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業集與煩惱:
眾生苦果的生起,是由於業集,業集又由於迷惑(煩惱)。因眾生內心有不良因素,才煩惱動亂,才有業的集起。由此知,業力的招感苦果,煩惱是主要的力量。”
眾生會產生痛苦障礙是由於業的集起,但業的集起有其條件——煩惱。從這裡我們得到一個很重要的訊息:業力會招感苦果,必須有煩惱力量的滋潤。一般修行者都說我們過去無始劫以來業力深重,因此對自己當生解脫失去了應有的信心。但從這裡就知道:不管你有多大的業力,如果沒有煩惱的助緣,是不會產生苦果的。修行人常常在忏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無始以來你究竟造了什麼業?有多少?這一切都是茫然的,只是嘴裡念念有詞就忏悔掉了嗎?其實過去的業並不會因為你嘴裡的念叨而消失。最主要的是不要有煩惱的因緣條件來滋潤業,那就不會成為果報。鴦掘摩羅殺了九十九個人,當生都能證阿羅漢,理由就在此。如果照一般的觀念,點滴業力都必然要受報,那鴦掘摩羅成阿羅漢就沒有道理了。後面談到十二緣起時大家會明白,十二支就象環環相扣的圈圈,只要中間任何一環斷了,後面就不會相續。眾生造業是由煩惱而來,煩惱由貪愛所起。只要貪愛止息了,煩惱就會止息;煩惱止息, 就不再受“後有”。阿羅漢能證果,不受後有,就是斷了環環相扣間的“愛”染一環。所以修行有二個重點:一是破無明,一是斷貪愛。貪愛一斷,煩惱不起;煩惱不起,過去的業就不會得到滋潤而受報。我們過去不管造了什麼業,如果這一生能發菩提心,斷了煩惱,無始以來的業從此就不再相續,這個訊息帶給我們無比的信心。千萬不要以為我們造了很多業,一點一滴都要受報的,那就永遠沒有了期。我們不知道過去所造的業,如何還報?唯一的辦法就是破無明斷貪愛,後面的相續就不會成立,這個很重要。明白了這個道理的人,才知道當生現世用功發心的意義,就不會說:“我們無始以來的貪瞋癡如須彌山,業力那麼大,怎麼能消呢?所以沒有辦法。”先否認了自己,然後只有等諸佛菩薩來救度。如果只有等待別人的加持和救度,那修行就等於無效,這樣的佛法還有意義嗎?所以傳統的宿命論與佛法緣起論的業力說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宿命論說我們今天所受的就是過去所做的,點點滴滴都要受報,只要業力沒有盡就不可能解脫。請問業力怎麼盡?只有明白佛法的緣起論,破無明,斷貪愛,人人就可以解脫,這個重點大家一定要把握住。
“煩惱對於業。有二種力量: (1)發業力:無論善業、惡業,凡是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於煩惱,直接或間接的引發而起。所以,如消除了煩惱,一切行為,就不成為招感生死的業力。(2)潤生力:業已造了,成為眾生的業力,但必須再經煩惱的引發,才會招感苦果。這如種子生芽一樣,雖有了種子,如沒有水、土、日光的滋潤,還是不會生芽的。因此,如煩惱滅除了,一切業種就干枯了,失去了生果的力量。所以,破除無明等煩惱,就是了脫生死的關鍵!”
破除無明等煩惱,就是了脫生死的關鍵!這句話太重要了!煩惱是促發業力發作的因緣,又是業力感果的滋潤力。明白這點非常非常重要!一般人對於業力的問題不夠深入了解,都把外道的宿命論當成佛法的因果。佛法所講的是緣起論,就是環環相扣的一切因緣,只要斷了其中一環,後面就不會相續了。業力如種子,種子放在土壤裡,加上水、陽光才會慢慢發芽。如果把種子放到火上烤焦,也不會出芽開花結果。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種子一定能生果。緣起的意義在於不僅要有主因,還有助緣,不是只有種子就一定能開花結果。這個觀念對我們眾生來講意義重大,否則就會落在宿命論裡,以為我們沒辦法清淨,無法自己解脫。其實重點在於只要破除了無明,就不再起煩惱貪愛,也就是消除了助發和潤生的因緣,業果就會干枯,那就不會受報了。煩惱是業的因而集起業果,煩惱又是業果受苦報的所緣。要注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