩行地事①,最上諸佛本,顯示分別說,第一希有難。微細難可見,離念超心地②,出生③佛境界④,聞者悉迷惑⑤。持心如金剛⑥,深信⑦佛勝智⑧,知心地無我⑨,能聞此勝法。如空中彩畫,如空中風相⑩,牟尼11智如是,分別甚難見。我念佛智慧,最勝難思議12,世間無能受,默然而不說。」

【章 旨】金剛藏菩薩以偈頌的形式向會眾說明自己之所以沉默不具體解釋十地的緣故。依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二的解釋,五頌分為四層:「初二頌,明法難說。次頌,顯法難聞。三、一偈喻難說聞。後一偈,舉難結默。」

【注 釋】①菩薩行地事 即菩薩修行過程中於十地上所顯現的修為事相。②微細難可見離念超心地 「心地」有二義:一是指「戒」,「戒」以「心」為本,恰如世間之以大地為基,因此稱「戒」為「心地」。二是指菩薩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位之菩薩修行階位。菩薩是根據心而修行,因此喻「心」為「地」,稱為「心地」。此中應該以第二義理解。此句分四個方面說明十地之法難於獲得,難於證得。③出生 澄觀解釋說:此句所講的「出生」的兩層涵義是:第一,十地出生佛的智慧。第二,「出」為「出離」即「遠離」之義,遠離生死而獲得無漏智慧。④境界 此處的「境界」涵義較為特殊,為字面的本義: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或者,眾生所獲得之果報的界域。⑤迷惑 謬於事理,稱為「迷」;不明事理,稱為「惑」。佛、菩薩之境界無迷惑,凡人則常迷於事理,起煩惱之業。⑥金剛 即金中最剛之義。經論中常以金剛比喻武器及寶石,較常用於比喻武器。以金剛比喻武器,乃因其堅固、銳利,而能摧毀一切,且非萬物所能破壞。以金剛比喻寶石,及取其最勝之義。⑦深信 以深固之心信仰佛法。澄觀解釋此句說,佛的智慧是世間眾生的心智難於企及,難於測知的。但是,眾生以尊仰之心去思量,佛之境界非我等所能知曉的境界,但我們必須相信是真實而如其所是地存在著。這就是深信之相。⑧佛勝智 指佛所具有的殊勝智慧,亦即指證悟法界真理的聖智。⑨無我 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遠不變(常)、獨立自存、起主宰作用的靈魂或本體、實體。「無我」是佛教根本教義之一,在「三法印」中有「無我印」。通常分為「人無我」、「法無我」二種:第一,眾生是由「五取蘊」(即構成凡夫生存的物、心兩面之五要素)和合而成,別無真實之生命主體可言,這稱之為「人無我」,或稱「我空」。第二,一切萬法皆依因緣(各種條件)而生,其存在本來就無獨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這稱之為「法無我」,或稱「法空」。⑩如空中彩畫一句 關於此二喻的涵義,世親解釋說:菩薩十地中所獲得的智慧,如同在虛空中的彩畫一樣,在空中飄動的風一樣,由於其形狀是變動的,無法固定,因此是難於見到的。11牟尼 即「寂默」(止靜煩惱)、「寂」、「賢人」、「仙」之意,指尊貴殊勝之聖者或仙人。12難思議 略稱「難思」,又作「不思議」。指言說思慮所不能及之境界,主要用來贊歎佛法廣大深遠而難以用思維、語言來把握。「難思議」一語也是佛之尊稱,乃贊歎佛德之深妙。

【語 譯】這時,具有大智無所畏的金剛藏菩薩聽完解脫月菩薩所說之後,想使眾會心中產生歡喜,因此向諸位佛子以偈頌形式說:「菩薩行中十地上的事相,是最上等,也是諸佛之本,因為其心微細難於顯示,因此想以語言一一分別宣說,是第一希有的難事。十地所證得的境界,微細難於見出,遠離心念超越心地。十地是出生佛的境界,若果聽了我的解釋,恐怕都會有迷惑。這些會眾的心就如同金剛般堅固,他們深信佛的殊勝智慧,知曉心地是無我的,因此,他們能夠聽講這一殊勝的法門。如同空中的彩畫,如同空中的風相,菩薩修行中的十地所獲得的聖人的智慧,也是如此,是難於分別難於見到的。我想到佛的智慧,是最殊勝,最難思議的,世間沒有眾生可以接受,因此默然而不宣說。」

爾時,解脫月菩薩聞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淨深心①,善潔思②念③,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成就④無量功德善根,捨離癡⑤惑⑥,無有垢⑦染⑧,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善哉,佛子!當承佛神力而為演說,此諸菩薩於如是等甚深之處皆能證知。」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願說最安隱⑨,菩薩無上行,分別於諸地,智淨成正覺。此眾無諸垢,志解悉明潔,承事無量佛,能知此地義。」

【章 旨】解脫月菩薩又以長行和偈頌形式向金剛藏菩薩解釋會中的大眾具備聽聞此微妙法門的各種素質。長行中十句,「善淨深心」是從總體角度言之的,其余九句則是對此句的分別言說.會中大眾從「教證」、「證淨」兩方面言之,都是清淨的。前五句為「教淨」,後四句為「證淨」。

【注 釋】①善淨深心 澄觀繼承世親之說,將「教淨」與「證淨」九句對應起來解釋。「教淨」與「智淨」為菩薩修行中不同階段之所證,讀者如果對照〈導讀〉則可大致確定其涵義。②思 「心所」之名,為「造作」之義,是指對境審慮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近於現代語所謂之「思想」、「意志」等。③念 「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對所緣之事明白記憶而不令忘失之精神作用。又作「憶」,以其具有殊勝力,而為「五根」、「五力」之一,稱為「念根」、「念力」。④成就 「得」的一種,指已得而現在仍不失。《俱捨論》卷四謂,「得」有「獲」與「成就」二種。「獲」指未曾得而今得,或曾得但已失而今又得。「成就」是指已經擁有之後,至今不失。⑤癡 愚癡之意,為「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之精神作用。與「無明」、「無智」同。⑥惑 指內心的迷亂狀態,為妨礙開悟之心理作用的總稱,包含對「事」與「理」兩方面的迷惑。此「惑」能發業潤生而使人生死相續。⑦垢 「煩惱」的另外一種稱呼,指污穢心之垢物。又以「貪」、「瞋」、「癡」稱為「三垢」,故有「煩惱垢」、「塵垢」、「垢穢」、「惑垢」、「染垢」等名詞。此外,「煩惱垢」是由根本煩惱所流出,其相污且粗,因此也常常以「心魔賊」之喻稱之。⑧染 全稱為「染垢染污」,即不潔不淨之義。在佛教中,具體言之,是指執著之妄念及所執之事物。⑨安隱 安樂而平穩無事之意。佛教將達到不為任何煩惱所惑之境地,而身安心穩,猶如涅槃般之寂靜無為,稱之為「安穩」。此外,「善業」又稱「安穩業」,自利、利他之道又稱為「安穩道」。

【語 譯】這時,解脫月菩薩聽完金剛藏菩薩的話之後,又對金剛藏菩薩說:「佛子!現在大眾都已經會集在這裡了。他們都善於清淨自己的深心,善於使自己的思、念都清淨,善於修習諸菩薩行,善於積集助道,善於並且能夠親近百千億數的佛,他們成就了無量功德的善根,捨棄遠離了無明、疑惑,其心沒有任何污垢污染,他們深心信解,常住佛法中而不跟隨別人的教導。好啊,佛子!您應當禀承佛的神力而為他們演說,使這些菩薩對於如此甚深的境界中都能夠修證而知曉。」

這時,解脫月菩薩想再次宣說這些意思而說頌曰:「希望知曉最為安穩、最為上等的菩薩行,想知曉十地之間的境界差別,以證得清淨的智慧,成就無上正覺。這些會中的大眾,都沒有諸種煩惱染污,他們的志向和理解力都明亮而清淨,他們承事無數的佛,能夠知曉理解十地的涵義。」

爾時,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雖此眾集善淨思念,捨離愚癡及以疑惑①,於甚深法不隨他教;然有其余劣解眾生,聞此甚深難思議事,多生疑惑,於長夜②中受諸衰③惱④。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雖此眾淨廣智慧,甚深明利⑤能決擇,其心不動如山王⑥,不可傾覆猶大海。有行未久解未得,隨識⑦而行不隨智⑧。聞此生疑墮惡道⑨,我愍是等故不說。」

【章 旨】金剛藏菩薩又以長行和偈頌兩種形式回答解脫月菩薩的請求。金剛藏菩薩說,雖然會中的諸位菩薩已經具備清淨之心和理解十地的智慧,但世間的劣解眾生聽說十地之法後,反而會增加苦惱。有鑒於此,金剛藏菩薩寧肯不說此法。

【注 釋】①疑惑 「疑」,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狀態。「惑」,指迷於對象而判斷力顛倒。②長夜 佛教將凡夫流轉生死之中,直至由無明之睡眠中覺醒之漫長時間,稱為「長夜」,也用來比喻生死之迷。③衰 六道中的「天」、「人」,將要死時會出現「五種小衰相」和「五種大衰相」。「五種大衰相」為:一、「頭上花萎」,就是頭上所帶的花冠漸漸枯萎。二、「衣裳垢膩」,就是無縫的天衣生出污垢來。三、「身體臭穢」,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氣味來。四、「腋下汗出」,就是兩褲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五、「不樂本座」,就是以上種種不好的衰相出現之後,天、人便對自己的寶座生出不樂的感受,天女眷屬也厭離他們而走開。「五種小衰相」為:一、「樂聲不起」,謂諸天音樂不鼓自鳴,於衰相現時,其聲自然不起。二、「身光忽滅」,謂諸天眾身光赫弈,晝夜昭然,於衰相現時,其光不現。三、「浴水著身」,謂諸天眾肌膚香膩,妙若蓮花,不染於水,但衰相現時,浴水沾身,停住不干。四、「著境不捨」,謂諸天眾欲境殊勝,自然無有耽戀,於衰相現時,取著不捨。五、「眼目數瞬」,謂諸天眾天眼無礙,普觀大千,於衰相現時,其目數瞬。以上「五種小衰相」雖已顯現,如遇殊勝之善根,仍有轉機之可能。④惱 「心所」名,《俱捨論》認為,「惱」是指堅執諸惡事,雖知是惡但不肯接受他人谏勸以改過,而自己亦懊惱煩悶。唯識學認為,「惱」是指追想忿恨的事緣,或因接觸現在的違緣而心懊惱。⑤明利 聰明銳利。⑥山王 在諸山中為最高、最大,故稱「王」。⑦識 為「心」的別名,為「了別」之義,「心」以境為對象而產生了別的活動,佛教中將其稱之為「識」。佛教中有「六識」、「八識」兩種主要說法。「六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唯識學則另加「末那識」與「阿賴耶識」,成為「八識」。其中從「眼識」至「身識」之「五識」(與六識說相同),總稱為「前五識」。至第六「意識」,稱為「前六識」。第七「末那識」,稱為「前七識」(或單稱七識)。前七識以「阿賴耶識」為所依,而緣各境轉起,故稱為「七轉識」或「轉識」。而前六識能清晰識別對象,故稱為「了別境識」。「第七末那識」稱「思量識」,「第八阿賴耶識」稱「異熟識」、「根本識」。⑧智 又作「智慧」,即對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夠斷定是非、正邪,而有所取捨的素質與能力。佛教有時將「智」包攝於「慧」的之作用中,也時常將「智」與「慧」視為同義,或合稱為「智慧」。佛教經論中,對「智」所作之分類極多。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八舉出「正智」、「邪智」二種。「正智」即由佛之正教如理作意所生之智,「邪智」即由外道邪教非理作意所生之智。此處應該指「正智」。⑨惡道 是指眾生依照惡業輪回趣入的處所,佛教認為有三處,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語 譯】這時,金剛藏菩薩回答說:「佛子!即便是此會中聚集的會眾已經善於清淨自己的思、念,他們深心信解佛法,常住佛法中而不跟隨別人的教導,但是世間仍然有許多理解力低劣的眾生,如果聽說這一甚深難思議的事相,反倒會產生疑惑,在漫漫長夜中承受這些煩惱。我哀愍這些眾生,因此默然而不說法。」

這時,金剛藏菩薩想再次宣說這些意思而說頌:「會中的信眾,其心雖然清淨而具有廣博的智慧,也具有甚為聰明銳利的抉擇能力,其心如同山中之王般堅定不動,其心也如同大海一般不可能被擾動。但是,會中的這些信眾盡管有一定的修行,但時間並不太久,未曾解悟,而且,這些信眾依止於心識而不能依止於智慧,他們一旦聽聞菩薩十地的境界,恐怕會產生疑惑而使其墮入惡道。我憐憫他們,因此緣故而不說十地的具體內涵。」

爾時,解脫月菩薩重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願承佛神力,分別說此不思議法。此人當得如來護念①而生信受。何以故?說十地時,一切菩薩法應如是,得佛護念。得護念故,於此智地能生勇猛②。何以故?此是菩薩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諸佛法故。譬如書字、數說③,一切皆以字母④為本、字母究竟,無有少分離字母者。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⑤。是故,佛子!願為演說!此人必為如來所護,令其信受。」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善哉佛子願演說,趣入菩提諸地行!十方一切自在尊⑥,莫不護念智根本⑦。此安住智亦究竟,一切佛法所從生,譬如書數字母攝,如是佛法依於地。」

【章 旨】解脫月菩薩再次以長行和偈頌的形式,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宣講十地境界的具體內涵。因為十地是成就一切佛法的根本,諸位會中的菩薩應當會受到諸佛的護念而相信接受此法。

【注 釋】①護念 謂佛、菩薩、諸天等保護佛教徒,使其不遭受各種障礙和危害。②勇猛 勇敢精進。《大乘莊嚴經論》卷一〈歸依品〉中,列舉修習佛道中的三種殊勝勇猛:第一,願勝勇猛,謂初修行之時,發「四弘誓願」,發大勇猛,成佛菩提,廣化有情。第二,行勝勇猛,謂至心學道,能行妙行,發大勇猛,決心趣入菩提。第三,果勝勇猛,謂一心精進,修諸妙行,發大勇猛,決心求取成佛,故修因而感果,與佛平等無二。③書字數說 依據世親《十地經論》卷一的解釋:「書」是指字的形相,「字」是其字音,「數」是指文句,「說」是指語言。因為文句是由諸多字組成的,因此就叫「數」。④字母 又作「悉昙字數」,指「悉昙之摩多」(意譯作「母」、「韻」)與體文(意譯作「子音」)。此為生諸字之母,故稱為「字母」。關於「字母」之數,諸說不同。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二中說,總為四十七字,即以「悉昙字記」之十六母音中,刪除最後二字(am1,ap),余十四音;三十五子音中,刪除最後之「濫」(llam1)及「叉」(ks1a)字,余三十三字,「母音」、「子音」相合,則為四十七字,此為最常見之說。⑤一切智 三智之一,音譯為「薩婆若」,指通達一切法相的智慧。在佛典中,有時為區別聲聞的一切智與佛的一切智,而將佛的一切智稱為「一切智智」,得此智的佛稱「一切智人」;有時「一切智」也是「一切智人」即佛的略稱。⑥自在尊 也稱「自在人」,指諸佛。依據《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五載,諸佛於諸「神通」、「自心」、「滅盡」、「聖如意」、「壽命」等五事中獲得「自在」,因此稱為「自在人」。⑦智根本 即「根本智」,或解釋為「智之根本」。「根本智」又名「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無分別之真智,因為它是出生一切法樂以及出生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智之根本」則應該是指產生「佛智」的根本——菩薩修行十地。

【語 譯】這時,解脫月菩薩再次對金剛藏菩薩說:「佛子!希望您禀承佛的神力,一一給會眾宣說此不思議之法。這些人應當會得到如來的護念而產生信仰、接受。為什麼如此呢?因為當宣說十地之法時,如同其他一切菩薩法一樣,都應該如此獲得佛的護念。獲得佛的護念的緣故,在此智地纔能產生勇猛之力。為什麼如此呢?因為這是菩薩最初所修行,能夠成就一切諸佛法的緣故。譬如書字、數說,一切都以字母為根本,以字母為究竟,沒有一絲一毫離開字母的情形發生。佛子!一切佛法都以十地為根本,以十地為究竟而修行成就,並獲得一切智。正因為如此,佛子!希望您能為這些會眾演說!這些人一定會被如來所護念,如來一定會使其信仰接受十地之法。」

這時,解脫月菩薩想再次宣說這些意思而說頌:「好啊,佛子!希望您演說進入菩提諸地之行!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不護念產生一切智之根本的十地之法的。十地之法是佛法的根本,一切佛法也是從此而生的。如同字相、字音(即文句、語言)都可以被字母所攝入一樣,如此不可思議的佛法也是以十地為根源的。」

爾時,諸大菩薩眾一時同聲向金剛藏菩薩而說頌言:「上妙無垢智①,無邊分別辯,宣暢深美言,第一義②相應③。念持④清淨行,十力⑤集功德,辯才分別義,說此最勝地。定⑥戒⑦集正心⑧,離我⑨慢⑩邪見11,此眾無疑念,惟願聞善說!如渴思冷水,如饑念美食,如病憶良藥,如蜂貪好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善哉廣大智12,願說入諸地,成十力無礙13,善逝14一切行!」

【章 旨】與會的諸位大菩薩一起齊聲請求金剛藏菩薩宣講十地之法。

【注 釋】①無垢智 即「無漏智」,指證見真理,遠離一切煩惱之過、是非的智慧。對於小乘佛教來說,證見「四谛理」之智,稱為「無漏智」。對於大乘唯識學而言,「無漏智」分為「根本」、「後得」二智。「根本智」為唯識之性,即證得「真如理性」之「無分別智」;「後得智」由「根本智」所出,為唯識之相,即了知因緣現起之萬象。②第一義 指佛教所說的出離世間法中的最究竟深義。因為佛教最究竟的真理為最上,因此名之為「第一」;深有理由,因此名之為「義」。③相應 相等和合之意,指「法」與「法相」之間有和合不離之關系,特別指「心」與「心所」間之關系而言,六因中之相應因即屬此。依《瑜伽師地論》之意,有三種相應:第一,一切所緣之境,與心相應,名「境相應」;第二,「行」與「理」相應,名「行相應」;第三,三乘聖者,所修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應」。此三種相應,攝盡一切法。④念持 指憶念受持,毫不間斷。⑤十力 即「如來十力」,又作「十神力」,指惟有如來纔具足的十種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種。因為如來證得了實相之智,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稱為「力」。十力如下:其一,「處非處智力」,指如來對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之智力。其二,「業異熟智力」,指如來對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都完全徧知之力。其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指如來對於諸禅定自在無礙,對於其淺深、次第如實徧知之力。其四,「根上、下智力」,指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徧知之力。其五,「種種勝解智力」,指如來對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徧知之力。其六,「種種界智力」,指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徧知之力。其七,「徧趣行智力」,指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徧知之力。其八,「宿住隨念智力」,指如來如實了知過去世種種事之力。其九,「死生智力」,指如來藉天眼如實了知眾生死生之時與未來生之善、惡趣乃至美丑、貧富等善、惡業緣之力。其十,「漏盡智力」,指如來於一切惑余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徧知之力。⑥定 使心專注於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定」與「戒」、「慧」同為「三學」之一,為佛教實踐方法之大綱。⑦戒 音譯「屍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為「三學」之一。廣義而言,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為「戒」,如好習慣稱「善戒」(又作「善律儀」),壞習慣稱「惡戒」(又作「惡律儀」),然一般限指「淨戒」(具有清淨意義之戒)、「善戒」,特指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有防非止惡之功用。防非止惡的意思,不但惡事不可做,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又名「清涼」,因人能止惡行善,則必心安理得,俯仰無愧,故心無熱惱而得清涼。⑧正心 即「正直之心」,遠離谄曲之心。⑨我 音譯「阿特曼」,原意為「呼吸」,引申為生命、自己、身體、自我、本質、自性。泛指獨立永遠之主體,此主體潛在於一切物之根源內,而支配統一個體。佛教主張「無我說」,明示存在與緣起性之關系,否定永遠存續(常)、自主獨立存在(一)、中心之所有主(主)、支配一切(宰)等性質,而強調「我」之不存在、不真實。⑩慢 「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高低、勝劣、好惡等,而生起輕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稱為「慢」;亦即輕蔑、自負之意。佛教中,「慢」有種種分類,「七慢」、「八慢」、「九慢」較為常見。11邪見 指不正之執見,主要指撥無四谛因果之道理者。是「八邪行」、「十惡」、「十隨眠」、「五見」之一。以為世間無可招結果之原因,也沒有由原因而生之結果,因此主張惡不足畏,善也不足喜。這些理論見解就是「邪見」。12廣大智 佛之智慧廣大而不可思量,為最勝無上之智見,因此稱「佛智」為「廣大智」。13無礙 又作「無閡」、「自在」,自在通達、自在涉入、自在融通而為一體。如燈光互相涉入,即是無礙之相。14善逝 為佛十號之一,又作「善去」、「善解」、「善說無患」、「好說」、「好去」,意即進入種種甚深三摩提與無量妙智慧中。「好說」之意是指佛陀如諸法之實相而說,不著於法愛而說,並能觀察弟子之智慧力,或說布施,或說涅槃,乃至說「五蘊」、「十二因緣」、「四谛」等諸法,而導引入於佛道。「十號」之中,第一為如來,第五為「善逝」。如來,即乘如實之道,而善來此娑婆世界之義;「善逝」,即如實去往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海之義。此二名用以顯示諸佛來往自在之德。

【語 譯】這時,諸位大菩薩眾一時同聲向金剛藏菩薩而說頌曰:「上等美妙的無垢智,無邊的分別辯說的能力,使您具有以暢達的語言宣說深刻美妙的佛法的能力,其言辭完全可以與第一義相應。您憶念受持清淨之行,具有十力,聚集功德,具有無邊的辯才和分別義理的能力,因此而宣說此最殊勝的境界。我們這些聽眾,以定、戒積集正心,遠離我、慢、邪見。我們這些聽眾沒有任何疑念,只是希望聽到美妙的聲音和義理!我們盼望聽您宣講就如同口干舌燥的人想飲水一樣,如同饑餓的人想念美食一樣,如同病人想念良藥一樣,如同蜜蜂喜歡好蜜一樣。我們這些聽眾也是如此,希望聽到如同甘露的法!好啊,具有廣大智的您,希望您宣說進入諸地的方法,使得我們也成就十力、無礙、善逝等等一切行!」

爾時,世尊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名「菩薩力焰明」①,百千阿僧祇②光明以為眷屬③,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徧,三惡道④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諸佛不思議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作是事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台而住。時,十方諸佛悉亦如是,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其光名號、眷屬、作業⑤悉同於此,又亦照此娑婆世界⑥佛及大眾,並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⑦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台。

【章 旨】佛世尊以及十方諸佛以眉間的清淨光明照耀此婆娑世界的大眾及金剛藏菩薩,十方諸佛也是如此。

【注 釋】①菩薩力焰明 世親《十地經論》卷二解釋說:「此光有八種業,二種身。雲何八種業?一者,覺業。是光照諸菩薩身已,自覺如來力加,如經放菩薩力明光焰故。二者,因業。阿僧祇光皆有無量光明眷屬,如經阿僧祇阿僧祇光以為眷屬故。三者,卷舒業。『舒』則徧至阿僧祇世界,『卷』則還入常光,如經放斯光已,普照十方諸佛世界,靡不周徧,照已,還住本處故。四者,止業。除滅一切惡道,種種苦惱,如經三惡道苦皆得休息故。五者,降伏業。令一切魔宮,威光不現,驚怖恐懼不能壞亂,可化眾生,如經一切魔宮隱蔽不現故。六者,敬業。現不思議佛神力故,如經悉照十方諸佛眾會,顯現如來境界不思議力故。七者,示現業,加十方世界諸佛所加菩薩大會令此眾見。如經是光徧照十方世界加一切如來所加說法者及諸菩薩眾故。八者,請業,發聲說偈。如經時大光明雲網台中諸佛神力而說頌曰故。」此中所說的「業」就是功能、作用。二種身是:「一、如流星身,往他方世界故。二、如日身,處於虛空,如經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台而住故,於一切處一時遍照故,如是彼此諸眾生迭互相見,猶如一會聽說亦爾。」②阿僧祇 為印度數目之一,無量數或極大數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等,意譯「不可算計」或「無量數」。③眷屬 親近的順從者。「眷」,親愛。「屬」,隸屬。此經中的「眷屬」大多指佛、菩薩、天王等等的隨從。「眷屬」又可指隨附無漏淨慧必起的「心所」及其「生」、「住」、「異」、「滅」之四相。此處是指佛身具有的多種光明。④三惡道 眾生依照惡業輪回趣入之三個處所,其名有「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⑤作業 指「思業」及由「思」所起之「身」、「語」二業,全稱「故作業」、「故思業」。⑥娑婆世界 即「娑婆國」,「娑婆」漢譯為「堪忍」,因此世界的眾生堪能忍受十惡、三毒及諸煩惱而不肯出離,故名「堪忍世界」,或簡稱「忍土」。⑦師子座 作「師子床」、「獅子座」。原指釋迦牟尼之座席。佛為人中獅子,因而佛所坐之處(床、地等),總稱「師子座」。後來,泛指寺院中佛、菩薩之台座以及高僧說法時之座席。

【語 譯】這時,世尊釋迦牟尼佛從其眉間發出清淨的光明,名叫「菩薩力焰明」,有百千阿僧祇的光明相伴產生。這一大光明完全照耀十方一切世界,無不周到普徧,眾生墮入三惡道之苦都可以借此而得以停止;這一光明又照耀一切如來眾會,顯現出諸佛的不思議之力;又照耀十方一切世界,以及為一切諸佛所加持而說法的菩薩之身。在完成這些功德之後,在上空中形成大光明雲之網台而停住。當時,十方諸佛也都是如此,從眉間發出清淨光明,其光的名號、眷屬、所產生的作用都與此相仿,這些大光明照耀著此娑婆世界之佛及大眾,照耀著金剛藏菩薩之身、師子座,在此之後,於空中也結成大光明雲之網台。

時,光台中①,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佛無等等如虛空②,十力無量勝功德,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③加於彼。佛子當承諸佛力,開此法王④最勝藏,諸地廣智勝妙行,以佛威神分別說。若為善逝力所加,當得法寶⑤入其心,諸地無垢次第滿,亦具如來十種力。雖住海水劫火中⑥,堪受此法必得聞,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應說諸地勝智道⑦,入、住、展轉次修習⑧,從行境界法智生⑨,利益一切眾生故。」

【章 旨】諸佛以大光明威神之力,於光台中以偈頌形式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宣說十地之法。

【注 釋】①光台中 此句中,說偈頌的主體是「雲台」。②佛無等等如虛空 此句的意思是:諸佛比之於眾生,有無上的智慧。「無等」是說諸佛之身與諸眾生不等,而第二個「等」字則是說,佛與佛之正覺是相等的。「如虛空」是說,諸佛之智慧是一切世間法所無法染污的。③釋師子法 「釋」指釋迦牟尼佛。此句偈語是為了顯示佛之種姓遠遠超過眾生。言「釋師子」是為了突出產生大智慧的主體之殊勝,而諸佛同時加持而僅言釋迦牟尼佛,是偏勝於一個語詞而解釋,以及釋迦牟尼佛是主佛的緣故。言「法」是為了強調諸佛都住於真如之法中。④法王 原為對佛的尊稱,後來也引申為對菩薩、閻王的稱呼。「王」有「最勝」及「自在」義;佛為法門之主,以自在化度眾生,因此稱之為「法王」。⑤法寶 指佛、法、僧三寶中的「法」,即佛所說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⑥雖住海水劫火中 世親解釋說:此句是說「惡道、善道難處生,必得聞此法。龍世界長壽,亦得聞此經。偈言雖在於大海故,雖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聞此經。偈言及劫盡火中故,聞此法者為皆得利益。」(世親《十地經論》卷二)所謂「八難處」指不得遇佛、無法聽聞教法的八種障難︰「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此中,地獄、畜生、餓鬼三塗,報障深重,不得會聖,眾苦逼惱,不能修梵行,故稱之為「難」。——此即偈中用「海水」所指代的「惡道」。而「劫火」則指諸天等善道。「長壽天」(指「色」、「無色界」諸天)命報長遠,寂靜安隱,其中有情眾生多以之為涅槃,不求佛法,因而也稱之為「難」。「邊地」(指「郁單越洲」)樂報殊勝,無諸苦事,不識佛法,不求出離,因而也稱之為「難」。⑦應說諸地勝智道 世親、澄觀說,「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為十地中的每一地的初期、中期、後期修行的三重相狀。而此句是說此修行十地,如果以「加行智」為依止之理,就可證得諸地的真實智慧。「加行智」是指修行者修行「加行」時所得之智慧。而修行者准備入修道之正位時,須加一段之力而修行,名為「加行」。⑧入住展轉次修習 此句是言「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者之間的修行漸次。「加行智」為進入每地之核心的智慧,而「根本智」則是每地的核心所在。「展轉」即在地中展開修習並且轉入後一地的意思。⑨從行境界法智生 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此句「即『修行漸次』。」通過「入」、「住」、「展轉」方纔能夠證得「後得智」。「後得智」是在「根本智」之後的所得的化度眾生之智,所以需有「了俗」的一面。

【語 譯】這時,此光台憑借諸佛威神力的緣故而說頌曰:「諸佛所具有的無上智慧就如同虛空,是一切世間法所無法沾染的,佛所具有的十力具有無量的殊勝功德,佛所講的法是人間最殊勝,世間最上等的,釋迦牟尼佛以及其他諸佛之法已經加持到這些眾生身上。佛子,應當禀承諸佛之力,開顯此法王中最為殊勝的寶藏,開顯菩薩十地中廣大的智慧、殊勝奇妙的修行,請您憑借佛的威神之力為眾生分別宣說。如果獲得善逝之力的加持,應當獲得法寶並能夠進入其心,修行諸地並無垢染而次第圓滿,也具有如來十種力。即便是住於生死海水的眾生,或者住於劫火之中的眾生,也能夠接受此法,也一定能夠聽聞此法。如果有對此產生疑惑而不相信的,則永遠不能夠聽聞如此深奧的法義。您應當宣說,以加行智為依止之理,就可證得諸地的真實智慧,進入住地並且逐漸地修習,從修行境界之法而產生智慧,可以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利益。」

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欲令大眾增淨信①故而說頌曰:「如來大仙道,微妙難可知②,非念離諸念③,求見④不可得。無生亦無滅,性淨恆寂然⑤,離垢⑥聰慧人⑦,彼智所行處⑧。自性本空寂⑨,無二亦無盡⑩。解脫於諸趣11,涅槃平等住12;非初非中、後13,非言辭所說,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14。」

【章 旨】在解脫月菩薩、大眾等的請求下,在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諸佛的加持之下,金剛藏菩薩決定向會眾宣說十地之法。金剛藏菩薩所說之十二偈,可分為兩部分。前七偈「顯『義大』,後五明『說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此中,開首四偈從總體上顯現十地之境界、智慧既細微又美妙。

【注 釋】①淨信 機清淨信仰佛法之心。②如來大仙道微妙難可知 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大仙道」是指佛所證得的境界。③非念離諸念 這是說,佛所證的境界是超越於任何心念的。④見 指由眼所見,或者推求審詳而決擇事理,有「正見」、「邪見」等各種分類。⑤性淨恆寂然 「性淨」為「自性清淨心」的簡稱,「自性清淨心」是指眾生本來清淨的心性;又名「本性清淨心」或「性淨心」。「心性本淨」說原系大眾部等所主張。在大乘佛教中,「自性清淨心」又名「如來藏」或「佛性」。⑥離垢 「垢」即「煩惱」的另外一種稱呼。十地為菩薩修行之觀、行,因此是遠離煩惱的,不同於人、天之禅定⑦聰慧人 聰慧,即聰明智慧。聰慧人是指修行進入「十地」境界、具有「十地」之智慧的人。「十地智」分別言之,則為「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若就最真實、最究竟角度言之,則只有一種智慧,即真實智。⑧智所行處 「行」,即修行、解行。「處」,即境界、處所。此地之智就是菩薩修習所得之智,這是菩薩自己所證的緣故,所以沒有「能行」與「所行」的區別。⑨自性本空寂 「自性」即「自體之本性」,法相唯識家多稱為「自相」,即諸法各自具有的真實不變、清純無雜之個性,稱為「自性」。此中所言是指諸佛、菩薩所共有的智慧以及涅槃境界,從眾生而言則是指「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其意為:涅槃境界之「自相」是本來空寂的。⑩無二亦無盡 關於此句偈語,有些許分歧。這是說,遠離三種對於「空」的錯誤理解,縩可進入地上菩薩之「自性本空如來藏」。三種錯誤分別為「斷滅空」(以為「空」是純粹虛無)、「色為空」(以為「空」在「色」之外單獨存在)、「空為有」(以為「空」是實際存在的事物)。11解脫於諸趣 「趣」,意譯為「道」,指眾生以自己所作之行為(業)所引導而有的來生之生存或生存世界,有「所往」、「因趣」兩種涵義。「諸趣」,也稱之為「諸道」,佛教一般講「五道」或「六道」。「五道」指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及天道,另加「阿修羅道」則為「六道」。攝「阿修羅道」於五道內有二義:一者唯攝於「天趣」,一者攝於「天趣」與鬼趣二者之中。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與其下五句構成「總」、「別」關系。此後的五句偈語是顯示「雲何解脫」。12涅槃平等住 此句是言「等二際是觀智相」,也就是涅槃與世間無二,涅槃不離世間。13非初非中後 這句偈語是言「斷惑相」。從「相翻」的角度觀之,「惑斷」與「智起」不可定言先、後、同時,因為所斷之「惑」其性本空,能斷之「智」也是「無」。所謂「相續」是單就「智」言之的。以「實教」的「性」、「相」雙明言之,「惑」的斷絕也是非初、中、後的。若從華嚴宗所主的「圓教」言之,是「一斷一切斷」的。14非言辭所說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 此三句是說「大涅槃」所具的「三種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脫」。據《大乘義章》卷十八載:「法身」是指本來具足之「真如」,或指以功德法完成之身。「解脫」即脫離煩惱束縛。「般若」則指悟得空理的智慧。

【語 譯】這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眾生,想使大眾增強清淨的信仰而說頌曰:「如來所獲得的道,是微妙難於知曉的,是非念且遠離心念的,從世俗之見的立場上是不可能獲得的。諸佛所證得的理,是無生也無滅的,本性清淨且永恆寂然,遠離煩惱,是那些聰明智慧的人纔可能經過修行而達到。諸佛、菩薩所證得的智慧之體是本來空寂的,是非有非無、無邊無際的。從六道輪回中解脫出來,而並不遠離世間而安住在獨立於世間之外的清淨的涅槃境界之中。煩惱的斷絕與智慧的生起,並無先、後與同時的差別。大涅槃絕非言辭所能夠加以說明,它是出離超越三世的,其體相就如同虛空。」

「寂滅①佛所行,言說莫能及;地行②亦如是,難說難可受。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道③,非蘊④、界⑤、處⑥門,智知意不及。如空中鳥跡,難說難可示;如是十地義,心⑦、意⑧不能了。」

【章 旨】此章三偈的主題為「顯義大」,即所說佛法之義理的殊勝。第五偈顯示接近於十地的細微的修行。第六偈藉助於「對法」彰顯十地之細微。第七偈以譬喻顯示十地的細微。

【注 釋】①寂滅 略稱為「滅」,指度脫生死,進入寂靜無為之境地。此境地遠離迷惑世界,含快樂之意,因而稱「寂滅」為「樂」。「寂滅」有時又等同於「涅槃」。②地行 「地」是指此「十地」境界,「行」是指修證此「十地」的「十波羅蜜」——「檀那(布施)波羅蜜」、「屍羅(持戒)波羅蜜」、「羼提(忍辱)波羅蜜」、「毗梨耶(精進)波羅密」、「禅那(靜慮)波羅蜜」、「般若(智慧)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③心道 即心的感知范圍。④蘊 蘊,即「積集」的意思。這裡是指「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⑤界 即「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和「六識」,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發生認識之功能),及其所對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為認識之對象),以及感官(六根)緣對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合為十八種,稱為「十八界」。「界」有「差別」、「體性」、「原因」等意義,「十八界」就是把宇宙諸法分析成這十八種要素。也就是說,宇宙諸法是由「根」、「境」、「識」所構成的,而「根」、「境」、「識」三者各有區別又有聯系。⑥處 舊譯為「入」,為「心」、「心所」生長門之義。「心王」、「心所」以「處」為所依,緣「處」而生長,若離開「處」,則不得生長。佛教將一切諸法分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三科,其中「六根」、「六境」合為「十二處」。因為以「六根」為所依、「六境」為所緣,「根」與「境」為能生長「心」、「心所」作用之處所,故稱「十二處」或「十二入」。⑦心 即具有緣慮作用的「心王」、「心所」、「心法」、「心事」。在佛教中,依派別或經論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指謂。主要有:其一,「心王」及「心所法」的總稱,這是相對於「色」、「身」而言的。其二,指「心王」,這是相對於「心所法」而言的。特指「六識」或「八識」。「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大乘瑜伽行派則謂「心王」有八,即在「六識」上加「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三,「心」也是第八「阿賴耶識」的別名,與此相對,前六識稱為「識」,第七識名為「意」。⑧意 音譯作「末那」,意思為「思量」,即周徧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將之作為認識機能之依據,則稱「意根」,為「六根」之一。於「十二處」中,稱為「意處」;於「十八界」中,稱為「意界」。依「六識」說言之,「心」、「意」、「識」三者同體異名。依「八識」說言之,「意」特指第七「末那識」。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大眾說頌曰:「涅槃是諸佛修行所得的境界,是言說不能夠說清楚的;十地以及修證十地的十波羅蜜多也是如此,是難於宣說難於接受的。由三智——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所起的佛的境界,非念而遠離心的感知范圍,非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之門及其智慧、知覺、心意所能夠涉及。如空中鳥飛過的痕跡,難於宣說,也難於演示給人;如此十地之義,是心、意所不能了別思量的。」

「慈悲及願力,出生入地行①;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②;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③。」

「佛力故開演,汝等應敬受④。如是智入行⑤,億劫說不盡。我今但略說,真實義⑥無余。一心恭敬⑦待,我承佛力說⑧。勝法微妙音,譬喻⑨字相應。無量佛⑩神力,鹹來入我身。」

「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11。」

【章 旨】此章五偈的主題為「說大」,即說法的殊勝。首先,一偈半,從正面顯示說法的三大成就義。接著有三偈彰顯自己無有過錯而去除了失。最後有半偈言宣講開始。

【注 釋】①慈悲及願力出生入地行 「慈悲」,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願力」,指本願之力用,又作「本願力」、「大願業力」、「宿願力」,是指菩薩在「因位」所發本願之力用至果位而顯現出來的作用、功能。此二句所言為「三成就」的第一「因成就大」。②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 此二句是說「因漸成就大」。③是境界難見可知不可說 此二句是說「教說修成就大」。此境界為成就「真如」之「修」位,其義盛大,然因為在「因分」,因而可以姑且通過言語去把握,並非如同果分那樣只能推知而不可言說。④佛力故開演汝等應敬受 此二句的主旨為,從總體上「彰己無過,誡眾除失」,也就是金剛藏菩薩彰顯自己開演此法並無過錯,並告誡聽眾注意去除自己的過失。下述十句,則分別言說自己無過錯,並告誡會眾除了。⑤智入行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解釋說:「言『智入行』者,地法為『所入』,證智為『能入』。行此『智行』,則入地法。又『智入』是證智,『行』是事行。」此語詞的涵義是:以智慧證入十地。⑥真實義無余 澄觀解釋說:「『真實』者,即『智入行』也。『無余』者,若事若理,無不具故。」此中,「事」是指修行中的事相,「理」是指「真如理體」。⑦一心恭敬待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解釋說:「『恭敬』有二:一、身正恭敬待,如威儀住,堪受說法故。二、心正恭敬待,如心決定,堪能憶持故。心敬則身必恭故,偈但雲『心』也。」⑧承佛力說 澄觀解釋說:「『承佛力』者,示己無『增上慢』,不言齊佛故。」「說字」,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卷二為「善說」,「『善說』者,對於當機無谄無憍慢故。」澄觀說八十卷本也包含此義。⑨譬喻 略稱「譬」或「喻」。為使人易於理解教說之意義內容,而使用實例或寓言等加以說明,稱為「譬喻」。這是佛陀說法或佛典中為說明教義時,所常用的方式之一。⑩無量佛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說:「『無量佛』者,略有三類:一、是主佛。二、是十方金剛藏佛。三、是十方一切佛也。」這是說,此處所說無數佛指釋迦牟尼佛、十方金剛藏佛以及十方一切其他佛。11我今說少分 關於金剛藏菩薩只宣說十地的一部分內容,是因為金剛藏菩薩所宣說的僅僅是十地之法的「因分」,「果分」即佛果則是不可說的。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為大眾以偈頌的形式說:「慈悲和大願之力,是出現、產生、進入十地之十波羅蜜;遵循聞、思、慧的次第逐漸修得圓滿之心,智慧以及十波羅蜜並非思慮之境;十地的境界難於見到,也是可以知曉而不可能言說的。」

「我因為禀承了佛力加持的緣故縩開始演說此法,你們應該恭敬地接受。如此憑借智慧進入修行的方法,在長達億劫的世間中也是說不完的。我今天只是略微說一說,但最核心的真實義以及以智慧進入十地修行的方法是沒有遺漏的。你們應該專心而恭敬地等待,我將禀承佛力以微妙之音宣說如此殊勝之法,以各種譬喻、文字力求與義理相應。無量數的佛之神力,都已經進入了我的身體。」

「然而,十地之法確實難於宣示,我現在只能說一分即『因分』的大致內容。」

【說 明】「初地」的第六部分「請分」,到此結束。

在「請分」中,解脫月菩薩首先請求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講十地之法。然後,與會大眾又齊聲向金剛藏菩薩請求宣講。最後,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諸佛一齊加持金剛藏菩薩,讓他宣講十地之法。

關於「請分」的意義,澄觀沿用了世親的解釋說:「初,解脫月請。二、大眾請。三、如來請。所以要三家者,顯法深妙,令聞解故。眾首顯揚,當機渴仰,化主加勸,事方周故。道大兼亡,法應請故。為順請主,此眾堪聞,言不虛故。為成請者,如來護念而生信受,言有征故。此約因請、生請,亦是次第。又佛請者,即名為『加』,謂眾雖已請,要假主佛威光,方堪說故,亦名為『教』。如來教說,顯(金)剛藏說,傳佛教故。又前二家請,顯此地法因人修故。後一家請,顯此地法佛所證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二)

七、初地:「歡喜地」

(一)、說 分

「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①,善修諸行②,善集助道③,善供養諸佛④,善集白淨法⑤,為善知識⑥,善攝善清淨深心⑦,立廣大志⑧,生廣大解⑨,慈悲現前⑩。」

【章 旨】金剛藏菩薩開始為會眾宣說十地之法。從此章進入初地「歡喜地」的因緣(條件),即世親所說的「住分」。「住分」又分為四,其首要為「依何身」,即依憑什麼樣的身、心而進住「歡喜地」。

【注 釋】①若有眾生深種善根 「深種」一語,菩提流支譯作「厚集」。依據世親的解釋,此章十句,「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句從總體上說明了進入初地所依憑的「身心」;其余九句的涵義,如世親所解釋,分別從九方面說明了積聚善根的內容。「②善修諸行 據世親的解釋,此句的「諸行」是指與持戒有關的修行。③善集助道 「助道」本來是指「三十七菩提分」,而世親說此句是指與「定」學有關的修行。④善供養諸佛 此句的涵義,世親解釋為,供養親近諸佛是為了獲得其智慧。⑤善集白淨法 「白淨法」是指「清淨法」、「善法」。⑥為善知識 此句的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二解釋說:「五者,護集,修行實證,善得教授。」前者是指修行自己心中所證,後者是指修行者獲得善知識的外護、指點。「善知識」,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之人。又作「知識」、「善友」、「親友」、「勝友」、「善親友」。反之,引導眾生進入邪道之人,稱為「惡知識」。⑦善攝善清淨深心 此句的涵義是:「六者,淨心集,得出世間正智。」⑧立廣大志 此句的意義,世親解釋說:「廣大志」是指濟度眾生而言。⑨生廣大解 此句的意義,世親的解釋為:「八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佛智。⑩慈悲現前 此句的意義,世親解釋說:「九者,現集,多行慈悲。」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如果有眾生能夠深深地種植善根,善於修持種種善行,善於聚集各種助道之法,善於供養諸佛,善於聚集清淨法,被善知識所護助,善於攝持清淨的深心,樹立廣大的志向,產生廣大的見解,種種慈悲顯現於前,就可以進入初地。」

「為求佛智①故,為得十力故②,為得大無畏故③,為得佛平等法故④,為救一切世間故⑤,為淨大慈悲故⑥,為得十力無余智故⑦,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⑧,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⑨,為轉大*輪無所畏故⑩。」

【章 旨】金剛藏菩薩繼續宣說進入初地「歡喜地」的因緣(條件),此章為「住分」的第二「為何義」的內容。十地修行的目的是佛果,為了求得此佛果,先顯現出此佛果之相。

【注 釋】①佛智 指佛所具有的聖智,也就是指證悟法界真理的聖智。此「聖智」橫窮十方,豎盡三世,完全圓滿,為最勝無上之智見,相當於「一切種智」。各宗派、各佛典關於佛智有不同分類,依據世親的解釋,此章十句中,本句為總體,後文的九句分別代表佛智的九個方面功能,即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二所說:「此佛智有九種業差別。」「業」的意思為「造作」。②為得十力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一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力佛智,問記業。」此處的「記業」即具有預知之功能。③為得大無畏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二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無畏佛智,破邪說業。」無畏」即佛所具有的「四種無畏」,即「諸法現等覺無畏」、「一切漏盡無畏」、「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為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此「四無畏智」具有破除邪見、邪說的功能。④為得佛平等法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三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平等佛智,得人、法無我,教授眾生證入業。」從世親的解釋看,「佛平等法」即「平等佛智」,是證得「無我」境界之智慧,此智慧具有教授眾生使其得以證入十地之功能。⑤為救一切世間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四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救佛智,以四攝法化眾生業。」「救佛智」即拯救、攝化眾生的智慧。「四攝法」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佛具有的這種智慧具有拯救、攝化眾生的功能。⑥為淨大慈悲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五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淨佛智,是淨,為救攝因業。」可見,「淨佛智」是指清淨佛智,因為清淨之佛智是拯救、攝化眾生的憑依即「原因」。⑦為得十力無余智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六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無余智佛智,常以佛眼觀世間眾生業。」這是指佛憑借「十力」而可以完全觀察清楚世間的所有眾生之業而無任何遺漏。⑧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七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無染佛智,一切世界無障無染,自然應化,令信作業,智心無礙。」佛具有使一切國土都清淨,並使其沒有障礙的功能。⑨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八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覺佛智,於一念中,知三世『眾生心』、『心數法』業。」佛所具有的智慧,使其可以在一念之中知曉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心法以及心所法(即心的作用)。⑩為轉大*輪無所畏故 此句所述為佛智所具的第九種「業差別」。世親說其為:「轉*輪佛智,解脫方便善巧業故。」「轉*輪」,也就是宣說佛教正法的意思。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向大眾說:「菩薩修行十地的目的是為了求得佛的智慧,是為了獲得佛的十力,是為了獲得佛所具有的大無畏,是為了獲得佛的平等法,是為了拯救一切世間,是為了具有清淨的大慈大悲之心,是為了獲得憑借十力而遍觀眾生的業力的智慧,是為了獲得使一切國土都清淨而無有障礙的智慧,是為了獲得在一念之間知曉一切眾生三世的心法、心所法的智慧,是為了以無所畏之智慧為眾生宣說正法。」

「佛子!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①,善巧方便所攝②,最上深心所持③,如來力無量④,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⑤,隨順自然智⑥,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⑦,廣大如法界⑧,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⑨。」

【章 旨】金剛藏菩薩繼續宣說進入初地「歡喜地」的因緣(條件),此章為「住分」的第三「為何因」的內容。關於此義,澄觀解釋說:菩薩之所以要十地修行,其原因是為了以大悲心濟度眾生。此章十句中,首句為總體性說明,後九句則從九個方面即「九種大」來說明大悲的內涵。

【注 釋】①智慧增上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增上大」,其涵義為:「細行苦智,能增上生故。謂若了苦苦、壞苦智,非增上。」(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這是說,此句中的「智慧」是指「苦智」。所謂「苦智」是指了達苦谛道理之智,即緣苦谛而作「苦」、「空」、「無常」、「無我」之「四行相」,是指「惑」斷除時所得之「無漏智」。具體是指入於「見道位」之時,以世俗智緣苦谛之境,至第二剎那,與「法智」共生之智,稱為「苦智」。其中,於第一剎那之後無間,緣觀欲界苦谛之境,所生起之無漏法智忍,稱為「苦法智忍」;於其無間,所生起之「無漏法智」,稱為「苦法智」。世親、澄觀的解釋是,佛教所說「三苦」之中,只有了達「行苦」的智慧,縩可稱之為「智慧增上」,起「增上」作用。「苦苦」是指,有情之身心,本來即苦,更加以饑渴、疾病、風雨、勞役、寒熱、刀杖等眾苦之緣而生之苦,故稱為「苦苦」。「壞苦」,又作「變異苦」。對所愛之人或物,因死亡破壞之變化所生起之苦感。「行苦」在「行」乃「遷流」之義。因一切有為法遷流三世,而無剎那常住安穩;見諸法無常,而感逼惱,稱為「行苦」。②善巧方便所攝 此句是指「攝大」。「攝」指「四攝」,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③最上深心所持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淳至大」,其涵義為:菩薩所發的大悲心蘊涵了無窮無盡的眾生界的無窮無盡的利益。

④如來力無量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無量大』。這是說,菩薩攝取如來無量的神力,因而產生了使得眾生信仰的征信。⑤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決定大」。⑥隨順自然智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隨順大」。「自然智」,又作「自然智慧」,是指諸佛不藉功用,自然而生的一切種智。⑦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受持大」,其涵義為:此中包含「受」與「授」兩個層面。前者即「接受」,後者即「授予」、「傳授」。⑧廣大如法界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最妙大」,其內涵為「攝受勝妙功德故。」⑨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 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說明「住盡大」,其涵義為:「無量愛果因,盡涅槃際故。」這是說,作為「因」的十地「住心」,最終導向無盡的涅槃境界。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產生起如此之心,以大悲為首要。其所具的智慧能夠增長;以各種善巧方便攝取眾生;用最上等的深心去護持佛法;獲得了如同如來般的無量之力;對於上等的美妙之法能夠產生確定的信解,有確定不移的濟度眾生的能力,有確定的方法去對治各種障礙,種種無礙智就顯現於前;隨順自然智慧;能接受一切佛法並且用智慧教化眾生;其心如同法界般廣大;其心究竟如同虛空,可以窮盡未來際。」

「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①;無能說其種族過失②;離世間趣③,入出世道④;得菩薩法;住菩薩處⑤;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⑥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

「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⑦故。」

【章 旨】金剛藏菩薩繼續宣說進入初地「歡喜地」的因緣(條件),此章為「住分」的第四「有何相」的內容,即顯現修行之後所獲得的境界。文中,「超凡夫地」一句,從總體上說明所獲得的境界是超越於凡夫的。此後八句,則分別說明其超越凡夫的所在。

【注 釋】①生如來家 這是用比喻說明菩薩因為出生於如來之家,為「法王之子」,這是超越於凡夫的地方。②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這是說菩薩種姓非常高貴,因為其生於法王之家,所以,沒有人能夠議論其在種姓方面具有缺憾。③世間趣 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佛陀跋陀羅翻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三都譯作「世間道」。「世間道」即「有漏道」、「世俗道」,也就是人、天之道。佛教認為,「三界九地」都屬於「有漏道」。「九地」即「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色界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以上九地,因皆貪著境界,不肯離去,所以叫做「地」。④出世道 又作「無漏道」、「聖道」,即滅除煩惱、趣向涅槃之聖道。以九地為所依而生起。「無漏道」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等四道。其中,「無間道」為諸惑能斷之道,解脫道為正證解脫之道。下八地之修惑雖通於有漏斷(以有漏道斷煩惱),有頂地之染則唯有無漏道能斷之。⑤菩薩處 菩薩雖證出世無漏智,但並不捨棄世間眾生,因而菩薩住處為於世間而尋求出世間。菩薩不同於凡夫,也不同於小乘之聲聞、緣覺,此二者或被有漏世間所沾染,或者捨棄世間而另求解脫。⑥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 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解釋說:「住歡喜地”,是初住地的意思。以“不動相應故”即是“住”的含意,是指所證的真理不復失去。“不動”則有五方面的含義:“一、種子不壞,名不動,即種性地已上。二、起行不退,名不動,即此初地已上。……三、空、有無間不動,即七地。四、無功用不動,即八地已上。五、究竟不動,即佛地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⑦如來種 即「佛種性」、「佛種姓」或「佛種」、「佛性」,其意為成佛之種子,為得佛果之因。有四種涵義:其一,眾生本來具足之佛性,即緣起之理、「中道」之理、諸法性空之理等。其二,煩惱為「佛種」,即《維摩經》所說的「煩惱即菩提」。其三,「菩提心」為「佛種」。其四,「稱名」或「聞名」為「佛種」。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一開始發如此心,隨即就得以超越凡夫的境界。進入菩薩位;生於如來之家;沒有人能夠說其有種族方面的過失;遠離世間趣,進入出世之道;獲得菩薩法;住於菩薩之處;進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平等無差別的境界;住於如來種性之中,一定會獲得無上菩提。」

「菩薩所住的如此法,名叫『住菩薩歡喜地』,因為此地能夠不被煩惱所擾動的緣故。」

【說 明】「住分」的內容至此宣說完畢。此部分分為四個層次:

其一,為「依何身」,即依憑什麼樣的身、心而進住「歡喜地」。

其二,為「為何義」,即修行成就的目標。

其三,為「為何因」,即以大悲為憑借、根據而進入歡喜地。

其四,為「有何相」,即顯現修行之後所獲得的境界。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①:多淨信②,多愛樂③,多適悅④,多欣慶⑤,多踴躍⑥,多勇猛⑦,多無鬬诤⑧,多無惱害⑨,多無瞋恨⑩。」

【章 旨】從此章始,進入「說分」的第二部分——「釋名分」。此部分主要是對十地的名稱進行簡要的解釋,本來應該十地都說及,但從行文中觀之,主要解釋了初地、第八地、第十地。這一章先從正面宣說「歡喜地」的相狀。首句從總體上說明歡喜地的體相,後九句則從「心喜」、「體喜」、「根喜」三個方面分別予以說明。另外,從「自」、「他」的分別,澄觀又將前六喜界定為「自行喜」,後三界定為「化他離於喜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大正藏》卷三十五)。

【注 釋】①多歡喜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將九種歡喜歸納為三大類,其文曰:「總有三喜,雲『多歡喜』:一、心喜,謂入觀之心適悅。二、體喜,出觀喜受相應。三、根喜,由前心體歡喜內充,外及五根,輕安調暢故。此喜者亦名為『樂』。」九喜中,前二喜為「心喜」,第三喜「根喜」,其余應該歸為「體喜」。②淨信 本來應該為「清淨的信仰之喜」,然而,菩提流支將此翻譯為「信敬」,而澄觀沿襲其說將其解釋為「敬喜」。其涵義為:「證三寶體,得不壞信,增恭敬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三寶」即佛、法、僧。③愛樂 此指「愛喜」,即因樂於觀想真如之法而產生喜悅的感受。④適悅 此指「調柔喜」,「身心遍益,皆適悅故,即諸根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⑤欣慶 此指「慶喜」,即因為自己覺知現今所證的境界勝於「初地」之前的境界,而產生喜悅的感受。⑥踴躍 此指世親、澄觀所說的「踴躍喜」,其表現為「身心遍益,增上滿足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增上」是指遠遠勝於此前之境界。⑦勇猛 此即「勇猛喜」,其內涵為:「自知堪受菩提,去果不遙,故雲『勇猛』。」(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這是由「喜」所激發的心理能量。⑧無鬬诤 此即「無鬬诤喜」,因為此時自心已經調伏的緣故。世親《十地經論》解釋為:在討論義理、解釋法義之時,自己之心不受他人所擾動,也不去擾動他人之心。⑨無惱害 即「無惱喜」,是指能夠以慈悲、柔和的心態教化、攝取眾生,而不產生惱、害眾生之心。「惱」,為「心所法」之一。唯識學認為,「惱」是指生起瞋怒之心,追想過去之行事或現在不悅之事物,而心中產生懊惱的心理活動。「害」,為「心所法」之一,是指欲損害他人之心;與此相反之心,稱為「不害」,即不損害他人之心。⑩無瞋恨 即「不瞋恨喜」,世親說,此中「無瞋恨」是指,修行者進入此地,見到不如法修行者而能夠不產生瞋恨之心。「瞋」,又作「瞋恚」、「瞋怒」、「恚」、「怒」,「心所法」之名,為「三毒」之一。是指對有情眾生產生的怨恨等心理活動。「恨」,為「心所法」之名,是指對忿怒之事永遠不忘而形成的結怨相狀的心理活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歡喜地,成就了多種歡喜之心:很多淨信之喜,很多愛樂之喜,很多適悅之喜,很多欣慶之喜,很多踴躍之喜,很多勇猛之喜,很多無鬬诤之喜,很多無惱害之喜,很多無瞋恨之喜。」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念諸佛①故,生歡喜;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念諸菩薩行故,生歡喜;念清淨諸波羅蜜②故,生歡喜;念諸菩薩地殊勝故,生歡喜;念菩薩不可壞③故,生歡喜;念如來教化眾生故,生歡喜;念能令眾生得利益④故,生歡喜;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⑤故,生歡喜。」

【章 旨】此後說明上述諸種「歡喜」之心產生的原因。此章先言想到「應當」獲得而產生歡喜之心。「有九種:一、念佛法。二、念佛、菩薩。三、念佛行。四、念佛淨。五、念佛勝。六、念佛不壞。七、念佛教化。八、念佛利益。九、念佛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三)

【注 釋】①念諸佛 「念」,為「心所法」之一,是指對所緣之事明白記憶而不使忘失之心理作用。此中的「念佛」不同於淨土宗所倡導的念佛法門。②清淨諸波羅蜜 「波羅蜜」即「波羅蜜多」,即到彼岸之意。生死境界,叫「此岸」;涅槃境界,叫「彼岸」;「波羅蜜多」,意為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波羅蜜」有六種、十種兩種說法。「六波羅蜜」即「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十波羅蜜多」又作「十勝行」、「十度」,在「六波羅蜜」之上再加「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機構成「十波羅蜜」。③不可壞 即不可衰變之義。④利益 又作「饒益」,簡稱為「利」、「益」,指隨順佛法而獲得之恩惠及幸福。分為「自利」與「利他」二種。「自利」稱為功德,「利他」則特稱為利益。另外,於現世所獲得之利益為「現益」,即「現世利益」;於後世所得之利益為「當益」,即「後世利益」。⑤一切如來智方便 菩提流支所翻譯的《十地經論》卷二將此句譯為「一切如來智、行」,澄觀也是以「一切智、行」解釋其義的。「智行」,智慧與修行。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歡喜地,由於憶念諸佛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諸佛之法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諸菩薩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諸菩薩行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清淨諸波羅蜜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諸菩薩地之殊勝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菩薩不可變滅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如來教化眾生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能使眾生獲得利益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由於憶念進入一切如來智慧與修行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

「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遠離凡夫地故,生歡喜;近智慧地故,生歡喜;永斷一切惡趣故,生歡喜;與一切眾生作依止①處故,生歡喜;見一切如來故,生歡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歡喜;入一切菩薩平等性②中故,生歡喜;遠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③故,生歡喜。』」

【章 旨】此章宣說因憶念, 現在已經獲得的境界而產生喜悅的感受。如世親所解釋,首句從總體上敘述因為轉變、遠離世間一切境界而產生歡喜之心。其後九句分屬於九種「轉離」:其一為「入轉離」,其二為「遠轉離」,其三為「近至轉離」,其四為「斷轉離」,其五為「依止轉離」,其六為「近見轉離」,其七為「生轉離」,其八為「平等轉離」,其九為「捨轉離」。

【注 釋】①依止 依賴止住有力有德之處而不離。「依」為依憑之意,有「能依」、「所依」之別。依賴、依憑者,稱為「能依」;被依賴、依憑者,稱為「所依」。「所依」有「因緣依」、「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等「三所依」。又二種以上共同依止者,稱「共依」,反之則為「不共依」。②平等性 為「真如」的十二個異名之一。周徧於一切諸法而為平等之體相,因而稱其為「平等性」。「真如」是法界真實如此的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也稱為「無為法」。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 「怖畏」為恐懼害怕之意。六十《華嚴經》卷三十四說,未悟真理之眾生有五種「怖畏」:其一為「不活畏」,生活不安,常積資財。其二為「惡名畏」,恐他人譏謗而名譽受損。其三為「死畏」,畏懼命之將終。其四為「惡道畏」,恐懼墮入地獄、餓鬼等惡趣。其五為「大眾威德畏」,無自信而怯於出現大眾之前等。若遠離此「五怖畏」,稱為「五離怖畏」。「毛豎」是言因為恐懼而使渾身毛發豎立起來。「等」是指其他並發的怖畏體相。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此地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我因為轉變、遠離了一切世間境界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親近一切佛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遠離凡夫境界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接近智慧之地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永遠斷絕一切惡道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為一切眾生作依止之處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見到一切如來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生於佛的境界之中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進入一切菩薩平等性(真如法)中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因為遠離一切使眾生毛發並豎的恐怖之事的緣故,產生歡喜之心。』」

「何以故?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①、惡名畏②、死畏③、惡道畏④、大眾威德畏⑤,如是怖畏皆得永離。」

「何以故?此菩薩離我想⑥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遠離我見⑦,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

「菩薩如是遠離驚怖毛豎等事。]

【章 旨】此章借用「征難」向大眾解釋五種怖畏以及遠離怖畏的「原因」與「結果」。「五怖畏」是指在見道位以前之修行者所起之五種怖畏,又作「五恐怖」、「五怖」、「五畏」。

【注 釋】①不活畏 又名「不活恐怖」,是指初學者雖行布施,卻恐不能活命而常常積聚資財,不能盡己所有施行布施。②惡名畏 又名「惡名恐怖」,是指初學者為化度眾生而同入於酒肆,但卻無法安行自若,一直恐懼遭到他人的譏諷、誹謗。③死畏 又名「死恐怖」或「命終畏」,是指眾生雖然生起了廣大心而施與財物等,但卻畏死而未能捨離自己的身命。④惡道畏 又名「惡趣恐怖」、「惡趣畏」、「墮惡道畏」。是指恐懼造作不善業而墮入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⑤大眾威德畏 又名「眾中恐怖」、「大眾畏」、「怯眾畏」、「處眾怯畏」,是指在王廷執行處理事情之時,或在善解法義具有威望、德行的大眾面前,畏怯自己言行有失。⑥我想 思惟有實我之妄想。「想」是指造成概念及表像之作用,, 或指所作之概念及表像。⑦我見 指執著有實我之謬見,即於非我法,妄計為「我」,又稱「身見」。依《大乘起信論》的解釋,「我見」可分「人我見」、「法我見」兩種。「人我見」即「我執」,是指一切凡夫不悟人身乃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虛假和合,而執持有「常」、「一」、「主宰」的「實我」。「法我見」即「法執」,指聲聞、緣覺二乘之人,不悟諸法的空性,而執一切法各有其實在體性。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為什麼會獲得歡喜的感受呢?此菩薩住於歡喜地之後,所有怖畏都得以遠離。這些怖畏是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此怖畏都得以永恆遠離。」

「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此菩薩遠離我想的緣故,尚且不愛戀自己的身體,何況資財呢!因為這一緣故,菩薩沒有不活的恐懼。菩薩對於眼前的供養等等並無依戀的心思,只是一心將自身施予一切眾生,因為這一緣故,菩薩沒有遭受惡名的恐懼。菩薩遠離我見,沒有我想,因為這一緣故,菩薩沒有對於死亡的恐懼。菩薩自己知曉自己死後,一定會不遠離諸佛、菩薩,因為這一緣故,菩薩沒有墮入惡道的恐懼。菩薩知曉,我的志向以及所樂,是一切世間無與倫比的,何況有勝過的呢?!因為這一緣故,菩薩沒有對於具有威望與德行的大眾的畏懼。」

「菩薩就是這樣遠離恐懼以及使人毛骨悚然等等事情的。」

【說 明】「說分」的第二部分——「釋名分」的內容至此宣說完畢。此部分主要是對於歡喜地的內涵作了說明。

首先,以「多歡喜」來概括「歡喜地」的相狀,分別言之則從「心喜」、「體喜」、「根喜」三個方面以九句予以說明。

其次,又分兩部分說明上述諸種「歡喜」之心產生的原因。先是想到「應當」獲得某些境界而產生歡喜之心。其次,因憶念現在已經獲得的境界而產生喜悅的感受。

「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①,廣大志樂無能沮壞②,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③。」

【章 旨】從此章開始為「說分」的第三部分「安住分」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解釋說:「安住」也就是「安住」於「善心」。此章概括說明了「安住因」、「安住觀」、「安住行」的內容。

【注 釋】①菩薩以大悲為首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沿襲世親的說法認為:「『大悲為首』是安住因,菩所行皆為眾生,『悲』為『行』本,故言『為首』。」這是說,菩薩之所以能安住於此「歡喜地」是憑借大悲之心,「大悲心」為菩薩行的根本。②廣大志樂無能沮壞 澄觀沿襲世親的說法認為,此句說的是「安住觀」。此中所言的「觀」即以正慧觀察事理的意思。「志樂」,指志向以及身心的舒適感受。③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 澄觀沿襲世親的說法認為,此句說的是「安住行」。將此句與第一句「大悲為本」聯系起來看,屬於智慧,憑借此可以導向大悲。將此句與「廣大志樂」句聯系起來看,屬於「行」,憑借此可以實現大願。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此菩薩是以大悲為根本的,他們所具有的廣大志向與舒適感受是沒有什麼可以使其阻梗與毀滅的,在此基礎上,菩薩又進一步勤奮地修行一切善根而使其得以成就。」

「所謂信增上①故,多淨信故,解清淨故②,信決定故,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心無疲懈故③,慚愧莊嚴故④,成就柔和故⑤,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⑥。」

【章 旨】此章承接上章,具體敘述了「安住行」的第一部分內容——「信心成就」。這是說,勤奮地修行善根首先需從「信心」開始。「信心」,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具體指遠離懷疑的清淨之心。首句將「信心」之作用概括為「增上」,其後九句則分別給予說明。前六句為「始起信心」,其中,第一、二句言「自利」,第三至第六句言「利他」。最後三句為「信增成欲」。「欲」,為「心所」法之一,其義為「希求」、「欲望」。唯識學認為,「欲」僅僅是指對願求對象所起之別境。「欲」有「善」、「惡」、「無記」等三性,此處指「善欲」。

【注 釋】①信增上 「增上」即增勝上進之意,也就是加強力量以助長其對象的進展,使事物更加強大。《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五,列舉有七種增上,其中第五種「清淨增上」中包含有「信增上」的涵義。②多淨信故解清淨故 關於這兩句,諸譯本略有差異。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四為:「多行淨心,解心清淨。」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卷二為:「多恭敬故,信清淨故。」《十地經論》卷二解釋為:「一者,敬信增上,尊敬三寶,如經『多恭敬故』。二者,淨信增上,自證真淨智。如經『信清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說:「一、敬信增上,謂遍信三寶,名多『淨信』。二、淨信增上,自證真淨智解故。上二皆雲清淨,是『信』之性。」八十卷《華嚴經》的翻譯明顯與六十卷《華嚴經》不同,當然也與《十地經論》不同。但澄觀依然沿襲了世親的解釋,顯得勉強。這有兩種可能,一是翻譯所致,二是梵本原本不同。從三種文本的差別來看,梵本不同的可能性大一些。世親的解釋可能僅僅適用於前兩種譯文所依據的梵文本。而八十卷《華嚴經》的梵本需要從另外的解釋。筆者以為,應該將第一句解釋為「淨信增上」,將第二句解釋為「解淨增上」。「淨信增上」的涵義應該是「清淨的信仰之心」,而「解淨增上」應該是「自證真實清淨的智慧」。佛教中貫於以「信」、「解」、「行」連稱,因此這樣解釋也是可以的。③信決定故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心無疲懈故 這四句都屬於「利他」之「信心」。此章十句中的第三句是指「決定信增上」,以之可使眾生證得清淨智慧的緣故。這屬於「利他之行」。第四句言「大悲」,第五句言「大慈」,第六句言「無疲懈」,「此三增上,皆利他心,『慈』、『悲』明『心大』,『無厭』明『心常』。」④慚愧莊嚴故 「慚愧」,「慚」與「愧」的合稱。「慚」是自己感到自己德學淺陋,常懷慚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惡受別人譏評,產生止惡之心。「莊嚴」,本義為「嚴飾布列」之意,即布列諸種眾寶、雜花、寶蓋、幢、幡、璎珞等以裝飾嚴淨道場或國土等。然佛教經典中常常有以佛、菩薩等成就諸種功德法門以嚴飾其身格而以「莊嚴」稱之的情形。此處即為一例。關於此句的具體涵義,世親解釋說:修行至此地的菩薩,對於「十波羅蜜多」仍然未能完全證得,因而常懷慚愧之心。⑤成就柔和故 這是「安樂信增上」,此義為對於共同修行的同伴不產生惱亂之心。⑥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 此為「敬法信增上」,是指對於諸佛所教誨之正法,尊重而順修。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修行至此地的菩薩有多種信增上的緣故,多種淨信增上的緣故,修行至此地的有解清淨增上的緣故,修行至此地的信心決定的緣故,修行至此地的產生悲愍之心的緣故,修行至此地的成就大慈的緣故,修行至此地的心無有疲倦懈怠的緣故;修行至此地的菩薩,對於十波羅蜜多仍然未能完全證得,因而常懷慚愧之心;修行至此地的菩薩對於共同修行的同伴不產生惱亂之心的緣故;修習至此地的菩薩對於諸佛所教誨之正法,尊重而順修。」

「日夜修集善根無厭足①故。親近善知識故;常愛樂法故②;求多聞無厭足故;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心無依著故③;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④;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⑤;生如寶心,無厭足故⑥。」

【章 旨】此章承接上章,具體敘述了「安住行」的第二部分內容——「修行成就」。文中九句中,首句從總體角度說明無間斷修行,其余八句則分別說明「修行成就」,「別有八集,前七『教行』,後一『證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教行」即教化眾生之行,「證行」即此地菩薩自己內心所證。

【注 釋】①無厭足 本來是指無有滿足的修行,此處指無間斷地修行。②親近善知識故常愛樂法故 關於此二句的涵義,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認為,此二句屬於「攝法方便」。前句屬於「親近集」,因為親近善知識的目的在於不忘諸法的緣故。後一句「常愛樂法故」則屬於「樂法集」,其涵義為「於問答中,論義、解釋,心喜樂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此二句合起來是言修行者對待「法」的態度。③求多聞無厭足故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心無依著故 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認為,此三句是言「內觀順理之行」,「內觀」即指不向外求而深自內省,使內心趨向於真理之觀心法門。第一句為「多聞集」,「多聞」即「聞慧」,也就是傾聽的智慧。第二句為「正觀集」,即是「思慧」。第三句為「不著集」,即是修慧。「不著」的涵義為「於三昧中無依著故」。④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 此句與下句都屬於「隨緣離著行」。「利養」和「名聞」與現今常常使用的「名利」一語意思一致,也就是貪求「以利養身」、追求「名聲遠聞」的意思。也指欲求名聲遠聞及貪求財富之利益。佛教一向認為利養與名聞為修道者的障礙,需要加以克服盡除。⑤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 「資生」,即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具,因為這些能夠資助人之生命,使其延續。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為「不求集」,「是少欲行,未得不求故。」並且說:「其第七句是觀過,修八種不淨,是謂『資生』,一切不求,見不淨故。」「八不淨」指佛教之所說的八種戒律上不允許比丘、比丘尼所蓄積或從事之事物。有二說:一說認為包括金、銀、奴婢、牛、羊、倉庫及販賣、耕種。另一說則認為包括田園、種植、谷帛、人僕、禽獸、錢寶、裖釜、象金飾床及諸重物。⑥生如寶心無厭足故 此句為一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此句為「如寶心集」,「即證行圓明,常現前故。又難得無垢勢力,莊嚴殊勝,不改證心。」「如寶心」,即如同珍寶一樣難得的珍貴之心。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此地菩薩日夜修習積聚善根而從沒有滿足的緣故。此地菩薩親近善知識的緣故;此地菩薩常常熱愛法的緣故;此地菩薩追求多聞而沒有滿足的緣故;此地菩薩對於所聽聞的法正確觀察的緣故;此地菩薩其心沒有依止之處,也無執著之處的緣故;此地菩薩不沉溺執著利養、名聞、恭敬的緣故;此地菩薩不索求一切資生之物的緣故;菩此地薩產生如同珍寶一樣難得的珍貴之心,而沒有滿足的緣故。」

「求一切智地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①故;求諸波羅蜜助道法②故;離諸谄、诳故;如說能行故③;常護實語故④;不污如來家故⑤;不捨菩薩戒故⑥;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⑦;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集助菩提分法,無厭足故;常求上上殊勝道故⑧。」

【章 旨】此章承接上章,具體敘述了「安住行」的第三部分內容——「回向成就」。「回向」是指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此章共有十二句,首句是總體概括,所尋求之事名之為「家」,「一切智地」是尋求的對象。其余十一句則顯示之所以能夠尋求到「一切智地」的十一條原因、根源,即「能求之因」。綜合言之,此「回向成就」中,三層涵義較為重要,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二所說:「於中,求何等事?求一切智地故。以何觀求?觀諸佛力、無畏、不共法故。雲何求?求諸波羅蜜無著法故。此三求者,是『家』。依『家』無障求故。」

【注 釋】①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 佛具有十八種與聲聞、緣覺、菩薩不同的功德,即「十八不共法」。關於「十八不共法」,佛教經典中有兩種不同說法。從此句的語境看,此處的「十八不共法」是指包含「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在內的十八種法。「十力」為「處非處智力」、「業異熟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四無所畏」為「正等覺無畏」、「漏永盡無畏」、「說障法無畏」、「說出道無畏」。「三念住」為「於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於不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於恭敬聽聞與不恭敬聽聞者住平等心」。此「十八不共法」為如來境界的主要內涵,因此世親說,此句為「十一求」的第一「觀求如來一切智地」。②諸波羅蜜助道法 此指菩薩到達大涅槃所必備之十種勝行,即「十波羅蜜多」、「十度」:其一,「施波羅蜜多」,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其二,「戒波羅蜜多」,持戒而常自省。其三,「忍波羅蜜多」,忍耐迫害。其四,「精進波羅蜜多」,精勵進修而不懈怠。其五,「禅波羅蜜多」,攝持內意,使心安定。其六,「般若波羅蜜多」,開真實之智慧,曉了諸法實相。其七,「方便波羅蜜多」,以種種間接方法,啟發其智慧。其八,「願波羅蜜多」,常持願心,並付諸實現。其九,「力波羅蜜多」,培養實踐善行,判別真偽之能力。其十,「智波羅蜜多」,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此句世親稱其為「無障求一切智地」,因為「求諸度無著法故,能除蔽障」。③離諸谄诳故如說能行故 此二句是指「十度」的「施波羅蜜多」或稱「檀波羅蜜多」。「谄」,為網取他意而不如實表現自己,特別是指將自己本心隱藏而對他人卻故意裝出順從的樣子,這種行為與心理作用稱之為「谄」。「诳」,「欺詐」之意,具體指以種種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據《成唯識論》卷六載,「诳」即為得利養而現矯德,以詭詐為性,能障不诳,以邪命為業。此二句是說,以「離求一切智地」去對治「谄」、「诳」,以「如說能行求一切智地」去對治妄語。④常護實語故 此句是指「護求一切智地」,也即「十波羅蜜多」中的「戒波羅蜜多」。「實語」即真實之語,這是以「不妄語」代表各戒條。⑤不污如來家故 此句是指「不污一切智地」,也即「十波羅蜜多」中的「忍波羅蜜多」。撓亂別人是違反佛、菩薩利他精神的,因此說其為「污如來家」。⑥不捨菩薩戒故 「菩薩戒」,是指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亦即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之一切佛法,作為禁戒以持守之。世親說此句為「不捨求一切智地」,屬於「十波羅蜜多」中的「精進波羅蜜多」。⑦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 此句是「不動求一切智地」,屬於「十波羅蜜多」中的「禅波羅蜜多」。「山王」為山中之王,以之譬喻禅觀所具有的一心不亂之功能。⑧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等三句 此三句屬於「十波羅蜜多」中的「般若波羅蜜多」,以般若對治「三垢」即「三道障」。此中,第一句為「不捨成就求一切智地」。這是對治離世間而另求涅槃的障「不住道垢」的。如澄觀所說:「謂無善巧方便,一向涅槃,現不捨世間治之;一向世間,現成就出世治之。異於凡、小,成不住道。」第二句為「集求一切智地」。這是對治障礙「助道法」生起之垢的方法。第三句為「常求一切智地」,這是對治障礙證道法生起之垢的方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此地菩薩尋求一切智地的緣故。此地菩薩尋求如來十力、四無畏等不共佛法的緣故,尋求十波羅蜜多助道法的緣故,尋求遠離谄、诳的緣故,尋求只要說出便必定實踐的緣故,尋求常常護衛戒律的緣故,不污染如來之家的緣故,不捨棄菩薩戒的緣故,生起一切智之心,使其如同山王一般不動的緣故,不捨棄一切世間之事,成就出世間之道的緣故,積聚三十七助道法而從無滿足的緣故,常常尋求最上等的殊勝之道的緣故。」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①,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章 旨】此章為「安住分」的結語,是對上述三十句之歸趣的說明。關於其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說:「成就此勤行有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信』謂忍受決定,『欲』謂希求趣彼行故。初十句中,前七是『信』,後三是『欲』。次十是精進,對行造修。後十是方便行,成巧求故。」

【注 釋】①淨治地法 「淨」為清淨。「治」為對治。「地」為「初地」。合起來言之,其意為對治而使其清淨的方法。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成就的如此淨治地法,名字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說 明】「說分」的第三部分——「安住分」的內容至此宣說完畢。「安住」也就是「安住」於「善心」。在此部分中,金剛藏菩薩先是概括說明了「安住因」、「安住觀」、「安住行」的內容,其次則重點說明了「安住行」的內容。「安住行」即顯現「勤修善根」的方法,共有三十句,顯出三種成就,即「信心成就」、「修行成就」、「回向成就」。

「信心」,信受所聞所解之法而無疑心,具體指遠離懷疑的清淨之心。「修行成就」則具體羅列了安住於此地修行能夠獲得的成就以及修行的次第。「回向」是指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趣入菩提涅槃。此「回向成就」中,三層涵義較為重要,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二所說:「於中,求何等事?求一切智地故。以何觀求?觀諸佛力、無畏、不共法故。雲何求?求諸波羅蜜無著法故。此三求者,是『家』。依『家』無障求故。」

(二)、校量勝分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①、如是大勇猛②、如是大作用③。」

【章 旨】從此章開始即進入「初地」的第八部分「校量勝分」。據世親《十地經論》卷三的解釋:「雲何校量勝?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此部分又包含三部分,即世親所說的「願勝」、「修行勝」、「果利益勝」。金剛藏菩薩首先為會眾從發大願的角度宣說十地境界的殊勝,此即為「大願勝」。此章為為初地菩薩「十大願」的總體概括,即「大誓願」、「大勇猛」、「大作用」等「三行」。

【注 釋】①能成就如是大誓願 此句據澄觀的解釋為「始起要期」,即表明大願實現的時日。「能成就」是說菩薩所發大願與凡夫、聲聞、緣覺不同,菩薩的大願一定能夠實現,而凡夫、二乘則並非如此。「如是大誓願」的涵義是「隨心求義」。②如是大勇猛 依據澄觀的解釋,此句為「方便起行」,意思為:「成彼一一願中,所作方便,皆勇猛故。」這是說,菩薩於十大願中所作的「行」、「業」(即以各種「方便」法門濟度眾生)都是勇猛無比的。③如是大作用 依據澄觀的解釋,此句為「願遂行成」,即願望實現而修行得以成就。譬如第一大願,「謂如供佛願,便能供故」。也即是說,只有有願望,隨即就能實現。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大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此大誓願、如此大勇猛、如此大作用。」

「所謂:『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余①;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②;一切劫數,無有休息③。』」

【章 旨】此章則為初地菩薩十大願的第一願——「供養願」的內容」。

【注 釋】①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余 此四句為十大願之表述中的第二部分「顯願行相」。此四句有四大要點,即「三大」、「恭敬」、「供養」、「無余」。「三大」如下:其一,「心大」,為「生廣大清淨決定解」之義。其二,「供具大」,為「以一切供養之具」之義。其三,「福田大」,為「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之義。「恭敬」有三方面涵義:其一,給侍恭敬。其二,迎送恭敬。其三,修行恭敬。「供養」也有三方面:其一,衣、食、物等為「利養」。其二,香、花等為「敬養」。其三,守戒、如法修行等為「行供養」。「無余」也包含三義:其一,一切佛無余,是指「行境」,即大願的對象。其二,一切供養無余。其三,一切恭敬無余。後二為「行體」即大願的內容。②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 此三句又言「三大」:「一、攝功德大,如經『廣大如法界』,一切余善根中勝故。二、因大,即『究竟如虛空』,無常愛果,無量因故。三、時大,即『盡未來際』,此因得涅槃常果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第一「大」是說此願所包含的功能是所有善根中最殊勝的。第二「大」是說此願之實現所需要的條件是無限的。第三「大」是說,此願所得之果是超越「無常」等方面的「常」、「樂」、「我」、「淨」之涅槃。③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此句為此十大願表述中的第四部分「明願分齊」,再次強調這一大願與一般的願望的區別。也就是,初地菩薩所發的十大願是菩薩須無窮無盡地去修行,而無有任何盡頭。綜合而言,如世親所說:「此初願中有六種『大』,名為『大願』」。這六種為「福田大」、「供事大」、「心大」、「攝功德大」、「因大」、「時大」。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大眾說:「菩薩發誓願:『生起廣大清淨的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使其無有剩余;其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盡窮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受一切佛*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①;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為初地菩薩十大願的第二願——「受持願」的內容。「受持願」,又名「護法願」。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說,此大願有三種成就:「一者,於諸佛所說修多羅等阿含次第,令*輪不斷成就故。二者,證三種正覺,得證成就故。三者,修行乃至如實修行,正覺成就故。」

【注 釋】①願受一切佛*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等四句 這四句是屬於「受持願」之「顯願行相」部分,此四句都通「自利」、「利他」兩方面。從「能受」即「主體」的角度言之,「受」為「受領」,「攝」為「攝屬」。而從「所受」即對象的角度言之,此四句的內容依次為:「初、教。次、果。三、行。四、理。」而四句中所用的「受」、「攝」、「護」、「持」等語詞,「文雖互舉,義實互通。」至於「護一切諸佛教」而判為「行」的原因是,「修行法,於修行時,有諸障難攝護救濟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即攝護自行,救濟於他」(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此外,「諸佛教」中的「佛教」不同於現代宗教學的稱呼,此經中的「佛教」就是「佛的教法」或「佛陀所說的宗教」。經中也有「諸佛教法」的說法,與此大同。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大眾說:「菩薩又發大誓願:『希望受一切佛之*輪,希望攝一切佛之菩提,希望護衛一切諸佛的教誨,希望任持一切諸佛之法;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從兜率天宮沒①、入胎②、住胎③、初生④、出家⑤、成道⑥、說法⑦、示現涅槃⑧,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於一切處一時而轉;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三「轉*輪願」。「轉*輪願」也叫「攝法上首願」,也就是希望當所有佛出現於世之時,菩薩都能夠前去親近,作為上首弟子,聽佛轉*輪說法。

【注 釋】①兜率天宮沒 又作「降兜率相」,這是釋迦牟尼佛本生故事中的「八相成道」之一。佛教典籍記載說:菩薩從兜率天將降神時,觀此閻浮提內迦毗羅國,為往古諸佛出興之所在,爾時菩薩即現五種瑞相:其一,放大光明;其二,大地震動;其三,諸魔宮殿隱蔽不現;其四,日、月、星辰無復光明;其五,天、龍等眾悉皆驚怖。現此瑞相之後,菩薩於是下生。這一過程,就稱之為「降兜率相」。②入胎 又作「托胎相」,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之一。關於佛陀受胎,佛教典籍均認為:佛陀本是兜率天之中的菩薩,從空中乘六牙白象進入摩耶夫人之腹。在受胎這天,摩耶夫人征得淨飯王同意,登上宮殿頂樓受戒七夜。摩耶夫人在睡眠中,夢見一頭六牙白象進入自己腹中。③住胎 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之一,是指在母胎行、住、坐、臥,並且一日六時為諸天說法。④初生 又作「降生相」,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之一。關於佛誕生之時的情景,佛教典籍記載說:四月八日,摩耶夫人在岚毗尼園,手攀無憂樹枝,菩薩漸漸從右脅出,於是樹下生七莖蓮花,大如車輪,菩薩處於花上,周行七步,舉右手而言:「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爾時難陀、跋難陀龍王於空中降溫、涼二水,灌太子身,時其身呈黃金色,具「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這一過程,稱之為「降生相」。⑤出家 又作「出家相」,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之一。關於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因緣,佛教記載說:太子年至十九歲時,出游四門,見生、老、病、死之相,厭世無常,心思出家,前往王宮請求父王,希望父王允許其出家,父王不許。在二月七日,太子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宮乃至淨居天宮。太子於後夜乘馬至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剃除須發,顯現出家之相。⑥成道 又作「成道相」,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之一。佛教典籍記載:菩薩放出大光明,隨即入定,完全知曉其過去所造的善惡、死此生彼之事。於是,於臘月八日明星出時,豁然大悟,得無上道,成最正覺。⑦說法 又作「說法相」、「轉*輪相」,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之一。佛教典籍記載說:菩薩成道之後,便欲說法度諸眾生,是時梵王正好請佛說法。佛隨即前往鹿野苑中,先為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谛*輪,及說大小乘種種教法。關於釋迦牟尼佛成道後首批度化的五位比丘,他們的名字各經記載不一,較常見的五位比丘之名是:憍陳如、頞鞞、跋提、十力迦葉、摩男拘利。⑧示現涅槃 即「涅槃相」,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之一。佛陀四十五年間說法教化眾生,化緣既盡,於中天竺拘屍那城跋提河邊沙羅雙樹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從第四禅定起,乃入滅。當時,四邊雙樹開白花,如白鶴群居,即以轉輪聖王之荼毗式,移置金棺,諸力士族人奉金棺至荼毗所。七日後,積大栴檀,投香燭欲焚之,而火不燃。再經七日,皆悉焚盡。諸王分取捨利,各起塔供養之。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誓願:『希望在一切世界,佛都出現於世,從兜率天宮降、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出涅槃相等八相成道。這時,我都能夠前往,親近諸佛,供養諸佛,並且作為會眾的上首,接受並且修行正法,在一切處一切時間中修行改變自己;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①、同相、異相②、成相、壞相③,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四「修行二利願」。「修行二利願」也叫「心得增長願」。「二利」即「自行」、「化他」。合此二義,此願的涵義就是,入地後的菩薩,自行清淨行,教化一切眾生,使其受行心增長。

【注 釋】①總相別相 總括全體之狀態者,稱為「總相」;僅指個別、特殊之狀態者,稱為「別相」。例如,「無常」、「無我」等相共通於一切有為法,稱為「總相」;水之濕相即為「別相」。「總相」即是事物的本質,「別相」是指事物個別存在的相狀。華嚴宗據此經文主張「六相圓融」。法藏《華嚴五教章》卷四說:「總相者,一含多德故;別相者,多德非一故。別依止總,滿彼總故。」在華嚴宗人看來,並無離開別相而獨立存在「總相」,而「別相」則含有「總相」及其它特質。②同相異相 即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而互不相違背,名為「同相」;如眼、耳等各具其特性,而各有其不同之作用,但同心協力分別作用而互不妨礙。一切諸法各各相異之狀態,名為「異相」。如瓦、石、柱、椽、梁等形狀各異,為「異相」;又瓦、石、柱、椽、梁等和合成屋捨,乃合力而不相背,故稱「同相」。③成相壞相 由諸緣而成一緣起之法,名為「成相」;譬如屋捨,由椽瓦等而成。諸根各自住於本法而不移動,則總相不成,呈現出「壞相」;如眼、耳等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為用,則不成為一體。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誓願:『希望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毀壞,也不混雜,攝十波羅蜜多,淨治諸地的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都能夠如實地宣說,教化一切,使其接受並修行,使其心得到增長;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界有色①、無色②、有想③、無想④、非有想非無想⑤、卵生⑥、胎生⑦、濕生⑧、化生⑨,三界所系,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⑩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五「成熟眾生願」。「成熟眾生願」也叫「教化眾生願」,入地的菩薩希望教化一切種類的所有眾生,使其安住於佛道。

【注 釋】①有色 指「欲界」與「色界」中具有色身的眾生。②無色 指「無色界」的眾生。此界無一可為色法之物質,亦無身體,無宮殿,僅僅存有「識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禅定,因此就叫「無色界」。③有想 指具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的有情眾生。④無想 指全無想念等作用的眾生。⑤非有想非無想 指「無色界」之第四處「有頂天」的生命存在。生於此處的眾生沒有如同下地眾生所具有的粗想煩惱,因此既是「非有想」又是「非想」。⑥卵生 指由卵殻出生的眾生,如鵝、孔雀、雞、蛇、魚、蟻等。⑦胎生 又作「腹生」,指從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馬、牛、豬、羊、驢等。⑧濕生 濕生又作「因緣生」、「寒熱和合生」,指由糞聚、注道、穢廁、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的生命,如飛蛾、蚊蚰、蠓蚋、麻生蟲等。⑨化生 指無所依托、忽然而有的生命,如諸天、地獄、「中有」(中陰身)之有情,都是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⑩名色 有二種有較大差別的說法,其一為「五蘊」的總名,五蘊中的「受」、「想」、「行」「識」四蘊為「名」,「色蘊」為「色」。「受」、「想」、「行」、「識」四蘊是心識的作用,只有「名」而無實體,所以叫做「名」。而「色蘊」則是由一些極微物質所構成,是有質礙的物體,所以叫做「色」。其二是指十二因緣中的「名色」,即人在母胎中漸漸生長,「五蘊」完具的時候,叫做「名色支」。此處大概是指前一種涵義。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說:「『名色所攝』是自體差別,有體唯『名』,謂無色界,彼處有色非業果故。有體唯『色』,謂無想天,彼所有想不可知故。」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誓願:『希望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被三界所系縛,進入六道一切眾生的所在,一切具有名、色的眾生,如此等等類別的眾生,我都加以教化,使其進入佛法,使其永遠斷絕一切世間趣,使其安住於一切智智之道;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①,粗細②、亂住、倒住、正住③,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網差別④,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了,現前知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六「承事願」。「承事願」,是指希望前往諸佛國土,常常拜見諸佛,一直恭敬地聽聞並且接受佛所說的正法。

【注 釋】①廣大無量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是廣大無量的。佛教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一世界之中央,有須彌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鐵圍山圍繞之,這就叫「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就叫「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就叫「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就叫「大千世界」。②粗細 關於此句,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解釋說:「『細』者,隨何等世界意識身故。『粗』者,隨何等世界意色身故。」此中的「粗細」與上文所言「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有關連。世親的意思為,「粗」是指三界中的「意色身」,「細」是指三界中的「意識身」。③亂住倒住正住 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解釋說:「『亂住』者,非次第住故。『倒住』者,不造捨宅住故。『正住』者,造捨宅住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接續其意,解釋說:「『亂』則不依行伍,『倒』即覆剎,『正』即仰剎。」「亂住」世間為住處混亂。其他引文易懂。④帝網差別 「帝網」,又作「天帝網」、「因陀羅網」,為帝釋天之寶網,乃莊嚴帝釋天宮殿之網。網之一一結皆附寶珠,其數無量,一一寶珠皆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又一一影中亦皆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如是寶珠無限交錯反映,重重影現,互顯互隱,重重無盡。《華嚴經》以因陀羅網譬喻諸法的「一」與「多」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之義。依「土」而言,稱為「因陀羅網土」。此中所說的「帝網差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為:「即真實義相,土土同體,不守自性。互相涉入,如彼帝珠,故名『真實』。」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誓願:『希望一切廣大無量的世界,粗細、亂住、倒住、正住的眾生,若入、若行、若去,如帝釋天宮之網交相輝映,十方無量種種不同,以智慧能夠明了世界的真實相狀,其他一切相狀,可以通過現前的知見去辨別;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普皆清淨;光明眾具以為莊嚴①;離一切煩惱②,成就清淨道;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普入廣大諸佛境界;隨眾生心而為示現,皆令歡喜;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七「淨土願」。「淨土願」是希望一切國土清淨的意思。如世親所解釋,文中順次表達了七種清淨:其一為「同體淨」,其二為「自在淨」,其三為「莊嚴淨」,其四為「受用淨」,其五為「住處眾生淨」,其六為「因淨」,其七為「果淨」。

【注 釋】①光明眾具以為莊嚴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此句為「『光明眾具以為莊嚴』者,名『莊嚴淨』,即相淨也。」以「光明」比喻清淨,「莊嚴」為嚴飾布列之意。這是說,一切眾生世界都清淨莊嚴。②煩惱 「煩」是「擾」義,「惱」是「亂」義,能擾亂眾生身心,使心煩意亂的「見」、「思惑」,叫做「煩惱」。「煩惱」之種類甚多,大別有迷理與迷事二種。迷理即「見惑」,指迷於「四谛」之理,為「見道位」所斷之煩惱;迷事即「修惑」、「思惑」,指迷於物之事相,為境界所逼的煩惱,為「修道位」所斷。「見惑」、「修惑」中又總有「貪」、「瞋」、「癡」、「慢」、「疑」、「見」六種,為諸惑之根本,故稱「根本煩惱」,或稱「六隨眠」。此中,又開「見」為「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稱為「五利使」;相對於前者,「貪」等其他五種則稱「五鈍使」。此「十使」即稱為「十根本煩惱」、「十隨眠」。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願:『希望一切國土進入一國土,一國土進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完全清淨;一切眾生世界都清淨莊嚴;遠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無量智慧的眾生充滿一切國土;完全進入廣大諸佛的境界;能夠隨眾生心而為其示現不同的身相,都能夠使其歡喜;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①;無有怨、嫉②,集諸善根;一切菩薩平等一緣③;常共集會,不相捨離;隨意能現種種佛身④;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⑤;游行一切世界;現形一切眾會;普入一切生處⑥;成就不思議大乘⑦,修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八「不離願」。關於「不離願」,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願於一切生處,恆不離佛、菩薩,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所謂「同意行」是說與佛、菩薩具有完全一致的心意活動。

【注 釋】①一切菩薩同一志行 所有菩薩的志向都是一致的,向往成就一乘佛果,其心行、修行也是相通的。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說,此處所言的「菩薩行有十種:一者,共集善根無怨嫉故。二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三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捨離故。四者,隨意能現佛身故。五者,自於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七者,悉能游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會皆現身相故。九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②嫉 「心所法」之一,指對於他人之善、美等生起不悅之精神作用。③一切菩薩平等一緣 此句菩提流支所譯《十地經論》為:「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澄觀解釋說:「謂忘緣照境,不由他教。」即完全平等地反應外法、外境。④種種佛身 「佛身」本指佛的肉身,也指佛所具有的種種理想的德性。關於佛身,有不同說法,主要有:其一,「二身」說。如「法身」與「生身」、「法身」與「色身」、「法性身」與「父母生身」。「法身」,在大乘佛教則與「法性」同義,故又名「法性身」。「生身」則指佛的父母所生身,有生有死。其二,「法身」、「報身」、「應身」的「三身」說。「法身」指法性;「報身」指證悟後,身體上所具的「三十二相」等特征,是修行的結果。「應身」是指佛為教化眾生而化現的佛身。其三,「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的「三身」說。「自性身」指「法身」,「受用身」指享受證得法性之喜的狀態;「變化身」即「化身」,是為教化菩薩與凡夫而化現的。其四,「法身」、「應身」、「化身」的三身說:這是將「法身」、「報身」、「應身」三身中的「法身」、「報身」視為「法身」,而將「應身」二分為「應身」與「化身」。這種情形下的「應身」是歷史上的釋尊,「化身」是為教化眾生而出現的。⑤如意神通 即「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證通」、「心如意通」、「如意通」、「身通」,即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間,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據《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所載,「神足通」有三種:其一,可以隨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飛行);其二,可以隨意改變相狀之轉變(變化);其三,可以隨意轉變外界對境(六境)之聖如意(隨意自在)。其中,第三種為佛所獨具。⑥一切生處 即所有眾生存在的地方,即六道眾生所生存的三千大千世界。⑦大乘 梵語為「摩诃衍」,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乘」,即交通工具之意,是指能將眾生從煩惱之此岸載至覺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在印度,西元一、二世紀,大乘佛教興起後,大乘佛教徒將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而以自己的宗派為最殊勝。關於二者的區別,《菩薩善戒經》卷七、《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一都曾列舉七項,世親的《攝大乘論釋》卷六也列舉出十一種理由。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其主要區別在於:小乘視釋迦為教主,大乘則提倡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小乘僅否定人我之實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實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脫為主要目標,因此為自調自度的聲聞、緣覺之道,大乘認為涅槃有積極之意義,乃自利、利他,兩面兼顧之菩薩道。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願:『希望與一切菩薩具有相同的志向和修行;無有怨、嫉等心理活動,聚集諸善根;一切菩薩平等一觀;常常在一起集會,不相捨棄遠離;能夠隨眾生之意而顯現出種種佛身;任其自心能知曉一切如來境界的威力與智慧;獲得不退轉的如意神通;在一切世界游行;現形於一切眾會;完全進入一切眾生生存之處;成就不思議的大乘佛法,修習菩薩行;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乘不退輪①行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②,若暫見者則必定佛法,暫聞音聲則得實智慧,纔生淨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藥王樹③身,得如如意寶④身,修行一切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九「利益願」。關於「利益願」,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利益願,願於一切時,恆作利益眾生事,無有空過故。」

【注 釋】①不退輪 即不可退轉的的*輪。②唐捐 白白浪費。《玄應音義》說:「唐,徒也。徒,空也。《說文》,捐,棄也。」③大藥王樹 即「珊陀那樹」,為印度神話中之藥樹名,意譯作「續斷」、「和合」。該木之樹皮可作愈瘡之用,或使斷傷接合,故稱「珊陀那」。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十的解釋:「刪陀那,大藥王樹者,此雲『續斷藥』,謂此樹藥能令所傷骨肉等皆得後續故。」④如意寶 即「如意珠」、「如意寶珠」、「摩尼寶珠」。據說此珠能夠隨眾生之意願,變現出種種珍寶;此病也有除病、去苦的功能。關於此寶珠之出處,說法不一,有說出自龍王的,有說出自摩竭魚之腦中,也有說為佛捨利所變成。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之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誓願:『希望乘坐不退轉之輪修行菩薩行,身、語、意三業全部不浪費,只要身有動則一定不離佛法,只要聽聞音聲就獲得真實智慧,纔產生清淨信仰就永遠斷絕煩惱;獲得如同大藥王樹一樣的身體,獲得如同如意寶一樣的身體,修行一切菩薩行;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又發大願:『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輪、入涅槃;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以一三菩提①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以法智通②、神足通、幻通③自在變化④充滿一切法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章 旨】此章的內容為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的第十「成正覺願」。關於「成正覺願」,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為:「第十,成正覺願,願與一切眾生同時得無上菩提,恆作佛事故。」

【注 釋】①三菩提 「三菩提」也指「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與「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諸佛菩提」等兩種說法。然而,從上下文觀之,此處的「三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菩提」意譯為「妙智」,指能斷除世間煩惱、證成道果之智慧。佛之菩提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即「無上菩提」。②法智通 關於「法智通」,八十卷《華嚴經》第二十六〈十通品〉說:「以一切法智通,知一切法,無有名字,無有種性,無來無去,非異非不異,非種種非不種種,非二非不二,無我無比,不生不滅,不動不壞,無實無虛,一相無相,非無非有,非法非非法,不隨於俗,非不隨俗,非業非非業,非報非非報,非有為非無為,非第一義非不第一義,非道非非道,非出離非不出離,非量非無量,非世間非出世間,非從因生,非不從因生,非決定非不決定,非成就非不成就,非出非不出,非分別非不分別,非如理非不如理。此菩薩不取世俗谛,不住第一義,不分別諸法,不建立文字,隨順寂滅性,不捨一切願,見義知法,興布法雲,降霔法雨。雖知實相,不可言說,而以方便無盡辯才,隨法隨義,次第開演。」(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卷四十四)澄觀對此解釋說,「一切法智通」是佛、菩薩所具有的完全領悟一切法之「性」(即「空」、真谛)、「相」(即「假有」、俗谛)以及「中道」的智慧。佛、菩薩由於具有這種智慧,雖然知曉最高真理是不可言說的,但仍然可以以無礙辯才為眾生言說佛法。③幻通 大概是指「如幻三昧」,即變現種種如幻之事的三昧神通。此三昧如幻師之變現男女、兵眾等,皆能如意而無所拘礙。菩薩即住於此三昧中,雖以如幻三昧之變化無礙廣度眾生,亦了知一切諸法如幻之理,因此菩薩不執著度化眾生之相而化用自在。④變化 指佛、菩薩為教化眾生,而以其神通力變化成種種相貌。澄觀說此處的「變化」指「十八變」。《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威力品〉列舉的「十八變」為:一、「振動」、「震動」,即普動一切世界。二、「熾然」,即身上出猛焰之火,身下注清冷之水,又入火界定,由身上各處復出種種火焰。其三、「流布」、「徧滿」,即光明流布。其四、「示現」、「顯示」,即隨順沙門、婆羅門等一切與會大眾之所欲而示現佛土、惡趣。其五、「轉變」,轉變火為水,轉變水為火,乃至轉變草葉、牛糞、泥、沙石、瓦礫等為飲食、車乘、衣服、摩尼珠、琉璃等。其六、「往來」,隨其所欲,速疾往來於山石牆壁等,乃至於三千大千世界中而一無障礙。其七、「卷」,能縮卷一切雪山王等,成為極微之小物。八、「舒」,能將一個極微舒展成一切雪山王等極大之物體。九、「眾像人身」,能令現前大眾乃至諸山、大地等一切色相入於己身之中。十、「同類往趣」,能往趣剎帝利眾、婆羅門眾乃至諸天等,同其色類、形量、言音而為其演說正法。十一、「顯」,於大眾之前,百千度自在顯現其身。十二、「隱」,亦能百千度自在隱沒其身。十三、「所作自在」,於一切有情界,往來去住,自在無礙。十四、「制他神通」,能制伏他人所現之神通。十五、「能施辯才」,若眾生之辯才窮盡時,能給與辯才之力。十六、「能施憶念」,若眾生於法失念時能給與憶念之力。十七、「能施安樂」,能給與聽法者饒益身心輕安之樂,又能息滅諸界之災疠疾病等障難。十八、「放大光明」,以神通力,放無量光明,作諸佛事,給予眾生無量之利益。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又發大誓願:『希望在一切世界都能夠成就無上菩提,即便是在一毛端般微小的地方,都不偏離無上菩提,並且在一切毛端般微小的地方都完全示現出初生、出家、前往道場、成正覺、轉*輪、進入涅槃;獲得佛的境界以及大智慧之力,在念念中針對一切眾生之心意示現出成佛的情形,使其獲得寂滅的境界;以一無上菩提知曉一切法界都是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使一切眾生之心都獲得歡喜;示現進入大涅槃而不中斷菩薩行;示現大智慧之境地並在此安立一切法;以法智神通、神足神通、幻通等等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菩薩的誓願廣大如同法界,究竟如同虛空,窮盡未來之際;在一切劫數量的時間中,從來沒有休息之時。』」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

「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①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③;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④。」

「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章 旨】此章有三層涵義:其一,總結菩薩十大願,宣說十大願中包含著無數無量的願行。其二,以「十無盡」句顯示菩薩以此大願與所有眾生具有同樣的境界。其三,「顯大願成就」,即再次凸現十大願為無盡大願。

【注 釋】①十盡句 關於「十盡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十盡句』者,窮彼無盡,皆無有余,故名為『盡』。斯則盡、無盡之眾生等也,故下《論》雲:『盡者,示現不斷盡,非念念盡。』由此故,今前之十願得大願名,故雲此大誓願而得成就。」(這是說,菩薩進入初地是憑借此十大願而得以成就的。「無盡」是指盡度所有的眾生而無有剩余。②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 此四句,據世親、澄觀的解釋,為「四種無量」。「初句為總,十願皆是為眾生故。」因此,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說,「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四句順次與前後句的關聯是:「一、眾生於何處住?所謂世界故。二、世界依何?謂盡虛空界故。三、說何法化?謂法界故。」可見,「眾生盡」是指所有眾生無一遺漏地被度盡。「世界盡」是指眾生的住處無余。「虛空界盡」是指世界的依止處無余。「法界盡」是指用來化度眾生的法已經被說無余。③盤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 此五句為「調伏方便無量界」,其意思為以各種方便智慧調伏無量界眾生。五句的涵義順次為:「四、隨所化生,安置何處?謂涅槃故。五、涅槃何用?謂佛出現故。六、以何方便巧化?如來智故。七、此智何知?謂知心所緣故。八、此心所緣,令隨何境?謂佛智所入境故,即是真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④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 此句較為拗口,參照澄觀等人的解釋,「世間轉」、「法轉」、「智轉」大致可以理解為「世間之生起」、「法之生起」、「智之生起」,而「世間轉法轉智轉界」則須當作一個整體來理解,即是指由生起之「世間」、「法」、「智」等構成的一個存在。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歡喜地,發出如此大誓願、如此大勇猛、如此大作用,以此十願法門為首,可以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

「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獲得成就。此十無盡句是哪些呢?它們是: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之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

「如果眾生界盡,我的大願縩盡;如果世界甚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的大願縩盡。而眾生界是不可盡的,那麼,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也是不可盡的,我的這些大願之善根當然也是沒有窮盡的。」

【說 明】此處有三個問題需要特別關注:

其一,此部分是「校量勝分」之一「願勝」的內容。概括而言,包含兩層面涵義:「此校量菩薩願勝有二種勝聲聞、辟支佛:一、常勤修習無量行故。二、與一切眾生同行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十大願」即「供養願」、「受持願」、「轉*輪願」、「修行二利願」、「成熟眾生願」、「承事願」、「淨土願」、「不離願」、「利益願」、「成正覺願」。

其二,菩薩為什麼要在初地發出這十大願?世親《十地經論》卷三對此問題解釋說:「何故唯說此十大願?初願,功德行滿足故。第二願,智慧行滿足故。次五願為教化眾生故:一、以何身?二、以何心?三、何者眾生?四、眾生住何處?五、自身住何處能教化眾生?後三願顯自身:一、得地校量勝故。二、得菩薩地盡校量勝故。三、得一切地盡究竟故。此三,示現如實教化眾生故。」而此十大願又完全包含了無數無量的大願。

其三,第四大願中所使用的「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四對名相,成為華嚴宗「六相圓融」學說的基礎性范疇。澄觀在《華嚴經疏》卷三十四中特意指出:「言『圓融』者,以稱性故。一願之中具一切願,即入重重。如常所辨,『六相圓融』正在此文。」

「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則得利益心①、柔軟心②、隨順心③、寂靜心④、調伏心⑤、寂滅心⑥、謙下心⑦、潤澤心⑧、不動心⑨、不濁心⑩。」

【章 旨】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初地菩薩修行的殊勝之處,這就是初地「校量勝分」的第二部分「修行勝」的內容。如澄觀的解釋,此「修行勝」部分又分為三層次,此章為第一層次「明行所依心」。在此章,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由前述所發大願熏習其心,就可以獲得十種殊勝之心,而這就是菩薩修行時所依止的心。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說:此「十心」「為起行依,於後十行起作自在。然有二意:一、以十心通為十行之依,隨釋易了。二、以十心別對十行,以治十障。」「十行」即後文所言的「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以及「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注 釋】①利益心 「利益」是指隨順佛法而獲得之恩惠及幸福。關於此心與「行」的關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說:「『利益心』者,利益拔苦即是悲心所依,治損害障能成悲行。」這是說,以使眾生得到利益之心縩是「十行」之二——「大悲行」的依憑。②柔軟心 指「止」、「觀」二行均等,不掉不沉,於「諸法實相」了知於心,又隨順人之本性而不違逆,因此稱之為「柔軟」。「柔軟心」是「十行」之三——「慈行」產生的依據。③隨順心 「隨順」,隨從他人之意而不拂逆。以隨順眾生之心而克服對於身體、生命以及財物所產生的戀戀不捨的心理。此心為「十行」之四——「捨行」得以產生的依憑。④寂靜心 指心凝住於一處而產生的平等安靜的狀態。遠離本能所起的精神動搖,稱為「寂」;斷絕一切感覺苦痛之原因而呈現安靜之狀態,稱為「靜」。此心是「十行」之五——「無有疲厭行」產生的依據。⑤調伏心 「調伏」是指調和內心、控御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而形成的心理狀態。澄觀的意思是,經、律被「定」所诠釋,而「論」被慧學所诠釋。此「調伏心」是「十行」之六——「知諸經、論行」產生的依據。⑥寂滅心 「寂滅」本來是指度脫生死而起的寂靜無為之境地,佛教中特指涅槃境界。然而,此處的「寂滅心」,據澄觀的解釋,是指「雖行世間,妄惑不生,故雲『寂滅』。是解世法心,以治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不寂滅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這是說,菩薩雖則解脫而不離世間,而以此「寂滅心」而可正確地把握世間之法,因此,此心是「十行」之七——「善解世法行」產生的依據。⑦謙下心 澄觀解釋說:「謙下心」也是慚愧心,可以對治驕傲自滿的修行障礙,是「十行」之八——「謙下行」產生的依據。⑧潤澤心 關於此心,澄觀解釋說:「能修出離,以法潤澤,即堅固莊嚴,治於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生怯弱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此心是「十行」之九——「堅固力」產生的依據。⑨不動心 關於此心,澄觀解釋說:「能如說行,故心不動,即供養佛行,治於大師所猶豫疑惑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此心是是「十行」之十——「供養諸佛」產生的依據。⑩不濁心 關於此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不濁心』即第一信行。信以心淨為性,離不信濁故。此治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障。由治十障故,經名『淨治地法』。地法通於教證,此所治障。」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發如此大誓願之後,則得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

「成淨信者,有信功用①。能信如來本行所入②;信成就諸波羅蜜,信入諸勝地;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③;信不思議佛法④;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⑤;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⑥;信成就果⑦。舉要言之,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說力⑧故。」

【章 旨】此章為「修行勝」部分第二層次「顯所成行相」之內容的第一方面——「信行所成相」。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說其總為「信勝」,即「信相殊勝」,分言之則為五:「對治勝」、「不思議神通力上勝」、「不雜染勝」、「一切種智勝」、「離勝」。

【注 釋】①成淨信者有信功用 關於此句,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三為:「如是則成信者,樂以信分別功德。」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卷三為:「菩薩決定發如是諸大願已,則得調順心、柔軟心,如是則成信者。」②能信如來本行所入 關於此句,世親《十地經論》卷三的解釋為:「從菩薩行入,乃至成菩提覺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如來是果,本行是因。所入通因、果。因、果皆有證入義故。」③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 「力」指「如來十力」,「無所畏」指如來所具的「四無畏」,「不共佛法」指佛及菩薩所具足的並且是凡夫、二乘所無之殊勝特質,一般是將佛之「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稱為「十八不共法」。此三句合起來為「對治勝」,其意思為:「即寄對顯勝,謂十力降魔,無畏制『外』,不共過『小』,故雲『對治』,而經雲『不壞』者,為對二乘非究竟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外」指外道,「小」指小乘。④信不思議佛法 此句世親解釋為:「不思議神通力上勝」,即指佛、菩薩所具的「神通」。⑤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 「邊」即「邊見」,即遍於一邊的惡見。如有人固執人死之後為斷滅,沒有後世,叫做「斷見」或「無見」。又有人固執人死之後仍是為人,豬、馬、牛、羊死後仍是為豬、馬、牛、羊,叫做「常見」或「有見」。這些執斷執常的見解,都遍於一邊,不合中道,故名「邊見」。「中」即「中道」。⑥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 此句指「一切種智勝,證真了俗,故雲『隨入』『無量』差別,是種智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⑦信成就果 關於此句世親判釋為「離勝」,「一切煩惱習常遠離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⑧如來智地說力 此句,佛陀跋陀羅譯六十卷《華嚴經》為:「諸佛功德智慧、威神力等。」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譯為:「如來智地、說加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智地』是證,『說』即是教,『力』通上二;或謂『威力』,亦是三輪化益。」「三輪」特指佛、菩薩身、口、意三業,佛、菩薩以三業碾摧眾生之惑業,故稱之為「三輪」。澄觀是說,「如來智地」是佛所證的境界,「說」是指佛的教說;「力」既是「所證」,又是教說(此明顯地是想將世親的解釋與實叉難陀的不同譯法融匯起來);「力」也可以指佛之言教的力量。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發大誓願之後,成就了清淨的信仰,具有信的功德。菩薩能夠相信如來本行所入;相信成就十種波羅蜜,相信進入諸殊勝的境地;相信成就如來十力,相信具足四種無所畏,相信使不可壞的十八不共佛法生長;相信佛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神通;相信在無有邊見以及無有中道的佛的境界中出生;相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相信成就果。舉要言之,相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如來的教說。」

「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①,如是寂滅②,如是空,如是無相,如是無願③,如是無染④,如是無量⑤,如是廣大⑥。』」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修行勝」部分第二層次「顯所成行相」的內容的第二方面——「慈、悲行所成相」。此章又為「慈、悲行所成相」的第一部分——「明三觀為方便」之一——「遠離最上第一義樂觀」。其涵義為:「性淨深寂,名『第一義』;不動為『樂』;隨妄則『離』。」(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而此中有九種「甚深」修行行相。由此「觀」生起「慈行」。

【注 釋】①如是寂靜 此句是言說「法體」,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的解釋:「一、寂靜甚深,謂法體離於妄計實有,故名『寂靜』。」「法體」是指法的本體。這是從「遮诠」即否定性的方面來說明的。②如是寂滅 此句是言說「法義」。「法義」是指被當作诠釋對象的佛教義理。這是從「表诠」即正明表述的角度來說明「法」的。③如是空如是無相如是無願 此三句即「空甚深」、「無相甚深」、「無願甚深」,「對治三障」,合成「三脫門觀」:「三、治妄分別障。四、治有相障。五、治取真捨妄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三解脫門」即三種進入解脫境界的智門。「空解脫門」是了達諸法本空,而不著於空。「無願解脫門」,是了知諸法幻有,而無所願求。「無相解脫門」,是了知諸法無相,而無不相,入於中道。④如是無染 此句為「無染甚深」,「明離雜染觀,謂真方便道。」(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⑤如是無量 此句為「無量甚深」,「不可算數思量生善根觀故」,是指各種助道法。⑥如是廣大 此為「廣大甚深」,(菩提流支將其譯為「上甚深」)。在此句之後,六十卷《華嚴經》和《十地經論》後還有一句構成「難得甚深」。佛陀跋陀羅的翻譯是:「如是難壞。」(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三)菩提流支的翻譯為:「此諸佛法,如是難得。而澄觀為了將其義補足,而言「難得甚深」已經包含在「廣大」義之中了。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八、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觀,故雲『廣大』,即不住道。九、《論》雲,『難得甚深,三僧祇劫證智觀故』,即是證道,證性淨信故。今『廣大』攝之。」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此菩薩又這樣想:『諸佛正法如此甚深:如此寂靜,如此寂滅,如此空,如此無相,如此無願,如此無染,如此無量,如此廣大。』」

「而諸凡夫心墮邪見①,『無明』②覆翳,立憍③、慢④高幢⑤,入渴愛⑥網中,『行』谄⑦、诳⑧稠林⑨不能自出,心與悭⑩、嫉相應不捨;恆造諸趣受生11因緣,貪12、恚13、愚癡積集諸業日夜增長。」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慈、悲行所成相」的第一部分——「明三觀為方便」之二——「具足諸苦觀」。經文是從十二因緣來說明「苦觀」的。「然十二緣具業惑苦,但雲『苦觀』者,業惑苦因故。又二流動,當相即苦,動即有苦故。」由此「觀」生起「慈行」。世親《十地經論》將十二因緣「前三支一處解釋,後九及結一處解釋,欲顯前三是因,因是倒惑,邪見義同故。識支約種,是因義故。亦顯前二、前三與次七、次八許異世故。約果結苦,苦義顯故。」這是說,十二因緣中,「無明」、「行」、「識」是其余九因緣的總因,而「無明」、「行」與「受」、「愛」等都分別屬於不同世,前者為過去世,後者為現在世。此章是從十二因緣的前二支——「無明」、「行」來诠釋「苦」的。此章中所言的「邪見」即澄觀文中的「倒惑」共有九種,其具體內容見注解。

【注 釋】①邪見 此處為泛指,凡是不合於佛教正法的外道之見都叫做「邪見」。世親說此處所用的「邪見」有九種,依照經文本身的順序依次為:其一,「蔽意邪見」。其二,「憍慢邪見」。其三,「愛念邪見」。其四,「谄曲心邪見」。其五,「嫉妒行邪見」。其六,「集業邪見」。其七,「吹心熾燃邪見」。其八,「起業邪見」。其九,「心意識種子邪見」。②無明 指最根本的煩惱,十二因緣的第一支,是帶來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的原因。依照《阿含經》來解釋,「無明」乃指對於佛教真理(四谛)之錯誤認知,即「無智」;且其與「渴愛」具有表裡之關系。部派佛教中的「說一切有部」以「三世兩重因果」來解說十二緣起,其中之「無明」是指過去「煩惱」位之「五蘊」,由於該位諸煩惱中,以「無明」之作用最強,故總稱「宿世煩惱」為「無明」。唯識學以「二世一重因果」加以解釋,謂「無明」與「行」能牽引「識」等五果之種子,故為「能引支」;其中,與第六意識相應之「癡」,能起善惡之業,稱為「無明」。③憍 「心所法」之一,是指不對他人,而僅對自己之種性、色力、財位、智才等有所染著,使心高舉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是針對自己之長處產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憍」有八種:其一,「盛壯憍」,因元氣盛而產生。其二,「性憍」,因血統尊貴而產生。其三,「富憍」,因財物豐盈而產生。其四,「自在憍」,因行為自由而產生。其五,「壽命憍」,因己命長壽而產生。其六,「聰明憍」,因世智辯聰而產生。其七,「行善憍」,因利人善行而產生。其八,「色憍」,因容貌端莊而產生。④慢 「心所法」之一,即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高低、勝劣、好惡等,而對於他人生起輕蔑、自恃之心。含有輕蔑、自負之意。⑤高幢 「幢」,本為旗的一種,即附有種種絲帛,用以莊嚴佛、菩薩及道場的旗幟。「幢」之規制並不一致,大半以絹布等物制作,幢身兩邊置間隔,附八個或十個絲帛,又下邊附四個絲帛,多半繡有佛像,或塗上色彩。此處是用其比喻傲慢之心。⑥渴愛 即「愛」,又名「愛支」,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因為認識活動而起的苦、樂等感受一經產生,對苦受就有憎避的強烈欲求;對樂受就有愛求的熱望。這些強烈的欲求或熱望,就是佛教所言的「愛」。「說一切有部」將十二因緣分「三世兩重因果」,以「愛」、「取」、「有」為「現在三因」。唯識學立一重因果,以「愛」、「取」、「有」三者為「能生支」,其中,「愛」為第六意識相應俱生煩惱。⑦谄 為網取他意而不如實表現自己,特別是指將自己本心隱藏而對他人卻故意裝出順從之心理作用。⑧诳 「欺詐」之意,具體指以種種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據《成唯識論》卷六載,「诳」即為得利養而現矯德,以詭詐為性,能障不诳,以邪命為業。⑨稠林 又作「謎」,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眾生邪見煩惱,交絡繁茂,有如稠林。⑩悭 「心所法」之一,即對「財施」、「法施」悭吝之心理活動。《成實論》卷十〈雜煩惱品〉舉出五悭,即「住處悭」、「家悭」、「施悭」、「稱贊悭」、「法悭」等,意指對住處、家宅、布施、稱贊、法義等心存獨占欲。此外,「財悭」、「法悭」即指吝於財物與教法而不願施捨,稱作「二悭」。11受生 即「轉生」、「生有」,謂死於此處,而生於彼處。12貪 又稱為「貪欲」、「貪愛」、「貪著」等,簡稱為「愛」、「欲」,六根本煩惱之一,指欲求各種欲望的滿足欲,追求名聲、財物等等,沒有厭足的心理活動。「貪」通於三界,其中,「欲界」之貪,稱為「欲貪」,其性不善,為「十惡」、「五蓋」、「三不善根」之一。「色界」、「無色界」之貪,稱為「有貪」,其性有覆無記。《法界次第》卷上解釋說:「引取之心名之為『貪』。若以迷心對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即是『貪毒』。」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載,「貪」是由「取蘊」、「諸見」、「未得境界」、「已得境界」、「已受用之過去境界」、「惡行」、男女、親友、資具、「後有」及「無有」等十事而生,經由以上十事所生起之貪,依次稱為「事貪」、「見貪」、「貪貪」、「悭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13恚 又作「瞋恚」、「瞋怒」、「瞋」、「怒」,指對於眾生產生的怨恨的心理。《成唯識論》卷六將其解釋為,對違背己情之有情眾生生起憎恚,使身心焦熱苦惱,不得平安。「瞋」唯屬「欲界」所系之「煩惱」,「色界」、「無色界」則無。「貪」是從喜愛之對境所起,「瞋」則從違逆(不順心)之對境所起。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但是,那些凡夫心墮入邪見之中,被無明所覆蓋遮蔽,建立了憍、慢的高幢,進入渴愛的大網之中,行走在谄、诳的稠密森林中不能自己出來,心與悭、嫉相互呼應而不捨棄;永遠造作墮入六道輪回轉生的因緣,貪、恚、無明積集諸業使其日夜增長。」

「以忿恨①風吹『心識』火②熾然不息,凡所作業皆顛倒③相應,欲流④、有流⑤、無明流⑥、見流⑦相續起心、意、識⑧種子⑨。」

【章 旨】此章接續前章,從十二因緣第三支「識」來诠釋「苦」觀。

【注 釋】①忿恨 「忿」、「恨」,都是「心所法」之一,二者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忿」,是指對不順自心之對境,引生氣怒之情,而激發為暴惡之行動。「忿」由「瞋」而生,剛烈而強猛,然無有潛在的勢力,並非長久持續。「恨」,是指對忿怒之事永遠不忘,甚至特指結怨之心理。「恨」雖不如忿怒那樣猛烈,但余勢極強,歷久不滅。②風吹心識火 此用譬喻說明,眾生以忿恨為因而生起心中的煩惱之大火,經久難息。大風吹動大火,使其更加猛烈燃燒。③顛倒 即「倒」,指違背常道、正理,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等反於本真事理之妄見。關於「顛倒」的分類,有幾種說法:其一,二顛倒。一為「眾生顛倒」,眾生不知真理,為煩惱所迷惑。二為「世界顛倒」,眾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諸倒見。其二,三顛倒。一為「想顛倒」,對於對象錯誤之想法。二為「見顛倒」,錯誤之見解。三為「心顛倒」,具有上述二種顛倒之心之自體本身就是虛妄的,顛倒的。其三,四顛倒。第一層為「有為之四顛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實相,而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不淨」為「淨」,以「無我」為「我」。第二層面為「無為之四顛倒」,聲聞、緣覺雖對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然卻誤以為悟境是滅盡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是「常」、「樂」、「我」、「淨」。以上八種妄見合稱「八顛倒」。其四,七顛倒。包含「想倒」、「見倒」、「心倒」、「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等。實際上是「三顛倒」與「四顛倒」的合稱。④欲流 又作「欲暴流」,「四流」之一。有情眾生因為此四種法而在六道之中漂流不息,因此而名之為「流」。「欲流」是指「欲界」除去「見」與「無明」之外的一切諸「惑」。欲界的「貪」、「瞋」等之「思惑」,由此「思惑」而流轉於欲界,故稱「欲流」。「欲界」之「思惑」,即「見道」四谛之下各有「貪」、「瞋」、「慢」、「疑」四惑,而成「十六惑」;「修道」下有「貪」、「瞋」、「慢」三惑,以及「無慚」、「無愧」、「睡眠」、「掉舉」、「惛沉」、「悭」、「嫉」、「忿」、「覆」、「悔」十纏,總為「二十九惑」。⑤有流 又作「有暴流」,為「四流」之一。「有」的涵義是因果不亡,「流」的涵義是流而不返。是指「色界」、「無色界」除去「見」與「無明」之外的一切諸惑。眾生流轉於「色界」與「無色界」,不能出離生死,故稱「有流」。⑥無明流 四流之一。「無明」能使眾生漂流於生死,因而稱之為「流」。⑦見流 「見流」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惑」。⑧心意識 「心」音譯作「質多」,即「集起」之義。「意」音譯作「末那」,即「思量」之義。「識」音譯作「毗若南」,即「了別」之義。在小乘佛教以及印度中觀學之中,「心」、「意」、「識」三者為六識之「異名」,其所指相同。唯識學則主張第八「阿賴耶識」能積集種子,故稱為「心」;第七「末那識」能思量起我執,故稱為「意」;前六識能認識對象,故稱為「識」。「六識」為眼、耳、鼻、舌、身、意。⑨種子 原指植物種子,借喻為現象生起之根據,即世間的種種行為在發生過後尚有余勢潛在地存留著,並成為未來行為生起的原因,或影響未來的行為。由大乘瑜伽行派起,則將「種子」作為構成及維持阿賴耶識並以之為生起現行的功能。依大乘瑜伽行派的觀念,「種子」藏於「阿賴耶識」中,為生出現實(種子生現行)之原因,同時也是為現實所影響(現行熏種子)之結果,或為生出類似自身之種子(種子生種子)的原因。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以忿恨之風吹心識之火使其熾然不息,凡所作業都與顛倒相應,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等四流相續生起心、意、識的種子。」

「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所謂:『名色』①共生不離,此『名色』增長,生『六處』聚落②,於中相對生『觸』③,『觸』故生『受』④,因『受』生『愛』⑤,『愛』增長故生『取』⑥,『取』長增故生『有』⑦,『有』生故有『生』⑧、『老死』⑨、憂⑩、悲11、苦12、惱13,如是眾生生長苦聚。」

【章 旨】此章為「明三觀為方便」之二——「具足諸苦觀」的的第二部分,以十二因緣的後九支——「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來解釋「苦」觀,由此「苦」觀而興起慈行。

【注 釋】①名色 「名」與「色」之並稱,屬十二緣起之第四支,又作「名色支」。一般作為概括一切精神與物質現象的總稱。「名色」也是「五蘊」的總稱。因「五蘊」中的「受」、「想」、「行」、「識」等四蘊為「心法」,無形體可見,而須藉名以诠顯之,故稱四蘊為「名」;「色蘊」是極微所成,為有質礙之物體,故稱為「色」。小乘一切有部等由胎生學理解十二緣起,主張十二緣起之各支皆以「五蘊」為體。其中,托胎結生時之一剎那位的「五蘊」,稱為「識支」;托胎後,在眼、耳、鼻、舌四色根未起,六處未滿之前的胎內五位,稱為「名色支」。唯識學則以「名色支」為異熟蘊之種子,即「識」等五支由「無明」、「行」二支之資助,能引生當來之果,稱為「異熟無記」之「名言種子」,其中,除「本識」、「六根」、「觸」、「受」之種子外,其余皆為「名色」。或者直接將五蘊之種子稱之為「名色」。②六處聚落 十二因緣的第五支。六根的別名,「處」是出生之義,是指出生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生起「六識」。「聚落」或稱村落、村,即眾人所聚居之處。此處以村落的聚集義來比喻「六處」的和合狀態。③觸 十二緣起之第六支,又稱「觸支」。「觸」指「六境」(對象)、「六根」(感官及其機能)、「六識」(認識)三者和合時所產生之心理活動。此時之「根」、「境」、「識」各分為六種,則「觸」亦有「六觸」。例如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產生之「觸」為「眼觸」,如由「耳」、「鼻」、「舌」、「身」、「意」產生「耳觸」乃至「意觸」。關於此「觸支」的解釋,小乘一切有部依分位緣起釋為嬰兒期之「觸」,即於嬰兒期「根」、「境」、「識」三者和合而未了知苦、樂差別之位。④受 「受」有多種涵義,此是指「十二緣起」的第七支,稱為「受支」。為幼年少年時期對苦、樂等相的了知。小乘說一切有部基於「分位緣起」說認為幼年少年時期雖覺知苦、樂等相,然尚未生起YIN愛,此期之位即稱為「受」。大乘佛教唯識學則以「無明」及「行」為「能引支」,「識」乃至「受」之五支為「所引支」;又以「無明」及「行」為「能熏」,「識」等五支為「所熏」之種子。這樣,「識」、「名色」、「六處」、「觸」等由於「無明」、「行」而影響「阿賴耶識」之「種子」,稱為「受」。⑤愛 十二因緣的第八支,又名「愛支」,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說一切有部將十二因緣分三世兩重因果,以「愛」、「取」、「有」為現在三因,是為「愛支」。唯識大乘只立一重因果,名「愛」、「取」、「有」三者為「能生支」,其中,「愛」為第六意識相應俱生煩惱。⑥取 十二緣起的第九「取支」,其義為執著於所對之境。在十二因緣中是指由第八支「愛支」現行所引生的熾熱活動,特指對YIN、食、資具等之執著,以及對於妄欲貪求之心等作用的執持。一般將「取」分為四種:其一,「欲取」,是指色、聲、香、味、觸等五妙境之貪求。其二,「見取」,是指執取諸種非佛教之世俗觀點。其三,「戒禁取」,謂執取諸種非佛教之戒律。其四,「我語取」,是指執著諸種我見之言語。⑦有 十二因緣之第十支即「有支」,即指能招引當來因果之業;或將造業之階位稱為「有」,是眾生迷界之因。⑧生 十二因緣的第十一支,即「生支」,指經由過去的業力結當來之果。《俱捨論》卷九說:「由是業力,從此捨命正結當有,此位名生。」這是將托胎結生一剎那的「五蘊」稱為「生」。大乘唯識學針對「愛」、「取」、「有」為「能生支」,將「生」與「老死」一起攝於「所生支」,且不單就「結生」的一剎那作解釋。《成唯識論》卷八說:「『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這是以「生有」之初至未衰老之間的「本有」都當作「生支」。⑨老死 「老」與「死」的並稱,十二因緣的第十二支,又名「老死支」,即眾生心身的衰變及滅壞死亡之位。若依「三世兩重因果」之說,是以「生支」及「老死支」為未來二果。即現在捨命後,形成來世之一剎那位的「五蘊」,名為「生支」;相對於此,在新生命形成後,至死亡階段,這一期間總名為「老死支」。其中,「老」指色心的衰變,「死」即壽命盡而滅壞。唯識學以「二世一重因果」解釋十二因緣,故「生」及「老死」是「所生支」。由「愛」、「取」、「有」三支所生的異熟五蘊是衰變及身壞命終之位,此即「老死支」。⑩憂 憂慮、憂傷。《俱捨論》卷三說,此損惱不悅之心,僅與意識相應。但《成唯識論》卷五則列舉二說,一說如上所述,一說則主張與五識、意識相應;其中,受逼迫之輕微者為「憂」,重者為「苦」。此「憂根」僅限於「欲界」,不通於「色界」、「無色界」。11悲 此處的「悲」是指悲怆、悲傷之義。12苦 此處的「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苦與樂乃相對性之存在,若心向著如意之對象,則感受到樂;若心向著不如意之對象,則感受到「苦」。「苦」的分類有:其一,二苦,產生於自己身心之苦,稱為「內苦」;受外界逼迫所產生之苦(如惡賊、天災等),稱為「外苦」。其二,三苦,對不如意之對象感受其苦,是為「苦苦」;對所愛者之毀壞感受其苦,是為「壞苦」;見世間一切無常而感受其苦,是為「行苦」。其三,四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其四,八苦,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其五,十八苦,即老苦、死苦、憂苦、悲苦、苦苦、惱苦、大苦聚等七苦,再加上無明苦、行苦、識苦、名色苦、六入苦、觸苦、受苦、愛苦、取苦、有苦、生苦等十一苦,合為十八苦。13惱 心所法之一,與「憂」、「悲」、「苦」、「憂」等,都表示迷界眾生之苦等現象。依《俱捨論》的解釋,所謂「惱」,即雖自知其罪過,猶不聽他人勸誨,一味使心神懊惱煩悶。唯識學派則解釋為起瞋怒之心,追想過去之行事或現在不悅之事物,而在心中產生懊惱的心理。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田地上又生出苦芽。它們是:『名色』共生不離,這就叫名色增長;從『名色』之中又產生六處,『六處』聚合起來又產生『觸』;由於有『觸』的作用而產生『受』,憑借『受』而產生『愛』,『愛』逐漸增長的緣故而產生『取』,『取』生長增加的緣故而產生『有』,『有』產生的緣故而有『生』、『老死』、憂傷、悲痛、痛苦、惱恨等等。眾生就是如此生長,使苦聚集。」

「是中皆空,離我、我所①,無知、無覺②,無作、無受③,如草木石壁④,亦如影像⑤。」

【章 旨】此章又為「明三觀為方便」之二「具足諸苦觀」的第三部分。經文指出,「十二因緣」本來就是空的。

【注 釋】①我我所 「我」是「主宰」的意思。佛教說我們通常所執著的「我」是假我,因為這個「我」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離開了五蘊,根本就沒有「我」存在。「我所」指為我所有之觀念,全稱是「我所有」,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屬的意思。「我」、「我所」,是指以自身為「我」,以自身以外之物皆為我所有。在佛教中,「我」與「我所」,被認為是一切世俗分別之基本分別,故為破除之對象。又「我所」分為「相應我所」、「隨轉我所」、「不離我所」,如果執著之,則稱為「我所見」。②無知無覺 「知覺」是指以「心」、「心所」為緣取對象而產生的感知作用。「若約小乘就『五蘊』說,『受蘊』名『覺』,三蘊名『知』。約六根說,身識名『覺』,余五名『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就「知」與「覺」的根源言之,「受蘊」即為「覺」,「想蘊」、「行蘊」、「識蘊」即為「知」。從「六根」言之,則如引文所說。現在的問題是,「現有知覺,雲何言『無』?隨俗故『有』,約真故『無』。」這是說,從世俗認識看,是有知覺。但從佛教的真谛(即真理)的角度言之,則「無知無覺」。「無知無覺」是指超越一般的覺知、感知活動。這是對於佛教真理的認識,真智寂靜而不動,泯絕一切分別,稱為「無知」。實相無相,真智無智,以其無智,因而能無所不知。③無作無受 「無作」,指無因緣之造作。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作、受二句,通於能、所,能作能受故,是於我所作、所受即是我所,在因名『作』,在果名『受』。今但緣成,故無作、受。……五陰造業,故名『作者』,當陰招報名為『受』者。今並遣之。」理解「無作無受」,首先要從何為「作」與「受」著手。「作」與「受」有「能」(主體)和「所」(對象)兩方面。如果從因果關系言之,「作」為「因」,「受」為「果」。如果從「五蘊」的角度去理解,「五蘊」造業,即名之為「作」;而「業」所照之果報,即名之為「受」。④如草木石壁 關於此比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草木則動,石壁不動,皆無知覺故。」如《維摩诘經》卷二所說:「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⑤如影像 關於此比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言『亦如影像』者,顯從緣有,似而非真。」十二因緣及其由之所流轉而出的諸法,都是如同影像一樣,是因緣而有的暫時存在,因而並非真實的存在。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其實,這些都是空的,是遠離我、我所,無知、無覺的,無作、無受的,如同草木石壁,也如同影像一樣。」

「然諸眾生不覺不知。」

【章 旨】此章為「明三觀為方便」之三——「二顛倒苦觀」的內容。「十二因緣」本來就是空的,「妄苦本空,得而不覺;真樂本有,失而不知。而遠樂就苦,名彼『二顛倒』。」(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但是,這些眾生卻並不覺知十二因緣本身是空的道理。」

「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復作是念:『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

【章 旨】此章為為「慈、悲行所成相」的第二部分——「正起慈悲」的內容,即菩薩見到眾生皆苦而興起救拔眾生,將其置於安樂之處的大行。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看見這些眾生在如此苦聚之中掙扎而不能出離,因此隨即產生大悲智慧。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這些眾生我應該救度拔濟他們,將他們安置於最究竟最安樂的地方。因為這種緣故,菩薩隨即產生大慈光明智慧。』」

「佛子!菩薩摩诃薩隨順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①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捨,凡是所有一切能施。」

「所謂:財谷、倉庫、金銀、摩尼②、真珠③、琉璃④、珂貝⑤、璧玉、珊瑚⑥等物,珍寶、璎珞⑦、嚴身之具,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城邑、聚落、園林、台觀、妻妾、男女、內外眷屬及余所有珍玩之具,頭目、手足、血肉、骨髓、一切身分⑧皆無所惜,為求諸佛廣大智慧。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捨成就。」

【章 旨】此章為「修行勝」部分第二層次「顯所成行相」的第三方面——「捨行所成相」的內容。

【注 釋】①深重心 關於此心,澄觀解釋說:此地已經完全實現了「布施波羅蜜多」行,因此有「深重心」。②摩尼 又作「末尼」,意譯作「珠」、「寶珠」,為珠玉之總稱。一般傳說摩尼有消除災難、疾病以及澄清濁水、改變水色之德。③真珠 即珍珠。形圓如豆,乳白色,有光澤,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殻內所產。為珍貴的裝飾品,並可入藥。④琉璃 意譯「青色寶」、「遠山寶」,又作「流璃」、「吠琉璃」、「毗琉璃」等,為貓眼石之一種。種類有青、白、赤、黑、綠等各種顏色。古代人所說的琉璃實際上是指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甚至也將一種彩色的陶質釉也當作琉璃。佛教文獻中說,琉璃具有將任何接近琉璃之物都同化為琉璃之色的功能,相傳虛空之顏色(青色)即是由須彌山南方之琉璃寶所映現。⑤珂貝 「珂」,美石。「貝」,古代貨幣。⑥珊瑚 海中出產的寶物。《翻譯名義集》卷三載:「珊瑚,梵語『缽攞娑福羅』。應法師雲:『初一年青色,次年黃色,三年蟲食敗也。』《大論》雲:『珊瑚出海中石樹。』」⑦璎珞 又作「纓絡」,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可掛在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⑧身分 指身體之一部分或身體全部。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摩诃薩隨順如此大悲、大慈,以深重之心住於初地之時,對於一切物都沒有吝惜,追求佛的大智,修行大捨,凡是所有一切都能夠施予。」

「譬如:財谷、倉庫、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珂貝、璧玉、珊瑚等物,珍寶、璎珞、裝飾身體的物品,象馬、車乘、奴隸僕人、人民、城鎮、村落、園林、台觀、妻妾、男女、內外眷屬以及其它所有珍玩之具,自己的頭目、手足、血肉、骨髓以及身體的其他部分都沒有什麼可惜的,只是為了追求諸佛的廣大智慧。這就是菩薩住於初地的大捨成就。」

「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一切眾生,轉更推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無疲厭故,即得成就無疲厭心。」

「得無疲厭心已,於一切經論,心無怯弱;無怯弱故,即得成就一切經論智。」

「獲①是智已,善能籌量應作、不應作,於上、中、下一切眾生,隨應②、隨力③、隨其所習④,如是而行,是故菩薩得成世智。」

【章 旨】此章為「修行勝」部分第二層次「顯所成行相」第四、五、六方面——「無有疲厭行」、「知諸經論行」、「善解世法行」的內容。

【注 釋】①獲 「得」之一種,是「不獲」之對稱。有兩種情況:一是指獲得未曾得到的。二是雖然曾經獲得但卻失去過,此番重新得到。②隨應 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言『隨應』者,隨機所應宜以何法。」此語類似於菩薩所具有的「七辯」之一「隨應辯」。菩薩隨應眾生之所須,應時應機,無有差異,隨其所問,應答無礙。③隨力 澄觀解釋說:「『隨力』者,隨己智力所能,隨他智力所堪。」(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也就是針對自己的所能以及他者的承受、接受能力。④習 習氣;根機。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一切眾生,輾轉更推求世間、出世間諸利益事而無疲厭的緣故,隨即獲得成就無疲厭心。」

「菩薩獲得無疲厭心之後,對於一切經、論,心中無有怯懦;因為沒有怯懦的緣故,隨即獲得成就一切經論之智。」

「菩薩在獲得成就一切經論之智之後,善於並且能夠籌化度量應該作、不應該作的事情,針對上、中、下根機的一切眾生,隨應、隨力、隨其所習,如此而行,由於這些,菩薩獲得了成就世間的智慧。」

「成世智已,知時知量①,以慚愧莊嚴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就慚愧莊嚴。」

「於此行中勤修出離,不退不轉②,成堅固力。」

「得堅固力已,勤供諸佛,於佛教法能如說行③。」

【章 旨】此章為「修行勝」部分第二層次「顯所成行相」的內容的第七、八、九方面——「慚愧行」、「堅固力行」以及「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注 釋】①知時知量 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時』有三種:一者,念時,如是時中宜修定等,剎那不間故。二、日夜時,晝則存心,初、中、後夜皆勿廢故。三、所作得必不斷時。此即智量,謂量力所能,亦愛亦策,勿令過分,後休廢故。以此三時,修前八科二利之行。」②勤修出離不退不轉 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解釋說:「精勤修行者,有二種:一、不退力,不捨行故。二、不轉力,精進不息故。」③勤供諸佛於佛教法能如說行 關於此,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解釋說:「『供養諸佛如說修行』者,有二種:一、利養供養。二、修行供養。」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在獲得了成就世間的智慧之後,知曉時機知曉量度,以慚愧之心為莊嚴,勤奮地修行自利、利他之道,因此緣故而成就慚愧莊嚴。」

「菩薩在慚愧行中勤奮修行,並且勤奮地修行出離之道,不倒退,也不轉移,隨即成就堅固力。」

「菩薩獲得堅固力之後,又勤奮地供養諸佛,對於佛所教誨的法能夠如佛所說的修行。」

「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所謂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章 旨】此章為「修行勝」部分第三層次「結十名體用」的內容,也就是「修行勝」部分的結語。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如此成就十種淨諸地法,這就是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說 明】「校量勝分」之二「修行勝」的內容到此已經結束。這裡所言的「成就十種淨諸地法」也就是「初地」菩薩在修行方面,超越於凡夫、聲聞、緣覺的所在。「十行」的名稱就是:「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關於此,澄觀的若干解釋值得重視,可以作為理解其深層次涵義的指南:

其一,從修行行相的差別觀之,「十行分二:前三是行意樂,故名為『心』。後七,加行造修,故名為『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說:「此十種行,顯二種勝成就:一、深心成就,謂『信』、『悲』、『慈』等。二、修行成就,謂『捨』、『不疲惓』、『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如說修行』等。」

其二,從自利、利他的角度觀之,「前七別顯二利,信及無疲是自利行,余五利他。後三通約二利,攝護前七故。於中,前二護前七,謂慚愧治障護,令離惡,能令信等成無著行。由堅固力護,令住善,能令信等成不可動。後一攝前七,一攝令成行,二攝令得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

其三,十行的排列有明確的次第。「先自證信因果,既自證信,愍傷妄苦,誓與真樂,為救他故。捨而無吝,求法無倦,便能了知經論,籌量世法,止惡慚愧,進善堅固,能真供佛。」(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①。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②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悉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③,衣服、飲食、臥具④、醫藥,一切資生⑤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回向⑥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因供養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

【章 旨】從此章進入「果利益校量勝」之一——「調柔果利益勝」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通稱『果』者,地中滿足故。別言『調柔』者,謂調煉柔熟,以供養、攝化等為能調,煉『信』等十行為所調。煉由行供等,令『信』等調柔。隨意堪用故,名『調柔』。」「調柔果」的意思是,通過前述「大願」與「十行」的修煉,使得其果更加柔美成熟。此章有兩層面的內容:一是因大願力而見佛,澄觀稱其為「煉行緣」;二是菩薩以大心承事供養諸佛,澄觀稱其為「所煉行體」。為何稱之為「煉行」?澄觀解釋說:「『所煉行體』中,以行入行,故名為『煉』,如金入火。」此中有三種方法:「然有三種『入』,即分為三:一、入功德,即供佛行,去薄福垢亦兼供僧。二、『以此善』下,入無上果,即回向行,去下劣垢。《論》當第三(這是指《十地經論》將此列為第二條,澄觀認為應該列為第三),意明通回二行故。三、『佛子此菩薩』下,入大悲心,即利生行,去懈怠垢。」

【注 釋】①以大願力得見多佛 關於在初地見佛的體驗,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說:「『以大神通力見諸佛』者,以勝神通力見色身佛;『大願力』者,以內正願力見法身佛;『多百佛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佛』者,方便善巧示現多佛,顯多數故。」關於「善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此『善巧』有二:一、不直雲『無量』,而巧歷百千等數,為方便顯多。二、言『多百』者,是多個百,多千等亦然,是為一數之中已攝於多,故名『善巧』,理實入華藏剎海,見法界身雲也。」②那由他 數目字,相當於今天的億數。③供養 關於此處「供養」的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解釋說:「『供養』者有三種:一、恭敬供養,謂贊歎等,顯佛功德故。二、尊重供養,謂禮拜等。三、奉施供養,謂花、香、塗香、末香、幡蓋等,以諸菩薩上妙樂具者,是諸菩薩所有世間不供之物,具足奉施一切眾僧故。」④臥具 又作「敷具」,指床榻、被褥、帏帳、枕等寢具。依《四分律》卷七之規定,僧尼之臥具禁用蠶絲、羊毛,然邊遠地方的比丘可以使用羺羊皮。佛教戒律還規定,用滿六年方可更換新臥具,否則違犯「捨墮罪」。⑤資生 即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具,因為這些能夠資助人之生命,使其延續。⑥回向 「回」為回轉的意思,「向」是趣向的意思。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於其他方面,叫做「回向」。「回向」可分為三類,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歡喜地之後,以大願力得以觀見很多佛。具體而言,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都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諸佛,承事供養諸佛,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等一切生存所需的資料、物品來奉施諸佛,也以這些物品供養一切眾僧,並且以此善根全部回向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憑借供養諸佛之功德的緣故,獲得了使眾生成就的方法。」

「以前二攝攝取眾生,謂布施、愛語①;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達②。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余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③。」

「是菩薩隨所勤修,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以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④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佛子!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⑤。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章 旨】此章為「果利益校量勝」之一——「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內容,有兩層涵義:其一為「別地行相」,即其後將宣說的二地、三地乃至十地的行相都是以此地所修為基礎的,並且勝過此地。而十波羅蜜多中,初地主修「檀波羅蜜多」,而在其他「地」中續修加強。其二為「煉行成熟」,「『所煉行成』中,總收三入:初,牒供佛化生,以為能煉,『信』等淨法以為所煉。後,舉前回向能煉,令『信』等淨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三入」為「供佛行」、「回向行」、「利生行」。

【注 釋】①前二攝攝取眾生謂布施愛語 此指「四攝」的前兩攝,即「布施攝」、「愛語攝」。「四攝」是菩薩應該修行的四種法門。菩薩濟度眾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使他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②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達 此指「四攝」的後兩攝,即「利行攝」、「同事攝」。「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都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通達」,通於事理而無壅。③隨力隨分 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④轉轉 即轉折而上。這是說,修行有三次轉折。第一次是剛入地、住於初地之時,以入地之前的修行轉成「真修」。第二次,是修行校量中以「十行」對治各種障礙之法,使其轉為清淨。第三次是指初地之後,再歷經三次修行。⑤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這裡以金師煉金來比喻初地的修行。這是說,菩薩在初地修行就如同金師加工金器一樣,「金」就是前述「十行」,「火」就是此處所言的「供佛行」、「回向行」、「利生行」。至於為何可以以此比喻來說明「信」等「十行」的修煉呢?澄觀說,在未曾證得「真性」之前,是以「妄識」為體的。「真性」雖為修證而顯現,但「真性」卻並非修而始得。這些都與「金」與金器的關系相似。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此菩薩以前二攝——布施攝、愛語攝來攝取眾生;以後二攝——利行攝、同事攝來攝法,只是因為信解力的緣故,其修行未能很好地通達無礙。這些菩薩,在十波羅蜜多中,以「檀波羅蜜多」為增上;並非不去修行其余諸波羅蜜多,只是僅僅根據自己的力量以及資質的限度而已。」

「這些菩薩隨著自己的勤奮修行,供養諸佛,教化眾生,都已經修行清淨地法,將所有善根都回向一切智地,轉轉使其心明淨,調柔成就,隨意使用。佛子!譬如金師善巧煉金,多次將金放入火中,轉轉使其明淨,調柔使其成就,隨意使用。菩薩也是如此,供養諸佛,教化眾生,都是為了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都是完全用來回向一切智地,轉轉使其心明淨,調柔成就,隨意使用。」

「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①,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②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

【章 旨】從此章進入「果利益校量勝」之二——「發趣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發』謂發進,『趣』謂趣向。於地滿中,更求明解,為能發趣。發自此地,趣向後後,為所發趣。」這是說,以此地所修的境界為依托,歸向更進一層的境地。此章宣明,證入此地的菩薩應該善於推求請問初地及其它九地的修行相狀以及得果之情形。

【注 釋】①相及得果 關於此語,依照世親、澄觀的這些解釋,「相」即所對治的諸障,以及「能對治」——「方便智」;「得」是「根本智」;「果」是「後得智」。「方便智」,又作「權智」,是與「實智」相應而言的,指熟達方便法之智,也指行善巧方便之智。佛、菩薩有三業方便之法:其一為「身巧」,為化度眾生,而權現佛、猕猴、鹿、馬等各類身形。其二為「口巧」,實無三乘之差異,隨順眾生根機,而權說三乘之法。其三為「意巧」,尋念過去諸佛之善巧方便行化,我今所得道,亦應宣說三乘之法。「根本智」,又作「根本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等,乃直證二空所顯真如之理,斷惑障之智,也即照了無差別之智。「後得智」,又稱「後得差別智」,乃轉有為之事境,了知依他起性之如幻,而不生我法之迷惑,也即照了差別之智。②欲成就此地法 此處所言也就是初地的核心內容「信、悲、慈、捨」等「十行」。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於初地,應該跟從諸佛、菩薩以及善知識的所在去求學請教,對於此地中的相以及所獲得的果,無有厭惡滿足,因為想成就此地之法的緣故;菩薩也應該跟從諸佛、菩薩以及善知識的所在去求學請教,對於第二地中的相以及所獲得的果,無有厭惡滿足,因為想成就那地中之法的緣故;菩薩也應該如此去求學請教,對於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的相以及所獲得的果,無有厭惡滿足,因為想成就那些地中之法的緣故。」

「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①;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②;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③;善知地地不退轉④;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⑤。」

「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

「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

【章 旨】此章有三方面的內容:其一為「知」,證入初地的菩薩通過請教求道而獲知五種方便,經文中十句分別屬於:「一、觀方便。二、得方便。三、增上方便。四、不退方便。五、盡至方便。」(世親《十地經論》卷三)其二為「行」,即「十地」修行。其三為「到」,即所到達之所。而正面闡述「發趣果」之內容的四個部分——「一問」、「二知」、「三行」、「四到」之間的關系,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解釋的:「『知』是名解,正能發趣。然由『問』故知,所以先『問』。『知』意在『行』,『行』必能『到』。」

【注 釋】①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 依照世親的歸納、澄觀的解釋,這兩句是指「觀方便」,「觀」是「觀解」的意思。第一句「諸地障對治」是「以能治觀解,治十種障,立十地。」這是從「所斷」的角度來說明「觀」。第二句「善知地成壞」是「攬行成位集故,名『成』諸行;各住散故,名『壞』。」這是從「所知」的角度來說明「觀」。「成」的意思是積累「行」而成就初地等果位,「壞」則是指修行未達到目的而未成就。②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 依照世親的歸納、澄觀的解釋,這三句是指「得方便」,又包含三種方便:「善知地相果」句為「欲入方便」,指「方便智,帶相觀終,故名『相果』。」「善知地得修」句的意思為「已入方便,即根本智,顯是證修,非緣修故。」「善知地法清淨」句為「勝進方便」,是指「後得智,謂『信』等成地之法,離障清淨故。」③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 依照世親的歸納、澄觀的解釋,這三句是指「增上方便」,「進修後位,故名『增上』。」「善知地地轉行」的意思為:「依前起後,地背相捨故。」這是說,每一地都有不同的修行相狀。「善知地地處、非處」中,「二執名『非處』,二空為『住處』。」「二執」即「人執」、「法執」;「二空」即「人空」、「我空」。「善知地地殊勝智」中,「以後勝前,增長善巧,名殊勝智。」④善知地地不退轉 依照世親的歸納、澄觀的解釋,這一句是指「不退轉方便」,即前述「三方便,無退息故。」⑤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 依照世親的歸納、澄觀的解釋,這一句是指「盡至方便」,「淨治,菩薩地盡,轉至佛智地故。」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這些菩薩善於知曉諸地障礙的對治方法,善於知曉修行地的成與壞;善於知曉諸地的相與果,善於知曉諸地的得與修,善於知曉諸地法的清淨;善於知曉每一地的轉變之行,善於知曉每一地的住處與非住處,善於知曉每一地的殊勝智慧;善於知曉每一地的不退轉境界;善於知曉淨治一切菩薩地之後進入如來地。」

「佛子!菩薩如此善知諸地之相,是從初地修習信、悲、慈、捨等十行開始,並且從此不再間斷,如此直至進入第十地而無有斷絕。」

「由此諸地智慧光明的緣故,成就了如來智慧光明。」

「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①,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②,作所應作。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淨,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③,身及眾生不經患難。」

「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淨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诃薩入菩薩初地門』,廣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

【章 旨】此章先以譬喻來說明「發趣果利益勝」之內容的四個部分——「一問」、「二知」、「三行」、「四到」。譬喻的具體層次見注釋。此章的最後,總結「發趣果殊勝」的內容。

【注 釋】①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 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為:「如大商主,多將賈人,欲至大城。」(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三)而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則為:「善巧導師多將人眾,向彼大城。」(世親《十地經論》卷三)可見,此中的「商主」大概是指商隊中的領頭人兼向導。關於此譬喻的意義,世親、澄觀的解釋較為詳細。「『多將人眾向彼大城』者,令得正行故。」這是譬喻的概括意義。其中,含有兩種方便:第一為「不迷道方便」,「於道路中是利是退、患,於道路處是勝是過咎,皆善巧知。」第二為「資具利益方便,如經具道資糧,作所應作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②資糧 即必需品、積集、准備之意。「資」為資助,「糧」為糧食。如人遠行,必假糧食以資助其身,故欲證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糧以資助己身。諸經中亦每以「資糧」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③薩婆若城 「薩婆若」指一切種智,即諸佛究竟圓滿果位的大智慧。此處用「城」來喻指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以與上述商主帶領商人前往大城的譬喻對應。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譬如商主善於知曉各種方便,想帶領很多商人前往到達大城,在未曾出發之前,他會先詢問路途中的有利之處與過失之處,以及可以住止之處等等的安危與否,然後纔准備道路上使用的資糧,以及作應該做的事情。佛子!那大商主雖然還未起步出發,就已經能夠知曉路途中所有一切安全與危險之事項,善於以智慧籌量觀察諸事,准備所需要的物品不使其缺乏,這樣纔能帶領諸商眾安全、穩當地到達那座大城,使自己的身體以及眾人都完全免於憂慮與患難。佛子!菩薩和商主也是一樣的,住於初地,善於知曉諸地障礙的對治方法,甚至善於知曉一切菩薩之地的清淨,轉變進入如來之地,然後乃具備福分與智慧的資糧,帶領一切眾生經過生死的曠野和危險困難之地方,安全、穩當地到達薩婆若城,自己的身體以及眾生都不經過患難。」

「因為這些緣故,菩薩常常應該不懈怠,勤奮地修行諸地殊勝的淨業,直至趣入如來智地。」

「佛子!這就叫『略說菩薩摩诃薩入菩薩初地門』,具體地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相。」

「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①,豪貴自在,常護正法②,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悭、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行,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諸地;不離念力,不離念無畏,不離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③。」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④;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⑤。』」

【章 旨】從此章進入「果利益校量勝」之三——「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說到十地每一地的修習漸次時說過:「此即十地之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為地地中初、中、後相也。」地中「初相」即「初住地」,地中「中相」也就是「地滿相」。而「從初住地乃至地滿,所受王身說為『攝報』。」此章為其第一部分——「在家果勝」的內容。「在家果勝」又有兩方面: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閻浮提王即是此義。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善除眾生悭、貪之垢」等等。

【注 釋】①閻浮提王 「閻浮提」,佛教所說的「四大部洲」之一,也稱「南贍部洲」。此土位於須彌山之南,呈三角形狀,北廣南狹,尖點向南,圓周約六千由旬。因其有贍部林而名之為「贍部洲」;又跟從恆河上游之名稱閻浮提河而得名「閻浮提洲」。佛教起初將印度和周圍國家都看作「贍部洲」,後來則將整個人類所居住的星球都看作「閻浮提洲」。關於此處以「閻浮提王」來稱說初地的果報,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閻浮提王「即鐵輪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輪,今在初地方作『鐵輪』,正明皆寄不可定執。」這是說,關於初地的果報,佛教經典中所說不一,不可定執拘泥於文字。②常護正法 關於閻浮提王護持正法的內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護法』有二:一、護國正法,則賞罰以宜。二、護佛正法,護教理等,興建擯斥。」③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十二句 此十二句是言菩薩在作利他行之時,也不失自利。關於此中十一個「不離」的涵義,世親解釋說:「『不離念佛』等者,示現不離念自利益事,如是諸念於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諸妄想。」此十一「不離念」可分為四層次:「一者,上念,念三寶故。二者,同法念,念諸菩薩故。三者,功德念,念自身、他身菩薩行,自體轉勝故。四者,求義念,念諸力等,此是真實究竟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上念」即前三句,「同法念」為第四句,「功德念」為第五、六、七三句,「求義念」為後四句。④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菩薩所發十一願的前七願為顯現「自德」。第一願「為首」,意思為「大菩提位尊高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其余則具體說明其所證境界的殊勝、高妙、無與倫比。⑤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此四句言攝持化導眾生之德。「導」的涵義是「分別法義正說」,「『將』者,令他證得義,滅諸煩惱故。」只是「為帥」一句似乎有誤。菩提流支譯的《十地經論》卷三中作「為師」,而現存的梵本也是「為師」。可見,實叉難陀此處所譯應該改作「為師」。「『師』者,教授令入正道故。」「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句的涵義是「以大菩提道教化故。」而澄觀則明確指出,「為導」句從「教」即宣說教法角度言之,其余三句則是顯現修證所得。「為將」句「約斷德」,後二句「約智」,二者構成「前因後果」的關系。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於此初地,大多顯現作為閻浮提王,雄偉寶貴自在,常常護持正法,能夠以大布施攝取眾生,善於除去眾生悭、貪的污垢,常常實行大布施而無有窮盡。」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如此一切所作的業,都不遠離念佛,不遠離念法,不遠離念僧;不遠離念同行菩薩;不遠離念菩薩行,不遠離念十種波羅蜜多,不遠離念諸地;不遠離念十力,不遠離念四無畏,不遠離念十八不共佛法,乃至不遠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師,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是菩薩若欲捨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①,便能捨家、妻子、五欲②,依如來教出家學道。」

「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③。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④。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⑤。」

【章 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出家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出家菩薩禅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而「三昧所作勝」則是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面來說明的,共有十一句三個層次,其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 釋】①精進 又作「精勤」、「勤精進」、「進」、「勤」,指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也指六波羅蜜多的「精進波羅蜜」。依照佛教教義,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之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②五欲 指染著色、聲、香、味、觸「五塵」所引起的貪欲。③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等六句 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六句是從橫向來說明出家菩薩所得勝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見百佛」的意思為「十方各十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義是知曉佛所加持給初地菩薩的神力。其後四句是言「利他」,其中「能動百佛世界」一句的涵義是,面對對佛教有信仰的眾生,可以為其顯現震動國土的神通。「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三句是說,針對悟機殊勝的眾生,可以前往眾生所住的國土以光明照耀其身,然後為其傳授正法。④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 依照澄觀的解釋,此二句是從縱向來說明出家菩薩所得勝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能住壽百劫」是「自攝勝生」,以留命長久的自利形式完成利他行。「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是說此地的菩薩所具的勝果具有類似於「宿命通」的功能,可以窮照眾生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業果報應,為其顯示事物的善惡。⑤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 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三句是說明自利、利他行為實現的速疾的。「能入百法門」的涵義是「為增長自智,能思惟種種法門義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的涵義則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這些菩薩如果想捨棄家,在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捨棄告別妻與子、棄絕五欲,依照如來的教導出家學道。」

「在出家之後,這些菩薩勤行精進,在一念之間,就獲得數百種三昧。得以觀見數百的佛;知曉數百佛的神力;能夠使數百個佛的世界發生震動,能夠超越數百佛的世界,能夠照耀數百個佛的世界,能夠教化數百個世界中的眾生。這些菩薩能夠住壽數百劫而不轉生;能夠知曉眾生過去、現在、未來數百劫之中所發生的事情。這些菩薩能夠進入數百法門;能夠示現數百個身體;而每一身都能夠示現數百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①。」

【章 旨】此章為「果利益校量勝」之四——「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注 釋】①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三句 菩提流支所譯的《十地經論》卷三為:「若以願力自在勝上,菩薩願力示現過於此數,示種種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加,或信,或業。是諸神通,乃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不可數知。」可見,此句的「自在示現」是指的以大願力示顯不可計數的神通以救度眾生。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如果憑借菩薩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百』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 明】關於「果利益校量勝」的內容,以下幾點須略加強調:

其一,金剛藏菩薩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初地所證「果」的殊勝。這四個方面為「調柔果利益勝」、「發趣果利益勝」、「攝報果利益勝」、「願智果利益勝」。「調柔果利益勝」的意思是,通過前述「大願」與「十行」的修煉,使得其果更加柔美成熟。「發趣果利益勝」的涵義是,以此地所修的境界為依托,歸向更進一層的境地。「攝報果利益勝」的涵義是「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澄觀說到十地每一地的修習漸次時說過:「此即十地之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為地地中初、中、後相也。」地中「初相」即「初住地」,地中「中相」也就是「地滿相」。而「從初住地乃至地滿,所受王身說為『攝報』。」而「願智果利益勝」的涵義則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其二,關於「調柔果利益勝」、「, 發趣果利益勝」、「攝報果利益勝」、「願智果利益勝」四個部分的屬性及其相互關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初二是其行修方便,後二是其報行純熟。行修唯在地滿,報行該於始終。從初住地乃至地滿,所受王身說為『攝報』,所有作用說為『願智』。又初二、後一,此地定有。『攝報』一果,有無不定,容有不作,故雲『多作』。而定能作故,亦定有。又,初二果亦是地法,初『行』,次『解』,是『所修』故。後之二果唯『果』非『法』,初體,後用,非『所修』故。是以經於二果之後,便有結文雲『略說初地法門』。不得此意,則似論家謬取法門,濫為果稱。」可見,四者的關系有三層較為重要:第一,「調柔果利益勝」、「發趣果利益勝」指「行修方便」,而「攝報果利益勝」、「願智果利益勝」則指「報行純熟」。前者在「地滿」便能完成,後者則在十地的每一地修行的「前、中、後」三個階次中始終起作用。第二,從初住地至「地滿」即「正住」之「報行」為「攝報」,其所起的作用稱之為「願智」。第三,「調柔果」、「發趣果」、「願智果」等三者在初地一定形成,而「攝報果」則或有或無。第四,「『發趣』文局初地,以最在初故。義通十地,通解十地故。」在後面的九地中,不再有「發趣果」。

其三,「校量勝分」的內容至此宣說完畢。而初地部分的「長行」即散文部分到此也結束了。

(三)、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若人集眾善,具足白淨法,供養天、人尊,隨順慈、悲道,信解極廣大,志樂亦清淨。」

「為求佛智慧,發此無上心。淨一切智、力,及以無所畏。成就諸佛法,救攝群生眾。為得大慈悲,及轉勝*輪,嚴淨佛國土,發此最勝心。一念知三世,而無有分別,種種時不同,以示於世間。略說求諸佛,一切勝功德,發生廣大心,量等虛空界。」

「悲先慧為主,方便共相應,信解清淨心,如來無量力。無礙智現前,自悟不由他,具足同如來,發此最勝心。」

「佛子始發生,如是妙寶心,則超凡夫位,入佛所行處,生在如來家,種族無瑕玷,與佛共平等,決成無上覺。纔生如是心,即得入初地,志樂不可動,譬如大山王。」

【章 旨】此章之後為「初地」部分的「應頌」(又作「重頌」、「重頌偈」)。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初地歡喜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此四十六偈半,大分為二,前四十四偈半重新說明了「說分」、「校量勝分」中所宣講的內容。最後二偈為總結。在此章的十一偈頌,金剛藏菩薩為會眾重宣「說分」中「住分」的內容。最初一頌半說明憑借什麼身相而進入初地,其次的四頌半說明修行菩薩行是為了獲得什麼境界(「義」),再其次的二頌說明以什麼為根據而進入此地,後三頌說明進入初地有何相狀。

【語 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如果人們聚集了很多的善行,具備滿足了清淨法,並且供養作為天、人之尊的佛,隨順著慈悲之道,他們的信解就極其廣大,志向和快樂也是清淨的。」

「菩薩為了求得佛的智慧,而開發出追求無上佛道的心。菩薩想獲得一切智及其力,以及佛所具有的四無所畏。菩薩的目的是成就諸佛之法,並且以之救拔攝持眾生群體。菩薩是為了獲得大慈大悲,以及能夠旋轉殊勝的*輪為眾生說法,為了莊嚴清淨國土使其成為佛國,纔開發此最殊勝的心。菩薩追求的是以一念知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並且對於眾生無有任何分別的智慧,菩薩修行的目的是以種種不同的時間,顯身於世間而救度眾生。菩薩修行是為了求得諸佛的境界,獲得諸佛的一切殊勝的功德,開發生起如同虛空界一樣廣大的心。」

「菩薩修行中,首先需要憑借大悲,而大悲之心是以智慧為其核心的,再加上方便智慧與其大悲心相應起作用。菩薩憑借信解而成就的清淨心,獲得如同如來一樣的無量之力。經過這樣的修行,無礙智就會顯現出來,依憑自己悟解而不依靠外力,菩薩具足如同如來的境界,開發出如同如來般的最殊勝的心。」

「佛子開始開發生起如此美妙而寶貴的心,就可以超越凡夫之位,進入佛所行的境界,出生在如來之家,其種族就不會有任何瑕疵與污染,就與佛可以平等,並且最終成就無上覺悟。菩薩剛剛產生如此之心,就隨即得以進入初地,其志向、樂趣就如同大山之最高者一樣不可動搖。」

「多喜多愛樂,亦復多淨信,極大勇猛心,及以慶躍心,遠離於斗诤,惱害及瞋、恚,慚、敬而質直,善守護諸根,救世無等者,所有眾智慧。」

「此處我當得,憶念生歡喜。始得入初地,即超五怖畏,不活、死、惡名,惡趣、眾威德,以不貪著我,及以於我所。是諸佛子等,遠離諸怖畏。」

【章 旨】金剛藏菩薩在此章的五偈中為會眾宣說初地的涵義,即前述「說分」中「釋名分」的內容。開始二偈半宣說的是初地的「喜相」,其余二偈半宣說獲得「喜心」的原因、根據。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初地之所以稱之為『歡喜」,是因為其有很多喜,譬如愛樂之喜、淨信之喜、勇猛之喜、慶躍之喜、無斗诤之喜、無惱害之喜、無瞋恚之喜等等,菩薩在此地常懷慚愧之心和恭敬之心,並且以質直之心善於守護諸根,具有可以救拔世間眾生的無與倫比的所有智慧。」

「菩薩在此地,憶念到此境界是我應當能夠獲得的,就產生歡喜。開始得以進入初地,就隨即超越了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等五種怖畏。因為他們不貪著於有我以及我所的存在,因此這些佛子,就遠離了五種怖畏。」

「常行大慈愍,恆有信恭敬,慚愧功德備,日夜增善法,樂法真實利。」

「不愛受諸欲,思惟所聞法,遠離取著行,不貪於利養,唯樂佛菩提,一心求佛智,專精無異念。」

「修行波羅蜜,遠離谄虛诳。如說而修行,安住實語中。不污諸佛家,不捨菩薩戒,不樂於世事,常利益世間。修善無厭足,轉求增勝道,如是好樂法,功德義相應。」

【章 旨】此六頌為「說分」之三「安住地」部分的內容。在起首五句,金剛藏菩薩為會眾重新宣說「信心成就」(其涵義為勤奮地修行善根首先需從「信心」開始),隨後七句宣說「修行成就」,最後三偈則宣說「回向成就」(「回向」是指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趣入菩提涅槃)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常常實踐大慈悲,一直有信和恭敬之心,常常懷有慚愧之心因而具有所有功德,日夜增長善法,以正法為樂而獲得真實的利益。」

「進入此地的菩薩不喜愛、接受諸欲,思惟自己從佛那裡所聽到的法,遠離取著之行,不貪於利養,僅僅只是對成佛的菩提心有興趣,一心追求佛智,心思專門精細無有任何其他念想。」

「進入此地的菩薩修行波羅蜜多,遠離於谄、妄語。如同佛所說而修行,安住於真實之語中。不污染佛家,不捨棄菩薩戒,不樂於世事,常常為世間求取利益。菩薩常常修善而從不產生厭惡和滿足之心,轉求增勝之道。菩薩如此喜歡並且以此法為樂,自然就會產生相應的功德。」

「恆起大願心,願見於諸佛,護持諸佛法,攝取大仙道。常生如是願,修行最勝行,成熟諸群生,嚴淨佛國土。一切諸佛剎,佛子悉充滿,平等共一心,所作皆不空;一切毛端處,一時成正覺。如是等大願,無量無邊際。」

「虛空與眾生,法界及涅槃,世間佛出興,佛智、心境界,如來智所入,及以三轉①盡。彼諸若有盡,我願方始盡。如彼無盡期,我願亦復然。」

【章 旨】從此開始的二十二偈半,是對於「校量勝分」的內容的重頌。在此章,金剛藏菩薩為會眾重新宣說「願勝」。菩薩進入此地發十大願,即「供養願」、「受持願」、「轉*輪願」、「修行二利願」、「成熟眾生願」、「承事願」、「淨土願」、「, 不離願」、「利益願」、「成正覺願」。此章概括了此「十大願」的內容以及前述以「十無盡」句對於「十大願」之殊勝性的說明。「十無盡」為「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以及「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

【注 釋】①三轉 指前文所言的「世間轉」、「法轉」、「智轉」。此「三轉」大致可以理解為「世間之生起」、「法之生起」、「智之生起」,而「世間轉法轉智轉界」則須當作一個整體來理解,即是指由生起之「世間」、「法」、「智」等構成的一個存在。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一直生起這樣的大願心,希望見到諸佛,希望護持諸佛之法,希望攝取獲得諸佛之境界的方法。菩薩常常產生如此大願,修行最殊勝之行,使眾生成熟,嚴淨諸佛的國土。一切諸佛之土,佛子都完全充滿,具有與佛平等的同樣的心,其所作都不空;菩薩希望在一切毛端之處,在一時成佛。如此等等大願,是無量而無有邊際的。」

「如果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以及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如此這些如果有盡,我的願望方纔盡。如果這些無有窮盡之期,我的大願也是沒有窮盡的。」

「如是發大願,心柔軟、調順。」

「能信佛功德;觀察於眾生,知從因緣起,則興慈念心,如是苦眾生,我今應救脫。為是眾生故,而行種種施,王位及珍寶,乃至象、馬、車,頭、目與手足,乃至身、血肉,一切皆能捨,心得無憂悔。求種種經書;其心無厭倦;善解其義趣,能隨世所行;慚愧自莊嚴;修行轉堅固;供養無量佛,恭敬而尊重。」

【章 旨】在此章的六頌中,金剛藏菩薩又以偈頌形式向會眾重新宣說初地菩薩修行的殊勝之處,也即初地「校量勝分」的第二部分「修行勝」的內容。起首的半頌重宣「行」所依持的十種殊勝之心,即「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其後的五偈半頌則重新宣說初地所修的十種殊勝之行,其名目則為「信」、「悲」、「慈」、「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以及「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發如此大願,就獲得了柔軟心、隨順等十種心。」

「而菩薩以十種心為依持能夠產生十行,這十種行是:能夠信佛而有許多功德;仔細地觀察眾生,知曉眾生的各種因緣,並且興起慈念之心,面對如此苦難的眾生,我現今應該救拔解脫他們。為了這些眾生的緣故,而實行種種布施,王位、珍寶,甚至象、馬、車,頭、眼睛、手、足,甚至身、血肉等等,所有一切都能夠捨棄而布施給眾生,心中沒有任何憂慮和後悔。菩薩尋找種種經書,其心沒有任何厭倦;菩薩善於理解世間的種種義趣,能夠隨順世間的所行;菩薩以慚愧莊嚴自身;菩薩的修行非常堅固;菩薩供養無數無量的佛,恭敬而且尊重地依照諸佛的的教誨行動。」

「如是常修習,日夜無懈倦,善根轉明淨,如火煉真金。菩薩住於此,淨修於十地,所作無障礙,具足不斷絕。」

「譬如大商主,為利諸商眾,問知道險易,安隱至大城。菩薩住初地,應知亦如是,勇猛無障礙,到於第十地。」

「住初地中,作大功德王,以法化眾生,慈心無損害。統領閻浮地,化行靡不及,皆令住大捨,成就佛智慧。欲求最勝道,捨己國王位,能於佛教中,勇猛勤修習。則得百三昧,及見百諸佛,震動百世界,光照行亦爾,化百土眾生,入於百法門,能知百劫事,示現於百身,及現百菩薩,以為其眷屬。」

「若自在願力,過是數無量。」

【章 旨】在此章的十頌中,金剛藏菩薩又以偈頌形式向會眾重新宣說初地菩薩修行所得之果的殊勝之處,也即初地「校量勝分」的第三部分「果利益校量勝」的內容。開始二頌重新宣說「調柔果利益勝」的內容,其涵義為通過前述「大願」與「十行」的修煉,使得其果更加柔美成熟。其次二頌重新宣說「發趣果利益勝」的內容,其涵義是以此地所修的境界為依托,歸向更進一層的境地。其後五頌半重新宣說「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最後半偈重新宣說「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其涵義則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常常如此修習,日夜修習而無有任何懈殆、疲倦,其善根逐漸變得明亮清淨,如火煉出真金。菩薩住於此地,再接著修習其他九地,其所作無有任何障礙,具足各種因緣而沒有斷絕。」

「譬如大商主,為了諸位商人的生意順利,在出發之前先向人詢問並且搞清楚道路的危險處與簡易處,然後纔能安定穩當地到達大城。菩薩住於初地,應該也是如此,勇猛而無障礙地到達第十地。」

「菩薩住於此初地之中,作為大功德王,以法教化眾生,以大慈之心使眾生不受任何損害。菩薩作為閻浮之王統領閻浮提地,其教化眾生的行為任何人都不能與其相比,這些菩薩住於大捨,成就佛的智慧。這些進入初地的菩薩,為了追求最殊勝的方法,捨棄自己國王的寶座,在佛的教誨之下,勇猛而勤奮地修行,就獲得數百種三昧,並且得以觀見數百的佛,能夠使數百個世界發生震動,其發出的光芒也能夠如此,能夠教化數百個世界中的眾生,能夠進入數百法門,能夠知曉數百劫中發生的事情,能夠示現數百個身體,也都能夠示現數百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如果憑借菩薩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百』的數字而無法計算清楚。」

「我於地義中,略述其少分,若欲廣分別,億劫不能盡。菩薩最勝道,利益諸群生。如是初地法,我今已說竟。」

【章 旨】在最後兩偈中,金剛藏菩薩以偈頌的形式宣稱自己所說的只是初地之義的很少一部分涵義,能夠說清楚的自己已經宣說完畢。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我對於初地的涵義,只是略微講述了很少一部分,如果想廣泛地辨析講解,即使耗費億劫的時間也是不能夠說盡的。菩薩最殊勝的大道,是為了群生得到利益的。如此殊勝的初地之法,我現今已經講解完畢了。」

【說 明】初地——「歡喜地」的內容至此已經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會的涵義。當時,佛在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殿,諸方世界諸大菩薩都前來集會。這時,金剛藏菩薩由於佛的威力,進入大智慧光明三昧,受到諸佛稱贊並且摩頂。金剛藏菩薩從定中起,向會眾宣說「十地」的名稱。這時,解脫月等菩薩請他解說,佛也放出光明給其加以神力,金剛藏菩薩便向會眾演說甚深的十地法門行相。這就是此會的梗概。關於此會的名稱,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一從不同角度作了解釋:「會名有三:一、約人,名『金剛藏會』。二、約處,名『他化自在天會』。謂他化作樂,具自得受用,表所入地,證『如』無心,不礙『後得』而起用故;事理存泯,非即離故;因他受用而有所作,非自事故;自、他相作,皆自在故;將證離欲之實際故。不處化樂者,表凡、聖隔絕故。三、約法,名『十地會』,即同品名。所以得此名者,《本業》雲:『地名為持,持百萬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為地。』本《論》雲:『生成佛智,住持故』,即斯義也。」

第二,一般佛經都由佛宣說法義,為何此會中是由金剛藏菩薩宣說呢?世親《十地經論》卷一解釋說:「何故唯金剛藏說?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破。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異名說。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如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余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

第三,關於本部分的結構,古代的判釋差別頗大,澄觀認為世親的解釋最妥切,本譯注也采用其說。世親《十地經論》卷一說:「初地所攝八分:一、序分。二、三昧分。三、加分。四、起分。五、本分。六、請分。七、說分。八、校量勝分。」而關於之所以如此展開的原由,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一所言最為精彩:「一、起說由致,故有『序分』。二、顯證能說,有『三昧分』。三、示說不虛,故有『加分』。四、定無言說,故有『起分』。五、起先略陳,故有『本分』。六、聞名渴仰,故有『請分』。七、正為廣陳,故有『說分』。」「謂住此地中,勝二乘故」,有「校量勝分」。而依照經文本身的情況,「說分」、「校量勝分」主要為初地「歡喜地」的內容,而我們又將最後的「重頌」部分單獨列出來置於初地「歡喜地」之內,這樣便構成了現在的結構。

第四,關於初地名為「歡喜」的意義。一般而言,菩薩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階位,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證「真如平等聖性」,具證「人空」、「法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歡喜,因此稱之為「歡喜地」。而《十住毗婆沙論》卷二載,菩薩得入初地,有七種相狀:其一,「能堪忍受」,能為難事,修集無量福德善根,並於無量恆河沙劫往來生死,教化剛強難度之惡眾生,心不退沒。其二,「不好诤訟」,菩薩樂於寂滅之道故,而不與人诤競。其三,「心多喜」,能令身得柔軟,心得安隱;又能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悲。其四,「心悅」,於轉*輪時,心得踴悅;又心安隱無患。其五,「樂於清淨」,離諸煩惱垢濁,於一切深經、諸菩薩及其所行一切佛法,皆心信清淨。其六,「悲心愍眾生」,深切愍念眾生而給予救護。其七,「無瞋恚心」,菩薩雖「結」、「使」未斷盡,然瞋恨少而心常樂慈行。而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經》則將其歸納為九種歡喜:「菩薩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踴躍,多勇猛,多無鬬诤,多無惱害,多無瞋恨。」(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卷三十四)

第五,關於初地「歡喜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初地修願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初地」為「信樂行」。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初地為「檀度」即「布施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初地「寄世間人、天乘」。

第六,關於初地與第二「離垢地」的關系,世親《十地經論》卷四又說:「於初地中,『戒』未淨故,『施』亦未淨。若爾,何故初地中說『檀波羅蜜』增上,余者不如。」而在第二地,菩薩「於無量劫,遠離悭、嫉破戒垢心,成就布施,持戒清淨等諸事勝故;然彼『檀波羅蜜』等,此地中轉勝清淨故。」

 

上一篇:如瑞法師:在家菩薩戒 十二
下一篇:如瑞法師:在家菩薩戒 十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