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清淨法師:佛商培訓系列 擁抱吉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商培訓系列

擁抱吉祥
釋清淨 編輯
山東佛教在線印經處
 

 

佛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

已與中國文化融然一體。

而我們卻對佛教一無所知,

甚至有著種種的誤解和偏見。

 

你想知道佛教怎樣看待世界和人生嗎?

你想知道世界上為什麼這麼多人信仰佛教嗎?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嗎?

你想獲得人生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嗎?

你並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卻不能不了解佛教!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如果能從此書中得到利益,那麼讀完後敬請將此書送到佛經流通點,或者推薦給您的親人、朋友、有緣者,讓他們同沾法益。寧傳閱至破,勿束之高閣。

 

前 言

第一次見到《佛說吉祥經》,是因為一個居士發心要印在年歷畫上,征求清淨的建議。清淨略掃了一遍後很是疑問,感覺文辭太過現代,似乎不是原經。實在拿不准,就建議居士先別印,等搞明白再說。但由於外出參學,就沒深入探究。一年後,在一個念佛堂作短暫停留,居士們要求講講課。一時無從說起,結果看到桌上放著這部經,就拿起來順著講了一遍。深入思維,頓感這部短經義理博大,文辭精要,言簡義豐,深契法印,通於五乘,集佛教倫理之大全,世出世間之司南,堪稱四眾佛子的行為規范、修行寶典。於是追蹤查閱,才知道這部經是由李榮熙先生於民國時期從南傳巴利文大藏經中翻譯過來的。李榮熙先生是心中心密法開山祖師大愚法師在俗家時的兒子,曾受太虛大師委派赴斯裡蘭卡學習,建國後曾擔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得此法要,清淨一發不可收拾,到處宣講,倡導共修,聞者歡喜,持者受益。吉祥利益,贊莫能窮。

“吉祥”是巴利語MaGgala的翻譯。MaGgala 被定義為斷除邪惡、斷掉不善法。凡是吉祥的,一定在本質上是健全的,也就是善的。因此,本經上所說的吉祥不僅是祝福和念誦,更應被作為一種修持法門。

對此,以清淨的教訓可知,對於無上的法寶,我們如有疑問,應追蹤探究,深入學修,絕不能泛泛而過,更不可以憑經驗揣測,否則自誤誤人,不堪設想。

 

彌陀稚子:釋清淨

於2010年11月吉日

 

 

佛說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祗陀園給孤獨精捨。時已夜深,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暇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制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佛說吉祥經白話

我親自聽佛說的:有一次,世尊在捨衛城給孤獨園的祇陀林精捨駐錫。

有一位天人,於深夜時分,身發燦爛的光輝,照遍了整個祇陀林;他來到了世尊的地方,到了跟前,向世尊頂禮畢;恭敬地在一邊坐定後,以偈頌向世尊禀告說:

許多天眾與人們,希求於幸福,思惟著有關如何才能獲得吉祥的事;懇請世尊慈悲教導,什麼是最上吉祥的事!

佛陀這麼回答說:

遠避愚癡的人;親近有智慧的聖賢者;尊敬值得尊敬的人: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居住在適當的仁厚的處所;過去曾積善業;現在又自修善德: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於眾多技藝能廣學多聞;精進地持守戒律,使自己有高雅品行;說柔軟喜悅的話: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恭敬地侍奉父母;好好照顧妻子兒女們;從事正當和平的職業: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實行布施及端正如法的行為;濟助親屬們;所作行為沒有可以受責難的: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能遠離作惡的行為;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瘾的物品;努力遵行正法: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虔誠恭敬又謙遜;知足且常懷感恩心;隨時地聽聞正法: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忍辱、和藹,樂於親近賢聖沙門們;隨時地參加正法的討論: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行克己簡樸之生活;修清淨梵行,斷絕與異性的糾纏;參悟四聖谛;實證於涅槃: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雖然身涉此世間法,但心卻不為所動;無憂,無垢離貪、無染,安穩: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誰能實行上述諸吉祥事,則因無恐怖而隨處不會被他人、他事所征服;如此,所到之處將會獲得安樂幸福:這些都是能給他們大吉祥的事。

 

 

1、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由阿難尊者結集經典時所說,為佛經開卷語。

如是,指佛經經文內容如此;我聞,阿難自稱我聞之於佛。意思是“這是我親自聽佛所說”。《佛地經論》:“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 本師釋迦牟尼佛入大般涅槃前,曾囑咐四件事為:(1)佛弟子應依“波羅提木叉”(戒)為師;(2)佛弟子應依“四念處”為住;(3)集結經文之首應冠以“如是我聞”;(4)對待惡性比丘應用“默擯”為之。

從前有一位在山上住茅蓬的出家人,幾十年來都是一個居士在護持供養他。這位師父平常也沒什麼特別的表現,普普通通、老老實實,就是堅持天天受持《法華經》。突然有一天,這個師父對居士說,過幾天我就要走了,往生了,臨走前給你講一次《法華經》吧,以報答你多年的護法之恩。哦?沒想到自己護持的師父竟然有了大成就,預知時至,那個居士又驚又喜,於是就按照吩咐准備好了法座。到了那一天,這個出家人搭衣持具,禮完佛就上座了,下面居士一家恭恭敬敬地合掌等著,希望能聽到從來沒有聽過的妙法。師父說:注意,我現在要把《法華經》的奧秘告訴你們,注意聽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說完“啪”地拍了一下桌子,就往生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正是《法華經》及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的奧秘所在。“如是我聞”又作“我聞如是”,我所聞見,本來如此;諸佛實相,眾生本具;世間幻象,事理圓融。憨山大師雲:死生晝夜,流水花謝,今日方知,鼻孔朝下。“一時佛在”,一時一切時,佛性不生滅,不來亦不去,生死大涅槃。原來佛陀早就把宇宙時空、生死涅槃的真如實相放在每部佛經的開頭,開宗明義,和盤托出。

 

2、一時佛在

“一時佛在”又作“一時佛住”,宣明時間人物地點。

學術界看“一時”,認為印度文化的特點是沒有時間觀念。佛經不記載佛是在哪一年哪一天說的,只用一個籠統的名詞‘一時’代表盡了。如果拿形而上觀點來看,這‘一時’的文字記載是最高明的,不管過年萬代、未來千年萬代,就是‘一時’,沒有過去,亦無未來,只有當下。因為時間是相對的,沒有固定的。地球的時間不是月球的時間,月球的時間不是太陽系統的時間。過去已去皆空,未來沒來是空,現在當下空。因此“一時”即是“一切時”,《金剛經》之“無壽者相”即是“無時間分別”之義。

“佛”者覺悟也,“住”者常也,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性者不改之義也,通因果而不改自體是雲性,如麥之因,麥之果,麥之性不改。華嚴經:“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坐。”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在華嚴經中,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菩薩“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可以以神通把時間和空間任運整合,把剎那化作一大劫,把未來搬運至當下,一芥子可納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不小,芥子不增。《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時,忽然入定,在定中到達靈鹫山,佛在靈鹫山講《法華經》,出定後告訴門人“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這一會還沒有散”。近代科學之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令好萊塢導演們拍出大量關於“時空隧道”、“時間飛船”的電影,使主人翁得以自由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由此可知,眾生念阿彌陀佛可以求生於極樂世界;如若稱念釋迦牟尼佛聖號,發願求生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以期在佛前聽法,也完全可以如願往生。

佛法的解釋分為俗谛解經和真谛解經,俗谛為以文解字,真谛為以理說義。“一時佛在”俗谛解釋為“那個時間佛住在……”;真谛即為“時間空間皆幻化,常樂我淨無生滅”之義。

 

3、捨衛國

捨衛,為中印度古王國名。又作捨婆提國、室羅伐國、屍羅跋提國、捨啰婆悉帝國。意譯聞物、聞者、無物不有、多有、豐德、好道。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產勝物,故稱聞物國。本為北憍薩羅國之都城名,為別於南憍薩羅國,故以都城代稱。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此國。據分別功德論卷二載,佛陀於捨衛國前後居止二十五年,較住於其他諸國長久,由於此國最妙、多珍奇,人民知義理;而祇洹精捨特有神驗,當眾僧講集時,有猕猴數千前來,在左右觀聽,寂靜無聲,諸飛鳥亦普皆來集;以此國多仁慈,故異類影附。大智度論卷三載,捨衛城為佛出生地,為報生地之恩,故多住此。諸經典中,常見其名,且阿含部之諸經、賢劫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等諸會,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般若經等皆於此處說。

捨衛國居民90萬人,佛陀於此居住前後近三十年。國中居民有三十萬人皈依佛陀,並有很多證阿羅漢果位;有三十萬人聽說過佛陀,但未隨佛修學;有三十萬人從未聽說過有佛出世。可見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法滅時期的四種現象在當時的捨衛國同時存在。在我們感歎現處末法,眾生難度時,應深知不是法末,而是人末。

是故,諸佛子當發大願:“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癡暗。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進,心不退弱。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常為師導,等無憎愛。唯樂正道,無余欣戚。拔諸欲刺,以安群生”。

 

4、祗樹給孤獨園

佛由三十一歲開始說法,直到八十歲,在四十九年之間,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捨衛國。捨衛國在中印度,經濟文化發達,財富很多。捨衛國的國王,就是楞嚴經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那裡有位長者,年高有道德,是捨衛國一個大財主,名叫“給孤獨”長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有一天他遇到了佛,對佛產生了信仰,皈依了佛陀。他請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說法,而且要給佛蓋一個講堂。佛同意後,他回到波斯匿城,找了一個最好的場地,但是卻屬於祗陀太子所有。太子提出來一個條件,如果長者能把黃金打成的葉子,一片片鋪滿了八十頃的地,就把這地賣給他。

給孤獨長者愛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一概都幫忙,專門做好事,所以叫做“給孤獨”,就是我們所稱“大善人”的意思。他真的把金葉子一片片去鋪滿了那八十頃地。太子奇怪,問他為什麼捨得花這麼大的代價?長者說:“那真是佛啊!是真的聖人。”太子說:“我相信你的話,你不要買地了,我來為佛建造吧!”長者說:“既然是我發的願,還是我來建吧!”爭執不下,太子只好說:“鋪滿黃金的地方算你的,但園中有樹的地方沒鋪黃金,還是我的,咱們兩個一起為佛建講堂吧。”所以這個講堂為兩人合力所建,就稱為“祗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簡稱“祗樹給孤獨園”,又稱“祗陀園給孤獨精捨”。這裡成為佛陀講經的大講堂,楞嚴經、阿彌陀經等多部重要經典也是在這個地方講的。

 

5、時已夜深

 “時已夜深”:這個時候已經是深夜。

沒有佛法的日子,眾生內心被無明煩惱所障,人生如漫漫長夜,充滿了苦難和恐懼。

《三寶歌》(作詞:太虛大師曲:弘一法師)

人天長夜,宇宙黯暗,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逼,誰濟以安寧?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佗耶!佛佗耶!昭朗萬有,任席眾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淨得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達摩耶!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績佛燈明,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僧伽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6、有一天神

“有一天神”:有一位天人。

各種宗教都認為有天堂與地獄的存在,佛教也肯定天堂與地獄存在的事實。佛教對宇宙的看法,認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所謂三界二十八天就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

一、欲界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間一樣,有身體形相,並有物質生活的需求與精神生活的享樂,尚且耽溺於飲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稱為欲界。

欲界除六欲天之外,還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羅,以及畜生、餓鬼、地獄等五趣。

二、色界十八天:此界又分為:1.初禅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2.二禅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3.三禅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4.四禅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色界的天神雖然沒有男女、飲食、睡眠等欲望,但是還有殊勝的形色、精神上的愛情、國家的型態、社會的組織等現象,此天以禅悅法喜為食,因此稱為色界。

三、無色界四天:指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等四天。無色界的天神已經完全超越男女飲食、身體形質的障礙,不執著於任何的形色,只有純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樣以禅悅法喜及識為美食。

三界二十八天的果報雖然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都屬於迷界,仍然難脫生死輪回之苦,因此《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意思是說,三界充滿了生老病死等眾苦,逼迫著眾生的身心,就如一幢著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眾生唯有修行精進,以求出離三界,進而證悟涅槃,這才是究竟解脫之道。

 

7、殊勝光明

“殊勝光明”:天人身上放出祥和燦爛的光明。

此天神名釋提桓因,為菩薩示現之忉利天主,護持佛教,已蒙佛授記,故能放殊勝光明。《璎珞經》雲:“汝今天帝釋,功德眾行至,千佛兄弟過,無復賢劫名。中間永曠絕,二十四中劫,後乃有佛出,剎土名普忍。彼佛壽七劫,遺法亦七劫,其法已沒盡,曠絕經五劫。汝於彼剎土,當紹如來位,號名無著尊。”《淨名疏》雲:“若此間帝釋,是昔迦葉佛滅,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復有三十二人,發心助修。修塔功德,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而作輔臣。君臣合之,名三十三天”。

佛經中常常說到“放大光明”,“光明普照”,“光明”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由於光明,方消癡暗,垢障消除,才得解脫。慧光破無明,覺心除幻結,正是自他俱利。佛的光明與功德非一切世間諸法所能相比,故稱之為大光明。

光明有兩種:

(一)色光(指日月火珠及佛菩薩天人的身光)。

(二)智光或稱智慧光,心光(指妙法能除眾生愚癡的垢暗)。

《大智度論》說:“光明有二種,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昙鸾大師說:“佛光能破無明,故佛又號智慧光。”憬興法師說:“光從佛無癡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論》稱之為法光明。以現法破暗為義,別於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論》說:“佛光明是智慧相也。”蕅益大師九天寫一部《彌陀要解》,人稱這是從蕅益大師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思益經》說:“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如來身是什麼呢?就是大光明之府庫。《大日經》說:“大日如來所安住之處是“不壞金剛光明心殿。”金剛是表示堅固,永遠不會壞,不會減,不會滅的。光明的心是贊歎如來覺心的勝德。殿原意是宮殿,此處光明心殿表示身住於心,心住於身的不思議妙境。《思益》中光明說的是如來身。《大日》中光明說的是如來心。由此可見,如來的身心就是大光明,也正是佛教的大光明。百丈禅師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悟人的心迥然超脫六根六塵,只是一片靈光單獨照耀。這也是拿光明譬喻這個心不與萬法為侶,心光寂然朗照之象。臨濟禅師說:“歷歷孤明。”“歷歷”是清清楚楚,綿密不斷。“孤”就是不以一切為侶伴,罄然獨存。“明”就是光明,明白,本明。也是同樣說明本心。所以佛教都以大光明來表示本來的妙明真心(妙明兩個字就是勝妙光明的簡稱)。

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光佛,而且《無量壽經》裡頭十二光佛,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都是阿彌陀佛稱號。法身阿彌陀佛所居的國土稱為常寂光土,可見彌陀身土都是大光明。所以大光明就是佛之身、佛之土、佛之心,顯示佛的本體。有體必定有用,從大光明的本體,自然流出大安樂的妙用,就普令一切眾生都能因妙法光明消除自身癡暗,離苦得樂。更殊勝的是每一個眾生常住於大光明的本體而得到大安樂、大解脫。

 

8、遍照園中

“遍照園中”:(天人身上所散發出的光明)照遍了整個祗樹給孤獨園。

佛陀誕生到這個黑暗的世界,為眾生帶來了光明。捨利弗說“佛未出世,我猶如盲人”,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今生得人身,聞佛法,堪稱幸甚。然無量的眾生還在黑暗中流轉,我們應發起大願,傳播佛法,廣度眾生,使佛陀的教法燈燈相傳,綿延無盡。

無盡燈的故事:《維摩诘經》菩薩行品中,魔王為了騷擾一位比丘的清淨梵行,帶領許多仙女,化現為梵王來到他坐禅的處所,對他說:“比丘,你精進用功,我非常贊歎,就以一些才貌雙全的天女來供養你吧。”比丘一聽大驚失色,立刻就拒絕了他:“梵天,你不應該如此!比丘修清淨梵行,不能有眷屬,更不應該使喚美色。這是非梵行,不能接受。”魔王當然不罷休,就跟他糾纏不止。這時維摩诘居士趕上此事,對魔王說:“梵天,所有的天女,都送到我這裡來吧。”於是魔王把天女都送給了維摩大士。維摩大士把她們帶到了自己的處所,與她們一起探討佛法,修學佛法,漸漸地把這些天女都感化成了智慧通達的清淨佛子。魔王一見,非常吃驚、害怕,本來想用來破壞佛法的天女,現在反而變成了佛法的成員,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於是,又向維摩诘討要天女。可是天女不願意了:“怎麼能再回魔王的身邊呢?那裡染污不淨。”她們向維摩大士來求情,不願回去。維摩大士就告訴這些天女說:“你們還是回去吧!”天女問維摩诘:“為什麼要把我們送回去?我們在那裡怎麼生活呢?”於是,維摩大士就給她們講了一段重要開示:

諸女問維摩诘:“我等雲何止於魔宮?”維摩诘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

維摩诘說:諸姊(對天女的親切稱呼,表示與她們的平等尊重)!有個法門叫“無盡燈”,你們應當修學。什麼是無盡燈呢?就像一個蠟燭點著了,就能點燃所有的蠟燭。它們觸及的范圍之內,黑暗都能變成光明。光明起來了,黑暗就退了,這種光明不會有窮盡的時候。諸姊!只要有一個修學菩提大道的菩薩在世間,自利利他,就能夠開導世間成千上萬的眾生,發無上正等正覺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源源不斷猶如星火燎原。這樣,佛法在世間就不會有隱沒的時候。隨著菩薩開導的一個善法,能增益一切善法,這就是“無盡燈”法門。即便再回到魔宮,如果能以佛法來度化尚且沒有聽聞過佛法的天子、天女等人,不僅是回報維摩大士開導之恩、回報聽聞佛法之恩,同時也是報一切眾生之恩。

天女聽到這些話,歡歡喜喜地跟著魔王回去了。

 

9、來至佛所

“來至佛所”:來到佛所住的地方。

佛的住處以其境界稱作常寂光土。《觀普賢菩薩行法經》雲:“釋迦牟尼佛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此謂釋迦牟尼佛之法身毗盧遮那如來之住處,為常、樂、我、淨四波羅蜜攝成安立之所。天台智者大師闡明此土是佛自證之最極秘藏之土,具法身、解脫、般若三德。此外,常樂我淨四德亦具足圓滿。

心淨則國土淨:有一次佛在法會上講:“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時捨利弗心中又有疑問了:“若說菩薩心淨則佛土淨。那佛世尊原來為菩薩時心意豈會不淨?可是娑婆佛土卻如此不淨。”佛以他心通,知其所念,即告訴捨利弗:“你想想看,日月光有不淨嗎?而盲者看不見。這是日月之過嗎?”捨利弗回答:“世尊。這是盲者之過。”佛說:“捨利弗,眾生因其業罪很深,看不見如來佛國的嚴淨。我此土清淨,而你看不見。” 這時螺髻梵王私下對捨利弗說:“你別說此佛土不淨。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靜如自在天宮。仁者心有高下不同,所見也不同。”於是佛施以大神通,以足趾按地,頓時三千大千世界變得由若干百千珍寶嚴飾,有如寶莊嚴佛的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座。佛問捨利弗:“你再觀此佛土嚴淨嗎?”捨利弗言:“世尊。我本來所不見,今佛國土嚴淨現出。這是怎麼回事呢?”佛告訴捨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了度化下劣根基的人,故示各種穢惡不淨土。比如諸天人共用一個寶器中的飯食,隨其福德不同,飯食到各人碗裡就有異。捨力弗,若人心淨,便能見此土功德莊嚴。”

 

10、恭敬禮拜

“恭敬禮拜”:恭恭敬敬地向佛禮拜。

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亵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向大家介紹拜佛的動作:

一般人拜佛總喜歡站在佛前中間的位置上,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寺院裡的規矩只有住持和糾察才可以在中間的位置上禮拜。其他人應該站在左右兩邊才對。

拜佛時應先於佛墊前邊站好,兩腳距離應前八後二(寸)為宜,兩手當胸合掌,然後問詢,問詢時背與腰的角度應在90º與120º為宜,兩手作彌陀印(左手掌與右手背相疊)或觀音印(左手背與右手掌相疊),頭部抬起時,兩食指相對呈一定角度,兩拇指並齊至於兩食指中間,兩食指向上置於眉心為宜,然後放下,合掌,並開始禮佛。

禮佛時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墊,兩腿漸漸向下彎曲,先將右手按住拜墊中間,待左手伸至前方後再將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時兩膝自然置於拜墊邊緣,頭部也自然置於兩手之間,既所謂五體投地也。五體投地後,兩手翻掌向上,並稍微伸出頭部1-2寸,表示蒙引之意。

直立時應先將兩手翻掌向下,再移右手至拜墊中間,左手離開拜墊後當胸作半合狀,腿徐徐直立,然後右手離開拜墊與左手作合掌狀並站直身體。如是三拜後,再行問詢,算是跟佛菩薩告別再見之意,這樣整個拜佛儀軌才算圓滿。

其實,拜佛不是目的,學佛才是目的,心中敬佛才是真正的拜佛,我們拜佛就是要學習佛的無限慈悲心,學佛身處煩惱而常具有的清靜心,學佛為救度眾生而寧下地獄,常住莊嚴的地獄大無畏犧牲精神,所以當我們置身佛前准備拜佛時,口中就要默念佛菩薩,腦裡觀想佛菩薩形象,此所謂身、口、意三業相應。這樣拜佛的功德才算圓滿,才能起到“禮拜一拜,罪滅沙河”之功效。

 

11、站立一旁

“站立一旁”:(天人恭恭敬敬的禮拜後)站立在一旁。

在佛教造像中,站在佛陀兩邊的叫“脅侍菩薩”:

脅侍菩薩是修行層次最高的菩薩,其修行覺悟僅次於佛陀或等同於佛陀。在沒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邊,協助佛陀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虛空法界之中有無數佛國,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眾生,而每一佛都有兩位或幾位脅侍菩薩。漢地造像中經常出現的是“八大菩薩”。即釋迦佛的左右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觀音菩薩、勢至菩薩;藥師佛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這些都是佛經上經常出現的菩薩,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身旁,也稱為脅侍菩薩。

脅侍菩薩畫像和佛陀畫像一樣,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觀音菩薩手持淨瓶和楊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勢至菩薩手持蓮花,天冠中有寶瓶。文殊菩薩手持寶劍,身乘青色雄獅。普賢菩薩手持如意或經卷,身乘六牙白象。地藏菩薩手持如意寶珠和錫杖,身披袈裟,頭戴毗盧冠,為僧人像。

 

12、以偈白佛

“以偈白佛言”:(天人)以偈頌的方式向佛請教。

偈:梵文Gāthā的音譯“偈陀”,也有譯“伽陀”、“伽他”的,簡稱“偈”,意為“頌”、“諷頌”,是一種表示恭敬高雅的文字體裁。“偈頌”是我們經常說起的“三藏十二部”中的一部。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經典的總匯,一般稱之為“大藏經”或“一切經”。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十二部經是將佛陀的教法,依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體裁),不是通常人所理解的“十二本經書”。“十二部”分別為:

長行:又作契經,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記載佛陀的教法,不限定字句長短。例如:《阿彌陀經》、《心經》。

重頌:或譯應頌,與契經相應,即以偈頌重宣契經所說之教法。例如:《法華經.普門品》的偈頌。

孤起:又作諷頌,即全部以偈頌的方式來記載佛陀的教法。例如:《法句經》、《佛所行贊》。

譬喻:以譬喻故事來說明法義。例如:《百喻經》、《法華經》的窮子喻、三車喻、化城喻等。

因緣:敘述佛陀說法教化的因緣。例如:諸經的序品。

無問自說:不待他人請問而佛陀自行開示的教說。例如:《阿彌陀經》。

本生:記載佛陀前生種種大悲心的修行,也通於弟子過去生的事跡。例如:《本生經》、《六度集經》、《雜寶藏經》。

本事:記載本生譚以外,佛陀與弟子過去生的行誼。例如:《法華經》中《藥王菩薩本事品》。

未曾有:記載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的經文。例如:《未曾有因緣經》。

方廣:指說方正廣大真理的經文。例如:《華嚴經》。

論議:以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例如:《維摩經》。

授記:佛陀對菩薩或聲聞弟子授記成佛的經文,有自記說、為他記說兩種。例如:《法華經》中《五百弟子授記品》。

 

13、眾天神與人

“眾天神與人”:眾多的天神和人。天道眾生和人道眾生都是“六道”中的兩道。

眾生依據作善、作惡的心力品位,可招感六道的苦樂果報:上品十善感天道,中品十善感人道,下品十善感修羅道,這三種境界合稱三善道;上品十惡感地獄道,中品十惡感餓鬼道,下品十惡感畜生道,這三種境界合稱三惡道。

⑴ 天道:生活快樂,壽命綿長,衣食、宮殿皆是自然化成,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隨心所欲,逍遙自在,天上一日,人間百年。

轉生天道之因:勤行十善,孝養父母,廣行布施,作大福田;歸依正法,信佛因果,齋僧供佛,修塔造庵,轉誦大乘,莊嚴佛像等。

⑵ 人道:苦多樂少,煩惱熾盛;有復雜的思維活動,善於發明創造;有較強的意志力,有能力造作善惡業因,有尋求解脫的內心需要。

轉生人道之因:孝養二親,心行公道,恭敬三寶(佛、法、僧),嚴持五戒(戒殺生、戒偷盜、戒邪YIN、戒妄語、戒飲酒)。

⑶ 阿修羅道:雖有天福,卻多懷詐偽,驕慢瞋嫉,常好斗爭,面目可憎,受勞不息。

轉生阿修羅道之因:以不淨心修十善業,不能忍辱,爭強好勝,生性易怒。

⑷ 畜生道:生性愚鈍,常懷驚畏,或被驅使,或相吞啖。

轉生畜生道之因:貪食酒肉,尋歡作樂;借債不還,偷騙他人;惱害眾生,毀辱他人;生性邪僻,愚癡難化。

⑸ 餓鬼道:依他為食,饑渴逼迫,形容鄙惡,虛怯多畏,孤寒淒苦,終日迷亂。

轉生餓鬼道之因:悭貪嫉妒,邪佞谄曲,背公取私,不濟乞化,只圖自己飽暖,不惜他人餓凍。

⑹ 地獄道:身受極刑,心受劇苦。或猛火燒炙,或嚴寒相逼,或刀斫鋸解,或鐵床灼身,或镬湯煎煮,或眾相殘殺……死而復生,欲出無期。

轉生地獄道之因:不信因果,殺害眾生;尊命邪教,蠱惑人心;五逆十惡,誹謗正法。(五逆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14、渴望得利益

“渴望得利益”:許多天眾與人們,渴望得到現世生活的種種利益。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質來維持,物質需求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只有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質條件前提下,才有可能進一步追求精神生活,才能要求精神生活的滿足。佛教的最終目標是追求精神的解脫,但佛教徒同樣也必須首先滿足保證生命得以維持的基本物質生活條件。特別是對於在家佛教徒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理,就是一定的法律規定和道德規范。

《善生經》雲: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是為六損財業。

佛告訴善生:由惡行引發,致經濟財物上的損失,一是酗酒。二是賭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損友。六是懶惰好閒。

佛化家庭的經濟生活,應該有三個原則:

(1)賺錢的方法———應該用正當的方法,用自己的體力、技能、智能、資本、智慧來謀取生活的所需,但是要盡量避免同時跟在家佛教徒遵守五戒的條件相違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從事於殺生、偷盜、賭博、邪YIN、妄語,乃至於買酒賣酒等行業。

(2)用錢的方向 ———經濟的收入應該要量入為出,不做守財奴,只知賺錢而不用錢。而用錢當分成四個方向:1.家庭的生活。2.營利的資本。3.留作資產。4.儲蓄生息。

(3)財產的分配———除了家庭儲蓄的經營所需之外,財產應該分三種用途:1.要孝養父母。2.要救濟幫助親戚朋友。3.要布施貧窮、供養三寶,做宗教及慈善事業。

 

15、思慮求幸福

“思慮求幸福”:思惟著有關如何才能獲得吉祥幸福的事。

儒家幸福觀:儒家提倡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人生,向內修身養性,形成仁、義、禮、智良好的道德品質。向外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極端,處理好人際關系等,這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道家的幸福觀: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崇尚返歸自然,逃避塵世,過原始質樸和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

佛家幸福觀:苦、集、滅、道四聖谛

人生本無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種各樣的痛苦,而這些痛苦的根本來源在於“愛”與“癡”,即人的貪求欲望,對佛理、佛性的無知,要擺脫痛苦的“生死輪回”,達到幸福的彼岸即“涅槃”,只有滅除貪愛欲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見,佛教基本教義與其說是一種關於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獲得幸福的理論與方法,不如說是一種說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擺脫痛苦的理論與方法。

西方感性主義的幸福觀:強調幸福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不是理性,認為人的幸福就在於人的感性生活,在於感性欲望的滿足與快樂,而這些滿足與快樂本身就是道德的。代表人物古代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魯、盧克萊修等人,而近代有霍布斯、愛爾維修、邊沁等等。感性主義的幸福觀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只停留於肯定此時此地肉體的快樂,把人的自然欲望的滿足、肉體的快樂看作是最高的善。一種是在肯定感性幸福的同時,強調精神幸福的價值高於自然欲望滿足的價值,強調長遠的快樂,為了長遠的幸福有時可以放棄暫時的快樂。

西方理性主義的幸福觀:理性主義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傳統,古代以蘇格拉底、柏拉圖、斯葛特學派等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兒、康德、黑格爾等人為代表。理性主義強調理性作用,貶低感性與情感的作用,主張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們認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於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樂只會玷污理性,荒廢人生。理性主義的幸福觀有兩種:一種是以柏拉圖、亞裡士多德為代表的和諧說,一種是以犬儒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為代表的禁欲主義。

禁欲主義:犬儒學派把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的觀點推向禁欲主義的極端。他們認為,美德就是關於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欲望的知識。能夠自制就是善,就是有德的人,不能自制,不能抑制目己欲望的便是惡,就是無德的人。犬儒學派主張通過拋棄一切物質享受和感官快樂,來接近至善,也就是用克制欲望來求得善,成為道德上的完人。

基督教神學的幸福觀:基督教神學家認為人要達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對財富、名譽、權力和肉欲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對上帝的熱愛和追求中。只有對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歸天國,獲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學家看來,塵世生活不過趨向上帝天國的旅途,德行是達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擺脫塵世的誘惑和紛擾,達到聖潔狀態,才最能獲得幸福。

 

16、請示最吉祥

請示最吉祥:懇請世尊慈悲教導,什麼是最上吉祥的事。

天人代眾生向佛請法,使正法流布於世間,功德無量無邊。佛陀出世極其稀罕難遇,佛之妙法亦復如是,由於稀有珍貴之故,於法應作珍寶想。《無量壽經》亦雲:“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若非往昔多生累劫中修集福慧二資,則無有聞受正法之因緣,故僅聞一句佛法,亦極其難得。人身難得,佛陀更難值遇,而以信心與智慧聞受正法,更是難中之難。如是遂明佛法極其稀有珍貴,每字每句皆應作珍寶想。

佛於《涅槃經》中親言:過去我作婆羅門時,於雪山修菩薩行,時世間無佛出現,亦無教法。帝釋天見山中有人修苦行,欲試其道心。帝釋天現為羅剎恐怖形象,於菩薩前,宣說半偈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菩薩聞後起座觀看,未見他人唯見一羅剎,便上前詢問:“大菩薩,汝自何處得此半偈,此半偈之義為三世諸佛之正道。”羅剎道:“莫問,我已多日覓食不得,方才乃餓極亂言,非我心中所知。”菩薩又懇求道:“若汝說完此偈,我願終生為汝弟子。”羅剎怒道:“汝甚是過份,唯顧及自身,根本不慮我為饑餓逼迫,無力說話。”菩薩又言:“汝欲食何物?”羅剎道:“我食溫熱鮮肉,喝人熱血。”菩薩聞言而語羅剎:“若說完此偈,我定以身供養。”羅剎說:“何人能信僅為八字,而捨所愛之身?”菩薩回道:“梵天、帝釋、四王、諸佛、菩薩可為我作證。”如是羅剎答應說法。菩薩心中歡喜異常,遂將皮衣脫下,恭敬敷設法座後,對羅剎言:“和上,請上法座,為我說法。”羅剎宣說道:“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菩薩聞已,深深思惟,於石壁、樹木上,處處書寫:“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最後攀上高樹,縱身而下,還未到地面時,虛空中發出各種響聲,帝釋天恢復身相,接住菩薩,對其忏悔、頂禮後返回天上。以此為半偈法捨身之因緣,釋迦佛較彌勒菩薩提前成就無上菩提。

若我等視佛法如珍寶,則聞法時將不同以往。因為以往隨意聽聞,聞未聞皆無所謂,而今對每字每句皆會關注,每一法義皆會珍惜希求,為何前後心行有如此差異?即因想法不同。譬如,若見滿地礫瓦,則不會留心,亦無欲求之心;相反,若見遍地如意寶,個個珍貴,定欲皆獲。若以往我等將佛法視若礫瓦,甚是愚昧,如今應轉成珍寶之想,以無比珍惜之心,受持每字每句之義。若能如是而想,則僅以聞法即可生無量福德,甚至向經堂每邁一步皆獲清淨福德。

《華嚴經》雲:“若聞一句未曾聞法,勝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寶,是菩薩得聞一偈正法,生上財想,勝得轉輪聖王位。”若得聞一句前所未聞之法,其價遠勝獲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寶。菩薩得聞一偈正法,即於法產生無上財富之想,認為得此妙法,遠勝獲得轉輪王位。

 

17、世尊如是答言

世尊如是答言:佛陀是這麼回答的。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佛大智、大悲與大能,無所不知,徹底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曾經有一個外道,他指著一棵樹問佛陀:“樹上有多少葉子?”佛陀就說出樹葉的數目。那個外道很聰明,他摘下一枝小樹枝再問:“現在樹上還有多少葉子?”佛陀也不用算,就講出葉子有多少。外道把佛陀所說的數目前後相減,減完後,他再點算摘下的那枝小樹枝上的葉子,結果一點也沒錯。提婆達多為了試驗佛陀,從不同的地方收集碳灰,作好標記,然後問佛這是什麼地方的碳灰,佛陀一一回答,沒有一點差錯。還有一個叫“釋迦大名”的人,特意從劫毗羅城,花了很大功夫挨家挨戶索要大米,而且每一次都記下處所、姓名,這樣裝在口袋裡,讓象馱到佛的前面,逐一考問佛:這是哪一家的,那是哪個地方的,佛陀一一回答,無有絲毫差錯。由此可知,佛的智慧徹見一切萬法,遠離一切無明,所以叫作“慧無能勝”。

《佛說放牛經》故事:

摩伽陀國國王頻婆娑羅,有一次請佛陀和五百常隨弟子到其國內供養。在每天供養佛陀和比丘僧們的飲食中,會獻上新鮮的牛奶和酪、酥等乳品。於是,國王告敕那些放牛人說:“帶領你們的牛群來附近放牧,每天提供新鮮的牛奶、酪和酥。”。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國王憐憫這些放牛人的辛苦,於是告敕他們說:“你們也利用這個機會去觐見一下佛陀吧,見完後再趕著牛回去。”

於是,這些放牛人就到佛陀住處來。一邊走著,他們一邊熱烈談論著:“聽人家說佛是一切智人,我們既沒地位又沒見識,怎能知道這世界上真有‘一切智人’嗎?怎能判斷這位‘一切智人’是否名符其實呢?”。一說:“各位,那些婆羅門術士因愛吃酥酪,經常來各個牧場跟我們套近乎。我們也因此聽過各種婆羅門經典的名字,據說那婆羅門的‘四韋陀’典籍中講醫學、兵法、天文歷算、祭祀、歌舞、邏輯辯論等等六十四類學問技藝。又聽人說佛陀出家以前身為淨飯王子時,就很多才多藝,所以要是問這些學問技藝,肯定難不住他啊!不過,他從小生長在帝王家,從來沒有放過牛,我們不如就問問他懂不懂放牛的訣竅吧!他要是真知道啊,那才真算一切智人呢!”。他們於是就這麼商定了要和佛聊的話題。

這時,他們已經進入了佛陀暫住地竹園,看到一種光明照亮了林間。放牛人們尋著這種光明往前走,找到了佛,見他坐在樹下,仿佛一座金山,又像酥油投入火中所激發的明亮火焰。周圍仿佛有融化的金水散布竹林間,流光溢彩。他們看著佛身的紫金光色,不厭其煩地注視著,心中充滿了大歡喜,竟互相在內心起了共鳴。他們向佛行了禮,圍繞著佛坐下。於是,放牛人問佛:“放牛人有哪些事情做好,就可以讓牛群繁盛壯大?有哪些事情沒做好,會導致牛群不繁衍壯大,而且不健康、不馴順?”

佛回答道:“有十一個方面,放牛人做好就能使牛群繁盛壯大。哪十一個方面呢?即:知色、知相、知刮刷、知覆瘡、知作煙、知好道、知牛所宜處、知好度濟、知安穩處、知留乳、知養牛主。”且為他們一一詳細講解,並結合這十一個方面說比丘們的調心也如同牧牛。

放牛人們聽完這些話,都這樣想:“我們以放牛為職業的人,所知道的訣竅不過才三四條;放牛高手老師傅們再多知道不過五六條;今天聽這麼一說,真是前所未聞!若連這種事情都通曉,其他大概也沒有不知道的,真不愧被稱為一切智人,看來確實沒有假啊!”

 

18、勿近愚癡人

勿近愚癡人:要遠避愚癡的人。

所謂“愚癡人”,就是不相信因果輪回的人。

“倘若依止罪惡友,如同樹干為蟲蝕,衰減善資增罪業,諸過根源即劣友。”假如依止了行為不如法的惡友,就如同樹干為蟲蟻噬蝕一空,一切善法功德漸漸趨於減滅,諸多罪業日日增上。所以說,一切過患的根源是劣友。

所謂惡友,不是說面目凶惡、猙獰的就名為惡友,而是能夠讓我們放逸懈怠、退失道心、生起煩惱、追逐現世欲樂的人,才名為惡友或惡知識。如《佛藏經》說:“何等為惡知識?惡知識者,常好調戲,輕躁無羞,言語散亂,不攝諸根,心不專一,癡如白羊。”又如《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說:“佛言,惡知識有四輩:一者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說言惡;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四者外如親厚,內興怨謀。”我們常常會接觸到惡友,但是又不曉得危害,不知道應該遠離,反而容易跟他們很親密。如此下去,不知不覺就會造成我們的善業無法增長、惡業不斷隨順累積,往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聽之任之,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下去,直至徹底墮落。

世間歷來多少英雄豪傑,因與奸人為伍、惡人為黨,致使大業灰飛煙滅。如今也有一些政府官員、商界英才、明星大腕,事業本來是紅紅火火,但因結交惡友,常出入於酒肆紅樓中,久之則玩物喪志福德耗盡,導致身敗名裂,所做事業毀於一旦,甚至身陷囹圄。所以,無論何人,皆當遠離惡友,親近良友。

《善生經》雲: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意為:常近損友亦有六種不是的地方;一是你隨便時便被欺負。二是喜歡做不可以告人的事。三是誘惑他人共做惡事。四是意圖謀取別人擁有。五是悭貪成性。六是喜歡說別人的不是。如果不遠離這些惡友,會招致家庭敗落,經濟財產損減。

 

19、應與智者交

應與智者交:親近有智慧的聖賢者,依止於善知識。

所謂“智者”,深信因果輪回的人,就是智者。

《華嚴經》中,文殊師利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當遠離惡知識,當親近供養善知識。何等是善知識?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法及一切種智,令人心入歡喜信樂,是為善知識。”

我們不論是出家還是在家學習佛法,都要看佛經,面對浩如煙海的經典,必須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才能夠進行有次第的學修,否則大藏經那麼多那麼厚,如果自學的話,從哪裡開始?怎麼學呢?是沒有辦法很好地入門的。明師、善知識就是佛法和我們之間的橋梁,真正要體悟佛法,善知識猶如一條路、一座橋梁,順著他的指引,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善知識能夠將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論體系與浩瀚無涯的佛典善巧地、深入淺出地、契理契機地對我們進行引導,讓我們能夠明白人生的真相,知道學習佛法的下手處,以及怎樣用功。《宗鏡錄》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善知識有些什麼標准呢?根據《瑜伽師地論》裡講的,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具德善知識,我們依止的時候,如果以標准去尋找,能否找到呢?很難。在末法時代,因為眾生共業的關系,具量的善知識不是沒有,但是示現的相卻不一定圓滿。那我們如何去尋找明師呢?正確的方法:

一、大家都公認的明師,肯定就是明師。比如說太虛大師、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等,這是大家普遍公認的,大家公認就會有公信力。

二、由大家都公認的明師介紹不成名的老師,那也可以說是明師。

三、是由你自己比較信任的明師去介紹另外一位明師。

錯誤的心態和做法:

第一、要避免的是“找明星”。《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汝善男子,莫以世利心故隨逐法師,但為愛法恭敬法故,隨逐說法菩薩。”

第二、要避免的是盲目拜師。盲目跑了很多地方,到處品頭論足、談論是非,造下很多的惡業。

第三、要避免的是觀善知識的過失。觀過是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時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對自己傷害極大,是最要不得的。

人們都說末法時代,具量的善知識太少了,但是在世間上的確有大善知識在,就看你有沒有這個眼光去發現,有沒有條件去跟他學。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有沒有善知識,而是弟子夠不夠條件。佛法講業感緣起,既然一切都是自己業感的,那當你看到善知識示現過失的時候,有沒有反省到這是因為自己的業不清淨?如果沒有這種反觀內省的習慣,當你看到別人過失的時候,你的矛頭永遠是向外的,一直被煩惱牽著鼻子走,自己卻不知道。以這樣的等流習性尋找善知識,永遠都找不到。

要知道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一切見聞都是唯識所變。正因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所以外境是無自性的,它本身是沒有好壞的,你安立它是好就是好的,安立他是壞就是壞的,就看你的心是與煩惱相應的還是與善法相應。當你看到善知識有過失的時候,其實正是自己有過失,這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反省忏悔!如同偈頌所說的:“己過如山己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忏悔常憶念。”

我們在今生能夠如理如法親近依止善知識,學修佛法,非常地幸運。在未來的生命中,這種善業得到相續增長,乃至生生世世得到善知識的攝受,跟隨善知識走上成佛之道,直至成就無上菩提。

 

20、尊敬有德者

尊敬有德者:尊敬那些有道德的人。

《善生經》雲:善生,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雲何為五: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善生,夫為弟子當以此五法敬事師長。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雲何為五: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善生,弟子於師長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意為:善生,作為弟子,對老師恭敬意義有五點:一是供給老師最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二是身心上對老師禮貌和尊敬。三是老師是我尊重、愛戴、和信仰的。四是對老師的指示教導、能虛心接受而不違拒。五是對老師教導記憶不忘記。至於為人師表的,對學生同樣有五點要注意:一是依循一般教育方法教導。二是進一步深入,使學生增廣見開。三是對學生有所懷疑,詳細解答。四是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外,更指導學生多交良善的朋友。五是盡自己能力教授,不隱瞞吝惜。

《善生經》雲:善生,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雲何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沙門、婆羅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雲何為六: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者指授善處;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者已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門、婆羅門,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意為:善生,良善的人家,對一般希望斷除煩惱、體證真理的修行人,有五個方面要去做的:一是自身恭敬、慈眼注視。二是口出誠善的說話。三是心理高興他們偉大的行為。四是在需要的時候,供養資生的食物。五是虛心接納他們的教誨。  在修行人方面,亦應該常常在五方面、教授居家的善信:一是教授人人可做的止惡行善方法。二是教授時內心常懷慈愛。三是教授多方面知識,增長見聞。四是講解一般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事理。五是指導因果的定律,使趨向未來光明的坦途。

 

21、居住適宜處

居住適宜處:居住在社會風氣好,人群仁厚,房屋不要太大或者太小的處所。

《孟母三遷》的故事:

從前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這則故事又叫“孟母擇鄰”、“慈母擇鄰”。孔子認為:“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裡仁》)這和“孟母三遷”故事一樣,都強調了選擇居住環境的重要性。

“孟母三遷”故事為歷代所稱述。如,東漢趙岐《孟子題辭》:“孟子生有淑質,風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宋代蘇拭作《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自言總角歲,慈母為擇鄰”。元代關漢卿《蝴蝶夢》:“想當年孟母教子,居心擇鄰;陶母教子,剪發待賓。”等等。“孟母三遷”成為後世母親重視子女教育的典型,影響至今。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22、往昔有德行

往昔有德行:過去是個有道德的人,曾積善業。

有德行,謂道德品行高尚,能身體力行。聖賢認為,人生數十年,死後形體會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業和言論能夠昭垂永遠。人生不應追求高官厚祿,享受快樂,而應該實踐自己理想的道德原則,永遠成為道德榜樣;建功立業,對百姓、國家作出貢獻;留下經典名言,垂教後世。三者之中,立德最重要,有德者必有言,而有言者不必有德。

古人講:忠厚傳家遠。所以我們當:繼承祖先以德,傳承子孫以德。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印光大師雲:“歷觀史籍,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孫必定賢善發達。凡害人害物者,子孫必定庸劣滅絕。故孔子之贊周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慶余殃者,正慶正殃之盈余也。正慶、正殃,乃積善積不善之本人,受於來生後世,比余慶余殃,當超過百千萬億倍焉。人若知此,斷不肯以一時之小快愉,致永受大禍害於無窮也。”

《佛教八榮八恥》:

以愛國愛教為榮,離經叛道為恥;

以勤修三學為榮,犯戒空談為恥;

以禅悅法喜為榮,低級趣味為恥;

以謙虛慚愧為榮,憍慢浮躁為恥;

以感恩隨喜為榮,貪著嫉妒為恥;

以和合大眾為榮,拉幫結派為恥;

以培德惜福為榮,奢侈放逸為恥;

以利樂有情為榮,損人利己為恥。

 

23、置身於正道

置身於正道:致力於正道,自修善德。

《善生經》雲: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雲何為四: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意為:善生,防社會不良習氣的增長,使人們安穩健康,亦有四種可以做的事;一是遇到他人企圖做壞事,善巧地使他們不能成功。例如對小偷准備盜竊,便把門窗鎖好。二是自己的說話和行為,都和世間道德標准不相違背。例如仁、義、禮、智、信等。三是時刻心存慈愛,向佛慈心學習。四是多談正確的事理,鼓勵人們走上康莊大道的人生。例如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真實性。

 

24、多聞工藝精

多聞工藝精:於眾多技藝能廣學多聞,精益求精。

佛教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

聲明:語言、名句、文字和聲韻等學問。佛弟子在與眾生講授佛法時,必須言簡通俗,演說流暢,要對世間的各種語言文字、閱讀寫作等勤加修習。

工巧明:又稱“工業明處”,工、農、商、樂等十二種均屬此。佛弟子掌握一些世間的工藝技能,即能自養色身,又可種種布施,與眾生共同生活工作、嬉戲游玩,伺機引導眾生,止息諸惡,常行善法,趣向解脫。

醫方明:醫藥科學和醫療技術。眾生常常受身心疾病的痛苦,佛弟子當施以援助,就要掌握各種醫術,以減滅眾生的病痛,並教化眾生。

因明:邏輯學。佛弟子要掌握世間的一切善惡宗教和學術思想及邏輯推理能力,以弘法利生,破邪顯正。

內明:即佛學,指佛陀的言教,包括菩薩藏和聲聞藏兩類教典。正確認識身心所受業報的緣起和解脫,心、意、識三者的區別,自身、佛、眾生三者的關系等。

 

25、嚴持諸禁戒

嚴持諸禁戒:精進地持守戒律,使自己有高雅品行。

佛教五戒是做人的准則,是完善人格的基礎。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

俗話說:“鋼刀雖利,不斬無罪之人。”國家的法律於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約束力的。但要維護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為社會中的害群之馬,並非絕對沒有。同時守法與犯法的善惡界線,也僅在於一念的相差,為了警策大家,不要闖過這十字路口的紅燈,所以要有法律;為了保護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薩戒對於信眾來說,也同樣是保護傘,而不是枷鎖。受戒可以獲得戒體,能有效的保護與顯發我們的法身慧命。戒律對戒子來說,是行為准繩,而不是高壓線,戒律是為了使我們明白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一個沒有受戒的人,他做事會肆無忌憚,造了惡業而毫不知覺,認為理所當然。而一個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會有了一個准繩,當他業障現前經歷一些惡業時,心中的無作戒體會產生作用,造惡會自然中止,即使惡業已經形成,他也會時時慚愧,這一念慚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惡業也會因此消減,再通過有效的補救措施,仍可獲得清淨。即使犯了戒罪下墮三途,機緣到時也仍將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輪轉沉浮。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懂法的人和一個法盲觸犯了法律,法官會按照兩人所犯罪行進行依罪同等量刑,絕不會認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無罪釋放,因此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覺得有必要學習法律知識。而在佛教中,學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誤認為佛菩薩是法官,感覺佛菩薩要求太嚴,有些不近人情。其實因果報應是自然法則,佛陀只不過是向世人揭示了這個真理,並為了保護我們才制定了相關戒律,以告誡我們什麼該做和什麼不該做,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26、言談悅人心

言談悅人心:說柔軟善良,令人歡喜的話。

菩薩四攝法中的“愛語”可以讓人生起信心。說好話,以鼓勵代替責備,使他改過;以柔和安慰語,使他有力量;以慈悲贊歎語,使他有信心;以增進善法語,使他的心境更加的提升。像仙崖禅師的“夜涼了多加一件衣服”,感化夜游沙彌;良寬禅師說自己“年紀大了,鞋帶都系不動”,讓他的外甥洗心革面;趙州禅師的“小便別人無法替代”,表明學道成佛,必須直下承當;南隱禅師一句“茶杯滿了”,點撥行者學習不可自滿,這些都是愛語的功用。

正確的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系。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大智度論》二種愛語:一隨意愛語謂菩薩為憐憫眾生,故隨順其意而為說法,是名隨意愛語;二隨所愛法為說,謂菩薩隨順眾生所愛樂法而為宣說。論雲:菩薩若已得道,隨所應度而為說法。如高心富人,為贊布施,是人愛著名聲福德故;心則喜樂,是名隨所愛法為說。

 

27、奉養父母親

奉養父母親:恭敬地侍奉父母。

佛教倡導知恩報恩的人文理念,對孝道尤加重視。《梵網經》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證知世出世間,莫不以孝為本。然與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具深遠博大的內涵。佛教的孝不僅應報答今生的父母之恩,並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僅停留在贍養承歡的世間善法層面,並且提升到令父母出離生死輪回的出世法的高度。“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蓮池大師語),能勸勉父母念佛生到西方淨土,即是大孝。

孝道亦是菩薩從初發心到圓證菩提的不竭原動力。地藏菩薩因地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發弘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由孝心引發的廣大悲願,助成心地寶藏的無限開啟。釋尊將入涅槃,以人天之眾,囑累地藏菩薩,救群迷於末世,待彌勒以當來。此與孔門心法傳承給以孝著稱的曾子,若合符節。《孝經 》雲:“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證知孝養父母不僅是做人學佛的基石,亦是開顯自性功德的金鑰匙。

《本事經》雲:“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曾無暫捨,供給衣食,病緣醫藥,種種所須,猶未能報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於子,恩極深重:所謂產生,慈心乳哺,洗拭將養,令其長大,供給種種資身眾具,教示世間所有儀式,心常欲令離苦得樂,曾無暫捨,如影隨形。父母於子既有如是所說深恩,當雲何報?若彼父母於佛法僧無清淨信,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生淨信。若彼父母無清淨戒,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其受持清淨禁戒。若彼父母無有多聞,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其聽聞諸佛正法。若彼父母為性悭貪,不樂布施,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修勝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實報父母恩。”闡述了真實報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善生經》雲: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雲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善生,夫為人子,當以此五事敬順父母。

意為:善生,世間上的兒女,對父母應當恭敬的意義有五點:一是父母年紀老了,經濟上要盡量支持,不能讓他們饑寒。二是自己想發展的事業或職業,聽取他們過去人生的意見。三是父母行為的是非,因為不清楚他們的用心,除了必須勸谏的例外,應想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四是他們吩咐做的事務,不要正面去發生沖突,應當善巧處理。五是在他們終身經營的業務,自己不喜歡繼續的,亦不要立刻把業務結束,使父母大受刺激。

 

28、愛護妻與子

愛護妻與子:好好照顧妻子和兒女。

《善生經》雲: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雲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媟;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於妻。妻復以五事恭敬於夫,雲何為五: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為夫之於妻敬待,如是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意為:善生!夫婦間互相尊重亦有五點要注意的,先說在丈夫方面的:一是對待妻子要有禮貌。二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三是生活上的衣服食物,必需品等恆常供給。四是在應酬和外游、隨她愛好打扮。五是家中事務,委托她處理。而妻子對丈夫同樣有五點:一是早晨早起。二是讓他先睡。三是婉言相對。四是尊敬和柔順。五是他表示意見時,不先诤議。夫妻如果相敬如賓,就不會發生憂怨和畏懼等不愉快的事。

《善生經》雲: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雲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

意為:為人父母,對兒女要尊重和平等對待,不能自視過高,因此亦有五點注意的:一是對年青人反叛性向,如果是不好的,要善巧引導,不致入於歧途。二是小的時候多灌輸倫理道德、辨別是非的家庭教育,助長人性善良的一面。三是終生對他們慈愛入骨,始終一致。四是他們過於內向,沒有異性交往的,才替他們介紹品格純良的伴侶。五是在他們沒有經濟能力的時候,生活和讀書的資助,盡力扶持。

印光大師談教子:小兒從有知識時,即教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與天,地,鬼,神,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如對明鏡,畢現丑相,無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懼,勉為良善也。無論何人,即婢僕小兒,亦不許打罵。教其敬事尊長,卑以自牧。務須敬惜字紙,愛惜五谷,衣服,什物,護惜蟲蟻。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決定賢善。若小時任性慣,概不教訓,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類。此時後悔,了無所益。古語雲,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以其習與性成,故當謹之於始也。天下之治亂,皆基於此,切勿以為老僧迂談,無關緊要也。(一涵遍復)

 

29、從業要無害

從業要無害:從事正當和平、無害於他人的的職業。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印度,人民分為四大階級,亦即①宗教師的婆羅門,②從事軍政的剎帝利,③從事工商的吠捨,④從事殺生等賤業的首陀羅。世尊除了不鼓勵從事首陀羅的職業之外,其他都在容許的范圍之內,而且加以贊歎。

《善生經》中說,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來處理:①家計的生活,②營業的資本,③儲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儲存在家和存入銀行生息應該合而為一。此外,也應在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為三種用途:①供養父母,②周濟親友和部屬僕從,③供養三寶,作為宗教的奉獻。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後面的三種用途,則是為了孝養父母、社會福利及宗教事業。

佛法說應該從事正當職業,所謂正當職業,就是指於人於己都有利而無害的行業,須以真心誠心待人。身為佛教徒有個原則,即凡是殺業、YIN業、盜業、賭博和妄語,乃至於酒類等的買賣,都應避免;但是不能斬釘截鐵說某種生意不能做。比如開電影院,專門放映誨YIN誨盜的影片,當然不可;若是放映藝術性、教育性和娛樂性的影片,則屬於正業。至於販賣糧食,只需以所賣的終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後用於工業的動機即可;即使別人買去喂畜牲,也是為了供給眾生吃的,我們本身並未從事殺業。當然,自己如果明知飼料是供養豬場養雞場之用,可以考慮改行或改變銷售的物品。總之,佛教不鼓勵殺業也不從事殺業,凡與殺業有關的,應該避免。

 

30、布施好品德

布施好品德:實行布施及端正如法的行為。

布施略分為三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

財施是指不僅不侵占他人財物,反而將自己所有的食物、衣物、醫藥、金錢、房產,乃至將自己的體力、身體器官、生命捐施捨給他人,其中布施的錢物等稱為外財,身體器官、生命稱為內財;法施是指或對人稱贊諸佛,或應機為人開示三乘佛法的內涵,為人種下覺悟三種菩提的種子;無畏施指不僅不侵害他人,反而要以言語、行為等消除他人的恐怖畏懼。

布施的目的:

1、布施能使受施者身心得到利益,布施體現了菩薩道的大慈大悲精神;

2、菩薩藉布施能夠和眾生結下善緣,以善巧方便將有情置於佛法之中,種下來世學佛的因緣,

3、可以積累福德資糧;

4、藉破除個人的吝啬與貪心,解脫行者對於“我”“我所”的執著,稱為檀(布施)波羅蜜。布施的功德很大,對於修學菩提道的菩薩來說也最首要,所謂“卑吝者難成大器”,故布施位於六度之首。

 

31、幫助眾親眷

幫助眾親眷:濟助親屬們。

佛法是超世間而又適應世間,所以世尊說法,在在訓誡世人孝順敬畏,養親盡忠。世尊在無量壽經中說:“父子兄弟夫婦,家室內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是以太虛大師倡導人生佛教,蓮宗十三代祖印光大師諄諄告誡弟子學佛應自做人學起。大師雲:“欲學佛祖,須先取法聖賢。倘躬行有玷,倫常乖舛,尚為名教罪人,何能為佛弟子?”由此可見佛門重視倫常,與儒家無異。

儒家五倫,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無非是說明人與人之間的相對關系。印光大師在與丁福保居士書中雲:“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赅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又說:“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份。”並不是印光大師以釋門比丘故作儒家之言,而是昭昭載在經籍,這是釋迦世尊在兩千數百年前,指示弟子做人應具的准則。

《善生經》雲:善生,夫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雲何為五: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為五事親敬親族,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雲何為五: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誡;五者常相稱歎。善生,如是敬視親族,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善生,主於僮使以五事教授,雲何為五:一者隨能使役;二者飲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醫藥;五者縱其休假。善生,是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雲何為五: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稱揚主名。是為主待僮使,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意為:善生,對待家庭中的親屬,親力親為的要注意有五:一是給與財物時。二是需要對話時。三是為他們的未來打算時。四是共同分享利益時。五是上面四點進行時,內心沒有在意欺騙。家眷們亦必須相對的有五點:一是見他放逸時,設法不讓繼續下去。二是見他可能因放逸而招致財物損失時,方便提醒,使他覺察。三是見他情緒不安時,給予安慰。四是見他有過失時,婉言告谏。五是見他正常生活中,勤奮不辍時,時常稱贊鼓勵。善生,對待員工和下屬,有五方面要關注的:一是訓練他們隨時能投入工作和態度。二是生活上標准工資。三是從工作表現定期的獎賜。四是醫療上的給予保障。五是有薪酬的假期。員工和下屬們亦有從業員五點守則。一是准時上班工作。二是清楚自己工作的崗位。三是秉公辦事,絕對不能有自私的行為。四是工作循序進行,不可自作主張。五是對雇主和公司擁護。

 

32、行為無暇疵

行為無暇疵:所作行為沒有可以受責難的。

《善生經》雲:善生,當知四結行者:一者殺生;二者盜竊;三者YIN逸;四者妄語。是四結行,雲何為四處: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癡。

意為:隨著惡的去做,必定得到惡報,今世可能被判終身監禁,死後墮落,承受苦果。例如殺害他人的性命、盜竊財富、奸YIN異性、說謊話欺騙人這四種由身體、言說運作的都不是好事。再加上思想上貪婪、嗔恚、患得患失、胡塗無智就成為大惡事了。

《善生經》雲: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是為六損財業。

由惡行引發,致經濟財物上的損失,一是酗酒。二是賭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損友。六是懶惰好閒。

 

33、邪行須禁止

邪行須禁止:能遠離作惡的行為。

《善生經》中,佛說:

由惡行引發,致經濟財物上的損失,一是酗酒。二是賭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損友。六是懶惰好閒。

酗酒一事,又另有六種過失。一是虛耗金錢。二是傷身易病。三是醉後打鬧。四是丑名遠布。五是易嗔易怒。六是日夜胡塗。這樣下去,經濟上財產怎能不損減呢。

賭博亦是一樣,有六種過失,一是財富日減。二是勝了心仍不滿足。三是常給親友們誡責。四是人們不尊敬和信任。五是常被他人疏遠。六是常生不當取奪的心念。這六件事是招致經濟財產損減的原因。

奢侈放逸亦有六事招尤。一是不愛惜自己身體。二是不愛惜財物。三是不愛護家眷。四是時常心神恍忽。五是常做無謂虛耗。六是誇張不老實。

沉迷歌舞亦使大量金錢流失,一是追求時尚的歌手。二是沉迷舞伴。三是愛接近樂隊。四是崇拜作曲家,演奏家。五是迷戀鼓樂家。這樣生活下去,不做工作,只是花費金錢。

常近損友亦有六種不是的地方;一是你隨便時便被欺負。二是喜歡做不可以告人的事。三是誘惑他人共做惡事。四是意圖謀取別人擁有。五是悭貪成性。六是喜歡說別人的不是。

懶惰問題同樣有六種過失;一是小有積蓄便不肯工作。二是窮困亦不奮力更生。三是冬天寒冷不願工作。四是夏日炎炎只愛清涼。五是日出時不起床。六是日落後倒頭便睡。這樣懶惰生活,全無生計,有錢也活不得幾年的。

沉溺杯中物,相伴唯酒友,費時兼失務,金錢日日損。

賭博易沉迷,一擲掉千金,但談博奕事,貧窮不自知。

奢侈不自量,常對人誇張,應用都不用,致家破親離。

迷歌舞嬉戲,心意常恍忽,不務生計業,財富自枯干。

隨惡友招損,習慣卑劣事,為世人嗤笑,經濟亦自損。

懶惰不工作,日夜愛睡眠,卑劣不更生,劣性自招損。

若無上六事,更不管寒暑,負責勤工作,事業無不成。

 

34、克己不飲酒

克己不飲酒: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瘾的物品;

《釋迦牟尼佛廣傳·持戒品》飲酒的過失:

佛陀以前轉生為帝釋天王時,雖然享受各種安樂,但仍以大慈大悲心時常光顧人間,觀照世間疾苦。

有次他看到人間的扎沃國王因結交惡友的緣故,上行下效,國中臣民全都喜歡飲酒,而且從不知道嗜酒的過失。他心裡想: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國王改掉惡習呢?於是他就變成一位身體金色、相貌英俊的人,頭發稍顯粗硬,並自然形成右旋發髻。他身著具有各種美妙裝飾的衣物,十分威嚴。

當他左手拿著盛滿美酒的瓶子出現時,國王扎沃正與眷屬邊痛飲邊聊天。他們面前擺著各種酒類,包括米酒、果酒、蜜糖酒、葡萄酒等,正在開懷暢飲的時候,忽見一人出現在面前虛空中,眾人都感到非常稀有,便紛紛恭敬合掌。

天王此時就用雷聲一般清晰、威嚴的聲音說道:“你們有誰願買我手中的瓶子?”國王覺得很少見,就恭敬合掌說道:“具有如日月般美妙身軀的你,到底是誰?大家都想知道你的身份,請告訴我們你是誰?我猜想你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天王所變化的人回答說:“我是誰,你將來會了解的。只是,如果諸位不怕損壞自身利益的話,就可隨意買走我所手中的瓶子。”國王覺得很奇怪:“我從未見過你這種賣東西方式,按照世間慣例,賣東西者歷來只贊歎自己的物品,從不講述過失,你倒奇怪,直接說出物品的過失,這說明你確實心地善良。這瓶中到底裝有什麼東西?能給我們帶來什麼?請解釋給我們聽。”

那人隨即回答道:“國王你仔細聆聽:這瓶中所裝不是水,也不是酸奶、珍珠水、香花水,更不是酥油、乳汁。瓶中盛滿惡性的水,且容我詳細道來。如果你喝下它,你會沉迷難醒,以致走路飄忽,茫然不知地漂泊到陌生的地方。而且會神志不清,不能分清哪些東西該吃、哪些不該吃,會將它們一古腦兒都吞下去。喝了以後,連自己的心都摸不著邊際,簡直與動物沒有兩樣。人們也會譏諷你,因你已喪失理智地在他們面前跳舞、捶胸。喝過這水以後,你會無慚無愧,裸體狂奔,嘔吐不止;野狗會舔你的嘴,而你卻毫無顧忌;喪失智慧與覺知,在道路上顛來倒去,晃晃悠悠不辨東西。若喝過此水,必會自甘沉淪,父母、親友都會輕視譏笑你,而你卻還無知無覺地經常與人爭辯、爭斗。這樣的東西如果要賣,恐怕只有愚人才願意買。如果貪執這水,權勢財產都會敗壞。它們現在就裝在我手中的瓶裡。而且,喝過這水以後,你會突然大笑不止,也會突然痛哭不已。就好象著魔一般,淚流滿面、情緒不定。這能讓人精神錯亂,被眾人譴責的惡水,它們現在就裝在我所捧的瓶裡。這裡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一切罪業的來源、一切爭論的焦點、一切癡暗的源泉。你們還願意買嗎?國王你應該明白,你現在喜歡喝的東西正與我瓶中的水一模一樣,完全具備上述各種過失。飲酒還能令人破戒,導致各種謠言、誹謗纏身,讓自己愚昧頑癡、毫無慚愧。如沉醉於這能帶來無窮罪過的劣酒,眾生都會因此造業而墮落。到那時,又有誰願意承受痛苦?國王你應該三思到底該不該喝下這種東西?”

聽了這番話後,國王心裡面有很多感慨,完全明白了飲酒的過失,並徹底打消了心中嗜酒的念頭。他由衷感謝天王道:“你真是和我的父母師尊一樣,我今後一定按你所說身體力行,絕不辜負你的殷切教誨。為報答你,我決定供養你五座大城市、一百名僕人、五百乘騎、十駕馬車,請你一定收下。你是真正引導我走向正道的導師,希望師父將來也能關照弟子。”

天王繼續對國王說道:“五座城市等供養物我都不要,我的真實身份是帝釋天王。如果你真要報恩,就按照我的教導去實行。這樣一來,不但今生能得到福德、名聲,來世也會得到安樂。所以希望你能戒除飲酒,依靠正法治理國家。”帝釋天王說完即隱身而去。

從此以後,國王、大臣及國中所有民眾都不再狂飲,全部斷除了飲酒惡習。

 

35、美德堅不移

美德堅不移:努力遵行正法,維護高尚的品德。

《荀子·堯問》:“ 周公謂伯禽之傅曰:‘汝將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史記·禮書》:“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羣眾,豈人力也哉!”

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

修身:是指通過修養使個人具備美德。儒家經典《大學》中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修身的標准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個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遠,誠實守信,剛正不阿,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裡團結等。

治國:是指處世應具備的美德。治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為人處世之道。處世美德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內容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等。

每一種美德各自成章,這些美德無疑是人類作為一個種群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精神遺產。

生活中處處有美德,寬容亦是一種美德,擁有一顆寬容,忍讓的心,凡事以寬廣的胸懷去坦然面對,包容別人的失誤,改正自己的錯誤,生活才會更輕松。

男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國家,女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家庭。世界上有數不清的美德,每個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美德。美德是獲得美好事物的希望和能力。正義是一種美德,誠實是一切美德的基礎,平和是一種美德平和是待人處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寬容是平和的外觀。平和的人厚德待物,雅量容人,推功攬過,能屈能伸。“原諒失敗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處事方圓得體,待人寬嚴得宜。

 

36、恭敬與謙讓

恭敬與謙讓:虔誠恭敬又謙遜;

溫良恭謙讓是典范的標准,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做人要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是行為規范是中國傳統美德的核心內容。溫良恭儉讓不是表面的東西,更不是能夠裝出來的,它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在本質,一種道德境界,體現著他的最根本的人生價值觀,那就是對於別人的無私和愛。作為文明的一種體現,溫良恭儉讓不是哪個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學習的結果。是仁義禮智信的外在表象。

民國弘一大師在一次演講中示現說:“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閩南居住,算起來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這十年之中,我在閩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卻是很少很少,殘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反省自己,覺得自己的德行實在十分欠缺!因此,近來我為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二一老人’。什麼叫‘二一老人’呢?這有我自己的根據。記得古人有句詩:‘一事無成人漸老’,清初吳梅村臨終的絕命詞:‘一錢不值何消說’,這兩句詩的開頭都是‘一’字,所以我用來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大師的恭敬和謙卑。

 

37、知足並感恩

知足並感恩:知足且常懷感恩心;

知足,謂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道德經》認為“禍莫大於不知足”,不知滿足,進而追求,定招災禍。知其足,不追求,安於所得,無為無德,反而常常滿足。知足才能避免災禍,才能全生保身。

感恩,是人生基本的准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們的積極、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懷有感恩之情,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賞和感激。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人生道義的淨化劑、事業上的原動力和內驅力,是人的高貴之所在。感恩將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聯系得更緊,感恩將使你對生活、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從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圍。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這個世界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報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攝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養撫育我之恩;三、感念師長啟我懵懂,導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養滋潤我色身之恩。我們感念眾生曠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陽供我光明與熱能,空氣供我呼吸,花草樹木供我賞悅。

 

38、及時聞教法

及時聞教法:隨時地聽聞正法。

《涅槃經》雲:“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法也。”聞法能令我等達究竟之覺悟,於此世間再無更勝之事。如是思惟後,每次聞法時相續中定會充滿歡喜,無需強迫,自會以大歡喜心聞受。是故如是思惟甚佳,能建立正確的聞法心態:恭敬正法、恭敬法師、不輕正法、不輕法師。

第一、極為敬重正法:應作是念:“依此正法,能得大利益,此法極為殊勝。我今有此善根,悉為佛法所賜。”如是敬重正法,視其為無上對境。

第二、極為敬重法師:應作是念:“父母養我色身,法師育我法身,法傳自師處,生生世世利益我,此恩德無量無邊。”有此感恩之心,遂會敬重法師。即使法師功德與己相等,或不如己,亦不輕慢,極為敬重。

第三、於法不生輕蔑:即不輕視正法。所謂輕蔑,即作是念:“此法甚是粗淺,乃對初學者所宣之法,於我上根者而言,聞此種法無何意義。”或想:“此法我早已了知,無必要對我重復宣說。”

第四、於法師不生輕蔑:即不輕視法師。所謂輕蔑,即作是念:“此人水平尚不如我,如何能講法。”或想:“此人種性低劣,能力甚差。”此等皆為輕蔑之心,應當斷除。

 

39、忍耐與順從

忍耐與順從:忍辱,和藹,包容。

忍辱波羅蜜多的圓滿,唯一是由自心滅除嗔恚、怯弱、不解無其樂欲等修習圓滿,並非觀待令一切有情全都遠離暴惡,因為此事無法成辦,而且以調伏自心便能達成目的的緣故。

上述理由有二:

一、不可能讓一切有情全都遠離暴惡

如果觀待一切有情全都遠離暴惡,才能安立圓滿忍辱度,則應成諸佛都未圓滿忍辱度,因為如今世間仍然遍滿了惡人。

二、調伏自心便能達成目的

此處“目的”,是指消除一切敵人和所有對立面。若想從外境上消滅所有敵人,根本無法辦到;而向內調伏自己的心,便能滅一切敵。因為“敵人”、“對立面”都是以心假立的,一旦調伏自心,一切敵對自然消失,因此若想“天下無敵”,就應降伏自心,而不是一一去降伏外敵,“心中無敵”即“天下無敵”。

總之,因為無法讓外有情全都遠離暴惡,故忍辱度圓滿並非觀待有情離惡而安立。又因調伏自心即能滅除一切怨敵,所以忍辱度的圓滿,唯一是由自心滅除嗔等修到最圓滿而安立。

《六波羅蜜多經》:“復次,若諸有情為彼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藥叉、羅剎而來侵害,菩薩唯將安忍波羅蜜多能破彼軍,乃至八萬四千煩惱怨賊,欲摧伏者,亦以安忍而除滅之。非唯如是,天魔大軍煩惱怨賊,乃至極下微小怨賊,亦以安忍而調伏之。是名安忍波羅蜜多。”

 

40、得見眾沙門

得見眾沙門:樂於親近賢聖沙門們。

修學佛法,應當時時親近三寶和善知識。蔣山元禅師是慈明禅師的侍者,在《景德傳燈錄》中雲:“二十年中運水搬柴,不畏寒暑,凡事親力而為,如是求道。”有些學子心不平等,他們眼中地位高、名聲大者,方認可為善知識;若無眷屬、名聲不大、地位不高者,遂不認可為善知識。此輩與佛法相應之功德一分亦不可能生起。親近善知識當具正確心態:

“觀過不成就”之公案:往昔,世尊胞弟善星比丘,二十四年中作世尊侍者,隨佛左右。善星比丘極為聰穎,精通三藏十二部,且能不參閱經文而講經說法。然其不具清淨心,見世尊一切行為皆為欺诳,認為:“除佛有一尋光之外,悉皆與我相同,根本無超勝處。”且說:“二十四年為汝僕,除身具有一尋光,芝麻許德吾未見,知法我勝莫為僕。”因此離開世尊。時阿難為世尊侍者,其問世尊善星比丘轉生之處,佛告之:“善星僅有七日壽命,死後將於花園中轉為餓鬼。”七天後,善星比丘轉生為一具九種丑相之餓鬼,下場極為悲慘。善星比丘雖承侍佛陀二十四年,結果亦唯自趣毀滅而已。是故以觀察過失之心依止上師,過患極其嚴重。

《雜寶藏經》中一則“觀德獲成就”之公案:昔日有一女子,頗具智慧,亦誠信三寶。一次,有老比丘至其家中,此比丘年歲已高,頗為糊塗。此女供養飲食後,至誠祈請老比丘說法,敷設法座後,女子閉目靜坐,恭候聞法。老比丘於座上甚急,因其對講經說法一竅不通,故趁女子閉著雙目時,悄悄逃回寺院。然此女子認為老比丘在為其示現無常苦空之理,因此得大法益,當其至心思惟有為法無常、苦、空、不得自在諸法理時,即證初果,故甚是感激老比丘說法之恩。實際老比丘根本無說法功德,然此女子以清淨心觀想,如是而獲大利益。

由以上二則公案,可知以我等如何觀視善知識,將直接決定所獲之果。對同一位善知識觀察過失與功德將獲截然不同之果。此亦悉由我等之心,自己如是觀想而如是顯現。誠如同一座雪山,山之南面充滿陽光,山之北面冰雪覆蓋。若以清淨心觀察功德,當下即在加持陽光之照射中;若以染污心觀察過失,則心已在罪業冰雪之覆蓋下,此皆是我等自變自緣而已。烏鴉食毒遂會死去,孔雀食毒反而更加艷麗,不善用心與善用心之結果,亦復如是。

 

41、適時論信仰

適時論信仰:隨時地參加正法的討論和共修。

當我們遇到疑惑,必須向善知識請教有關佛法的問題,由此獲得知識,為最吉祥。既然佛法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們必須真誠地去明了,然後實行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時常和那些對佛法有認知及實踐者互相討論和研究,這將更容易了解佛法。我們應該在適當的時間討論佛法。不管個人有任何不方便,我們絕不能錯過和那些聰明、智慧,有經驗者討論佛法。當一個人的心被污穢(煩惱)困擾時,面對家庭問題或種種苦惱時,這正是討論佛法的適當時機。

對大多數在家修行的佛子,由世俗瑣事牽累,很難有機緣念修足量的聖號和心咒,甚至很多居士沒有早晚功課的習慣。組織各種共修和佛學交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居士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立修行的習慣,對一些簡單易行而又非常殊勝的日常修法重視起來。如供香、水、花、燈、果、茶、念佛、誦咒、誦經等等方式。

經論中指出,眾人共修之功德是各人所修功德的總和,也就是說,如果一萬人同時參加共修,每個人於共修期間所造善業都將增長一萬倍。事實上,無論善業抑或惡業,若眾人共同協商、參與,每人都將得到一份相應的功德或罪業。例如一千人同時密謀殺害一人,待到果報成熟之時,千人中的每個人都會感受殺害一人之果報。而眾人共同交流佛學所造之善業功德也與此理相同。盡管這樣,卻仍有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個人念誦功德較大,集體共修功德較小,這些見解都是對因果關系不十分信任所致。作為一個修行者,我們理應相信佛陀的教言,特別是對因果要生起堅定的信解,值遇大型法會時,一定要積極參加,從而得到大家共修的善業功德,這同個人修持的利益相比,相差十分懸殊.

而依靠共修的緣起力量,方能大大增上其不可思議的功德。滴水入海,同海廣大,參加共修活動的每個同修,均可同時具足共修的功德利益。對於一般佛子,尤其對在家居士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增長福報,清淨業障與眾生結下清淨法緣的共修機會,獲得各種法益。以此種種善妙因緣,希望一切善緣大眾都能加入共修,攜手精進,共同積資淨障,成辦二利功德。

 

42、自制淨生活

自制淨生活:行克己簡樸之生活,修清淨梵行,斷絕與異性的非理糾纏。

清淨生活,廣義言之,指清淨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狹義而言,則指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暫時的出家修行的戒律與齋法。因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會的種種事務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礙也很多。佛陀悲憫在家弟子讓他們能夠過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淨生活,種出世的善因;又能夠適應在家人生活的特點,所以特別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關齋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非梵行、不妄語、不飲酒(包括不吸毒)、不非時食、不著香花曼(不歌舞倡伎)、不坐臥高廣大床

佛陀曾說,受持八戒,功德與阿羅漢等,與諸佛齊。但是,受持八戒必須“信念清淨”,才能獲得功德。《大毘婆沙論》記載:“有彼廚人,欲害生命,以擬充所食。彼便告曰:我今受戒,不得殺生,留待明天殺,以充所食。”如此的受持,雖有些微善因,終不獲大果報。因此,如能一日一夜清淨受持八關齋戒,身心與戒法相應,淨念相續,不僅所得功德無量無邊,更能令在家信眾植下出世善因,終得解脫證道。

 

43、領悟八正道

領悟八正道:參悟四聖谛、八正道;

四聖谛:一、苦谛:說明世間是苦果;二、集谛: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三、滅谛:說明解脫與證果;四、道谛:說明離苦的道路。

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對於佛法,有正確的了解,遠離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荒謬妄見。

二、正思:(純正的思想)或稱正思維,即遠離邪妄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索。

三、正語:(淨善的語言)即遠離虛言、粗言惡語、誹謗、妄語、戲論等等之言語。

四、正業:(正當的工作)即遵守國家法律,嚴持律義,有犯法之事勿作,不作走私販毒的工作,實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

五、正命:(合理的經濟)常存著道德、倫理觀念,以謀求正當職業,以維持生命。

六、正念:(真理的信仰)即正心誠意,遠離妄想顛倒不失正念。

七、正精進:(積極的精神)向正理方向努力前進,即勤修戒、定、慧三學。

八、正定:(禅定的生活)身心注於一境,消除一切雜亂,以養成完滿的人格。

 

44、實證涅槃法

實證涅槃法:發起無上菩提心,實證於不生不滅的無上涅槃。

涅槃(巴利文:Nibbāna;梵文:Nirvāṇa),佛教用語,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舊譯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

在大乘佛教中,涅槃即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法華經》:“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來常住;第二,涅槃“常樂我淨”;第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張“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無我,講“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講“妙有”。由於此“有”不是對立的現象之有,故稱“妙有”。從大乘思想的發展看,大乘《涅槃經》出現在般若、法華、華嚴等大品類經之後,以對治認為“涅槃”是永遠沉寂的消極涅槃觀。

 

45、八風不動心

八風不動心:雖然身涉此世間法,但心卻不為所動。

八風,又叫“世八法”。指塵世間煽惑人心的八件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詳見《釋氏要覽·澡靜》。

唐王維《能禅師碑》:“不著三界,徒勞八風。”宋范成大《偶箴》:“情知萬法本來空,猶復將心奉八風。”

1. 稱:各種稱贊,各種說好,人前人後為你宣揚,隨時隨地對你擁護,給你贊美,給你歡喜。

2. 譏:冷嘲熱諷,厭惡譏嫌,專說無中生有的行為,隨便議論你的長短,給你生氣,給你煩惱。

3. 毀:言蜚語,毀謗中傷,使你信用蒙受損失,把你的為人說得一文不值,給你打擊,給你阻難。

4. 譽:說你功德,揚你貢獻,贊你是菩薩再來,稱你是聖賢再世,給你捧場,給你得意。

5. 利:金錢物質,各項利益,有的當供養送來,有的作禮品贈到,給你受利,給你利益。

6. 衰:減損所有,破壞所得,將成的事業忽然垮台,已有的資用忽然失去,給你貧困,給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惱亂,惡的因緣困擾生活,惡的境界折磨身心,給你艱難,給你逼迫。

8. 樂:隨心所欲,順適安樂,物資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滿足,給你歡欣,給你快樂。

宋朝蘇東坡,號東坡居士,自小與佛印禅師是好朋友。一日,東坡出關後做了一首詩偈洋洋得意,立刻叫書童乘船從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給金山寺的佛印禅師觀賞,偈雲:“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禅師看後,即批“放屁”二字,囑書童攜回。東坡一見大怒,立即過江責問佛印禅師:“你不誇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譏諷與我?”禅師回敬道:“從詩偈中看,你修養很高,既已八風吹不動,怎又會一屁打過江?”東坡一聽,默然無語。

 

 

 

46、無憂無污染

無憂無污染:無憂,無垢,離貪,無染。

人是須要生活、須要工作的,而且還要盡一定義務的,如何在這些行動中使身心安定,無憂無染呢?當知法由心生,道由心悟,初祖達磨對此曾提出報怨、隨緣、無所求和稱法四行。首應笃信業報,忍苦耐勞,淡泊自甘。次應通達諸法無我,得失隨緣,而不以物累心。再次常宜精神內安,不希名利,不貪享樂,亦不向外求玄。更重要的是,一切行動都要隨順正理,契合中道,即所謂“稱法行”。

《五燈會元》卷四載:趙州從谂問南泉普願:“什麼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其實平常心之說,蘊含於《六祖壇經》而公開倡導於馬祖道一。禅錄載,馬祖一日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染污。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為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平凡無聖。”此中所說的平常心,究竟是什麼心?據馬祖所說,它是不染污的,與有造作趨向的生死心相反。從正面講,它是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直了真聖義谛的無分別智。但它不名智而以心為名,因它是恢復了心的本來面目,而直接就是本心了。但它又不名本心,因為本心是術語,為破文字障,避免名相化,故不名本心,而從通常慣語的平常心命名,以便與實際生活水乳無間。其實它就是“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所以說平常心是道。

 

47、寧靜無煩惱

寧靜無煩惱:身心淡泊,解脫自在。

一個人若能保持平靜心毫無動搖,保持淡泊輕安和解脫自在,於一切行動是最吉祥。持有這種心境的人是很特別的,遠離煩惱,驅除和滅盡欲望。此時只有輕安和寧靜,沒有瘋狂的愛欲和迂回曲折的憂愁。他內心安穩,看清不斷改變的世間,苦惱的人生圍繞在身邊,而不被牽連其中。

淡泊是一種從容,是對人生和世界深徹領悟後的一種超越。鄭板橋“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而顏回“一箪食,一瓢飲,不改其樂”,這份淡泊,不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把生活與世間的一切饋贈報以呼聲,即使清貧也當成歡樂,還原出人的本性與高尚。

淡泊人生,並非消極逃避,無所事事,也非看破紅塵,甘於沉淪。真正的淡泊要有非凡的勇氣,要堅韌不拔,要有一股持之與恆的毅力。淡泊存於慧心。多一份淡泊,少一份迷執。多一份淡泊,多一份明志。心中存有淡泊,午陽下可賞竺,鬧市中可安步,一切處吉祥。

 

48、依此行持者

依此行持者:精進行持上述諸吉祥事。

霞惹瓦雲:“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

霞惹瓦祖師說:沒有實踐過菩薩行的人,就像在一旁觀看射箭,總覺得很容易,心裡一點也不怯弱。現在所學的法還不完善,所以不至於到怯弱自輕的地步;如果法完善圓滿,多數人恐怕會生起怯弱、自輕的心。

佛法如果只是泛泛而談,或者只是片面了解,一般人都會自命不凡,認為修行很容易。然而,一旦要具體落實在修行上,嚴格要求每一步修心所應達到的量,這時再將自己的身心狀態一一對照前後完整的修心次第,恐怕一般人的英雄氣概立即會蕩然無存。

即便是一般善人的標准,若具體嚴格地制定出來,多數人都會認為要求太高,根本做不到,何況是要實踐菩薩行,這件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沒有承擔責任時,誰都說得輕飄,但真正要負責時,姑且不說為了無量眾生而長劫修行,即便只是付出一個月,也不一定願意。

民國時,有人問王鳳儀老先生:“老先生認為,注金剛經的能成佛呢?還是講金剛經的能成佛呢?”王先生說:“注的、講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剛經的才能成佛。”我們學習了《吉祥經》,更要深明此道,真正發起勇猛精進之心,把吉祥經落實踐行到工作、生活和修行中。學、講、誦、讀吉祥經,都未必能成佛,踐行吉祥經則必定成佛。

 

49、無往而不勝

無往而不勝:因無恐怖而隨處不會被他人、他事所征服。

依據吉祥經所授無上善法,安忍精進,行持不懈,自會成就不可思議解脫利益。菩薩雖見生死流轉苦惱無量,卻能以安忍力代受眾生之苦,即使經歷無量時劫仍不辭辛勞,終究不會棄捨生死而自取寂滅。而且,菩薩以安忍力能施捨一切頭目腦髓、身肉手足乃至身命,心中毫無吝惜。這樣的大安忍,愚人僅僅聽聞都會心生驚恐,汗毛豎立,又怎能施捨呢?所以,安忍是難行者無與倫比的威德力。

佛在《菩薩藏經》中說:我回憶前世作大仙人時,名叫“修行處”。當時有惡魔變化了五百名健罵丈夫,時時尾隨我並以各種惡語辱罵我。不論白天或黑夜,在我往返去來、行住坐臥等時,或在僧院靜室,或在城市俗家,或在街頭巷尾,或在無人靜處,隨我端坐或站立,這五百名魔的化身,不停伺機以各種粗語謾罵、呵責我,這樣持續了五百年未曾間斷。捨利子,我回憶那五百年中,雖被諸魔用各種不堪入耳的粗語辱罵,但我未曾動過一念嗔心,我總是生起慈悲救護的善心,以正理觀察嗔恚的對境。

由此公案可知,依善法安忍精進才是善護自心最殊勝的铠甲。盡管惡人人多勢眾,並在五百年中不斷放射粗語利箭,卻絲毫穿不透善法的铠甲,反而引發菩薩的深慈大悲,所有粗語利箭都化為贊美菩薩高尚情操的美妙花朵。

 

50、一切處得福

一切處得福:如此,所到之處將會獲得安樂幸福和無邊功德。

修學佛法可以獲得如下功德和福報:

(一)認識人生: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認識生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人獲得內心的滿足與安樂,把人生從煩惱的此岸,運載到安樂的彼岸。

(二)淨化人生:充滿著煩惱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麼樣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淨化。我們學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來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等到我們內心的惱煩垢穢清除了,那麼,我們那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造成清淨的、圓滿的、快樂的、理想的人生了。

印度薩羅國有一位國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見一個老公公,頭發蒼白,這顯示著他的年紀已經很老了;國王問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幾多歲?”老公公不假思索地答道:“四歲!”波斯匿王覺得驚奇起來!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於是再伸自己的右手,豎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問道:“你才四歲?”老公公點點頭,很肯定地證實道:“不錯!我今年的確才四歲。”老公公知道國王一定感道疑惑,就再向他解釋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幾十年,思想、行為都被內心的煩惱控制著,做了很多自己以為對而實在是不對的事;四年前有個機會,給我聽到了佛法,我才認識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實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淨化人生;最近這四年來,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說:今年才四歲。”國王聽了老公公這一番話,非常感動!點頭稱贊道:“老公公你說得對,一個人要能夠學習佛法,照著佛法去做人,才算是真正的做人。”

(三)莊嚴人生:佛教是道德的、實踐的宗教,學佛的人,實踐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的道德行為,來培養與充實內心的功德,顯發本有的智慧,以莊嚴人生,成就佛道。

從前印度有個大富長者叫給孤獨長者,他的第七兒子,娶到一個非常美麗的玉耶女做妻子;玉耶女自恃她的姿容秀麗,瞧不起公婆和家裡的人。

有一天,長者請佛陀來到家裡,想要教導玉耶。玉耶知道佛陀來了,卻故意避開,不願出來見佛陀。後來,她為了好奇,躲在門後,從門縫裡偷看佛陀。她看到佛陀莊嚴的德相,實在比她更美!於是自動出來,向佛陀行禮。

佛陀說:“玉耶,你有著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更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內在美。只有佼美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還是不足取的。真正的美人,必須內外俱美!”

玉耶聽了佛陀的開示,心中的驕傲完全消除了。她皈依了佛陀,佛陀教她實行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的好行為,以充實她內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做一個內外俱美,真正的美人。

《吉祥經》講述了佛教的吉祥觀和幸福觀,也告訴了我們在人生的種種境界裡該如何保持寧靜安祥。如果我們實踐以上諸最吉祥事,我們生活中的交友、擇處、提高技藝學問、孝養父母愛護妻子、幫助親朋好友、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律修行等等的一切,都能時時提起觀照,處處獲得善德,成為一位獲得最高尚吉祥的人。

 

 

上一篇:劉先和居士:立於世而出於世——談對梵淨山佛教文化的研究
下一篇:劉先和居士:都市一僧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