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俱捨論頌疏論本第四(賈曾)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俱捨論頌疏論本第四

  從此大文。第二明俱生諸法。於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廣辨差別 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論問起雲。今應思擇。一切有為.如相不同。生亦各異。為有諸法決定俱生(此總問也) 有定俱生(總答) 謂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應行。五無為法。無為無生。此中不說(此總標諸法。意取俱生。簡無為也)今先辨色決定俱生(別問色也)。頌曰。

  欲微聚無聲  無根有八事
  有身根九事  十事有余根 

  釋曰。欲微聚無聲無根有八事者。欲謂欲界。微是細義。非極微也。色聚極微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極此者。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減 言八事者。謂四大種色香味觸 有身根九事者。有身根聚。九事俱生。八事如前。身為第九。十事有余根者。眼耳鼻舌。名有余根。此眼耳鼻舌各。十事俱生。且如眼根。必有身根。此上必有地水火風。色香味觸。故成十也。如眼既然。耳鼻舌三。十事亦爾。故論雲。眼耳鼻舌必不離身。展轉相望。處各別故(此上兩句。顯必有身。下兩句。明四根各別。不可眼上。加耳等也) 於前諸聚。若有聲生。如次數增。九十十一謂前八上。加聲成九。前九上加聲成十。前十上加聲成十一。又論雲。以有聲處。不離根生。謂有執受。大種因起(以根上。有聲義隱故。此文別指也)。

  從此第二。明四品同起者。論雲。如是已辨色定俱生。余定俱生。今次當辨。頌曰。

  心心所必俱  諸行相或得 

  釋曰 心心所必俱者。心與心所必定俱生。隨阙一時余則不起。諸行相或得者。諸行即是一切有為 此即有四種。謂色心。心所。心不相應行 相謂四相。此之諸行。必與有為四相俱起。故前句必俱二字。流至於此 應言諸行相必俱 或得者。得謂諸行上得也。謂諸行內。唯有情法。與得俱生。不通非情。是故言或。從此上來兩段不同。總是第一。正明俱起竟。

  其次第二。大文廣辨差別。於中有二。一明心所有法。二明不相應行。就明心所有。文分四段。一明五地。二明定俱生。三明相似殊。四明眾名別。就初明五地中。一總標名數。二別釋名體。且初總標名數者。論雲。向言心所。何者是耶。頌曰。

  心所且有五  大地法等異 

  釋曰。心所且有五者。標心所位也。大地法等異者。列其數也。一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煩惱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煩惱地法 略釋大地法名者。論雲。地謂行處。若此是彼所行處。即說此為彼法地(釋地一字義也。地是心王。是心所所行處。故言地。謂行處也。言若此者。此心王也。言是彼者。彼心所也。所行處者。心是心所行處也。即說此為彼法地者。由心是行處故。即說此心。為彼心所法家地也) 大法地故。名為大地(釋大地二字也。此言大者。目受想等。十心所也。以受想等。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故名為大。若言大地。還目心王。心但是地。而是非大。今言大地者。大法之地。名為大地。依主釋也)。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謂法恆於一切心有(此釋大地法三字也。此中者。此心所中也。此心所中。受想等十心所法。是大地家所有。名大地法。大地之法。名大地法。依主釋也。故知唯言大者。但目心所。若言大地。便目心王。言大地法。即還目心所法也。此上有兩重依主釋。善應思之) 此下第二。別釋名體。正明五地。文分五段。且初大地法者。論雲。彼法是何。頌曰。

  受想思觸欲  慧念與作意
  勝解三摩地  遍於一切心 

  釋曰。前三句標列。第四句。釋得大地法名。受謂領納。此有三種。苦。樂。俱非。有差別故(俱非是捨受也)想者取像。謂於前境取差別相。思者造作。謂能令心有所造作。觸謂觸對。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能有觸對。欲謂希求所作事業。慧謂於法能有簡擇。念謂於緣明記不忘。作意者。動作於意。謂能令心警覺為性。勝解者。謂能於境印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勝解。三摩地者。此雲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亦持心所從強說心。遍於一切心者。釋得地名也。此十心所。遍三性等一切心品。諸余心所。即不能遍。故於此獨名大地法。

  從此第二。明大善地法者。論雲。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釋大善地三字。信等十心所法。遍一切善心。得大善名 心王名大善地者。是大善法所行處故。大善之地。依主釋也。故大善地言。唯目心王)。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謂法恆於諸善心有(此釋大善地法四字。此中者此心所中。謂信等十。是大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善地法。大善地之法。依主釋也)。彼法是何。頌曰。

  信及不放逸  輕安捨慚愧
  二根及不害  勤唯遍善心 

  釋曰。信者澄淨也。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心有信珠。令心澄淨。有說於四谛三寶善惡業果。忍許名信。及不放逸者。修諸善法。論雲。離諸善法。復何名修(此難意。善法即修。離善之外。何者名修。名不放逸也)。謂此於善。專注為性(答前難也。專注是修。名不放逸也)。余部經中。有如是釋。能守護心。名不放逸輕安者。輕謂輕利。安謂安適。於善法中。有所堪任。名心堪任性 捨者捨離沉掉。令心平等。無警覺性 慚愧二種。如後當釋。頌言二根者。謂無貪無嗔。二善根也。不說無癡者。無癡善根。以慧為體。前大地法中。慧已攝竟。故大善地法中。不重說也 言不害者。謂無損惱。勤者精進。謂能令心勇悍為性。頌言唯遍善心者。釋得地名也。謂唯遍善心也。由前信等具此兩義。一則唯是善性。二則遍一切善心。如大地法。雖能遍善心。不是唯善。唯信等具二義。得大善地法名也。

  從此第三。明大煩惱地法。論雲。如是已說大善地法。大煩惱法地。名大煩惱地(釋大煩惱地四字。唯目心王。心是大煩惱之地。名大煩惱地。依主釋也) 此中若法。大煩惱地所有名大煩惱地法(此釋大煩惱地法五字。此心所中。謂癡等六。是大煩惱地家。所有法故。名大煩惱地法。大煩惱地之法。依主釋也。故知大煩惱三字。唯目癡等。大煩惱地四字。即目心王。大煩惱地法五字。還目癡等。應善思之) 謂法恆於染污心有(釋上大義也) 彼法是何。頌曰。

  癡逸怠不信  昏掉恆唯染 

  釋曰。癡者愚癡。亦名無明。迷境起故 亦名無智。無決斷故 亦名無顯無彰了故 逸者放逸。不修諸善。是修諸善。所對治法。怠謂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不信者。令心不澄淨。是前所說。信所對治。昏者昏沉。謂身心重性。於善法中。無所堪任。亦名身心之無堪任性。掉者掉舉。令心不靜。恆唯染者。釋得地名也。遍者是恆義。此上六種。一則唯染。二則遍染。具此兩義。獨得大煩惱地法名。且如受等。雖是遍染。不是唯染。忿等十惑。雖是唯染。不是遍染。故皆不得大煩惱地名也。

  從此第四。明大不善地法者。論雲。如是已說大煩惱地法。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釋大不善地四字。目心王也。心王是大不善法之地。名大不善地也。依主釋也)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謂法恆於不善心有(此意釋大不善地法五字。目無慚等。謂無慚等。是大不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不善地法。大不善地之法。依主釋也) 彼法是何。頌曰。

  唯遍不善心  無慚及無愧 

  釋曰。此遍不善心者。釋無慚無愧。得大不善名也。謂無慚無愧。一則唯不善性。二則遍一切不善心。具此兩義。獨得大不善名。且如受等。雖是遍不善心。不是唯不善性。忿等七惑。除谄诳憍。此七及嗔。雖唯不善性。不是遍不善心故。皆不得大不善名。此二行相。如後當釋。

  從此第五。釋小煩惱地法。論雲。如是已說大不善地法。小煩惱法地。名小煩惱地(小煩惱三字。忿等是也。小煩惱地。即目心王。心王是小煩惱法之地。名小煩惱地。依主釋也) 此中若法。小煩惱地所有。名小煩惱地法(此小煩惱地法五字。目忿等十。謂忿等是小煩惱地家所有法。故名小煩惱地法。小煩惱地之法。依主釋也) 謂法少分。染污心俱(釋小煩惱名也。不遍一切。故言少分) 彼法是何。頌曰。

  忿覆悭嫉惱  害恨谄诳憍
  如是類名為  小煩惱地法 

  釋曰。此忿等十。名小煩惱。謂有三義。一唯修所斷。二意識地起與無明相應。三各別現行。具此三義。故獨得名小煩惱地也 且如受等十大地法。癡等六大煩惱地法。及無慚愧二。不定中貪嗔尋伺睡眠。此等諸法。三義俱關。慢疑二種。雖與意癡相應。俱阙唯修斷 慢通見修斷。疑唯見斷故。惡作雖唯修斷。阙意癡相應。通善性故。皆不名小煩惱地法也。已上五段不同。總是別釋五地名體竟。

  從此第二。明定俱生。於中有二。一明欲界。二明上界。且欲界俱生者。論問雲。此中應說於何心品。有幾心所決定俱生。頌曰。

  欲有尋伺故  於善心品中
  二十二心所  有時增惡作
  於不善不共  見俱唯二十
  四煩惱忿等  惡作二十一
  有覆有十八  無覆許十二
  睡眠通不違  若有皆增一 

  釋曰。欲曉此頌。且要先知於欲界中。心品有五。謂善唯一 不善有二。一與不共無明相應 謂此心品。唯有無明 更無余惑。二與余貪嗔等相應 無記有二。一有覆無記。二無覆無記 今此頌文。約此五品。以明俱生 欲有尋伺故於善心品中二十二心所者。夫欲界中。必有尋伺。故於善心品中。二十二俱生。謂大地十。大善地十。及與尋伺 有時增惡作者。然此惡作通善惡性。於善心中。有無不定。故言有時。善心若有。於前心品。更增惡作。成二十三 言惡作者。論有三解。論雲。惡作者何(問也)惡所作體。名為惡作(答也。於惡所作事。起心厭惡。若惡若善。若作若不作。俱在其境也) 應知此中緣惡作法。說名惡作。謂緣惡作。心追悔性。注曰。於惡作事既不稱心。遂生追悔。即此追悔。緣惡作起名為惡作。惡作是境。非追悔也。今名追悔。為惡作者。從境為名也。此下論文。如緣空解脫門。說名為空。緣不淨無貪。說為不淨。注曰。此文舉例釋成也。空解脫門。以定為體。今名空者。以緣空故。從境為名 不淨觀無貪為體。今名不淨者。緣不淨故。從境為名。惡作亦爾也 又見世間。約所依處。說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國土皆來集會。惡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約所依說為惡作。注曰。此第二釋意者。先因惡作。方起追悔。故知惡作追悔所依。今喚追悔為惡作者。於所依處。顯能依事。如人依村村是所依。若人集會即言村來。是舉所依村。顯能依人也 又於果體。假立因名。如言此六觸處。應知名宿作業。注曰。此第三釋。因是惡作。果是追悔。今喚追悔。為惡作者。此於果上立因名故。如言者。如經言也。此六觸處。眼等六根也。此六觸處是果。宿作業是因。經言六觸處是業者。亦是果上立因名也。問何等惡作。說名為善。答謂於善惡作不作中。心中追悔性。謂於先時。於善不作。於惡而作。後生追悔。名善惡作也 與此相違。名為不善。謂先作善。而不作惡。後生追悔。名不善惡作也。故此二惡作。各依善惡二處而起 於不善不共見俱唯二十者。此明不善心品。二十心所俱生也。不善不共者。不共無明也。見者不善見也 俱者。謂不善心 一與不共無明俱。二與不善見俱也 且於不善不共無明心品。必有二十心所俱生。謂大地十。大煩惱地六。大不善地二。及與尋伺 第二不善見。相應心品者。謂此心中。或有邪見。或有見取。或有戒禁取。亦有二十心所俱生。名即如前不共品說。於五見中。除身邊見者。此二見是有覆無記見也 問此不善見相應心品。合有二十一。二十如前。應加不善見。何故俱言二十耶。答非見增故。無有二十一。以即於十大地法中。慧用差別。說為見故。見以慧為體。十大地法中。慧已攝竟。故不重說也 四煩惱忿等惡作二十一者。此有三類。一四煩惱者。貪嗔疑慢也。二忿等者。十小隨煩惱也。三惡作者。不善中惡作也。此三類心。各有二十一心所俱生。且四煩惱相應心品。二十一者。謂大地十。大煩惱地六。大不善地二。及與尋伺。此二十上。加貪等隨一。名二十一也 忿等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忿等一。不善惡作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惡作一。有覆有十八者。此取欲界有覆無記心也。謂與身邊二見相應。此二種見。能覆聖道。或有癡覆。名為有覆。不能招果。故名無記。此有覆心。必有十八心所俱生。謂大地十。大煩惱地六。及與尋伺。此中見不增。應知如前釋也 無覆許十二者。欲無覆心。異熟生等也。此有十二心所俱生。謂大地十。及與尋伺 言許者。依薩婆多宗。惡作不通無記。故於無覆無記心。唯許有十二。不同經部意。惡作通無記心。無記心中更加惡作故。得有十三。非所許也。睡眠遍不違若有皆增一者。睡眠通三性故。於前心品。遍有不違也。隨何品有。皆說此增。謂前善中。二十二上。加至二十三。若前二十三。增至二十四。不善無記。准例應知。

  從此第二。明上界俱生者。論雲。已說欲界心品俱生。當說上界。頌曰。

  初定除不善  及惡作睡眠
  中定又除尋  上兼除伺等 

  釋曰。初定除不善及惡作睡眠者。謂初靜慮。如前欲界。諸心所法。唯除不善。不善有十。謂嗔一。小煩惱中忿等七。除谄诳憍。及無慚愧。此十煩惱。唯不善性。色界無有 除惡作者。惡作與憂根相應。色界離憂。故無惡作 除睡眠者。色界無段食。故無睡眠也。中定又除尋者。謂中間定。除前所除。又更除尋。余皆具有。上兼除伺等者。上者二禅已上。乃至非想也。此二禅已上。除前所除。兼除伺等。等取谄诳。余皆具有。經說谄诳。極至梵天。故唯初禅。得有谄诳。以初禅地臣主相依。必行谄诳。如經中說。大梵天王。處自梵眾。忽被馬勝苾刍問言。此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余。梵王不知無余滅位。便矯亂答。我於此梵眾。自在作者。化者。生者。養者。是一切眾生父。作此語已。引出眾外。谄言愧謝。令還問佛 解雲。大梵天王。不知依未至中間四禅。此六地中。起無漏道。斷第四禅染。及依空處近分。起有漏道。斷第四禅染。是四大種。無余滅位故。矯亂答也。矯亂答辭。是诳語攝也。谄言愧謝。顯有谄也。作者。我能造作世間也。化者。我能化世間也。生者。我能生一切眾生也養者。我能養一切眾生也。

  從此第三。明相似殊。此有兩段。一明無慚等。二明尋伺等。且初明無慚等者。論雲。今次當說於前所辨。諸心所中。少分差別。無慚無愧。愛之與敬。差別雲何。頌曰。

  無慚愧不重  於罪不見怖
  愛敬謂信慚  唯於欲色有 

  釋曰。無慚愧者。標也。不重者。釋無慚也。不重賢善。名為無慚也。謂於功德。及有德人。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即是恭敬所敵對法 言功德者。戒定慧功德也。有德人者。具戒定慧人也。無忌難者。無畏懼也。不隨屬者。不作弟子禮也 於罪不見怖者。釋無愧也。謂諸善士。所呵厭法。說名為罪。於此罪中。不見能招可怖畏果。說名無愧。此中怖言。顯非愛果能生怖故 有余師說。於所造罪。自觀無恥。說名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慚愧差別。翻此應知。謂翻初釋。有敬有崇。有所忌難。有所隨屬。說名為慚。於罪見怖說名為愧。翻第二釋。於所所造罪。自觀有恥。說名為慚。觀他有恥。說名為愧 愛敬謂信慚者。釋愛敬差別也。愛即是信。敬即是慚。愛謂愛樂。體即是信 然愛有二。一有染污。二無染污。有染謂貪。如愛妻子等。無染謂信。如愛師長等。此頌言愛者。取第二愛也。有信非愛。謂緣苦集信 忍許故有信。可厭故非愛。有愛非信。謂諸染污愛。由起貪是愛。染污非信也。有通信愛。謂緣滅道信。忍許故生信。可欣故有愛。有非信愛。謂除前相。敬謂敬重。體即是慚。如前解慚謂有敬等。有慚非敬。謂緣苦集慚 生恥有慚。可厭非敬。有通慚敬。謂緣滅道慚 恭敬有慚。可欣有敬。唯於欲色有者。三界分別。如是愛敬。欲色界有。無色界無。問豈不信慚大善地法。無色亦有。答愛敬有二。謂緣於法補特伽羅。緣法愛敬通三界有。此中意說緣補特伽羅者。故欲色有。無色界無。補特伽羅。此雲數取趣。謂數取諸趣也。

  從此第二。明尋伺等。論雲。如是已說愛敬差別。尋伺慢憍。差別雲何。頌曰

  尋伺心粗細  慢對他心舉
  憍由染自法  心高無所顧 

  釋曰。尋伺心粗細者。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心之粗性。名之為尋。心之細性。名之為伺。復有別釋。尋伺二法。是諸語言行。故契經言。要有尋伺。方有語言。非無尋伺此語言行。粗者名尋。細者名伺。語言行者。是語言因也 慢對他心舉者。慢謂對他。心自舉性。稱量自他德類差別。心自舉特。陵蔑於他。故名為慢 憍由染自法者。自法謂自身。色力等法也。謂憍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論雲。有余師說。如因酒生欣舉差別說名為醉。如是貪生欣舉差別。說名為憍。是謂憍慢差別之相。已上兩段不同。總是第三。明相似殊竟。

  從此第四。明眾名別者。論雲。然心心所。於契經中。隨義建立種種名相。今當辨此名義差別。頌曰。

  心意識體一  心心所有依
  有緣有行相  相應義有五 

  釋曰。心意識體一者。集起名心 謂能集起三業事也。思量名意。了別名識 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淨者善也。不淨者惡也。界者體也)。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 即此者即此心也。將所依義。釋意也。作能依止。故名為識 識能依意也。據上兩解。是心意識三。名義雖異。其體一也。心心所有依有緣有行相相應義有五者。此釋心心所法。更有四名。義雖有殊。體還一也。一名有所依。謂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所依根者。眼等六根也。二名有所緣。取所緣境故 所緣境者。色等六境也 三名有行相。謂同有一行相也。如緣青境心及心所。皆帶青上影像。此識上相。名為行相。行謂行解。即能緣心也。相謂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為行相。依主釋也。心與心所。皆有青相。青相雖多。同一青故。名同有一行相也 或名有行相。論雲。即於所緣品類差別。等起行相故 解雲。品類差別者。境非一也。等起者。心心所齊等起也 四名相應。等和合故。等和合者。謂心心所。五義平等。故說相應。一所依。二所緣。三行相。四時。五事。皆平等故。時等者。謂心心所。同生住異滅時故。事等者。事者體也。一相應中。如心體一。諸心所法。各各亦爾。無兩受等。共相應故。上來不同。總是第一。明心所竟。

  從此大文第二。明不相應行。於中有三。一總標名數。二別牒解釋。三諸門分別。且初總標名數者。論雲。已說心心所廣分別義。心不相應行。何者是耶。頌曰。

  心不相應行  得非得同分
  無想二定命  相名身等類 

  釋曰。頌言二定者。無想定。滅盡定也。相者。四相也。名身等者。等取句文身也。總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無想果。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異。十一滅。十二名身。十三句身。十四文身。此十四種。體非心所。不與心相應。名心不相應。五蘊門中。是行蘊攝。故名心不相應行。

  從此第二。別牒解釋。於中有七。一明得非得。二明同分。三明無想。四明二定。五明命根。六明四相。七明名身等。就初第一明得非得中。復分兩段。一明自性。二明差別。且初明自性者。論雲於中且辯得非得相。頌曰。

  得謂獲成就  非得此相違
  得非得唯於  自相續二滅 

  釋曰。上兩句明自性。下兩句明所依。得謂護成就者。釋得自性。得有二種。一獲。二成就也 獲中有二。一未得今獲。二已失今獲。故論雲。未得已失今獲 解雲。未得今獲者。如未得戒。今受得戒。創至生相。將成就故。名為今獲 已失今獲者。如先坐定遇緣便捨定。名為已失。後重修得。創至生相。將成就故。名為今獲 言成就者。先未得法。今時已得。先已得者。今復不失 此所得法。流至現在。名為成就。故論雲。得已不失。名為成就 故知獲時。不名成就。成就時。不名獲也 非得此相違者。釋非得自性也。應知非得與此相違。謂若有法。先未曾失。及重得已。但今初失。此法非得。創至生相。名為不獲。流入現存。名為不成就。故知不獲時。不名不成就。不成就時。不名不獲。得非得唯於自相續二滅者。釋得非得所依也。自相續者。自即簡他也。相續是身。簡非相續。非相續者。非情是也。唯於自身。有得非得。故論雲。非他相續。無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續。無有成就非情法故。言二滅者。擇滅非擇滅也。無為法中。唯於二滅。有得非得 謂若修道。證擇滅時。擇滅上有得也。不證時擇滅上。有非得也。緣阙位中。得非擇滅。故非擇滅上有得也。緣會時。不得非擇滅。即非擇滅上。有非得也。故於二滅。有得非得。論雲。一切有情。無不成就非擇滅者(皆有緣阙)除初剎那。具縛聖者。及余一切。具縛異生。諸余有情。皆成擇滅(初剎那聖者。苦法忍是也。煩惱未斷。名具縛聖。此聖者。無擇滅也。諸余有情者。一切聖人也)。決定無有成就虛空。故於虛空不言有得。以得無故。非得亦無。宗明得非得相翻而立故(已上論文) 又依大毗婆沙。一百五十八雲。得有四種。一與彼法俱(此是法俱得。亦名如影隨形得)。二在彼法前(此是法前得。亦名牛王引前得也)。三在彼法後(此是法後得。亦名犢子隨後得)。四非彼法前後俱(謂無為上得也)。其所得法。則有六種。一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異熟生等。二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類智邊世俗智等。有說此等亦有俱得 應在第四類攝(解雲。第四類者。是第四所得法。通俱得前得也)。三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後得。如別解脫戒等。四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前得。如道類智忍等。五有所得法。具有前後俱得。如所余善染等。六有所得法。不可說有前後及俱。而有諸得者。謂擇滅非擇滅法。解雲。第一異熟生等。等取威儀。工巧。非數習者。及有覆無記色等。此等諸法。勢力劣故。唯法俱得 第二三類智邊世俗智等。等取相應心心所也。謂入見道。至苦集滅三類智邊。能修未來俗智。起法前得得之。此言修者。是得修也。謂見道是無漏。俗智是有漏。故於見道俗智不起。勝緣阙故。得非擇滅(解雲。勝緣者。是俗智。所依身也。在見道中。唯有見道所依身。無俗智所依身。故勝緣阙耳)。俗智既畢竟不生。故無法俱法後得也 問何故三類智邊。能修俗智。非道類智耶。答二義故修。一有事現觀故。謂世俗智。於無始來。曾知苦斷集證滅。今三類智。亦知苦斷集證滅。與世俗智。同為一事故。能修俗智等。二當谛事周故。謂於三谛。可遍知苦。可遍斷集。可遍證滅。當谛事周兼修俗智 於道類智。不修俗智者。一俗智於道中。曾無事現觀故。二無遍事現觀故。謂必無於道可能遍知。可能遍修。種性多故 問何故於三谛。有邊聲非道谛耶。答以其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而無能修一切道。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故無邊聲 第三別解脫戒等。等取惡律儀等也。別解脫戒。是有記故。通法後得。即是戒在過去。現在起得。成就不失也。此別解脫戒。不隨心色。勢微劣故。無法前得 第四道類忍等。等取相應心心所也。謂道類忍。是向道攝。至道類智。是果道攝。得果道中。捨向道故。故道類忍。無法後得 第五所余善染等。等取通果等無記也。除前四類外。名所余也。勢力強故。通三種得 第六擇滅。非擇滅法。非三世攝故。不可說前後及俱。而有諸得者。謂證擇滅時。擇滅上有得也。於緣阙位。非擇滅上有得也 問現在道類忍。如何得有法前得耶。答現在道類忍。雖復唯有法俱得。未來道類忍。即有法前得。在現在世。今言現在忍有法前得者。約忍種類說。以所得法據種類說故 又解。此現在忍。雖唯法俱。若不現前。即有法前。約容有說。言現在忍有法前得 又解。此現在忍。雖唯法俱而無法前。由此現在忍有法前得。在未來世。此未來得。約世橫望。實在現忍後。而名法前。不名法後者。謂由此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現在忍前。約容起用。說有前得 又婆沙一百五十八雲。一切非得。總有三種。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後。三非彼前後。所不得法。亦唯三種。一有所不得法。唯有法前非得。謂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及入無余涅槃。最後剎那心等(等取相應心所。及無生智也)二有所不得法。通彼法前法後非得 謂余隨應。有情數法。三有所不得法。無法前後。而有非得 謂擇滅。非擇滅法 必無非得可與法俱。以法現前。是所得者。必有得故 非所得者。無得非得。亦無唯有法後非得。非無始來恆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解雲。第一未來情數畢竟不生法者。謂是三類智邊。所修俗智也。此世俗智。不通過現。故言未來。不是非情。名為情數。得非擇滅。名畢竟不生 見道已前。此世俗智。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三類智後。常有得起。更無非得也 及入無余最後心者。謂未來有一類。異熟威儀心。作入涅槃心。此心未起。常有非得非得此心。名法前非得。此心起已。必入涅槃。便同非情故。無法後非得。無所依故。又無生智。未起已前。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此智起已。必定不退故。無法後非得也 非無始來恆成就彼未捨必起彼類盡故者。此十六字。為遮非想見惑難故。謂唐三藏。譯婆沙了。有人以非想見惑。難三藏言。合唯有法後非得 其難意者。非想見惑。無始來成。無法前非得。見道斷已畢竟不退。於過去見惑。理應合有唯法後非得。何故無耶 故三藏於婆沙。加一十六字。為通此難。其十六字意者。謂非想見惑。未斷已前。名為未捨。於未捨位。必無有人起未來。非想見惑。入過去盡。以未來見惑。種類無邊。起不盡故。及入見道。斷見惑時。於未來非想見惑。即有法前非得故 過去非想見惑。約種類說。不可唯有法後非得也。

  從此第二。明差別。於中有二。一明得差別。二明非得差別。就初明得差別中。文復分二。一正辨差別。二隨難別解。且初明正辨差別者。論雲。已辨自性。差別雲何(總問)。且應辨得(別問)。頌曰。

  三世法各三  善等唯善等
  有系自界得  無系得通四
  非學無學三  非所斷二種 

  釋曰。三世法各三者。三世門也。三世法得。各有三種。謂過去法。有過去得。有未來得。有現在得。如是未來。及現在法。各有三種得 且過去法。有過去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俱。或是法後。此約能得與所得法。今時同在過去世也。然過去法。唯有一得。如過去世異熟生等也。或有二得。如過去世。別解脫戒等。有通三得。如過去世道共戒等也。若一得。若二得。若三得。皆名過去法中過去得也。故過去得。通三種得。宜善思之。過去法家現在得者。如別解脫戒。落謝過去。現在不失。起得得之。此即法在過去。得居現在。得居法後故。過去法家現在得者。唯法後得也 過去法家未來得者。謂法過去。得在未來。此未來得。名法後得。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約起用先後。未來亦有過去法家法前得也。如過去世道共戒等。有法前得。已謝過去。其法前得。種類眾多。起未盡者。仍在未來得。此未來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過去法前得。故過去法。未來得者。亦有法前得也。宜善思之。現在法家過去得者。唯法前得 現在法中現在得者。唯法俱得 現在法家未來得者。名法後得 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論起用前後。未來亦有現在法家。法前得也。准過去說。宜善思之。未來法家過去現在得者。唯法前得 未來法家未來得者。或法前。或法俱。或法後。未來雖無前後次第。約得種類別。約容起用。說前後也 善等唯善等者。三性門也。善等者。所得善法也。等等取不善無記法也。唯善等者。能得得也。等取不善無記得也。謂善不善。及無記法。如其次第。有善不善無記三得 有系自界得無系得通四者。系不系門也。有系者。三界有漏法也。其有系法。得唯自界 謂欲界法得。唯欲界。若色界法得。亦色界若無色界 法得亦無色界 以有漏得。隨所得判。故有系法。隨在何界。其能得得。與所得同 無系者。無漏法也。無漏法有二種。一有為無漏謂道谛也。二無為無漏擇滅非擇滅也。得通四者。無系法上。能得得通四種也 謂三界得。及無漏得。名為四種 且非擇滅得。通三界系。謂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別判。以命根眾同分通三界系故。故得通三界系也。如欲界緣阙。得非擇滅得。即欲界系 若色界緣阙得非擇滅得。即色界系 若無色界。緣阙得非擇滅得。即無色界系 故論雲。非擇滅得。通三界系。若擇滅得。色無色界。及與無漏 解雲。謂擇滅得。隨能證道判 若有漏道。證擇滅者。其所引得。色無色界系。以色無色有有漏道。為能證故。故擇滅得。通彼二界。然於欲界。無能斷道。故擇滅得。不通欲界 若無漏道。所證擇滅。其擇滅得。亦唯無漏。隨能證道。是無漏故。若道谛得。唯是無漏。以道谛得。隨所得判。道谛是無漏。得亦無漏也。故無系法。總而言之。得通三界及與無漏四種也。非學無學三者。三學門也。頌言非字。流至無學。謂非學非無學也。三者能得得也。謂非學非無學法。得通三種。一者是學。二者無學。三者非學非無學。又頌文窄故。唯標非學非無學 若依論文。三學具明。故論雲。若有學法。得唯有學 注曰。有學法者。有學身中。有為無漏是也。以有學法是有為故。得隨所得判故。得亦是有學也 若無學法。得唯無學。注曰。無學法者。無學身中。有為無漏也。以無學法是有為故。得隨所得判。故得亦無學也 非學非無學。得有差別。謂此法得。總說有三 注曰。此文正釋頌也。非學非無學法。雖是一。其法上得。即通三學故。言得有差別也。非學非無學法者。謂一切有漏。及三無為也(已上論文) 注曰。以有漏法不可修故。故非有學無學身中法。名非學非無學也 若無為法。不可修習令其增長故。亦是非學無學法 且有漏法。唯有非學非無學得 以有漏法隨所得判故。能得得亦是非學非無學也。非擇滅得。及非聖道所引。擇滅得亦如是。注曰。非擇滅得。隨命根眾同分判 非聖道得。隨能證道判故。此二得亦是非學非無學也。亦如是者。意明得同前。是非學非無學也。若有學道。所證擇滅得。亦有學。隨能證道。是有學故。若無學道。所證擇滅得。亦無學 隨能證道。是無學故 故知有漏。及無為法。雖是非學非無學法。其能得得。通三學也。宜善思之 非所斷二種者。三斷門也。非所斷者。謂無漏法也。二種者。非所斷法。上能得得。通二種也。一修所斷。二非所斷。頌文窄故。唯標非所斷得。若依論文。三斷具明。故論雲。又見修所斷法。如其次第。有見修所斷得。非所斷法。得有差別。謂此法得。總說有二(此正釋頌文也。有二者。修非二斷也)。別分別者。諸無漏法。名非所斷(無漏者。道谛二滅也。無漏非見修所斷。名非所斷)。非擇滅得。唯修所斷。及非聖道所證。擇滅得。亦如是 注曰。此是釋非所斷法得通修所斷也。非擇滅得。隨所依判。唯修所斷。若非聖道。所引得者。隨能證判。亦唯修斷。故言亦如是也。聖道所證。擇滅之得。及道谛得。唯非所斷(此文釋非所斷法得。通非斷也。謂聖道所引得隨能證判若道谛得隨所得。判故皆非斷也)。

  從此第二。隨難別解者。論雲。前雖總說三世法各三。今應簡別其中差別相。頌曰。

  無記得俱起  除二通變化
  有覆色亦俱  欲色無前起 

  釋曰。無記得俱起者。無記者。無覆無記也。謂異熟生全。威儀工巧少分。取非數習者。此無記法。勢力劣故 唯法俱得。法若過去。得亦過去。法若未來。得亦未來。法若現在。得亦現在 除二通變化者。此二通變化。是通果無記。有三種得。前言無記得唯俱起。故須除也。二通者。天眼耳通相應慧也。能變化心者。謂十四能變化心也。論雲。天眼耳通慧。及能變化心。勢力強故。加行差別。所成辨故。雖是無覆無記性收。而有前後及俱起得有覆色亦俱者。此明有覆無記色。亦如無覆無記。唯法俱得也。有覆色者。謂初禅有覆。煩惱所發。身語二色是也。能發煩惱。通三種得。所發身語。唯法俱得。謂此身語。雖有上品。而亦不能發無表故。勢力劣故。由此定無法前後得 欲色無前起者。謂欲界系。善不善色無法前得唯法俱得。及法後得。以欲界色是不隨心勢微劣故。無法前得。是有記故。通法後得。

  從此第二。明非得差別。論雲。非得如得。亦有如上品類別耶。不爾雲何。頌曰。

  非得淨無記  去來世各三
  三界不系三  許聖道非得
  說名異生性  得法易地捨 

  釋曰。非得淨無記者。三性門也。謂非得性。無覆無記。淨謂無覆也。去來世各三者。三世門也。謂過去未來。各有三世非得 若現在法。唯有過去未來非得。無現在非得。以法現在是所得者必成就故。定無非得。舊雲現在法有非得者。此翻謬矣。且過去。法有過去非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後。此據非得與所不得法。今時同在過去也。若過去法。現在非得者。唯法後非得。若過去法。未來非得者。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論起用先後。未來亦有過去法家法前非得也。准得說之 未來法家。未來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後。未來雖無前後次第。約性類別。約容起用。說前後也。未來法家。過去現在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現在法中。過去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現在法中。未來非得。據世橫望。雖皆法後。若約起用先後。未來亦有現在法家法前非得也。 三界不系三者界系門也。三界不系者。是所不得法 三者能得非得也。謂三界及不系法。各有三界非得也。且如彼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者。謂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欲界系 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色界系 無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無色界系 良由非得隨所依判。故隨所依。通在三界。如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色無色界法。有三界非得。准欲界說之。若不系法。三界非得者。欲界不得不系法。非得欲界系。色界不得不系法。非得色界系。無色不得不系法。非得無色界系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者。釋非得不通無漏也。謂發智本論。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故。論引本論雲。雲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不獲即是非得異名。非說異生性是無漏應理。注曰。已上論文。不獲即是非得異名已下者。是論主釋。上兩句。本論文也。既知不獲聖道。名異生性。明知異生性。必非無漏。此異生性。即是非得。故知非得。不通無漏也。又婆沙四十五雲。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令有情起異類見異類煩惱。造異類業。受異類生。故名異生。得法易地捨者。捨非得門。謂捨非得。不過二門。一得法捨。二易地捨。得法捨者。如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得聖道時。捨異生性。此即以得替非得處也。易地捨者。謂從下地。生上地時。若從上地。生下地時。以易地故。必捨非得。如從欲界生上界時捨欲非得。以欲非得隨所依身。所依捨故。非得亦捨也。如欲界既然。余界亦爾。故易地捨。但由易地。捨於非得。未必有得替非得處。然異生性。通前兩捨。謂易地捨中。雖不遍捨異生性盡。亦有少分捨異生性。如從下地生上地時。亦捨下地異生性也。

 

上一篇: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a24 十二因緣 第二項 行(業) 一 行
下一篇: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a25 十二因緣 第二項 行(業) 二 業集與煩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