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人生觀
韓煥忠
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宗教,對中國文化影響非常大。就拿日常語言來說吧,平常我們說有“本事”、有“地位”、“煩惱”多、愛“想入非非”,他們倆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今日與先生相見,真是“三生”有幸,都來自佛教。隨處可見的佛教寺院,更是裝點著中華壯麗的河山,也是人們游覽、觀賞、淨化心靈的勝景。
不僅如此,佛教還是一種具有豐富的哲學思想的宗教。
佛教哲學是一種人生哲學。換言之,佛教所關注的問題,主要是人生問題。有一部經名叫做《箭喻經》的佛經上說,當有人向佛陀請教世界有沒有邊界、時間有沒有終點、人死以後是有還是無等問題時,佛陀將這些問題稱為“無記”,即與人生沒有多大關系的問題,拒絕回答。為什麼不回答這些問題呢?佛陀解釋說,就像一個人被箭射傷了,最要緊的,不是去研究這枝箭是由誰射出的,是什麼部族射出的,是用什麼材料制成的等問題,而是抓緊時間去療治箭傷。如果沉迷在那些問題上,恐怕一個也沒解決,而人已經死了。人生在世非常短暫,而面臨的問題卻非常多,所以只能用有限的生命去重點解決那些與人生密切相關的問題。
佛教哲學對於人生的地位、狀況、煩惱根源、終極歸宿、基本原則等各個方面都有非常深入的論述。
一、人生地位
佛教將法界眾生分為佛、菩薩、緣覺、阿羅漢、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十大種類。前四類屬於聖界,後六類屬於凡界。凡界六道之中,天、人、阿修羅屬於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屬於三惡道。
有人說,佛教沒有把人放到聖界,也沒有排在凡界的第一位,因此佛教是非常輕視人生的。其實不是這個樣子,人生在世,都是凡夫俗子,這是實際情況。我們原諒別人的過失,或是自己寬慰自己,常說的一句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表明人都是生活在凡俗之中的。但人雖生活在凡俗之間,又不同於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地獄、餓鬼苦難太大,無緣修道,很難從苦海中解脫出來;畜生太愚蠢,沒有修道所必須的智慧。比起這三惡道來,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就是在三善道之中,人也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阿修羅力大無比,但天性好斗,經常怒氣沖天,整天忙著與天神打仗,無緣修道;天神呢,福報太大,整天在享樂之中,根本感受不到有修行的必要。這二道或比人力氣大,或比人福報多,但在修行上卻都不如人。人有非常好的記憶力,有非常好的精進力,還可以有嚴格修持的行為,這三點是其他善道、惡道上的眾生所無法比擬的。
由此可見,佛教對人生地位的界定是很高的,佛陀將自己教化的重點放在人類上,就是因為在凡界眾生之中人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因此,佛教稱“人身難得”,提醒人們應珍惜自己所獲得的人身,努力修持,不要虛度此生。三世諸佛,一切賢聖,都是從人中,而不是從天中出現的。也就是說,人是最有可能超脫凡界進入聖界的一類眾生。
二、人生狀況
如上面所說的那樣,佛教對人生的定位是很高的。那麼,人生的狀況又是怎麼樣的呢?佛教對這個問題的基本答案是:人生是苦。這裡所謂的苦,就是人們所感受到的切身的逼迫。
為什麼說人生是苦呢?
你想一想那嬰兒住在母腹當中,暗無天日,母親喝一口涼水,吸一口冷氣,都會凍到他,母親喝一口熱水,吃一口熱飯,又會燙著他,他忍無可忍了,急火火地要從那黑暗的母腹之中出來。本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沒想到一出娘胎,不是冷風刺骨,就是熱氣襲人,再想像在母腹中那樣,已是完全不可能。失望之極,他便“哇哇”大哭起來,這一聲啼哭意味著一個人生的開始。這就是“生苦”。
當一個人年老的時候,看什麼東西也看不到,聽什麼聲音也聽不到,不是忘了這,就是忘了那,整天有氣無力的,什麼都不能干,而自己的吃穿住行都要人照管,惹得人人嫌棄,個個討厭,那時真是痛苦不堪。這就是“老苦”。
如果生病了,不是這裡疼痛難忍,就是那裡奇癢難耐。身體上發出的臭味讓人人掩鼻,躲之唯恐不及,疾病的折磨讓人變得非常脆弱,變得毫無威嚴,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真切地體會到“生不如死”。這就是“病苦”。
終於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在經歷最後的陣陣劇痛之後,他死掉了。而一個人的去世,又給他的親人和朋友帶來巨大的悲痛,使他們恸哭不已。這就是“死苦”。
一個嬰兒的啼哭,預示著一個苦難的人生歷程的開始,一群人的啼哭,意味著這個苦難歷程的結束。人生一世,何時不在痛苦之中呢?而且你所到之處,總會碰上你所討厭的人和事,任你費盡心計,總躲不掉,這就是“怨憎會苦”。為了求學、經商、供職,你不得不與你最親愛的人分作兩處,你們天各一方,忍受那刻骨相思的折磨,這就是“愛別離苦”。人們求名求利,總是不能心滿意足,這就是“求不得苦”。除此之外,人們還有各種各樣的不舒適,統稱為“五陰盛苦”。
在佛教看來,人生就是一個充滿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等各種痛苦的純大苦聚,佛教稱為“苦苦”。人們偶爾會有些舒適、快意,但歡樂的事情總是最容易流失的,再加上禍福無常,風雲變幻,歡樂眨眼之間便成過去,佛教稱為“行苦”。人們所欣賞的一切,包括這個生命,最終都將消亡,佛教稱為“壞苦”。
有人說,人生是苦的真谛就寫在人們的臉上,人的五官就構成了漢字的“苦”字。
三、苦難根源
人生在世既有如此深切的痛苦,那麼,這痛苦的根源是什麼呢?佛教認為,一切的痛苦,都是源於“無明”,即對佛教真理的無知。無明有三種最主要的表現形式:貪、嗔、癡。
貪。人們對自己喜好的東西,求之不已,甚至不擇手段。貪愛自身,要活得舒服;貪愛來世,要上天堂;貪愛子孫,要使他們幸福;貪愛各種事物,必欲獲得;貪愛聲名,努力經營;貪愛知見,追求不已。這都會給人造成重大痛苦。
嗔。人們對自己厭煩的東西發起憎恨之心。惱恨環境不能遂心如意,惱恨他人總是與自己作對,惱恨社會上流行的這樣那樣的見解。嗔恨心越大,煩惱越多。
癡。不明事理,自尋煩惱,也會痛苦不堪。
佛教將貪、嗔、癡稱為根本三毒,認為人生在世的種種苦難,都是由這三毒引發的。
四、人生歸宿
佛教認為,人們若是順著無明的流轉,任憑貪、嗔、癡的發作,就會沉沒在苦海之中,永遠沒有解脫之期。只有深入修持、學習佛教的真理,消除根本無明,滅除貪、嗔、癡以及由此而來的各種欲望,證得菩提,成就智慧法身,達到清淨寂滅的境界,才能超脫生死輪回,獲得終極的解脫。這便是佛教給出的人生的歸宿。
五、人生原則
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最基本的人生原則。
從積極方面,具體可分為八正道:1.正見,即自己的見解要符合佛教的真理。2.正思惟,即按佛的教導進行思惟。3.正語,即不胡言亂語、不挑撥離間、不惡語傷人,不花言巧語等。4.正業,即不殺害生命、不偷盜等。5.正命,即捨棄咒術等不正當的謀生方式,按照佛教的正當方式求取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生活用品。6.正精進,發願斷除已生的惡法,讓那些未生的惡法永遠不起,生起那些未生的善法,使已生的善法增長滿具。7.正念,即用佛教的觀念看待身、受、心、法等,念身無淨、受是苦、心無我、法無常。8.正定,即遠離各種欲望以及過惡等不善,成就佛教的禅定。
從否定方面,佛教要求在家的信眾遵行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對出家的信眾,則有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不同層次的要求。
佛教人生哲學告訴我們,人欲橫流,就會使世間成為無邊的苦海;遏止欲望,按照正確的生活方式進行活動,就會使自己獲得清淨和解脫。我想,佛教的這種觀點是很有道理的。大家想一想,僅僅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欲,每天就有多少的雞、鴨、鵝、魚、豬、狗、牛、羊被宰殺,有多少的瀕危物種在滅絕!在享樂欲望的促使下,人類已經把這個世界變成了其他物種的大苦海了。地球在變暖,海平面在升高,臭氧層被破壞,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增加……長此以往,在不久的將來,這個世界也將變成人類的大苦海!人們遏制自己的欲望,使其他的生靈從苦海中解脫出來,與眾生平等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實際上也可以避免使這個地球變成人類的苦海。我們還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對佛教的人生哲學作更為廣泛的思考,相信大家能獲得不少啟發。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