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洪修平教授:什麼是四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什麼是四谛?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也被認為是全部佛教教義的總綱。據說佛陀當年悟道成佛後,在鹿野苑首次說法,說的主要就是四谛。谛,梵文為Satya,是真理的意思。四谛,梵文為Catursatya,即佛教所講的四個真理,它包括苦谛、集谛、滅谛和道谛。這四谛被認為是神聖的真理,故也稱“四聖谛”。佛教認為,不明此四谛,就會“長處生死輪回”中,而明白了這四谛,就能“斷生死根本”,“從此岸至彼岸”。四谛是佛教對人生和世界的現狀、原因、本質以及超越世俗痛苦的方法與境界的總的論述。

1.苦谛。梵文作Duhkhasatya,意為世俗世間的一切,本性都是苦。苦是佛教對社會人生及所依住的自然世間的根本價值判斷,重點在強調人生一切皆苦,這也是佛教解脫理論的根本出發點。佛教所說的苦,種類繁多,最通常的說法為“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和五蘊盛苦等。

生苦:人的出生就是苦。人的一生從受胎、出生到成長的各個階段,都免不了痛苦的逼迫。人生的種種痛苦,都是由“生”而來,所以生苦被稱為是“余苦所依者”,因為有生,才有老、病、死等眾苦隨逐。佛教的理想就是通過修行,達到“無生”,無生也就無死無滅,從而超出輪回,不再受苦。

老苦:人老時的苦。人生在世,總會衰老。人一旦衰老,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老眼昏花,體弱貌丑,反應遲緩,行走不便,不僅生活不便,而且帶來身心上的巨大痛苦。

病苦:人患病的痛苦。人的一生,總難免有疾病相隨。人不但有肉體的病痛,還有精神的創傷、心理的疾患。身、心的疾病除了帶給人無窮的痛苦之外,還能帶給人什麼呢?

死苦:死亡的痛苦。人生無常,有生必有死,不管你生前如何,哪怕有再多的錢財,再大的權勢,都難免一死。生命總是要走向終點,更何況還可能會遭遇意外的事故或災難而中途夭折。事實上,人一來到世上,就開始面臨並走向死亡。死亡的恐懼始終與人相伴,而壽盡命終之時,生離死別,更令人痛苦萬分。

愛別離苦:指人不得不與所愛的人或事相別離的苦。這裡的愛別離,首先當然是指與所愛的人相別離,但它還包括一個人同自己喜歡看、喜歡聽、喜歡做的任何事情相別離。人在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都有所愛,但又不得不分離。離開自己所喜愛的生活環境、青春流逝、機遇錯失等,都會在心理上產生痛苦。

怨憎會苦:與心愛的人或事物別離是苦,與怨恨憎惡的人或事物相會也是苦。人在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都有所不愛,但又不得不相聚。人世間的事往往如此,你喜愛的人與事,常與你相分離,而你憎惡的人與事,又常與你相聚。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聚頭之後苦又苦!求不得苦:欲求得不到滿足的苦。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而其不能被充分滿足,又是經常性的。人生求之不得的東西十有八九,貧窮者求富貴不得,富貴者求永遠富貴不得,人求青春永駐者不得,求長生不死者不得。心理永不滿足,追求永不停頓,求而不得即為苦。

五蘊盛苦:五蘊盛,也稱五盛蘊、五取蘊。蘊,也作陰,積聚、類別之意。佛教認為,人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成;這個五蘊的和合體,生滅變化無常,盛滿各種身心痛苦,故稱五蘊盛苦,意謂人自身就是諸苦的集合體。五蘊和合的人一旦生成,就會有一種“追求執取”的貪欲,這是人生痛苦的總根源,五蘊與“追求執取,,相連而有諸苦,故又稱“五取蘊苦”。

2.集谛。梵文為samudayasatya,舊譯亦作“習谛”,主要是說明人生痛苦的生起及其根源。根據佛教的理論,一切都為因緣和合,苦也是由各種條件聚合而成的。集,就是招聚、集合的意思,意為招聚、集合痛苦的原因。那麼何為人生痛苦之因呢?佛教認為,貪、嗔、癡等煩惱及眾生造下的各種業,是招集人生之苦的根本原因。煩惱與業能聚集生死輪回之苦果,故名集谛。

在佛教看來,人生之苦的根源在於“無明”,即對佛法真理的愚昧無知,由於無明而執著於各種貪欲,便會生起種種煩惱,造下種種惑業,依業受報,即有輪回之苦。佛教所說的煩惱,是指擾亂身心並使之迷惑和苦惱的種種精神作用。煩惱有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之分。根本煩惱包括貪、嗔、癡、慢、疑、惡見;隨煩惱是指隨從根本煩惱而起的煩惱,包括忿、恨、放逸、懈怠等,具體名數,有不同的說法。各種煩惱也總稱“惑”,因其均由不明佛理而引起,與無明義相近。在諸煩惱中,貪、嗔、癡三種被認為是最根本的,佛教稱之為“三毒”。

佛教認為,眾生因惑而造業,依業而在生死六道中輪回。六道,亦稱六趣,是佛教所說的根據善惡之業的不同而有的六種輪回轉生的趨向,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其中天、人、阿修羅被稱為“三善道”,這是與行善業相應的三種轉生趨向;而畜生、餓鬼、地獄則被稱為“三惡道”,是與行惡業相應的三種轉生趨向。一切眾生在獲得解脫之前,輪回於六道生死,如旋轉的車輪沒有止息,輪回的本質就是苦。明白了“惑業”是輪回果報、生死之苦的總根源,也就有了斷除煩惱,超脫生死,從而滅盡痛苦,獲得解脫的方向。

3.滅谛。梵文為Nirodhasatya,意謂滅除煩惱與痛苦,即斷滅一切惑業,消除世俗諸苦得以產生的一切原因,從而超脫生死輪回,證人無苦的解脫境界。這是佛教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佛教常用涅解脫來表示這種最高的理想境界。

4.道谛。梵文為Margasatya,“道”即道路,指滅苦之道,意為達到寂滅、實現解脫的途徑與方法。簡單來說就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佛教重人的解脫,突出智慧的作用,強調一種無上菩提的獲得,追求一種大徹大悟的理想境界。這種無上菩提的獲得,不能僅憑信仰,也不能靠苦行或者縱欲,必須遵循一種不偏不倚的正道。佛教認為正道最主要的有八種,即“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八正道從人的思想、行為和語言三個方面提出了修持佛法、求得解脫的途徑。隨著佛教的進一步發展,道谛的內容也逐漸豐富,除了八正道之處,又增加了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正斷(斷斷、律儀斷、隨護斷、修斷)、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與八正道合稱“七科三十七道品”。道品,梵文為Bodhipaksiya—dharma,意思是獲取無上菩提、證得佛教覺悟、達到涅解脫的途徑,也譯作“菩提分”或“覺支”。

佛教的四谛是要人明了人生是苦,苦的原因是人的惑業,從而修持佛道,斷滅苦因,證得涅解脫。這就是佛教常說的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構成了佛教的基本要求和佛法的主要內容。雖然在後來的佛教發展中和中國佛教的展開中,不同的佛典或學派對四谛有許多不同的解說,其基本精神都是一脈相承的。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 著)

 

上一篇:濟群法師:佛法要領及修行次第
下一篇:能弘法師:2010年4月嶺南靜修筆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