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教倫理思想
上海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高振農
佛教倫理思想,是整個佛教教義的基石。佛教徒信仰佛教,就是信仰佛教教義,也就是奉行佛教的倫理思想,用以淨化自己,利益人群。
佛教倫理思想,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貼近生活,它已逐漸發展成為社會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少年來,它以棄惡揚善為中心內容,在促進與改善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方面,起到了一種積極的推動作用。從這一意義上講,佛教倫理思想,是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種催化劑。
佛教倫理思想,貫穿於整個佛教教義之中,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戒”、“十善”和“四攝”、“六度”。因為,“五戒”、“十善”和“四攝”、“六度”,既是佛教教義的基石,也是佛教倫理思想的核心。
先說“五戒”。
“五戒”是佛教戒律中最最基本的戒條,它是全部佛教戒律的基礎,所有佛教戒律都是在此基礎上擴充而來。“五戒”雖然在佛教中被規定為在家佛教徒所必須受持的戒條,但在實際上它是所有出家、在家佛教徒都必須受持的戒條。
“五戒”的第一戒是“不殺生”。即不殺害所有的生靈。既然所有生靈都不殺害,那當然不會去殺害人類。佛教徒奉行這一條,就會減少許多刑事案件的發生,這對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起到一種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戒”的第二戒是“不偷盜”。即不盜竊他人的財物。佛教徒奉行這一條,就會減少許多因盜竊他人財物的犯罪行為的發生,特別是減少了謀財害命案件的發生,這正是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迫切需要的。
“五戒”的第三戒是“不邪YIN”。即不得與配偶之外的人進行不正當的男女關系。當今社會,婚外戀之風盛行,“包二奶”、“養小秘”及性騷擾等,.已經成為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許多家庭為此而導致離婚、家庭破裂。一些離婚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因為從小得不到父母親的關愛和教育,從而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嚴重的還由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成為社會和國家的不安定因素。而奉行佛教“五戒”中的“不邪YIN”戒,能夠防止社會上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系,杜絕“婚外戀”和“性騷擾”之風的蔓延,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會起著一種良好的積極作用。
“五戒”的第四戒是“不妄語”。即不說謊話,不誣陷他人,不作偽證等等。當今社會,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說謊、騙人,甚至誣陷他人,從而造成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互不信任、互相猜忌,因而產生種種矛盾。還有一些人由於受到金錢的誘惑,在一些刑事案件和民事糾紛中為他人作偽證,從而冤枉了一些好人,造成許多冤假錯案。目前,社會上各種商品的虛假廣告,鋪天蓋地,導致偽劣商品充斥市場,輕則使人受騙上當,在經濟上蒙受損失,重則危害人的生命,這種事例可說比比皆是。這都是一些人說謊話所造成。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不妄語”,即不說謊話,那麼社會上就會減少許多冤假錯案,減少許多不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避免許多人上當受騙,整個社會和國家就會穩定得多。這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其積極作用可想而知。
“五戒”中的第五戒是“不飲酒”。這一戒看起來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不是很大。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汽車司機(包括駕駛助動車的人)因為貪杯而酒後開車,導致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些乘客(也包括司機自己)死亡的事也時有發生。據有關方面統計,在歷年的交通事故中,因司機酒後開車而致人死亡的比例是很高的。因此有關方面曾明確規定,所有司機一律不准酒後開車。由此可見,“不飲酒”這一戒條,在一些特殊人群和場合,對構建和諧社會仍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次說“十善”。
“十善”和“五戒”一樣,也是佛教教義中最最基本的倫理思想和道德信條。一個佛教徒,首先而且必須奉行“十善”。
“十善”中的前四善,其內容和“五戒”中的前四戒完全相同,這裡不再重復。
“十善”中的第五善是“不兩舌”。即不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社會上總是有一部分人喜歡東家長、西家短,說三道四,在人們之間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而一些耳根軟的人,聽了一些人的挑撥,疑神疑鬼,對對方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從而懷恨在心,引起種種矛盾。有時,這些被他人挑起的矛盾激化了,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後果。所以,“不兩舌”這一善,可以防止社會上人為造成的種種人與人矛盾的發生,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有一定的作用。
“十善”中的第六善是“不惡口”即不以粗言惡語對人。現在社會上總是有一些人,喜歡以粗言惡語對人,動不動就對人冷言冷語,諷刺挖苦,惡言惡語,使人下不了台。這樣,往往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從而影響到社會的不安定。所以奉行“不惡口”這一善,也能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一種積極作用。
“十善”中第七善是“不绮語”。即不以花言巧語騙人,不以YIN穢的語言引誘他人。現在社會上總是有一些人,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用美好的語言,騙取對方的信任,或用YIN穢的語言引誘他人。這樣,一些人就會因此而受騙上當,從而造成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種種矛盾。奉行“不绮語”這一善,就能減少一些人因此而受騙上當,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必需的。
“十善”中的第八善是“不貪欲”。即不貪欲世間的一切財物。同時還包括了不貪欲名譽、地位等等。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總有一些人為了求得自己盼幸福與快樂,貪財貪物,貪欲名譽和地位,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為此,他們不惜貪污受賄,謀求不義之財,造成社會的不良風氣。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種嚴重的威脅。而奉行“不貪欲”這一善,就可以防止和杜絕那種貪污、受賄、爾虞我詐等種種不良風氣,使整個社會得以安定。因此,奉行“不貪欲”這一善,同樣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不可缺少的。
“十善”中的第九善是“不嗔恚”。即不生嗔恨、惱怒他人等等之心。佛教認為,即使有人傷害了自己,做了一些不利於自己的事,說了一些不利於自己的話,也要寬宏大量,不能對他生起一種嗔恨、惱怒之心。但是,社會上總有一些人,往往為了一些小事而爭吵不休。也有因為一些須須小事,從爭吵不休開始,進而大打出手,最終打傷、打死了人,釀成命案,觸犯了刑法。這時才追悔莫及。奉行“不嗔恚”這一善,能化解人與人之間許多不必要的矛盾,減少社會上的許多紛爭,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十善”中的第十善是“不邪見”。即不執著不正確的見解。佛教認為,不相信佛教教義中的因果報應之說,就是“邪見”。“不邪見”,就是不能不相信因果報應之說。“因果報應”是佛教的一種理論,即認為有因必有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毫發不爽。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切都報。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根據。因為一個人做了壞事、惡事,到頭來總是要受到懲罰。所謂殺人者總要被逮捕法辦。作惡之人絕沒有好下場。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不相信因果報應,因而無法無天,作惡多端,殺人劫財,無所不為,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種嚴重的威脅。所以奉行“不邪見”這一善,也是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的。
佛教倫理的核心思想,除了“五戒”、“十善”以外,還有“四攝”、“六度”。
先說“四攝”。
“四攝”,原意是指菩薩(在學佛、修佛方面已得到一定成就的人)為了攝受眾生,使他們生起一種親愛之心,從而皈依佛教而應做的四件事。
“四攝”中的第一攝叫“布施攝”。即將自己的財物和佛教道理布施給需要的眾生。所謂“布施”,就是給予他人財物和佛法時,不講條件,不希望回報或感謝。因此,在布施時,如果眾生愛樂財物,就施與財物,如果眾生愛樂佛法,就施與佛法。這樣就會使一些眾生由此而生起一種親愛佛法之心,進而皈依佛教。由於當今社會貧富懸殊不均,總是有些人生活困難,孩子無法上學、病人無力醫治,需要有人幫助。現在一些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救濟活動,特別是佛教界開展慈善救濟活動,都是受到佛教教義中“布施”的思想啟發而來。因此奉行“布施攝”這一條,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有相當的作用。
“四攝”中的第二攝叫“愛語攝”。即隨順眾生的根性而善言慰喻,從而使他們生起一種親愛之心而皈依佛教。社會上的人們,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之事,遭遇到一些困難,需要有人去安慰、開導、譬解。特別有人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會產生絕望,或一時想不通而做一些傻事,這時很需要有人去善言安慰,這樣就可以防止一些不幸事件的發生。所以,奉行“愛語攝”,也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一定的積極作用。
“四攝”中的第三攝叫“利行攝”。即以身、口、意的種種善行利益眾生。也就是做利益眾生的種種事,使他們生起一種親愛之心而皈依佛教。所謂身、口、意種種善行,就是身做種種善事,口說種種善言,意想種種善念,以此利益眾生。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身作善事,口說善言,意想善念,那麼就會天下太平,社會安定。所以奉行“利行攝”,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會起一定的推動作用。
“四攝”中的第四攝叫“同事攝”。即親近眾生,與他們同甘共苦,並以法眼觀察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意謂眾生歡喜什麼,就表現什麼),令其所作,同沾利益。意思是說,和其他人相處,要做到投其所好。他人想做什麼,你也追隨他做什麼,做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利共得。所有這些,都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
次說“六度”。
“六度”,也稱“六波羅蜜”。原指六種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檠彼岸的方法或途徑,是大乘佛教修習的主要內容。同時,“六度”也是佛教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度”中的第一度叫“布施度”。即將財物、體力和智慧等施於他人,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積累功德,以致解脫。“六度”中的“布施度”與前面所講的“四攝”中“布施攝”,其含義大致相同。大乘佛教把布施分為三種,即財施、法施和無畏施。財施是將財物施與他人,法施是說法度人,無畏施則是救人於厄難。無論是以財物施與他人,或是對人宣揚佛教義理,以及救人於厄難,這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必需的。特別是目前社會上貧富懸殊甚大,總有一些人經濟十分困難,需要有人幫助,所以發揚佛教倫理思想中的“布施”精神,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不可或缺的。
“六度”中的第二度是“持戒度”。持戒即持守佛教戒律。“戒”是佛教中為禁止一切不符合佛教教義的思想和言行所作的規定,作為去惡從善的生活准則,用以約束佛教信徒,保證其對佛教的純正信仰。它作為一種修習方法,也被看成是超脫生死的一種手段。古德常說:戒是人道之階梯,成佛之根本。又說:戒是修行之大本,成佛之初基。正是因為戒為無上菩提本,能生一切諸善法,所以一切修學佛道者,首先必須嚴持戒律。
嚴持戒律,就是要依照戒律,遵守戒律,身不行惡事,口不道惡言,意不起惡念,做到心地光明,寂然安靜。所有這些,也正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迫切需要的。
“六度”的第三度是“忍辱度”。即忍受一切苦難和恥辱而於心不動。據《法集經》卷3所載,菩薩修行忍辱度,有六種功德力,即能忍所罵,能忍所打,能忍所惱,能忍所嗔,八法不動(即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所動),煩惱不染(一切煩惱皆不能染)。如果人人都能忍受一切苦難和恥辱而於心不動,那麼社會上就會減少許多紛爭,大家和睦共處,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需要的。
“六度”的第四度是“精進度”。按照佛教教義,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以求達到最高的理想境界。這種佛教倫理思想,對於一般人來講,就是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消極怠工,不偷懶貪安,盡自己的一切努力。這也正是構建和諧社會最最基本的要素。
“六度”的第五度是“禅定度”。一般講是通過修禅得定,合稱“禅定”。意謂“安靜而止息雜念”,即通過精神集中,觀想特定對象而獲得佛教悟解或功德的一種思維修習活動。佛教認為,定能生慧,即通過坐禅,可以獲得一種至高無上的智慧。
“禅定”作為一種修習活動,在社會上一直非常流行。在當今世界仍盛行不衰。特別是近代以來,西方的一些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認為,禅定這種修習活動,在調節心理平衡和治療精神性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一般人也認為修習禅定,是消除煩惱、修心養性的一種好方法。為此,在美國的一些農村,就設立了許多以“禅定中心”為名的機構,吸引大中城市的一些企業家和政要前往進行修禅活動。一些企業家和政要們,每逢休假日,就會帶領全家到農村的這些“禅定中心”去吃一天素齋,坐一天禅。他們感到,這樣回到城市後,就能精力充沛地從事一周的工作。從這一意義上講,奉行“禅定度”這一佛教倫理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有一定的作用。
“六度”的第六度是“智慧度”。意謂通過修習智慧即可達到涅架之彼岸。佛教認為,此智慧非一般的世俗之人所能有,乃成佛所需的特殊認識。它是以“緣起性空”的理論去觀察、認識一切現象的特殊觀點和方法。此“智慧度”既然非一般的世俗之人所能有,所以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似乎關系不大。但是,它也不會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佛教倫理思想除了五戒、十善、四攝、六度以外,比較重要的還有“六和敬”。
“六和敬”,指學佛修佛之人必須互相友愛、互相敬重的六種事。大乘佛教認為,學佛修佛的菩薩與眾生要有六種和同愛敬。
一、“身和敬”。即身和共住,學佛修佛的菩薩和眾生共住一處,共同禮拜佛祖等。
二、“口和敬”。即口和無诤,學佛修佛的菩薩和眾生共同贊詠佛教義理等。
三、“意和敬”。即意和同事,學佛修佛的菩薩和眾生共同發起信仰佛教之心等。
四、“戒和敬”。即戒和同修,學佛修佛的菩薩和眾生共同修持佛教戒律等。
五、“見和敬”。即見和同解,學佛修佛的菩薩和眾生共同悟解“緣起性空”等佛教義理。
六、“利和敬”。即利和同均,學佛修佛的菩薩和眾生共同享受衣、食、住、行等利益。
此“六和敬”,作為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准則,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特別是它提倡人與人之間,要做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相敬相愛,和睦共處,這無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必需的。
佛教倫理思想,散見於佛教經籍中的還有很多。如佛教教義中常說的慈、悲、喜、捨和大慈、大悲等等,都是佛教倫理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不再一一論述。
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佛教教義中有兩句話,堪稱是佛教倫理思想的基石。全部佛教倫理思想,可以說都是由這兩句話發展而來的。這兩句話就是佛教徒常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個佛教徒能夠做到了這一點,他就是一個純正的佛教徒,他的學佛修佛也就有了成就。換句話說,一個佛教徒,必須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稱得上是一個佛教徒。因此,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首先必須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並不容易。人們常說,一個人一時間不做惡事容易,要一輩子不做惡事卻並不容易;要做一二件善事容易,要做許許多多善事就不很容易。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一佛教倫理思想,既是學佛修佛之人一開始就必須去做的,同時也是學佛修佛之人終身必須堅持去做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一佛教倫理思想,可以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種重要保證,如果社會上人人都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麼社會上就不會再有刑事案件發生,也不會再有種種民事糾紛的存在,人人和平相處,和睦相待,互敬互愛,這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正因為佛教倫理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有如此重大的積極作用’,所以中國佛教界一直加以大力提倡與弘揚。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生前曾號召全國佛教徒,要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全國佛教界人士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在數十年中,都把奉行五戒十善和廣修四攝六度作為自己學佛修佛的准則,從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各地佛教組織和一些知名寺院,都以弘揚佛教倫理思想作為弘揚佛教文化的重點。它們以舉辦佛學思想研討會,舉辦星期佛學講座和佛教文化學習班等方式,有目的地弘揚佛教倫理思想。如上海玉佛寺,多少年來,利用星期佛學講座、僧眾學習班和居士培訓班等形式,大力弘揚佛教倫理思想。它們還每年舉辦一次“覺群文化周”活動,用一周的時間,舉辦講經法會,聘請高僧、知名居士和佛教學者前來宣講佛教義理中的佛教倫理思想,聽講者座無虛席,效果良好。
此外,國內的一些佛教組織和知名寺院,發揚佛教倫理思想中的慈悲救世精神,設立了各種各樣的慈善基金會,撥出大量香金,進行“布施”活動,救濟那些困難家庭,貧窮學生和身患絕症無力醫治的病人。如上海玉佛禅寺,近年來年年向有關慈善團體和社會各類困難群體進行捐贈。從2005年起,玉佛寺每年撥出50萬元人民幣,向100戶困難家庭和100名困難學生進行幫困助學。同時在寺內設立“覺群慈善基金”,除幫困助學外,還對白血病患者和其他困難人群伸出援助之手。由於玉佛寺在慈善救濟事業方面貢獻巨大,所以方丈覺醒法師先後被上海市評為首屆“慈善之星”,被中華慈善總會評選為中華百位慈善人物。2006年6月,由中國公益事業聯合會、中國愛心工程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公益事業功勳人物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玉佛寺當選為“中國公益事業十大貢獻集體”。
總之,目前全國佛教界弘揚佛教倫理思想,已經形成為一種風氣,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願全國佛教界人士繼續努力,將弘揚佛教倫理思想這種優良傳統繼續發揚光大,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從而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