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跋篇
臨海龍山精捨序
蓮之為物,雖出於泥,體常清淨。城南村居有出類拔萃者,金家匯朱青蓮居士也。居士年卅四忽病腦疾,頓覺病苦乃娑婆之大患,即發捨俗修行之心。遂以其夫為伊療疾之資,獨創精捨。矢志禮誦觀音菩薩,揚慈航於震旦。居士自渡渡人,乃忘己為人,志實可嘉。春日邀游,適值精捨興工,感觸良深,特作序為記。
優婆塞 林克智撰文
1990年春 吉旦
附:龍山精捨山門聯
龍天護佑,精研微妙法;
山居學佛,捨己青蓮香。
山門額曰:龍山精捨。
寫在重印《維摩诘所說經》前
《維摩诘所說經》又名《維摩诘經》、《不可思議解脫經》、《維摩經》等,曾在我國多次譯印。據宋代智圓撰《維摩經略疏垂裕記》載,有6種譯本。現僅存3譯:
一、吳支謙譯《維摩诘說不思議法門經》,二卷;
二、姚秦鸠摩羅什譯《維摩诘所說經》,三卷;
三、唐玄奘譯《佛說無垢稱經》,六卷。以上3種譯本,以鸠摩羅什譯者為最流行。
本經主旨在於宣揚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此經內容,僧肇《維摩诘所說經·序》以“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用,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寥寥36字,概括無余。
經文通過對毗耶離城大富長者維摩诘居士形象的描述,生動地頌揚“入不二法門”的大乘菩薩行。認為現有煩惱之身,無實自性,如方便攝化,即可轉煩惱成菩提,轉色身為解脫身,提出佛弟子能否得道的主要條件,是能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關鍵不在客觀上的人身是否出家,而在於主觀的修養。故經中維摩诘“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因他所行的為離相的菩薩行,故能顯現種種不思議境界。
全經富於哲理,同時語言優美流暢,其本身就是一部富麗的文學巨著,因此受到歷代文人學士的喜愛。自隋、唐以來,這些豐富多彩的情節,就被廣泛作為雕塑、繪畫、詩歌、戲劇的題材,而在佛教界和社會上廣為流傳,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天台山國清寺佛學研究社靜慧主講法師和雨花法師等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推動佛學研究和滿足海內外笃信佛教與酷愛佛教文學、渴望了解佛學者的需要,特贈淨資助成本次出版因緣,使本版書能以半價發行,減輕了讀者的負擔。今請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出版,以飨讀者。
1991年10月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序
普陀山是人所共知的觀世音菩薩道場,也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之第二十七參時,參見觀世音菩薩的地方,山中還有善財洞等聖跡。80年代以來,由於普陀山的修復開放,故來山朝禮大士的游客與年俱增,來山者不時問起本山的歷史,問起觀世音菩薩與本山的關系,問起善財洞、及觀世音菩薩說法台等處的典故,盡管法師或導游者怎樣解說,還不能滿足朝山者的求知欲望,他們都在想:如果有幾本這方面的書多好啊!
普陀山全山統轄方丈妙善大和尚,素對佛學的研究與弘揚十分關注,在他老人家親自倡導下,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於去年秋天正式成立,研究所的宗旨是發掘、研究、弘揚佛教文化,其具體的工作是開展深層次的天台宗和其他宗派的研究,進行觀音信仰與觀音菩薩和普陀山關系及其歷史狀況的研究。並以課題管理為運作模式,充分調動和組織社會力量來搞好研究工作。為了研究和弘揚佛法,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首批聘請了研究員和特約研究員48名。聞妙居士與我有數十年之鴻雁往來,有較深的文字因緣,居士撰寫與編校之書達數十種之多,是居士界的學者,故亦在聘。
聞妙居士接到研究所的特約研究員聘請書後,不顧自己年逾古稀、並患病剛出院的身體,來信說:“趁尚能做一點事,盡可能趕快去完成,因為年紀大了,到那時腦笨眼花,就只能念佛了。人命無常啊,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他自10月份出醫院回家後,也沒有遵醫囑休息,即投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之編寫工作。經過2個月的努力,居士終為佛法的弘揚又獻了一份厚禮!
去年底,聞妙居士將書稿配上吳縣聖恩寺原藏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贊》後,寄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審閱,並問序於余,特記本冊成書因緣如上,以答居士之深意。
1999年元旦於普陀山
《大悲忏》合集前言
《大悲忏》是念誦禮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的圓滿行法,為宋代知禮法師所集,清初南京寶華山見月律師重纂。忏儀簡略而莊嚴,為今日全國流行最廣的一種忏法。
“忏”是忏除過去所犯罪過,以便積極修行的一種佛教儀式。《大悲忏》因《大悲咒》為過去99億恆河沙諸佛所說,觀世音菩薩受之於千光王靜住佛,菩薩受時一聞此咒,即於初地立超第八地,心生歡喜,發誓弘布,安樂眾生。如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即能如願往生任何佛國,能得無量三昧辯才,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皆當果遂。但持誦時必須發善心、至誠懇切地念誦。古來法師慈悲心切,深恐學者持誦難以如法,特編集《大悲忏》為依,我們如能依法至誠禮忏,則過去眾罪消滅,一切所求皆遂。
臨海葉茂生同修,深體初學者未谙禮誦之法,禮誦時難以如法之苦,特據上海聲像出版社《萬佛聖城梵呗——大悲忏》唱腔,精配曲譜,使學者便利禮誦,功德不可思議。為使初入門同修能對《忏儀》更好地理解,特作淺注,並與忏儀、曲譜合刊一集,祈禮忏更如法如儀。
淨業弟子 林克智於香光居
1995年5月25日
配譜《八十八佛洪名寶忏》序
諸佛世尊大慈大悲愍念法界眾生,大喜大捨濟度含識,佛之功德難思,深恩難報!
我於童年時,隨父至兜率寺蓮社,鐘響大眾上殿供佛,僧眾居士濟濟一堂。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我合掌跪於父側的拜墊上,大人們念什麼我不清楚,只聽得通文法師洪亮而悅耳的聲音領誦著“南無口口佛、南無口口佛……”一聲聲佛號叩撞著我的心扉,即使不懂所誦的內容及其意義,但莫名的歡喜心油然而生。大供結束後經父親的解釋,才知剛才所念的是《禮佛大忏悔文》,誦此可消除往昔所造一切罪障。在父親的指教下,很快就學會並能背誦《大忏悔》全文。後來又見到《八十八佛洪名寶忏》,聽說此忏在南方一些地區非常流行。上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臨海市佛教音樂團的譚寶瑜居士在我家聽到“寶忏”的錄音,她聽後非常喜歡,就把我的忏本和錄音帶借去,也是因緣吧——葉茂生居士在譚寶瑜兒子所開的書店裡一聽,同樣十分歡喜,就把唱腔用簡譜記下,經過整理後,就成為現在這本人人可照著禮誦的配譜《八十八佛洪名寶忏》。
八十八佛有許多佛弟子天天念誦,但對持誦功德卻一知半解。在同修們禮拜之前,借此機會,再引經作說明如下,以引起對本忏的認識與重視。
八十八佛分五十三佛和三十五佛兩部分。《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說:“爾時藥上菩薩為行者說過去五十三佛名,告言法子:過去有佛名曰普光、次名普明、次名普淨、乃至次名一切法常滿王佛,爾時藥上菩薩說過去五十三佛名已,默然而住,爾時行者即於定中得見過去七佛世尊、第一毗婆屍佛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宣說五十三佛,乃是過去久遠舊住娑婆世界成熟眾生而般涅槃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只劫不墮惡道;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諸罪皆悉清淨。以是諸佛本誓願故,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次屍棄如來、毗捨浮如來、拘留孫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亦如是贊五十三佛名已,亦復贊言:善男子善女人能聞是五十三佛名者、能稱名者、能敬禮者除滅罪障,如上所說。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於妙光佛末法中出家修道,聞是五十三佛名,歡喜合掌,教他聞持,他人聞已,復行轉告,如是展轉相告至三千人,異口同音稱五十三佛,復一心敬禮,以是因緣功德,即超無數劫生死之罪,即成過去劫千佛、現在劫千佛、未來劫千佛是也。”現在佛釋迦牟尼世尊,即是現在千佛中的第四尊。經接著說:“又佛告寶積,十方現在諸佛、善德如來等,亦曾聞是五十三佛名,故於十方面各皆成佛。所謂寧受一切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若有眾生欲得除滅四重禁罪、欲得忏悔五逆十惡,欲得除滅無根謗法極重之罪,當敬禮七佛,復當敬禮五十三佛,然後遍禮十方無量一切諸佛,晝夜六時,心想明利,有如流水,行忏悔法,機感道交自然除滅。”《佛名經》雲:“三千諸佛因禮五十三佛,滅除積習得成正覺。”
禮誦三十五佛的功德,大寶積部的《決定毗尼經》詳說,《寶積經》說:“一切眾生若有五逆十惡,萬劫不通忏悔者,應須頂禮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即皆除滅也。”
八十八佛功德不可思議,配譜及至心禮誦見聞者,亦當障除慧朗同成佛道,特作此序以廣弘揚。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優婆塞林克智覺智序於普陀山西方淨苑
丁丑年十一月初三日
紀念《百喻經》漢譯1500周年
(代《百喻經今譯》後記)
《百喻經》被稱為東方的“伊索寓言”,是一部優秀的古印度佛教寓言集。它之所以被稱為“百喻”,是因為全經搜集了98則寓言故事,另加“序引”和“尾偈”剛好是一百。它運用譬喻形式,講解佛教義理,因故事寓於哲理、诙諧幽默,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又因故事內涵十分豐富,對我們認識生活,培養品德與陶冶情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該書不但在宣揚教義上是成功之作,而且從文學欣賞角度來看,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因而,它被譯成多種文字,或被選入中小學課本,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在我國,自南朝蕭齊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由中天竺懂得漢文的法師求那毗地譯出之後。1500年來經久不衰。特別是近代以來,魯迅先生將其校正、斷句後,於1914年向金陵刻經處捐施銀洋60圓,刊刻百冊流通;1926年有王品青析出教誡,獨留寓言,題名《癡華鬘》,交北新書局出版,魯迅先生為它寫了題記(見《魯迅全集·第七卷》);建國後,上海《覺訊》月刊曾出版〈百喻經故事〉;《漫畫》雜志亦曾陸續刊出配圖的《百喻經故事》;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了《雪峰述〈百喻經〉故事》;1981年,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南京金陵刻經處和金陵書畫社分別重刷和影印了1914年版《百喻經》;198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蓉生的《〈百喻經〉譯注》;1990年,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百喻經〉注評》。後兩者及《漫畫》雜志刊出的《〈百喻經〉故事》,均據北新書局版,僅留寓言故事。而人民文學版不載原文,且改動之處較多。
為了紀念《百喻經》這部佛教文學名著漢譯1500周年,並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對這部東方的《伊索寓言》進行品嘗,特根據魯迅先生斷句的、金陵刻經處版《百喻經》,進行現代語翻譯。譯文以直譯為主,酌加意譯,並印上原文,期以使讀者得到全面的認識。譯文中不加任何評述,個中奧秘則請聰明的讀者自己去鑒賞和體味了。
文譯譯成後,曾在《台州佛教》上分期刊出,廣泛征求了教內外前輩們的意見,又承重慶慈雲寺惟賢法師作序介紹,特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本書還得到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張志哲教授的幫助,促使早日出版,亦表示謝意!限於水平,雖經修改,錯誤難免,敬請讀者、方家批評指正。
1992年9月10日於台州佛教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