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劉元春教授:淺析當前佛教教育問題——兼談對上海佛教教育的幾點建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淺析當前佛教教育問題

——兼談對上海佛教教育的幾點建議

劉元春

佛教教育問題,是中國佛教能否健康發展的大事,也是黨和政府“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課題。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多次表示:“大力培養合格僧才,加強人才建設,是關系中國佛教命運和走向的頭等大事,是我國佛教事業建設與發展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關於如何推進佛教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不論在教內教外,都被時常提起,也有不少好的建議。筆者曾接受過佛教教育,多年來一直兼職幾個地區的多所佛學院教學工作,對佛教教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些想法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一、中國佛教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印度的原始佛教時代,佛陀以其自身崇高的智慧和人格力量為榜樣,制定僧團的律儀,通過僧團的運作與戒律的奉行對佛弟子進行培養與教育,這是僧教育的雛形。佛教傳到中國以後,首先是當時國內外的譯經者通過翻譯過程培養人才,形成了“譯場教育”模式。進而,中國佛教的高僧大德通過僧制的建設與清規的制定,以師徒關系為紐帶,以僧團大眾的熏修為基礎,將僧團建設與僧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造就了無數的佛教人才,這是僧教育的發展,構成了“叢林教育”的型態。

近代以來,著名佛學家楊仁山開創的“只洹精捨”,以及後來的支那內學院,成為當時佛教教育模式。之後,太虛大師及其弟子們在全國各地創辦許多佛學院,諸如武昌佛學院、漢藏教理院、閩南佛學院、上海佛學院等等,後來因受抗日戰爭影響,大多由鼎盛走向衰退。尤其重要的是,太虛等人從佛教教育事業革新為契機,以佛學院學生為基礎,開展了佛教“三大革命”.即對嚴重阻礙中國佛教健康發展的問題,提出了教理、教制、教產革命。雖然遭到了巨大阻力,但終究奠定了之後乃至當今佛教革新活動基礎。

解放後,隨著中國佛學院的建立,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中國佛教教育事業得到恢復與發展。至今已經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合格人才,成為當代中國佛教事業的中堅力量。不過,現在的教育型制基本上還是沿襲太虛等人的僧教育的傳統,沒有多大的變化。已故趙樸初先生等佛教界領袖,曾不斷呼吁把佛教教育納入教育軌道,甚至納入國民教育體系。20世紀80年代中,以中國佛學院及其分院南京棲霞山、蘇州靈巖山為主體,相繼在全國各地著名寺院先後興辦了閩南佛學院、福建佛學院、上海佛學院、嶺東佛學院、普陀山佛學院、四川佛學院等30余所。這些大大小小的佛學院,多年來已經成為培養佛教人才的搖籃。但是,對比現代教育要求,還有不少問題。

1、遍地開花,不成規模

在國外以及台灣地區,佛教界依靠自身的力量,興辦起幾十所擁有數千乃至上萬師生的佛教大學。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佛教教育,得到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在許多方面是與國家的教育體系聯系在一起的,因而在資金、師資、學校規模、教學水平等方面能達到較高的要求。以日本、韓國的佛教教育來說,他們依靠社會團體、宗派力量,也能達到相當的水平。而中國佛教教育始終沒有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且佛教界自己的教育體系也沒有建立起來。於是,山現了“星散式”的教育格局。絕大多數佛學院是個別寺院“即興式”興辦,造成了有多少寺院就有多少佛學院的局面。有些根本就是個“聚會點”,既沒有稱職的老師,又沒有合適的教材,學生也只是沒有經過嚴格招生考試的、甚至幾個本寺院的僧人而已。目前規模較大的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普陀山佛學院、五台山佛學院等,因為流動性較大,在校人數也不多。

2.定位不明,重復浪費

佛學院的培養目標,應根據各自特點而設定。除了中國佛學院按國家要求,一直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從2001年的“招生簡章”便可以了解,中國佛學院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信仰虔誠的佛學學術研究人才、佛學專業教學人才、國際佛學交流人才和各地寺院的高級管理人才”,普陀山佛學院是培養“具有中、高級佛學知識與文化水平的青年僧伽”,河北佛學院是培養“有佛教學識,立志獻身佛教修行和弘法事業,僧格純淨,解行並重的合格僧才”;嶺東佛學院是培養“具有堅定的佛教信仰,願終身獻身佛教事業,具有中等佛學知識及政治、文化水平的佛學研究和寺院管理年輕僧才”。培養“人才”、“僧才”,但目標模糊、層次不清、專業不明、缺乏個性,從而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3.范圍狹窄,作用有限

佛教教育要面向四眾弟子,是佛教徒的“全民教育”,不等於僧教育。佛教信仰活動中,僧人是住持正法的,而居士群體的信仰素質是佛教健康發展的群眾基礎。基於佛教戒律的限制,中國佛教教育很少僧俗四眾弟子“同參”的。但是,僧俗二眾(男女分開)同班學習的模式在武昌佛學院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像原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淨嚴法師在武昌佛學院學習就是以居土身份。雖然現在有些寺院也分別開辦了居士學習班,但是中國佛教教育基本上還僅限於僧教育,這不利於佛教信仰素質的提高。

4.資金短缺,運營困難

眾所周知,當前佛教寺院的經濟收入是極為可觀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佛學院辦學資金卻難以保證,其中只有中國佛學院經濟狀況基本保障,但還不充裕。佛教教育是佛教界弘揚佛法的首要任務,全力支持佛教教育是各個寺院的本分,義不容辭。為了保證佛教教育的正常開展,管理部門特別是政府有關管理機構應該強化管理,增強宏觀調控的力度,在吸納資金來源的同時,對各個佛教寺院根據實際情況,按比例收繳,改“自願”為“必須”。如果能采取國家教育體系行政撥款與社會捐款相結合的方式,教育經費是不難解決的。

5.師資薄弱,質量不高

這些年來,經過國內外正規大學教育的佛教人才不少,在社會上不少大學、研究機構的佛學專家,加之居士中的佛學研究者,如果能夠組合起來合理使用,是完全可以適應一所或者幾所佛學院教學需求的。然而,由於佛學院基數大,加之一些管理者觀念滯後等原因,各地佛學院普遍師資缺乏而從事佛教教育的,大多數是歷屆畢業生留下任教,教學質量難以保障。另外,沒有建立教學評價和監督體系,也是質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6.教材陳舊,流動性大

在全國各地的佛學院,雖然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但基本課程設置幾乎一樣。其中有的教材還是幾十年前的,還有的只是一般知識讀本,加之教學者自身功底不足,往往讓學習者事倍功半。另外由於管理、重復等原因,各地佛學院普遍存在學生流動性問題。一個寺院的佛學院當年招生40名,半年走了一半人數,而且一些學生隨意來去。不利於佛教教學管理,這種“游學”現象,嚴重影響了佛教教育的質量與效果。

二、對上海佛教教育的幾點建議

上海地區佛教教育主要是以上海佛學院為主體。上海佛學院在全國是開辦比較早、影響比較大的一所“省級”佛學院。不論在管理、師資、教學質量等方面部是比較好的。多年來,上海佛學院在市有關部門和佛教協會歷屆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培養了不少合格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為上海等地一些寺院的住持。據筆者近幾年的了解,上海佛學院在招生、考試、學籍管理和畢業分配等方面,基本上是比較成功的,學生素質在不斷提高。同時,上海幾大寺院持續開辦了寺院僧人和居士的進修班,豐富了佛教教育的內涵,擴大了教育空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可以說,上海佛教教育有良好的基礎,取得了很好的經驗。面對未來發展筆者談幾點建議。

1.改變觀念,重新定位

上海佛教從近現代以來一直對中國佛教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佛教信徒文化素質高,社會影響大,具有較高的信仰熱情。各大寺院經濟基礎雄厚,高僧大德雲集,觀念超前,思路開闊,具有相當大的社會活動能力。隨著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步伐的加快,國際間友好交流增多,對佛教徒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上海是華東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龍頭,社會輻射力很強,從國內國際發展的要求看,上海佛教理應走在前面。同時,中國佛教教育發展模式一直在不斷的探索之中,整合資源積極推動佛教教育規范化。

基於上海發展的實際要求和條件,筆者認為上海佛學院應提高培養目標,把它定位在為華東地區佛教界培養具有大專學歷、學有專長的人才上,先以培養具有扎實佛學理論基礎、豐富現代文化知識、德才兼備的僧才為主體,兼以培訓居士信仰人才,形成梯隊教育格局。基於佛教教育的特殊性,實行預科、專科兩個階段各兩年的學制,兩年一招,保持在校生100—200名的規模。預科班可以按一定比例招收,允許二眾共修(男女兩性分開)。預科必須經過嚴格的淘汰制,擇優錄取。預科階段主要圍繞純正佛教信仰的佛學基本知識、禮儀修養以及外語等基礎文化課的教學為主,專科階段根據學生興趣和素質強化佛教宗派理論、佛教現代專業技能的提高,培養出具有專業化的特色人才。另外,佛學院恢復《上海佛學院院刊》,以教師為主體成立“教研室”,教學以研究為基礎,有計劃培養、引進某一佛教宗派教研人才,打造出自己的“名牌”來。

當今社會已進人多元化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對人們的專業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發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佛教界也同樣如此。學院教育本身是受西方學校教育的影響,重於多元化知識的傳授和訓練,經過系統的學習,可以開闊視野,改善知識結構,提高道德和信仰素質。因此,佛教界必須借鑒社會培養人才的機制,營造寬松的成長環境,讓各種人才都能自由和健康的發展。

居士教育一直是佛教教育的薄弱環節,解決之道,一是要改變觀念,把居士教育放在佛教教育的重要地位,與僧教育構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二是要把寺院開設的居士班、函授班、培訓班、講經法會和念佛法會等納入佛學院教育體系中,從課程設置、學制等各方面相呼應,形成“綜合大學”的模式,推動佛教教育整體運行;三是對有條件有基礎的寺院,可以開辦宗派或某一修行法門的研修班,與佛學院教育連接起來,充分運用現代教育與傳統修學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富有特色的弘法人才,推動佛教教育成為“終身教育”。

2.加強師資力量,健全評價機制

佛教界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辦佛學院以來,已經經歷了20多年,但在全國佛學院仍然普遍存在著師資力量缺乏的狀態,這對佛教教育的發展構成很大的困難。所以,我們要在教師隊伍建設上花大力氣,將最優秀的學生留下來,給予專業上的繼續培養,同時還要加強教育學以及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使他們真正成為合格的教師。同時,佛教界也應該建立起教師職稱晉升制,社會學校有等級晉升制度激勵年輕的教師繼續努力,而佛教界並沒有在待遇、職稱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尊重。如果一位在家教師在佛學院任教,他有可能從講師、副教授一直升到教授,並且在待遇方面發生一些相應的變化;而出家的法師則永遠享受“法師”稱號帶給他的“殊榮”,一生為法師,其待遇則變化不大,這樣怎麼能留住法師從事教育事業呢?所以,建立教師職稱晉升制以激勵年輕法師從事教育事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於師資:一是要提高師資的地位和待遇,以體現佛教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二是要加強培訓,不斷提高師資的水平;三是要不拘一格吸納人才,不要過分要求僧俗以及信仰方面的差異。

上海以及上海佛教界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要充分運用自身的優勢廣納人才。同時,不論僧俗人才,不論專職的和聘任的,都應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因此,適當擴大教育規模,並采取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教師,有針對性有計劃的引進人才,建立健全上海佛學院教育的相關體制,為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作出一點貢獻。

作者單位  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上一篇:仁煥法師:健康長壽之本
下一篇:劉元春教授:河南佛教學院主體寺院暨文化景區規劃理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