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瑞法師:學以致用 慚愧忏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以致用 慚愧忏悔
如瑞法師
 
     我們修行,要修什麼?最主要的是修對治自我的貪著。不要一天到晚我要這樣,我要那樣。
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老者,在他病重彌留之際,一直不咽氣,而且手一直在空中比劃來比劃去。大家實在不懂他的意思,只好請法師們幫忙,看他到底在比劃什麼。來的這位法師很有智慧,先問病人是干什麼工作的等等。大家告訴說他是一個十二級的干部。法師聽了,進去給病人開示說:你的意思,我們懂了。在你彌留之際,該看破的就要看破,該放下的要放下,否則會給你帶來很大的痛苦……
但是他還是比劃不停。法師又繼續開示說:知道你放不下什麼了,因為你現在是十二級的干部,你的意思是在你命終後,一定要讓領導批准給你增進起十三級。你放心好了,我們會給你辦的。聽完這話,這位老者不比劃了。不一會兒,便安詳的往生了。
      在我們懂佛法的人看來,這是很可笑的事情。實際在迷的人是很正常的。我們一個修行者,雖然學了很多的佛法,懂得了很多,但是你有沒有真的學以致用,能放下對自我的貪著呢?
我昨天看報紙上登了這麼一件事:
      四月十三是國際讀書日。大家討論,是否在中國也要成立一個讀書日。針對這件事情,有名的文學家余秋雨,就反對了。他說:世界已經有了一個讀書日了,中國就沒有必要再加了。再一個主要的理由,就是現在國人不是沒有書可讀,而是讀得太亂了,來了書就讀,不知道有所揀擇。現在處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懂得很多,但是能學以致用,肯改變自己的人實在太少。其它人接上又說:是啊,讀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充實,主要是通過知識,來改變人類,提高人類的素質等等。對一個讀書日引起來這麼多的爭論。
      從這個當中我也受到一個的啟示:學佛法何曾不是這樣的。一般人認為,佛法越學多越好。當然沒錯。但是我們有沒有把學過的東西去理一個頭緒,給一個總結,達到融會貫通呢?為什麼以前的那些老法師講法,能夠講得那麼靈活,那麼深入淺出。這和他的學修方法是很有關系的。
     昨天我和小班學習慈舟老法師講的念阿彌陀佛和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關系,老法師講得非常的圓融。他說:念阿彌陀佛,實際就念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阿彌陀佛是總相,普賢菩薩十大願是別相。比如說: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皈依、禮敬義,難道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沒有禮敬諸佛嗎?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光、無量壽。你天天念“阿彌陀佛”,你就是在稱贊如來。乃至到普皆回向,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包括的。所以佛法就像栴檀木一樣,隨取一片都有栴檀的全體之香的。因為佛法的根本道理是通的。如果你真正地懂得這一點,你要能夠融會貫通它,否則的話,世間的學問是無限的,出世間的學問也是無限的,如果用我們有限的生命想學完無限的知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學佛法同樣也得掌握方法,要抓主要的。
      慈老法師說:那麼多的法門,什麼是根本?首先,出家人戒律就是根本。在你把本份的事情作好以後,再找一個和自己相應的法門修就行了。要知道自己的根機,而不是隨自己喜歡什麼。眾生常常都是好高骛遠,所以不要隨自己的性,而是要隨自己的機的。
      致於在平常的學修當中,一定要學一點,用一點,能夠作到每天有所進步。最主要的要從改變自己做起。多去包容別人,理解別人。如果包容不了,至少要能兼容;不能夠作到理解,退一步要能諒解。所以時時處處是要求自己的。
      再一個就是要能常生慚愧心。我們常常都覺得自己了不起,如果能好好思惟觀察,才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曾經有一個人,對我說過他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有次他喝醉酒了,糊裡糊塗地不知道誰把他背到一個地方,只覺得這個小屋子裡霉霉的,味道非常不好。等他休息過來以後,連看也沒看,拔腿就跑了。
      第二天,他去上班回家的時候,看到一個撿破爛的老人看他,他感到非常厭惡,心想:看你一個撿破爛的,看我西裝革履的,是在羨慕我吧!他懷著這種傲慢的心態上了樓。他忍不住又往樓下一看了一眼,那個撿破爛的居然還在看他!他心裡更是討厭得不行:莫非是盯上我了,想來偷我家東西來?正在他想入非非的時候,聽見有人叫門。開門一看,沒想到還是那個撿破爛的!這更引起了他的反感。但是對方說話了:
      請問您,昨天是不是喝醉酒了?在我的印相當中是您的。我把您背回我房間以後,出去買一點東西,想給你煮著吃,結果回來以後您就走了。但我看床上留著一個包,給你送來。
說實話,他正好還在家裡急,那個包裡有他的身份證、錢、發票一類的,好多東西。錢和身份證都關系不大,就是給人家開的發票那些是沒辦法補的。正在他急得沒辦法的時候,人家給送回來了!他這個時候一下生了慚愧心了,覺得原來自己靈魂深處是那麼骯髒的。現在看到這個撿破爛的,反倒覺得他才是一個偉大的人!
      看了這個小故事,您又有何感想呢?在生活當中,其實讓我們能生起慚愧心的人和事肯定都很多很多,就看我們有沒有去留心,去發現而已。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好好深思反省:我們到底執著於自己什麼?難道你真的值得那麼自尊自貴嗎?阿彌陀佛!
 
 

上一篇:荊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談當代中國佛教的慈善實踐
下一篇:荊三隆教授:大乘佛教的精神實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