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質 八、神通奇蹟——三明六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原始佛教的特質

水野弘元著

如實譯

  八、神通奇蹟——三明六通
  宿命智、天眼智、過盡智三種,亦稱為三明,據說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時,乃得此三明。又一般得阿羅漢果者,亦皆於其時通達三明。因為成為阿羅漢,不但能得到為自己的智慧,同時亦能得到教導他人的能力之故.正如阿羅漢(arahan)一語被譯為「應供」,阿羅漢是有資格接受一般信徒的衣食住等供養的人之意,故由於接受他人的供養,而負有給與他們很大的功德,引導他們走向和平幸福的生活,救濟世人的任務。所以成為阿羅漢,必須具備得以最有效而巧妙的指導一切人的能力。此種指導教化的能力,即是被稱為三明六通的神通奇蹟之智慧。六通就是六神通,乃三明再加上神足通、他心通、天耳通三通而成。
  由今日的合理主義之想法而言,佛陀及原始佛教之所謂三明六通的奇蹟神通力之說,似乎是抹煞佛教的合理性之說法,因而有些學者認為可能在原始佛教未有如此之說,這不過是在部派佛教時新竄入的不純思想而已,然而只要將佛教不僅僅作為科學、倫理與修養想,而作為宗教想,則此種神通奇蹟的存在,於佛教之宗教性要素而言,是極有價值,且是必要的。
  佛教在二千五百年前,已具有不亞於今日科學時代之合理性與倫理性,然而僅有合理性與倫理性,則恐不能成為宗教。佛教所謂之智慧,當然包含合理性的一面,但其中應有體驗的空無我之實踐。佛教的宗教性在於空無我的實踐,佛教徒之歸依三寶與四不壞淨,亦在於空無我的信仰實踐。宗教乃以信為主,故由此點歸依尊信三寶,更得四不壞淨的絕對信,乃是佛教宗教性之最初亦是最後。八正道之最初正見亦以信為始,系得歸依三寶等的信之後,方守戒修定的。可是依禅定而達到現法樂住之境地,如由前述之滅盡定的說明亦可知,乃是入於禅定,而體驗離俗塵而清淨的法悅法樂之意,所以這亦是顯示佛教的宗教性之一面。
  以上是宗教之信仰或是自己感受法悅的個人信仰方面的,其次,令他人信教,救濟他人的利他性的宗教面,則由所謂三明六通的神通奇蹟可得。宗教之被許多人信仰,而弘揚出去,依神通奇蹟之情形極多。因依所謂感應道交的宗教性奇蹟,而有真正靈魂的救濟的緣故。神通奇蹟幾乎是所有的宗教使用的教化手段,佛教亦不例外。關於釋尊的神通奇蹟,可能攙有很大的誇張與後人之創作,然而佛陀具有的所謂三明六通之智慧力是不能否定的。又佛教各宗的祖師,亦一定或多或少具有超乎常人的不思義力的人。
  原來所謂的神通與奇蹟,有二種解釋。第一種,是違反世間自然現象的法則之事,亦能自由自在地做成的奇蹟,第二種是在自然法則之范圍內,以其他普通人絕做不到的殊勝方法,合理的動作。第一種是不合理、不自然的。認為梵天或在天能隨意支配宇宙人生即屬於此,佛教則否定此種意味之自我、神的存在。又基督教所說的奇蹟中屬於此種者不少。
  佛教所說的神通奇蹟,是屬於第二種意思者,這雖是自然的、合理的,但因與常人的知識之差距很大,故對顯現奇蹟的人而言是日常茶飯之平常事,一般民眾亦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奇蹟。如變魔術或奇術等,看起來好像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奇蹟,但揭穿秘密而知其道理,即知不是奇蹟,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如佛陀與阿羅漢這種智慧卓越的人之言行,因一般民眾與佛陀、阿羅漢之智慧,其差距甚大,彼此之智慧不能連絡,故民眾無法理解彼等之言行,因而視為不可思議的奇蹟。若民眾之智慧發達,而與佛陀、阿羅漢之智慧有所連絡,則不以為其為奇蹟,而認為是理所當然之事了。今日的文明利器,皆為驚人而不可思議的東西,但其創作者,以為只是將平常的事,順從合理性予以作成而已。若於百年前的世界,突然出現收音機、電視,必被認為是很大的奇蹟,但隨著人智的進化,過去的奇跡逐漸不再是奇跡了。  那麼佛教認為是神通奇蹟的三明六通是什麼呢?六通之中,只有第一通神足通(或神變通),含有違反自然現象的不可思議之奇跡。這是一種能在空中飛行,在水上步行,鑽進土中,穿通壁巖,亦能把身體變大變小、或一身變成多身,多身變成一身,或可隱身的神通,亦被視為相當於所謂的隱身法。而且釋尊本身與比丘們不用船或筏而渡過大河,或將一些人令他人看不見等事,在經典中亦有記載(注一),但實際是否有此種行為,則值得懷疑。此意味之神變,若利用某些文明利器則姑且不論,若無如此之工具或器具,則不可能自在地施行。
  第二天耳通,是指能聽普通耳所不能聽的遠聲,或微小的聲音之異常聽力,若精神統一累積訓練,則能聽到普通人不能聽到的微細的聲音,這並非是不能想象的事。若此所謂之天耳通,不僅是能聽上述之普通的微細聲音,且亦意味著能深察聲音之意義與內容,則天耳通亦可解為:依其聲音而知其聲於何種狀況下,以何種目的、意圖而發,且知對此應做何種處置之智慧。亦可認為是,聞世間之評論或世人之聲,即在實際之現象或事件發生之前,比他人先知世間之動態與世人之想法的智慧。此種意味之依聲或傳聞而判斷情勢的智慧,不僅是普通的社會人士所需要,對指導救濟世人的宗教家,亦是不可或缺的。此種智慧可依經驗與訓練予以增進、提高,乃自不待言,其極度發達者,即被稱為天耳通吧。
  第三他心通,是知他人內心的智慧。由他人的態度、言語、表情,而知對方的想法、心情,是一般常有之事。如依手相、人相之命運判斷,亦因經驗者而加些他心通吧。商賈之討價還價,外交之折衡等,皆極其須要此種意味的他心智,若無此,則不能進行對自己有利的臨機應變之交易與交涉。對於宗教家與教育家,此種他心通亦是必要的,有他心通,即能察知對方的想法與心情,應對方之情況,而給予最適合的教訓,並可發見引導對方之最好方法。引導他人的阿羅漢,應具有他心通,是當然之事。
  第四宿命通,是了解他自己及他人過去之命運、狀態的智慧。在經典上說,宿命通是了知生於此世以前之過去幾代的一切命運的智慧,但此種事,是普通的經驗不能做到的,亦不能做科學的、合理的說明。不過仔細觀察對方現在的狀態.而大體想象.此種性格或態度,是此人出生以後,或是於過去世,由於累積怎樣的行為經驗所引起的。觀看對方的態度或容貌,吾人多少亦能推察出此人曾過著怎樣的生活方式,因此此種宿命通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所謂手相或人相,若非具有宿命通的人,也不能看得十分准確。若是極為熟練的人,從現在的狀態,得以相當准確地察知過去的經驗,因此有關過去的宿命通,由常人看來,就以為是神通奇跡。
  第五天眼通,亦稱有情死生通,是預知人之未來的智慧。這與知曉過去的宿命通相同,由於觀察對方的現狀,而預知其人今後有如何的行動傾向,將有何種的命運等等,對熟練者而言,可能有相當正確的推察。經典中有敘述釋尊預言在家或出家弟子們的將來命運的經典,這是依天眼通而來的吧。尤其有關修行方面,修行及其報果之關系,已成為法則性的。因為弟子們就死後之命運,屢次質問佛陀,故佛陀曾將修何種行死後即得何種報果之事,作法則性的說明,而就以此為「法鏡」,今後不必一一問我,應照此法鏡,各自察知之(注二)。
  上述種種神通奇蹟之力,對指導教化他人者而言,皆是必要的,因此得最高悟果的阿羅漢,被認為必定具備神通,乃是理所當然的。如此,成阿羅漢者已得種種神通智,但佛陀告誡他們,除了將此神通用於指導救濟世人以外,諸如對他人顯耀,誇示自己的偉力,或依此博取他人的尊敬而獲得很多供養施物等,此種法與義之饒益以外的場合,絕對不可行使神通,而嚴禁之(注三)。
 

 注釋

注一:根據漢巴之大般涅槃經(漢譯為長阿含二、游行經)記載,佛陀從摩揭院國前往北方跋祗國之際,與眾多弟子,不用船或筏,而飛行渡過滿水的恆河。又巴利律大品受戒篇中說,耶捨之父尋找耶捨而至佛陀跟前時,佛陀將耶捨隱身使其父看不見,而為其父說法。
注二:長阿含.游行經(大正一、一三0)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南傳七、九三頁以下)。
注三:參照巴利律藏小品第五、小事犍度(南傳四、一七二頁)。  第六漏盡通,是將人格完成的障礙——煩惱(漏)完全予以滅盡的智慧,這正是佛教的般若智慧。其他的五神通,被認為是佛數以外的人,甚至連鬼神與畜類,亦皆可獲得的神通。唯有漏盡通是佛教獨特的,若非正確的理解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即緣起與四谛之道理,而身證體得者,即不能獲得此漏盡通。釋尊之成為佛陀,其根乃在於獲得漏盡智,至於其他的五智與宿命明、天眼明等,則只是成為指導者所必要的智慧而已,可謂是應用方面的方便性智慧。 

 

上一篇: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質 七、修行道——三學
下一篇:仁煥法師:念佛的功夫在哪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