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鎌田茂雄:華嚴經講話 二十四、永遠之求道——入法界品(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二十四、永遠之求道——入法界品(三)

終南山之華嚴行者——普安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邊郊外,有神禾原,位於流自終南山之·河、鎬河匯合之處,高原廣闊,雲霧重疊,不易目睹終南山之全貌。作者曾登終南山之一峰,即入南五台山之處,乃為見聖壽寺之隋塔之故。

欲至聖壽寺,必須攀登細窄山道之陡坡,於攀登陡坡途中,值遇聖壽寺住僧,保傳心法師。法師年七十歲,拄著拐杖,一步步往上行去。據言,法現自二十歲起即入住終南山聖嘉寺,堪稱為終南山之行者。

由傳心法師聯想起華嚴之行者普安(公元五三○——六○九年),普安系於北周、隋代頃、住於終南山之寺院。當於聖壽寺之隋塔建築時,即住於山中。

聖壽寺之大殿,於文化大革命時,亦被卷入旋風中,佛像全遭破壞無遺。今,傳心法師正努力#制佛像中。普安,亦於北周廢佛時,徹底遭受彈厭。終南山溪谷之河川,雖然歷北周廢佛、文革破垭這動風,至今仍流水潺潺,不曾停息。

普安之傳記,於「續高僧傳」卷二十七,少年時,即苦節行頭陀,師事靜霭,習《華嚴經》,並勤行「讀誦 」之修持。靜霭於北周廢佛時,曾自行於終南山割腹自剎,將肚腸懸掛於松枝上。

北周廢佛時,普安隱樓於終南山梗梓谷,與深林、泉石為友,一味修習苦行。北曾以自身布施蚊、虻,而致血流全身。後欲以身飼虎,然虎豹雖來,皆嗅而不食,

北周武帝逮捕僧侶極為嚴厲,曾出示捕獲一僧可行賞物十段。僧眾皆汲汲走避。唯普安一人,若無其事般出現於眾人之前,人們為其悠然自在之氣度所·,無人動手捕縛。普安之能安度難關,可謂即《華嚴經》之力所致。

隋文帝即位後,致力復興佛教,逃亡於終南山之僧眾,皆紛紛下山,住入官寺。然普安卻不下山,亦不離終山之草庵。

普安時或顯現奇瑞,如惡人索頭陀,因嫉普安之德行,屢次欲加害。一日,索頭陀率三惡黨,持弓捉刀,至普安之居處。拉弓欲放矢,不可思議地,矢卻不離弦,手亦不可動彈。諸人怒目以視,噤舌無語,進退不得。良久,方大聲喊叫,遠近村人聚集而來。眾人見狀,乃低頭求救於普安,普安說道:「何以如此,我亦不知,或許即華嚴之力所致,若欲得免,可虔心忏悔。」於是,惡人經忏悔後,一切恢復原狀。

如此「超能力」之不可思議事屢屢出現,普安皆認為乃華嚴力之所致。而何經普安具有如此之華嚴力?實因普安常讀誦《華嚴經》之緣故。讀誦者即三昧,若能一心不亂、集中精神讀誦,則能引發強大之念力。

因讀誦《華嚴經》而獲得強大華嚴力之普安,拒絕長安大寺之召請,隱住於終南山深山之巖窟,於隋大業五年(公元六○九年)十一月五日,以八十歲終其生涯,遺骸安葬於華嚴宗聖地——終南山至相寺之旁。

善知識如慈母

第三十七處參訪妙德守護諸城論夜神,承其教授甚深妙德自在音聲法門。經雲:「佛子!一切眾生,第寢生死,唯我獨覺。」

即謂夜神經常保持覺醒。

第三十八處參訪開敷樹華夜天,得無量歡喜知足光明法門。以下即依順序說明何善知識授何種法門。

第三十九處,願勇光明守護眾生夜天,傳授隨應化覺悟眾生、長養善根之法門。

第四十歲,流彌尼(Lumbini)園之妙德圓滿天,傳授菩薩受生自在法門。此處說有十種受生法,若行此法,得生如來家。

第四十一處,迦毗羅城之瞿夷女,傳授分別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之法門。

第四十二歲,迦毗羅城摩耶夫人傳授大願智幻法門。修此法門之摩耶夫人,為盧捨那如來之母,亦即悉達太子之生母。摩耶夫人可謂一切諸佛之母。

第四十三處,由天主光童女傳授無礙念清淨莊嚴之法門。

第四十四處於迦毗羅城,遍友童子師並未說法,僅為之介紹善知眾藝童子。一言未及之善知識,亦可謂為真善知識也。

第四十五處,善知眾藝童子傳授四十二字般若波羅密法門。

第四十六處,摩竭提國賢勝優婆夷傳授無依處道場之法門。

第四十七處,沃田城之堅固解脫長者傳授無著清淨念之法門。

第四十八處,妙月長者傳授淨智光明法門。

第四十九處,出生城這無勝軍長者傳授無盡相法門。

第五十處,由住於出生城南方法聚落之屍毗最勝波羅門,傳授誠願語法門。誠願語者,即誠實不虛妄之語,由此教法能生無量功德。又稱為不退轉法門,即「無已退,無現退,無當退」之法。

第五十一處,第五十二處,皆於妙意華門城,由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二人,傳授幻住法門。即說明眾生、世間及一切諸法皆為幻住。經雲:「一切眾生生滅、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幻住,虛妄分別所生故。」

即謂人之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皆為幻住不實,若能如此觀察。,則能淨脫苦惱為攀幻之理。人,為生存一事努力不懈,即努力求生存,而觀苦惱乃為暫時之事。如此,則易於突破。即使遭遇妻子兒女死亡,以夢幻觀之,將更能體會人生必須具足充分之生存力量。

德生童子與有德童女,更為善財童子闡釋何為善知識,如經雲:「善知識者則為慈母,生佛家故;善知識者則為慈父,以無量事益眾生故。」

如此,反復地說明善知識為慈父、慈母、大師、導師、良醫、船師等。已參訪五十二位善知識之善財童子,聞此良言,當更深該地體會善知識之重要性。

人,於一生中,欲值遇善知識,實為難中至難。若能得遇真正善知識,雖僅一人亦足矣!或能因皮改變個已之人生。《法句經》雲:

 不親愚人,思從賢友,

 狎附上士,喜法臥安。

如此,不難悉善知識或善友之重要性。

行道如救頭燃——彌勒菩薩

第五十三年為南方海澗國在莊嚴藏園林中之彌勒樓觀,善財童子於贊歎樓觀諸菩薩後,即合掌禮拜,請問彌勒菩薩道:「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

其時,彌勒菩薩於會上,指著善財童子,贊歎其不退轉之修行。即為求真實義,善財童子勇猛精進,探訪諸多善知識。且常以「心無厭足,如救頭然」之心態親近善知識。「如救頭然」之語,於道元禅師之《學道用心集》中,有如下數語:「誠夫觀無常時,吾我之心不生,名利念不起,恐怖時光之太速,所以行道救頭燃。」

此謂人生看似久長,卻如一瞬間。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亦如救頭燃般;且「心無厭足」,終於來到彌勒菩薩所。

彌勒菩薩首先贊歎善財童子之殊勝功德,並謂善財童子,更須令一切人均發道心提心,彌勒菩薩雲:「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以下,更以菩提心喻為良田、大地、淨水、大風等,說明菩提心之功德。並說若得菩提心,能遠離五種恐怖。五種恐怖即:

火不能燒,水為能漂,毒不能中,刀不能傷,熏不能害。

上述之普安,以持《華嚴》故,具有華嚴力,因此,不論遭遇任何危險,皆能保全性命。能發菩提心,任何困難、險境,皆不能害之。如此,重復說明菩提心之重要性。

最後,彌勒菩薩雲:若進入《華嚴》之大樓觀,則能修持真正之菩薩行與菩薩道

盛者必衰

其時,善財童子敬繞彌勒菩薩,合掌說道:「唯願大聖!開樓觀門,令我得入。」於是,彌勒菩薩以右指彈之,其門自然啟開,待善財童子進入後,又自然關閉。

善財童子進入樓觀後,但見樓觀寬廣有如虛空,大地由諸寶所成;樓閣中,有七寶所飾之窗戶、欄干,無數幢幡林立;空中華雲密布,眾鳥飛舞,無數花瓣自天降落。善財童子見此樓觀之莊嚴景色,大為歡喜。

樓觀中,諸佛為大眾所圍繞,彌勒菩薩謂善財童子言:「童子!汝見樓觀中諸大菩薩之不思議自在力否?」

善財童子答以「唯然!已見!」仿如於夢中所見之山林、河、池、大海、宮殿等。

善財童子於歡喜之余,請問彌勒菩薩道:「如此不思議事,有何法門能令其出現?又諸菩薩來自何方?其出生地又於何處?」

有關菩薩之生處,彌勒菩薩說有十種,即:「菩提心、正值心、安住諸地、出生大願、大悲、真實觀法,摩诃衍(大乘)、教化眾生、智慧方便、隨順諸法等十種。」

彌勒菩薩又道:「生死皆悉如夢,五陰皆悉如幻。」

此乃必須覺悟之至理,因若能體悟生死如夢、肉體如幻,則能不受生死束縛,進一步,若能悟知「諸行皆悉無常」,則能體悟「盛者必衰」之理。所謂諸行無常、盛者必衰等語,《華嚴經》亦常言及。

盛者必衰者,非僅限於人類如此,舉凡自然界之一切皆如此。一切事物,若達其絕頂期,則必遭衰降。人生亦如此,絕不可能永遠保持盛世;如此至真至理,吾人應慎得其事,謹記於心。

接著,彌勒菩薩善財童子至文殊菩薩處求法,因文殊菩薩滿足無數菩薩願行,為無數諸佛之母、諸菩薩師,能勇猛精進化眾生之大菩薩,故宜前往求教,堪為汝之善知識。

於是,善財童子依彌勒菩薩之教示,前往文殊菩薩所。

智慧之完成——普賢菩薩

善財童子敬禮彌勒菩薩後,圍繞示敬,然後離去。

善財童子迄今已經歷百十一城,最後到達普門城,此為第五十四處。於其城中,善財童子一心敬仰文殊菩薩,思欲拜見菩薩慈顏。

是時,文殊菩薩赫然於出現於普門城,伸右手摩善財童子頂,並教以信心之重要。謂若無信心,則心必滯於憂郁,無精進之意念,如此,菩薩行之實踐必不能完成,佛法之真理亦無法悟證。

受此教法之善財童子,大為歡喜,終於得入普賢菩薩之道場。其時,文殊菩薩隱而不見。善財童子遂一心思念普賢菩薩,是時,菩薩之十種瑞相出現於善財童子眼前。接著經雲:「我今必見普賢菩薩,增長善根,究竟菩薩妙行,見一切佛。若見普賢菩薩,得一切智慧。」

如此思念,得能見普賢菩薩。

住於金剛藏道場之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最後拜訪之善知識。普賢菩薩自一一毛孔中,放出無數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得見如此不可思議威神力之善財童子。即時獲得十不可壞智慧法門。十種法門即:

一、於念念中能以一身遍滿一切國土。

二、供養一切諸佛。

三、聞持正法。

四、得*輪智波羅密門。

五、得自在智波羅密門。

六、得無盡辯智慧法門。

七、得般 若波羅密觀諸法門。

八、得一切法界大方便波羅密門。

九、得知眾生欲性智慧波羅密門。

十、得普賢智慧波羅密門。

簡而言之,即承愛佛陀教法,得智慧、方便波羅密(度)。

其時,普賢菩薩以右手摩善財童子頂,善財童子即得無限之三昧門。普賢菩薩問善財童子道:「童子!汝已見自在神力之之不可思議事否?」善財童子答以「唯然!已見!」於是,普賢菩薩謂,尚可更見吾之清淨法身。接著又說種種教法。

在普賢菩薩之教法中,有偈雲:

 譬如工幻師,能現種種事,

 佛為人眾生,示現種種身。

此謂使用幻術者,能現各種奇端;佛陀為度化眾生,亦能化現各種身形。《觀音經》中說觀世音菩薩化現三十三種身。佛陀亦然,能現各種不同身相,以應眾生之需。如此言之,可謂任何人皆為佛之應現;能如此信受,則對任何人皆須合掌致敬。經雲:

 譬如明淨日,照除世間暗,

 如來淨智日,悉除三世暗。

即謂如太陽之照暗暗,如來之淨智,亦能祛除三世之暗夜。因宿業而苦惱之人們,佛陀之存在附帶如太陽般重要。

《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最後,有如下數語:

 聞此法歡喜,信心無疑者,

 速成無上道,與諸如來等。

即言聽聞此教法,歡喜、信受而不生疑惑者,能完成佛道,與佛同等。

不論任何人,若能信受《華嚴經》之教法,且實踐不懈,則此人定能成佛。若心存疑念,則不易入佛境界。

《華嚴經》若與《法華經》相比較,則《華嚴經》實為廣大、豐富,六十卷八十卷之分量,欲一讀而過,實非易事。然如卷首雲,能發揮華嚴力之普安,為一華嚴行者,每日必讀誦《華嚴經》,且實踐普賢行,而救度無數苦惱眾生,其存在恰如照亮世間暗暗之太陽。

除普安外,於《華嚴經講話》中出現之眾僧,皆為深信《華嚴經》之華嚴行者。從彼等之所行視之,其人格實無異於如來。如《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這所言,恰如千鈞之重,即「信心無疑者,必定成佛」。

中國四川省之大足石窟、安岳石窟、重龍山石窟等地,均供奉華嚴三聖像。即中央為毗盧捨那佛,兩側分別為文殊、普賢二菩薩。安岳縣華嚴洞之三聖,為高約五·二公尺之巨大佛像。

四川省聞名之佛教聖地——峨眉山,山上有萬年寺,供奉乘白象之普賢菩薩,故峨眉山被稱為普賢菩薩之聖地。山西省五台山為文殊菩薩聖地,兩者合之,恰為《華嚴經》最後登場之二位菩薩,被供奉於中國靈山,為民眾信仰之對象。

於〈入法界品〉登場,且任主角之善財童子,其雕像,常於寺院之大雄寶殿背面所供奉之觀世音菩薩旁邊,呈雙手合掌,態度虔敬之求道資勢。善財童子求道之熱忱,宣判為吾等效法之榜樣,吾人實需秉此虔敬、精進之心態,於苦難之人生旅途上,勇往邁進。

 

上一篇:鎌田茂雄:華嚴經講話 二十三、唯一法門——入法界品(二)
下一篇:其他日籍作者:印度密教研究之現況及其研究方法(松長有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