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道德觀
成敬
閩南佛學
從虛大師整個佛學思想系統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視人的道德修養,如他的《真現實頌》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是說人們有了高尚的道德修養,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即佛的境界。大師一生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著很豐富,現在筆者經過學習大師有關這方面的著作,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概括地闡述,一、佛教道德的理論基礎,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則,三、佛教道德的具體內容,四、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
一、佛教道德的理論基礎
虛大師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佛教道德的理論基礎,一、緣起,二、因果。
一、緣起: 大師認為宇宙萬有一切事物無一不是由條件和合而成的產物,故此大師以“緣成史觀”來論證這個問題。他說;“宇宙萬有,非由其外或其內,一種單獨原因所造成,每事每物,皆由許多關系條件,在佛典上謂之緣,充足完滿而後發生,故宇宙非神造,非唯心,乃眾因緣展轉變化而成立。宇宙如此,人生亦然。大之說到國家,說到社會,小之說到個人,無不待種種關系條件而存在。由此原理,推察人類歷史,可謂之曰‘緣成史觀’。”(見《全集》四十四冊229頁)此即說明了我們每個人都是相互依賴敬的關系,而我們所做的一切即是為了他人,他人所做的一切即是為了個人,可以說人與人的關系,即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系,因此古人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也就因為每一種行動都是交互錯綜的,都是互相影響的。再如世界的成功,是由於人類的業力,這確是真理,並非玄想。譬如一個地方,都是有道德的,自然可以造成一個好地方,否則只能造成一個壞地方。由此可見人是社會性的,宇宙性的,大聖大賢,把全社會的力量發揮出來,普遍於全人類全世界,能夠由人為轉移一切,所以人對社會的一切行動,不可不審慎,因為人的行為業力,不但影響於人類,而且還影響於全世界(世界也是業力為緣所成)。依此道理原則做事,自然會有公平合理、大公無私的社會,同時,此世界也即成人間淨土。
二、因果:大師說:因果是佛教教理與道德的基礎。因、即種種條件,果、即由種種條件和合的結果。如谷種入地為因,還需水,日光、人工等條件,才能收到果實。佛學的因果,是說明萬法從因至果、皆有一定的秩序,其間善因招感善果,惡因招感惡果,或過去的因招現在的果,都是善惡分明,毫厘不爽的。宇宙間的自然界和社會,稍一觀察,莫不含有因果關系。即以日常經驗所得到的心理現象來講,如現在現起一種好的或壞的心理現象的作用,都由過去經驗所給與,同時,又可影響於將來。不但個人這樣,就社會群眾的心理,也是如此。社會的風尚好壞,一方面由過去的風尚好壞所給與,同時又影響到未來,這種前因後果關系非常明顯。倘能了解因果相緣的道理,就能明白未來好的結果,是由現在好的行為所產生,反之,現在錯誤或犯罪行為,將來必自食其惡果。由此可知佛教因果律是通觀三世的。個人如此,整個社會也是如此。所以改惡從善是個人道德的基礎,有好因必獲好果。這也是宇宙因果的定律,這是從心理及社會現象來分析因果關系,擴而言之,宇宙及大干世界也莫不如此。
虛大師以緣起、因果的理論,來說明道德的內涵,為佛教道德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則
大師認為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則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一原則即是止惡行善。止惡即止一切惡,行善即行一切善。大師說:“惡止善行,誠言簡而義周矣。然惡之謂何?善之謂何?若無准確之義界,;則仍莫得運思措行之軌轍。故惡之與善,尤應解之通正,而後踐之得當也。害他為惡、利他為善。惡與善分界之本概在乎是,而交互轉變之式則非一,害他亦實害自,固為愚且惡;害他不害自,及害他為利自,似智且巧,而不見終必不利自且害自,亦不免愚而惡。故害他必斷然是惡,作惡斷然是愚癡,明智者必不致害他作惡。;利他亦利自,固為智而善。利他不利自及利他致害自,似愚且抽,而若知終必利自而不害自,則皆為智而善。於利他必斷然是善,行善必斷然是明智,愚癡者亦不於利他行善。”故得結論曰:“害他終害自,而致自他俱害,故為惡。利他終利自,而成自他俱利,故為善。”(見《全集》四十二冊718一?19頁)
在這裡虛大師論述了善惡的標准。從自己的內心說:心淨是善的,心如不淨是惡的。我們的內心不起雜染的煩惱,而生起清淨的因素,就是善。這如與貪、瞠,癡,相反的無貪、無瞠、無癡,崇尚賢善而輕善拒惡的慚、愧,使心地安定清淨。實現止惡行善的境界,這些都是淨的、善的,反之,如貪、瞠、癡、無慚、無愧、不信、放逸等,就是不淨的不善了。從見於行事的對他影響來說,那末如有利於他的,是善,如有損於他的,是不善。前是說明白利,後是說明利他。在社會裡,人與人(眾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互助共濟的合作,遵行自他共處的和樂原則。如所作為是有害於他,那即使有利於已,也是不善而不可為的。如有利於他,即使有損於已,也是善的而應該做的。 由此得出,損已利他,是善的,損他利已,是不善的。如此我們應以止惡行善利他為准則,做到盡善盡美,使人類社會大同化。
三、佛教道德的具體內容
大師認為佛教道德的具體內容,即嚴持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的身心,廣行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准則,故大師教導人們應積極地去執持。五戒;即不殺、不殺害一切有情;不盜、不偷盜他人的東西;不邪YIN、不做男女不道德的事;不妄語、不說謊話、不欺騙他人;不飲酒、不喝任何酒類,因吃酒會使人神經錯亂。因此五種禁戒都有損害他人的利益,故做人應持五戒。
十善:l、不殺生:以充養恻隱人物不忍殘害之仁慈,2、不偷竊:以充養人物生活,鹹遂情性之義利; 3、不YIN亂:以充養人物細溫調暢生化之禮樂;4、不妄語: 5、不兩舌: 6、不惡口:7、不绮語:以充養心言一致彼此通誠之信賴;8、不悭貪: 9、不瞠嫉:10、不癡:以充養了達事實符順真相之智慧。此十善法,是人生之真道,亦大乘之始基,故曰:“端心虛,趣菩提者, 唯人道為能!而今世之所急需者,亦唯在此。”(見《全集》46冊152頁)
既知此十善法是人生之真道,大乘之始基,那麼我們怎樣信業果報修十善法呢?業:即善不善所遺留在賴耶中之習氣種子,而能為後時生起快樂或痛苦的總報、別報之差別功能。由善的業可招致快樂的果報,由不善的業可招致痛苦的果報,即是信業果報。於是孜孜不倦地治伏不善的身心動作,而調和善的身心動作,名修十善法。所以說持五戒行十善,是人人份內之事,並非要他人強迫所做,我們應該無條件的去做。然就佛教業報輪回來講,吾人只有持五戒行十善,才可來生得人身或生天的。
但如要進一步得到極善之果,即菩提果,必行菩薩四攝、六度才能得之。這也即是要求我們的道德修養,應進一步地建立在菩薩之大悲心上。
四攝法:1、布施攝:有財施、 法施、無畏施。即在經濟上、學識上、精神上幫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攝化他人,必須將你的財力、學力、體力幫助他人。對方受了你的恩惠,對你自然發生好感,相信你所說的話,聽從你的指揮。就是不大符合情理的話,他都會遷就,何況你說的是符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動物,幇助他人是最能聯絡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順利。舉辦義務教育,以及福利社會的慈善事業,都是屬於布施攝的菩薩{亍為。
2、愛語攝:就是用極和藹的話與人談論,使之聽之入神,引之入勝。和藹的話包括三種:①慰喻語,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災難,受到恐怖,不該幸災樂禍,須要用慈藹和悅的面容和話語等勸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雖然沒有多大的力量幫助他,但這溫柔的言語, 同情的態度,也可以使他感激你,對你發生好的感情。②慶悅語: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壞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的地方,我們都應該贊歎他,鼓勵他,激發他, 使之歡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方向發展。就是壞的人,也會因此走上好的途徑。 ③勝益語:是使人聽了你的話可以輾轉增勝增益,由此體現出菩薩慈悲精神。
3、利行攝:自己所做的事情,能使他人得到好處,便是有利於行。像老師教導學生,處處為學生的利益著想,也必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又像做官的能顧全部下的利益,自然會得到部下的擁戴;菩薩能隨順眾生,為眾生的利益做諸善事,就會得到眾生的尊敬,而來服從他的化導。
4、同事攝:即和社會各階層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擔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說;你沒有經歷過商人生活,你說的話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沒有過農民生活,你說的話,農民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薩為了方便度人,要與各階層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享,潛移默化,得到成功。觀音大:七三十二應身,地藏人士和彌勒大士的化身千百億,都是菩薩示現和眾生同事的榜樣。
此四種方法,實是攝受人、化導人的最好方法。就是世間人,也不能違反這四種原則,我們能以此來宏揚佛法,攝化眾生,一定很容易見效。自己雖然修行佛法,或教化人,而說的話不能感動別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己沒有學到這四種方法,或雖學而沒有做得好,也即是道德修養還不夠好。
六度:第一、布施:如金錢,生命全部可供獻國家、人類乃至宇宙一切眾生。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
第二、持戒:就是應守的律儀,這不但惡的消極不做,而尤在善的方面積極去做,故有集聚一切善法戒,不應做的事不去做,應做的事要多做。這是聖賢行為,與普通豪傑行為不同,因為豪傑所作的事業,未必盡是善的,而聖賢所做的無往而不是利他之善事,所謂叫亍一不義,殺一無辜,雖得天下不可為也。”
第三、忍辱;這並不是含冤受辱,而是一種寬容大度,從大覺大悟的胸懷中,見到普通人很多易犯幼稚病。譬如我們為大眾謀利益,或有人不了解時,應以精誠感服,而自己仍孜孜不息的行善,絲毫不改初衷,由此而使其心悅誠服。
第四、精進;精是精純無雜,進是進行不息。認定真理即孜孜不倦,為正義和大眾利益去不疲倦地奮斗,無論遇到怎樣大的困難,都能克服而不為所阻。古來禹王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又如墨子為普利天下,摩頂放踵,這就是菩薩的精進{亍。
第五、禅定:大學中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能得。”我人常由物欲的引誘,精神不能集中。顏回三月不違仁,這都是定的修養。有這樣的定力方可擔當大事,作濟世利人的津梁。
第六、智慧:對事理要有頭緒,並有豐富的經驗,然後才能少犯錯誤。有此大智大慧,就成為人哲,像孔子,孟子,都是有超人的智慧,方能作出不朽的事業。
以上闡述了吾人利他所應具備的條件,表明了吾人只有以身作則,加上聰明才智,才能化導眾生,利益有情。所以佛教平常所說的學菩薩行,與其他的宗教不同,因為其他的宗教,只信仰萬能的神,而學佛是以佛的覺悟與高尚道德為標准,由人或眾生依菩薩行去漸漸達到佛的最高覺悟。因此菩薩四攝、六度行也即是吾人最高的道德要求。有了崇高的道德,就能發出無量大悲的救世精神。
四、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
大師就佛教道德的救世精神,主要談了菩薩之大悲心,即菩薩行,但要從持五戒,行十善法的基礎作起,要求我們人人都要發菩提心,即大悲心。然大悲心從行為上表現出來,即是高尚的道德,其主要體現在利他救世方面。此種精神唯有從菩薩上求下化,利濟有情,才能表現出大悲心的意義。如修四無量心,菩薩報四恩即可總括此義。
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
一、慈無量心:慈即是給予他人的快樂。世間人多只知自己求快樂,忘掉別人的痛苦。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祈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還要腳踏實地,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即是無量的‘慈’,能給無量的眾生得樂之菩薩精神。
二、悲無量心: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顧別人的痛苦,但這悲無量心則相反,只知救拔別人的痛苦,卻忘記自己的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即是悲心似海的宏願,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無量的‘悲’,能拔無量眾生苦的菩薩精神。
三、喜無量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而生起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世人只為自己得到快樂的事情,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財,而生歡喜心,很少見別人樂事而生起歡喜心的。而有一部份人,還存著幸災樂禍的心理,見人快樂,心裡則悶悶不樂,見人受難,心裡則暗暗歡喜。這與喜無量心顯然不同。不但見人得樂而生歡喜,就是冤家敵人,能有善的事,也同樣無量歡喜。
四、捨無量心:捨是捨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對惡的行為,故應捨棄,又無論做任何善事,也要把為善的怡然自得的心理捨掉。則心量廣闊,慈悲濟度無量眾生,心不執著,正似秋水如鏡, 月穿無痕,故稱捨無量心之菩薩精神。
四無量心是菩薩最初發菩提心所應具備救世之悲心;同時也具備了報四恩的行為。
四恩:一、報父母恩,二、報國土恩,三、報眾生恩,四、報三寶恩。大師認為四種恩中,最重要的是報眾生恩和報三寶恩,以能夠報眾生恩,即包括報父母恩。因為四生六道一切眾生,通通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人未有見父母受苦而不救者。從此發大悲心,是發最深切的悲愍心,視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所以能夠度眾生就能報父母的恩了。如《地藏本願功德經》說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在往昔劫中行孝本事,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此以大悲心救度眾生,就是報父母恩一例。又如目蓮尊者,以天眼觀生身慈母在生前作諸惡業,死後墮地獄受苦,乃求釋尊開示救母的法要,發起盂蘭盆勝會,以眾人的方量,生母得救升天,並度一切眾生礙苦,這是以報父母恩而報眾生恩一例。即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現今都落在六道輪回中,於是發心救度一切眾生,眾生不盡,誓不成佛。那末,報眾生恩就是報父母恩。依此大悲心去學習,去修行,就;是學菩薩道,修菩薩行。菩薩見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生身的父母,故發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若不如此發心,所修學的也不能直達無上菩提。《楞嚴經》說: “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
既發此大悲心,還要有救度的方法,否則入井救人,自陷其身。度生的方法,須向三寶中去求,惟三寶中有這種方法,可以救度一切。從佛法僧來講,佛是大覺能仁,早巳發明了救脫生死苦惱的辦法,證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又能愍一切沉論受苦的眾生,教一切眾生依此方法而達到與已同樣的無上菩提。佛所覺悟的一切法,就是眾生本來具足的,但眾生被三惑煩惱所迷昧,故自己不知,佛不過開示指導,使眾生本來具足的一切功德,照佛法去行,得完全開顯而已。從凡夫的地位發心乃至達到部分心覺悟一切,就能真實承佛家業,而能代佛宣化,故既發大悲心救一切眾生,而報世世父母之恩。其救度的方法,除三寶外是得不到究竟辦法,縱有別種相似的方法,也不能真正離苦得樂,結果仍在輪回而已,故惟三寶能救一切(世間)眾生出輪回而達到究竟離苦得樂的地位。這種辦法,凡是要救度眾生報父母恩的大心眾生,都要修學。報三寶的恩,就是報國土的恩,因為國家政治,亦以佛法中的人乘正法,以五戒十善等來化導人民,使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將來亦可獲得人天殊聖的果報。而十善法亦就是佛教信徒修學無上菩提的基礎,是世出世間之善法(即基本道德修持法)。若修此善法,三寶恩固可以報,國土的思就包括在三寶恩之中。故四恩只要能報眾生恩和三寶恩,則父母國土思無不報答。求學佛法,所有的正聞熏習,都是直接間接為菩提心的增上緣,故發報三寶恩的心,也可說明發菩提心,若能由發大悲心自度度他,而歸敬三寶修學佛法,即能應病施藥,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虛大師即依此菩薩救世精神,而發救國救世之大悲心,宣說佛陀救世之精神,救國救世之道,而廣度一切有情,使佛法如明月照世間,普化世間一切有情。
前面總述了大師的佛教道德觀,他把佛教道德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闡明了唯有佛法才是救人救世的根本,而吾人只有持五戒、行十善法,發大心、修菩薩四攝,六度等,才能修養成最完美最高尚的道德,親證佛的果位。所以只有佛法的原理,才能淨化人類思想,闡明一切事物,皆賴眾多交互的因緣,共同成立、共同維持。若損害其他賴以互相資助而成立的條件,以求發展自己孤零的個體以單獨生存,那一定是緣木求魚,煮沙成飯。故我們生存在一個社會中,應謀社會以至整個國家民族利益以利他,處處以社會及國家民族為前提。因此,人的存在,是須眾緣的結合,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和睦相處,需要人人有慈悲心,有好的道德修養,我們這個世界,才能趨入理想的社會, 即大同世界。這是大師的心願,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