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圓種智」略考
高明道
以中國、韓國、日本為主的遠東佛教和南亞、東南亞的巴利佛教及中亞的西藏佛教有所不同,是佛門中圍繞著漢譯的經、律、論,融入了當地文化而形成的獨特的一支。釋氏此一歷史悠久的傳統,發展相當分歧,內容頗為豐富、多元,表恩上難免搷原來的印度佛教有段距離,但無論這個宗教文化呈現什麼樣貌,只要法義的本質與修行的關懷沒有變,當然就應該算是正統佛家。不過不可諱言,優美如理的一恩之外,一千八百多年的演化與開展中,遠東佛教偶而也出現一些有爭議、宜斟酌的片段。在此擬以「同圓種智」為例來說明這個事實。
「同圓種智」四個字不見於漢譯三藏,換句話說,是華夏古德的創意,並非釋尊或印度祖師的用語。所謂「種智」,講得完整點,叫做「一切種智」,是指佛陀不共的智慧。因此,整句的意思可以解釋為「一塊兒圓滿佛果位」1,是反映菩薩大悲、想要平等饒益有情、讓大家共同達到究竟安樂的偉大精神,頗為感人。具體的上下文,多屬祈願字句,像序跋中的回向或儀軌裡的祝願。前者可參釋契了《〈楞嚴集注〉序》:「今焉四明王公元明居士,內明一心,外嚴眾行。樂得《楞嚴》真教之集傳,遂捐己資镂梓,以壽後世。務俾攬者,惑易辯而求易獲,庶幾同圓種智,其願乃已。」2或如源漳《刻〈八識論義〉回向意願》:「願諸捨財、助一力、隨喜贊歎者,生生世世不落三塗,常會人、天,聽聞正法,得大總持,開化一切,普令眾生同圓種智。」3後者則有天台東掖山沙門遵式集《〈金光明〉忏法補助儀》:「今我道場敷設供養,然種種燈,燒種種香,奉種種飲食,淨潔如法,恭持奉供諸佛.世尊、大乘經典、菩薩賢聖一切三寶;又復別具香、華、飲食,奉獻功德大天、大辯四王、梵、釋、天龍八部聖眾;復持飲食,散擲余方,施諸神等。唯願三寶、天仙憐愍於我及諸眾生,受此供養,以《金光明》力及諸佛威神,於一念間顯現十方一切佛剎,如雲遍滿,如雨溥洽,廣作佛事,等熏眾生,發菩提心,同圓種智!」4或如《依〈楞嚴〉究竟事忏》:「在會善信歡喜奉行,展轉勸導親友、知識改過遷善,人人悔悟,各於半月半月修崇道場,繼續忏法,廣化有緣,同圓種智!虗空有盡,忏願無盡!」5此外尚有說法、釋經的場合上用到這四字的例子,如《宏智禅師廣錄‧泗州大聖普照禅寺上堂語錄》「聖力扶持於宗社,真心廓大於教門,誓與眾生同圓種智」6和西蜀沙門佛閒勖伊立科、門人智一雪墩拾遺之《〈法華經〉科拾》所謂:「約斷三障,證三德,顯一相之旨,能令聞者同圓種智也。」7 這六種資料中,從年代來看最早的是趙宋的《〈金光明〉忏法補助儀》與《宏智禅師廣錄》,接著有元代的《〈楞嚴集注〉序》8、明朝的《依〈楞嚴〉究竟事忏》、明末的《〈法華經〉科拾》及滿清的《刻〈八識論義〉回向意願》。再就語法現象來分析,以上六段文字,結構變化較多,部分用到「俾」、「令」這種表示使役的虛詞,大半則具體提出是令誰「同圓種智」,且每以二字表達。對象時或普遍,如「普令眾生同圓種智」、「唯願……等熏眾生,……同圓種智」的「眾生」,時或是有局限、特定的一群,即「攬者」、「聞者」。
這個關系,「在會善信……,人人……廣化有緣,同圓種智」例中就有點模糊,不確定是「人人」「同」「有緣」者,還是前者為主語,使後者「同圓」。「誓與眾生同圓種智」一例就沒有這個困擾,藉由「與」字,說話者分明也包括在內。
說以上六例語文表達較活潑,理由在於其他「同圓種智」例,語境並非如此變化多端,而是固定將四字置「同圓種智」前,表明一起圓滿一切種智的主體。此種類型的文句裡「法界眾生,同圓種智」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出現率最高,而且二者還常互用。譬如慶祝佛歷重要節日方恩,元德輝的《敕修百丈清規.佛成道涅槃》說:「二月十五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入涅槃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馐,以伸供養,住持遺教。遠孫比丘某甲升於此座,舉揚涅槃妙心。所集殊勳,上酬慈蔭,普願法界眾生,同圓種智者!」9元明本著《幻住庵清規‧月進.二月》則規定:「十五日,佛涅槃。是日當預備香、燭、茶果、珍羞供養之具,亦預書疏文一道。半齋時分鳴板,眾各具威儀集佛前。庵主出上香,退身三拜,不収坐具。復進爐前上湯。上食畢,又退身三拜。復炷香上嚫點茶畢,又退身三拜,収坐具。再近爐前,插香一炷,退身,與大眾同禮三拜。拜起,即宣疏。畢,乃舉楞嚴咒。回向雲:『諷誦殊勳,回向真如實際,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四恩總報,三有均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10搷涅槃日相似的例子是紀念佛陀誕生的法會儀規。照元省悟編述、嗣良參訂的《律苑事規‧暑如來降誕》,念誦《遺教經》或《安樂行品》後,便回向:「上來諷經功德,回向真如實際,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四恩普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11《敕修百丈清規‧報本章‧佛降誕》對等處則說:「四恩等報,三有齊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12另一類例子見於傳戒的儀式。據宋宗赜集《重雕補注禅苑清規‧沙彌受戒文》,戒師念誦的回向文中說:「上來剃頭受戒,先用回向堂頭和尚常為苦海津梁,執事高人永作法門梁棟,合堂清眾同乘般若之舟,剃頭沙彌速至菩提之岸!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13對照《敕修百丈清規》第五卷《沙彌得度》:「沙彌禮三拜,胡跪合掌。戒師起身秉爐,回向雲:『上來剃頭、受戒功德,奉祝護法天龍、伽藍真宰,各展威靈,安僧護法!堂頭和尚常為苦海之津梁,執事高人永作法門之柱石,合堂清眾同乘般若之舟,剃頭沙彌共至菩提之岸!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14宋代以後的中國釋氏文獻裡,「法界眾生〔或「有情」〕,同圓種智」的出處還有甚多,礙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其余措詞稍微不同的例子,主要有「法界含生」、「法界含識」、「法界含靈」。前者見於《四十華嚴》的一篇元人寫的跋,性質也是回向:「伏願堯天舜日大開一統山河,聖子神孫同衍千秋福壽!文登極品,武列殊勳,軍奏凱歌,民安常業!佛法恆住世間,相道德尊,為帝者師,統護僧門,流通教海!更冀施力、施財之士,福慧莊嚴;若聞若見之人,身心饒益!四恩普報,三有遍資,法界含生,同圓種智者!」15「法界含識」則出自法幢山人虗舟堂德真於清朝末年為《清珠集》所撰的序:「今有信士數十人,同願發心,結社念佛,將幻空上人所輯《清珠集》刊印流布,欲與法界含識同圓種智。可謂:淤泥蓮華,居塵出塵,甚為希有!」16第三個例子同屬回向文,是清神京外栴檀寺沙門來舟附在自己編撰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注》後恩:「來舟以此解經功德,祝願皇圖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輪常轉!君聖臣賢,父慈子孝,五谷豐登,兆民樂業!復願生身父母、宗祖六親脫苦超生,往生淨土!更願剃度恩師、嗣法和尚及授戒十師等大寂定中高增品位!亦願自身,復願亡徒自璇、自瑄及本寺先亡後化法子禅侶等,承經功德,早登覺岸,及諸助刻缁素道伴現身增延福壽,當來共證菩提!四恩總報,三有均資,法界含靈,同圓種智!」17最後要舉的例子較特別,雖未提「法界」,性質搷其他例子無別,即清彭紹升《體仁要術‧放生會回向文》所謂:「惟願弟子等,既生安養,還入娑婆,普化眾生,永斷殺因,住無盡壽,善根回向不退菩提!恭望如來證知我願真實不虗!三有四恩,同圓種智!」18以上眾多的「同圓種智」,都出自中國缁素的作品,用本土佛教文化的方式,表達出菩薩平等、無余關懷一切眾生的精神,容易扣動讀者心弦,產生共鳴。未料,這些數量相當可觀的文獻之外,另有寥寥無幾的資料,文字稍作更動,意思卻起了很大3的變化。這個問題,最早見於宋怡山住持如然所寫的《發願文》,即該文末尾偈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19怡山然禅師的《發願文》,元、明、清三代都有個別的著作展轉收錄20,但它真正發揮影響力,要等到滿清時代:清靈巖山下寶藏僧悟開《淨業知津》第一卷裡,列述兩個淵源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偈頌──「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忏悔」、「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恩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21──,接著援引如然「虛空有盡」等四句。22清古杭真寂寺苾蒭儀潤證義、越城戒珠寺住持妙永校閱的《〈百丈清規〉證義記》第八卷「夏中講經」項中提到法說完後,大眾唱:「講經功德,沙界難量。情與無情,同圓種智!」23清敕建西天寺武林後學沙門性起述《〈金剛經〉法眼懸判疏鈔》第五卷裡解釋「極樂國土,水、鳥、樹林,皆演妙法」句,說:「《鈔》引《彌陀經》,證者有二:一、有情說法,二、無情說法。
初、有情說法者,即極樂國土,眾鳥和鳴,及諸天、人民、羅漢、菩薩,而說法也。次、無情說法者,即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眾樂同時具足。是諸眾生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等。乃至樓台、殿閣,光明徧照十方,塵劫無不皆演妙法。斯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24特別是由最後的例子來看,清朝以下佛教界似乎有一些人刻意套用「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新流行的說法來改寫傳統。在此無妨對照明代高僧蕅益智旭《〈阿彌陀經〉要解》裡的說明:「眾鳥法音是化作有情聲,風樹法音是化作無情聲。情與無情同宣妙法,皆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種智所現,皆是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25蕅益的诠釋多少站在唯識的立場講淨土,自有其特色,但並未偏離佛法:「種智」是用在佛的身上,不是指「情與無情」,且「情與無情同」作什麼,也不是自動、主動的,而是「化作」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現在一般使用的《暮時課誦》有段《大慈菩薩發願偈》,「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後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八字。不過,根據 Günzel氏的考證,較早期的版本──包括1662 年版的《諸經日誦》、1792 和1900 年版的《禅門日誦》以及 1921年版的《重訂二課合解》──都不載之,最早把它加進來的是《靈巖山寺念誦儀規》。26這種發展耐人尋味。
以上所引《大正藏》和《卍新纂續藏經》資料顯示,直至唐、五代,不管是翻譯的三藏或中土賢聖撰集的著作,都未提「同圓種智」,以「情與無情」為「同圓種智」的主體,當然更是未曾聞法,而趙宋以後各代作品中雖然不乏「同圓種智」的實例,原先也只有如然一人提出「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說法較被接受,又是遲至清朝才有的事,質言之,發生在一個佛教迅速沒落的時代。因此,「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句很顯然不足以代表傳統中國佛學的立場。實際上,從法的角度來看,此句所反映的見解也無從成立,因為按照佛教的理解,物質搷心是性質不同的現象。智慧──這當然包括佛陀的一切種智──屬於心的范圍,而風、水、樹、寶等等,皆是色法。有情、含識、含靈、含生、眾生,無論你選這幾個同義詞當中哪一個,這些有意識的生命體都可以成佛,但純然色法的「無情」──亦即傳統所謂「器世間」的東西──說是一同成就智慧,在義理上完全講不通。物質不投胎,不輪回,哪裡會解脫?但出乎意料之外,清朝後的民國時代,美國的宣化法師於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在一番開示中從《何謂仁?》的主題出發,由「仁愛」的「仁」自由聯想到「核仁」之類的「仁」,說:「種籽可分為有情種籽及無情種籽。有情的種籽,能生出胎、卵、濕、化四種動物。
無情的種籽,能生草木植物類和金石礦物類。有情眾生,有情有性;無情眾生,無情有性。所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有情和無情的性是相通的,原是一個的。而無情是暫時無情,它要是能返本還原,也會變為有情。但是不容易,要經過很長的時4間,才能得到返本還原的機會,這機會好像三千大千世界中一粒微塵那麼小。又它雖然轉為有情眾生,也都是低級的動物,如孑孓蟲蟻一類的眾生而已。我們雖然是有情,乃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如果不好好做人,就會性化靈殘,化為無情的植物。所以在大樹中,皆有鬼神住在那裡。為甚麼?因為大樹和鬼神息息相通。人和鬼也是息息相通的,沒有隔閡。修道人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要墮落到植物中。植物雖有性,但不易變有情。
同學們!人人可以返本還原,可以成佛,只要早發菩提心,用功修行。但若墮落到無情中,成為植物,再想修行,就很難了,到那時候悔恨遲矣!」27這段話出自《宣化上人般若語庫(二)──教育救國》第三輯《對大中小學生的開示》,內容相當驚人。
其中一類的問題大概出自對語言、用詞的誤解。遠東佛教的聖典上出現「眾生」、「有情」這兩個詞語,文字不同,所指無別。這一點,從上文引述的眾多「法界眾生」、「法界有情」例容易明白,古德當然也知曉28。
不過宣化法師的理解是把「有情」當修飾「眾生」的形容詞。從這樣的誤讀進而帶出第二類的問題──與佛法不相應的概念:既有「有情」的「眾生」,二分法的邏輯就自然推出另一類「無情」的「眾生」。後者為植物、礦物,前者即「胎、卵、濕、化四種動物」。如此一來,不但混淆了佛法傳統的「器世間」、「有情世間」分類,同時搷唯物論者一樣,把人歸到動物裡。29更不可思議的是,主張植物、礦物的「無情眾生」可以變成所謂的「有情眾生」,而一般眾生也可墮落為「無情眾生」。這樣的認知,搷釋氏經論的見解出入恐怕極大。
當然,宣化法師的想法也是緣起的現象,在他之前或許已有部分類似的說詞,但考察結果,筆者唯一能夠找到的相近資料,仍然還是清朝的,即智證在《〈慈悲道場水忏法〉隨聞錄》裡诠釋「大慈大悲愍眾生」句時所說:「『愍眾生』者:『愍』是哀愍,憐惜之謂。『眾生』對諸佛言。
十法界中,除佛法界,俱名『眾生』,唯佛不墮諸數故。菩薩正斷塵沙,即等覺地,尚有生相無明,聲聞、緣覺,『無明』二字,尚未夢見。六道眾生,父母與己,三緣和合,乃至五陰、四大眾法共生,故名『眾生』。又土木、金石等無情眾生,因宿生修偏枯死定,故墮無知。諸佛為菩薩時,亦發願度之,成圓滿寶覺。故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30這裡也提出在經、律、論甚至隋唐、五代、宋、元、明大德著作中連影子都找不到的「無情眾生」,不過認為土木、金石之所以變成「無情眾生」,是因為過去世修了「偏枯死定」31。
智證的見解沒有傳統佛法的根據,但最起碼他搷上引其他清代的作者一樣,還是較「保守」沿用宋人如然的措詞,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尚未像宣化法師那樣把句子改成「有情、無情,同圓種智」。32不過,概觀當今現狀,令人倍感驚訝的是:現代人在網路資料中使用的,幾乎全部都是「有情、無情」。看來,在這一點上,今日華人佛教的語言習慣和清朝的同胞有差異,但問題是:不單用語更動,且更認知的模糊變本加厲。宋朝以來少量佛書上看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字樣,從未表明該句話的來源,宣化法師也只是籠統地說「所謂」,可是現在時代不一樣,一提「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毫不猶豫「佛說」33、「佛陀說」34、「經雲」35、「經中有說」36、「佛經上有」37、「佛經上說」38、「法華經上說」39、「《法華經》上講」40、「《華嚴經》上說」41、「華嚴經雲」42等等,各種說法紛紛出籠。原本自宋以後,特別是清朝,由極少數幾個人提出的、民國初年稍經改動的句子,二十一世紀初就如此升等,成為釋尊金口所宣說的聖言!當然,對「偽經」的形成來講,此觀察也提供珍貴的研究資料,不過既然牽涉到見解,問題就大了。看到現代人絞盡腦汁要把「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合理化,諸如「佛性」、「如來藏」等等都搬了出來,似是而非,令人擔憂。據唐代華嚴高僧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若以為「無情變情」或「情5變無情」,即「同邪見」43,是不宜忽視的。
--------------------------------------------------
1 「圓」即「圓滿」,在此當動詞用。
「圓 x」意謂「使 x 圓滿」,「 x 同圓 y」則指「和 x 一起使 y 圓滿」(或「所有 x 一起使 y 圓滿」),句型可參考北宋的譯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持戒波羅蜜多品》「十者、菩薩堅持禁戒,以持戒力,願於當來生佛會中,及諸有情,悉同圓滿清淨戒行」(見 T 11.316.835 b 25~27)。
至於以「一切種智」為「圓滿」的對象,煩參《寶雨經》「菩薩亦爾:初發心時乃至坐於菩提道場,諸白淨法漸漸增長,乃至圓滿一切種智」、《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回向品》「所有善根等三世佛,悉以圓滿一切種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阿蘭若品》「或有菩薩。未得圓滿一切種智。終不捨離阿蘭若處」等唐代譯本(分別見 T 16.660.304 b 13~15、10.279.154c 7~8、3.159.316 c 10~11)。 MarcusGünzel, Die Morgen- und Abendliturgie der chinesischen Buddhisten,Göttingen: Seminar für Indologie undBuddhismuskunde, 1994 第 163 頁將「同圓種智」譯為“...werdengemeinsam die voll- kommene Weisheit[erlangen]”時,把「圓」看作修飾「種智」的形容詞,所以只好另外補充一個動詞。這樣的解讀明顯有誤。
2 見《卍新纂續藏經》(以下簡稱“X”)11.268.166 b 21~24。
3 見 X 55.898.471 b 21~23。
4 見 T 46.1945.960 a 4~12。同一段文字另見宋傳天台教觀四明沙門知禮集《金光明最勝忏儀》( T46.1946.962 b 13~21)。
5 見 X 74.1478.537 b 17~20。
6 見 T 48.2001.4 a 18~19。
7 見 X 33.628.375 c 3~4。
8 這份資料的年代較容易確定,因為序末記「至元三年歲次丁丑九月九日鎮江路金山禅寺住持沙門釋契了拜首書」(見 X 11.268.166 c 3~4)。「歲次丁丑」等於南宋端宗景炎二年。日期換算成陽歷,即 1277 年 10 月 7 日。
9 見 T 48.2025.1116 a 24~26。另參金華後湖比丘惟勉編次《叢林校定清規總要.月分須知》(X 63.1249.617 a2~3)。
10 見 X 63.1248.572 b 1~9。回向的部分,另參南宋末、元初廬山東林大平興龍禅寺住持比丘弌鹹《禅林備用清規.宙涅槃成道》卷1「上來諷經功德,回向真如實際,莊嚴無上佛果菩提!四恩普報,三有齊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見 X 63.1250.624 b12~13。
11 見 X 60.1113.113 b 17~19。
12 見 T 48.2025.1116 a 3~4。《叢林校定清規總要.八建散楞嚴會》文字相同,見 X 63.1249.610 a 18。搷念誦楞嚴咒有關的資料還有《律苑事規.場楞嚴普回向》:「先願皇風永扇,帝道遐昌,佛日增輝,*輪常轉!次冀山門鎮靜,中外鹹安;火盜公私諸緣吉慶,現前僧眾修行有序,進道無魔;般若智以現前,菩提心而不退!四恩普報,三有齊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見 X 60.1113.139 b8~11。)同一段文字亦見《禅林備用清規.余眾寮楞嚴》(X 63.1250.631b 5~9)。
13 見 X 63.1245.548 a 1~4。宋宗壽《入眾須知》文字一樣,見X 63.1247.570b14~17。另參清金陵寶華山司律沙門讀體撰《傳戒正范.三壇傳授菩薩戒正范.第十二結贊回向》:「以此受戒功德上報四恩,下濟諸苦,法界眾生,同圓種智!在會沙門,共證菩提!海眾齊音,念佛回向!」(見 X60.1128.676 a 3~5。)14 見 T 48.2025.1138 a 23~29。一模一樣的回向文見明末漢月法藏《弘戒法儀.沙彌得度儀軌第四》( X60.1126.584 a 11~15);略有出入,但回向末句十六字一致的,則有《禅林備用清規.百丈和尚〈沙彌受戒文〉》(參見X 63.1250.665 b 8~12)。
15 見 T 10.293.849 c 27~850 a 6。
16 見 X 62.1192.482 a 18~20。
17 見 X 21.367.127 a 5~14。
18 見 X 60.1139.823 b 16~18。
19 見宋五峰釋如佑錄《禅門諸祖師偈頌》第二卷(X 66.1298.751 a 3~4)。
Günzel 上引書第 163 頁把「情與無情、〔sic〕同圓種智」譯成:“Diefühlenden und die nicht fühlendenWesen werden gemeinsam die vollkommeneWeisheit [erlangen]!”句末雖然擺了一個驚歎號,但既是用未來式,語感上沒有把渴望、祈願的語氣表達出來。
20 分別見中峰明本撰《三時系念儀范》第一卷(X 74.1465.68 a 22)、如卺集《缁門警訓》第六卷( T 48.2023.1073 a 20~21)、《慈悲藥師寶忏》第三卷(X 74.1484.578 a 4)。
21 這兩個偈頌原本見 T 10.293.847 a 16~17、848 a 9~10。據《大正藏》的斠勘注,第一首第二句「瞋」字為明藏所改,明朝前的版本都作「恚」。至於該偈第四句,藏經的版本一律作6「一切我今皆忏悔」。用「今對佛前求忏悔」來取代,似始於元代《三時系念佛事》(見 X 74.1464.58 c 10)。
22 見X 62.1183.352 c 20。
23 同上,63.1244.501 b 10~11。
24 同上,25.499.646 c 6~13。
25 見 T 37.1762.369 c 1~4。
26 參 Günzel 上引書第 170 頁第 19 注。
27 見宣化. (1984).《何謂仁?》.《宣化上人般若語庫(二)──教育救國》,2009-01-14 參閱, http://11.drbachinese. org/online_reading/dharma_talks/Education/volume30.htm。
28 諸如《證契大乘經》第一卷雙行夾注「梵音『薩埵』,舊譯為『眾生』,或為『有情』」(見 T 16.674.655 a1)、法寶撰《俱捨論疏》第一卷「言『眾生』者,即『有情』異名」(見T 41.1822.464 a 20)等等。
29 另參宣化.《太上老君清靜經》.《宣化上人開示錄》,2009-01-14 參閱,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dharma_talks/volume2/volume2_54.htm。足見此說並非宣化法師一時的靈感,而反映他一貫的認知。
30 見 X 74.1495.663 b 16-19。
31 此用語也是智證的特色,不見他處。
32 據筆者目前能夠考察的結果,近代出家人當中,除宣化法師外,還有倓虛法師用過「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他曾搷一位基督徒對話時,指出:「須知佛以慈悲平等為本懷,不但愛人,凡一切動物都愛,都認為它有佛性,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同有成佛的一天。絕不能說人是能殺的,動物是應當被殺的。」(見倓虛大師自述.《影塵回憶錄》, 2009-01-14 參閱,http://www.bfnn.org/ book/books/0234. htm。)從上下文判斷,倓虛法師在此把動物看成「無情」,所以語詞的使用搷宣化法師不同。
33 參犟牛《. 巧解〈西游記〉》,2009-01-14參閱,http://www.jieyinzhan.com/wenzi/qjxyj.htm。
34 參(1998).《見證自然災難呼吁留下生機:宗教界響應「搶救台灣原始桧木林」行動》,2009-01-14 參閱,http://twstudy.sinica.edu.tw/~ngo/forest /cypress/981224-2.htm,引述「來自嘉義香光寺的自淳法師」。
35 參元音老人(李鐘鼎)《. 大手印淺釋.第二講大手印之見:認知法身.一澄清粗妄,不擒不縱》,2009-01-14 參閱, http://www.yinxinzong.net/xmwj/03_yy asl/03_dsyqs/04_d02_01.htm。
36 參海明.(2008).《能所中談頓悟》,2009-01-14 參閱, http://www.xljkw.com/Art/Show.asp?id=2321。
37 參楊雲唐《. 從身說起》《. 美佛會訊》,2009-01-14 參閱, http://www.baus.org/baus/newsletter/2002/ nl77_frombody.html。
38 參福慧《. 適者生存》《. 人乘電子報》,2009-01-14 參閱,http://www.zgs.org.tw/epaperSystem/periodical/9408/ep3.htm。
39 參林清玄.《天馬的故鄉》.《星月菩提》,2009-01-14 參閱,http://www.wenhuacn.com/wenxue/xd_sanwen/liqingxuan/xingyue/25.htm。
40 參張玲華.《以慈悲心觀世間音》.《慈濟月刊》,2009-01-14 參閱,http://taipei.tzuchi.org.tw/monthly/353/353c13-1.htm。
41 參金剛劍.(2009).《「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淺說》,2009-01-14 參閱,http://club.fjdh.com/13794/viewspace-86159.html 引述淨空法師《學佛問答》。
42 參伴讀書童. (2006).《密宗於禅宗的分歧在哪裡》.《雅虎知識堂》,2009-01-14 參閱,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 /?qid= 1306080104717。
43 參 T 36.1736.628 a 20~21。宋代高僧永明延壽在《宗鏡錄》與《心賦注》引述此說(分別見 T 48.2016.493 b 9~10、X 63.1231.121 c 9),明確認同澄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