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態文明(二)
作者:劉元春
(續前)
佛教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主張眾生平等,就是對一切生命價值的體認。只有公平地對待所有生命,他們的一切權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態平衡觀,才能徹底有效地改善生存環境。這是佛教心態平衡實現的精神基礎。
從心態平衡到生態平衡,用美好的心靈生發高尚的行動,提升生活品位,完美生命價值,創造理想的生存狀態。這是佛教生態平衡觀的精神實質。
那麼,佛教的哪些理念能夠作為生態文明的思想資源呢?如果我們從佛教的哲學基礎緣起論到未來社會理想上分析,佛教整體上架構的就是一個“大生態文明”體系。我們可以簡要的提煉出一下幾個方面:
1、佛性平等的理念
佛性是肯定一切事物形成、變化、發展都遵循的普遍規律,這種普遍存在的“內在規定性”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因而是有相同性、相通性的;對有情眾生、特別是人類來講,追求和完善生命狀態的心性是相同的,權利也是平等的;而且,其它事物之間,眾生之間,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的,其存在的意義、生命的價值是不能有高下之分的。當我們把自然萬物看成與我們一樣,有感情、有覺悟、有靈性,他們一樣有生存的權利和生命的尊嚴,那麼,肆無忌憚地傷害自然,剝奪其他生命權利,踐踏萬物的生命家園,破壞生物間和諧共處,種種極端自私的行為,將是多麼的不公平、不合理、不人道、不理智呢?這已經不是“神學”的解釋了,現代科學越來越揭示出了大自然生命的奧秘。
所以,《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唐代吉藏《大乘玄論》中說:“不但眾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若眾生成佛時,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經雲:一切法皆如也。”宋代延壽《宋鏡錄》卷二十四引《淨名經私記》中講:“(佛性)體遍虛空,同於法界、畜生、蟻子、有情、無情,皆是佛子。”因此,唐《大珠禅師語錄》卷下有“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的美妙詩情!
2、因果相依的理念
緣起論是佛教思想的基石。佛教認為,大千世界各個生命體之間是互為因果,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一個生命的網絡。在這個網絡之中,任何一個生命體都不能獨自生長,而是與其它生命息息相通。其中,人類與自然萬物之間也是共生共榮,不可分離的。人類,不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是大自然的子孫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類如果想保持對與環境的優勢,就必須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自然規律。人類征服自然的企圖,通常只會破壞自身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一旦環境惡化,人類文明也就隨之衰落。任何一個文明社會存在的基礎,都在於一個持續的“生命支持系統”,文明持久的原因是保持了養育人類的土地的可持續性。相反,人類的無節制的錯誤是人類文明衰退乃至滅亡的主導原因。
人類根據自己的能動性可以選擇兩種行為:一是完全從人類的利益,甚至僅僅從某一個集團、個人或某一代人的利益出發,比較少的或者根本就不考慮自然環境的自然平衡,強力破壞,如毀林開荒;另一個是從人類與環境相協調的整體利益出發,既考慮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需要,又考慮自然環境的內在系統協調發展,進行正常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在人類與其他生物圈的和平共處中,充分地遵循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系和規律,良性地循環。人類在環境的地位是三重身份:就是人類是環境的產物、成分、改造者和守護者。人類具有自然的成分和機能,也具有社會機能和成分,所以必須遵循自然與社會兩方面的倫理道德。人類機體的成分來源於自然,人體必須不斷地與生物圈內的其他生物不斷地交換物質能量,才能維持自身的機能。而且,人體的生命節律還受到環境節律的影響,必須與之相適應。人類在從自然生物中獲得生命滋養的時候,不能只是“改造者”還要是“守護者”,兩者是同時一體的。期間,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的時候,還必須遵守社會的規范,不能犧牲其他人群的利益,否則將導致人類和自然界的巨大災難。
所以,《雜阿含經》卷十二中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唐代華嚴宗祖師智俨說:“舉一為主,余即是伴;主以為正,伴即是依。”當代高僧星雲大師《佛法與自然生態》:“所謂自然界,是宇宙間所有生物與無生物的總稱,包含有動物、植物和礦物三界。人類只是動物界裡的哺乳類之一種,卻往往以高等智能生物自居,而自認有主宰宇宙的權利。其實人類也和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一樣,都是由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進化而來,只因人類進化快速,才取得領導世界的權利。……確實,唯有每一個人具備生態保育的觀念,尊重其它物種的生存空間,我們的地球才能活得長久,我們的後代子孫也才有安居樂業的空間。”
3、慈悲護生的理念
佛教把只為自己利益而修行稱為小乘,把首先為了所有眾生擺脫痛苦、獲得幸福而努力的偉大理想和行動,稱為大乘。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旗幟。所謂“慈悲”,概括講就是對眾生“拔苦與樂”。拔苦,就是除掉潛伏在人生命之中苦的根本原因。拔苦是建立在“同苦”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把對方的痛苦的呻吟,作為自己內心的痛苦去接受。在這樣共同感受的基礎上,來根除這種痛苦。如果沒有共同的感受,將心比心,就不能產生對其他生命的關懷,也不可能有根除痛苦的實踐。所以,對其他個體的痛苦而感到強烈的痛苦,這是人類的特質。同苦是慈悲最基本的前提。
任何生命都把保護自己的生存當作至高無上的目的。這是生命世界裡的原則。肉體的一切機能,都是為了維持生命的目的而組成的;心靈的活動也是為了能夠本能地逃脫生命的威脅,甚至是為了能夠本能地逃脫生命的威脅,甚至是為了能夠事先覺察並逃脫這種危險而巧妙地形成的。極端地說,保衛自己和追求自己的利益的這種利己主義,乃是生命本能。從這一點出發,慈悲似乎是相反的行為。其實,慈悲是生命本來具有的活動,只是與利己的本能為保存個體相反,它是為了保存一定的種屬,才應是本能的根本。那種失去這種根本的、懸浮在空中的慈悲,作為言辭是美麗的,但是它已經陷入單純的概念游戲,在關鍵時刻就會立即被強大的利己主義本能所壓倒或摧毀。
大慈大悲是菩薩行的綱領,而發菩提心是根本。發菩提心是大乘佛教所樹立的人生觀的精神內核。在倫理意義上,它蘊涵了極為豐富的內容,大慈大悲已經成為佛教精神的象征。人類生存主要在人與人之間你我來往,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這是人類生死存亡的大事。就個體的人來說,樹立什麼樣的人生觀至關重要。可悲的是,人類中相當數量的人卻以犧牲其他生命的利益,作為延續生命的手段;更可怕的是,一旦它作為群體意識而存在,那世界就干戈紛擾、生靈塗炭,惡性循環。佛教提倡首先不要危害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眾生,用同體大悲的感念之心對待一切生靈,培養出極其厚道的、仁愛的、報恩的、喜悅的精神品質,幫助其他生靈解除痛苦,用一種堅定的、持久的智慧和行為,給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送去愛的溫情和真情,讓一切生靈享受快樂、除去痛苦,才有自己真正的幸福。佛教的這種愛,是面對一切時空的所有生靈的,悲憫有情,是佛教徒也是人類全體人們必須具備的高貴品質。我們要對一切有情無情一視同仁。這種思想,把世界構成的任何因素,視為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廣施愛心。
所以,《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認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楞嚴咒》中有:“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如一切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唐代慧能《壇經》:“譬如雨水,不從無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六:“愍念一切蜎飛蠢動,如母愛子,心無差別。”
4、報眾生恩的理念
現代文明之所以走到破壞自然這一步,其根本原因在於如下兩條:一是人類認為自然界是與人類不同的另一個世界。他們忘記了自然界也是保持一定規律的生命存在。盡管與人類生命的形式不同,但是在本質上是與人類相互聯系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類認為自己最高貴,理所當然地要征服其他生物和自然,使其為人類服務。這種思想深藏在現代思潮的底部。佛教當然是尊重人的,而且也承認人類的難能可貴之優勢,“人身難得”,人最具有開悟的可能性、能動性,但是也主張人類以外的所有生物都具有佛性。而且,佛教最大的特質就在於對萬物的慈悲。佛教認為人的身體是有他周圍的物質有機關系演化中而形成的,人受到了萬物的恩惠。因此,佛教教導人們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所受到的恩惠,自己要為環境和其他生物作出貢獻,這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這種思想正是佛教制定最根本的一條戒律“不殺生戒”的基礎。人處於比其他生物界優越的地位,所以,他們不應該是對生物界漠不關心的壓迫者,而應當作為善良的保護者,對所有生物施加仁慈。只有依靠這個理念,才能使民眾的能量進一步得到提高,使其成為巨大的潮流。佛教依正不二的理念,能夠作為帶有道義上的義務的宗教理念,而被世界維護生態平衡的實踐所接受,具有長遠的影響力。
任何生命都是其生存環境的產物,是生命主體的正報與生存環境的依報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結果。佛教關於六道輪回以及極樂世界等的闡釋,實際就是在論述這樣的道理,正報與依報是相應的,互為因果的。現代科學進一步證明了這個道理。
所以,《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中說:“若四百萬億阿僧祗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梵網經菩薩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5、戒禁殺戮的理念
生命誠可貴。佛教不僅珍惜人類自己的生命,而且教育人們要珍惜一切眾生的生命,“四生九有”都有平等的權力。人類要想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就必須與自己生存環境裡其它生命體共生和協調,正確地對待和尊重一切不同形態的生命體。佛教提倡“依正不二”的思想,其關鍵就是要人類善待其它生命。然而,人類往往以“特權者”自居,不斷地侵害、殺戮其它生命,肆無忌憚地破壞自然環境,而且把殺戮和破壞作為無限擴大自己快樂、滿足欲望的工具,演繹出一幕幕血腥、殘忍。
佛教對其他生物生命的尊重,來源於生命與權利的平等觀念,也只有平等體認,才會有對他們生命痛苦的認同,以及心靈情感的相同。事實上,一切生命的欲望與感受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眾生各自“世間”的不同,尤其是人類居高臨下的傲慢,不願意、不屑於去體味。人類往往在自己殘忍的行為和血淋淋的場景面前,才稍有感觸,或者才有遲到的忏悔。令人遺憾的是就那麼一點忏悔,有時只是畏懼社會的懲罰,只是基於自身的榮辱利害,有的甚至連起碼的憐憫心都沒有!對照現在的法律,佛教的不殺生戒不僅有一般《刑法》所懲戒的殺人罪,而且包括了道德譴責的內容。比如,即使心生惡念或心生歡喜,也屬殺生罪業,體現出真切博愛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崇高的倫理品質,對根本上戒除殺生行為具有深遠意義。這樣,既要救其死,又要護其生,佛教提倡“放生”的精神就在於此。愛惜和保護一切生物,對今天防止生態惡化、維護生態平衡,維護世界和平,很有現實意義。
所以,《梵網經菩薩戒》中,把殺生戒分為8種表現形式,依此申明不殺生戒是“方便救護一切眾生”的菩薩情懷。近代高僧印光法師在《新昌大佛寺修築放生池募緣序》中說:“儒者以忠恕胞與為懷,必須推己及人,以至於物,方有實效。釋氏以慈悲濟度為事,是故憫諸物類,皆具佛性,欲行救援。無奈世人殺生食肉,相習成風,不知其非。致使生生世世,展轉互殺,了無已時,可不哀哉?須知人與物類,同此血肉之軀,同此靈知之性,同生於天地之間,但以彼此俗世罪福不同,致使今生形質靈蠢各異。以我之強,凌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寧可自殺,不能殺一切物矣。……懇祈各發‘生佛同體’,‘物我不二’之心。”
6、滅貪嗔癡的理念
要想把握自己,首先就要破除我執。一切以我為中心,我要主宰一切,我要擁有一切,這是人類的精神痼疾。當我和我所有的一切形成了強烈的“我相”、“我執”時,精神將迷失方向,心靈將迷失自我,生命將被扭曲。一個人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把宇宙萬有都作為自己強取豪奪的東西時,將使個體有限的生命凌駕於無限的生命之上;於是,所有的沖突和矛盾就將成為必然,不滿、憤怒、失望、憂郁、絕望等等精神疾病,也就難以回避,成為生命的障礙。當我們迷戀於自己的榮譽、財物、本領、知識、地位等一切身外之物,就會喪失理智,不擇手段,暴力和傷害就在所難免了,社會也不可能健康地發展,世界也不可能安定和平。
治理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是整個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巨大而復雜的社會工程。當前,世界各國政府都在積極地采取措施,諸如控制人口增長,治理環境污染源等,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大多是局部的治理,往往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其原因大概在於只是利用一些科技手段或頒布強制性的政令,只限於表象形式的治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非要深入到人類精神領域的底層,讓蘊涵在世界萬物之中的真理的種子,在人類的心靈土壤裡生根發芽,引生善行,創造美好的未來。為此,闡揚有關佛教理論,具有深遠的意義。佛教作為獨樹一幟的人類文化的一部分,與人類各種思想理論交相輝映,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的目標,仍能提供有益的借鑒,是無庸置疑的。
所以,《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維摩經》:“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宋代延壽大師在《宗鏡錄》中引用《華嚴經》卷六十三的經文,論述了提升生命主體的能動性,告誡我們:“當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冶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慧,勝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7、和諧相生的理念
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特別是自然界萬物之間的運動規律,尋求人類以及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合理和諧是生存方式,共生共榮。如實地認識和體味自然、感受自然,維護自然萬物的生存權利和生命尊嚴,不以人類的分別為分別,不以人類的喜好為喜好,不以人類的意志為意志,對山水萬物懷有深深的報恩心和敬畏心,就是“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了。這種境界,是佛教禅修者的心路歷程,也是人類面對世界萬物的認識過程,更是人類對大自然一切生靈的正確態度。在新世紀的曙光裡,讓我們打破愚昧、迷茫,消除自私、卑劣,追求平等、博愛,用深邃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文明的生活,創建並維護美好的生命網絡,讓每一個生靈都生存在明媚的天空下。你看,那華藏世界、極樂世界裡,眾生和平相處,其樂融融,又有清泉香池,花木微風,交光疊影,一派祥和,……這活生生的場景,是人類通過努力完全可以達到的一種美好的生存環境。南宋偉大的理學家朱熹這首頗有禅意的詩,描述了萬物相親相融的動人情景,天人相應,心息相通,一派祥和的氣象,不妨作為我們所期求的生存境界。
所以,《華嚴經?盧捨那佛品第二之三》:“法界不可壞,蓮華世界海,離垢廣莊嚴,安住於虛空。此世界海中,剎性難思議,善住不雜亂,各各悉自在。”《佛說無量壽經》:“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態殊特……無量色樹,行行相植,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耀,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泉池交流,湛然香潔……又眾寶蓮花,周滿世界……”
三、佛教可以為生態文明提供實踐規范
由上面的論述可知,中國傳統文化兼具獨立性與融通性,對內聚合社會,對外吸納文明。胡錦濤同志指出:"歷史充分表明,加強各種文明的交流,有利於激發整個人類的創新活力。"因此,我們談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不是指機械地恢復到傳統的自然經濟和完全信守儒、釋、道等的文化傳統,不是固步自封,不是抱殘守缺,不是排斥外來文化,“而是指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生態工業文明相結合,並在此基礎上獲得新生。生態文明是人類未來的新文明形態,中華民族的奮發圖強在於超越與創新。《詩經》上說:‘周雖舊邦,其命惟新。’繼承傳統,改革維新,是我們的使命。”
生態文明,必須從全社會的各個層面予以推動。古人雲:"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大事業的基礎,體現於無數的小事與細作之中:從森林公園到宗教場所,從街頭雕塑到廁所文明,從公益娛樂到社區衛生,從幼兒啟蒙到大學環教,從禁止隨地吐痰到義務植樹,從綠色標簽到綠色技術,從尊重歷史到修復遺產……全社會所有層面都可以成為我們倡導弘揚生態文明的領域。我們要用一系列手段去宣傳、動員、組織多種活動,要營造全民建設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要將全社會生態文明的共識演化成人人皆守的准則和規范。
佛教生態觀理念對維護生態平衡、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社會文明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尤其寶貴的是佛教信仰者不滿足於積極闡釋佛教理念,而是更加重視堅持不懈的實踐善行。一個合格佛教徒,他(她)的一切言行都是要踐行所信仰的理念,或者說,佛教徒的生活應當屬於佛教“大生態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維護生態平衡,建設生態文明,是整個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巨大而復雜的社會工程。針對生態惡化,當前世界各國政府都在積極地采取措施,諸如控制人口增長,治理環境污染源等,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大多是局部的治理,往往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其原因大概在於只是利用一些科技手段或頒布強制性的政令,只限於表象形式的治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非要深入到人類精神領域的底層,讓蘊涵在世界萬物之中的真理的種子,在人類的心靈土壤裡生根發芽,引生善行,創造美好的未來。為此,闡揚有關佛教理論,具有深遠的意義。佛教作為獨樹一幟的人類文化的一部分,與人類各種思想理論交相輝映,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的目標,仍能提供有益的借鑒,是無庸置疑的。而佛教有關生態文明的理念,在規范社會人生的願行上,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 有益於促進社會和諧。
200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六大上作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也就是說,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推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五個主要任務之一。同時,建設“先進文化”能力,自然包括吸收和整合、發展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精神內核之一的優秀的佛教思想,也必將承擔著建設先進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佛教生態觀,倡揚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自身的和諧,而且有具體的修行途徑和方法,不僅對個人道德情操、行為規范有引導、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夠為社會整體的和諧運作提供有益的推動機制,造福於人民,造福於全人類的文明發展。
2、 有益於完善現代生態學。
佛教生態觀理念雖然與現代生態學理論不能等同,但各有特長。主要不在於根本理念上的不同,而在於實現生態平衡的方法與途徑的側重不同。簡單的講,現代生態學理論比較注重“表象治理”,其影響實踐的過程中,往往偏重於利用科學手段對“惡果”的治理,偏重於經濟手段的懲罰,帶來機械的、重復的、循環的“輪回”現象,引而是不徹底的,其影響是不能持久的。相反,佛教生態觀理念重視從根本上尋找方法,從造成生態破壞的根源上解決問題。佛教認為,正是因為在自然界占據能動地位的人類自身的貪欲等不健康乃至惡劣的行為,致使生態失衡,而精神和心靈的扭曲變異,才是生態不斷惡化的內在元凶。所以,佛教抓著人類心靈的改造、提升,並施設了系統治理的內在機制,來建立一種自覺的、持續的“防護林”,維護生命的綠色。當今世界有識之士,越來越多的認識到了佛教生態觀的真實價值。
3、 有益於建構生命倫理。
生命的價值,在於體認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命體之間平等協調和相互依存的真理後,才能閃耀著光輝,才會在我們心中確立生態平衡的觀念。維護生態平衡的實質就是,要重新審視和協調各個生命個體生命群體之間的倫理關系,保護並發展各個生命體的生命存在和權力訴求,最終維護生命價值的正當展現。當今社會針對以往輕視乃至忽視生命權力的傾向,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口號,要求社會發展中充分考慮生命的尊嚴、生存的需求。有的人可能會強化“人本位”的意識,但是如果那樣必然導致人類尊嚴的最終喪失。其實,人,只是生命體的一種,以人為本中的“人”,最准確的涵義應該是“生命”,這就是佛教生態觀中最基本的理念“眾生”的范疇。以人為本,不是以人獨尊。只有體現所有生命體之間合理的倫理狀態的時候,才可能實現以人為本所要求的生存狀態。如果佛教的平等的生命觀、慈悲觀、道德觀等思想被廣泛的接受,在心靈深處培育出積極的、高尚的、持久的精神理念,必然能夠促進人類社會的和平與安寧。
4、 有益於提升理想人格。
人格是立世之本。只有真誠和博愛,才能成就高尚的人格。人世間缺少的就是真誠的愛、永恆的愛,因此,人格才這麼容易墮落,生命的尊嚴才這麼容易被毀辱!人格不是虛無飄渺的抽象的,而是體現在自己的道德行為上。人格體現出一個人生存質量、生命價值、心靈境界。人格不僅是對一個人或人群價值評判的標准,又是心態、行為、理想的具體描述。因此,不論是社會和諧發展,還是生命倫理、生態平衡等的建立和維護,最終要通過具體人格的價值追求過程來完成。佛教生態觀中,提倡的大乘菩薩精神,以及對心靈深層的陶冶,都是要塑造高尚人格的。當今社會,道德淪喪,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種種丑惡現象,表現的就是自甘墮落的人格情狀。佛教的道德理念與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等美德結合起來,對提升人格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5、 有益於引發美好追求。
一個人沒有遠大的理想,那必定是碌碌無為的。一個社會沒有遠大的追求,那必然是不美好的。然而,現在世界功利主義流行,不少人失去了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理想缺失,信念空乏,只是醉心於眼前的利益和享受中。社會和諧發展最關鍵的在於社會人群能夠自覺的樹立遠大的理想,不強異求同,但應當有益於社會普世的主體價值追求。遠大的理想,不是庸俗的時空觀念局限的,相反,它可以是超越時空,把理想一直建構的“未來”,才能夠賦予一個人一個社會神聖的力量,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不以一時的收獲而浮躁。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驅動力,它是持久而前進的。當然,未來決不等於是虛幻的,今天就是未來的昨天。佛教三世因果的鏈條,以及人間淨土與極樂世界的有機聯系,可以鼓勵信仰者堅定信念,樂觀進取。
最後,我們完整的引述潘岳先生在《環境文化與民族復興》中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結束語,來表達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期待之情:
中華民族的統一以文化的統一為基礎,中華民族文化的整合是民族國家整合的重要前提。文化的混亂必導致心靈的混亂,心靈的混亂必造成社會的動蕩。中國歷史上,文化的混亂和沖突,總與國家的混亂相伴相生。幾千年歷史告訴我們,每次大規模文化沖突之後,中華民族文化總能兼容並蓄,將沖突的各方文化整合為一個更為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形成更為恢宏深厚的民族精神,從而使大中華江山一統、國泰民安。如春秋戰國的混亂導致了恢恢大漢,魏晉南北朝的混亂又塑造了泱泱大唐,近代的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百年沖突更誕生了不畏強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數仁人志士為整合東西方文化,為建設中華新文化、為人類新文明的興起而殚精竭慮,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