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生活中的佛教

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大家都十分熟識,但對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思想,則研究者不多。在佛典中常提到釋迦牟尼佛是人天導師,筆者在學佛並對佛學的研究中,覺得釋迦牟尼佛確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大教育家。現試陳述一些記載,就其人格、學識和化導人的方法等方面,來探討一下他的教育思想。筆者認為他的教育方法,不僅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適用,就是在今天,他的許多行為和見解,例如洞悉事物能力,崇高的人格涵養,豐富的學識及以身作則的風范等等,仍然值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學習與借鑒。

一、釋迦世尊的教育及其特點

首先,我們從釋迦世尊所教育的“對象”、“目標”、“制度”、“內容”、“效果”等幾個方面,來看一下釋迦世尊教育的特點:

(一)釋迦世尊所教育的對象和目標

要想實施教育,當然有實施教育的對象和目標,釋迦世尊的教育目標是什麼呢?《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上說:“佛以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無非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大事因緣”是什麼呢?就是為幫助眾生斷除一切煩惱,了脫一切生死和獲得一切智慧。這一段經文,可以說就是釋迦世尊所進行的教育對象和目標。

在佛教的其他經典中,還有一些不同的提法,如《大日經疏》卷九說,佛陀要使一切眾生,都獲得沒有負擔的知識和真正的智慧。

《心地觀經》卷二說,佛陀教化眾生,是為了啟發他們無窮的心靈寶藏。總的說其目的是希望世間一切眾生,獲得像釋迦世尊一樣的智慧,照佛經的說法,只有得到這樣的智慧,才能“離苦得樂”,即所謂“斷惑證真”,這就是佛陀教育的最大目標。不難看出,釋迦世尊實施教育的對象,當然就是一切眾生了。

(二)釋迦世尊的教育制度

釋迦牟尼從成道到涅槃期間,到處傳道——推行教育。接受他教育的學生,包括國王、後妃、大臣、平民、乞丐和奴隸。遍布於當時社會的每一個階層。至於他實施教育的場所,我們概括一下,可以分為三類:

1、精捨說法——這是比較大規模和較長時期的說法,包括王捨城的竹林精捨,捨衛國的只園精捨以及其他各處精捨;

2、應供開示——釋迦佛在世時,常常接受信徒們的邀請,到他們的家裡應供,飯後隨機講說佛法,令他們的日常生活,照著佛法的正規而行;

3、民間布教——釋迦世尊除了以上兩種說法之外,還經常深入民間,向社會各階層人士,普遍施行教育。

上面說到的精捨說法,應供開示和民間布教三種教育措施,剛好和現代教育相類似,即:

精捨教育,相當於現代的學校教育;

應供開示,相當於現代的家庭教育;

民間布教,相當於現代的社會教育。

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世尊,在他所推行的教育上,已注意到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三者的兼行並重,我們就不能不說他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了。

(三)釋迦世尊教育的內容

釋迦世尊的教育,著重於戒、定、慧三學兼施。

他先教戒學,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次教定學,給學生鍛煉身心;然後再教慧學,以啟發學生的智慧。這樣看來釋迦世尊的戒、定、慧三學,約相當於現代教育的德育、體育和智育三個方面。所不同的是現代的體育,只注重身體的鍛煉,而釋迦世尊的定學,則包括身體和心靈兩方面的鍛煉,同時三學有一定的連貫性。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浩瀚,其中經藏的內容诠定學;律藏诠戒學;論藏诠慧學。他所教育的內容無所不包。以我們現代眼光來看,屬於社會科學方面的已涉及:哲學、心理學、邏輯學、歷史學、地理學、教育經濟學、政治學、軍事學、法律學、語言學、倫理學等等學科;屬於自然科學方面亦已包括: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醫學、營養學、衛生學、天文學等等。其中說理透徹,概念正確。在科學尚無形成的兩千五百余年前,他能作出這樣的論述,可謂歎為觀止!

現以有關衛生方面為例,在經、律中就至少包括如下十大類內容:

1、口腔衛生。

2、手部衛生。

3、沐浴的衛生:

(1)沐浴的方法;

(2)沐浴的用具;

(3)沐浴的場所和水源;

(4)盛水的器具;

(5)沐浴的時間;

(6)沐浴的益處;

(7)浴室的造法。

4、理發、剪指甲、除耳垢、洗腳等身體其他部分的衛生。

5、睡眠的衛生。

6、飲食的衛生。

7、環境衛生。

8、如廁的衛生:

(1)大小便的禁忌;

(2)廁所的造法;

(3)入廁法、便利法、廁上坐法、拭法、洗處法。

9、著鞋的衛生:

(1)鞋子的種類和選擇;

(2)草鞋、麻鞋的衛生;

(3)著靴的衛生;

(4)草屣的衛生;

(5)脫鞋的衛生。

10、擤鼻涕、吐痰、打噴嚏、打哈欠等的衛生。

在營養學方面,釋迦佛首先告誡弟子,不可貪圖享受,而荒廢了精神的食糧——道業。同時不可挑剔食物的美劣,以免導致某些無謂的煩惱。他認為保養身體,應在沒有任何負擔的情況下自然地進行;而不是千方百計勉強求來的,更不能用惱怒和傷害動物的方式來獲得。

在《五分律》第八卷,釋迦世尊為了幫助他的學生,專心用功,早日成就智慧,因此,他鼓勵弟子,最好每天只吃中午一餐。他認為一天吃一餐,比一天吃三餐,對一個人的身心有更多的好處。例如可以減輕胃和腸的負擔,身心不易昏沉、睡眠安穩,而且睡眠的時間也會自然減少,除去YIN欲和疾病。同時釋迦世尊還強調每次吃飯時,不要吃得過飽才更有益於健康,他認為稀飯對人有十種好處,在《十誦律》二十六卷,曾提到八種非常好吃而富有營養的粥:

1、酥粥:以牛、馬或羊的酥酪和米、麥一齊煮。

2、油粥:以荏、酥、麻等油和麥片一塊兒煮。

3、胡麻粥:用胡麻子和米、粟一起煮。

4、小豆粥:以綠豆、紅豆和米一起煮。

5、大豆粥:用大豆和米、粟一起煮。

6、麻子粥:用黃麻子、芝麻和米、麥一起煮。

7、乳粥:用新鮮的牛、羊奶和米、麥一齊煮。

8、薄粥:用蓮子、紅棗和米、麥一道煮成稀飯,待稍冷後,再加些蜂蜜。

在《行事鈔》第二卷和《有部百一羯磨》中,更詳細地把維護生命的食物和藥材歸納成四種:

1、在每天中午前可以經常吃的食物——米、麥、豆類和其他無毒植物的根、莖、葉、花、果。汁類的食物如:一切果汁、米汁、乳酪、豆漿等。

2、如果有疾病,過了中午到夜間,可吃些果汁、米汁和藥汁。

3、限七天服一次的藥材和食物:例如療病的酥油、生酥、蜜糖、石蜜等。

4、終生可用的藥材和食物:例如胡椒、呵梨勒……以及某些藥草的根、莖、花、果等等。

《金光明最勝王經》第九卷中,還詳細地記載了不同季節,吃不同種食物來促進身心健康,消除疾病。

因限於論題和篇幅,有關其他學科的就不作舉例了。讀者如果有興趣的話,可自行查閱佛經。

釋迦世尊教育的內涵豐富,實在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他一生中總共演說了多少部經典,迄今尚無定論。不過我們可以從譯經中,窺其一斑。根據《開元釋教錄》的記載,自漢末迄唐代開元中葉,總共有一百七十六位法師,將梵文的佛經翻譯成中文,所譯佛典多達二千二百七十八部,計七千零四十六卷。雖然如此,仍有許多梵文佛經,尚未譯成漢文。目前尚在編印中的《中華大藏經》所收集的經論,將多達二萬多卷,這樣多的典籍,在世界所有宗教之中是首屈一指的。

(四)釋迦牟尼教育的顯著效果

為了讓教外人士易於接受,現在我們不談修行證果,單看一下釋迦世尊教育的現實效果:

1、《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記載了釋迦世尊教化憍陳如、捨利弗等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

2、《本行經》中,記載了他如何教化富樓那和那羅陀師徒三十二人,以及跋陀羅女、優波斯那等二百五十余人;《普曜經》中記載佛陀度化優樓頻陀迦葉、那提、竭夷等千余人的奇跡。

3、《玉耶女經》中,記載了佛陀如何調伏驕慢婦女;《月光童子經》載有佛陀教化九十六種外道的事跡;《法句經》記載,佛陀如何教化江邊村中的百戶漁民、屠宰工、獵人,又如何教化阿阇世王。

4、《經律異相》中,記載佛陀如何教化清淨工(清掃道路、清除糞便的人)、乞丐和五百個盜賊的事跡。

5、《淨飯王泥洹經》載有,佛陀教化他的父王的事跡;《中本起經》載有,佛陀度化他姨母的事跡;《未曾有因緣經》載有,佛陀教化他出家之前的妻、兒及釋迦族群眾的事跡。

6、《仁王護國經》中,記載佛陀教導十六國國王、王臣卿相,要如何護國、愛民和啟發心智。

7、《賢愚經》中載有,佛陀在捨衛國教化廣大群眾的事跡。例如教化小孩、老人,最惡的殺人凶手、外道師徒等,均有詳細的記錄;《普曜經》上載有,佛陀移風易俗的事跡。

佛陀甚至在緊要關頭時,親自到戰場上化解不必要的斗爭。例如:阿阇世王因為佛陀講了一句好話,而取消攻打略跋耆國的念頭;又有一次,兩個種族為廬泗尼河的用水,爭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幾乎動起武來,佛陀就挺身而出,化解這場沖突。

釋迦世尊曾使許多國家,國泰民安,人民各得其所,相互關懷幫助,而無違法犯罪的現象。這些都是他教育的威力,他不愧為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所以《大般涅槃經》中記載:在他逝世時,有數十萬弟子,深深地懷念著他。

二、釋迦世尊是為人師表的楷模

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是引發、暗示和指導。釋迦世尊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便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許多潛在的能力,而這些潛能的發揮,除了自我努力,自我教育的因素之外,還有待於外在環境的作用。外在環境包括:良好的教師、書本、朋友(佛經上稱為善知識),社會大環境以及學習的場所等。

釋迦世尊還把學生比喻為幼苗,把教師比喻作園丁。每一棵幼苗都能夠自行生長,而且能夠成長為某種形態。但形態可能有美丑、榮枯之分,假如有好的園丁來照料它,經常替它澆水、施肥、鋤草,它便可以長得更茁壯、更美好。換言之,澆水鋤草,施肥是幫助幼苗成長的一種手段和過程。同樣道理,教師將精粹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和啟發學生的潛能是相輔相成的。

釋迦世尊自成道後,即開始從事他的教育生涯,日夜不斷地為成千上萬的弟子們,講說各種各樣的知識。因為他能巧妙地運用各種法門來教化他的學生,而且能拔除弟子的疑惑和不正確的見解,解決弟子們的所有困擾和難題。他在教育的過程中,能隨機應變,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制宜,並且工作踏實,處理妥當。

從佛教許許多多的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出釋迦世尊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教師,更可以說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不但能說會道,並且是一個以身作則的榜樣;他不但善於發現問題,還能完善地解決問題;他不但是他學生學習活動的領袖,而且是學生人格的促進者;他不但是文化的傳播者,而且還是他學生們的最佳朋友。他認真負責,親切而善解人意,他還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他不但熟識教學原理,而且會運用有效的教導技巧;他不但注重因材施教的教材和方法,而且注意教育效果;他不但能把知識輸入到弟子的腦海中,而且會把學生的潛能和長處誘導出來。

《贊佛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此偈表達了佛弟子,對釋迦世尊無以復加的稱贊之情。接著佛弟子們更舉聖號,稱世尊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如此偉大的人物,當然是為人師表的絕佳楷模了。下文,就讓我們從教育觀點,來分析一下釋迦世尊的人格特質。

(一)了解學生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夠了解他。特別是那些內向孤獨,家庭缺乏溫暖而又得不到關懷的學生,更需要教師對他的了解與關懷。釋迦世尊就能憑他觀察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了解他的每一個學生。在很多佛經中,我們常可以看到釋迦世尊親切地呼出弟子的姓名,並且適時地稱贊弟子的優點與特長。他注意所有弟子的言行,善於利用一切機會給予輔導和糾正,使每個學生都能各盡其才,各展所能。他還熟知每個學生的習性和現在的興趣與需要。以上內容見於《妙法蓮華經》卷一。

(二)精通教材和忠於真理

作為一個教師不但應精通他所教的科目,而且必須熟識和任教科目相關的一切知識。只要學生問及有關的問題,老師就應給學生一個滿意的解答,以鼓舞學生上進。否則這個老師因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就會得不到學生的信任。

據佛經的記載,釋迦世尊不但精通教材,而且能了解無窮宇宙中的一切事物與道理,從來未遇著可以難倒他的難題。大部分的佛經,都是他解答弟子問題的記錄。如果你有機會閱讀一下,佛教中數以萬卷計的經典,那麼,你就一定會覺得釋迦世尊的學問,確是十分淵博。

(三)不斷地學習與廣泛的興趣

作為一個好的教師,需要有廣泛的知識,因此必須不斷地努力,虛心地學習。這樣的教師才可以和各種不同愛好的學生談得起勁,從而可再進一步了解他們,教育、引導他們。

據《大智度論》及許多佛經的記載,釋迦世尊在未出家之前,就有廣泛的興趣。並且精通文學、天文、地理、醫學、辯論、禮儀、音樂、美術等。他擅長武術,神力過人,是個文武兼全、智勇兼備的人。

《眾德三昧經》上記載,釋迦世尊自立志追求無上智慧,並以此用於普度一切眾生以來,更是博學一切技能,熟練世間所有技藝、醫術、語言、邏輯、韻律,永不厭倦。在處世利人方面,他本著“不以善小而不為”和“不以惡小而為之”的精神,不斷地廣修各種善行,並且以各種純善法教化人民。此外,他還能不斷地學習,把一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施捨給別人,且毫不吝啬。

 根據《大智度論》的說法,因為釋迦世尊從發願教化眾生以來,精勤學習世間各種善法和藝術,不斷嚴守種種戒律,專心致志地追求智慧,不惜生命,也從不退卻。他一心想著利人濟世,並且從不希求人家的恩報和名利。

釋迦世尊勤學的事跡多得不勝枚舉,譬如《涅槃經》中所描述的,釋迦世尊在若干輩子以前,專心勇猛的到雪山求法,他曾為半首詩偈,而捨身以求正法。《金光明經》中記載:釋迦世尊在若干世以前,是一位名叫薩埵的王子,他曾捨身飼虎以利他。就是因為釋迦世尊能堅持不斷地學習,所以《菩薩善戒經》上記載他已永斷一切煩惱,成為最高智慧者,因而對於一切事無所不知。

(四)大公無私和民主合作的態度

作為一個教師最忌諱的是對學生的偏心,或者先入為主地喜歡某一個人。因為當這種情形發生後,學生便會不滿教師,甚至討厭教師和他所教的課程。

據《華嚴經》的記載,釋迦世尊的大公無私,好像太陽普照萬物一般。《妙法蓮華經》中,描述釋迦世尊出現於世,是為利益眾生而來,宛如大雲化雨滋潤一切草木。他以平等心來慈愛一切眾生,無私地教化一切弟子,更沒有貴賤、上下、愛憎的分別。

所謂民主合作的態度,就是指能容忍學生的不同意見,並且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氣氛和環境,來盡力幫助學生。依《菩薩戒經》的記載,如果有弟子不信佛陀所說的道理,甚至違反佛陀所說的見解,佛陀不但不會生氣,而仍一如平常地關心他們。

無論弟子喜歡不喜歡他的教導,釋迦牟尼佛一律平等地對待,從不因為某位弟子聽話而特別喜歡他,也不因為某些弟子不聽話而放棄教育。

縱使有人惡意毀謗釋迦世尊,他仍然不會起絲毫惡念,而照樣保持平等和無限積極地關懷。有人對他作種種稱贊和供養,他仍泰然若素,絲毫不會動心,他無時無刻不在幫助他的學生。

他不但和弟子們相處得很融洽,而且經常教導弟子,培養弟子們擁有闊達的胸襟,以便去接受一切真理。他還鼓勵弟子們,要經常用公開的方法,去研究和討論各種問題,使一切大小事宜都得到圓滿的解決。

(五)教育的樂趣和熱忱

科學家、工程師和藝術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並把自己的全副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事業上。教師要成為一個靈魂工程師和生活的藝術家,就必須對教育工作產生興趣,而後全神貫注在這件有樂趣的工作上。否則,他便無法把學生教好。這就好比一位偉大的作家,必須把他真摯的感情,放在他的作品裡。否則,他便無法寫得扣人心弦。

從現代教育心理學的許多方面,我們可以發現:教師對工作的態度,會影響到課堂氣氛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個對教育事業沒有興趣,沒有熱忱的教師,說了一句無心的話,或者任何一種無意的行為,都可能在學生的心靈上,烙下終身的傷痕。

從許多經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發現釋迦世尊是一位對教育工作有濃厚的興趣和富於熱忱的教師。譬如《華嚴經》第五十八卷上,描述佛菩薩雖達到忘我的境界,可是仍以教化眾生為樂,從不感到疲倦。他甚至不嫌棄一切智能低下,屢教屢犯的眾生,並且樂於不斷地教化他們。《法華經?方便品》上,描述他不但有教育的熱忱,並且向人們介紹各種真理時,能勇敢地面對而不畏怯。

(六)慈愛與關懷

慈愛與關懷,即是釋迦世尊經常所講的慈悲心。佛經中的“慈”與“悲”不同。慈是指給人以快樂,悲是指拔除人們的痛苦。前者近似於一般的慈愛,後者則相當於關懷。當一個好老師,必須了解學生的種種處境、智能和習性。他應該體諒學生的困難和苦衷,並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同時還要想盡一切辦法,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身體的健康和愉快的心情。

下面摘錄《大方便佛報因經》中,釋迦世尊關懷弟子的事跡。佛住在竹林精捨時,有位弟子身患惡瘡,常流膿血,別人見到都害怕,這個弟子只好一個人住在偏遠腐朽的木屋裡。當釋迦世尊知道這件事後,就立即到他的住處為他服務,拿水洗淨他身上的濃血,用藥治好了他的瘡。當時,這位弟子高興得不得了,他還渴望佛能進一步對他說法,以解除他心中的煩惱。出乎意料,佛陀竟對那位弟子說:“我是來向你報恩的!”那位弟子聽了驚喜異常。接著,釋迦世尊就向他講說了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那位弟子聽完佛的教導後,心中所有的疑慮和煩惱,很快就消失了。

(七)精通語言並辯才無礙

要當好教師,就要善於運用語言,並且把他心裡所要闡述的觀念,表達得清清楚楚。在教學的語言上,有兩個原則是很必要的:第一個原則是“深入者淺出”——當教材很深時,教師應當用淺顯明白的文句把它表達出來;第兩個原則就是“淺入者深出”——當教材很簡單而且容易了解的時候,教師便應該將這部分教材的含義,發揮得多一點、深一點,以使學生能夠得到新的概念。但也不能把教材的義理發揮得太深,講得太深了也是白費心機,因為學生無法明白教師所說的道理。

根據佛經的記載,釋迦世尊不但能夠把任何概念表達得很生動,而且聲音很清晰,佛又精通多種俗語,所以弟子們聽起來既親切又易懂。

例如《妙法蓮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上說的,釋迦佛善於闡述各種事物的究竟真相,使他的弟子很快就獲得了智慧。

又如該經《譬喻品》中記載,佛陀能流暢地演說,各種使人聽起來沒有負擔的道理。凡是聽過佛說法的,每個人的疑惑都會頓然消釋,並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喜悅。

在《大寶積經》的一、二兩卷中,說釋迦佛的口才非常好,他曾在很多次辯論場合,折服了外道的傲慢,破除了外道的見解。他還教導弟子,解決問題時非但要運用嚴密合理的思維,並且要善於運用不會傷人的辯才,來維護真理。不過他禁止他的弟子進行無益的辯論,辯論是為弘揚真理,並非爭出風頭和沽名釣譽。

(八)健康的身心和莊嚴的儀表

對於一個教師來說,健康的身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說起話來就會有氣無力,那怎麼能使語言生動呢?尤其是講“養生之道”這類題材時,說服力就會減去大半。

心理的健康對教師來說,就更為重要。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不知不覺地就會成為學生的榜樣;相反一個心理狀態不健康的教師,無形中也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

儀表雖然沒有身心健康那樣重要,但儀表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第一印象。如第一印象不好,以後做起事業效果就要打折扣,太惡劣的儀表還會影響到教室的氣氛、學生的情緒和學習效果。

據佛經的記載,釋迦世尊的身心健康狀況和儀表的端莊,都是第一流的。可以說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溫”的好老師。經中記述的釋迦世尊具足三十二相和八十種隨形好,就說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看《法界次第初門》、《大薩遮尼乾子受記經》、《大智度論》等。

(九)充分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心

耐心和信心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有時是十分重要的。尤其當學生的智能和生理上有缺陷時,教師的耐心和信心就更為重要。因為感官有缺陷或智力較差的學生,其學習的效果和速度就沒有一般正常的學生來得好。因此,對他們就要花更多的時間,這時如果教師沒有耐心和信心,就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從佛經中,我們可以了解釋迦世尊在做教育工作時,具有無比堅定的信心和充分的耐心。

在《華嚴經·賢首菩薩品》和《梵網經》中說:信心是一切行為功德的根本,它不但可以幫助一個人恭敬行善和追求智慧,並且可以消除一切疑惑和傲慢。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功德莊嚴品》中,釋迦世尊發願要耐心地教化所有眾生,並且在教育過程中,即使備受種種辛苦,也絕不因對方的習性和智能低下而生懈怠。

(十)生動有趣的語言和幽默的運用

一個教師除了要精通語言,把自己所說的概念表達得清晰以外,還要善於運用各種方式把話說得生動有趣,這就是說教學的語言,要富於幽默感,並且要運用生動有趣的譬喻,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輕松愉快。

在《法界次第初門》最末一卷中,描述了釋迦牟尼佛的語言有八種特色:

1、極妙音——釋迦世尊智慧深廣,能使聽聞的人悟解微妙的真理:

2、柔軟音——釋迦佛無限慈悲,他的講話能使聽聞的人改過向好;

3、和適音——釋迦佛所說語言和諧適當,能使聽聞的人自然領會正確的道理;

4、尊慧音——釋迦佛人格高尚,所以他的聲音能使人肅然起敬;

5、不女音——釋迦佛的聲音剛毅有力;

6、不誤音——釋迦佛智慧廣博,他的講話沒有錯誤的地方,使聽聞的人獲得正確的見解;

7、深遠音——釋迦佛的聲音清澈遠聞;

8、不竭音——釋迦佛的聲音滔滔不絕,耐人尋味,意趣無窮。

在《不思議秘密大乘經》第七卷中,更詳細記載他的聲音,有六十四種美妙的變化和特色。例如說佛陀的講話非常洪亮清晰,柔和悅耳、流暢順利……他說話不但句句精彩,而且音質也十分優美,他的音調會使你產生無比的信心和歡喜,他的話使人聽起來很明白,有洗滌煩惱、鼓舞你向上的作用。同時他的說話從無譏笑別人,毀謗或浮躁的現象,他的聲音真是太吸引人了!

佛經中生動、有趣、幽默、诙諧的故事,也多得不勝枚舉。因為幽默的語言,能使對方在輕松、有趣的方式下,自然消除疑慮,接受勸教。譬如《四十二章經》第七章載:當一個人正出惡語的時候,佛陀卻平心靜氣地對他說:“朋友!假如你送禮物(在此指他所罵的話)給別人,而別人沒有接受,你是不是仍舊拿回來?”這一句話使其頓悟前非,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記得佛經中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從前有父子二人,以共同耕種葡萄園為生。可是那個兒子很懶惰,不願意好好地工作。因此,他的老子在臨死前告訴他的兒子說,他有黃金埋在葡萄園裡,那個兒子一心想挖到那些黃金,於是在他的父親去世後不久,便開始挖葡萄園的土,但他翻遍了整個園子,還是沒有找到父親埋藏的黃金,當時他很不高興,但由於他努力翻了葡萄園的土,那年卻換得了一個葡萄的好收成。他想了很久,才明白他明白他父親臨死前所說那句話的意思:原來並沒有什麼黃金埋在地下,是以此來啟發他。說明只有努力耕種,才能獲得好收成,能得到財富。從此,他也就改掉懶散的習慣,而勤懇地耕種了。

從以上所說來看,一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幽默故事,不但能建立師生問的親切關系,而且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

(十一)善於運用種種姿態和動作

一個優秀的教師或演說家,一定要學會如何運用他全身的姿勢和動作,來表達他內心的訊息。因為這樣一來,聽眾除了感受生動的談吐內容外,還可以感受到行為語言。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所運用的感官愈多,他的學習效果便會愈佳。譬如說聽廣播教學的效果,總沒有電視教學的效果來得好。因為聽收音機時,我們只用了聽覺去學習,而在看電視時,我們卻同時運用了聽覺和視覺。由上面這個道理,我們可以了解:如果一個教師善於運用各種姿勢、表情、動作等等來從事教學工作,便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許多佛經,如《涅槃經》、《法華經》、《大般若經》、《大智度論》等,都講到釋迦佛是一位運用行為語言的能手,他的全身都會說法,都會做暗示和表情,甚至全身都能“微笑”。許多經典都記載著釋迦佛每次講經時,他的身上還會放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芒,他的放光也是一種行為語言。甚至他還有“神能變異”的本領,現出種種境界,進行直觀教學。這裡我們除去神異部分,但直觀的教學方法,我們現代的教育還是采用的,只是運用幻燈、電影、電視、電腦、實驗、參觀等現實方法而已。

(十二)善巧方便與循循善誘

作為一個教師要把學生教好,除了全面了解學生之外,還要運用種種善巧方便的辦法,慢慢地教育學生。

釋迦世尊的教育,處處注意到學生的本性和習氣。《法句譬喻經》裡講了如下的故事:有一次,釋迦世尊和弟子看見地上有一張舊“紙”,他便叫一位弟子把那張“紙”撿起來,並問他那是什麼“紙”?那弟子回答說:這是一張包過檀香的包裝“紙”,它現在雖然沒有包檀香了,但仍然還很香哩!釋迦佛又和弟子往前走,見到地上有一條繩子,他又叫那位弟子把繩子撿起來,接著問:那條繩子是做什麼用的呢?弟子回答說:這是一條綁魚的繩子,所以嗅起來魚腥味還很濃。於是他就告訴弟子:這兩種東西本來都是很清潔的,由於遇到不同的外緣,所以氣味變得大不相同。人也是這樣,親近好的朋友,久而久之就會學好,親近凶惡的朋友,就會逐漸染壞。

譬喻,是釋迦世尊教育學生的常用方式。在《觀佛三昧海經》中,釋迦佛舉了六個譬喻,使弟子明白念佛三昧的優點;在《如來藏經》中,釋迦佛舉了九個譬喻,說明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妙法蓮華經》中,釋迦佛運用了七個很有趣的譬喻,說明大乘自利利他的道理;《金光明經》第一卷上有四個譬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受持品》中有八個譬喻;在《華嚴經》和《涅槃經》裡,就多得有千種以上的譬喻,這些譬喻大都是非常精彩的,限於篇幅恕不列舉了。我在《佛經典故趣聞錄》中,就選了幾百則,有興趣者可查看。

(十三)良好的環境與集體的作用

要想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發揮教育集體——例如學校——的作用,還要使學生有個和諧愉快的環境,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與習慣,使學生有健康的身心。

釋迦世尊所創立的僧團制度和各種戒律,便是為達到此目的服務的。據佛經記載,寺院就是佛教徒修學佛法的地方,這好比我們學習各種專門知識的學府。在這所學府裡的所有人,都遵照“六和敬”的集體生活原則,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像親兄弟一樣住宿在一起,學習在一起。這個集體注意到充分運用團體的力量,激勵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切磋、琢磨,鼓勵學生親近賢慧的人,以求共同進步。

《維摩經·菩薩品》上說:“樂於親近同學”。《法華經·五百授記品》上說:“饒益同修行者”。佛經中把能夠助長我們智慧和善行的人,叫做“善知識”。釋迦佛還教導他的學生,要學會不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都能得到智慧和益處。佛教到我國以後,亦是同樣遵此而行的。陳隋時代的天台宗奠基人智顗(538—597),在《摩诃止觀》第四卷上所說的:“切磋、琢磨、同心齊智,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就是說明互相促進的修學原則的。

(十四)結合實際的學習方法

在教學中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如果教材脫離實際,或教學中不用啟發性,來引導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無疑是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的。

釋迦世尊就是十分注意教學內容,並切實聯系實際的。譬如《法句經》說:“雖然讀誦了許許多多的好道理,但不去實行,又有什麼益處呢?如果是這樣,則不如記一句嘉言,並遵照實行,更能得到實際的利益。《華嚴經》講述了如下的故事:只聽人家講說,而自己不去實行,是無法成就最高智慧的。多聞而不努力修行,好比一個人專為別人擺設山珍海味,自己卻在旁邊餓肚子。他一天到晚專數別人的財,而自己身上卻無錢。這好比生在富麗的王宮,而卻受饑寒的折磨。這像耳聾的人能演奏音樂,可以怡悅別人,而他自己卻一點也聽不到。

(本文原作於1987年元旦,曾載《廣東佛教》及《祥和灑脫之路》,今作修改後,重收於此) 

 

上一篇: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前言
下一篇: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佛教與淨化人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