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其它法師:論大乘瑜伽止觀的修證(悟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論大乘瑜伽止觀的修證 悟源 閩南佛學
佛法不唯是理論的發揮,而且亦重視於行為的實踐。學習佛法,若偏學理論,而不去實踐:猶如肚餓說食,終不得飽.所以,說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寸。故佛教主張解行並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如伺實踐呢?就是要修大乘瑜伽止觀,因一切佛法的實踐,不外於止觀法門.而真正發心離煩惱,悟佛心源,截斷生死流,非修止觀法門無有是處。 止觀止是止—切虛妄分別雜念,籍心於一境,專注不亂。使心不亂。觀,即觀—切法無自性.緣生緣減,幻化不實,了不可得.止能生定,定後起觀,開發人人本具的智慧,有智慧這把利劍,才能斷除煩惱,所知二障的系縛,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理。 修大乘瑜伽止觀,首先,要以佛陀所說的十二分教為依止.世出世間法,就其實體來本不可以用語言表示,但為使眾生,悟達離言法性,權且方便,假安立各種名相.修止觀要依這些教理去實踐,因多聞多熏佛法,是修止觀的親因緣;離此無可修。而對經教認真地聽聞,聞後自己靜靜地思考,對佛法有—初步領悟後,進—步勇猛精進地修,漸漸地就能與真理相應。所以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但不得唯重聞思,忽略修的實踐,亦不得唯重修,忽略聞思的過程,三慧俱得方便安住。 修大乘止觀,不僅要依十二分教,還得住於無上菩提大願,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悲頤.大乘止觀是成佛的要道,度生的妙門.自利利他,都不能缺少它。有了菩提心願的崇高目標,如此沿著目標前進,就能預人大乘菩薩之林,趣向無上菩提道。而小乘修行者,視三界如火宅,速求自身解脫,不發菩提大願。只自利而不利他,所以只得解脫身,不究竟。修大乘瑜伽止觀行者,能不住菩提願中努力修行嗎? 獲得止觀方祛是修止觀時,對佛陀宣說的教理,能夠認真地聞,善意地接受,並且善巧地思惟,這是修止觀前的方便行.因聽聞正法時,把能緣的心,收攝在所修的定內,使其不向外奔放,內心絕對遠離驕慢、輕蔑、怯弱、散亂及種種雜染的過失.名止成就,然後,依止起觀,對所聽法中,所诠的意義,能夠無倒領受,受持不忘。如法合理地思惟,對內定所行影像,作深深地觀察;生起殊勝的理解,了知修止觀時,定中所現的境界,皆餓們心識所變現,心外無—物,而捨離心相,若如此即是修觀成就。 對於止觀的種類有好多種:(一)止輿觀各有三種,即三止三觀。三觀;一者純粹是思惟定中所現的相分境名有相觀。二者由慧的力量。對那定中境界進行判斷選擇,屬於粗的思惟,名尋求觀.三者由慧的力量,對那些了解的境界,作進—步的考察、思惟,判斷,屬細的思惟。名伺察觀.依照止觀的次第說,先修止後修觀,觀是依止而生的。即有能依的三種觀,就有所依的三種止.也就是隨有相觀的止,隨尋求觀的止,隨伺察觀的止, (二)色界四彈定:初禅,離生喜樂定;二禅,定生喜樂定;三禅,離喜妙樂定;四捨念清淨定.還有無色界四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定。復有四無量定,慈無量定,悲無量定,喜無量定,樂無量定。 (三)大乘止觀還分依法止觀與不依法止觀二類。一類隨著自已聽聞教理後,作意思惟,明白道理後,去修習止觀,而得成就為依法止觀。另一類是沒依教理去聞思修,而是依善知識,指悟過來的師父、善知識教導其如何入止觀門,如何對治定中所現境。這樣順善知識指的方向去修止觀,而得成就為不依法止觀。前者是以教理為主,後者以師教為主的。 (四)修習止觀還有緣總法止觀與別法止觀。如果有人依個別經論,如《楞嚴經》或《童蒙小止觀》去修,為別法止觀。另有人是緣一切經典,把握所有經典的根本思想去修,為總法止觀。 (五)緣小總法、大總法,無量總法三種止觀。根據某一經論的共相,作意思惟為小總法止觀。根據如來十二分教,把它們集為一團,再提煉所有經典的共相通理,作意思惟為大總法止觀。根據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無量諸佛的教法,無量法句文句,提煉無量法的共相,作意思惟,是名緣無量總法止觀。 (六)有尋有伺止觀,無尋惟伺止觀,無尋無伺止觀。對於教相產生粗相的強的分別心二障粗重所依;二者能夠離種種虛妄分別的錯誤思想而得親證真如的極大快樂;三者能理解分別世間千差萬別的事物的實相,無量法光;四者成佛時所作圓滿,與真如佛果相應的根本無分別智恆現在前;五者為法身的成就圓滿,修真如觀的成就,即發無漏因,成就無漏果。 (七)有尋有伺止觀,無尋惟伺止觀,無尋無伺止觀。對於教相產生粗的強的分別心去觀察判斷為有尋有伺止觀;對於所觀察境界,沒有粗顯的觀察分別判斷,而有微細的思惟領受為無尋惟伺止觀;通過修止觀對止觀的法相,久而久之,不去作意領受觀察判斷為無尋無伺止觀。 古德曰“見事迷事即凡夫,見事不迷即聖人。”《金剛經》說:“若是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說明悟證真理,要透過事物的假相,去認識其本質,也就是要修真如觀。修此觀可以遣除諸法的法相及義相。法相即名文字身等教理。就名來說,如生死、涅槃、煩惱、菩提等名稱,不過都是識上現起名言相,諸名及名自性都是了不可得。義相指文字所顯的義理。義是名所反應的思想,把名與義的自性差別相,統統地掃除,認識無能緣的智與所緣的境。另外,在修真如觀過程中,出現各種定境,心生貪著時,可用空來對治。例如,對平時學的經典如《法華經》等,在修止觀思想中充滿文字,干攝防礙修止觀,那就觀一切法的空性,空空掉一切不要執著。而對真如觀這法門,亦不得有真如觀想,否者會被心魔所轉。 總而言之,修大乘瑜珈止觀行者,既懂得依止法門,又獲得止觀方法,及止觀中應除遣法相。然後依七真如,觀一切法的實相,修四尋伺,四如實智,對名義自性差別的考察無少許法可得。這樣認識事物的真相,再不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而以殊勝定心,善於考察決擇法的實智。恆常不斷地修真如觀,降伏煩惱,五蓋,五系皆遠離,心自然而然地靜下來,漸漸修行,定功加深,智慧漸增,去佛道不遠了。經曰:“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即至,如夢忽悟,如意忽憶,方省已物不從他得。”止觀修行者,資料充足,恰如餓得食,熱得涼,貧人遇寶,嬰兒見娘,飄舟到岸,孤客還鄉,無限歡喜證入初地。接著加功用行,地地破一分無明,證一分真如。我法二空,能所雙泯,空有俱忘,情盡體露證菩提道,登涅槃城,與十方諸佛菩薩同一鼻孔出氣。
|
|
|
|
|
|
上一篇:於凌波居士:天才早逝的釋顯蔭
下一篇:於凌波居士:法尊法師與漢藏教理院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