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其它法師:試說菩提心(續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試說菩提心
續智
閩南佛學

  前言
  在中國這個號稱大乘佛法之邦的國度,凡稍有接觸佛法,懂點佛法常識的人都知道“菩提心”這個名詞。翻開大乘經論,更隨處可見菩提心的重要,如《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密嚴經》說:“善男子,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之種子,能長養—切眾生種種白法猶如田地;能圓滿一切意樂猶如寶瓶;能摧煩惱敵猶如戈矛。”《菩提心義經》又說:“菩提之心,成佛之本”等等。
  然而菩提心究竟為何物呢?大多數人除’廠知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利眾生願成佛”就是菩提心這個定義外,至於它在大乘佛法中的位置、功德、利益、種類及其修學等多半不清楚。筆者對此亦多不了解,由於不知菩提心而其又是如此的關鍵和重要,故利用課余時間聽、讀有關這方面的磁帶、書籍寫下了此文。
  一、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標志
  《菩提道次第廣論》說:“佛說二種大乘,渭波羅密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余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人門唯菩提心,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地,退失大乘……故於最初人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此心安立。”此中明確地指出菩提心是衡量大乘的標志,其它般若、禅定等六度及神通都不是區別大乘與聲聞、緣覺乘之法。
  因小乘聖者由觀世間緣起、無常、苦、無我亦能證達般若空性,此空性雖被中觀派行者呵斥為“毛孔空”,然究其體性而言,此空與中觀派之“太虛空”是不二的,只在相、用上後者比前者更大、更徹底、更圓滿而已。因此般若空性是三乘共通之法。禅定分為世間禅與出世間禅兩大部類。世間禅者如四禅八定,此不但是大小乘共通之道,且通於凡夫外道;出世間,的解脫禅亦能通大通小。至高無上的般若空性與禅定尚不能用來區分大小乘法,余之四度就更不用說了。神通是修學佛道的副產品,度生的—種工具,同時是神仙們的高超技藝,故而神通亦是二家五乘共有的,不能用來劃分大小乘法。
  唯有菩提心才是外道、小乘聖者所無的。經中告訴我們說:“若有眾生等,欲轉於*輪,欲觸上菩提,須發菩提心。”因發廠菩提心的行者方可為大乘菩薩、如來子,其所修一切善法功德均能迅猛增長,超特聲聞等二乘及世間一切善法之功德,他所修的彈、淨、律、密等才算是大乘之法,那時的布施才是大乘的布施,持戒、忍辱乃至般若亦才算人大乘數,是故菩提心是大小乘人的區別法,也是安立一切佛法根本之法,所以說菩提心是人大乘之門的標志。
  二、菩提心的功德試說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菩薩,他所求的是無上佛道,所要度的是法界中一切有情,而非一個十個,或者百個干個,由其向上所求的是至極無上,向下所化者是無量無邊,以其無限量的心,求無上果,度無量眾,故菩提心的功德勝利也是無上無量的。對此,諸大乘經論都盛贊不已,譬如《勇施請問經》說:“發菩提心之福德,假使令其色相盡虛空界悉充滿猶復盈溢不能空。”《入菩薩行論》說:“僅唯發起饒益心,猶勝供養諸如來,況於無余眾有情,勤作利益安樂事。”又說:“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剎那能焚諸罪盡無余。”《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初發心求菩提故,所攝善法比余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一者因勝,二者果勝。渭諸菩薩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薩能證因故,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余一切聲聞獨覺所攝善法尚為殊勝,何況比余一切有情所攝善法。”《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大集經·海慧菩薩品》又說:“若能發菩提心,是則能勝一切乘,能淨——切眾生心,亦能演說無上道。”大乘經典中,稱贊菩提心的經文,真是舉不舉。總之,說提心的功德,諸大乘經論都以最勝、最高、最上、最妙、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等來贊歎。綜其所贊之功德,大略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發菩提心者堪稱如來子,應受眾生尊敬供養。
  二、發菩提心者能速滅渚罪,一切魇魅鬼神不能惱亂。
  三、發菩提心者,一切善法功德利益超特三乘聖者,速登佛地。
  四、發菩提心者,能成就與佛同等的智慧辯才。
  總而言之,菩提心是統攝大乘—切教法的關鍵,是含容一切功德的大寶藏,是菩薩廣大行的最可靠、最有力的支柱,因此修菩提心即是成佛最妙的方法,是修學菩薩道的核心。
  三、菩提心的種類
  根據修行的深淺層次和覺悟的不同,一般將菩提心分為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兩類。世俗菩提心又可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所謂願菩提心,即是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宏大之願。菩提心願最初是怎樣引發的呢?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有四種情況:一、行者由於看見或聽見諸佛菩薩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的威力,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此發起大菩提心;二、從說法的法師處聽到或渎湧到菩薩藏教法,深生信解,為得如來敞妙智故,發起菩提心;三、看到菩薩藏教法將要冥滅而不忍,心中發起住持正法的大願。即為滅除無量眾生大苦,護持正法,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而發心;四、看見末劫眾生愚癡無智,悭貪嫉妒,被諸煩惱所纏,身心惱亂,於佛法多渚不信,見此情況發起大菩提心,度無量有情修學佛法。可見發菩提心不是為廠求名求利,而皆為興教利生,求證徘果故發心,電唯有此發心才稱正因發心,為真正的菩提願心。
  有了願力,修就有了方向、目標,而不致於誤入迷途。但僅有願而不見於行,方向再正確、目標再好電無濟於事,只是空口說白話,自欺欺人、乃至欺佛。因此行者發菩提心後就要付出行動,發出真實利益眾生的實際行為,這種行為就稱為菩提行,此菩提行是指修行者發菩提心後,受學菩薩戒法,並依戒法而做的一切利生事業。菩薩戒主要有六重二十八輕(在家)和十重四十八輕(出家)兩種,將其擴而展之可說是八萬四千種,歸而納之不出慈悲喜捨和四攝六度。由於無量劫來眾生慣於利己,習氣牢固堅深,所以要想做到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之精神是非常難的。故而要行菩薩道就得從助人於難、給人歡喜、給人快樂、予人方便、拔人於苦做起,如此常行不懈,漸漸熏習,自可鞏固加深悲心大願,成就菩提大行。
  勝義菩提心又名大圓覺、佛性等,指行者離開能所對待,對空性有了直接體驗,即已契證真如實相,真實體會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境界,心中不再有美丑、親疏、賢愚、好壞、青黃等種種差別之州,洞達一切諸法皆是緣起如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無所來亦無所去,且又能隨緣應化眾生。證得勝義菩提心之行者便位居菩薩初地,此時菩薩開始發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精神,在般若空性的指導下,廣行六度萬行,速消五蓋障,迅速趣人事理圓融,即福慧不二、悲智不二、空有不二、勝俗不二的境地,最終成就佛道。
  菩提心願與行力雖然難能可貴,然而行者在此階段未契本覺空性,還有分別對待,因此其所修雖是成佛之因,但其近期之果卻僅限於人天福報,是有漏的,故叫世俗菩提心。本文下面所討論的菩提心的修持亦是指此世俗菩提心。
  四、菩提心的修習方法
  菩提心的修習方法,據藏傳主要有兩—是廣行派阿底峽尊者所傳的七知—是深觀派寂天菩薩所傳之自他相換
  一、七知法:即知母、念恩、報恩、大慈、大悲、增上意樂和菩提心七種法,這七種是前前為後後作因,故又叫七因果法。
  其以大悲為根本,以知母、念恩、報恩為菩提心之所依,以大慈、大悲和增上意樂為菩提心之正修,以菩提心為果,下面試一一‘論述。
  1、生起菩提心的所依一知母、念恩、報恩
  發菩提心的菩薩是要下化一切眾生,而自己對這些眾生是有親有怨,有生有疏,有仇有恨,要改變這種不平衡的心態,修菩提心,首先就要對一切眾生作平等想。   
  所謂平等想就是在己的內心作如是念:現在這個最親近的朋友可能在過去生中是自己的仇人,他可能打過我,罵過我,甚至殺害過我。俗話說:“兒女是欠債,夫妻是冤家。”世間最親愛的兒女,最恩愛的大妻過去生中尚為冤家,其他的朋友又何嘗不是呢?那個最討厭的人,在過去生小說不定是很好的朋友或親人,今生因一點小事就把過去的恩情全部推翻掉,實在不合道理。如此互相輪換思維觀察。慢慢地那種強烈的愛染心與嗔恨心就會消失掉,那種好壞、良莠、賢愚、親疏、美丑等相也就會淡化下來趨於平等。
  心中僅具備平等想還不行,還須對眾生生起好樂之心,否則就如同與自己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自己不去分別男女老幼好丑等,視同陌路,與己毫不相干。要度化眾生就不能把眾生視為過客,要對其生起親切感,並隨時生起樂意幫助之心,猶如慈母愛子之悅意,是為成悅意相。此相生起,悲心就可速疾而生,其修習內容就是知母、念恩和報恩。
  知母:要對眾生起好感,就要念眾生之恩。一切恩人之中母親的恩德最大,故而修菩提心者首要視眾生如母,易於生起感恩心,慈悲心。眾生生死無盡,受生亦當無盡,佛說每個人無始以來死的白骨堆積起來如須彌山一樣的高,喝的奶水比四大海還多,足見在生死輾轉流傳中,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去過,沒有—個眾生不是自己的母親,在未來世亦當做自己的母親,如是思惟對一切有情生起尊重,如同尊敬現在的母親。
  念恩:母親的恩德是浩蕩無邊,不可徹見,難以述盡的。佛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將其歸為十種:①懷胎守護恩,②臨產受苦恩,③生子忘憂恩,④咽苦吐甘恩,⑤回干就濕恩,⑥哺乳養育恩,⑦洗濯不淨恩,⑧遠行憶念恩,⑨深加體恤恩,⑩究競憐憫恩。總之母親為廠子女,一切痛苦悉皆忍受,—切艱難悉皆擔荷,—切利樂悉皆給予,今生母親如此,過去、未來的母親亦復如是。
  報恩:知母、念恩的日的就是為廠報恩,怎仟報恩呢?經雲:“百善孝為先,”孝就是報恩,儒家講傳宗接代是為大孝,然究現實,觀之非也,常有兒孫滿堂者之老人,卻衣食無著,病痛無人問,又是否衣食住金錢等供養就是報恩呢?《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思。”痛徹心髓的作法尚不足以報恩,何況外在的物質呢?物質只能與父母暫時享樂,並不能助父母度過生死的長夜,觀諸世間唯有佛法才能濟母跳出生死牢籠,獲得究竟快樂,所以真正的報恩是以法雨滋潤母親的心田。當這種強烈的求報恩之心生起時,就能速疾引發悲心。
  2、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樂
  經過前面知母、念恩、求報恩的修習,進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是修學菩提心的關鍵,因經中說菩提心不從禅定中生,亦不從般若智中生,而是從大悲中生。按照修學的次第,慈悲為慈心與悲心兩種。
  所謂慈心就是用種種好處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得到快樂、幸福。慈心的力量很大,佛世時就常以慈心戰勝外道邪魔,如降惡龍度迦葉,降狂象破達多之陰謀。《寶鬘論》贊歎道:“每日二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愛,彼等恆守護,喜樂多安樂,毒刀不能害。無勞事得成,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可見慈心不僅能降伏邪神險毒,而且能增進無量的功德。
  如何引起,強化慈心呢?要數數思惟有情之苦,不管世間之樂還是出世間解脫之樂悉皆缺乏,由是欲與樂之心便自然生起。
  悲心,悲即拔苦,僅僅與眾生之樂還不能解決究竟之問題,即慈心不能根除眾生痛苦的根源。這譬如拿錢給一位因賭而輸光家產的好賭之徒,雖呵使他獲得快樂,但你不教他徹底改掉好賭之習慣,他依然會很快走上老路。這就光有慈心還不夠,還要用悲心去幫助他拔除生苦之根。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真實利益眾生,拔濟眾生的苦難,達到徹底與樂之目的。
  悲心的修習,即想念自己最親最愛的母親還在受無明的蒙騙,墮在生死輪回的苦海中苦苦掙扎,無有依靠,自己悲傷難忍,欲想方設法予以解救。此心修習到若見一切有情受苦,就自然生起令他離苦的心,如同慈母見幼兒之苦而自己心痛一樣,此時悲才圓滿,名大悲心。
  增上意樂:發菩提心就是要濟度一切眾生,要荷負此重擔,僅生起“願他離苦”之悲心還不夠,必須要有—種強有力的慈悲行願力。有了這種願力才能不問路途,的遙遠艱苦,時間的漫長,眾生的多少,才能發起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勇猛大願、大行。若菩薩不具備如此強烈的願心,就人不了地獄,也救不了地獄眾生,猶如要救落水之人必須要有勇氣跳入水中,站在岸邊搖手呼喊是無濟於事的,所以菩薩要度眾生就要到苦難的人間來。但這並不等於說菩薩不厭離這個苦難的世間,而是因菩薩受大悲願力支配,為利有情,故不畏在三界受苦。聲聞亦具慈悲心腸,但意志力薄弱,故而他雖也想助眾生“離苦得樂”,卻終不敢跳人生死大海之中,只是望洋興歎,這於眾生無利。菩薩因具足增上意樂,故能激起種種實際行動,子眾生以實利。
  3、求證菩提心果
  經過以上數數修習,對眾生有廠真切體會,能視眾生之苦為自己之苦,視眾生之樂為自己之樂後,就能堅固起廣度一切眾生的悲心願。但是發現自己能力還不夠,而世間上除了大智的佛陀有能力任運度生,徹底做利生事業外,其余沒有哪一位宗教家,哪一位賢者偉人能做到,電更不是學問、政治、藝術等辦得到的。由是對圓滿的佛果生起決定的求證之心就是願菩提心成就。
  二、自他相換法:所謂自他相換不是說要把他想成是我,把他的眼耳等認為是我的眼耳,而是通過深觀廠知—切苦難都是愛執自己而起,一切圓滿功德皆為愛執他而生,是故從內心改換愛著自己捨棄他的位置,發起愛他如己,棄自如他之心。《入行論》說:“若有欲速疾,救護自及他,彼應自他換,密勝應受行。”可知這種方法易於成就,但必須要有強盛的洞察力、觀想力,非—般機小者能達,故此處不洋結語
  上所述菩提心的內容與修行方法主要流傳於藏地,漢地似乎除密宗外,其它宗派雖也倡導發菩提心,然而都缺乏周密的理淪和修習次第。沒有菩提心所修的一切佛法必落入小乘,也正由於此,中國漢地大乘才被一些有識之士和小乘學者批評為——言大乘理行小乘事。所以作為漢地的佛教徒要圓滿菩薩道,要使中國成為名符其實的大乘佛國,就不能不重視菩提心的修習。要糾正教團之時弊,弘揚菩提心則為當務之急。
  最後筆者真誠的希望與諸同道共同修學菩提心,光揚菩提心,以此來報答父母、師長乃至諸佛之恩,莊嚴國土。
 

 

上一篇:周叔迦居士:漫談佛畫
下一篇:周叔迦居士:行深般若的第一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