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能弘法師:第一次閉關隨筆 心路隨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心路隨筆

閉關第二天有嚴重挫傷感!

順其自然,如其本然,如實的觀察息、心、身的真相,不要評判及陷入貪嗔習性中,保持清醒,完全客觀地觀察,真相在當下顯現。心越細,真相越深刻。

虔誠頂禮偉大的佛陀、殊勝的正法、一切聖賢僧!

願我無嗔恨、無敵意,真正地歡喜、快樂、解脫、微笑!

願一切眾生無嗔恨、無敵意,真正地歡喜、快樂、解脫、微笑!

願我寬恕所有的眾生,不論有意傷害過我,或無意傷害我的眾生,我都真誠寬恕他們!寬恕他們!

願一切眾生寬恕我,不論我有意或無意傷害過的眾生,也請求你們的寬恕!寬恕!寬恕!

願我真正地快樂、安詳、解脫、微笑!

願一切眾生真正地快樂、安詳、解脫、微笑!

送給別人歡喜、快樂、微笑、祝福!

真誠地送給眾生歡喜、快樂、微笑、祝福!

祈願法界安寧,眾生歡喜、快樂、安詳、解脫!

虔誠的祈請佛陀、正法、聖賢僧的來臨!

虔誠的祈請三寶的加持!

你們是力量的源泉,光明的源泉,宇宙真理的化身!

讓我虔誠地禮敬、歡喜地贊頌、微笑地接受你們的加持!

讓我安住在三寶光明、力量、智慧、慈悲的甘露洗滌中,化為清澈智慧的光明普照世間,給眾生帶來歡喜、快樂、安詳、解脫!

讓我的虔誠與三寶同在,不離三寶的護念直到永遠!

最後,虔誠地禮敬三寶,感恩三寶的加持、護念!

恭敬合掌: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佛,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我今歸命大頂禮,

三業清淨嗡阿吽,

五體投地!

無始業障我忏悔,一切習氣我改過,讓我充滿歡喜、快樂、安詳,得到三寶的加持護念!無論在何時何地,願我都保持冷靜、包容、反省、正念,那麼我將身心康寧、清淨、輕松、安詳!願我躺下無有憂慮,願我醒來充滿歡喜!

真心地送給別人以歡喜、快樂、微笑、安詳、祝福的心,發自內心的同情別人的苦難,施與心靈的支持,或口頭上、行為上、精神上、物質上的幫助,為他人著想,不忍心造成別人的苦難,真心地為別人的成就、幸福而充滿歡喜贊歎,沒有嫉妒破壞,平等地放下心中的自私自利及對別人的排斥,這樣就能治療煩惱、困擾的身心疾病,即使不能馬上解脫,也能活得比較安詳、快樂、自在、從容,這是生命的最大禮物!隨時檢查自己是否忘記了這種修行!

有弟子問衲每天是怎樣修行的——衲每天總是這樣反省、檢討自己:衲現在的決定、行為、語言、存心是究竟的對眾生有利益的嗎?有利益的應該堅持去做,沒有利益的應該趕緊停止,或改變、調整方式及心態、態度,沒有做到的修行應當努力去做。衲希望自己能夠按照四正勤【注1】的准則,努力的去實踐佛陀的教誨!這就是衲每天的修行。衲希望能夠做到對人仁至義盡,對己問心無愧,也就於心安矣!

注1:四正勤:又作四正斷、四意斷、四意端、四正勝、四斷。勤,不怠之義;斷,斷障之義,或以精勤心斷除怠慢心。四正勤即方便精勤於斷惡生善之四種修行品目。為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二行品。

當路上一個人發生車禍受傷躺在地上時,有好心人上前幫忙送其上醫院救治,但卻被受傷者所賴,說造成受傷的事故是好心人所為。有人未免說:“好人沒好報!”“真是傻瓜!”這是一件忘恩負義、寡廉鮮恥、不懂得感恩的事。其實好心人也無必要沮喪,初發心是好的總有好報,賴人的人不懂得良心是何物,連烏鴉、羊羔都不如【注1】,又何必計較?衲碰到這樣的事,總是想:只要對人仁至義盡、問心無愧就可以了,何必計較、在乎別人的眼光呢?反正做人心胸坦蕩,天地可鑒,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又何須在乎別人說什麼呢?

注1:烏鴉:《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故有“烏鴉反哺”之說;羊羔:“羊羔跪乳”,語出古訓《增廣賢文》。二者均喻報恩之義。

在2003年非典期間,彌陀院啟建為眾生祈禱消災增福法會,衲當時發願:願以自己的生命代替有情眾生受苦,哪怕付出生命也不足惜。面對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的世態,衲微笑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一切。時還有詩頌:“笑對遭遇,生死無懼!”今反觀當時發心,竟然與自他相換的菩提心修法完全契合,從出家發出離心、大悲心,到嶺南靜修油然流露菩提心,以及到後來(2003年)的自他相換修法,和如今常修的念父母眾生恩修菩提心法,衲很慶幸總是在菩提心的增上持續中走來,雖然期間有挫折、徘徊,但畢竟一路走來了!希望弟子們也能一路走來,直到同證菩提道果!

今年,稱、譏、毀、譽、苦、樂、利、衰,一切在交替中示現著無常的真相,執著就苦,考驗著戒定慧的力量是否足夠。一切只是如此的變化著,消逝、生起,生起、消逝,還有什麼呢?只要有一念“我”和“我的”的執著,就會讓你死去活來般地發瘋。老天為了成就一個人,總是如此的考驗著你,覺醒了嗎?變化、無常、消逝,看破放下了嗎?“一切總會改變的!”不改變的是什麼呢?輪回的苦難或者涅槃的安樂就在當下!保持覺醒平等的放下,這就是修行的要點!內心生起任何貪嗔,只是業習的作用罷了,不要被它所欺騙,看破、放下,一切本來如此簡單!

苦樂八風的飄搖,讓苦海中的覺醒之船歷盡了艱難,感謝一切順逆諸境對衲的成就和考驗,讓衲堅固了出離心和菩提心,促使衲不要忘記了覺醒。真心地感恩一切順逆的成就,讓衲深入骨髓的看清了無常的真相。相對於去年雲水間【注1】靜修的寧靜安詳,今年更讓衲明了了世間動靜的假相是如此的無常,有如晝夜交替,剝皮剔骨般地體驗了無常的真相。一切皆是業習感招的因緣,感恩一切因緣!感恩一切因緣!感恩一切因緣!原來以為老天要折磨一個人會讓他發瘋,現在明白了,老天要成就一個人,也會折磨一個人,考驗其毅力,成就其忍力。其實,這樣的道理,孟子早已經發現,真是大哲!佛陀更是在經典中一而再、再而三的示現了,又有什麼可驚奇的呢?感恩這次修持聽受內觀法義而豁然無悶!

其實“老天”就是一個人的無始業習,一切因緣無常性的深刻,讓衲再次深刻地體會到執持戒律、聽聞正法、真修實證的重要!

慚愧沙門釋能弘於十一月初二閉關時記

注1:雲水間:能弘法師阿蘭若靜修之處。

佛陀說,任何痛苦的生起,都起於習性的反應,如果所有的習性反應止息了,所有痛苦也就止息了。佛陀真是太偉大了,發現了如是超越世間的真相,太偉大了!

沩山祖師說,今時的修道人,雖然因緣到時會頓然了悟自心理體之真相,但猶有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習氣不能一下消除干淨,必須叫他現前隨業流轉的微細習氣消除干淨,這才叫真修行,並不是有別的法門可以讓你去追求和趨向的。祖師實在是慈悲,因為造成生死輪回的正是無始來的業習慣性,若以為一念明白了就結束了修行,那就會逢境被境轉了。真正的功夫就是清除心地上貪嗔癡的業習慣性,所以佛陀才說一切苦惱來自於習性的反應,當習性止息了,也就無苦海可得,當下豈不是解脫麼?一切修行皆不離自心,故此沩山祖師說沒有別的法門可得,就是要我們不要捨棄心地的觀照而去心外求法啊!

煩惱無自性。業習歇,則本解脫;業習妄起,被境所轉,生死輪回矣!真修行人豈可不明白!

每一次因緣的考驗都是在告訴衲:“哦!你現在的修行還不夠圓滿,要好好地努力,更上層樓哦!”感恩一切因緣的成就!感恩緣起的示現!這一切讓衲越來越明白謙虛的重要!

行禅時正念是如此的重要!保持覺知、平等、放下的心。

凡事往圓滿處去做,盡自己的能力去做也就是了。如果要人人歡喜、個個高興、事事圓滿,則不大可能,畢竟人之習性不同,喜好各異,豈易滿足?

閉關時外面上鎖,雖有上門鎖之念,然覺無內無外,心依然平常、平靜、平和,這是平時正見正念的持續。

閉關的前幾天覺功夫不太順暢,努力調整飲食、心、息、姿勢、睡——因早晨用齋有不適感,故後只一日一齋,用齋前有時也用一點麥片,覺飲食如此較適當。《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遣除了身障,祈三寶加持遣除違緣,然後一心提起覺醒平等捨心,只用毗婆捨那修法【注1】慢慢功夫上路,坐禅得利,行禅也體會到其殊勝;然時有業障業習現前,只以覺醒平等心看破放下,感覺業障漸消,身心安和平穩,即使期間有身心障現前,正念、正知、正見、平等心、悲心、出離心不失,更增上向道之心矣!地方小,但堅持跑香、經行,盡量少些字條,少要求,免麻煩大眾。偶爾翻閱南北傳真正有見地的大德開示,晚上聽內觀開示,無有雜書、雜事,保持簡樸、純粹的修道生活,以平等心、平常心、平和心提起正見正念。每天過午不食、一日一主食,口渴而飲,大小便利基本正常,燈光、取暖、時間皆正常,不貪食睡,不攀世緣,更無名、利、色之念。業障種子現行,只以覺知平等心看待,盡量保持不隨不逐之心,不可原諒者原諒,心結解開,心境清淨平和。期間稍有違緣,因處理得當而歸於雲煙。故此平和冷靜的心境相當重要,不可大意。

入關第七天,正式閉關第二天(然說入關修行,則從入關第一天即開始),豁然深悟無常性之深刻,困擾之磨難、魔障完全捨除。

注1:毗婆捨那修法︰毗婆捨那,即清楚地洞察、專注於身心現象的本質以了解其實相。南傳佛教善生尊者著有《毗婆捨那實修法要》。

衲覺只要善緣具足,長期閉關應無問題。閉關之好處在於靜處持律自省,保持覺照平等心,不應以神異為追求,也非愚癡睡覺或妄想不斷,更須有絕對正確的正見正念為基礎,以嚴持戒律為原則,保持好平常平和心,對障難、貪嗔諸境現前莫執為實,應看破放下,否則被境所轉,易生魔障。閉關與世隔絕,在於內心真放下世情俗見,放下貪、嗔、癡、慢、疑不正見之牽扯,完全以戒、定、慧為准則修行,如此閉關則是殊勝修道助緣,否則無異坐牢,易生魔障。閉關在世俗間似乎認為甚苦,但對真正具備八正道修行原則的真修行人來說,閉關則是精進修行的良好善緣,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有盡心盡力的護關人成就,故衲也甚感恩護關的出家、在家諸弟子一片誠心成就矣!反檢自己閉關之所以有信心把握,主要還是平時比較重視正見的培養和出離心、菩提心的發起,也對戒律的重要認識清醒,更非以求什麼五欲、神奇怪異為目的,而是告誡自己應多反省,檢討是否走在正道上,而且有兩年歸隱靜修經驗。然衲不贊成輕易閉關,如果沒有護關之殊勝善緣,自己又缺乏正見正念之殊勝基礎,更無善知識指導而冒然閉關,決無好處!

三十年來寥落,相與談笑竟無。

門前時有訪客,千古莊生見獨。

唯與大道相與還兮,且混跡郊野。

大患因此身兮,古聖先賢何處?

歲歲年年其無常兮,幻軀妄心亦不可得。

遠眺碧海無盡兮,浪花時起沒。

靈山拈花一笑兮,祖師西歸只履!

修行中更深刻地體會到,在戒律的基礎上,光有專注的定力還是不夠,必須有深刻的修慧才能斷煩惱,但如果只是聽聞來的智慧而不能落實在觀照上,還是不能了生死的。有的人有了定力卻不知如何起觀照,所以到生活中照樣煩惱。衲修行這麼多年以來,深刻地體會到,在靜中有十分的功夫,到動中也許只有一分的功夫,甚至有時是正念微弱的可憐,因為強大的業力和惡緣,內外夾攻,如果沒有足夠的戒定慧力量,確實是力量懸殊的。故此,修行人不到無為功用【注1】時,即使平時修行功夫如何得力,也不可大意!而且,定力往往是伏惑而已,並沒斷惑,必須更進一步以修慧的力量來觀照、淨化八識田中的業障種子,方可斷煩惱證菩提。而修慧的觀照,來自於聞思正見的指導,故此,親近有修證的善知識、通達三無漏學的明師又是必要之必要了!當然,如果只有聞思的智慧(正見),但沒更進一步的定慧功夫,那更是“弱不禁風”了,逢境必受境轉,“受苦受難”難免矣!總之,修行了生死必須落實三無漏學(戒定慧)而絕非理論而已,修行人若不真修實證,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修行之所以沒有得到真正的解脫清涼,煩惱、業習不斷,就是因為沒有真修實證的緣故!如果有正確的指導,戒定慧三無漏學也不是很遙遠的事,而是非常親切親近的,它就在生命的當下,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正確的指導而做到,因為三無漏學本就是生命實相體證的實踐,與我們當下的身、心、呼吸息息相關!

注1:無為功用:禅定功夫達到的真不動地。

每個人都有優點、缺點,隨舉身邊幾十位老居士,每個人從優點上來看,確實都是各有長處,各有優點,難能可貴;從缺點上看,又都一大堆的毛病。所以持積極態度的人總是看人優點,歡喜、學習、快樂地與人接觸;當然,也會受傷,但總是不計前嫌;而消極的人總是看人缺點,無法相處,處處挑人毛病,把自己的完美主義加在他人的頭上,往往只有失望、絕望,雖然有時被他人感動,但過後就忘,依然挑人毛病。這積極與消極的人都是感性較重的人,一個比較快樂,一個比較痛苦,但都不是客觀理智的人,還是一樣會痛苦,快樂的只是盡量不去觸其痛點罷了,忍無可忍時還是痛苦!那麼中道理智的人,是既看到別人的優點,也看到別人的缺點,為自我警惕,甚至有能力會更進一步幫其去惡向善,引導其認識缺點,改正毛病,一起向善向上;能力不足時,只學優點,不學缺點,保持距離,不誇大其優點或缺點,看人要全面、理智,保持平和、平常、平靜、冷靜的心。當然,這只是平常的理智的人,還有其自身的習氣、煩惱在。佛陀的教導是:既要做理智的人,也要懂得空性,明白無常無我真相,不被假相所迷惑,既能看破放下,又能積極向上,無智無得,無礙解脫,這才是最圓滿的教導了!

祖父從小一再的教誡:施恩勿念,受恩莫忘!他一生實踐此語,也希望依此作為我們做人的原則。是啊!當我們念念不忘對別人的恩德好處時,會造成強大的痛苦和困擾,本來的好事卻成了我們的掛礙和苦惱,所以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行布施等六度,如是才能降伏其心,讓自己不在我執無明裡煩惱痛苦,而充滿解脫、清涼、無為、自在。當我們受恩而不懂得知恩、感恩時,那實在是沒福之人,因為知恩、感恩是會惜福的人,知道別人對我們的好是應該感激、珍惜的;如果認為好像別人總是欠我們的,甚至我們恩將仇報,那不單是忘恩負義,也是沒有道德良心的,這樣,怎麼會有福報呢?知道感恩,會惜福,會惜福才會有福;不會惜福,即使福報在眼前,也是不會享福的無福之人。古人說知足常樂,實在是有智慧的語言啊!會惜福、感恩,就會懂得進一步的培福、報恩,培福有如種田,故說福田。福田有三種:一、敬田,尊敬有道德的師長;二、恩田,感恩養育我們成人而含辛茹苦的父母長輩;三、悲田,憐憫孤苦、病人、危難者,施以適當的幫助。報恩總體有四重:父母恩、三寶師長恩、國土養育恩、眾生歷劫今生成就恩。

如此,佛陀說報四重恩、增三種福田,自然福德增長、安樂自在,也從而有志向抱負,人生充滿光明、積極向上矣!

感恩祖父的教誡,竟然與佛法如此契合,也如此深刻、有遠見!雖然他的語言含蓄,但因身體力行、循循善誘(更多的是傳統知識分子的風度),然至今思來,更覺隽永而回味無窮了!

閉關期間,每逢各種業障種子現前,總是努力保持正念。身、心、境的不適,其實皆是業習種子的反應。雖然如是保持覺知、平等、看破、放下的觀照,但是還是需要努力的。每一次正念的持續,皆是業障消除的時候。佛說:八識田中種子若有體積,盡虛空也無法容納。信夫哉!

以前對髒水桶裡的水總是充滿厭惡,覺得屋裡有髒水,總是以排斥的心對待。今天下午洗臉時,忽然轉念,對水充滿了感恩:水啊!感謝您!由衷地感謝您帶來了清涼、潔淨、莊嚴,帶走了熱惱、骯髒、不淨,真的感謝你們!心裡默默地祝福,心竟然挺歡喜!是啊,一念間,竟然天地之差,有時我們總是在埋怨,又何曾有道理呢?(雖然明白空性,但業習不易除。)我們的厭惡、排斥,又何曾是公平的呢?比如對屋裡的大便桶、小便桶產生強烈的厭惡和排斥,但這是大便桶、小便桶的錯嗎?這不是“我”身體裡的所謂“骯髒”的東西排洩在它們身上嗎?要厭惡應當是自己的不淨才對啊!可是這些不淨的大小便不是“我”費盡心機吃下去的嗎?這所謂的好吃、貪吃、不得不吃的東西轉變了一個樣子,你怎麼就這麼厭惡起它來了?真是無明、瘋狂啊!這個所謂“我”的身體、感覺(喜惡),原來是一種無明瘋狂的游戲!人真是愚癡好笑啊!原來只是每天自己騙自己,又互相欺弄的笑話——無明、愚癡、瘋狂的游戲!哎!可憐的人啊!一切本來如此,沒有什麼!六祖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妙矣哉!直心是道場!

入關第十一天,正式閉關第六天下午記

從2000年來歷經種種,其中有順逆,考驗不同,有讓你呼天搶地,也有的讓你生死不得自由,措手不及。三障【注1】現前,人、事、境、心的各種問題不斷,出離心、悲心、菩提心一再受到考驗。之所以沒有倒下,主要還是對於三寶堅定不移的信心,以及自小良心道德的教育,危難之時,總是祈請地藏王、觀世音菩薩的加持,而脫離困境;或者是祖師大德、南北傳大師的開示讓衲豁然通暢。雖然2000年明白了佛陀的心地法門,但強大的惡緣和業習種子現前時,也只能是一波三折、風雨飄搖。值得慶幸的是,關鍵的時候,山窮水盡的時候,逼入死角的時候,卻總是因正念不失,而峰回路轉,又見光明。佛陀說:在百萬軍中能戰勝敵人的不是英雄,而能戰勝自己的才是最偉大的人。信夫哉!然談何容易!

了生脫死的漫漫長路,支撐衲跌倒爬起的就是真理的召喚和對於真理的堅定信心,頭可斷,血可流,此心不變!其實一切只是緣起的示現而已,感恩所有一切的成就,讓衲對佛法僧更充滿堅定不動的信念!

注1:三障:一、煩惱障,本性熾然具足貪、嗔、癡三煩惱,致難生厭離,難教誨,難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之煩惱。二、業障,由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業,障礙自身的解脫。三、異熟障,又作報障、果報障。以煩惱、業為因,所招感之三惡趣等果報。

一切人事因緣之所逼迫,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之所示現,為考驗學人故!感恩!——閱《維摩诘經》豁然歡喜感歎!

入關第14天,正式閉關第九天傍晚記

這幾日讀《六祖壇經》,當讀到六祖得法後,五祖弘忍不顧年邁,連夜送六祖出山,及佛陀過去生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故事,不禁一再流下感動的淚,也感慚愧,感自己做得不夠。願衲繼承佛志祖德,不忘三寶、眾生深恩,難行能行,直至菩提永皈依!

今天靜坐,柔軟、融和的心好似回到了2000年的純淨、純樸、清淨的五台山西台頂的修行中,雖然當時的修行生活是艱苦的——半生不熟的飯,潮的要滲出水的被子,冷冽的風,混濁的摻著牛、羊、騾子糞尿的雪水,簡陋的房子、殿堂,崎岖的路,但當時的心是如兒時的清純、簡樸。願衲純樸的心不變,直至菩提不退!

這幾年領眾修行,雖對大眾有一定好處,但無疑對自己了生死有一定障礙。衲總是在反省中問自己:如何對自己、他人有究竟的利益,而不只是被表象所迷惑?人多不等於真修行者眾,如何究竟的利益自他?幾年來,不斷調整著弘法的思路。其實,如果了生脫死越有把握,對眾生就越有利益,為什麼呢?因為實踐了生脫死的經驗,正是這個時代所嚴重缺少的,有真正了生脫死的實踐,才能更好、更圓滿地引導眾生走了生脫死的菩提之路;如果自己尚不知路途如何走向,對於佛經祖語的體悟決定不深刻。衲自前年隱居於雲水間以來,已深切地體會到真修實證的迫切了,惜一直因緣未具,未能成就。以後一定要創造、珍惜閉關、靜修的時間,努力落實修行了生死的實踐!

哦!今天恰巧是11月12日【注1】嗎?

注1:能弘法師生日。

這幾天障難重重,經過努力的克服,方和順了。關外發生障難直接影響關內,心身不適,安靜中感覺更強烈,但正念更清醒,及時的省思、對治、克服,這是功夫的考驗!佛陀說身、心、境是一體,微妙相關,非常深刻的體會到了。《楞嚴經》所說甚深法理,再次切身深刻地體會到是如此不虛,由省思這幾天的身心境的微妙變化,完全體會《楞嚴經》根塵有如交蘆,一根倒一根不立,及客塵的道理、狂心頓歇的道理,乃至諸大乘經,如般若、華嚴、壇經、大乘起信論、維摩诘經、還有阿含內觀修法等深刻道理的科學性、如實性,都能完全由這幾天身、心、境所發生的微妙關系深刻體會到其中的很多深刻內涵,這何曾不是諸佛菩薩的加持護念呢?出家以前也許跟一般人一樣,碰到境馬上跟著業習的慣性去反應,而生死輪回不停;現在則能時常覺察反省到這業習反應所帶來的因果的真實不虛,而懂得用正念對治。重復的建立正念,避免隨業流轉而不覺不知,這實在是學佛所帶來的最深刻的心靈改變!也許一般人難以理解這有什麼用處,這就是試圖過道德生活,做心靈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淨化自心而走向解脫生死的實踐!對一個深明業果,體會到世間不圓滿、苦惱不息的人來說,自然會懂,而且體會越深越知道這樣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閉關者固然可貴,護關者更是菩薩發心,如果沒有護關者堅定不移的付出和成就,閉關者又怎麼能達成閉關目的呢?如果關外遇到障難,而護關者就棄閉關者於不顧,沒有犧牲的精神,勇猛護持的毅力,那閉關者又如何能成就閉關呢?而且有可能是危險的!總之閉關護關都是一件大事,不能兒戲!感恩護關的諸位發心菩薩們!

這是這一段時間的親身體會。

以前,有人說到印光大師閉關的可貴,衲曾說護關者更是菩薩,因為他們能如此夜以繼日地護持、付出,默默無聞地辛苦,沒有犧牲精神,豈能做到?所以成就別人確實是一種胸量、修為,值得禮敬、學習!這一次終於親身體會到護關的可貴發心了!

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人不可以原諒呢?有什麼人不能寬恕呢?

真誠地祈願所有曾經遇見我、聽說過我,與我結過善緣、惡緣的人皆共成佛道,永脫生死輪回痛苦!願我將利益他們、幫助他們!

此祈願無有邊際,盡未來際無窮無盡!

妄念生滅,回光自照,畢竟了不可得,當下了了分明,無智無得!一念回光,了無所得,姑記之。

今日早晨,取《天台止觀六妙法門》對照,又融會以前所明,記下文字。

23或24日早晨

回光返照了無得,

空花水月莫迷惑。

了了分明何用疑?

如如妙用主人公。

本性如如,了了分明。妄用不覺,故隨業流轉;覺而無住,故妙用現前。

若非功夫落堂,未免腳跟未穩。

一時失念,又不免隨境流轉。總之縱使一時明了,也還須歷境煉心,時時回光自照,不能大意!總要到無為功用,才能自然而然!

身心世界、是非人我、愛恨情仇、名聞得失、身前身後、仁義道德、牽掛、痛癢、生死通通放下,如死人一般,一門深入,徹底老實純淨、無爭無為,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有求皆苦,有得皆虛。有為造作生死苦惱,無為無得安樂自在。一切過患,患在隨波逐流,不知回頭。一覺夢中空涕泣,了知萬事不相關,隨緣自在總無礙,覺照安恬本來人。

第三個十天的第五天記

萬緣放下,一心修行。

隨緣度眾,樸素生活。

昔收到智敏上師《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的贈書及其他法寶,本書後有“能弘大法師雅閱多寶講寺智敏謹贈丁亥仲秋”等字,並“多寶講寺贈閱”印章。字體剛勁有力而不失儒雅風度,措辭謙而有禮、不卑不亢,想上師當是字如其人。智敏上師系近現代高僧能海上師、清定上師的高足,德行修養海內外普聞,衲未出家時,上師已是頗有影響的高僧,今當年近古稀,德行更是增上了,然依然如此謙而有禮,不失風度,可見一代高僧的風范值得我們學習了。

因前一段時間衲遣多位弟子前往上師處學習,期間有弟子回來時,衲曾敬贈上師《正道光輝》一書,書前有“呈上智下敏法師慧鑒,慚愧後學釋能弘和南”等字樣,表示後學晚輩對前輩高僧的禮貌恭敬,故有智敏上師回贈法寶,之前也有上師讓寄來很多甚難得的法寶,實在感恩!

寬松坦然端坐,

順其自然呼吸,

妄起不隨,保持覺察、平等心。

 

 

上一篇:董群教授:五十年來的慧能研究——對以大陸學術界為主的考察
下一篇:董群教授:延壽對宗密禅融合論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