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師”
越來越多的佛教徒感歎當今沒有“大師”的出現,似乎一提到當今佛教的問題,就會想到如果有“大師”的出現,那所有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我總是在想,真有“大師”出現的那一天,我們准備好了嗎?以我們現在的狀況,既使有佛陀在眼前,我們能依教奉行得到解脫嗎?想想我們現在對世間的苦難現象一點都沒有感覺,也沒有尋求解脫的欲願,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就算佛陀在我們身邊,我們也不會好好珍惜的。
所以,期待“大師”的出現,也許是這個社會未來的趨勢,因為當一個社會“壞”到極點的時候,人類必然會反省。但至少說目前的時機還未成熟,因為我們還沒有准備好!
再論“大師”
世間的問題總是隨著因緣而產生,似乎是一環扣著一環,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如車輪式的形態。當然“大師”的出現是不可能把世間所有問題都解決,只是我們在無助的時候有這樣依懶的心理,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如果說“大師”能解決所有問題,那在公元前六世紀時,佛陀的出世早該把這娑婆世界轉化成人間淨土了,這是無疑的事實。因為共業產生的現象是無法靠一人或兩人的力量所能轉變的,共業還是須要大家共同來承擔。
但我們也不能否定“大師”的出現至少會帶動一批人類的覺醒,給世間帶來智慧,使部分人類啟迪內心的光明。這是我們期待“大師”的理由。
那我們又如何去迎接“大師”的到來呢?在沒有遇見大師之前,我覺得先建立自身素養是為重中之重。如果自身修為很好,那周圍的人都是“大師”的示現,《法華經》的常不輕菩薩不就是給了我們最好的榜樣嗎?如果自身修為不夠,那見到周圍的一切可能就是此是彼非的分別妄想。
學習印度佛教歷史,我們可以深思佛陀為什麼會世現在那個時代以及那個環境?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因為那個環境與那個時代的人(指被佛陀教化的那些成就者)在修為上已經走向成熟,而佛陀的出現只是作為他們最後成就的增上緣罷了。
佛陀留下的教典,就是給了我們成就聖者品質的方法,而我們按此方法去實踐,等將要成熟的時候,再借助“大師”的最後指點,這就是一種緣起現象。
從眼前的社會現象看,第二軸心時代估計還須要一點時間,也許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