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林克智居士:祥和灑脫之路 基礎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基礎篇

學佛基礎教程

第一講 釋迦牟尼佛略史

一、世尊成道以前的狀況

釋迦牟尼的意義

創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釋迦牟尼,我們佛教徒稱他為“世尊”,因為他是世上最尊貴的人。釋迦是種族的名稱,意譯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默賢人”。這意思是說他是釋迦種族中的寂默賢人。他的實在的姓,叫喬答摩,實在的名叫悉達多,漢譯的意思是“成就”,然而通常稱呼,總是叫佛陀,或叫釋迦牟尼佛,喬答摩·悉達多的真姓名倒不大有人知。

世尊的降生

釋迦種族聚居在中印度羅泊提河的東北,分成十個國家,族內長者各為國家的君主。在這許多國家中,以迦毗羅衛國(在現在尼泊爾境內)勢力最大,國王叫淨飯王,就是世尊的父親。和迦毗羅衛國隔河相對的是拘利國。兩家王族,彼此向來通婚嫁,所以淨飯王也依舊例,娶了拘利國王的兩個女兒做王妃,長的叫摩耶,次的叫波阇波提。摩耶夫人到了45歲才懷胎,那裡的土俗很希奇,女子懷胎足月,必定要回到娘家去生產。摩耶夫人回娘家時,走到半路就要生產了,那裡恰巧有一座別莊,叫蘭比尼園,是拘利國王替他的夫人蓋的,摩耶夫人就在這園中娑羅樹下,生下悉達多,那時正是公元前624年四月初八日,太陽初出的時候。摩耶夫人在生產以後,經過7天就病死了。悉達多太子,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撫養成人的。

世尊以太子出家

悉達多太子天資聰明,七、八歲時跟婆羅門的學者受文化教育,通曉世間的一切學問,又跟武士學習各種武藝,膂力也勝過別人。有一天,同其他王子出城比武,忽然有一只大象擋住城門,王子們都不敢前進,他卻不慌不忙地跑到門口,兩手把象舉起,向門外擲去,接著飛步向前,又把象接在手中。這樣高的本領用世間的眼光看,他既是王太子,又是文武全才,真可享盡人間的富貴,哪裡還有什麼不滿足呢?但悉達多太子,卻也奇怪,他一眼看清人間生、老、病、死的苦痛,沒有法子可以解脫。從小就把這件大事時刻放在心中,要想出家學道,求個解脫辦法。淨飯王知道了,大吃一驚,趕緊在他16歲的時候,就替他娶了個耶輸陀羅做妃子。這位耶輸陀羅也是拘利國王的女兒,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睺羅,淨飯王又想盡方法,在太子的宮中陳設種種娛樂,選擇城中的許多美女,叫她們侍候太子,然而太子毫不在意,加上他看到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壁壘森嚴的四姓階級制度,悉達太子雖身為王族,但感到這種殘酷的社會制度,是極不合理的。為追求真理,來解決當時階級不平等的苦難,太子在19歲(一說為29歲)到二十九歲時,他毅然決然地放棄榮華富貴的享受,離別家庭,出家修道。

二、世尊的成道

世尊先修苦行後成正覺

世尊出家以後,就去訪問婆羅門教中的學者,想學他們的解脫大道。先後訪過三人,初次訪問隱居森林中的跋迦婆,其次訪問阿羅邏迦蘭,最後訪問郁陀迦羅摩子。這些都是仙人,他們大都是以生前修苦行,死後生天上,為解脫法門。世尊以為死後升天,仍舊不能超出生死,對於他們這種大道不能滿足,就自己跑到東北方尼連禅河旁邊苦行6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結果身體削弱,只存皮骨,仍舊一無所得。後來他明白了苦行是徒勞無益的,就跑到尼連禅河邊,清洗多年積垢,這時遇到一個牧牛的女孩子,她很慷慨,拿牛乳送給他飲,世尊喝了以後,身體和精神漸漸恢復原狀,於是跑到佛陀迦耶地方的菩提樹下,鋪了些吉祥草,向東方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默然思維,同時發大誓願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坐”。(無上,是無可再上的意思,大菩提的意思是大智慧)世尊發了這個大誓願,下了這樣大決心,思維到七七四十九天的半夜,在靜坐的時候,忽然看到明星照破黑暗,心中豁然大悟,就修成了無上正覺。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日,總計世尊從出家到成道共修行了6年。如今寺院中,於臘月八日,用菜果和米,煮粥送人,叫做臘八粥,民家也多在這日煮粥,成了一種風俗,就是紀念世尊成道日子的。

三、世尊的轉*輪

轉*輪的意義

世尊說法度眾生,叫做轉*輪。法字的意思是法律或法則,就是指一切萬有的真理而言;輪是指印度古代戰爭時所用的輪狀的武器,這武器所向無敵。現在用來比喻佛陀所說的法獨得真理,一切邪說異論都被他摧破無余,所以叫做轉*輪。

世尊游化的地方

世尊成道以後,49年中,游化四方,說法度眾生,從來不曾間斷,他足跡所到的地方很多,如:北方雪山腳下的迦比羅衛國,西方的拘睒彌國,東方的瞻波國,南方的婆羅捺斯國。這些國家大都在恆河流域,世尊都曾去過。那裡的國王們對於佛教大都十分信仰,尤其是摩揭陀國的頻婆沙羅王和捨衛國的波斯匿王,他們誠心誠意地保護佛教,更是無微不至。由於世尊的信徒一天多一天,有的就拿他們的園林住宅獻給佛陀,因此,世尊的道場有好多處。這中間最廣大並最著名的,一個是王捨城附近的竹林精捨,建築在靈鹫山(原名耆阇崛山)中,那是摩揭陀國的長者迦蘭陀歸依佛教以後,在世尊成道那年,拿自己的竹園供獻給佛,而建立成的。這精捨在印度是最初建立的僧園,又叫做迦蘭陀精捨(精捨的意義,是說精進修行息心養靜的地方);還有一個是捨衛國的只園精捨,那是捨衛國的給孤獨長者在世尊成道的後一年,向波斯匿王的只陀太子購買了園林所造的,所以又叫做給孤獨園。其他國王和長者們供獻的園林殿堂極多,不再一一列舉,世尊說法,以在後兩個精捨的時候為最多。

四、世尊的入涅槃

涅槃的意義

涅槃二字是梵音,譯為滅度。滅度就是滅盡貪瞋、煩惱,度過生死的苦海,得到解脫,永遠不再受生死苦痛的意思。我們因不知無常苦空的道理,隨著貪瞋習氣,前世造因,今世結果;今世又造因,來世又要結果……生生死死,好像車輪旋轉,永久沒有完了的時候。世尊為了教化眾生,使眾生知道,諸行無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到80歲時,就示現涅槃,如今寺院裡所塑的臥佛,就是世尊的涅槃相。

世尊最後一次的游行

世尊到80歲的高年,覺得教化眾生的因緣已滿,因此從王捨城向拘施那揭羅地方,做最後一次游行,又率領弟子度恆河,到摩揭陀國的毗捨離地方;這時恰巧碰到雨期,原來印度天氣,從四月十六日起的三個月裡是夏季,這時候常常下雨,稱為雨期。世尊就打算在毗捨離安居三個月再去。又因為這地方剛剛碰著荒年,隨從弟子人數又多,不容易得到食物,就叫大眾各自分散,自己和阿難陀在這裡安居。因此,後來佛教徒們在這三個月內,禁止出外,專心坐禅修學,叫做安居。等到安居期滿,世尊又向西行,到波婆城。在那裡過了幾天,又回到拘施那揭羅的跋提河邊。他在沙羅雙樹中間,一日一夜,說完一部《大般涅槃經》,頭向北,面向西,右肋側臥,於二月十五日入了涅槃。世尊臨滅度時,囑咐阿難陀說:“汝謂佛滅度後,死復覆護,失所恃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見《長阿含游行經》第二後分)又告弟子:“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同上)這是世尊最後的教誡,他對弟子的懇切叮咛,永遠銘記在佛教徒的心中。

世尊涅槃後,照佛家的規矩,應用火葬,名叫荼毗。因此時世尊的高足弟子大迦葉尚在靈鹫山,諸弟子以為葬事很重大,要等迦葉到後才可舉行。經過7天之後,迦葉趕到,方行荼毗。於是摩揭陀國人和釋迦同族的八國人民,共分世尊遺骨回去各自建造寶塔供養。這時,是公元前544年。此年就定為佛教紀元的開始,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四十多年了。

思考題:

1.釋迦世尊的出家動機是什麼?你認為他的出家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為什麼?

2.釋迦世尊的成道經過如何?

3.什麼叫“轉*輪”?世尊是如何度化眾生的?

4.什麼叫“涅槃”?世尊入涅槃前的最後教導是什麼?

第二講 緣起論和慈悲平等的人生觀

從前,佛的弟子捨利弗,是印度一名年青的宗教師,一天他遇見馬勝比丘,看到他儀態莊嚴不凡,慈和灑脫,就肅然起敬。於是上前問他的師父是什麼人,教導他什麼法?馬勝比丘回答: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因為我自己根鈍,只有記得一偈:

“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捨利弗根利,一聽就悟,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理,在於緣起,於是就和好友目犍連,帶領了500個弟子,皈依了釋迦牟尼佛。

那麼這個緣起法講什麼呢?為什麼大智慧的捨利弗一聽就能信受呢?

我們說“緣起法”,是佛所覺悟到的根本真理之一。這個緣起法能把人生,所以有生、老、病、死的原因和盤托出!我們人所以有生、老、病、死是因為有生,生從何來呢?是因為過去所作的無明煩惱業因,所以招感這個身體的果報,有了這個果報身體的生,所以有老、病、死,這是避免不了的!要避免,就要修道,斷除根本煩惱無明,跳出三界,進入聖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故我們說這緣起法,是佛教徹底解決生死問題的根本理法。

以佛教的觀點,不論宇宙之大,還是螞蟻之小,無不是從因緣而生、因緣而成、因緣而滅。“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這是一切事物與有情都逃脫不了的定律。

例:植物生長……。(種子、地、肥、陽光、水、人工……)

人的生老病死……。(先天、父母、家庭、學校、社會環境,教育)。

由於佛教的緣起論,一些不明白佛理的人,往往會產生如下幾種誤解:

1.神是造物主,能主宰世界;

2.封建社會的“定命論”,認為一切由命注定;

3.無因論,斷滅論。

此外還可以舉一些,這些理論都是不正確的,我們應當澄清。

於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佛教雖說因果,但它不是命定論,而是重在緣起的轉變,正信教徒懂得這個道理之後,就會不斷努力,去改變“苦”的環境,所以我們說“緣起論”實際上是“努力論”。因此我們說,佛教的人生觀,不是呆板的注定,是富有一種活力的人生觀。

從上面的學習,我們懂得了“諸法緣生,萬有緣起”的理論,從這個理論來看宇宙人生,我們這個世界就好像一張互相交織起來的大網。因緣起的道理,是說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同時亦是“此滅故彼滅”。既然一切事物,彼此的生滅,均有互相為因,互相為緣的關系,因此一個人和其他的人,一個團體與另一個團體,廣言之為一個國家和整個世界,都有休戚相關,不可分割的關系。一個人要想得到解脫,就會想起眾生的離苦,因此一切菩薩不辭辛勞為眾生服務,一切諸佛捨己為群,救度眾生,故知由緣起而無我,在無我法中,不知有我存在,所以能犧牲自己;如覺得有我存在,就有“我愛”和“我所愛”,就不會很好地為眾生服務了,故大乘菩薩的“自捨己樂,為眾生故”,“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等精神均是建立在“緣起無我”的基礎上的,如果一個佛教徒,懂得了這個道理,他就絕不會自私,就能積極地“為眾生趨走給使”,更不會計較個人的得失了。

但我們又應知道佛教雖說“無我”,但不否定“我”的存在。只不過是要通過“我”審察到沒有個人單一存在的“小我”而歸入一個共同緣成的“大我”。為了大我,忘了小我。便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唯有從這個緣起的理論,才能透徹地闡明人生無我的意義。無我是緣起的必然結論。

“緣起”原則,解決了宇宙人類的來源問題。在此同時,釋迦牟尼佛為了廣度眾生,揭示了平等的理性,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就發現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都有資格成佛。佛在《華嚴經》中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梵網經》說:“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當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法華經》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成佛。”這些都說明了人人都具佛性,都可成佛。但是這只能說明個個都具佛性,是就各人的理具說的,我們與圓具佛果的世尊相比,真有天地之差。這就因為我們迷昧,沒有發現自己身內的寶藏,好比明鏡蒙塵,光明不顯!《六祖壇經》中神秀大師偈語:

“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指的是我們眾生,眾生與佛雖同具佛性,但不能勉強湊合來講平等。只有經過不斷修行,經過一番修習苦功之後,才能了生死,得解脫,證到圓滿佛果,這樣就能達到究竟平等。待你證佛位之後,就明了我們之身本來清淨,到那時一切法不立,就能真正明白六祖大師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為了方便度生,便運用種種權巧方便。常言說:“佛教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教如果沒有慈悲的根本,那末方便之門便無法打開,便失去了佛法利世救人的勝妙作用了。

現在我們看一下佛的慈悲心是怎樣產生的?佛自從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他發現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而眾生本身因迷成著,不知這種道理,沉淪六道生死之中,佛觀此就動了悲天憫人的大悲之心,誓願救撥眾生同到彼岸。這便是從慈悲的本心,開出方便之門為此說法度生,在人間奔走了50年。

什麼叫做慈悲呢?

慈——慈能與樂,是仁慈愛物。

悲——悲能撥苦,是同情的濟援。

有了慈悲心就有了溫暖與快樂,其反面是瞋恚殘暴,獸性發作。互相憎恨,互相爭斗,互相殘殺。佛教慈悲的對象,不限於人類,只要是有生命的,就應去救護他,使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只有這樣才算是盡了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佛教的慈悲相似於博愛,但又有不同,因為佛教的慈悲是無限的,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把施慈的對象和界限統統忘了。只覺得自己和一切眾生同體,眾生的苦,便是我的苦,眾生的樂,便是我的樂,完全沒有彼此分別之心。

佛陀之所以能把慈悲無限擴展到如此程度,這是佛大徹大悟,大智大力體察到眾生界的生命循環往來,互相關涉,冤親逆順,已溶於一體,真如《梵網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從之受生,當生孝順心,慈悲心。”把一切眾生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師長、兄弟、姐妹,再無親疏厚薄的界限可分了。只覺得救撥他人的苦,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故“佛觀大地眾生,一如羅睺羅。”難道還可說佛教的人生觀是消極的嗎?

關於十二因緣的說明:

1.此十二因緣分流轉和還滅二門,惑業苦三道流轉生死為“流轉門”,如能明白苦因,證無明非實,當體即真空妙性,這就是還滅門。

2.修十二因緣行成“圓覺”或稱“獨覺”,“辟支佛”。

3.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對塵起用,因胚胎期作用尚未完具,因此稱“六入”。

4.因十二因緣道理較深,若欲進一步了解,可看其他佛教書籍。

思考題:

1.什麼叫做緣起?我們的身體是怎樣緣起的?懂得緣起道理對我們修行有什麼好處?

2.“神主宰論”、“定命論”、“無因論”是否是佛教的思想?為什麼?

3.捨利弗等皈依了什麼真理?馬勝比丘說的偈你能背誦嗎?

4.佛、菩薩為什麼能捨己為群?

5.不懂緣起無我的人有何毛病?你怎樣去放棄我執,成全大我?

6.慈悲二字的解釋是什麼?慈悲心從何而發?

7.默寫出《梵網經》中所說有關慈悲心這段話。

第三講 四聖谛和三十七道品

四谛法門是佛教的總綱,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為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說法時,說的就是“四谛”的道理。

“谛”是“真理”的意思,表明苦、集、滅、道的四谛法,是佛聖智所親自證驗到的四種正確的真理。

用簡單的話來說是這樣的:

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於自己的起惑造業(不明是非,胡作非為),自行招“集”而來的;如果想“滅”絕這些痛苦,則必須修行正“道”。

人生有哪些苦呢?一般地照《涅槃經》的說法有下面八種,是誰都避免不了的,這八種苦是:生的苦惱(生苦),老衰的苦惱(老苦),病痛的苦惱(病苦),死亡的苦惱(死苦),遇到可憎者的苦惱(怨憎會苦),同要好的親人朋友分別的苦惱(愛別離苦)及身體被種種的煩惱所燃燒、所煎逼、所襲擊的苦(五陰熾盛苦)。佛一開始說法就提出“苦”字,目的是提高大家的警惕,要正視苦,並去尋求解決痛苦的方法。

集谛是說明人生集起貪瞋癡等許多煩惱的“因”,去造種種的不善業,才會招受種種的苦果,所以“苦”以“集”為因。

滅谛即是所證得的聖果,也稱涅槃,譯成漢語是“圓寂”的意思,即寂滅一切煩惱,圓滿一切智德的明淨境界。這種境界是現量的,是直覺的,唯親證方知,超越世間一切相對的境界,是絕對絕待,無為無相,不可思議,不可名狀的無以為名,為方便講說強立名詞,名之為滅谛,稱之為涅槃。

道谛是闡明學佛修行的真理,有自利的道和利他的道:由修自利的道所證的聖果叫做小乘涅槃,由自利利他的道所證的聖果叫做大乘涅槃。自利道多指三十七種道品的道;利他道多指修六度、四攝的梵行,也即是菩薩行。

佛說四谛法時,把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界線劃得很清楚:由煩惱的集因,招感世間的苦報,這是世間法;由於修道的淨因,證得涅槃的聖果,這是出世間法的真理。當時釋迦世尊將四谛法說得清晰明白,所以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聽了都能悟道。因為他們是聽佛說四谛法的聲音而悟道的,所以稱為“聲聞”。

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從四谛的道谛中,開示出的三十七種修道方法,叫做“三十七道品”,亦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這些道品,是修習佛法的基本,計有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等。現分述如下:

(一)四念處:即常把心放在四種觀法上,使之正而不邪。這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自己的念頭常住於正當的道法中,這樣就不至於走向邪路了。

(二)四正勤:即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策勵身口意三業,最為殊勝,因此又稱四正勝。

 (三)四神足:這四種道法是注重修禅定的,因為光是智慧和精進,還是不能應付外境的,所以要用這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精神力量充沛了,所願皆能成功,故名四神足,亦稱四如意足。

(四)五根:由下面五法的修習,能生聖道。如大樹有根,能生枝干,所以叫做五根,

(五)五力:五力之名與五根相同,而程度深淺不同。

 (六)七菩提分:修習三十七道品以前從修四念處到五根五力時均為未覺,後修八正道時為已覺,中間這七菩提分(七覺支)是由迷而入悟,由未覺而成覺,所以這七分法就獨得覺名。

 第一擇法覺支,以智慧擇法的真偽;每二是精進覺支,以勇猛心,努力去行正法;第三是喜覺支心得善法,真理在握,生大喜悅;第四是輕安覺支,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安,也叫除覺支;第五是念覺支,念定慧雙融,境智一如,由此契證真如,入妙覺海;第六是定覺支,即修習禅定,心唯一境,而不散亂;第七是捨覺支,捨諸謬妄,更行精進。

 凡夫修此七菩提分法,能成聖道,故《維摩經》中有偈: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樹林,

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

這就是說,由於覺意的淨華,所以得到解脫的智果。

(七)八正道:不邪謂之正,修習八正道,可以養成一個人的正當的思想,和正當的行為,可令苦集永盡,達到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修此八正道對於現實生活,也切實受用,是我們生活的准則:

1.正見,是正當的見解,世間正見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見是明達苦集滅道四谛理;

2.正思惟,也叫正欲,一般人所發的思惟,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者既明四谛理,當以無漏智慧發動思惟,而使真智增長,斷除迷惑,而證真性;

3.正語,以正當的語言而修口業,離諸妄語、惡口、兩舌、绮語。得正語,則口業自淨;

4.正業,梵行清淨,不染三毒,叫做正業。我們修道須身不造殺盜YIN,口不作欺妄語,意不起貪瞋癡,這就是正業;

5.正命,是用正當的生活方式,做正當的職業,來維持自己的生命,任何虛偽欺騙、違理叛逆、占卜吉凶、刁巧敲詐、以及高利貸、搞黑市交易等都不能去做,以免玷染自己聖潔的生命;

6.正勤,亦叫正精進,就是向菩提涅槃之路努力前進,決不放逸、懈怠,修行時不從事於徒苦身心的外道苦行,或世俗迷信,所以叫正精進;

7.正念,念是“熟習明見,記憶不忘”的意思,就是根據正見所知的宇宙人生真理,經過正當的思惟,而熟習明紀,念念不忘,使自己的思想行為都不至於錯誤,無錯誤則可與菩提相應;

8.正定,不邪為正,不亂為定。就是要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的禅定。

八正道又可歸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

修八正道為滅谛之因,可達於涅槃。

思考題:

1.佛最初說法是在什麼地方?為誰說什麼法門?依此修行得什麼道果?

2.三十七道品包括哪幾個方面?它是從什麼道法中開示出來的?

3.什麼叫做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和八正道?

4.八正道和我們人生有什麼關系?

第四講 自利利他的六度四攝法門

我們上一講所講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是佛教注重自己進修方面的,偏重於自利,也叫“聲聞道”。利他道是注重利濟眾生方面的道,即是“菩薩道”。什麼是菩薩道?《楞嚴經》說:“自未得度而先度人,菩薩發心”。菩薩發心修習的道是“六度”、“四攝”法門。現作如下解釋:

戒、定、慧三學,是我們佛弟子修行的必修途徑,而大乘佛法於此之外再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是梵語,在我們漢語中的意思是到彼岸。過渡的人須乘船橫越中流而到對岸,我們學佛的人,在生死輪回的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密就是船。

 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錢鈔和財物。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喂鷹”,這種以自身的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財施;而除此之外以財物作布施的,則名為外財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以自己資財隨方施捨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世間善法樂育人群或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給以精神上的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但要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就難了。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這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就是要我們“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只求慈悲發揚光大,不但不應有望報之心,也要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屍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我們行大乘的菩薩道,不單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三業,因此而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和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故在家菩薩多依《優婆塞戒經》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

又經律中說戒有三聚淨戒:(1)攝律儀戒,嚴守規法,禁制惡行,這屬於消極的防犯行為;(2)攝善法戒,是勤修善行,克己為人,走向積極方面的行為;(3)饒益有情戒,凡有益於社會人群的事業,都要視實際工作出發,以發揮菩薩捨己為人的精神,是充滿積極的行動、能守持這三種戒的人,對於一切惡法必不去做,而對於一切善法,必無毀犯,所以叫做持戒度。

(三)忍辱度:忍辱是度瞋恨的,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我們凡夫最難忍受的是人家對你的侮辱。如果辱能夠忍,則其他的忍就易做到了。

忍辱不但要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頹喪自卑之念不生;於幸福順利的環境中,忍令不生沉迷自驕之心;於不順不逆平常之環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和各種順逆環境,而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我們心頭伺機蠢動,如果我們一時不忍,就等於讓步於煩惱。

根據以上道理,我們修習菩薩行的佛子,於人中立志高潔,實修淨化人間的德行,按理應受人贊譽,修忍辱行的佛子,受到表揚亦不應自喜;但也會遇到邪見之徒,力加歪曲事實,毀謗侮辱於你,我們行忍辱行的正見菩薩,碰到這種境緣時,悲憫其無知,以容忍態度處之,決不於此等事上行計較。我們要實行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之誓願,不但要容忍侮辱,且進一步要“以德報怨”,要使他們受到感化。故說忍辱並非是卑怯無能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種極大的力量來忍受一切。真正能夠行忍辱,是一種出於智力的行為,大度的容忍,是根據緣生性空的智力,平等運用同體大悲之力而產生的,學者應深切體會。

(四)精進度:精進能度懈怠,純一無雜叫精,鼓勇直前是進,即是修習菩薩乘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無有退墮,現解釋於下:

照我們一般的口語來說,精進就是勤勞的意思,如果勤勞專為自我打算,或甚至專門想去害人,則勤勞變成惡行。

菩薩的勤勞是在一個“精”字上下功夫,即精純無雜,輕的如易於舉手動足之勞,重的於負擔天下國家重任,都絕不容許有少許為己之心,都是精純無雜中排除懶惰放逸的惡法,勤勞實踐其余五個波羅密之行,故精進度,統指其他五度行門上的不休息精神,倘於一度松懈,即是荒廢了菩薩所應行之行,菩薩行十分難行,能夠克服許多難關的,便要靠此精進。如沒有精進的精神,縱使一時發心修大乘行,稍遇逆境打擊便灰心下來。我們平常說一個人對於事業上的成就,是靠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這種寶貴的精神,就是我們佛教的精進度。

(五)禅定度:梵語“禅那”,義為“靜慮”,同“三摩地”的“定”字意義相通,所以合稱“禅定”,在佛教的術語上叫做“梵華兼稱”。在於度散亂。禅定可以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禅定是在於心念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禅定須在自守六根上下功夫。

太虛大師說:“靜定的功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補品,平常人精神不健全,處置事情容易顛倒,這是沒有靜定功夫之故,禅定的原義,是在學習菩薩道的人,應須將自己散漫、紛亂的——即是被環境所擾亂、所搖動如塵土飛揚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禅定的方法使其專注一境,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者即是,故禅定用簡明的語義來表達,即是“心一境性”。制心一處,是將心力統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風所動搖,久久純熟,便能發出精神上一種潛在的能量,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是禅定的後果。有禅定功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遠有保持集中的力量,隨遇一境,即能凝集於一境而得解脫。但世人對於禅定的誤解,只認為禅定是消極制止散亂的,這不是禅定的全面,全面的禅定,是於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成辦一切事業。故禅定決不是不能成就事業,且正是能成辦一切事業的活力和淵源。我國禅宗指那止於消極方面的禅,是“死水不藏龍”也即是這個意思。故以世法來說禅定中亦有辦事禅,諸如增進身心健康、加強記憶明晰事理……不勝枚舉。

(六)智慧度:梵語般若,是由禅定證得的智慧,可度愚癡。淺言之:世間一切學問知識也是智慧。佛法中的智慧,雖似覺得過於高深,但在可以明白真理,認識事物方面,則與世間學問、知識有相似之處。佛所說的智慧,是指認識真理,且能在把握住認識真理時,貫通萬法,並應用於萬法中,而這種無錯誤的知識,就叫智慧。發生智慧的方法是在求知聞法,聞之後能明辨慎忠,思而後能笃行修持,通常稱此為聞、思、修之慧。此中思慧,即是上面說過禅定得力的唯一功夫。故禅定不是“求無所思”,是在“制思契合於真理的境界”。這在智慧方面就叫做根本智,到了笃行修持,對境施設的方便時叫差別智。

根本智慧,是認識眾生與萬法緣起性空的真理,也即是明了宇宙萬有,之所以是普遍共同不變的原則。

後得智慧,是認識真理後發生的智慧,即是對機施教。於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緣現前,如何恰能給予適當的安排,使於法中都能發揮其差別的作用,而又不違背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後者亦叫如量智。

菩薩修六度行,初則勉示其契理之行,以後則漸達無行無不適於真理之境,適於真理之行,這就是智慧行。我們說的行菩薩道,就是求真理,六度的重心在於智慧。求智慧之道,就是菩薩道。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是般若,亦即佛法,若能證得智慧,就能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具道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伏瞋恨之氣;有精進而無其余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六度法門,自他二利,但稍偏於自利方面。菩薩尚有專門利他為目的之法,這就是下面所講的“四攝”法門。

“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

(一)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就要深入到眾生之間去,遇有喜歡財物的人,就將財物布施給他;喜歡求知的人,就將法布施於他;如有人正受人欺凌,你就為他解困,這樣漸漸地雙方情誼加厚,化度對方也就方便了。以上三種布施不同於六度的,是布施攝是以財施為主。

(二)愛語攝:就是用極和藹的話與人談論,使人愛聽,引人入勝。慈和愛人的話約有三種:A、慰喻語,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災難時,你要用慈愛和悅的話語去勸勉他,使他精神上感到慰藉,在你溫柔、同情語言的勸導下,就可使他發生好的感情,並感激你;B、慶悅語,每個人總有他的長處,就是壞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的地方,我們都應該贊歎他、鼓勵他、激發他,使之歡喜,使他向好的方面發展。能如此做,原來行為不好的人,往往也會因此而走上好的途徑;C、勝益語,是使人聽了你的話之後,可以輾轉增勝增益,一步一步向好上加好的方向發展。只要你態度誠懇地運用以上三種語言,人家就會接受你的好意教導。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的身、口、意諸行都要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去,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教化攝受。如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地藏菩薩和彌勒菩薩的千百億化身,都是菩薩示觀和眾生同事的榜樣。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只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裡合一。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給人以樂之心,普緣無量眾生。

悲無量心:悲是拔人之苦的心,普緣無量眾生。

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捨無量心: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乃至以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住於相,如《金剛經》說:“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有佛性,得滅度者,實系其本具佛性之顯露,我何能存彼系我度化之心呢?後者的意思是,眾生既非我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了。

思考題:

l.學佛應發什麼心,為什麼?

2.什麼叫六度法門,它的重心是什麼?

3.為什麼說六度是相資相行,不可缺一的?

4.下化眾生必須修習什麼法門?

第五講 佛教及其現實可行的教制

趙樸初居士曾說:“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組織等等。”它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俗名悉達多·喬達摩。於公元前624年,降生在尼泊爾境內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

佛教的典籍浩如煙海。單就《中華大藏經》所收集的就有2萬多卷。真可謂汗牛充棟。依佛典內容和習慣形式上可分為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經、律、論。十二部即佛經以文體形式分為十二類:一、長行。二、重頌。三、孤起。四、譬喻。五、因緣。六、無問自說。七、本生。八、本事。九、未曾有。十、方廣。十一、論義。十二、記別或授記,有人把十二部經用七言四句偈來表達。很易記憶。現錄如下:

長行重頌並孤起,譬喻因緣與自說,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義及記別。

佛教的主要教理是:五戒——人乘佛教;十善——天乘;四聖谛——聲聞乘;十二因緣——緣覺乘;六度、四攝法門——菩薩乘;三法印及一實相印——在小乘佛教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及涅槃寂靜三法印。大乘佛教講緣起性空的道理,即所謂一實相印。這些教義就是佛學方面的主要內容。

佛教的信徒有出家和在家之分,出家的僧侶要為在家佛徒樹立德行上的模范。要為在家信徒講說佛法,勸善止惡,安慰病苦。還要慈悲柔和,促進社會福利。出家佛徒有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五眾,負有住持佛法的責任。因此要求出家者的動機純正,出家後對教理和行持都符合標准。在家信徒的主要責任是護持三寶,修道的條件是歸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佛徒的必要條件。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己清淨身心,大乘佛法還廣說在家信徒要修習六度、四攝。出家在家信眾,合成雙重教團。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诘經》、《優婆塞戒經》等等都是稱贊在家學佛的。

寺院是出家佛子居住的地方。對出家者來說,為了在修學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幫助,出家人必須過僧伽的團體生活。對於整個佛教來說,這個教團負有住持佛法的主要責任。

因為僧人是住持佛法的,所以要求戒德俱臻。不但要有豐富的佛教學識,還須具備修持涵養功夫。否則,不足以起蒙在家善信,更難承擔住持佛法的重任了。

開放寺院必須清淨莊嚴,使一見即有不同凡俗的感覺。還應具足善信參學,游人觀瞻“人間樂國”勝境的條件,使信眾、游人各得其宜。

僧團隨緣為善男信女施行佛事,但決不能以此為主要事務。要繼承佛教優良傳統,即是發揚教理研究和“農”禅並重的傳統,還要做好國際友好交流工作。

這裡特別要提一下“農禅並重”的問題。農禅並重是我國古代大德,經過幾百年的探索與實踐而建立起來的叢林風范,應該繼續發揚。在新的社會條件下,我們可以理解成“農”即是指有益於社會的生產和服務性勞動。“禅”是指學佛與修持,我們佛教徒要發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積極參加管理好寺院和其它為社會服務的實踐,這樣做是“淨佛世界,成就眾生”的需要,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體現。

在家佛子叫居士,有善男、信女、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一般均參加社會上的各項工作,業余在家自修佛道。但為修學與弘法利生事業的方便,也須有個組織,一般叫居士林。

居士團體的主要任務是以“愛國愛教”思想教育在家佛子,在聯系居士、領導居士學修佛法的同時,還應以“一切資生事業悉是佛道”的思想教育居士,本著“人間佛教”的積極進取精神,搞好各居士的本職工作,為祖國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大毗婆沙論》卷三十四中:“皈依僧者……應說皈依一切佛弟子”。一切佛弟子,自當包括在家佛徒。故說大乘僧寶,理應包括出家在家四眾。對於這個問題,昔日谛閒法師在《佛教問答》中說:“凡佛弟子,共有七眾,皆得稱僧。”范古農居士在他的《佛教答問選錄》中也指出:“佛家有四眾弟子:出家二,曰比丘、比丘尼;在家二,曰優婆塞、優婆夷,此四眾出家在家雖殊,而可以稱僧(即眾之義)則一也。”在今天的社會條件下,出家眾的建設當然重要,因為出家眾是專修佛學,擔負弘傳佛法的主要責任,故應當得到在家眾的擁戴和供養。另外,在今天“在家僧伽”的建設,對於實踐人生佛道——人間佛教和住持佛法,亦關重要,將出家僧伽世俗化——像日本那樣——不若將在家僧伽重要化。

佛教的雙重僧團,在生活的原則上,有個共同的標准,這個標准叫“六和敬”。“和”就是互相敬重,和諧一致,清淨快樂。“六和敬”就是六項共同生活准則,下面談一談這個標准的具體內容。

(一)身和同住: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做到身業清淨,和好相處,生活上互相照顧;

(二)語和無诤: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遵守語業清淨,言語上互相勸善止過;

(三)意和同悅: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實行意業清淨,思想上互相敬重友愛;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眾各有戒律,各遵應守的戒律,顯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大家平等享受合法的財物和知識上的法利,不應厚此薄彼;

(六)見和同解:大家同為佛子,要取得一致的見解共同修學,絕不能各持成見,自以為勝。

佛教學術研究不僅是我國佛教界的優良傳統,也是今天弘法利生事業的需要。中國佛教歷史上高僧輩出。大德如林,他們所留下的佛教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科學等寶貴資料,大大豐富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寶庫。我們今天為了國家建設,為了創造美好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必須對這份文化遺產進行認真地研究,吸取其精華,使之為中國和世界人民服務。

我們研究佛教是為了學佛,故不能片面主觀,我們一定要把過去統治階級的利用佛教和佛教固有文化區別開來。為了吸取佛教的適時精華,我們就不得不對佛教進行全面地研究,這是重建法幢的需要。研究其它學科,要理論結合實際,我們研究佛教更是如此,修學就是一邊學習教理,一邊修持,學為了修,修持後所得的慧才是真慧,不能只學不修,絕不能空講一套。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先人留下的寶貴遺產發掘好、應用好,這就是真正的學佛。

佛教協會,是佛教四眾的聯合組織,要在“愛國愛教”的原則指導下,在教義國法雙重認可下,全面負責,領導和做好佛教工作。

 思考題:

1.什麼叫佛教?它由哪幾種要素構成?

2.什麼叫六和敬?它由哪六項標准構成?居士團體應如何實施這六項標准?

3.構成佛教徒的四眾弟子、七眾弟子和九眾弟子各由哪幾部分人組成?這幾部分人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4.居士的主要任務是什麼?你怎樣為實現這些任務而奮斗?

5.佛教的優良傳統有哪三項?你准備怎樣去繼承?

第六講 在家佛子學佛法要

我們在家佛教徒的學佛,首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把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作為佛事來做,能夠在利益眾生事業中投入最大力量,就能夠在自己的修持上增長最大的功德。這正是《華嚴經》所說的:“一切眾生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我們所講的發菩提心,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古德說過:“發心功德,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又說:“無菩提心,三皈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

發菩提心的功德於《華嚴經》、《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等經論中廣說,茲舉數端於下:

(一)受生利益: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因以菩提心為種子,般若波羅密為生母,大禅定樂為胎藏,大悲長育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居士本不能夠得出家功德。《維摩經》說;“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所以居士發心,雖身不出家,亦能得出家功德。

(三)具足佛法:《維摩經》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論》說:“此法門是諸佛之母,諸佛之父,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說:“如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發心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世人常嫌三大阿僧只劫成佛時期太長,不知汝修雜觀行,尚在三大阿僧只劫之外。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諸佛授記,諸佛加被: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等,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嚴經》說:“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轉女身:藏中有《轉女身經》,經中說: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七)往生上品:世人念佛,不知發心,縱使得往生,只是中、下品,如能念佛而又發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說:“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八)遠離災橫:《毗婆沙論》、《華嚴經》、《瑜伽師地論》等廣說此事,說發菩提心的人常為一切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贊,一切災橫、疾病無不消滅。

發菩提心者不拘出身如何,只要肯發心,皆能得如來道果,故為成佛之要道。現舉《賢劫經》中數例於下:

1.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2.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3.明焰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4.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5.功德幢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總之,我們佛教以慈悲為根本,發菩提心,其歸趣在利他。《法華經》中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的事跡,應成為我們學佛者的榜樣。《楞嚴經》中說的:“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是菩薩利他的行願。

《本生經》裡說到菩薩在三大阿僧只劫中,為度眾生,不惜財物,不惜身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對那些只求自利的人來說,應是當頭棒喝。

抗日戰爭期間,太虛大師從南洋訪問歸來時說:“南傳佛教是小乘,行為是大乘,中國佛教教理是大乘,行為卻是小乘。”一語說出了要害,我們今天的中國佛教徒應以大乘教理為指導,實行菩薩道,矯正過去留下的畸形,使言行趨於一致,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們在家居士要學佛,還必須明了佛法的真義是什麼?如果不領會佛法真義而盲目修行,那只是隔靴抓癢——不頂事。

劉洙源先生在《佛法要領》中曾說:“經雲:‘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余今例此,再作數語: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禮拜。未知真實法,不名為誦經。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念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修觀。君未到真實處,所以我不認可。經曰:‘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又曰:‘欲修大行,須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勞無益。”那末,在家居士究竟應如何修行呢?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要先明了佛教修持的特質是什麼?如果不明此理,死執人我是非,什麼禅、教、律、淨……真是千門萬戶,於是妄生門戶知見,將如來一代聖教妄分高低,真是罪過。“戒、定、慧”稱為三學,是我們修學佛道的根本。一般所說的由戒生定,因定發慧,這是實證的次第。如果就學者修學來說,則首先重要的是“慧”,“慧”是正見,有正見的指引加上以戒行作為資糧,才能較穩妥地走上修定的途程。昔日太虛大師曾經說:“佛教的特質在禅。”是的,不管誦經、持咒、念佛、禮佛、參禅、持戒、……各種修法都只是入門的方便,是達到“心一竟性”過程的初階;修習四攝六度,廣行利他之事是菩薩道的方便,否則亦達不到最究竟覺悟——佛的境界。明確這二點之後,我們就可以依信、解、行、證”的步驟去實踐佛道了,現試述居家學佛綱要於下:

(一)信解,這是學佛的第一階段,在此期間要建立信心,行三皈,發菩提心等。在理論基礎方面要讀誦佛教大小乘主要經籍,爭取在三至五年內達到對佛學有較全面而又准確的了解,在此期間要學佛的人格,依有相門修禮忏、供養等培植福慧,消除業障。

長期來佛徒一味追求離塵出世。這不是大乘佛道的精神,我們主張學佛還應學佛的人格,太虛大師曾有四句偈雲: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故我們說學佛的第一步是先完成人格。

在教理學習方面,建議讀誦下列幾種書籍:

1.學習佛傳、教史及佛教概論方面有:《中國佛教》一至四輯、《佛教常識答問》、《佛教問答選輯》、《佛本行集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等。

2.學習南傳佛教基本教義,四谛十二因緣及世間法,可看《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善生經》、《玉耶女經》等。

3.學習般若方面以《心經》、《金剛經》為主,有條件者加《小品般若經》。

4.學習唯識方面,可依正果法師的《佛教基本知識》為主,有條件者加讀《成唯識論》等。

5.學習《大乘起信論》、《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或加《楞嚴經》、《法華經》明大乘圓教基本教義,或於發心可加《發菩提心論》。

6.學習淨土或它宗經論,如《淨土十要》等。

7.學習一些科學哲學著作以增長知識。

(二)在理解佛法大意的基礎上修慧、明心、此屬“聞、思、修”的“思”之階段,最好依念佛一行入一行三昧,以念佛一行融通世間、出世間法。在明心之基礎上修理事不二,世間出世間不二,佛與我不二,淨土與此土不二之念佛法門,動靜忙閒不忘念佛,打成一片。靜時念念系佛,動時(工作中)以佛為榜樣,以佛心廣行利益眾生之事,以一切世間善事為建設人間淨土手段,作往生淨土之資糧,而此二事,二而不二。這在理論上既可破佛與我,淨土與此土為二的執著,在事上則可變過去純欣淨厭穢的消極往生為有益於世之積極淨土法門。

(三)至老年則一意念佛,還可結期閉關,“結七”和“閉關”之法請參看拙著《四眾學佛手冊》第一集內有關資料,以期修成念佛三昧,現前即見彌陀,則往生淨土之勝券可操。

如此修行雖是念佛法門,但其總攝禅、教、律、密之精華,即仗自力又仗他力,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可仗佛盡快超出生死。

但純照上法進行,根要利並要具一定文化程度。若一般信徒,則第一信解,可以精讀數種經籍,不必求博聞廣知,然須明大乘根本教義及淨土法門,唯以誠敬念佛,學佛一行,為完成人格與往生淨土路徑。

以上是我們正在探索前進的一條路徑,它於世出世法皆無礙,所以我們認為這是既利國又利教的大道,希諸位同修在今後的學修實踐中去驗證。阿彌陀佛!

思考題

1.何謂發菩提心?它的重要性如何?

2.為什麼學佛必須理解佛法的真義?試比較解義與否對實修的損益?

3.學佛為什麼要從“做好人”開始?你准備如何以佛心廣行利他事業?

4.過去你對於佛教的修持認識如何?今後准備怎麼辦?

第七講 行十善 斷煩惱 證菩提

我們經常說學佛是斷煩惱,證菩提,現在我們就來研討一下煩惱是什麼?怎樣斷除煩惱?

有關斷除煩惱問題,我們在前幾講已學習過,修習三十七道品和四攝,六度即是斷除煩惱的方法,望大家次第修習。初學佛的基本群眾,對於什麼是煩惱一定還不很清楚。現在,我們就學習這個問題:

煩惱即是迷惑,人類因迷惑而造諸惡業,受種種痛苦。在佛經中把煩惱分成二大類,一是根本煩惱,二是隨煩惱。根本煩惱好比樹的根,隨煩惱好比樹的枝葉,這兩者均是從人類的心理變化上研究分析得出來的。

下面我們再簡略解釋一下這六種根本煩惱:

(一)貪——即是貪愛、貪戀、貪著。對於六塵六欲種種境界,過分的追求,甚至不義的竊取;或於自我的財物與所學理法,悭吝不捨,更不肯惠施於人。執貪往往只為私欲,損害他人,故貪之為害,罪惡深重。

(二)瞋——是瞋恚,對違逆不順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橫起暴惡,損害他人;或饑渴寒熱時,無涵養心,而生瞋恨。《華嚴經》說:“一念貪心起,八萬障門開。”危害極大。

(三)癡——是愚癡的迷惑。智慧閉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謗無因果,起諸邪見,名為愚癡。因為愚癡而妄生貪求,求之不得,則成瞋恚,故愚癡為三毒(貪、瞋、癡)總根。

(四)慢——是我慢貢高,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對於他人不如自己的,或甚至於超過自己的與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示輕慢的態度,造成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的苦惱。

(五)疑——疑就是懷疑不信,不論對於世間一切實事真理或者對於佛法真理,都不能誠信無疑,因此邪見滋生,善門杜塞,造出種種是非惡業來。

以上貪、瞋、癡、慢、疑五種煩惱,是心著垢染,系縛不脫,在佛法上叫做思惑,即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其性質遲鈍,難以制服,尤其無明惑(即癡)不易斷滅,故稱為五鈍使。

(六)不正見——由思維不正,產生錯誤的見解,有五種不正見,即是:

1、薩迦耶見——漢譯身見、我見。固執此身有“我”,其實此身為五蘊(色、受、想、行、識名五蘊)四大(地、水、火、風名四大)和合之身,本來是無常敗壞之物;而不知此理的人,執以為“一”、為“常”、為“普遍”、為有“主宰”的我存在。

2、邊見——又名邊執見。邊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就是所得的知見鄙陋,有所偏緣。執常執斷,各落一邊。執常者,以為一切事物恆常不變,貧窮者永遠貧窮,富貴者永遠富貴。執斷知見的人則認為人死一滅永滅,無善惡因果可論,於是肆無忌憚,造諸惡業。

3、邪見——是不正的知見,不信正法,撥無因果,毀謗聖賢,壞諸善事。

4、見取見——“見”即指前所指的“我見、邊見、邪見”。取是取著不捨,對上所說的三不正見執以為實。又此見名“非果計果”,即是自己還沒有親證到聖果,而妄執已經證得。

5、戒禁取見——戒是戒殺、盜、YIN、妄等惡行;禁是禁絕飲酒、賭博、吸煙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來是好的,為什麼這裡列為不正見呢?這過患在於一個“取”字,取是執著,就是妄自執著他所持不正的戒禁為正確的。如當時印度,有一種外道,他們持狗戒,或持牛戒,便食草食糞,或作投巖、投水、赴水、拔發、曝身、裸形臥荊等等無益苦行,卻錯覺認為是得到妙樂的勝因,所以又名“非因計因”。

以上五種不正見,是知見上的迷惑,故稱為見惑。是因為邪師、邪見、邪思維等,而生起不正見,如能聞正法,於見道中,即能頓斷惡見,因為惡見易斷故,所以稱做五利使。

佛經上說:捨利弗本為著名外道,因為遇見馬勝比丘,聞到佛法因緣法門,即棄邪歸正,親聞佛陀說法之後,7日就遍通佛理,證得三果羅漢,再經15日的修持,斷十惑證得阿羅漢果。十惑即我們上面說過的貪、瞋、癡、慢、疑及五不正見。十惑又叫十使,因為它能使眾生迷妄沉淪生死之海。由此十使而起見、思二惑,所以是煩惱的根本,是有情生死流轉的苦因。

隨著六種根本煩惱,生出的枝末煩惱,共有20種。因為這些煩惱惡法,能使我們的心情不寧,不過在性質上有猛烈、緩慢和輕、重之分,所以就分成小隨、中隨、大隨三類,茲分述如下:

(一)小隨煩惱計有十種:

1.忿——是忿怒,遇到不如意的事,大發脾氣,輕者罵人,重則打人。

2.恨——是懷恨、怨恨、仇恨,即和人相罵、打架過後,永遠記在心頭,結怨不捨,常圖報復。

3.覆——是覆藏,即是有些人常犯錯誤,做了壞事之後又怕名譽不好,地位失去,威信降低等,於是遮遮瞞瞞,隱藏己過,自欺欺人。

4.惱——是惱亂或惱害,即內心不明而起惱亂,心懷忿恨,自亂其意,惡言傷人。

5.嫉——是嫉妒、妒賢、妒能、妒財、妒色,因而產生讒賢貶能、謀財害命,心中有虧,憂戚不寧,亦是自憂憂人。

6.悭——是悭吝不捨。即是自己的財物、力氣不肯惠施他人,自己的世間學問和佛法教理、修持心得秘不教人。

7.诳——是虛诳不實,自無真才實德,為求名聞利養(名譽和財利),假裝有學有德,口是心非,欺世盜名。

8.谄——是谄媚。即為求得自己的名譽、地位和財利,假意巧言承順於人。

9.害——是損害。即是居心不正,損害他人名譽、地位、生命、財產。

10.驕——是驕傲。即驕傲自大,如仗持自己年輕、力壯、貌美、財多,或以為自己學識廣博,因而驕傲成性看不起人;或因自己做了些好事,執著功德,起貢高我慢之心。

(二)中隨煩惱有二種:

1.無慚——是不自慚恥對不住自己。即是做了不道德的壞事、丑事,不尊重自己的人格。

2.無愧——是不自愧對不住他人。即是做了壞事,不怕人家的責罰、譏笑、批評,不自感抱愧。

(三)大隨煩惱有八種:

1.掉舉——向外境攀緣,內心掉動不安寧。浮躁不定,障礙修止的功夫。

2.昏——與掉舉相反,即心不調暢,昏味不清,障礙修觀功夫。

3.不信——對於世間一切善事實理和佛法皆不相信,不能接受善法。

4.懈怠——即於事懶散,無進取心,善法不增,惡法難斷,因循苟且,沒有成就。

5.放逸——放蕩縱逸,任性妄為,不修善法。

6.失念——受諸外緣影響,失去正念。

7.散亂——心不專一,精神分散,雜亂不定,無事得成。

8.不正知——就是知見不正,不符教理,敗壞戒律,造諸惡業。

上面所講的根本煩惱和隨煩惱,同是煩惱惡法。我們發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的佛子,應遠離一切惡法,修十善業。

善是什麼呢?善就是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不僅要與自己有益,對他人亦是有益的,在現在好的,到將來也是好的,如能具備這四個條件,才能稱得上是純善。佛教所說的善法,有世間的,也有出世間的,種類繁多。但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種,叫做“十善”。這十善法,即是十惡法的反面: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口不妄語、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癡。若再從心理上分析,這善法的心理有十一種,在唯識學上叫“善心所法”。

(一)信——是沒有懷疑。一個人對於一切善法,如有懷疑,就不能起信,更不能實行。《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有了信仰心,就會開始行善。

(二)慚——就是羞恥。自覺知識學問不如人而感到慚恥,如不奮發努力,就對不起自己。對於自己所作過錯,亦應感到羞恥,而設法防止重犯。

(三)愧——是抱愧。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來損害他人,倘做了錯事,在別人面前感到羞恥,害怕受到責罰,而不再犯。

(四)無貪——即是不悭貪。是看透人生所有事物,都是因緣而起,故對一切塵欲境界,心不貪戀,恬淡寧靜,少欲知足,無不良嗜好。

(五)無瞋——不瞋恚發怒。遇不順環境,能慈心忍受。

(六)無癡——癡即無明,沒有無明,便有智慧明辨善惡是非,明白事理而無錯誤。如能無癡、貪、瞋、亦無。無貪、無瞋、無癡叫做“三善根”,一切善法,都是從這三種善根而生起的。

(七)精進——精則無雜,進即不退。要勤修一切善法,勤斷一切惡法。自利的工作需要精進,利他的工作更需要精進。修習世間善法需要精進,修習出世間善法行菩薩道,成就菩提更需要精進,這是修行佛道的必要條件。

(八)輕安——即心中輕快安樂,這種境界須經修學佛法,和禅定的功夫初步接觸,心境上感到清明自在,一陣舒暢,才有輕安的樂趣。這是一種調心的工作,得到這種境界,一切妄念的粗垢,漸漸脫落,會使心境趨於純善的階段。

(九)不放逸——即是不放蕩縱逸、不任性胡為,能依不貪、不瞋、不癡三善根為體,加上精進的控制,生起防惡修善的功能,對於一切不好的思想和行為,加以節制,使之向好的方面發展。

(十)行捨——行是修行,捨是捨棄執著。我們學佛的人行善事與修持,不能有圖恩報的思想,做了善事。不要把功德記在心裡,更不能希望人家報答,菩薩視人如己,為人服務即是為自己服務。所以是“施恩不望報,望報不施恩”,沒有世間一般人的功利觀念。同時佛教注重破執,執壞事固然是病,執好事也屬於病,會阻礙自己的繼續上進。故必須空盡主觀的執情,才會契合於客觀的真理,這樣來做好事,便不會產生退心,就會更徹底。

(十一)不害——不損害人家名譽、生命、財產等他人一切利益。佛教的主旨,不但利濟自己,更重要的還是重利樂有情,所以需要不害,方成善根。

在唯識學“百法”之中,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種,善與惡均包括在內。唯有這十一種心所有法,是純粹的善法,一切佛子均需要學習。

思考題:

1、六根本煩惱的名稱是什麼?造惡業與受痛苦的根源何在?請解釋一下“慢”與“疑”。

2、何謂薩迦耶見?應如何破除此見?

3、何謂邊見?執邊見者是否信善惡因果?

4、何謂見取見?執此見者是否能證聖果?

5、戒禁取見之過患怎樣?此種執見的持戒是不是正因?

6、隨煩惱有幾種?大隨、中隨、小隨煩惱有何不同?試把隨煩惱列成一表。

7、你自己哪種煩惱最盛?准備如何消除?

8、善的定義是什麼?

9、十惡與十善有何區別?

10、善心所法共有幾種?試列出表解圖以說明之。

11、什麼叫做“三善根”?怎樣訓練我們善的心理?

第八講 心、意、識及其淨化

心、意、識的淨化是學佛的心理過程,是佛法中重要而理論很深的課題。唯識學就是談這個問題的,現我們從淺易的分析八識作用入手。(八識的簡表和圖解略) 無記是非善非惡,沒有記別。第八識是無覆無記,異於第七識有覆無記。

 再作關於八識的幾點說明如下:

(一)根本識:阿賴耶識是含藏外來六塵緣影所熏習的善惡種子,所積聚含藏種子在此識中不失也不壞,將來遇到外緣的激發時,又會生起現行,故漢譯把阿賴耶識叫做藏識(即含藏種子如庫藏)。藏識又名根本識,這根本識就是前七轉識生起之根,故名根本識。

(二)七轉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及前五識共七識,叫做七轉識。

(三)第六意識:意識是依第七末那識為根(意根)生起,所緣的是過去、現在、未來之法塵,發生認識的作用,叫意識。

(四)第七識:梵語末那(MANO)。漢譯思量,又名為“意”(第六識因依意根生起,稱為意識,第七識即是“意”,依梵文則稱為末那)。在唯識學上,說它從無始以來,常執第八阿賴耶識為自內我,恆審思量沒有間斷,是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愛、我慢跟著它,故我執的成見很深,許多煩惱便是因這第七識的執著而生起的。

(五)有情生命活動的中樞是在“意”處。因為由意(末那)的意根生起前六識(第六意識及前五識合稱為六識),第八識阿賴耶又為“意”所執,這“意”便是引發業力的主人翁,由它的活動引生識的外攀緣六塵境界;由識的攀緣而又集起種種善惡種子,含藏於內心,使阿賴耶識成為生死流轉的生命原動力。故八識中意識是生命活動的中樞。

(六)八識中,以第六意識活動力最強。因為我們日常工作,整個生活活動都是用第六意識的。

(七)心、意、識這三個名詞所含的意義,有如下分別:

1.“心”梵語質多(CITTA),以“集起”為義,指阿賴耶識含藏積集的善惡種子。

2.“意”梵語末那(MANO),以“思量”為義,是指第七識的恆審思量執取第八識為自內我。

3.“識”梵語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義是“了別”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識了別的作用。

(八)心識是有情生死的根本動力,唯識學所說都是關於心識的問題,以“萬法唯識現”的理論,去破我、法二執。

(九)阿賴耶識漢語藏識,“藏”字有三義:

1.能藏:阿賴耶識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惡種子。

2.所藏:阿賴耶識是前七識熏習的雜染法所覆藏。

3.執藏:阿賴耶識為第七識所執為自內我。

(十)八識中第六意識能緣過去、現在、未來法境。靠第八識阿賴耶執持根身,才能得以生存。

(十一)八識中以第七識和第八識的作用最微細,不大為人了知。

(十二)修行可將八識轉成四智,其次第為:

1.首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

2.次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3.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十三)轉識成智的妙用:

1.成所作智——能現種種化身說話;

2.妙觀察智——能契機說法,恰到好處,使聽者不退轉;

3.平等性智——已證自他平等,無我法二執,對一切眾生,一視同仁,沒有親疏內外之分;

4.大圓鏡智——如大圓鏡現諸色相,即如來鏡智中,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且依大悲恆緣眾生,依大智觀諸法性平等,常能執持無漏根身,為一切善法功德所依。

(十四)意識分五俱意識和獨散意識:

1.五俱意識——即當前五識現起時,意識一定隨同俱起,故名五俱意識。

2.獨散意識——“獨”的意思是它能獨起思構,獨自分別一切法,或獨作回憶過去的事,獨生出極猛利的勢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亂,故名獨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識俱起,又叫做“獨頭意識”。

我們生命的活動狀態,就是由上面所講的八個識在發生相互的作用,構成了人生種種好壞的條件。識清淨則所作出來的事必定是好的,識不清淨作出來的事就壞了。在眼、耳、鼻、舌、身、意、末耶、阿賴耶等八個識中,我們平常人只能在第六意識上用功夫。

修行要修心,要“自淨其意”,這個意多指“第六意識”,與普通心理學中所說的“潛意識”、“下意識”的情形相似。在精神界的領域,它的活動力是最強的,可以支配一個人的思想好壞,行為善惡也由此而產生。有一首一直流傳到現在的偈,是對此很好的說明:

“三點如星列,橫勾似月斜,

披毛從此出,作佛也由它。”

這個它就是心,也真是我們佛學上所說的第六意識,這首偈,說出了學佛必先修心的重要性。

我們所講修心,就是要修改我們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作用有二方面:一方面是染污的;另一方面是不染污的。染污的叫做有漏的不淨意識;不染污的叫做無漏的清淨意識。第六意識如果常和貪、瞋、癡等六根本煩惱和二十隨煩惱的垢污之法相應,擾亂心神,向惡的方面去發展,於是就成了不清淨的意識;反之它若和信、慚、愧等十一個善心所相應,就會心地磊落,成為清淨的意識了。

但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意識不落染污,而向清淨處發展呢?依據經典,有二種方法:

第一是“多聞熏習”,也叫“淨法熏習”,即多聽清淨的佛理,多看佛經,甚至還要多聽世間的善法,閱讀世間的好書,都會把自己的意識引向好處發展。古書講:“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這正說明了多聞熏習的道理。

第二“如理思惟”,也叫“如理作意”,這作意行就是“五遍行心所”中的“作意心所”。我們在多聞淨法或多看好書之後,必須如所聞、所看的道理多加思惟,多加作意,把好的理論思想,深記在心中,使之發生強有力的作用。這樣壞的理論思想,自然就會排擠出去。如此就能逐漸達到自淨其意的目的了,修心就是這樣修的。

上面我們所講的是一般轉第六識心之法,末那與阿賴耶兩識尚未談及。因為在座的居士都是念佛的,下面再就念佛轉識成智談一些看法:

淨宗念佛轉識成智,可以分成頓、漸兩種:如果是利根修行者,必須由頓而漸;鈍根修行的人,必須由漸而頓,雖然起初入門,似覺頓漸先後有異,到末後成智則是一樣的。

(一)由頓而漸的修行,應先悟入佛果圓理,然後安住佛果圓理,心心持名,念念觀照,如水住水,似水合水,最後畢竟成片,即覺內外透徹,真實一如。如能這樣先入佛果圓理,然後安住佛果圓理,漸漸修持者,叫做由頓而漸念佛轉識成智。

(二)由漸而頓的念佛轉識成智是:由我們現前一念之心,至誠懇切,念念持佛名號,這個至誠心即是第六意識。由於這個一念分別塵勞的意識心,念念存在自己的第八意識心中,持佛名號,久久持念純熟,那麼分別塵勞之念就會漸漸減少,漸漸安定,漸漸清淨,漸漸光明。這個清淨光明之心,就是由第六識心轉成第七識心。第七識心因為清淨明達,端正居中,不與六塵相對,所以叫淨念,亦名為正念。進而由第七識心念念觀照,心心持名,即是淨念相繼。因為這個清淨正念,如同海中摩尼寶珠,淨明四達,念念遍照,遍照不已,就會頓覺第八識心原來圓滿廣大,真實一如,一念全體,全體一念,此時第七識心自然轉成第八識心,由此第八識心再轉成如來藏心,這就是念佛轉識成智。因為念佛法門,本來直截了當,至頓至圓。如能念念心存至誠,持佛名號,雖是愚夫愚婦,亦可轉染成淨;利根行人若肯念佛,如法熏習,當然可以轉識成智了。古德說: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就是這個意思,望大家共勉之。

思考題:

1.寫出“八識”的名稱。前五識所了別的塵境是什麼?

2.梵語末那是什麼意思?第七識常執哪一個識為自內我?這是什麼原因?

3.什麼叫做七轉識?

4.阿賴耶漢譯是什麼意思?第八識為什麼又名叫根本識?藏識有哪三義?

5.八識中哪一識活動力最強?我們日常工作都是用哪一識的?

6.八識中哪一識能緣過去、現在、未來法境?哪一識執持根身?

7.清淨的心應轉識成智。試問如何轉八識成四智?轉八識成四智的妙用如何?

8.為什麼修行要先修心?默寫出那首講“心”字的偈。

9.意識為什麼有染污的和不染污的?要使意識清淨有幾種辦法?你覺得自己的意識清淨嗎?

10.一般人的修行、念佛是在第幾識心上用功?為什麼?

11.有人說:念佛念得最好也只能在第七識上用功。這話對嗎?

答:念佛功夫。究竟在何識心上,這是不一定的。因為念佛功夫有淺深,一般人的念佛,最初下手本由第六識心,念念執持阿彌陀佛名號,由此持念純熟之後,漸漸轉到第七識心,若能念念在第七識心上用功,就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所以說比較愈易。為什麼呢?我們不是看到《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句話嗎?所講“淨念相繼”,就是叫我們在第七識心上“念念相繼”,因為第七識又名傳送識,它雖不及第八識之不動,但比較前面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已好得很多了,為什麼呢?因為眼、耳、鼻、舌等六識,終日和六塵相對,總不清淨。第七識處在中間,不與六塵相對,所以稱為“淨念”,這個淨念就是正念。凡念佛時,如能正念現前,心能作主,就能歷歷分明。正念若失,心就難以作主了,於是雜念紛飛,雖則高聲念佛,自己皆聽不到,即使聽到,也不會句句明了,所以念佛修行的人,應當在第七識上注意。又因為在臨終時能作主宰,正念分明,待佛來迎接的就是這個第七識正念之心,歷歷分明而致。如果講正念之心,六識、七識本無分別,但六識不淨,七識純淨。又因六識散亂,七識不亂。例如種子.下在地裡;又如果核住在果中。我們念佛修行的人如能很好地“入佛果覺,住佛正定。”會得“一念全體,全體一念”者,就是在第八識上用功了。古德說:“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這個“在定之心”,就是第七識心,住在第八識心之中,因為第八識名含藏識,進入這個藏識,就是已進入一心。依此一心念佛,自然就漸漸不亂,以此功德,回向西方,臨命終時,決定往生。

 第九講 修持基礎與行門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呢?就是為我們眾生了生死、脫輪回的問題。因此,釋迦牟尼世尊說法談經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們眾生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使眾生同成佛道。而我們眾生研習經教,誦經念佛,守五戒行十善,實踐六度萬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最後同成佛道。

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雖是兩句成語。但道理只有一個:轉迷成悟在於求真理,屬於解的方面;離苦得樂在於修聖道,是屬於行。但如果能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離苦;如果因修道而離苦,自然也可以開悟,所以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是一體的二面,目的則是一個。轉迷成悟的修行方法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上面所學過的:要理解緣起性空的學說,皈依三寶,行五戒十善,明四聖谛,依三十七道品、廣作四攝六度之菩薩行等。

對於修行證果的方法,我們一口氣說了許多,雖“理可頓悟”,但“事須漸修”,這就是要我們依第七講中已談及的“信、解、行、證”四個步驟來修習。下面我們對這四個步驟再稍作解釋:

“信”是信受,如果對於一件事物沒有信心。存在著懷疑的念頭,我們就根本不會學習、研究它,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所以學佛的歷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在起信之後,要進一步了解佛法的內容,只有在理解佛法的基礎上,我們的信心才會堅定不移。佛經中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我們信奉的是佛法,不是信哪個人、神或偶像。對於“法”,我們應用“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和“一實相印”來鑒別。如果不符合這個道理的就是外道,與這個道理相符的就是佛法。

在起信求解之後,再進一步就是“行”。行是實踐,我們不能只將佛學作為一種學術來研究鑒賞。因為這樣只是“說食數寶”,得不到實益。我們學佛,是要在明白佛的教法之後,躬行實踐,依法修持,端正行為,澄清妄念,只有這樣才能明心見性,轉迷成悟,獲得學佛的真正利益。

學佛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證”。在世間法上,我們對於一件事情,具備信心,充分了解,再能腳踏實地去實踐,最後必可獲得成效。而我們學佛亦是這樣,如果能信心堅定,教理明了,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後在心境上必有所得,這就是“證”。至於所證到的境界究竟如何,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親自證得者才能領會。

從學佛的途徑來說,就是戒、定、慧。我們具體學佛必須從“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成為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雖然研究佛教的典籍,但仍不能算是佛教徒,故學佛的入門,以受三皈依為根本。皈是皈投、皈向,依是依托、依止,皈投三寶,以三寶為依托,這就是皈依。在所皈的境——三寶方面來說,皈依即救護義。如《大毗婆沙論》三十四卷說:“救護義是皈投義……諸有皈依佛、法、僧寶、不破學處,不犯律儀,不違法制,便能救護。”學佛的人為求解脫,皈依三寶,仰求救護,就必須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好好的學習佛陀,奉行教法,親近僧眾,就能得到救護。佛弟子自皈依佛後,以佛為師,更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後,以法為師,更不皈依魔外眷屬。如《優婆塞戒經·受戒品》說:“若皈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若皈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若皈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

皈依之後,進而求受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這些戒是具體實踐佛法的規則,是醫治我們身心疾病的良藥。《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梁。死海水中,戒為大船。”論長行文中並說,譬如大地,為生長一切萬物的依處,戒亦如是,為生長一切世出世間善法的依處。下品持戒,得生人中;中品持戒,生於天上;上品持戒清淨,可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故受持戒法的人。若守護無犯,則能遠離一切災難恐怖,具足一切善法順緣,常為善神之所守護,三寶之所加持,可得之願,隨其所求,皆得成辦。所以《大智度論》說:“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五戒 即是盡形壽不殺生,盡形壽不偷盜,盡形壽不邪YIN,盡形壽不妄語,盡形壽不飲酒。這五條戒為得人天善趣異熟報身的根本,也是修行聖道與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礎。所以學佛的人,在皈依三寶之後,就應該受持五戒。嚴持五戒,即為得一切戒的根本,證得一切無漏功德和聖果的所依器。如《優婆塞戒經》卷三說:“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何以故?是戒能為沙彌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薩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又說:“善男子!僧已和合聽汝受持優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當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大智度論》卷十三廣說贊歎持戒功德,呵責破戒過失,並多用譬喻,有心持戒行者當檢論披讀,以廣聞慧。從以上所說持戒功德可以知道,無論求現生與後世的利益。有漏與無漏的功德,皆當以清淨受持五戒為根本,故凡欲受持五戒者,均須事先研習開遮持犯之戒相,凡是受了五戒的優婆塞與優婆夷,都應當嚴持淨戒。

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礎上開出來的,即略為五戒,詳成十善。

 能守五戒,則人倫道德無缺,取得人的資格。學菩薩應從做好人起步,能行十善,便可從人而天,緣無貪、無瞋、無癡。其心境平靜清寧。已入於天人的境界。唯我們學菩薩者目的在成佛,不求個人的享樂為足,要永與大眾為友,於大眾中學習菩薩道。其它八關齋戒,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菩薩戒等,條文明細,要專門研習,佛教在家居士不學出家戒條,我們初學佛者不必研究,這裡也就不談了。

定又名禅定。在於治心。修習禅定,可以免去情慮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紛亂。上幾講已談到我們身心感受的苦果,是業和煩惑聚集而來的,因此想得到解脫,先要斷除苦因。苦因的由來,無非是由我們這顆妄心上發生。試看我們心上的妄念,前念剛滅,後念已生,剎那不停,相續不已。妄念是惑,發生在身口意的意念行為是業。因惑造業,因業受苦,這就是生死流轉的根本。所以說修道在於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惡業,定是治內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資定,由定而生慧。

修定的具體方法很多,初學佛的人,以念佛入門為最穩當。

慧就是智慧,但這種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辯聰,而是由定力所證得的大智慧——無漏智慧。

真如佛性,人人本來皆有,但為妄念遮蔽,如金含藏於礦中,又如明鏡蒙塵。礦中之金,本質未損,蒙塵之鏡,照物之性仍存,若經提煉或拭去塵垢,純金的本質和鏡能照物之本性,仍然可以顯露出來。正如我們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掃除妄惑,歸於一個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脫落,真心顯露,這就是證得“般若”了。

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我佛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因我們眾生的根器習性不同,而方便立說。事實上“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門門皆歸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們初學佛的人,對於各種法門,要本著法法平等的觀點,不生門戶勝劣的執見,才能事理圓融地選擇對機者修習。各宗的修法,雖然有同一的目的。但立場和方法,卻有所不同。從來祖師大德,因悲心激切,恐我們不肯專心於一個法門去修學,所以都苦口婆心,特別強調自己法門的優勝,希望大家都用一個法門去修。各宗的修持方法雖然不同,但都應以願力為主。願力要發得正大切實,痛念生死無常,決心要求解脫。同時還要發廣大悲願。誓願同一切眾生,共同獲得平等圓滿的無上正覺。其次就是要注重實修,要從內心出發,不只是表面上的唱念禮拜;修學中必須一門深入,不能變換法門。

以上所說的,是一般修持所必需的知識,下面再向大家介紹一個修行的妙法——念佛法門。

廣大微妙、空有圓融的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是釋迦世尊住世之時,於耆阇崛山說《無量壽經》,於王捨城說《觀無量壽經》,於只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說明西方淨土的情況,開闡這個眾生念佛往生的方便之門。

世尊滅度後,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勸生淨土;世親菩薩造《淨土往生論》,提倡弘揚;諸大乘經如:《華嚴經》、《大集經》……等多有勸贊。佛法傳入中國後,此淨土法門即有流布。在東晉廬山東林寺慧遠大師,結蓮社念佛之後,就逐漸成為專宗。歷代經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蓮池、蕅益、截流、省庵、徹悟、印光諸大師的弘化,流布日廣。

當今社會是科學發達的社會,一般人往往認為念佛是迷信,哪裡知道念佛正是念念打破自己貪、瞋、癡的有效方法。迷妄若去,智慧現前,它的妙用決非局外人所能想象;在已經學佛的人中,又往往以念佛為淺近,認為是愚夫愚婦的事,這是個大錯。

念佛即是六度 信淨土法門者,發願自度度人,同證佛果,就是菩提心。以此菩提大心,專心念佛不著物欲,心無悭貪,即與布施相應;念佛時心、口、意三業集中於佛念上,其它雜念當然不起,三業能夠清淨,則眾戒自然具足;專修念佛。逆境現前,不計人我,不生瞋恚之心,即是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就是精進;《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能一心不亂,則妄想亦不弛逐,這即是大禅定;釋迦世尊教我們稱念佛號。這是擦磨心鏡,斷除煩惱的方法,如真能行住坐臥不離於佛,則不為他歧所惑,再能念茲在茲無有間斷,則妄想漸離,佛慧自發,所以念佛即是智慧。

念佛與禅修 禅宗一門,唯論見性,直指人心。淨土法門,原不離自性清淨心,當體無心,就是淨土。《宗鏡錄》說:“自心遍一切處,所以若見他佛,即是自佛。”無生即生,生即無生,能於淨土法門,理不礙事,事不礙理,處處圓融,絲毫不隔,如此持名笃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故《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不過念佛未得定前,是與禅有不同之處:

禅心非欣厭取捨,而念佛欣淨厭穢;

禅心不能著境,而念佛則心境對待,能所宛然;

禅心應遠離法執,而念佛要利用法執;

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義,而念佛則應作死此生彼想。

以上種種皆是禅淨不同之處。但是如果能念到得定之時,則禅淨即無分別,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當前一念心性,與十方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這時便離開六識分別,與禅的真如三昧,無二無別,禅淨不分了,此時可以說淨即是禅。

念佛與天台宗 一句阿彌陀佛,若論文字,只有六字,若論作用,可以說三藏十二部教理,均在其中;也可以說釋迦世尊應化以來所說之法,一字不漏的都在其中,如此還有什麼教理,能在這六字之外呢?我們研教的目的在於生信解,起行證,而念佛的作用,正是息妄心,得正念,實已超過信解,而直達行證的階段。所以學者,若無智力和時間,如能老實念佛,則無需研教,天台宗的修持重在“止觀雙運”、“定慧一如”、“三觀頓修,三谛圓融”,淨土法門於此亦具足。一聲佛號,能念的體本來空寂,所念的佛也無形相,這就是空觀;一句佛號,雖能所俱寂。但又不妨能念分明,所念宛然,這就是假觀;一聲佛號,當能所俱寂時,即能所宛然。正能所宛然時,即能所俱寂。空假互存互泯,這就是中觀。所以溫陵禅師說:“念佛一聲。入三觀門。”當念佛時,專心而念,無有別想,即是止;又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非別有止觀,所以說念佛具足止觀。念佛念到因果相契,則心佛一如,一念全體,全體一念,絕待圓融。念佛所具有的天台止觀之益,於是顯現。

念佛法門顯密圓具 古人說;“淨土法門,事是大因緣,理是秘密藏。”所謂事是大因緣,是“全實即權”,這不是顯教嗎?理是秘密藏,則是“全權即實”,這就是密乘了。為便初學者的理解,再作如下說明:密宗注重三密加持,強調即身成佛,獲得六種無畏。

淨土法門中,亦是注重三業集於一念的——口念一句阿彌陀佛,也正同無上密咒(南無阿彌陀佛。本為“南無阿迷達補達耶”的化音);

且淨宗觀想於西方三聖,等於密宗的觀想本尊。淨宗以彌陀,觀音為主體,密宗也未曾離開彌陀、觀音;

行、坐二時念佛,常用彌陀印契(就是兩手仰掌,右按左上,二大拇指相觸的手印,又稱法界定印。)以助定力。

再念佛的作用能使我心佛心融合於一,而當三昧現前時,但覺性光交錯,凝成一片,實不能分別心與佛,這個境界稱即身成佛,亦無不可。即使未得三昧,而當念佛時,為了感應道交,佛光攝受故,行者當前即為佛神通力用所加被,如是當何所畏?這樣看來,不是即淨即密嗎?

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裡,將淨土法門,列為易行道。其實淨土法門中修行的方法亦多,其中難易懸殊。

 依照各種方法去修持,都可往生淨土;但其中以持名念佛為重心,因這法門收機最廣,利人也最多,所以說下手易而收效高。真是“淺者得其淺,深者得其深。”對任何人,都是相宜的。

但念佛法門,雖說下手簡易,實際上也並不簡單,必須懇切專勤,唯精唯一,行住坐臥,動靜忙閒,笃直念法;尤其當遇到一切順逆境界時,總要使一句洪名,不離心口,若有事打斷,必須記起就念。只有這樣,久久方能業消智朗,淨念現前。如果認為簡易,而悠悠忽忽,間斷夾雜,即使稱唱累年亦不得實益,這不是法門不妙,而是我們念的人不老實。我們念佛時,如能念念提起,則念念是佛。這樣由“執持名號”到“一心不亂”,雖不求見性,卻暗合妙道,即使念時心仍散亂,也可仗自己的真信切願力量,帶未斷的煩惑。出離三界,“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淨土法門,普遍適應於上、中、下三種根機的人,稱為教內別傳。

至於初學念佛行人的具體修法,我們建議采用金剛念——即是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雖不出聲,但嘴唇必須微動,來幫助憶念。因高聲念易費氣力傷氣,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執定。看各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每日跏趺坐念一小時,助其常攝在定,自能得力。萬一覺得妄念紛飛,不易收攝,則可用一面在口裡念,一面在耳根聽的方法,旋聽旋失,旋失旋聽。若一根被攝,則六根也都自然寂。《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是念佛的要道。此經又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總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號上,日積月累功夫純熟,自然流入真覺果海,念念冥契客觀實相,將成就一行三昧,而滿九品往生的本願。

念佛修持本通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我現在建議采用趺坐方法念佛的原因是:初學行人,妄念紛飛,必定靜中較動中容易得力故。坐時是以右趾押左股上,名單跏趺坐,假使能雙趺更好。身體必須端正,不動不搖。手結彌陀印,安於臍下跏趺之上。合目斷光,閉口,舌抵上腭。呼吸聽其自然,要寬衣......

 

上一篇:林克智居士:祥和灑脫之路 高賢篇
下一篇:仁煥法師:認識生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