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報經18-08
夢參老和尚
【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當親近菩薩所修摩德勒伽藏。讀誦思惟觀察修行。應勤供養佛法僧寶。】
地藏菩薩教授我們,在末法的時候,比丘、比丘尼都沒按戒律行事了,因為沒滿二十受戒學戒,受了戒從來不閱律藏。據我所知,我所經歷的大多是這樣子,沒受戒之前,甚至受沙彌戒不學沙彌戒,受比丘戒不學比丘戒。在你沒有受比丘戒之前,不能看比丘戒,這個是佛所制定的,應當看論藏,學學論;但你受了比丘戒,可就應該看律藏。現在我們不論受比丘戒、沒受比丘戒的,看戒律的、看律藏的師父們很少很少。
【若沙彌尼年已十八者。亦當自誓受毗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學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滿二十時。乃可如上總受菩薩三種戒聚。】
地藏菩薩說要是沙彌、沙彌尼已經滿了十八歲,應該學式叉摩那戒,就是學法女、學法男。但是受了比丘尼戒,就應該學比丘尼戒律。最初要學三年,沙彌也如是,比丘也如是。已經滿二十歲了,在我們這個國土,在這個世界上,滿了二十歲的你就三壇大戒一齊受。這個在佛在世時候不是這樣子,滿了二十歲只能受比丘戒,菩薩戒單就菩薩戒受。
【然後得名比丘比丘尼。】
你受了戒了之後,才能叫比丘、比丘尼。在我們現在很多沙彌妄稱比丘,沒受戒之前,有的披衣,有的隨比丘大眾,有的先冒充比丘、比丘尼,沒受戒也在僧眾裡頭一起,這是非法的。所以地藏菩薩說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要是滿了十八歲就當來學法。特別是沙彌尼,滿了十八歲的時候,要學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在沒受戒就可以學戒律的儀軌,滿了二十歲才能受戒。現在不然,有很多的不按法去做。如果是能夠滿二十歲,如法的受戒,如法的學戒,這個才能算是比丘、比丘尼。如果沒有受戒,也跟大眾僧,特別是在做佛事,咱們所說做佛事一般的說就是趕經忏,那就不分了,去湊僧數。因為做佛事必須有七個比丘、比丘尼,不夠七個,沙彌、沙彌尼也參加裡頭去做佛事,這個是非法的。這個我們知道就行了,你學戒時候可以,你要給現在這一般的去說,他不見得接受我們這個說法。因為這是佛說的,按戒律的規定應該如是,多數的沒依照戒去行。所以在現在的時候,佛所說的末法,地藏菩薩也說,現在在這個末法時間就是這個樣子。
【若彼眾生雖學忏悔。不能至心。不獲善相者。設作受想。不名得戒。】
在末法的時候,你要想得清淨戒,依照地藏菩薩所教導的,這是專指依著《占察善惡業報經》教導的我們學忏悔法。學忏悔法第一個要求,你要學《占察善惡業報經》得有至心,如果你得不到清淨輪相,你認為得到了,這是錯誤的。因為要受沙彌、沙彌尼戒,或者要受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師給人授,說我依著地藏菩薩拜占察忏來受,可以;但是必須得到清淨輪相,清淨輪相沒得到,拜拜就認為自己得戒了,這也是得不到戒的。
不獲善相者,說我得到善相了,或者已獲善相者,如何得到的善相?如果你拜忏,依照地藏菩薩教授的方法,確實得到三業都清淨了。所以把罪忏清淨就叫善相。講到輪相時候會分別告訴你,輪相如何是獲得善相、如何是沒得到善相,非常清楚的。你沒得到做得到想,這個不名為受戒。因為這是專指著比丘、比丘尼,做受戒、得戒、沒得戒的。像我們過去依著這個受三壇大戒的比丘、比丘尼師父們,如果你要用占察輪相擲的時候,說我那個時候三壇大戒算數不算數?沒有一個算數的,一個也沒得戒,不合法,與這戒法不合。你就依著拜占察忏,我想要得清淨的比丘,作為清淨的比丘尼,你依著占察輪的輪相來定。這是專受戒這一部分。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诃薩問地藏菩薩摩诃薩言。所說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心能獲善相。地藏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初始學習求願至心。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何等為三。一者一心。所謂系想不亂。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三者深心。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若人修習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終不能獲清淨善相。是名說占第二輪法。】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诃薩問地藏菩薩摩诃薩言,所說的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心能獲善相?地藏菩薩說要拜占察忏的時候,必得有至誠懇切之心。堅淨信菩薩就問地藏菩薩,你說這個至誠心是什麼樣?有好多差別?什麼樣才算是至誠心?有至誠心才能獲得善相,就是清淨輪相,那是什麼樣的至誠心呢?什麼樣算是至誠心呢?堅淨信菩薩向地藏菩薩請求,就是代我們請求,意思就說至誠心有差別沒有?有幾種至誠心?什麼樣算是至誠,才能見到相好?什麼樣算是不至誠?請地藏菩薩詳細說說至誠心。這個至誠心,簡單說思想純淨沒有雜念,在我們一般說誠誠懇懇的,就是心裡頭一點雜念沒有求地藏菩薩。在那拜占察忏也好,用占察輪也好,或者你誦《地藏經》,都是在內要誠誠懇懇念,你誠心效果就大一些,要不誠心有功德沒智慧。有智慧,決定能誠心。有功德,雖然你不誠心,念念的或者能得到至誠心。
堅淨信菩薩問地藏菩薩講講至誠心。地藏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所謂至心者,我所說的至心有兩種,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哪兩種呢?一者,初始學習求願至誠,一個至心。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二心,能獲善相。在最初時候,我們發心要至誠,那你得學習。不是我們平常一說,就認為自己有至誠心了,這個沒有,我們那是欣樂心,不是至誠心,歡喜想求這一法,你要用占察輪相的時候可就有差別了。堅淨信菩薩問地藏菩薩說什麼樣算是至心,就是你用心的時候用到什麼程度算是至心。地藏菩薩講求願,自己發願,想滿願,求願的至心。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這個就困難了。一般的我們說求願至心,就是把我們散動的心把它收攝起來,讓它制心一處,就靜下心來安心的在忏室拜忏,或者安心靜心念地藏菩薩名號,你這樣的來拜忏來求,才能得到輪相清淨,才能算個拜忏者求忏悔的。第二種至心那就深了,必須要勇猛相應。第二至心要分,什麼樣的算真正的勇猛至心,什麼樣還不夠。我們一般的進入忏室以後就是希望,至心就是希望,想希望達到清淨輪相;就是我們所問的一般的事時,希望菩薩能夠如實的答覆我們,這就要有至心。
堅淨信菩薩感到這個菩薩所說的兩種至心叫籠統,眾生不見得能清楚,所以他深切請求什麼樣算是至心?什麼樣算是不至心?我們求願的心就是希望,我們發願希望用占察輪指示我們怎麼樣去做,怎麼樣算是正確的,怎麼樣是不正確。大概我們一般的都是磕三個頭,完了用占察輪占察占察,或者發發願,但是還不曉得專精一致的。所以地藏菩薩跟堅淨信菩薩說,必須有至誠懇切心。例如我們進了佛堂,拜了三拜,坐下,或者開始拜忏跪著,你應當把外頭的環境,心裡所想的其他的想法,什麼都放下,沒有一念的雜念,這就是至心。我想諸位道友有這種現象,我看見很多道友到忏室拜忏時候,心靜下來之後,觸動他過去的善根,這是善根發現,感覺著自己過去所做的業很嚴重,就有感了,痛哭流涕的拜。有感必有應,感應感應,就像咱們敲鐘,你不敲鐘不會響的,你一敲鐘就響了。你至誠懇切這樣來拜地藏菩薩,把你的心制心收心到一處。專,不雜,專就是專心,只一個拜忏心,其他的念頭全斷了,沒有了,這才叫精,精而達到純,這是心力制心一處,勇猛精進,精勤。
這個裡頭如果是你不知道心念的,我用個比喻來說。咱們所吃的飲食,到你腸胃去消化之後便,這些飲食渣子都排洩出去了,攝受的精液變成血,你吃下的飲食所有的精,四十滴的精變一滴的血,這個血叫混血,不是清血;四十滴純血變一滴清血,這個血就清淨了。咱一般的扎針干啥流出那個血,那是混血,不是清淨血。四十滴純血變一滴精,四十滴精變成神氣。說這個人很神氣,這個神氣哪來的?是由精變的。說這個人的神氣很足,就說精氣很足。在這個變化當中,我們這個心最初很浮動,等你一靜下來達到心純淨了;這個純淨心再經過陸續什麼雜見沒有,這心裡頭只是地藏菩薩,只在這拜忏,這才叫至心。
第一個至心是初住的把雜念妄念停下來了,第二個至心有下、有中、有上。下至心說你想的不亂,唯此一事其他的不亂,就是自己心住了了,了了分明,這叫下至心。咱一般的只用到這個至心,就感覺著很至心了。不行。第二種的至心是勇猛心專求不懈,專精的求地藏王菩薩,從來不有懈怠。這個至心就深了,不顧惜身命,乃至身命失掉都不動心,專門的這樣念地藏菩薩。這還不夠深,第三種心才叫深心,第三種深心就是你跟你現在所拜的法,所念地藏菩薩,你的心跟法結合到一起了,心即是法,法就是心。第一個,心不亂,心住了了。第二個,勇猛精進,專求不懈,寧捨身命;這是第二個至心,不顧身命。第三個,與法相應了,心跟你的拜忏跟地藏菩薩合為一體了。咱們說至心念阿彌陀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阿彌陀佛,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
你在修忏悔法的時候,最起碼得有個下等的至心。你達到不顧惜身命,什麼都依此,專此一念,用占察輪就能夠相應。你連個下等至心都沒有,你雖然天天也在拜忏,你拜一個七下來效果沒有,起碼得達到至心。我們經常說我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這個至心還不夠深心。你不學,你不知道,我們就說念阿彌陀佛,深心念阿彌陀佛,但能達到深心念阿彌陀佛,自己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我就是阿彌陀佛,心跟阿彌陀佛合到一起,這才是至心,那是真正的念阿彌陀佛了。
下至心就是我們一切雜念都沒有,心裡光系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這只是下至心。乃至念阿彌陀佛念得不顧身命,把自己身心全放下了,這是第二等至心。念到身佛合一,那才真正深心。例如說我們拜忏的時候,求地藏菩薩到這,自己念自己過去罪惡,乃至受一切罪惡,受冤枉,受一切迫害,想到這些,當你拜地藏菩薩,能感應痛哭流涕。這個至心還不夠,要達到自己就是地藏,地藏即是自己。地是心地,咱們的心地含藏著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的心地含藏我們,兩個心地合而為一。地是大地,藏是含藏,大地含藏一切事物,我們自己就是地藏,地藏即是自身,拜的身跟地藏合而為一了,這叫深心。當你拜忏拜到用的深心來拜忏,那你用占察輪相應了。到那個程度上,便也無須用占察輪了,你把一切看成一切諸法,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還用占察輪做什麼?不用了。但是你必須經過拜忏而能達到,用占察輪而達到不用占察輪。這是地藏王菩薩要求我們拜忏入忏室者,應當心心念念的住在第三個至心上頭。但是你最起碼也得要心住了了,第一個至心一定得得到。等你拜忏念的時候,句句分明,字字了了,念到無念而念、念即無念,達到自即是他、他即是自,這才叫真正至心。
諸位想想,我們平常念佛也好,念經也好,修行任何功力,達到這個至心嗎?同時你遇到了《占察善惡業報經》忏法,你感覺到非常殊勝,這才是真正的寶貝,無上至寶。廣闊說一點,你信了佛了,信佛的教導。佛的教導,佛沒住世,佛的教導就是經典。雖然佛沒住世,法寶在,法寶就是經。你能遇著法,遇著這個法,遇著占察忏法,你把它當成無價寶,你就產生力量了,本身就產生力度了。我們現在看到這個法寶,看到這部經,翻譯到我們中國來之後,並沒人注釋,沒有普遍宣傳。說《大藏經》有很多與我們相應的,你閱藏才能知道,因為沒人講沒人說,所以你遇不到。有些人拿著經書,拿到法寶,隨隨便便的,不怎麼樣重視。我看有很多道友拿著經甩甩搭搭的,他不知道法寶的嚴重性,一點恭敬心沒有,你能夠進入嗎?連那個下至心都沒有,連恭敬心都沒有,你怎能進入佛法。我們道友辛辛苦苦的來這聽經,我不敢說你們沒有至心,但是我覺得至心是不夠的,因為你不知道法的尊貴。想到嗎?現在印刷術又經印,拿著一本經隨時一印好多好多本,你知道經書的困難嗎?這個可以跟大家說一說。
過去在唐朝的時代,咱們國家印度師父帶來的經書不多,所以那個時候有大德高僧到印度取法去,像玄奘法師、義淨三藏法師、法顯法師,這是我們一般知道的,他們成功了。成功了,就是他們回來帶回很多經書,翻譯很多經書。還有去的人死到半路上了,乃至到那回來沒有什麼成就,沒學到什麼經的,這樣的很多很多,去一百個人,回來十個人也沒有。那時候取經多困難,你從長安經過好幾年才走到印度。現在我們坐飛機兩三個鐘頭就到了,但是你到了是到了,經書沒有了。你現在到印度找經書,不如到中國來找,印度沒有了,已經斷了。
那時候取經有多大困難呢?簡單跟大家介紹,義淨三藏法師有首詩,他就專門說晉取經的困難。他說“晉宋齊梁唐代間”,從晉朝開始一直到唐朝,這個時間很多大德感覺我們國內沒有經書,想學沒有,到印度去取。“高僧求法離長安”,很多發心到印度取經。“去人成百歸無十”,去一百個人,十個人也回不來,乃至於回來十個人能翻嗎?翻的是不是滿眾生願呢?所以義淨三藏法師才歎息說在“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後來這些賢人,信佛弟子拿起佛經來,他知道這個經怎麼來的嗎?他知道前頭這個大德們取經的困難嗎?在取經的時候,“路遠碧天唯冷結”,經過那個沙漠地帶,在中午像咱們夏天一樣,在早晨、晚上比冬天還冷,所以說“路遠碧天唯冷結”。你走到那個地區,那時候風沙非常之大,那個風吹起沙子把太陽都遮到了,“沙河遮日力疲殚”,身體一點力量都沒有了,就是精力耗盡了,像這樣的死到半路上很多。“後者焉知前者難”,後來的道友,你不知道先賢怎麼樣取經的,經過多少困難。“往往將經輕易看”,拿著經書隨隨便便的不重視,你不知道這個經怎麼來的。
我再把這個詩再念一遍,這個義淨三藏法師的詩,希望大家常時觀想。“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殚,後賢如未谙斯旨,往往將經輕易看”,這個道理後來的道友不明白,他拿起經本來輕輕易易就放過了就看了,知道過去古來的人他們怎麼翻譯經的?而且翻譯經的譯場是幾千人,有的潤文的,有的潤文字的,一個字都斟酌來斟酌去,這個定義下不下去,看看那譯場的困難。咱們現在看經,印刷術發達,多印幾本,有得是,拿起經來甩甩搭搭,沒有恭敬心,所以開悟的也少了,成道的也少了,證果的更沒有了。因為你有一分心付出才有一分代價,你什麼付出都沒有,輕心慢心,想成佛,想成道,想了生死,沒那麼容易,無量劫來的業。因此我們現在聞到的法,對法一定要重視;就是我們現在學這個經,弘揚的也少,用的人也不多。
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你必須得發起至心。不只這一法,你學哪一法,你必須誠誠懇懇的進入,你才有收獲。不說我們學佛,要想成佛,要想了生死。咱們就看看世間,你想掙幾個錢,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乃至於當研究生,學一門技術,學本事,那是為了吃飯,你才能吃得好一點,掙的錢多一點。你要想了生死,學佛法,把無量劫的困苦流轉都把它斷絕,那這個代價就高了,你要怎麼樣付出?不是輕心慢心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看看過去那個祖師修道者,他怎麼成就的。
說到開悟,大家聽了明心見性,頓超直入,立證菩提,多方便。禅門一炷香,插一支香,在那一靜坐,這下開了悟了。大家只看到這一時了,那個禅宗的大德,他無量劫來的修行你沒看見,就看他現時的開悟。這個悟就是明白而已,如果是這一悟就成了佛了,釋迦牟尼佛沒授記。大家看看,只有繼承釋迦牟尼佛是彌勒菩薩。我那時候在鼓山住,禅堂跟我們學堂兩個經常吵架,鬧嘴斗诤。禅堂說我們這一開悟就成佛了。什麼時候開?說禅門一炷香,這一炷香燒完了開了悟了,頓超直入,立證菩提。有這麼便宜的事嗎?那都成佛了,這世界上就沒什麼眾生了。不是這個樣子的。只是他開悟明白,你知道他過去無量劫的修行嗎?你看他一時,不行。
因此我們諸位道友,學佛經的時候要尊重經典。你尊敬三寶,佛不在世了,法寶就是佛,你能夠把經書當佛看,你對於開悟了生死就近多了,你要恭恭敬敬的,不論哪一部經。我看我們很多的念《阿彌陀經》道友,拿起《阿彌陀經》甩甩搭搭的,一點恭敬心都沒有,能生極樂世界去嗎?我給他下個斷語,你對《阿彌陀經》都不尊敬,你念的佛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必須有個誠懇心。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報差別者。當復刻木為六輪。於此六輪。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數書字記之。一數主一面。各三面。令數次第不錯不亂。】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受報差別者。我想觀察我過去,過去的還有過去現在未來,現在的有過去現在未來,未來的有現在過去未來,三世就是九世,再加你個根本無明,這十世,一般我們都說十世。學《占察善惡業報經》就得先學會用占察輪,你把這個輪刻成六個,六個輪。我們那輪一共是十九個。這先是六個的第一輪,每一個輪都是四方面,四方面三面寫上字,一面空白。空白的意思,他已經超出數字了,不在數字之內。這六個輪,第一個輪刻一二三,再一個輪刻四五六,再一個輪刻七八九,再一個輪刻十十一十二,再一個輪刻十三十四十五,第六個輪刻十六十七十八。為什麼每一個輪都空出一面來呢?那一面表示,六個輪一起擲的時候,全是空白,一字不現,說明他超出三界了,已經得成就了,不是數字所能占的。
所以每一個輪身口意就是三個,這數字都是表身口意的,這六個輪加起來都是十八個,這十八個表什麼?表你六根六塵六識,你用占察輪離不開你六根六塵六識,三六一十八,你造業時候,不論造善業惡業,只要你一作意,離不開這十八個。我們要想問問過去現在未來善惡差別,究竟是善業是惡業,那就用這六個輪來占。光是占這個輪,只是讓你知道你過去的善業重惡業重,或者是業不重;不重就那空白,空白顯現的不重。這個數字加起來,跟你心裡所有思想、跟你的業相應,相應就是相合。因為我們造業時候,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十八個一個少不了,離開這十八個沒有了。那為什麼十九個輪呢?因為你有個根本無明,這十八樣都從根本無明起的。
【當知如此諸數。皆從一數而起。以一為本。如是數相者。顯示一切眾生六根之聚。皆從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一實境界而起。依一實境界以之為本。所謂依一實境界故。有彼無明。不了一法界。謬念思惟。現妄境界。分別取著。集業因緣。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內六根故。對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以依六識故。於色聲香味觸法中。起違想順想非違非順等想。生十八種受。】
當知如此諸數皆從一數而起,一這是根本。這叫數相法,這個輪顯示一切眾生六根之聚,所以這個經又叫根聚法門,就是六根六塵都聚在一起的法門。這六根六塵都是以自性清淨心而起的,這叫一實境界,一實境界相。這一實境界下半部才講。因為一實境界為我們根本,依著一實境界產生無明。因為我們不知道法界性,不了一切法界,謬念思惟,錯謬的妄想分別,因此就現妄境界。因為一有妄了產生取捨,好的想取,執著不捨,賴的想不沾邊,辦不到,這叫集業所感,你過去的因緣跟現在的因緣感召的,生的眼耳鼻舌身意有六根,內依著眼耳鼻舌身意,外對著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在這根對塵中間生起識,識是分別,就產生六識。要是合乎你的心的、順你的妄想的,你就高興,這叫順緣;不合乎你妄想的,你討厭的你又離不開,那叫違緣。乃至於也非善也非惡,也非順也非違,那就起變化了,那叫無記。無記而生變化,一共是十八種。
所以此經叫根聚法門,六根六塵六識相聚加一個根本無明,聚在一起了。再重說一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根對塵什麼作用都沒有,但是中間有個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個六識在根塵當間分別了,喜歡的想得到,你不喜歡的想捨棄,想得得不到,想捨捨不掉,這叫煩惱。因為這個《占察善惡業報經》,你所造的業,不論善業也好惡業也好,你離不開這十八種。所以這十八個數,每一個數就是你的根塵相聚的。它還起變化,十八乘十世那就一百八了,加十世一百八了,一百八加你現世的九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根本無明不算了,加現在這個,說一百八十九種,那個總數字是這麼加起的。你要想學,得拿那個輪相來給你詳細示范,講經只能跟你大概這麼說一說。
【若未來世佛諸弟子。於三世中所受果報欲決疑意者。應當三擲此第三輪相。占計合數。依數觀之。以定善惡。如是所觀三世果報善惡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種。何等為一百八十九種。】
地藏王菩薩說若未來世的佛弟子,未來世的一切我們佛弟子。為什麼這專說佛弟子。根聚法門只有佛弟子用,在家拿這個當醫卜形相去用不靈。我們這是關中用的,是閉關用的。他拿去給人家相命,他能用嗎?用,效果也沒有,想拿這個掙錢,那辦不到了。我們出家人想掙錢,那叫非命活,卦也不靈了,也不現了,不會准確了。一定懂得。如果我們拜占察相會用占察輪,別人請我們,地藏菩薩准許給人家做。利益眾生那叫做,千萬不能收錢,如果一收錢,不靈了。這個要想學的時候得來特別講,在座上沒辦法跟大家講,說得讓大家明白,你知道這個十九個輪相的來意就行了。
未來世,地藏王菩薩就說我們這個末法時代了,若未來世的諸佛弟子,說得很清楚,必須是佛弟子。未來世佛諸弟子,起碼得皈依三寶的出家二眾、在家二眾,你對於你過去現在未來的果報。現在身所受的,這個所受的是報,你不知道你的因,為什麼我這身體這麼不好?我們有的道友一身都是病的很多,身體不健康的,你問一問為什麼?你過去殺業很重,身體很健康。學不進去,沒得智慧,你也問一問為什麼?你過去造的業很多,今生沒智慧。那就拿輪相擲一擲,究竟造了什麼業,是身口意哪方面重,你重點忏悔。你擲這個輪相,把輪相所現的總數你觀察,觀察之後就明白了你的善和惡。這類故事很多,可惜他不會用輪相,也不會占察。
在唐朝時代,五台山的大華嚴寺,有個師父外號叫牛呞禅師。為什麼叫牛呞?大家都罵他像牛一樣的,他腦子不清楚,只能在大寮作飯,做苦役,做勞動。學法,不論念佛、學經、拜忏全不能進入,不是一般的笨,就是笨得要死。於是他生起慚愧心,就沿著五個台頂朝,要見文殊師利菩薩,為什麼人家都懂點事,學都能學成,他為什麼不行。他朝五台時候,遇見一個放牛的老頭,這個老頭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化身,就跟他談,說:師父,我看你在這山上轉來轉去,轉了好久了。你為什麼?他說:我就想見文殊師利菩薩。老頭說:你想見文殊師利菩薩做什麼?他說:人都管我叫牛,說我太笨了。我這造什麼業了?這時他就體會到了,這就是文殊菩薩現前,他跪到文殊菩薩面前一定求菩薩救他。文殊菩薩說你要想知道你的業,文殊菩薩就把披的衣那個環拿來,從他口裡探進去,把他心就給鉤出來了。你看你的心是牛心,人家叫你牛呞不錯的了。過去他是說法的法師,他在座上罵這些聽經的比丘像牛一樣的,墮落現在已經五百輩子了,生生世世。雖然今生出家了,你那個心沒有一點智慧,現在由於你的忏悔,我給你換個心,你能講經了。這一換,他就開始能給諸比丘講經了。大家起個外號叫牛呞法師,歷史就這麼個因緣。
說一句錯話,罵人一句話,都有因果的,你想白白過去不可能。特別是學法的三寶弟子,你的一言一行特別注意,隨便的說話,造了業了還不知道。若我們想知道我們現在所受的報,哪有那樣子都遇見文殊師利菩薩,遇不到。那就遇見地藏王菩薩了,遇見《占察善惡業報經》,你用占察輪一占察,地藏菩薩就跟你說了,也用不著朝山,你就坐在屋裡頭拜忏就好,一擲,在一百八十九種裡你都可以問,等我們講到那一百八十九種名相時候就是了。有一百八十九種,為什麼單說這麼個數字呢?這一百八十九種怎麼來的呢?只要你依照這個身口意三業,再加個根本煩惱,十,十乘十,乘三世,加一個根本無明,十,十乘你現在這個三六一十八種業,六根六識六塵,三六一十八,一十八乘十,一百八,再加個現前的眼耳鼻舌身意身口意,對這成了一百八十九。
這個數字是必須三次。擲輪相的時候,用這個第六輪三次的數字,才到一百八十九這個數字。第一輪一、二、三,乃至到第六輪十六、十七、十八,這三個輪加起最大的數字一百八十九。但是得擲三次,因為三世因緣得擲三次。如果你擲三次都不現,空白的,十八個輪數字都不現,都是空白的,你已經成了道了,不在數字之內了。但是到那個程度,他也不會用占察輪了。因為在你擲這個數字時候,地藏王菩薩在你用占察輪時候,地藏王菩薩一定現前,地藏王菩薩現前你每回擲准確的。你拜一個七兩個七,你擲出來總是對不上號,心裡想的跟數字所現的,跟《占察經》所說的不相符,就叫虛妄。那怎麼辦呢?重新拜,重新擲。一天不相應,兩天不相應,有時候一個七兩個七都不相應,為什麼?我們業太重了,得先拜上兩三個七,業消了,你再擲。但是一相應,天天相應,你每天早晨擲,每天早晨都是相應的。這一百八十九的數字,每一個有一個標號給你解釋,咱們下頭就念這一百八十九個。
【一者求上乘得不退。】
求上乘得不退,就是一。你用這六個輪相擲的時候,擲三次就現一個一。這個一是什麼呢?求上乘成就了,能得到圓滿果位。六個輪,每一個輪三面都有字,一面空白。六個輪,擲三次,兩次六個輪全是空白,一次五個空白,就現一個一。那個輪相那麼多數字,你擲三次只現一個一,如果地藏王菩薩不來的話,或者地藏王菩薩護法神不來話,你擲不出來。這是求上乘,我發菩提心利益眾生,說好了,求上乘得不退。在《華嚴經》進入初住菩薩,在大乘經裡頭進入七地菩薩,才能叫不退;也就是二乘人證得阿羅漢果,那才叫不退。
【二者所求果現當證。】
第二個,所求果現當證。這不是求生極樂世界,現時我想求成證果,成道,就是把煩惱都斷了,斷見思惑,斷煩惱。這個果位不一定,或你求初果、求二果、求三果四果,說我求菩薩乘。這第一二輪大概是大乘。
【三者求中乘得不退。】
第三個,拿這個輪相擲三次,就現一個三,求中乘得不退,中乘是緣覺。統稱二乘就是小中,中乘就是緣覺,小乘就是聲聞,大乘是菩薩,在教義裡小中大。
【四者求下乘得不退。】
第四個,求下乘得不退。這個下乘包括人天了。想生天,在我們佛教想生天很容易,你做一點善業的,善業成就就能生人天果報,來生財富或來生富有,人天比較容易,求證果就難。就是求下乘的能夠得不退。先是在輪相一百八十九種,你擲三次就現一個四,也不容易了,這個不是地藏菩薩在來,你絕對現不出來的。大家是聽經了,不是想用占察輪了,不見得用,我看用的人很少了,但你用的時候你要懂得,咱必定產生一個清淨的堅定信心,這都靠信能成就;如果沒有這個信心,這些個成就不了。為什麼?達不到,你不能夠得成就的。這求下乘得不退,包括我們求人天的福報。
【五者求神通得成就。】
光想求神通,不想求其他,能夠得道。
【六者修四梵得成就。】
這個清淨,這個容易,清淨梵天。但是這個又含一種意思,含一個什麼呢?清淨不是梵天那個梵,這個是包括的修四梵得成就,這個四梵是清淨的梵行。什麼是清淨梵行呢?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無量。梵就代表清淨,就是修慈悲喜捨成就,這個心常具足了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七者修世禅得成就。】
修世禅就是世間禅定,不是出生死的,不是了生死的禅定,是四禅天的定。
【八者所欲受得妙戒。】
你拜忏,拜忏的目的想得到輪相,得到輪相的時候想得到戒體。我們在求戒時候,沒有得戒,以拜忏來求得戒,請地藏菩薩授戒。所欲,就是我求戒,想受戒。得妙戒,得了戒體了。
【九者所曾受得戒具。】
所曾受,就是你過去你受過五戒、八戒、菩薩戒,或者受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你在拜忏目的是求得戒,那輪相你已經得了。但是得清淨,就現的這個輪相,現個第九。你擲三次,數字加起來是個九。必須三次數字,一百八十九那個數字輪,你擲三次,其他都是空白,加起來是個九,來對這個。
【十者求上乘未住信。】
我想求上乘法,只能求得個信心,住到信心上了,信成就。
【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
你現在信心還沒有成就,你還繼續修。我不論修小乘、中乘、大乘,聲聞、緣覺、菩薩法,你現在還沒有成就,輪相告訴你沒修成。你問你得戒不得戒的時候,修成沒修成的時候,告訴你沒修成。
【十三者所觀人為善友。】
這個人想來跟我交朋友,好人、壞人,能不能跟他交朋友?你擲擲輪相,三次數字加起來是十三,你觀察這個人是善友,善友是好人,就是善人。
【十四者隨所聞是正法。】
你聽見人家講的都是正法,不錯。
【十五者所觀人為惡友。】
這是觀這個朋友我交得交不得。如果是善友你可以交。說你觀這個人是壞人,你不要跟他做朋友。你要想交一個人,你說我用占察輪擲擲輪相,看地藏王菩薩叫我交他不交他?地藏王菩薩說這個是好人,可以交。說這個人是壞人,你不要交。
【十六者隨所聞非正教。】
你要聽人家講經,有哪邊開講座時候你要聽,你先占察一下,他所講的是不是正法。隨所聞非正教,你聽到的他們所說的不是正法。
【十七者所觀人有實德。】
你看這人貌不揚,相貌也不怎麼樣,那你擲擲占察輪觀一下。說他有實德,德不在外,在內。觀這個人有實德,就是內含著有德,我們一般說叫內秀。
【十八者所觀人無實德。】
就是這個人沒有實德,但是不是壞人,說他德還不夠。
【十九者所觀義不錯謬。二十者所觀義不錯謬。】
或是這個經,或是這個論,它這裡頭所講的道義是正確的、是錯誤的?不錯謬就是正確的。所觀義是錯誤的。你看一本書,你不知道,你判斷不出來這個書所講的是正義、不是正義,那你擲擲占察輪就告訴你了。
【二十一者有所誦不錯謬。二十二者有所誦是錯謬。】
這不要解釋了,大家都能懂的。
【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錯謬。】
先是誦讀,這個是行道。修行,或你修定的時候,對不對?你修定,怕走邪定,怕走錯路,你用占察輪占察一下子。不錯謬,你可以繼續修了。
【二十四者所見聞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證為真實。】
這個自己證得自己不認識,或是斷了煩惱了,或是斷了習氣了,乃至於自己認為自己好像開悟了明白了,求地藏王菩薩來給你證實一下。
【二十六者有所學是錯謬。】
你學這個不正確,不要學了。
【二十七者所見聞非善相。】
所見聞不是善相。這個包括你作夢,夢見菩薩現身了,或者夢見觀世音,夢見地藏菩薩,或是夢見阿彌陀佛,你擲擲卦,告訴你不是善相,是魔業。
【二十八者有所證非正法。】
自己感覺證得了,或者有通了。說你這是邪門,不是正法。
【二十九者有所獲邪神持。】
你感覺有護法了,你擲擲占察輪吧!地藏菩薩告訴你,這是邪神,不是正神,那你要斷絕。
【三十者所能說邪智辯。】
有些人口才很好,講解很干什麼。那你問問地藏菩薩,他是不是真智慧?說他不是真正的智慧,是邪知邪見,告訴你不能親近他。
【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
玄就是妙相的意思,微妙的事,說這人做事玄了,玄了就好像不可思議了。這種玄妙現象不是人力所能為的,有的是邪神加持的。這個所玄知是佛菩薩加持的,因為對照上文“所見聞非善相”。
【三十二者應先習觀智道。】
在你修行時候,你不知道自己的根機學什麼好。地藏王菩薩就告訴你了,先學觀想,就是觀智道,由你觀想發出智慧。這個道是指著菩提道說的,由你觀想才能入道,才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三十三者應先習禅定道。】
對於你的根機,對於你的情況,應當修什麼好,地藏王菩薩告訴你先修禅定。但是我們修禅定的道友,有的時候先練腿子,練雙腿雙盤膝,這個不一定。習禅定的時候有兩種,一種是坐,一種是行動,在行動的禅叫動,你念經也好,你做一切佛事也好,都能夠入定。但是第一個要調你的身,完了要調心,調身調心以後才能習定。調身的方法就多了,看你依著哪一門最適合。說打坐,你身體要坐的不前仰不後靠,要坐的正當的。這個我不要在這詳細講了。在你要想學禅定時候,你得先練習練習,漸漸能入門了,你才能定下來;或者解說的時候也能入定,或者行動時候也能入定。但是在我們這個國土,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應該靜坐,靜坐你的心才能夠相應,動中靜咱們比較不容易,應當靜下來習定。
【三十四者觀所學無障礙。】
我要想學習一個法門,自己拿不定主意,對不對?你用占察輪占一下,讓地藏王菩薩告訴你。說可以學,沒有障礙,能成就,那你就去學。
【三十五者觀所學是所宜。三十六者觀所學非所宜。】
你所學的相宜不相宜?告訴你相宜,或者告訴你不相宜。不相宜,你不要學了。相宜的能夠得到好處,能夠進入,那你就學。
【三十七者觀所學是宿習。三十八者觀所學非宿習。】
觀察你所學的。因為你過去學習過,一學就進入,這就所學宿習有的。如果你所學的過去沒學過,很生疏。所以你在學習當中,你不知道這個過去我學過沒學過。相似,好像學過,好像又沒學過。我們出家都有這個感覺,你感覺過去自己出過家,前生出過家,今日你有這感覺。你用占察輪時候,它告訴你,你過去就是出家人,你今生更能進入。
【三十九者觀所學善增長。】
觀你學的能夠增長。增長你的善根,能夠增長你的道行。
【四十者觀所學方便少。四十一者觀所學無進趣。】
觀所學的方便少,你學這個法門對你來說善巧方便不夠。沒有善巧方便,你不能夠進入,進入很困難。如果我是學戒,你擲到這個輪,那你就得先學。持戒必須得先知道開遮持犯,每條戒律都有很多開緣,不論哪條戒,有八緣的,有六緣的,有十緣的。我持這條戒的時候,遇著障礙怎麼辦?佛有幾種開緣不犯戒,每一戒條都有。如果道友們看過弘一法師做的戒相表,你看不了戒律全文,你看戒相表就可以了,如何是開遮持犯。
【四十二者所求果現未得。】
我們修行時候想求證得,現在雖然沒得到,你將來能得到,你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你修這個法門現在沒得到,將來你也得不到,那你還學它干什麼,你可以把它放棄了,不要學了。
【四十三者求出家當得去。】
我想發心出家,請地藏菩薩告訴你能出得成、出不成?說你求出家當得去,你去吧!一求就能求得到。
【四十四者求聞法得教示。】
求聞法得教示,能夠聞得到。
【四十五者求經卷得讀誦。】
能夠得到經誦,能夠得到經卷。
【四十六者觀所作是魔事。】
不要做了,你做這個事情跟你修行沒有關系,連不上號,做錯了。你不要做了,再做產生魔障。
【四十七者觀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觀所作事不成。四十九者求大富財盈滿。】
求大富財盈滿,這是對在家道友說的。你想求發財,你要得到這個號能發財。
【五十者求官位當得獲。五十一者求壽命得延年。五十二者求世仙當得獲。】
求官位當得獲,求壽命得延年,求世仙當得獲。學道教,學仙術,學氣功,這些你學時候用占察輪占一占。說你能夠成就,但是不能了生死,只能成就世間的財富。
【五十三者觀學問多所達。五十四者觀學問少所達。五十五者求師友得如意。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
訪師學道能夠滿你的願。求弟子得如意,求父母得如意,求男女得如意,求夫妻妾得如意,求同伴得如意。
【六十一者觀所慮得和合。】
所慮是憂慮,你做什麼事決定不下來,很憂慮的。告訴你,這件事你可以做,不必憂慮,能夠和合。
【六十二者所觀人心懷恚。】
你看見這個人好像不舒服,你占一占,為什麼?說他對你已經很瞋恚了,你別再惹他了;你再惹他,說不定他要跟你報復,就離他遠一點的意思。
【六十三者求無恨得歡喜。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
觀這個人跟我的關系。我你他,人不離開我你他。沒有瞋恨心,這樣的人可以來往,彼此能夠產生歡喜。那個心懷恚的你不要來往了,他本身對你就不滿意,你還跟他親近,那他要報復的。這是說我們跟交往人,問問地藏王菩薩交得交不得。這是告訴你人事關系。
【六十五者所觀人心歡喜。六十六者所思人得會見。六十七者所思人不復會。】
不復會,是那個人已經不在人世了,或者你跟他緣盡了。
【六十八者所請喚得來集。六十九者所憎惡得離之。七十者所愛敬得近之。】
所請喚得來集,你要請客,你先打打卦,請得來請不來。所憎惡的得離開,所愛敬的得近之。
【七十一者觀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觀欲聚不和集。】
欲聚就是求,或者求妻子、求朋友、求六親,能夠和能夠聚在一起。又者,觀欲聚不和集,你想求跟人家打一塊堆,不可能,聚會不到一起。
【七十三者所請喚不得來。七十四者所期人必當至。】
你請人家,或者沒時間,或者人家不願意來,不要再請了。這都預示給你,你請的人請不到,你就不要請了。你請的人馬上就能來,你也不要等了,他會來的。這都是遇著有急難懷疑,你請的人緊著不來,你打個卦,來不來?說能來,你再等一下吧!說你請的人不能來了,你不要等了,人家不會來。
【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來。】
所期的人不能來了。
這一百八十九種,地藏菩薩什麼事都跟我們說了。學占察相法的人,你要用靈了,大事小事都要到佛堂去問問地藏菩薩,燒上香,磕個三個頭,擲擲輪相告訴你。不是說你天天拜,等你拜忏成功圓滿之後,以後你用占察輪這個相法,隨用隨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