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中的香港佛教
高永霄
一、蛻變中的香港佛教
自從二十世五十年代開始至八十年代期間的三十年,香港的地位在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的舞台上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它在國際的地位彼提高了,而且比較其鄰近地區國家較為安定,成為亞洲貿易和金融的中心,備受重視。
由於港人的不斷努力去尋求生存的因素,克服許多困難,致力發展工商業,對外擴大貿易的范圍,解決人口膨脹問題,於是增建大量屋宇,改善教育,醫療、福利服務的需求,提高生活水平,以適應社會環境,得以維持香港特殊的地位。
香港是一個自由的城市,所以對宗教信仰問題,港府采取放任政策,所以各宗教都能和平共處,除了基督教方面占有較優越的地位外,其他的宗教都是各別發展。
佛教在中國曾經是有過輝煌的時期,其教理影響到中國的文化、藝術、哲學,和歷史各方面,佛教信仰深入民間,與中國傳統的信奉祖先思想結合一起。
香港的佛教是從中國傳入,所以與中國的傳統信仰是一脈相承,成為香港市民的主要宗教,雖然對於佛教的界限並劃分得不十分明確,也未有經過正式的統計,可是無疑地佛教徒在香港占有最多的宗教徒數目。
在五十年代開始,從中國方面不斷湧入眾多難民來到香港,其中有不少是國內名剎的大僧和虔誠的佛教信徒,他們在香港的佛教徒幫助下,建立了很多的這場,以致使香港佛教作急劇的發展,面目為之一新。
二、轉變中的香港佛教
經過三十年間的佛教發展,可以歸納為下面數種轉變,而這些轉變可能是今後的香港佛教的趨向:
(一)由山林佛教游變為都市佛教——以前香港的佛教中心是在於佛教的寺院中,市民是樂於到寺院去拜佛,祈穰,做功德和聽經的,主要的地區是在沙田、荃灣、大埔報屯門等郊區,但是最近二、三十年間,這些地區已被港府發展成為衛星市城,有些寺院已經拆卸,同時各區已建成高機犬廈,於是法師和市民為著方便起見,不再長途跋涉到遙遠的郊區去聚會和禮佛,所以在港九各地的市區中,紛紛設立佛教道場,展開各種活動,這樣便形成都市佛教發展的原因。
因為都市佛教的存在,比較接近一般信徒,一方面由於出家的二象逐年減少,所以弘揚佛法的責任便逐漸落在在家的居士身上,而出家的僧家只是維持領導的地位,況且居士們的入世工作,其身份較為方便與容易接近大眾。
(二)由普羅階級轉變為智識份子——佛教在過去的印象給予社會人士誤解他甚多,其所持理由有:佛教是年老的阿公阿婆的宗教,佛教是迷信的宗教,佛教是為死者超度和為生人求福求壽的宗教,佛教是一般沒有智識的普羅大眾的宗教。但是最近二、三十年間,由於不少香港佛教學者紛紛開設佛學研究班,佛教講座,和佛學課程,吸引了不少智識份子參加,他們許多都是具有探討學術興趣而研讀該等佛學課程的,在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後,已經改變了一般人對佛教的誤解,他們已明白佛教是充滿學理(哲學)和智慧信仰的宗教,所以成立佛學的團體已有顯著的增加。
(三)由古老的宗教轉變為現代的宗教——佛教具有二干五百年的歷史,其教理都載在一千多年前的文學記載之三藏十二部中,當時所譯出的經論在今天讀起來是相當澀苦和艱深的。這便形成許多人對研究佛學卻步的原因,所以自從民國初期以來,許多佛教學者如楊仁山,太虛,歐陽漸,湯用彤,呂激,章太炎,梁啟超等都注意到改良佛教,其中包括文字和制度各方面,可是這種工作經過大陸不斷的斗爭而停息下來,而最近二、三十年間,在本港,中國和台灣各方面的佛教學者不斷的努力下,將古老的佛教改變為現代化的佛教,例如大型佛教叢書的編纂,佛教辭典工具書的出版,佛學研究的著述,翻譯外國的名作等都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佛教在學術上的成就有了進展,所以在研究佛教學術的人有了很大的方便,在各大學院都設有佛學課程,吸引了青年學生研讀的興趣,而在中學亦設有佛學學科,使學生亦產生研習佛學的風氣。這樣,青年人信仰佛教的機會大為增加,而使佛教徒的平均年紀由老、中年下降至青、少年,是亦是佛教徒轉變的其中因素之一。
(四)由出世的佛教轉變為入世的佛教——以往香滿的佛教徒都注重個人修行,念佛參禅、戒殺放生的自利行為,而對於福利社會的工作很少涉足,所以被人誤解佛教為消極的宗教。
其實,佛教的大乘菩薩行是以自利利他為修行的目的,以積極的實際行為表現於文化、教育、慈善和福利社會的工作,多作救濟利他事業,而近二、三十年間,香港佛教徒在這方面有很好的成就,例如設立醫院、安老院、托兒所、醫療所、學校、佛學班,及赈米僧農等慈善工作,令人改變對佛教過去的看法,雖然比較其他宗教所作的社會福利事業尚有一大段距離。但假以相當時日,進展可能更佳。這是香港佛教的對象由個人轉變為群家的服務表現。
(五)由佛教本地化轉變為佛教國際化——過去香港的佛教團體活動范圍只是限於本港地區,並沒有和外地佛教組織有所交流,自從世界佛教友誼會於一九五O年成立後,本港佛教徒首先組成世佛會港澳分區總會,並於二年後首次組成代表團出席第二屆世佛友誼大會於東京,此後更參加在各國舉行之歷屆世佛友誼大會,開展了本港佛教徒與國際佛敔徒的聯系和交流經驗,提高了香港佛教在國際的地位。
除了上述本港佛教代表團出席歷屆世佛友誼大會外,並有參加世界佛教僧伽大會,及其他國際性佛教學術會讓,不勝枚舉。這樣,對於改進本港佛教的弘法工作有更大的幫助。
三、培養人才的刍議
為了要配合整個香港佛教未來的發展,同時亦為了補充僧伽數目的逐漸缺乏,我們應該在家多的青年智識份子中,積極培育弘法人材,才可以承擔興隆佛教的重要責任。
筆者不敏,謹將訓練弘法人材的刍議列下,敬請各位大德指教:
(一)開辦全科的佛學院——地點最佳選擇在九龍地區,以方便就讀學生,程度是預科學歷,中學會考合格,招收出家或在家的佛教青年,年齡以不超過二十五歲為限,不分性別,以有志為佛教服務者為主要對象,學生可領取生活津貼每月約港幣五百元,唯在中途退學者須要原額賠償·初期只收學生三十名,翌年再收三十名,以兩年為一屆,全日制攻讀,經過考試後,合格者便可畢業,獲得佛學文憑(Diploma on buddhist Studies),然後被派往各寺院、佛教社團和佛教機構實習一年,有志為僧尼者可莅度為比丘或比丘尼,否則仍為在家居士,各畢業生可被認許在各學校及佛教機構,作弘法活動,並為受薪成員作為終身職業。
至於課程之編排頗為緊湊,在第一年需修讀“佛學概論”,“中國哲學”、“西洋哲學”、“中國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人類心理學”、“社會學”、“公共關系學”、“四阿含經”,“成實、俱捨論”等。
在第二年的課程中有:大乘經論選讀,其中包括精要之“法華經”,“華嚴經”、“大般若經”、“解深密經”、“中、百、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等,並修學“淨土三經”,“禅宗典籍”及“密乘經論”等之修行方法,和“戒律學”,及畢業論文寫作。
(二)被選派往外國受訓者——最初可揀選有志弘法之智識青年十人,資格為大專程度,不分性別,年齡最多亦不超過二十五歲,並需在港曾修讀佛學噪程二年以上,備有佛學基礎和曾受皈依儀式者,若為出家者更受歡迎,第一年可在港學習普通話或外國語文——(英文、日文、巴利文,西藏文、法文、或德文),然後由主辦團體與外地教育機構或佛教團體聯絡,保送該學生前往就讀,為期兩年,學費及膳費由本港主辦團體負責、學生並可領取零用費約港幣每月五百元。以國外之教育機構和佛教寺院為學習場所,(例如:日本、德國、斯裡蘭卡、韓國、緬甸、泰國等學術機構);畢業間港後,在本港各大佛教社團受薪任職,並擔任弘法、翻譯、著述等工作,如此則可提高本港佛學水准及佛教地位。
以上兩種方式皆可同時進行,主辦機構可以由現成之佛教大團體擔任,唯需准備每年開支港幣二百萬元,即是要有准備資金二干萬元,作為投資用途,其盈余則作為發展弘法活動之用,如此,則本港之弘法人材則不虞缺乏,而香港佛教之興隆則可指日可待矣!
——講於第二屆“此岸彼岸”弘法活動佛學研討會
摘自《內明》1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