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學習中央十七大精神感言
重慶華巖寺方丈 道 堅
中央十七大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在新一代國家領導的帶領下,仍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以經濟發展為重心的國策,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祖國的富強和社會的和諧。在《黨章》中,首次充分肯定了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十七大胡主席的報告中,將宗教問題放在國家壯大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位置,重點表述了黨和國家新時期的宗教工作和方針政策。
在十七大的報告中,有關宗教的表述放在《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首先,報告中說:“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對於增進團結、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上為社會和諧的五大關系說,其中“宗教關系”位列第三,說明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宗教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為了說明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的方向,報告中指出黨和國家將“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即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變,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黨和國家落實宗教政策的目標,是要“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愛國愛教,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小康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促進當今經濟社會發展中,引導宗教界人士及信群眾發揮積極作用。
在中央統戰部組織的“全國佛教界人士讀書班”期間,我再次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結合佛教的特點,反思佛教如何加強自身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一、形成統一佛教管理機制,發揮佛教的積極作用
目前的佛教可謂一盤散沙,各自為政,沒有嚴格統一有效的管理機制,無法正常聯系四眾弟子(包括出家在家佛教徒),或者統攝巴利語系佛教、藏語系佛教和漢語系佛教,對構建和諧社會和“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無法實現。如果在黨和國家政府的領導下,將現有的中國及地方佛教協會的監督指導權變為領導權,依法管理和指導佛教事務,必將正常發揮佛教的強大愛國力量,如開辦中國佛教大學,創辦中華佛教慈善機構,或正本清源,弘法利生,讓佛教充分發揮優良愛國傳統,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出家僧侶的基本保障機制
十七大報告有“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的表述,對促進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的人民生活,意義重大。作為生活在寺院的出家僧侶,也是社會公民的一份子,應該也享有社會基本保障、醫療、教育等權益。現在佛教寺院經濟發展不均衡,特別是西北方經濟落後地區的大多寺院都處在貧窮階段,還停留在自種自收,自給自足的以原始農耕文化階段的水平,無法起到引導四眾弟子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作用。目前只有少數寺院解決了僧侶基本保障問題,而大多寺院的經濟能力尚無法承擔僧侶的養老、保險、醫療等基本保障,我真誠地希望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佛教能集中精力,解決這一歷史性的難題。
三、佛教徒的平等教育權益問題
報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而佛教徒也是中國公民,也享有平等教育的權利。在平等教育權益中,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出家僧人的教育權益問題。出家僧人是佛教的修道和布道專業人士,有極高的文化素養要求,繼續教育刻不容緩。佛教注重青年僧侶的培養深造,要求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的願望越來越強烈,而少數國家院校對佛教教育文憑、出家身份接受教育等問題受極左的思想影響,還持保守態度,甚至這種平等的權益受到侵犯。十七大報告為我們指明了航向,說明出家僧侶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益。
二是在家教徒接受佛學教育的權益。中國有一億多佛教徒,包括出家在家兩類,除出家僧侶二十余人外,其余均為在家佛教徒,如何引導這些分布在社會各階層的在家佛教徒,使之成為建設小康生活的重要力量,就成了當今必須面對的問題。像原中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就是以在家佛教徒身份,成為黨的親密朋友,對社會對國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報告中還有“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論述,為將來佛教在黨和國家領導下,規范參與社會辦學用到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方面,有重要意義。
四、發揮佛教文化優勢,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十七大報告首次將“文化”提升到國家軟實力的高度,認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而“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報告要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弘揚民族文化,這是令人歡欣鼓舞的喜訊。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有豐富的人文哲學思想和道德倫理思潮,對當代中華民族的復興,有重要貢獻。
佛教的弘法活動,可以“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廣大佛教徒“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佛教徒特別是出家僧侶,許多人都是飽學之士,為當代思想家哲學家,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能起到促進作用。中央要求“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對佛教未來走向影響深遠,如中國佛教文化的世界化推進,提出了理論指導。
在黨中央“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的指導下,佛教參與社會道德倫理規范,“弘揚社會正氣”,“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發揮佛教心靈關懷的特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主動為祖國分憂,為社會分憂,全面參與“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為提倡“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參與“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努力奮斗。
在“弘揚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方面,佛教大有可為。我們要堅持佛教優良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在“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等方面,佛教積極主動,為弘揚中華文明,振奮民族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全面落實“基層民主自治”,實現寺院管理民主化
十七大報告要求“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我們當在中國傳統管理的智慧基礎上,吸收現代民主管理模式,形成一套既能保持傳統管理經驗,又能保證科學化、民主化的管理機制。太虛大師曾在《整理僧伽制度論》中,對佛教組織建設有基本的設想,今天,我們應該吸取太虛大師的創新思維,結合十七大精神,把中國佛教建設成民主的高效的精英隊伍,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
對於中國佛教民主化管理思路,應該從佛教協會入手,到地方寺院或居士團體,形成有效管理機制,本著大眾推薦,四眾弟子共同參與的民主精神(佛教的民主精神叫羯磨制度,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管理佛教事務。制度化建設是佛教民主化的基礎,一系列佛教管理規章制度,如千二百年前的《叢林清規》應運而生,為規范佛教事務,管理佛教事務,發揮社會民主精神,提供可操作性平台。
六、發展穩定寺院經濟,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佛教經濟是以寺院經濟為基礎,是支撐三寶事業的命脈。然而解放後,佛教寺院經濟從封建社會地主莊園式經濟模式,變成當前不定式經濟。所謂不定式經濟,即不像封建有大量田地可供耕種,有皇家俸祿供給,而要靠自己努力,或農或商,自給自足,以寺養寺。現在中國佛教寺院的經濟收入,主要在農業、旅游業、宗教產業三種類型,目前最多的是第一類,生活在廣大邊遠地區或農村地區的寺院,主要是以農業為依托的原始經濟模式,勉強維持溫飽水平,對社會所發揮的宗教功能也極其有限;在旅游業發達地區,如四大名山等地,是以旅游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即出家人以發展旅游業如寺院門票(大多數寺院門票可能不一定是佛教寺院收取的)、開辦旅游相關產業,所獲得的利潤用於寺院的建設,國家文物的保護,寺院日常開支或興辦佛學院等;第三類是城市化佛教,多以宗教產業維持生計,如興辦素食,開佛教用品及佛教書籍商店,經營香火紙燭,宗教法事,宗教捐贈等,苦苦經營,以養寺安僧,或弘法濟世。這些寺院經濟模式最大的特色是不穩定性,容易受到市場影響,一旦遭遇特殊情況,寺院沒有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只有破產一途。如何發展穩定的寺院經濟,推動佛教事業的發展,就成了當今寺院方丈們最重要的課題。
可以說,沒有經濟基礎,就沒有發展的可能性,而佛教寺院現在的責任往往負荷過重,如古寺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何有效保護這些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遺跡,多成為僧人們的不堪之重;寺院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地,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就落在了出家僧人的肩上;協調佛教徒之間的關系,調動四眾弟子的積極性,為出家僧人之要務;舉辦佛學院培養人才;開展弘法利生事業,引導在家信眾;參與社會慈善及公益事業,實踐慈悲濟世精神;等等,都要有寺院經濟作為支撐,否則只能是一句空頭口號。在發展穩定的寺院經濟上,我們當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不違背佛教倫理的基礎上,調動在家信徒的積極性,廣泛開展社會經濟實體建設,形成佛教新型經濟模式,為佛教利生事業,提供堅強的後盾。
最後,在解讀十七大關於宗教界“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時,不能片面以“經濟”二字作為利用佛教搞經濟開發,甚至是“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借口,因為佛教屬於宗教領域,應該在宗教人文上多作貢獻,而不僅僅是經濟的貢獻。佛教的發展,為中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軟實力,是不可忽視的經濟發展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