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瑞法師:修行要了達緣起性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行要了達緣起性空
如瑞法師

法句經:
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
智者知YIN欲,樂少而苦多
 
      人的貪欲是無止境的,出家人上乞佛法也不應滿足。因為佛法我們學得還很不夠,要努力地去學、去修,所以出家人的時間也是不夠用的。時間不夠用,就要爭分奪秒。
      世間人的不滿足,就像佛在《法句經》裡面說的,即使天上雨下金錢,這個錢多得要埋住人的腰,但是作為貪欲的人來講,他還是不會滿足。“智者觀貪欲,樂少而苦多”,有智慧的人他來觀察,知道世間的快樂都是暫時的,而且還會導致無窮的後果。其實這種快樂,只是外界的境,在刺激自己心的時候,產生的一種感受。但是當那個境沒有的時候,那個所謂的快樂也就會隨之而消失,所以快樂不是真實的。
      有智慧的人,會常常觀察貪欲的過患。因為修行人首在破除貪欲,不能貪人也不能貪物。我們之所以要棄恩入無為,就是要尋找真正的快樂。
      佛法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讓我們不要放逸,精進不懈地朝著前進的方向去努力。每天上課學了這麼多,但是怎樣通過文字般若,進入觀照般若,最後了達實相般若,這中間一定需要修行。千經萬論都是在講修行的方法,讓眾生由此能夠了脫生死,徹底斷除煩惱,最終成佛。
     老和尚講《金剛經》,也無非是讓我們了解經意之後,不落斷常二邊,樹立起正知見。
     凡夫執常,他看見這個事件、人物,不了達它是仗緣而生的,其本性是空,所以就會去執著一個實有的東西。知道了緣起性空的道理,就不會再去執著,但也不會違背緣起的法則。在日常的行持當中,一定是如法如律,因為如是因必導致如是果。法身是清淨的,但是善惡又沒有離開法身。我們通過學習就是要破除凡夫的常見,同時,還要了達任何的法,都不會獨立的存在。比如說要了生死,就必須勤修戒定慧,這說明成佛也要仰仗各種的緣,才能夠證得。
      學習佛法的目的,無非都是要讓我們認識自我、看破自我、放下自我,最後超越自我。
      在現實生活當中為人處事,不要老執著一個我;在看問題的時候,也不要先來執著我的見,應該學會放下我見,要以佛見為己見。
      我們天天說要來長養自己的道德,戒律就給我們立出了一個標准,不管是止持還是作持,都是訓練我們入道的。拋開了這個根本,不管上士道、中士道,都是沒辦法進入的。所以不管你將來的目標定得有多高,都要以戒律為根本。而且通過戒律的訓練,要時常看看自己進步了沒有。
       如果一個持戒的人,不懂得謙讓、包容,這樣就要對他的德打一個問號。如果僧團中的每個人都能學會謙讓包容,就很容易達到身和共住,口和無诤。但我現在所焦慮是,大家有沒有從最根本上好好地去做。很高深的佛法我們一下子修不起來,所以就要好好地聽佛的話,次第學起。大家越學越懂,越懂就要越行,如果行不起來的時候,就要看看自己的毛病出在哪裡。其實行不起來,還是沒有真懂。好,阿彌陀佛!
 

 

上一篇:元音老人:大手印淺釋 第一講 大手印三要釋義 六、重在實修
下一篇:元音老人:大手印淺釋 第一講 大手印三要釋義 七、直指自心實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